CN113380085B -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0085B
CN113380085B CN202110672878.XA CN202110672878A CN113380085B CN 113380085 B CN113380085 B CN 113380085B CN 202110672878 A CN202110672878 A CN 202110672878A CN 113380085 B CN113380085 B CN 113380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intelligent robot
intelligent
sliding block
gravity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28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0085A (zh
Inventor
刘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ke Shanda Educ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ke Shanda Educ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ke Shanda Educ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ke Shanda Educ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28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0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0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0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0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0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6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both visual and audible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 G09B5/065Combinations of audio and video presentations, e.g. videotapes, videodiscs, telev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电子显示屏、音响、底座、器体、头部,器体上端与头部相连接,器体安装在底座上,器体两侧均设有音响,电子显示屏固定在头部,本发明具有的效果:在智能机器人发生掉落时,智能机器人发生掉落时,可以在重力球的作用下,使座体底部中心位置产生垂直重力,使智能机器人可以垂直落降,且重力球拉动滑块推动推杆将保护罩从智能机器人两侧完全撑开,保护罩完全撑开时所产生的垂直长度大于座体的高度,所以在智能机器人落地时,首先是保护罩与地面接触,可以对机器人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避免了掉落时智能机器人直面地面,发生强烈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对智能机器人造成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也在飞快的进步,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也出现在了我们生活中,其中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如机器人中的智能教育机器人而言,取代了过去的点读机等学习辅助产品,不仅能够线上辅导作业,还能随时切换语调智能出题等,智能教育机器人大多是放在桌子上,会因人为因素而导致智能机器人从高处掉落的情况出现,掉落到地面发生的碰撞产生冲击力,会使智能机器人产生损坏,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带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来减少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保护智能机器人不受损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电子显示屏、音响、底座、器体、头部,所述器体上端与头部相连接,所述器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器体两侧均设有音响,所述电子显示屏固定在头部;
所述底座包括有触发装置、保护装置出口、槽口、保护装置、座体、拉簧,所述座体内顶部与触发装置相连,所述触发装置与保护装置相配合,所述拉簧上端与座体内顶面连接,所述拉簧下端与触发装置相接。