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3186A -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3186A
CN113373186A CN202110726213.2A CN202110726213A CN113373186A CN 113373186 A CN113373186 A CN 113373186A CN 202110726213 A CN202110726213 A CN 202110726213A CN 113373186 A CN113373186 A CN 113373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reactor
raw material
continuous
gamma
decalac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62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云鹏
邓雪蕾
张晓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7262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3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3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3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7/00Preparation of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with only O, N, S, Se or Te as ring hetero atoms
    • C12P17/02Oxygen as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12P17/04Oxygen as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hetero ring, e.g. griseofulvin, vitamin 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6Microfluidic devices; Capillary tub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8Reaction vessel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羰基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配成酶溶液作为原料A;4‑羰基癸酸甲酯、葡萄糖和NADP+配成底物溶液作为原料B;原料A和原料B按比例持续地注入微反应器装置进行催化反应;反应后进行进一步环化,分离纯化即得目标产物手性(R)‑γ‑癸内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新方法,可在微反应器中立体选择性催化4‑羰基癸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生成相应的光学活性(R)‑γ‑癸内酯,催化效率高,转化率高,产品光学纯度好,ee值可高于97%,时空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有γ-/δ-内酯环结构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存在于15000多种天然产物中,包括抗生素和抗肿瘤试剂、生物碱以及信息素,其中γ-/δ-烷基内酯化合物是应用广泛的香精香料,它们不仅是合成一些聚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的重要构建模块,也具有抗菌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价值。例如,五元环和六元环内酯的香型差异很明显,δ-癸内酯具有椰奶香味,而γ-癸内酯具有桃子和草莓的香气。
已有许多的方法合成和制备γ-癸内酯的制备方法。但通过化学法合成光学纯度高的手性内酯是非常难,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且化学法合成这些香味化合物会生产一些副产物,有的还会产生不必要的色素杂质。此外,有些化学合成手性内酯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不仅对环境安全不利,而且也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故在食品和饮料中应用也受到了限制。生物催化过程中酶分子具有高特异性和选择性以及“环境友好”的特性,此外生物催化有时还可以减少生物催化合成路线中的步数。目前,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γ-癸内酯的研究比较成熟,通过优化发酵条件以及对菌种进行改良等方法提高了γ-癸内酯。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910112358.6,提供了一种羰基还原酶突变体,该羰基还原酶可作为催化剂催化系列潜手性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制备光学纯的(R)-γ-癸内酯香料化合物,且催化反应效率高,合成路线短,绿色环保。
然而,该制备方法反应时间较长,使得作为催化剂的酶易失活且无法在最适反应条件下进行制备,时空产率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需求。生物催化合成(R)-γ-癸内酯的生产效率一方面与其使用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有关;另一方面,其制备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及反应条件也是影响其效用的关键参数。制备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及反应条件不同,可造成其转化率和时空产率不同,从而导致经济价值的差异。但是,目前对γ-癸内酯的研究多是针对其催化剂的种类及分子改造的研究,很少有对其制备方法及工艺的研究。因此,研究有关γ-癸内酯的制备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生物法制备光学活性手性γ-癸内酯多采用传统釜式反应器制备导致反应效率较低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羰基还原酶作为催化剂,催化4-羰基癸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该反应是在连续流微反应器中进行,由两个平流泵同时工作,以制备获得手性(R)-γ-癸内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羰基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配成酶溶液作为原料A;
4-羰基癸酸甲酯、葡萄糖和NADP+配成底物溶液作为原料B;
原料A和原料B按比例持续地注入连续流微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
反应后进行进一步环化,分离纯化即得目标产物手性(R)-γ-癸内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流微反应器为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所述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由1~20片微反应器芯片连接组成,含有两个进料口与一个出料口,两个进料口分别用于注入原料A和原料B,以进行连续的混合反应,一个出料口用于反应后的出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流微反应器由3片微反应器芯片连接组成,3片微反应器芯片分别设置为3层,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两个进料口,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一个出料口,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与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和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连接,每个微反应器芯片都有若干个用于液体混合反应的混合反应腔,原料A和原料B从两个进料口分别进入并混合后,依次穿过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以及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再从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出料口流出,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上的混合反应腔均作为进行连续的混合反应的场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进料口均连接有较长的入口通道,分别为进料流道1与进料流道2,其中,进料流道1一分为二,与进料流道2形成十字交叉的设计,有利于提高两股流体的混合效率。
