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5364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5364A
CN113365364A CN202010150540.3A CN202010150540A CN113365364A CN 113365364 A CN113365364 A CN 113365364A CN 202010150540 A CN202010150540 A CN 202010150540A CN 113365364 A CN113365364 A CN 113365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message
downlink data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05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磊
李秉肇
王宏
谢宗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05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6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8440 priority patent/WO2021175185A1/zh
Priority to EP21764211.5A priority patent/EP410647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365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64A/zh
Priority to US17/902,003 priority patent/US2022041798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2Aspects of the step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75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with assigned priorities bas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相关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随机接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随机接入类型;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随机接入方式信息,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下行数据早传指示,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下行数据包的大小。终端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也可以使用2步RACH,减小网络接入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通过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过程可以实现与网络设备的上行同步。随机接入过程包括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目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分四步完成,因此也称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或者称为4步(step)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4步RACH需要较多的交互流程,时延较大,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因此,引入了基于竞争的2步RACH,或者称为2步RACH。2步RACH只需两步即可完成随机接入,显然由于交互的步骤相对较少,所以,有可能减小网络接入时延,有利于满足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当然,2步RACH也可以用于非竞争接入的场景,这里不做特别限制。
另外,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非激活(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如果要进行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需要先发起RRC恢复(resume)过程以进入RRC连接态,在进入RRC连接态之后再进行传输。但是当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包较小时,进入RRC连接态所耗费的信令开销可能大于需要传输的数据量,非常低效。因此,现在很多研究开始关注数据早传,数据早传是指终端设备不进入RRC连接态即可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目前,终端设备进行数据早传需要借助于随机接入过程,但目前终端设备在进行数据早传时,只能通过4步RACH实现。而4步RACH时延较大,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的早传。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减小数据早传的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该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一通信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为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消息指示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2步RACH或4步RACH,例如该随机接入过程用于下行数据早传,从而终端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也可以通过2步RACH进行。2步RACH所需的步骤较少,能够减小网络接入时延,有利于满足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的早传。而且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是使用2步RACH或4步RACH,使得下行数据早传过程更为灵活。当然该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不用于下行数据早传,例如用于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等,如果是这种情况,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指示给终端设备,无需终端设备再做选择,可以减轻终端设备的负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且不包括所述随机接入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或,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
如果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根据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就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而无需第二网络设备再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而如果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不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还需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例如,虽然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不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但可以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随机接入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例如,随机接入能力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或者,随机接入能力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支持4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
例如,第二消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早传,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明确需要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另外,第二消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可以确定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还是CFRA方式。第二消息通过包括这些信息,可以使得对终端设备的指示更为明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例如需要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则在下行数据早传过程中可以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因此通过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减小下行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加快下行数据早传的过程。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对此可以理解为,在应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后,终端设备可以较快地完成随机接入。例如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减少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的次数,提高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的成功率,由此实现加快随机接入过程的效果。又例如,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则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尽快发起随机接入,由此实现加快随机接入过程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的爬坡步长可以大于普通的爬坡步长。如果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功率爬坡时,就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爬坡步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功率爬坡时,发送功率的提升量较大,由此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成功率。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可以小于第二网络设备直接指示的退避时长。如果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退避时,就会使用根据该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退避时,退避时长较短,由此可以减小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发送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则多个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如果第二网络设备指示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由于终端设备已经获得了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则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时就可以使用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这里只是对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一种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类型。
第二方面,提供第二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接入类型;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二通信装置是第一网络设备为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
