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8137A -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8137A
CN113378137A CN202110647917.0A CN202110647917A CN113378137A CN 113378137 A CN113378137 A CN 113378137A CN 202110647917 A CN202110647917 A CN 202110647917A CN 113378137 A CN113378137 A CN 113378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ic
image
image sens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7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振
林汉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xart Imag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xart Imaging Inc filed Critical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6479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8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8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8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6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electively disabl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所述运作方法是当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到来电通话时,致能影像传感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外的第一影像,并感测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第一默认对象或第二默认对象。根据影像传感器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第一默认对象或第二默认对象来决定接听或拒接来电通话,因此有效地免去使用者手动操作上的不便。

Description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6月15日、申请号为201610421752.4的发明专利申请《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便携式电子装置要撷取某一影像信息时,其必须通过内建的基频(baseband)电路来开启摄像机镜头,并以藉此才能够撷取得到具有高分辨率的该影像信息。然而,在所述的此一操作流程中,却是会非常地消耗到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力。有鉴于此,为了降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耗,并且增加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能够使用到的应用情境,有必要提出一种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所述运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待机模式时,致能影像传感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外的第一影像,并且利用影像传感器来感测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其中第一影像映射于第一分辨率。当第一影像中含有人脸图像信息时,则致能摄像机镜头以撷取主体外的第二影像,并且利用辨识模块以进而辨识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其中第二影像映射于第二分辨率,且第二分辨率高于第一分辨率,其中当辨识模块成功辨识到正确的脸部特征后,便携式电子装置则会经由待机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
优选地,当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切换至工作模式时,所述影像传感器则被切换至一省电模式。
优选地,当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待机模式,且所述影像传感器并未感测到所述第一影像中含有人脸图像信息时,所述摄像机镜头则会处于为一关机模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可通过其内建的影像传感器,来感测出所持续不断地撷取到的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并据以决定是否需要致能摄像机镜头以撷取具有较高分辨率的第二影像,并且利用辨识模块而来对于此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进行辨识。有鉴于此,相较于现有技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可以是通过两阶段性的人脸辨识机制以进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解锁,因而可有效地优化并降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耗。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说明书附图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是图1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5A是图4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接听通话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5B是图4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拒接通话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8是图7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11是图1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14是图13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此外,在附图中相同参考数字可用以表示类似的组件。
请同时参阅到图1与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而图2是图1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11及辨识模块13。其中,影像传感器11及辨识模块13可以是通过纯硬件电路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硬件电路搭配固件或软件来实现。总而言之,本发明并不限制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具体实现方式。除此之外,如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1还可包括主系统15、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且所述的影像传感器11、辨识模块13、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则可分别地耦接于主系统15。
另外,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可以为行动通信装置、个人化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或平板计算机等,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因此,若以图2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为一行动通信装置为例,便携式电子装置1还包括主体21,且图1中的影像传感器11、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亦可被露出于主体21的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而辨识模块13及主系统15则被设置于主体21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影像传感器11、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在主体21的外壳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位置,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设计。
进一步来说,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运作模式包括一待机模式(suspend state)及一工作模式(work state)。其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切换至工作模式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屏幕17会被开启,且主系统15将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执行使用者所要求的工作或服务。另外,当使用者于一段时间内而未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1后,便携式电子装置1则会切换至待机模式,并据以暂停供应电源给主系统15以使其进入为省电模式,且屏幕17也会被切换为关闭状态,以藉此节省掉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直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再度被切换至工作模式为止。