本发明中,每个微反应器芯片都有若干个用于液体混合反应的混合反应腔,不同的混合反应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该结构设计有利于在混合反应腔中使局部的流体形成回流,提高不同反应液的返混程度,从而提高反应物和催化剂的混合和传质效率。本发明中,层层级联的混合反应腔进一步提高了反应物的微观混合强度,有助于强化反应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反应器芯片整体为蛇形排列形式、回字形排列形式或锯齿形排列形式,所述微反应器芯片上的混合反应腔为水滴形结构、灯笼形结构或心形结构,所述微反应器芯片上相连混合反应腔之间采用微管状结构或槽型结构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反应器芯片的材质是玻璃、陶瓷、耐腐蚀合金或含氟聚合物的其中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羰基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使用磷酸钠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配成酶溶液;4-羰基癸酸甲酯、葡萄糖和NADP+使用磷酸钠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配成底物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钠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00mM,pH为7.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4-羰基癸酸甲酯需要先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再加入磷酸钠盐缓冲溶液配置成澄清的均匀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的活力比为1: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的用量可以为1~500U/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选自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羰基还原酶SmCR(公开于专利CN107142251A:沙雷氏菌羰基还原酶及其在制备光学活性烷基内酯中的应用)。所使用的羰基还原酶SmCR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其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优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所述葡萄糖与4-羰基癸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5: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4-羰基癸酸甲酯的浓度为1~40mmol/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NADP+的浓度为0.2mmol/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4-羰基癸酸甲酯用二甲基亚砜(DMSO)助溶,其中,二甲基亚砜与反应液的体积比为1:20,反应液指的是原料A与原料B按比例混合后的总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和原料B按比例持续地注入连续流微反应器,原料A与原料B是根据反应设计的不同按不同比例注入,无固定比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和原料B的总流速为连续流微反应器持液量V与反应停留时间t的比值;其中,反应停留时间t为20~100s,连续流微反应器的持液量V为1~68m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进行催化反应温度为20~45℃,优选45℃。
由于酶促4-羰基癸酸甲酯不对称还原时,辅酶NADPH氧化生成NADP+,为了进行辅酶NADPH的循环再生,向反应体系中额外添加葡萄糖和来自巨大芽孢杆菌的葡萄糖脱氢酶(J Ind Microb Biotechnol,2011,38:633–641)。
本发明中,反应转化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优选的,使用CP-Chirasil-Dex CB column(25m×0.25mm×0.39mm,Varian)进行转化率和ee值分析。
传统的反应器存在反应温度控制困难、转化率低、停留时间长、副反应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本发明采用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在连续流微反应器中能够精准控制反应物的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有效防止物料的返混,连续流微反应器具有传质快、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控制精确、可以连续操作、便于放大等特点,从而有效解决传统反应器的合成反应温度高、停留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对于γ-癸内酯的制备工艺中,还未涉及过采用连续流式反应器的应用以及研究。因此本发明提出的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不仅使用条件方便灵活易于控制,重现性好,而且将反应时间从传统的几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显著提高反应效率及时空产率,具有极高的生产价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新方法,本方法使用生物催化剂与连续流微反应器相结合,可实现连续化的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精准控制,反应实现快速混合传质、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转化率高,时空产率高,且便于在工业反应中扩大生产,为香料的工业生产提供非常大的经济价值。
可在连续流微反应器中立体选择性催化4-羰基癸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生成相应的光学活性(R)-γ-癸内酯,催化效率高,转化率高,产品光学纯度好,ee值可高于97%,时空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方案的主要改进为将反应场所放到了连续流微反应器中进行,同时需要对物料A、物料B的比例以及物料进行控制,不同的芯片结构、不同物料A与物料B的浓度及不同期望停留时间与期望流速均会对最后的时空产率有影响。
通过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R)-γ-癸内酯,对香料的工业生产提供了非常大的经济价值,不仅显著提高(R)-γ-癸内酯的时空产率,而且为研究内酯香料化合物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来自Serratia marcescens中的羰基还原酶SmCR,不对称还原4-羰基癸酸甲酯的远端羰基,再分子内环化合成一系列光学纯度高的γ-癸内酯的反应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羰基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使用磷酸钠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配成酶溶液作为原料A;