所述器体安装在座体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述的触发装置包括有导轨、梯形滑块、下限位块、重力球、拉绳、上限位块,所述导轨与梯形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梯形滑块底部与拉绳相连,所述拉绳末端与重力球相接,所述导轨顶部设有上限位块,底部连接有下限位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有导杆、推板、支撑杆、滑槽、保护罩、顶帽、弹簧、推杆、滑轨,所述导杆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推杆滑动连接,所述推杆一侧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导杆与保护罩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顶帽,所述保护罩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导杆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顶帽与推板之间,所述推杆与梯形滑块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轨与座体相连,所述梯形滑块与拉簧相接,所述梯形滑块与保护装置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座体两侧均设有保护装置出口,所述座体底部设有槽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护装置设有两个,所述触发装置位于两个所述保护装置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座体长度为300mm,所述座体高度为200mm,所述保护装置出口宽度为18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梯形滑块最小处宽度为30mm,所述槽口宽度为60mm,所述重力球直径为5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侧导杆间的初始间距为35mm,所述保护罩展开时最大高度为25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护罩完全撑开时所产生的垂直长度大于座体的高度,且保护罩外表面上覆盖有硅胶。
当智能机器人不小心从桌面发生掉落时,重力球掉出槽口,重力球产生的重力使拉绳对梯形滑块形成拉力,从而使梯形滑块沿导轨向下滑动,梯形滑块在向下滑动时与两侧的推杆滑动配合,推杆沿滑轨运动,通过推板使支撑杆在滑槽内运动,当运动到极限时,保护罩被支撑杆完全撑开,对机器人起到保护作用,当重力球被捡起放回槽口内时,由于失去重力作用,拉簧将梯形滑块拉回初始位置,弹簧通过将推板弹回,使得保护罩收缩,使得保护装置可以自动回收。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内部增设触发装置、保护装置等部件,使得在智能机器人发生掉落时,智能机器人发生掉落时,可以在重力球的作用下,使座体底部中心位置产生垂直重力,使智能机器人可以垂直落降,且重力球拉动滑块推动推杆将保护罩从智能机器人两侧完全撑开,保护罩完全撑开时所产生的垂直长度大于座体的高度,所以在智能机器人落地时,首先是保护罩与地面接触,可以对机器人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避免了掉落时智能机器人直面地面,发生强烈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对智能机器人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触发装置与保护装置、拉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子显示屏-1、音响-2、底座-3、器体-4、头部-5、触发装置-3a、保护装置出口-3b、槽口-3c、保护装置-3d、座体-3e、拉簧-3f、导轨-a1、梯形滑块-a2、下限位块-a3、重力球-a4、拉绳-a5、上限位块-a6、导杆-d1、推板-d2、支撑杆-d3、滑槽-d4、保护罩-d5、顶帽-d6、弹簧-d7、推杆-d8、滑轨-d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产品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本产品实施方式的一种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产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电子显示屏1、音响2、底座3、器体4、头部5,所述器体4上端与头部5相连接,所述器体4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器体4两侧均设有音响2,所述电子显示屏1固定在头部5;
请参阅图2-3,所述底座3包括有触发装置3a、保护装置出口3b、槽口3c、保护装置3d、座体3e、拉簧3f,所述座体3e内顶部与触发装置3a相连,所述触发装置3a与保护装置3d相配合,所述拉簧3f上端与座体3e内顶面连接,所述拉簧3f下端与触发装置3a相接。所述器体4安装在座体3e上。
请参阅图4,所述的触发装置3a包括有导轨a1、梯形滑块a2、下限位块a3、重力球a4、拉绳a5、上限位块a6,所述导轨a1与梯形滑块a2滑动配合,所述梯形滑块a2底部与拉绳a5相连,所述拉绳a5末端与重力球a4相接,所述导轨a1顶部设有上限位块a6,底部连接有下限位块a3,所述的重力球a4的重量略大于智能机器人所产生的重量。
请参阅图5,所述保护装置3d包括有导杆d1、推板d2、支撑杆d3、滑槽d4、保护罩d5、顶帽d6、弹簧d7、推杆d8、滑轨d9,所述导杆d1上设有滑轨d9,所述滑轨d9与推杆d8滑动连接,所述推杆d8一侧固定有推板d2,所述推板d2与支撑杆d3活动连接,所述导杆d1与保护罩d5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顶帽d6,所述保护罩d5内壁设有滑槽d4,所述滑槽d4与支撑杆d3滑动配合,所述导杆d1设有弹簧d7,所述弹簧d7位于顶帽d6与推板d2之间,所述推杆d8与梯形滑块a2相配合。
请参阅图2,所述导轨a1与座体3e相连,所述梯形滑块a2与拉簧3f相接,所述梯形滑块a2与保护装置3d相配合。
请参阅图2,所述座体3e两侧均设有保护装置出口3b,所述座体3e底部设有槽口3c。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电子显示屏1、音响2、底座3、器体4、头部5,所述器体4上端与头部5相连接,所述器体4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器体4两侧均设有音响2,所述电子显示屏1固定在头部5;