具体来说,影像传感器11为一永久开启(always-on)的影像传感器,且提供了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此,影像传感器11乃用以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处于为待机模式时,而被致能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感测此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的第一影像映射于一第一分辨率。在设计上,若为了方便用户进行屏幕17的解除关闭(亦即,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1切换为工作模式),影像传感器11则可设置于与屏幕17所露出于主体21的外壳的同一表面上,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换句话说,影像传感器11所持续不断撷取及感测到的第一影像,即为所相对应于屏幕17的正前方的影像。因此,如图2所示,当用户欲进行屏幕17的解除关闭时(亦即,使用者欲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1执行所要求的工作或服务),影像传感器11将可因而被致能以持续不断地撷取及感测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且根据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出现时,以藉此输出一致能信号至主系统15,使得主系统15进而致能摄像机镜头19及辨识模块13。
另外一方面,若为了避免影像传感器11太容易误判出第一影像中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的出现,也可视需求增加影像传感器11的判断条件,或者是增加影像传感器11的数量,以避免误判情况的发生。举例来说,影像传感器11不只需要感测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的出现,且该人脸图像信息还必须是持续不断地出现超过两秒钟以上。因此,当影像传感器11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持续出现超过两秒钟以上的人脸图像信息时,影像传感器11才会输出致能信号至主系统15,使得主系统15进而致能摄像机镜头19及辨识模块1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采用的具体方式在此仅是用以举例,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影像传感器11的判断条件的设计。
另外,当影像传感器11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人脸图像信息时,摄像机镜头19则于此待机模式下撷取主体21外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映射于第二分辨率,且第二分辨率高于第一分辨率。辨识模块13则设置于主体21中,且用以辨识此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详言之,辨识模块13耦接于主系统15,并且根据主系统15的致能而开始经由摄像机镜头19来辨识此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具体来说,所述的摄像机镜头19可以为一内建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中的VGA相机镜头,因此相较于影像传感器11,摄像机镜头19提供了更为高分辨率的撷取影像(亦即,第二影像)。另外,在设计上,若为了同样方便用户进行屏幕17的解除关闭,摄像机镜头19乃定义为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前视镜头,如图2所示。因此,摄像机镜头19所撷取到的第二影像,亦同样为相对应于屏幕17的正前方的影像。换言之,当第一影像中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出现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便会开始地致能启动摄像机镜头19以撷取所对应于屏幕17的正前方的第二影像,并使得辨识模块13用以经由摄像机镜头19所撷取到的第二影像,来辨识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
当辨识模块13成功辨识到正确的脸部特征后,辨识模块13将可进而判断出为合法的使用者欲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1执行所要求的工作或服务,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主系统15及屏幕17将可根据辨识模块13所感测到正确的脸部特征的结果,而退出省电模式及解除关闭状态,并且开始准备执行工作或服务,藉此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1从待机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相反地,当辨识模块13未感测到正确的脸部特征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则不会切换至工作模式,且屏幕17亦不会被开启,因而有效地避免非合法的使用者操作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执行其所要求的工作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进行脸部特征的辨识原理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现有,故有关于辨识模块13进行脸部特征辨识的细节内容,于此就不再多加赘述。
根据以上内容的教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主要精神之一乃在于,可通过其内建的影像传感器11,来感测出所持续不断地撷取到的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并据以决定是否需要致能摄像机镜头19以撷取具有较高分辨率的第二影像,并且利用辨识模块13而来对于此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进行感测。有鉴于此,相较于现有技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可是通过两阶段性的人脸辨识机制以进行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解锁,因而可有效地优化并降低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功耗。
详细来说,第一阶段的人脸辨识机制主要采用永久开启且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影像传感器11来判断屏幕17的前方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的出现,并据以决定是否进入第二阶段的人脸辨识机制,而当在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人脸辨识机制之后,便携式电子装置1才会开始致能启用具较高解析的摄像机镜头19及高功耗的辨识模块13,来判断出是否为合法的使用者所欲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1执行要求的工作或服务。
同理可知,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已从待机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时,影像传感器11则可被切换至省电模式,并且直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被闲置一段时间后而切换至待机模式时,影像传感器11才会再度被致能以持续不断地撷取及感测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另外,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处于待机模式,且影像传感器11尚未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时,辨识模块13及摄像机镜头19则仍可不需要地被致能,因此辨识模块13及摄像机镜头19可被分别地先处于为一关机模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直到主系统15接收到自于影像传感器11的致能信号以致能启动辨识模块13及摄像机镜头19为止。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关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运作方法的流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其运作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本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执行,因此可请一并照图1及图2以利理解。另外,详细步骤流程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仅作概述而不再多加冗述。