4-羰基癸酸甲酯、葡萄糖和NADP+使用磷酸钠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配成底物溶液作为原料B;
原料A和原料B按比例持续地注入连续流微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
反应后进行进一步环化,分离纯化即得目标产物手性(R)-γ-癸内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反应器装置由3片微反应器芯片连接组成,3片微反应器芯片分别设置为3层,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两个进料口,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一个出料口,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与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和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连接,每个微反应器芯片都有若干个用于液体混合反应的混合反应腔,原料A和原料B从两个进料口分别进入并混合后,依次穿过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以及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再从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出料口流出,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上的混合反应腔均作为进行连续的混合反应的场所。
两个进料口均连接有较长的入口通道,分别为进料流道1与进料流道2,其中,进料流道1一分为二,与进料流道2形成十字交叉的设计,有利于提高两股流体的混合效率。
本发明中,每个微反应器芯片都有若干个用于液体混合反应的混合反应腔,不同的混合反应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该结构设计有利于在混合反应腔中使局部的流体形成回流,提高不同反应液的返混程度,从而提高反应物和催化剂的混合和传质效率。本发明中,层层级联的混合反应腔进一步提高了反应物的微观混合强度,有助于强化反应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反应器芯片整体为蛇形排列形式、回字形排列形式或锯齿形排列形式,所述微反应器芯片上的混合反应腔为水滴形结构、灯笼形结构或心形结构,所述微反应器芯片上相连混合反应腔之间采用微管状结构或槽型结构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反应器芯片的材质是玻璃、陶瓷、耐腐蚀合金或含氟聚合物的其中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钠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00mM,pH为7.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4-羰基癸酸甲酯需要先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再加入磷酸钠盐缓冲溶液配置成澄清的均匀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的活力比为1:1.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的用量可以为1~500U/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选自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羰基还原酶SmCR(公开于专利CN107142251A:沙雷氏菌羰基还原酶及其在制备光学活性烷基内酯中的应用)。所使用的羰基还原酶SmCR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其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优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所述葡萄糖与4-羰基癸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5: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4-羰基癸酸甲酯的浓度为1~40mmol/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NADP+的浓度为0.2mmol/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B中,4-羰基癸酸甲酯用二甲基亚砜(DMSO)助溶,其中,二甲基亚砜与反应液的体积比为1:20,反应液指的是原料A与原料B按比例混合后的总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和原料B按比例持续地注入连续流微反应器,原料A与原料B是根据反应设计的不同按不同比例注入,无固定比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原料A和原料B的总流速为连续流微反应器持液量V与反应停留时间t的比值;其中,反应停留时间t为20~100s,连续流微反应器的持液量V为1~68m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进行催化反应温度为20~45℃,优选45℃。
反应转化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优选的,使用CP-Chirasil-Dex CB column(25m×0.25mm×0.39mm,Varian)进行转化率和ee值分析。
下列实施例中的材料来源为:
重组质粒pET28a-SmCRM12为发明人自行构建,在专利CN 109797140 A中也有公开。
表达质粒pET28a购自Novagen公司。
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除非另有说明,下列实施例中的具体实验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和条件进行,或遵照试剂盒的商品说明书。
冻干酶粉的制备
将羰基还原酶SmCRM12(专利CN 109797140 A中公开)对应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ET28a-SmCRM12接种至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37℃摇床振荡培养12小时,之后按1%(v/v)的接种量接入装有100ml LB培养基(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500ml三角烧瓶中,置于37℃、180rpm摇床振荡培养,当培养液的OD600达到0.6时,加入终浓度为0.2mmol/L的IPTG作为诱导剂,16℃继续振荡培养,诱导24h。将培养液以8000×g离心10min,收集细胞,并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得到静息细胞。将100ml培养液中获得的细胞悬浮于10ml的磷酸钾缓冲液(100mM,pH8.0)中,冰水浴中进行超声破碎:功率400W,工作4s,间歇6s,进行99个循环,4℃下12000×g离心40分钟,收集上清粗酶液。将收获的粗酶液放在冰箱冻存,再用冷冻真空干燥机将粗酶液冻干,获得冻干酶粉活力为0.4U/mg。
本实施例中,微反应器装置为采用3D立体结构的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由3片微反应器芯片连接组成,3片微反应器芯片分别设置为3层,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两个进料口,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一个出料口,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与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和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连接,每个微反应器芯片都有若干个用于液体混合反应的混合反应腔,原料A和原料B从两个进料口分别进入并混合后,依次穿过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以及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再从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出料口流出,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上的混合反应腔均作为进行连续的混合反应的场所。