所述底座3包括有触发装置3a、保护装置出口3b、槽口3c、保护装置3d、座体3e、拉簧3f,所述座体3e内顶部与触发装置3a相连,所述触发装置3a与保护装置3d相配合,所述拉簧3f上端与座体3e内顶面连接,所述拉簧3f下端与触发装置3a相接。所述器体4安装在座体3e上。
所述的触发装置3a包括有导轨a1、梯形滑块a2、下限位块a3、重力球a4、拉绳a5、上限位块a6,所述导轨a1与梯形滑块a2滑动配合,所述梯形滑块a2底部与拉绳a5相连,所述拉绳a5末端与重力球a4相接,所述导轨a1顶部设有上限位块a6,底部连接有下限位块a3。
所述保护装置3d包括有导杆d1、推板d2、支撑杆d3、滑槽d4、保护罩d5、顶帽d6、弹簧d7、推杆d8、滑轨d9,所述导杆d1上设有滑轨d9,所述滑轨d9与推杆d8滑动连接,所述推杆d8一侧固定有推板d2,所述推板d2与支撑杆d3活动连接,所述导杆d1与保护罩d5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顶帽d6,所述保护罩d5内壁设有滑槽d4,所述滑槽d4与支撑杆d3滑动配合,所述导杆d1设有弹簧d7,所述弹簧d7位于顶帽d6与推板d2之间,所述推杆d8与梯形滑块a2相配合。
所述导轨a1与座体3e相连,所述梯形滑块a2与拉簧3f相接,所述梯形滑块a2与保护装置3d相配合。
所述座体3e两侧均设有保护装置出口3b,所述座体3e底部设有槽口3c。
所述座体3e长度为300mm,所述座体3e高度为200mm,所述保护装置出口3b宽度为180mm。
所述的梯形滑块a2最小处宽度为30mm,所述槽口3c宽度为60mm,所述重力球a4直径为50mm。
所述两侧导杆d1间的初始间距为35mm,所述保护罩d5展开时最大高度为250mm。
所述保护罩d5完全撑开时所产生的垂直长度大于座体3e的高度,且保护罩d5外表面上覆盖有硅胶,能够在保护罩d5落地时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当智能机器人不小心从桌面发生掉落时重力球a4掉出槽口3c,重力球a4产生的重力使拉绳a5对梯形滑块a2形成拉力,从而使梯形滑块a2沿导轨a1向下滑动,梯形滑块a2在向下滑动时与两侧的推杆d8滑动配合,推杆d8沿滑轨d9运动,通过推板d2使支撑杆d3在滑槽d4内运动,当运动到极限时,保护罩d5被支撑杆d3完全撑开,对智能机器人起到保护作用,当重力球被捡起放回槽口3c内时,由于失去重力作用,拉簧3f将梯形滑块a2拉回初始位置,弹簧d7通过将推板d2弹回,使得保护罩d5收缩,使得保护装置3d可以自动回收,因为智能机器人发生掉落时,可以在重力球a4的作用下,使座体3e底部中心位置产生垂直重力,使智能机器人可以垂直落降,且重力球a4拉动滑块a2推动推杆d8将保护罩d5从智能机器人两侧完全撑开,保护罩d5完全撑开时所产生的垂直长度大于座体3e的高度,所以在智能机器人落地时,首先是保护罩d5与地面接触,可以对智能机器人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电子显示屏(1)、音响(2)、底座(3)、器体(4)、头部(5),所述器体(4)上端与头部(5)相连接,所述器体(4)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器体(4)两侧均设有音响(2),所述电子显示屏(1)固定在头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有触发装置(3a)、保护装置出口(3b)、槽口(3c)、保护装置(3d)、座体(3e)、拉簧(3f),所述座体(3e)内顶部与触发装置(3a)相连,所述触发装置(3a)与保护装置(3d)相配合,所述拉簧(3f)上端与座体(3e)内顶面连接,所述拉簧(3f)下端与触发装置(3a)相接;
所述触发装置(3a)包括有导轨(a1)、梯形滑块(a2)、下限位块(a3)、重力球(a4)、拉绳(a5)、上限位块(a6),所述导轨(a1)与梯形滑块(a2)配合,所述梯形滑块(a2)底部与拉绳(a5)相连,所述拉绳(a5)末端与重力球(a4)相接,所述导轨(a1)顶部设有上限位块(a6),底部连接有下限位块(a3),所述导轨(a1)与座体(3e)相连,所述梯形滑块(a2)与拉簧(3f)相接,所述梯形滑块(a2)与保护装置(3d)相配合,所述的重力球(a4)的重量略大于智能机器人所产生的重量,所述座体(3e)两侧均设有保护装置出口(3b),所述座体(3e)底部设有槽口(3c);
所述保护装置(3d)包括有导杆(d1)、推板(d2)、支撑杆(d3)、滑槽(d4)、保护罩(d5)、顶帽(d6)、弹簧(d7)、推杆(d8)、滑轨(d9),所述导杆(d1)上设有滑轨(d9),所述滑轨(d9)与推杆(d8)滑动连接,所述推杆(d8)一侧固定有推板(d2),所述推板(d2)与支撑杆(d3)活动连接,所述导杆(d1)与保护罩(d5)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顶帽(d6),所述保护罩(d5)内壁设有滑槽(d4),所述滑槽(d4)与支撑杆(d3)滑动配合,所述导杆(d1)设有弹簧(d7),所述弹簧(d7)位于顶帽(d6)与推板(d2)之间,所述推杆(d8)与梯形滑块(a2)相配合,所述保护罩(d5)完全撑开时所产生的垂直长度大于座体(3e)的高度;
当智能机器人不小心从桌面发生掉落时重力球(a4)掉出槽口(3c),重力球(a4)产生的重力使拉绳(a5)对梯形滑块(a2)形成拉力,从而使梯形滑块(a2)沿导轨(a1)向下滑动,梯形滑块(a2)在向下滑动时与两侧的推杆(d8)滑动配合,推杆(d8)沿滑轨(d9)运动,通过推板(d2)使支撑杆(d3)在滑槽(d4)内运动,当运动到极限时,保护罩(d5)被支撑杆(d3)完全撑开,对智能机器人起到保护作用,当重力球被捡起放回槽口(3c)内时,由于失去重力作用,拉簧(3f)将梯形滑块(a2)拉回初始位置,弹簧(d7)通过将推板(d2)弹回,使得保护罩(d5)收缩,使得保护装置(3d)可以自动回收,因为智能机器人发生掉落时,可以在重力球(a4)的作用下,使座体(3e)底部中心位置产生垂直重力,使智能机器人可以垂直落降,且重力球(a4)拉动滑块(a2)推动推杆(d8)将保护罩(d5)从智能机器人两侧完全撑开,保护罩(d5)完全撑开时所产生的垂直长度大于座体(3e)的高度,所以在智能机器人落地时,首先是保护罩(d5)与地面接触,可以对智能机器人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3d)设有两个,所述触发装置(3a)位于两个所述保护装置(3d)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e)长度为300mm,所述座体(3e)高度为200mm,所述保护装置出口(3b)宽度为1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滑块(a2)最小处宽度为30mm,所述槽口(3c)宽度为60mm,所述重力球(a4)直径为50mm。