首先,在步骤S301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启动后,经过一段空闲时间而从工作模式切换至待机模式时(亦即,便携式电子装置1处于待机模式时),则致能影像传感器11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其中第一影像映射于第一分辨率。其次,在步骤S303中,利用影像传感器11来感测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接着,在步骤S305中,当第一影像中含有人脸图像信息时,则致能摄像机镜头19以撷取主体21外的第二影像,并且利用辨识模块13以进而辨识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其中第二影像映射于第二分辨率,且第二分辨率高于第一分辨率。另外,在步骤S307中,判断是否成功辨识到正确的脸部特征。最后,在步骤S309中,当辨识模块13成功辨识到正确的脸部特征后,便携式电子装置1则会经由待机模式改切换至工作模式。同理,如同前面内容所述,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已切换至工作模式时,影像传感器11则可被切换至一省电模式,而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已切换至待机模式时,辨识模块13及摄像机镜头19则可分别地被先处于至一关机模式,以藉此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另外一方面,复请参阅图3,当辨识模块13未成功辨识到正确的脸部特征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则不会切换至工作模式,且屏幕17亦不会被开启,藉此而有效地可避免非合法的使用者操作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执行其所要求的工作或服务。因此,根据以上内容的教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到,在步骤S311中,当未成功辨识到正确的脸部特征时,辨识模块13及摄像机镜头19则会被分别地恢复切换至关机模式,并且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运作方法返回到步骤S303中继续执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可通过其内建的影像传感器,来感测出所持续不断地撷取到的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人脸图像信息,并据以决定是否需要致能摄像机镜头以撷取具有较高分辨率的第二影像,并且利用辨识模块而来对于此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脸部特征进行感测。有鉴于此,相较于现有技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可以是通过两阶段性的人脸辨识机制以进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解锁,因而可有效地优化并降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耗。
另外一方面,相较于使用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影像传感器来进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解锁,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亦使用上述影像传感器的其他应用情境。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5B,其中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而图5A及图5B则是分别为图4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图4至图5B中部分与图1及图2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图号标示,故于此不再多加详述其细节。
进一步来说,相较于图1所示的功能方块图,图4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4除了影像传感器41、主系统15、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之外,还主要包括接听模块43及拒接模块45。其中,接听模块43及拒接模块45可以是通过纯硬件电路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硬件电路搭配固件或软件来实现。总而言之,本发明并不限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的具体实现方式。除此之外,上述接听模块43及拒接模块45可以是整合在主系统15中或是分开个别设置,且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制。另外,若仍以图5A或图5B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4为一行动通信装置为例,便携式电子装置4亦包括主体21,且图4中的影像传感器41、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亦可被露出于主体21的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而主系统15、接听模块43及拒接模块45则被设置于主体21中。
具体来说,影像传感器41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且感测此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第一默认对象或一第二默认对象。接听模块43则用以当在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收到一来电通话时,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听此来电通话,而拒接模块45则用以当在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收到此来电通话时,控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4拒接此来电通话。然而,由于接听来电通话或拒接来电通话的技术原理皆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现有,故有关于接听模块43及拒接模块45的细节运作内容,于此就不再多加赘述。简言之,便携式电子装置4将可依据影像传感器41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第一或第二默认对象的出现,来决定接听或拒接此来电通话(亦即,致能接听模块43或拒接模块45)。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收到一来电通话时,屏幕17会先显示出关联于此通话的来电信息(例如,来电者的姓名、身分或号码等),而用户将可依据这些来电信息以决定是否接听或拒接此通话。但,不论使用者是决定接听或拒接此来电通话,使用者都必须手动地按压或接触屏幕17上的接听键或拒接键,才能控制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4执行接听或拒接此来电通话的功能。如此一来,在以上现有操作流程中,不仅易于让使用者感到不方便外,且增加了繁杂的手动操作程序。有鉴于此,在现有的接听来电通话或拒接来电通话的技术手段中,仍存在着有明显的不便与缺陷之处,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收到一来电通话时,影像传感器41则被致能以持续不断地撷取及感测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且当在影像传感器41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第一默认对象或第二默认对象出现时,便携式电子装置4才会据以决定接听或拒接此来电通话。举例来说,如图5A所示,当在影像传感器41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第一默认对象(例如,图5A中的使用者耳朵)出现时,则影像传感器41才会输出一第一致能信号至主系统15,并使得主系统15进而致能接听模块43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听此来电通话,又或者,如图5B所示,当在影像传感器41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第二默认对象(例如,图5B中的使用者手掌)出现时,则影像传感器41才会输出一第二致能信号至主系统15,并使得主系统15进而致能拒接模块45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拒接此来电通话。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技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4可是通过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影像传感器41来进行对象种类的辨识,并且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4能据以决定出是否接听或拒接此来电通话,因而有效地免去使用者手动操作上的不便。
另外一方面,若为了避免影像传感器41太容易误判出第一影像中含有第一默认对象或第二默认对象的出现,也可视需求增加影像传感器41的判断条件,或是增加影像传感器41的数量,以避免误判情况的发生。举例来说,影像传感器41不只可以感测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第一默认对象或第二默认对象的出现,且影像传感器41还可以感测得出第一默认对象或第二默认对象与便携式电子装置4之间距离的远近变化。因此,当在影像传感器41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逐渐靠近的第一默认对象(例如,图5A中的使用者耳朵)出现时,影像传感器41才会输出第一致能信号至主系统15,并使得主系统15进而致能接听模块43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听此来电通话,又或者是,当在影像传感器41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逐渐靠近的第二默认对象(例如,图5B中的使用者手掌)出现时,影像传感器41才会输出第二致能信号至主系统15,并使得主系统15进而致能拒接模块45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拒接此来电通话。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采用的具体方式在此皆仅是用以举例,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影像传感器41的判断条件的设计。