确定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如果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下行数据包的大小来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如果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表明下行数据包的信息量较小,通过下行数据早传就能完成传输,无需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减少需执行的步骤,也减小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
关于第二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三方面,提供第三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该方法可由第三通信装置执行,第三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三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三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下行数据早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关于第三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四方面,提供第四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发送下行数据;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该方法可由第四通信装置执行,第四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四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四通信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为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下行数据早传过程中也可以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例如需要进行早传的下行数据包对于时延的要求较为严格,或者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较为紧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就能加快该下行数据包的传输,减小传输时延,以尽量满足业务需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用于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的爬坡步长可以大于普通的爬坡步长。如果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功率爬坡时,就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爬坡步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功率爬坡时,发送功率的提升量较大,由此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成功率。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可以小于第二网络设备直接指示的退避时长。如果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退避时,就会使用根据该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退避时,退避时长较短,由此可以减小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发送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则多个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如果第二网络设备指示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由于终端设备已经获得了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则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时就可以使用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第五方面,提供第五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以进行所述下行数据早传,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第五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五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五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参考信号;
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
所述测量结果对应的取值大于第二阈值,选择2步RACH,否则,选择4步RACH。
如果第二消息并未指示第一随机接入类型,那么终端设备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选择4步RACH,无需做过多的判断,减少终端设备的判断过程,也可以尽量减小随机接入的时延。或者,如果终端设备能够支持2步RACH,那么终端设备也可以进行选择,以确定使用4步RACH还是2步RACH。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例如为SSB或CSI-RS等。终端设备可以对该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例如为RSRP、RSRQ或SINR等。如果该测量结果对应的取值大于第二阈值,则终端设备可以选择2步RACH,而如果该测量结果对应的取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终端设备可以选择4步RACH。终端设备可以自行选择随机接入类型,可以使得所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更为符合当前的信道条件。
关于第五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四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下面以第一通信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六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为例进行介绍。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且不包括所述随机接入指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或,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和/或,
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关于第六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下面以第二通信装置是第一网络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七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是第一网络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为例进行介绍。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
确定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
关于第七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二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三通信装置。所述第三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三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三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下面以第三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三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三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八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三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为例进行介绍。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下行数据早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关于第八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三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四通信装置。所述第四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四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四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下面以第四通信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四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四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九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四通信装置是第二网络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为例进行介绍。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关于第九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四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五通信装置。所述第五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五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五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下面以第五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五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五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十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五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发送模块为例进行介绍。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以进行所述下行数据早传,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测量结果对应的取值大于第二阈值时,选择2步RACH,否则,选择4步RACH。
关于第十方面或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五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一通信装置外部。可选的,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二通信装置外部。可选的,第二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
其中,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第三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三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三通信装置外部。可选的,第三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三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所述第三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