两个进料口均连接有较长的入口通道,分别为进料流道1与进料流道2,其中,进料流道1一分为二,与进料流道2形成十字交叉的设计,有利于提高两股流体的混合效率。
磷酸钠缓冲溶液(100mM,pH 7.0)配置的酶溶液(羰基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和底物溶液(4-羰基癸酸甲酯(DMSO助溶)、葡萄糖和NADP+)分别通过进料流道1和2进入微反应器混合区中,并瞬间进行均匀混合,并保证在进入微反应器混合区之前两种不同物料不相互接触;酶溶液和底物溶液进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后,在各个微通道反应器芯片中通过温度和浓度的均匀化、微观化控制,可使在微反应器管程内能够高效快速进行催化反应,最后生成中间产物羟基酸,从出料口排入1mol/L的硫酸溶液中终止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然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溶剂,剩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5mL g-1粗品)中,冰浴冷却至0℃后加入三氟乙酸(0.04mL g-1粗品)并在室温下搅拌6h,完成内酯化反应,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除去未反应的三氟乙酸后分离有机层,并用无水Na2SO4干燥过夜,再用自动旋转蒸发仪除去有机相二氯甲烷,最后用硅胶层析柱(粒径为200-300目)纯化粗产品,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1:20)的流动相洗脱目标产物,得到纯品(R)-γ-癸内酯。
使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来自Serratia marcescens中的羰基还原酶SmCR,不对称还原4-羰基癸酸甲酯的远端羰基,再分子内环化合成一系列光学纯度高的γ-癸内酯的反应路线如图1所示。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底物转化率(以正十二烷为内标物)及产率。
实施例1
酶溶液中羰基还原酶冻干酶粉和葡萄糖脱氢酶冻干酶粉的终单位体积活力分别为10U/mL和15U/mL,底物溶液中4-羰基癸酸甲酯、二甲基亚砜、葡萄糖和NADP+的终浓度分别为15mmol/L、5%、30mmol/L和0.2mmol/L。在反应温度45℃条件下反应,酶溶液和底物溶液的流速比为1:1,停留时间为52s。使用气相色谱测得底物转化率为>99%,时空产率高达4238g L-1day-1
实施例2
酶溶液中羰基还原酶冻干酶粉和葡萄糖脱氢酶冻干酶粉的终单位体积活力分别为6.7U/mL和10U/mL,底物溶液中4-羰基癸酸甲酯、二甲基亚砜、葡萄糖和NADP+的终浓度分别为30mmol/L、5%、45mmol/L和0.2mmol/L。在反应温度45℃条件下反应,酶溶液和底物溶液的流速比为1:3,停留时间为26s。使用气相色谱测得底物转化率为>99%,时空产率高达16877g L-1day-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羰基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配成酶溶液作为原料A;
4-羰基癸酸甲酯、葡萄糖和NADP+配成底物溶液作为原料B;
原料A和原料B按比例持续地注入连续流微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
反应后进行进一步环化,分离纯化即得目标产物手性(R)-γ-癸内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流微反应器为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所述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由1~20片微反应器芯片连接组成,含有两个进料口与一个出料口,两个进料口分别用于注入原料A和原料B,以进行连续的混合反应,一个出料口用于反应后的出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流微反应器由3片微反应器芯片连接组成,3片微反应器芯片分别设置为3层,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两个进料口,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设置一个出料口,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与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和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连接,每个微反应器芯片都有若干个用于液体混合反应的混合反应腔,原料A和原料B从两个进料口分别进入并混合后,依次穿过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以及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每个混合反应腔,再从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的出料口流出,第一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二层微反应器芯片、第三层微反应器芯片上的混合反应腔均作为进行连续的混合反应的场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羰基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使用磷酸钠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配成酶溶液;4-羰基癸酸甲酯、葡萄糖和NADP+使用磷酸钠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配成底物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的活力比为1:1.5;
原料A中,所述羰基还原酶选自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羰基还原酶SmC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B中,所述葡萄糖与4-羰基癸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5:1;
原料B中,4-羰基癸酸甲酯的浓度为1~40mmol/L;
原料B中,NADP+的浓度为0.2m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B中,4-羰基癸酸甲酯用二甲基亚砜助溶,其中,二甲基亚砜与反应液的体积比为1:20,反应液指的是原料A与原料B按比例混合后的总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A和原料B按比例持续地注入连续流微反应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A和原料B的总流速为连续流微反应器持液量V与反应停留时间t的比值;其中,反应停留时间t为20~100s,连续流微反应器的持液量V为1~68m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催化反应温度为20~45℃,优选45℃。
CN202110726213.2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Pending CN113373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213.2A CN113373186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213.2A CN113373186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3186A true CN113373186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6213.2A Pending CN113373186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31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082A (zh) * 2022-04-29 2022-08-2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流生物催化合成(s)-5-甲基-2-吡咯烷酮的方法