同理可知,当此来电通话被拒接时,影像传感器41则可被切换至一省电模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直到便携式电子装置4再度接收到新的来电通话为止。除此之外,复请参阅图4,便携式电子装置4中还可包括挂断模块47,且上述挂断模块47则可同样地被设置于主体21中。其中,挂断模块47可以是通过纯硬件电路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硬件电路搭配固件或软件来实现。总而言之,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另外,上述挂断模块47可以是与拒接模块45整合或是分开设置,且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制。
具体来说,挂断模块47用以当在此来电通话已被接听时,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挂断此来电通话。然而,由于挂断来电通话的技术原理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现有,故有关于挂断模块47的细节运作内容,于此就不再多加赘述。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此来电通已被接听后,影像传感器41则会仍持续不断地撷取及感测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因此当在影像传感器41再感测到第一影像中含有一第三默认对象(未绘示)时,影像传感器41则会输出一第三致能信号至主系统15,并使得主系统15进而致能挂断模块47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挂断此来电通话。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关于便携式电子装置4的运作方法的流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其运作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本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在图4、图5A及图5B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4执行,因此可请一并照图4、图5A及图5B以利理解。另外,详细步骤流程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仅作概述而不再多加冗述。
首先,在步骤S601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收到一来电通话时,致能影像传感器41以持续不断地撷取及感测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其次,在步骤S603中,判断此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第一默认对象或一第二默认对象。接着,在步骤S605中,当第一影像中含有第一默认对象时,便携式电子装置4则会决定接听此来电通话(亦即,致能接听模块43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接听此来电通话)。另外,在步骤S607中,当第一影像中含有第二默认对象,便携式电子装置4则会决定拒接此来电通话(亦即,致能拒接模块45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拒接此来电通话)。
另外一方面,如同前面内容所述,当此来电通话已被接听时,影像传感器41则会仍持续不断地撷取及感测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因此,在步骤S609中,再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第三默认对象。接着,在步骤S611中,当第一影像中含有第三默认对象时,便携式电子装置4则会决定挂断此来电通话(亦即,致能挂断模块47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4挂断此来电通话)。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影像传感器41是提供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影像传感器,因此影像传感器41所撷取到的第一影像的分辨率,必定相较于便携式电子装置4所内建的摄像机镜头19的分辨率来得低许多。另外,当此来电通话被拒接时,影像传感器41则可被切换至一省电模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直到便携式电子装置4再度接收到新的来电通话为止。
另外,根据以上内容的教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亦可归纳出其他几种同样采用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应用情境。举例来说,请同时参阅图7与图8,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而图8是图7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图7及图8中部分与图1~图2或图4~图5B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图号标示,故于此不再多加详述其细节。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7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71、主系统15、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其中,影像传感器71及主系统15可以是通过纯硬件电路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硬件电路搭配固件或软件来实现。总而言之,本发明并不限制便携式电子装置7的具体实现方式。另外,上述影像传感器71及主系统15可以是整合或是分开设置,且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制。
除此之外,若仍以图8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7为一行动通信装置为例,便携式电子装置7亦包括主体21,且图7中的影像传感器71、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亦可被露出于主体21的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而主系统15则被设置于主体21中。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影像传感器71在主体21的外壳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图8中所示的位置,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设计。
进一步来说,影像传感器71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根据此第一影像以感测出用户的至少一动作,且产生出关联于此动作的一控制信号。有鉴于此,相较于图1及图4所示的影像传感器11及41,图7中的影像传感器71更是采用了较为复杂的动作辨识技术,来将所撷取到的第一影像进行手势、手指头数目与/或手动方向的判断与分析,并以藉此感测出此使用者的至少一动作,且同时产生关联于此动作的控制信号。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71仍是提供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因此影像传感器71所撷取到的第一影像的第一分辨率,亦必定相较于便携式电子装置7所内建的摄像机镜头19的分辨率来得低许多。另外,本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71则可同样为一永久开启的影像传感器,且在设计上,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影像传感器71被致能时的条件。换言之,使用者可依照自行需求而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7致能影像传感器71。
接着,当在影像传感器71被致能时,主系统15则会用以接收来自于影像传感器71的控制信号,并且根据此控制信号执行此动作所对应的功能或服务。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当在影像传感器71对于所撷取及感测到的第一影像进行手势、手指头数目与/或手动方向的判断与分析后,发现此使用者目前的动作为一手掌左右摆动时,影像传感器71便会输出关联于此「手掌左右摆动」的一控制信号至主系统15,那么主系统15在接收到此控制信号后,将可通过查询对照表的方式,来发现出此控制信号所对应动作即为一手掌左右摆动,因此主系统15便可开始执行此动作(亦即,手掌左右摆动)所对应的功能或服务(例如,执行一播放音频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采用的具体方式在此皆仅是用以举例,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影像传感器11的判断条件的设计。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关于便携式电子装置7的运作方法的流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其运作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本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在图7及图8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7执行,因此可请一并照图7及图8以利理解。另外,详细步骤流程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仅作概述而不再多加冗述。