其中,如果第三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三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第四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四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四通信装置外部。可选的,第四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四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所述第四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如果第四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四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第五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五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五通信装置外部。可选的,第五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五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所述第五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
其中,如果第五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五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或者,所述存储器也可以不包括在所述芯片内,而是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相当于,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或者,所述存储器也可以不包括在所述芯片内,而是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相当于,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或者,所述存储器也可以不包括在所述芯片内,而是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相当于,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或者,所述存储器也可以不包括在所述芯片内,而是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相当于,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或者,所述存储器也可以不包括在所述芯片内,而是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相当于,所述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第一通信系统,第一通信系统包括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包括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第二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包括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包括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二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八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九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2步RACH或4步RACH,例如该随机接入过程用于下行数据早传,从而终端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也可以通过2步RACH进行。2步RACH所需的步骤较少,能够减小网络接入时延,有利于满足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的早传。
附图说明
图1为4步RACH对应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2为2步RACH对应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3为NR系统中下行数据早传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二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二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体的,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或数据,或与RAN交互语音和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签约单元(subscriber unit)、签约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例如,一种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RSU)。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5G)NR系统(也简称为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包括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或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等。本申请实施例由于主要涉及的是接入网,因此在后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则所述的网络设备均是指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3)RRC状态,终端设备有3种RRC状态:RRC连接态、RRC空闲态和RRC非激活态。
RRC连接(connected)态(或,也可以简称为连接态。在本文中,“连接态”和“RRC连接态”,是同一概念,两种称呼可以互换):终端设备与网络建立了RRC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RRC空闲(idle)态(或,也可以简称为空闲态。在本文中,“空闲态”和“RRC空闲态”,是同一概念,两种称呼可以互换):终端设备没有与网络建立RRC连接,基站没有存储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如果终端设备需要从RRC空闲态进入RRC连接态,则需要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RRC非激活态(或,也可以简称为非激活态。在本文中,“去活动态”、“去激活态”、“非激活态”、“RRC非激活态”或“RRC去激活态”等,是同一概念,这几种称呼可以互换):终端设备之前在锚点基站进入了RRC连接态,然后锚点基站释放了该RRC连接,但是锚点基站保存了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如果该终端设备需要从RRC非激活态再次进入RRC连接态,则需要在当前驻留的基站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或者称为RRC连接重建立过程)。因为终端设备可能处于移动状态,因此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基站与终端设备的锚点基站可能是同一基站,也可能是不同的基站。RRC恢复过程相对于RRC建立过程来说,时延更短,信令开销更小。但是基站需要保存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会占用基站的存储开销。
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大小、内容、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例如,第一寻呼消息和第二寻呼消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寻呼消息,而并不是表示这两个寻呼消息的大小、内容、发送顺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特征。
在5G标准的讨论中,同意为终端设备引入一种RRC非激活态。相比较于RRC连接态来说,非激活态更加节能;相比较于RRC空闲态来说,从非激活态接入网络的时延更低。
例如,终端设备在基站处于RRC连接态。如果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暂时没有数据传输,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基站可以控制该终端设备进入RRC非激活态,并且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上下文ID(context ID),例如为非激活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 radionetwork temprory identifier,I-RNTI),以及分配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RANnotification area,RNA)。该终端设备在分配的RNA内移动时,一种方式是可以不必将该终端设备的位置通知基站,只有在移动出RNA后才需通知基站;另一种方式是,即使该终端设备在分配的RNA内移动,该终端设备也需周期性将该终端设备的位置通知基站,这种方式也称为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更新(RNA update,RNAU)。
处于RRC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如果要进行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需要先发起RRC resume过程以进入RRC连接态,在进入RRC连接态之后再进行传输。但是当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包较小时,进入RRC连接态所耗费的信令开销可能大于需要传输的数据量,非常低效。因此,现在很多研究开始关注数据早传,数据早传是指终端设备不进入RRC连接态即可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数据早传包括上行数据早传和下行数据早传,而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下行数据早传的过程。
目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借助于随机接入过程进行下行数据早传。下面简单介绍随机接入过程。
随机接入过程包括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CBRA)过程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CFRA)过程。目前,4步RACH对应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分四步完成,可参考图1。
S1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该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也可称为第一消息(Msg1),其中包含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
S1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R消息。该RAR消息也可称为第二消息(Msg2)。
S1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传输(scheduled transmission)信息,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调度传输信息。承载该调度传输信息的消息称为第三消息(Msg3)。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RAR消息后,基于RAR消息的调度进行消息传输。
S1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信息,承载该竞争解决信息的消息称为第四消息(Msg4)。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Msg4,就可以获得该竞争解决信息。
其中,RAR消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标识(random access preambleidentifier,RAP ID),且该RAP ID与终端设备选择的preamble ID相匹配(或相同)时,终端设备认为RAR消息接收成功。在确定RAR接收成功后,终端设备不监听后续的RAR。
如果是4步RACH对应的CFRA过程,则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指示专用的RACH资源以供终端设备发送Msg1,这样没有其他终端设备和该终端设备竞争此RACH资源,将会大大提高RACH的成功率。而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也无需执行如上的S14,因为没有竞争,网络设备也无需向终端设备发送竞争解决信息,可以减小时延。