CN117025694A (zh) * 2023-08-21 2023-11-10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连续流装置的阿瑞匹坦中间体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82697U (zh) * 2015-10-30 2016-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叠式微通道反应器
CN107142251A (zh) * 2017-06-21 2017-09-08 苏州百福安酶技术有限公司 沙雷氏菌羰基还原酶及其在制备光学活性烷基内酯中的应用
CN112375801A (zh) * 2020-10-22 2021-02-19 复旦大学 一种微反应系统及使用其连续制备(r)-3-羟基-5-己烯酸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82697U (zh) * 2015-10-30 2016-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叠式微通道反应器
CN107142251A (zh) * 2017-06-21 2017-09-08 苏州百福安酶技术有限公司 沙雷氏菌羰基还原酶及其在制备光学活性烷基内酯中的应用
CN112375801A (zh) * 2020-10-22 2021-02-19 复旦大学 一种微反应系统及使用其连续制备(r)-3-羟基-5-己烯酸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UNLEI REN等: ""Asymmetric bioreduction of γ- and δ-keto acids by native carbonyl reductases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vol. 29, 5 August 2020 (2020-08-05), pages 3 *
CORNING: "Micro Reactor Technology: A Safer and Intelligent Approach to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pages 2 - 3 *
CORNING: "Micro Reactor Technology:A Safer and Intelligent Approach to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pages 2 - 3 *
王永华等: "《食品酶工程》", vol. 1, 31 July 2018,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115 *
郭永学: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vol. 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pages: 9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082A (zh) * 2022-04-29 2022-08-2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流生物催化合成(s)-5-甲基-2-吡咯烷酮的方法
CN114934082B (zh) * 2022-04-29 2024-03-2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流生物催化合成(s)-5-甲基-2-吡咯烷酮的方法
CN117025694A (zh) * 2023-08-21 2023-11-10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连续流装置的阿瑞匹坦中间体制备方法
CN117025694B (zh) * 2023-08-21 2024-03-15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连续流装置的阿瑞匹坦中间体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73186A (zh) 一种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手性(R)-γ-癸内酯的方法
Zhang et al. Regiodivergent construction of medium-sized heterocycles from vinylethylene carbonates and allylidenemalononitriles
Piasecki et al. Employing modular polyketide synthase ketoreductases as biocatalysts in the preparative chemoenzymatic syntheses of diketide chiral building blocks
EP1892300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1,3-propanediol using crude glycerol, a by-product from biodiesel production
CN106520849B (zh) 一种制备手性2-氯-3,4-二氟苯乙醇的方法
CN109706191B (zh) 一种托莫西汀中间体的酶催化合成方法
CN109942576B (zh) Irbinitinib及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3430240B (zh) 一种连续流生物催化合成阿扎那韦中间体氯醇的方法
CN114920775B (zh) 一种轴手性双吲哚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3264845B (zh) 一种使用微反应系统连续制备氯霉素的方法
CN113528592B (zh) 酶催化的(2s,3r)-2-取代氨基甲基-3-羟基丁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10272398B (zh) 六氢呋喃并呋喃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450B (zh) 一种应用连续流技术生产西格列汀游离碱的方法
Itoh et al. A novel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bakers' yeast reduction of cyanoacetone
CN104630125A (zh) 工程菌及其在制备(3r, 5s)-6-氯-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中的应用
CN110452861A (zh) 一种基因重组工程菌及其在催化合成d-泛酰内酯中的应用
CN109206430B (zh) 硫脲催化合成含氮三元并环手性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934082B (zh) 一种连续流生物催化合成(s)-5-甲基-2-吡咯烷酮的方法
CN106906192B (zh) 一种葡萄糖基转移酶及在合成藏红花酸葡萄糖酯中的应用
CN114875106B (zh) 一种在微流场中利用烯还原酶生成(s)-2-甲基环己酮的方法
CN114702460B (zh)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合成2h-1,3-噁嗪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7550963B (zh) 一种乙酰丁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14908028B (zh) 一种双相体系下化学酶法级联催化腈类化合物的一锅法合成工艺
CN116024187B (zh) 一种维兰特罗中间体的酶催化制备方法
CN109232592B (zh) 一种苯并呋喃[2,3-b]吡嗪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