首先,在步骤S901中,当影像传感器71被致能时,利用影像传感器71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根据此第一影像以感测出用户的至少一动作,且产生出关联于此动作的一控制信号。接着,在步骤S903中,利用主系统15接收来自于影像传感器71的控制信号,并且根据此控制信号执行此动作所对应的一功能或一服务。
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901中,影像传感器71主要是根据所撷取到的第一影像中的手势、手指头数目与/或手动方向,以感测出使用者的至少一动作。
另外一方面,再请同时参阅图10与图11,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而图11是图1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图10及图11中部分与图1~图9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图号标示,故于此不再多加详述其细节。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101、主系统15、屏幕17、摄像机镜头19、第一联机模块103及第二联机模块105。其中,影像传感器101、主系统15、第一联机模块103及第二联机模块105可以是通过纯硬件电路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硬件电路搭配固件或软件来实现。总而言之,本发明并不限制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具体实现方式。另外,上述影像传感器101、主系统15、第一联机模块103及第二联机模块105可以是整合或是分开设置,且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制。
除此之外,若仍以图1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为一行动通信装置为例,便携式电子装置10亦包括主体21,且图10中的影像传感器101、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亦可被露出于主体21的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而主系统15、第一联机模块103及第二联机模块105则被设置于主体21中。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影像传感器101在主体21的外壳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图11中所示的位置,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设计。
进一步来说,影像传感器101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且根据此第一影像以感测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另外,第一联机模块103用以控制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10经由一第一网络IT1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而第二联机模块105则用以控制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10经由一第二网络IT2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其中,所述的第一网络IT1可以为一Wi-Fi无线网络,而所述的第二网络IT2可以为一第三代行动通信网络或一第四代行动通信网络,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简言之,根据影像传感器101所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的结果,便携式电子装置10则可藉此决定出应经由第一网络IT1或第二网络IT2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亦即,致能第一联机模块103或第二联机模块105)。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上,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影像传感器101被致能时的条件。换言之,使用者可依照自行需求而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10致能影像传感器101。因此,若以图11为例,在影像传感器101已被致能的情况下,当影像传感器101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内环境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0将会经由第一网络IT1(例如,Wi-Fi无线网络)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亦即,致能第一联机模块103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10经由第一网络IT1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反之,当影像传感器101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外环境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0则会经由第二网络IT2(例如,第三代行动通信网络或第四代行动通信网络)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亦即,致能第二联机模块105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10经由第二网络IT2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
有鉴于此,根据以上内容的教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主要精神之一乃在于,可通过其内建的影像传感器101来获知便携式电子装置10是处于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并据以进而决定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0是应该优先地经由第一网络IT1或第二网络IT2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技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是通过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影像传感器101来进行场景或环境的辨识,并以藉此主动地切换至合适的联机方式,因而可有效地省去使用者被动切换联机方式时的不便。
更进一步来说,影像传感器101主要可根据所撷取到的第一影像中的闪烁(flicker)频率与/或曝光时间(exposure time),以感测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举例来说,由于受到日光灯管的照射影响,室内环境的闪烁速率必定会比室外环境的闪烁速率要来较高,因此当影像传感器101感测到目前的第一影像中的闪烁速率高于一第一特定门坎值时,乃可据以判断出目前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应为位于室内环境。相反地,由于受到环境自然光的曝晒影响,室外环境的曝光时间必定会比室内环境的曝光时间要来较长,因此当影像传感器101感测到目前的第一影像中的曝光时间大于一第二特定门坎值时,则可据以判断出目前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应为位于室外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采用的方式在此皆仅是用以举例,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判断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的条件的设计。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关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运作方法的流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其运作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本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在图10及图1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执行,因此可请一并照图10及图11以利理解。另外,详细步骤流程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仅作概述而不再多加冗述。