CN202110672878.XA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Active CN113380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2878.XA CN113380085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2878.XA CN113380085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0085A CN113380085A (zh) 2021-09-10
CN113380085B true CN113380085B (zh) 2022-10-11

Family

ID=7757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2878.XA Active CN113380085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00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465B (zh) * 2017-06-28 2019-10-29 云南玉力空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航拍具有防摔功能的无人机
CN109646756B (zh) * 2018-12-29 2021-0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力式防倾倒输液车
CN210600868U (zh) * 2019-08-30 2020-05-22 合肥国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效果优良的智能教育机器人
CN110802571A (zh) * 2019-12-03 2020-02-18 向宇辰 轮式机器人防摔倒保护装置
CN112025768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广州尚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摔倒的数码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0085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0085B (zh) 一种智能教育机器人
CN107380680B (zh) 一种通信电子元器件安全防护箱
CN107820853B (zh) 一种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
CN209965074U (zh) 翻转提升式防鼠挡板
CN208257165U (zh) 一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通信柜
CN203917942U (zh) 一种气动机械手加工设备
CN206087370U (zh) 一种飞行控制测试装置
CN207408884U (zh) 具有防磨功能的升降式主机箱
CN212462391U (zh) 一种具备缓冲功能且易于连接的电力电气柜
CN212786678U (zh) 一种山核桃种植用采摘设备
CN220985677U (zh) 一种手持通信故障检测装置
CN209169823U (zh) 配电线路绝缘子专用背包
CN208119731U (zh) 多功能储物箱
CN217420431U (zh) 一种建筑外墙维护作业平台
CN212517675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网线插头连接器
CN219980908U (zh) 一种新型无线投屏器
CN202060346U (zh) 一种用于地震救生床的传动结构
CN205911605U (zh) 一种具有避雷装置的高稳定性plc控制箱
CN112821258B (zh) 一种利用平衡原理减少晃动的移动式配电箱
CN220545128U (zh) 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4187256U (zh) 一种机械回拉滑台机构
CN20879658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远程智能监控显示装置
CN211555160U (zh) 一种英语学习机用的外侧保护装置
CN218338943U (zh) 一种用于篮球训练的原地摸高设备
CN107862996A (zh) 一种防倾倒交通导视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0

Address after: Room 1012, 10th Floor, Building 3, Yard 1, Shangdi 10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Applicant after: Dongke Shanda Educ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0, Xinglong Street,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19

Applicant before: Liu Shaohu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