首先,在步骤S121中,当影像传感器101被致能时,利用影像传感器101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其次,在步骤S123中,利用影像传感器101,根据此第一影像以感测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接着,在步骤S125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内环境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0则会经由第一网络IT1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另外,在步骤S127中,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室外环境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0则会经由第二网络IT2来与因特网进行联机。
如同前面内容所述,由于闪烁速率容易因受到室内环境的不同日光灯管的照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以上内容的教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到,所述的闪烁速率亦可定义作为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编码数据,并以藉此可达到室内导航或广播的技术效果。举例来说,请同时参阅图13与图14,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而图14是图13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图13及图14中部分与图1~图12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图号标示,故于此不再多加详述其细节。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30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131、主系统15、屏幕17、摄像机镜头19及导航模块133。其中,影像传感器131、主系统15及导航模块133可以是通过纯硬件电路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硬件电路搭配固件或软件来实现。总而言之,本发明并不限制便携式电子装置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另外,上述影像传感器131、主系统15及导航模块133可以是整合或是分开设置,且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制。
另外,若仍以图14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30为一行动通信装置为例,便携式电子装置130亦包括主体21,且图13中的影像传感器131、屏幕17及摄像机镜头19亦可被露出于主体21的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而主系统15及导航模块133则被设置于主体21中。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影像传感器131在主体21的外壳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图13中所示的位置,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设计。
进一步来说,影像传感器131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根据第一影像以感测出关联于第一影像中的一闪烁速率,且产生出关联于此闪烁速率的导航信号,其中第一影像映射于一第一分辨率,而导航模块133则用以当在影像传感器131被致能时,接收来自于影像传感器131的导航信号,并且根据此导航信号以判断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30的一位置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上,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影像传感器131被致能时的条件。换言之,使用者可依照自行需求而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130致能影像传感器131。
举例来说,如图14所示,若在LED灯管L1及L2的闪烁速率并不一致的情况下,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30位于LED灯管L1下的照射范围时,影像传感器131将可感测出关联于LED灯管L1的一闪烁速率(亦即,关联于第一影像中的闪烁速率),并且跟据此闪烁速率以产生出一导航信号,而在导航模块133接收到此导航信号后,导航模块133将可通过查询对照表的方式,来发现出此导航信号所对应的即为LED灯管L1的闪烁速率,因此导航模块133便可判断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30的目前位置信息,即为位于LED灯管L1下的照射范围内。
相反地,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30位于LED灯管L2下的照射范围时,影像传感器131将可感测出关联于LED灯管L2的闪烁速率(亦即,关联于第一影像中的闪烁速率),并且据以产生出关联于此闪烁速率的导航信号,而在导航模块133接收到此导航信号后,导航模块133将可通过查询对照表的方式,来发现出此导航信号所对应的即为LED灯管L2的闪烁速率,因此导航模块133便可判断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30的目前位置信息,则改为位于LED灯管L2下的照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采用的方式在此仅是用以举例,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导航模块133的设计。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关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30的运作方法的流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其运作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本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在图13及图14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30执行,因此可请一并照图13及图14以利理解。另外,详细步骤流程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仅作概述而不再多加冗述。
首先,在步骤S151中,致能影像传感器131以持续不断地撷取主体21外的第一影像,并根据第一影像以感测出关联于第一影像中的闪烁速率,且产生出关联于此闪烁速率的一导航信号,其中第一影像映射于第一分辨率。接着,在步骤S153中,利用导航模块133接收来自于影像传感器131的导航信号,并且根据导航信号以判断出便携式电子装置130的一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谓的「持续不断」,是指影像传感器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且进行着拍摄的功能,而非是限定于画面连续拍摄的状态,意即每一个画面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举例来说,每张画面之间可以没有间隔时间,但也可以有间隔时间。
因此,根据以上内容的教示,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30主要精神之一乃在于,可通过其内建的影像传感器131来获知目前环境光的闪烁速率,并且根据不同区域下的环境光所设置的闪烁速率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导航模块133将可据以决定出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30的位置信息。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技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30可是通过以支持低分辨率及低功耗为分析基础的影像传感器131来进行室内导航或广播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9)

1.一种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以及一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作方法包括:
当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到一来电通话时,致能所述影像传感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所述主体外的一第一影像,并感测所述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第一默认对象或一第二默认对象;
当在所述第一影像中含有所述第一默认对象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决定接听所述来电通话;以及
当在所述第一影像中含有所述第二默认对象,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决定拒接所述来电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在所述来电通话被拒接时,所述影像传感器则被切换至一省电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作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来电通话已被接听后,利用所述影像传感器以感测所述第一影像中是否含有一第三默认对象;以及
当在所述第一影像中含有所述第三默认对象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则会藉此决定挂断所述来电通话。
4.一种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一影像传感器及一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作方法包括:
当所述影像传感器被致能时,利用所述影像传感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所述主体外的一第一影像,并根据所述第一影像以感测出一使用者的至少一动作,且产生出关联于所述动作的一控制信号;以及
利用所述主系统,接收来自于所述影像传感器的所述控制信号,并且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执行所述动作所对应的一功能或一服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影像传感器根据所撷取到的所述第一影像中的一手势、一手指头数目与/或一手动方向,以感测出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至少一动作。
6.一种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以及一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作方法包括:
当所述影像传感器被致能时,利用所述影像传感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所述主体外的一第一影像,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影像以感测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位于一室内环境或一室外环境;
当在所述影像传感器感测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位于所述室内环境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则经由一第一网络来与一因特网进行联机;以及
当在所述影像传感器感测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位于所述室外环境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则经由一第二网络来与所述因特网进行联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影像传感器根据所撷取到的所述第一影像中的一闪烁速率与/或一曝光时间,以感测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位于所述室内环境或所述室外环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一Wi-Fi无线网络,而所述第二网络为一第三代行动通信网络或一第四代行动通信网络。
9.一种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一影像传感器及一导航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运作方法包括:
当所述影像传感器被致能时,利用所述影像传感器以持续不断地撷取所述主体外的一第一影像,并根据所述第一影像以感测出关联于所述第一影像中的一闪烁速率,且产生出关联于所述闪烁速率的一导航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影像映射于一第一分辨率;以及
利用所述导航模块,接收来自于所述影像传感器的所述导航信号,并且根据所述导航信号以判断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位置信息。
CN202110647917.0A 2016-06-15 2016-06-15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Pending CN113378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7917.0A CN113378137A (zh) 2016-06-15 2016-06-15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1752.4A CN107516028B (zh) 2016-06-15 2016-06-15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CN202110647917.0A CN113378137A (zh) 2016-06-15 2016-06-15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1752.4A Division CN107516028B (zh) 2016-06-15 2016-06-15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8137A true CN113378137A (zh) 2021-09-10

Family

ID=6072031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7918.5A Pending CN113378138A (zh) 2016-06-15 2016-06-15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2110647917.0A Pending CN113378137A (zh) 2016-06-15 2016-06-15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运作方法
CN201610421752.4A Active CN107516028B (zh) 2016-06-15 2016-06-15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7918.5A Pending CN113378138A (zh) 2016-06-15 2016-06-15 便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1752.4A Active CN107516028B (zh) 2016-06-15 2016-06-15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337813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0469A (zh) * 2018-09-30 2018-12-1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5886A1 (en) * 2007-12-27 2010-10-07 Daisuke Shouji Mobile phone terminal
CN201789503U (zh) * 2010-05-28 2011-04-06 福建慧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免提设备
CN102055842A (zh) * 2009-10-30 2011-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自动接听方法
CN102404448A (zh) * 2011-09-07 2012-04-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46466A (zh) * 2012-10-23 2013-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应答方法及装置
CN103024181A (zh) * 2012-12-14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来电时快速静音的方法
US20130108107A1 (en) * 2011-10-27 2013-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sion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2980259U (zh) * 2012-11-27 2013-06-12 袁海鹏 一种新型蓝牙手套
CN103631508A (zh) * 2012-08-24 2014-03-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自动解锁方法
US20140128032A1 (en) * 2011-06-20 2014-05-08 Prasad Muthukumar Smart Active Antenna Radiation Pattern Optimising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Achieved By Sensing Device Proximity Environment With Property, Position, Orientation, Signal Quality And Operating Modes
CN103825998A (zh) * 2012-11-19 2014-05-28 振中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能根据体感操作而自动接听或挂断来电的方法
CN104115485A (zh) * 2013-02-13 2014-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状态控制的移动电子装置
CN104837125A (zh) * 2014-02-11 2015-08-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来电自动回应系统及方法
CN105306714A (zh) * 2015-10-29 2016-02-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操控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1138C (zh) * 2005-12-31 2008-01-0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视频序列中人脸的实时检测与持续跟踪的方法及系统
US8446398B2 (en) * 2009-06-16 2013-05-21 Intel Corporation Power conservation for mobile device displays
WO2011144070A2 (zh) * 2011-05-24 2011-11-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降低手机功耗的方法、装置和手机
CN102231777B (zh) * 2011-06-28 2015-04-01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信号呼入处理方法
CN102236407A (zh) * 2011-06-29 2011-11-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状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425238A (zh) * 2012-05-21 2013-12-04 刘鸿达 以手势为输入的控制系统云端系统
CN102799277B (zh) * 2012-07-26 2015-06-1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眨眼动作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TWI630505B (zh) * 2012-08-28 2018-07-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互動式擴增實境系統及其可攜式通訊裝置與互動方法
CN103118189A (zh) * 2013-01-25 2013-05-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来电后手势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4683544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77267A (zh) * 2013-12-09 2014-03-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唤醒方法、装置
CN104902102B (zh) * 2014-03-07 2021-10-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请求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41744A (zh) * 2015-06-12 2015-12-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141785B (zh) * 2015-10-15 2019-04-1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接听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5886A1 (en) * 2007-12-27 2010-10-07 Daisuke Shouji Mobile phone terminal
CN102055842A (zh) * 2009-10-30 2011-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自动接听方法
CN201789503U (zh) * 2010-05-28 2011-04-06 福建慧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免提设备
US20140128032A1 (en) * 2011-06-20 2014-05-08 Prasad Muthukumar Smart Active Antenna Radiation Pattern Optimising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Achieved By Sensing Device Proximity Environment With Property, Position, Orientation, Signal Quality And Operating Modes
CN102404448A (zh) * 2011-09-07 2012-04-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30108107A1 (en) * 2011-10-27 2013-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sion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631508A (zh) * 2012-08-24 2014-03-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自动解锁方法
CN102946466A (zh) * 2012-10-23 2013-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应答方法及装置
CN103825998A (zh) * 2012-11-19 2014-05-28 振中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能根据体感操作而自动接听或挂断来电的方法
CN202980259U (zh) * 2012-11-27 2013-06-12 袁海鹏 一种新型蓝牙手套
CN103024181A (zh) * 2012-12-14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来电时快速静音的方法
CN104115485A (zh) * 2013-02-13 2014-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状态控制的移动电子装置
CN104837125A (zh) * 2014-02-11 2015-08-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来电自动回应系统及方法
CN105306714A (zh) * 2015-10-29 2016-02-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操控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8138A (zh) 2021-09-10
CN107516028A (zh) 2017-12-26
CN107516028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512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isting capturing of an image
WO2020156269A1 (zh) 一种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561687B2 (en) Operation method for split-screen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348123B (zh) 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400305A1 (en) Content continu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03157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MCU chip
TW201743241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AU2014230175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5726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020063A1 (zh) 对象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08888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a controller
US1092284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light spot
CN107463243B (zh)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29572B (zh) 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68627A1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20158101A (ko) 이미지 촬영 방법 및 전자 장비
CN107967418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172983A (zh) 一种接近光传感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40300535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non-contact type recognition function
CN107516028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CN106454083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452840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27919B (zh) 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RU2782960C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1913632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동작 모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