如上介绍的是4步RACH,下面介绍2步RACH。2步RACH对应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分两步完成,可参考图2。
S2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A(MsgA),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MsgA。
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广播的公共的MsgA资源中选择一个Msg A资源,并通过该MsgA资源发送Msg A。其中Msg A资源包括用于发送preamble的资源(时频码)以及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资源。Msg A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preamble,另一部分是PUSCH载荷(payload)。
MsgA消息,可以认为包括了preamble和4步RACH中的Msg3所包括的内容。
S2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B(MsgB),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MsgB。
在MsgB中可以包括竞争解决信息,以及可以包括4步RACH中的RAR消息所包括的内容。
如果是2步RACH对应的CFRA过程,则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指示专用的MsgA资源以供终端设备发送MsgA,这样没有其他终端设备和该终端设备竞争此MsgA资源,将会大大提高MsgA的发送成功率。网络设备还是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MsgB,MsgB可以包括4步RACH中的RAR消息所包括的内容,但MsgB中可以不包括竞争解决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终端设备都具有2步RACH的随机接入能力。
接下来介绍在NR系统中进行下行数据早传的过程,请参考图3。
S31、锚点基站向RNA内所有的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图3中表示为寻呼消息1),RNA内的基站接收来自锚点基站的寻呼消息1。
寻呼消息1指示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到达,且指示该下行数据为移动终止数据早传(mobile terminated–early data transmission,MT-EDT)。另外,数据早传也称提前数据发送。
其中,该锚点基站为终端设备的锚点基站,例如该锚点基站存储了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这里的终端设备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寻呼消息1可以包括有下行数据到达的终端设备的身份号(ID)。
S32、基站1发送寻呼消息(图3中表示为寻呼消息2),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基站1的寻呼消息。
接收了来自锚点基站的寻呼消息1后,基站1可以决定发起此次MT-EDT的随机接入,还可以确定发起此次MT-EDT的4步RACH的随机接入资源。S32中的基站1为接收了寻呼消息1的任意一个基站。在寻呼消息2中可以包括下行数据到达的终端设备的ID。例如寻呼消息2所包括的终端设备的ID与第一寻呼消息所包括的终端设备的ID可以是相同的。
寻呼消息2可以针对特定终端设备指示MT-EDT。另外,寻呼消息2还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随机接入资源。随机接入资源例如包括preamble或其他的用于随机接入的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
S33、终端设备向基站1发送preamble,基站1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preamble。
终端设备接收寻呼消息2后,可以确定寻呼消息2包括的终端设备的ID中是否有该终端设备的ID,如果有,并且有针对该终端设备的MT-EDT指示,则表明有针对该终端设备的MT-EDT数据,即,有针对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早传数据。则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寻呼消息2所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向基站1发起随机接入。
例如,preamble是终端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中发送的实际内容,由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序列(sequence)构成。
S34、基站1向终端设备发送RAR消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基站1的RAR消息。
基站1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preamble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AR消息,RAR消息可以包括该终端设备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ime advance,TA)、上行(uplink)-授权(grant)、以及临时小区(temporary cell,TC)-无线网络临时指示(radio-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RNTI)。其中,TC-RNTI是用于对下行早传数据进行加扰的RNTI。
S35、终端设备根据RAR消息中的TA以及UL grant,向基站1发送Msg3,Msg3中包括该终端设备的ID和安全信息等。
S36、基站1向锚点基站发送下行数据请求(DL data request)消息,锚点基站接收来自基站1的下行数据请求消息。
基站1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Msg3后,由于待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存储在锚点基站,因此基站1向锚点基站请求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
S37、锚点基站向基站1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基站1接收来自锚点基站的下行数据包。
另外,终端设备开始使用TC-RNTI盲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
S38、基站1使用TC-RNTI为终端设备调度下行数据包,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基站1的下行数据包。其中,基站1将下行数据包通过Msg4发送给终端设备。
S39、终端设备利用RAR消息所指示的上行TA,在RAR消息所指示的UL-grant上向基站1发送肯定应答(ACK),基站1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ACK。该ACK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了下行早传数据。
S40、基站1向锚点基站发送ACK,锚点基站接收来自基站1的ACK。该ACK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了下行早传数据。
可以看到,目前终端设备在进行数据早传时,只能通过4步RACH实现。而4步RACH步骤较多,时延较大,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的早传。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消息指示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2步RACH或4步RACH,例如该随机接入过程用于下行数据早传,从而终端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也可以通过2步RACH进行。2步RACH所需的步骤较少,能够减小网络接入时延,有利于满足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的早传。而且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是使用2步RACH或4步RACH,使得下行数据早传过程更为灵活。当然该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不用于下行数据早传,例如用于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等,如果是这种情况,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指示给终端设备,无需终端设备再做选择,可以减轻终端设备的负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generation,4G)系统中,例如LTE系统,或可以5G系统中,例如NR系统,或者还可以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其他类似的通信系统,具体的不做限制。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图4包括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和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初始时在网络设备1处于RRC连接态,后来终端设备被网络设备1释放,但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保存在网络设备1中,即,网络设备1是终端设备的锚点(anchor)基站。后来终端设备由于移动,移动到了网络设备2的覆盖范围内,则终端设备驻留在网络设备2。即,网络设备2是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网络设备,或者说是终端设备的服务(serving)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1例如工作在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系统中,或者工作在NR系统中,或者工作在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2例如工作在E-UTRA系统中,或者工作在NR系统中,或者工作在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1和网络设备2可以工作在相同的通信系统中,例如均工作在E-UTRA系统中,或者,网络设备1和网络设备2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例如网络设备1工作在E-UTRA系统中,网络设备2工作在NR系统中。
请再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图5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初始时在网络设备处于RRC连接态,后来终端设备被网络设备释放,但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保存在网络设备中,即,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的锚点基站。后来终端设备并未移动,或者终端设备虽然有所移动,但仍然处于该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即,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也就是该终端设备当前所驻留的网络设备。
该网络设备例如工作在E-UTRA系统中,或者工作在NR系统中,或者工作在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中。
图4或图5中的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其中,网络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因此图4或图5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对应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图4或图5以网络设备是基站为例,实际上参考前文的介绍,网络设备还可以是RSU等设备。另外,图4或图5中的终端设备以手机为例,实际上根据前文对于终端设备的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不限于手机。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涉及的“数据早传”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泛称,终端设备的任何在进入RRC连接态之前所进行的数据传输,均可以称为数据早传。数据早传所需要的配置可以称为数据早传配置。其中,数据早传包括上行数据早传或下行数据早传,上行数据早传也称为移动初始(mobileoriginate)的数据早传,下行数据早传也称为移动终止(mobile terminated)的数据早传。本文主要关注下行数据早传。在某些场景中,数据早传也可以称为小包传输。
另外,本文所述的“下行数据早传”,是指一个过程,例如“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就是指执行该过程以传输下行数据包。而在下行数据早传中所传输的下行数据包,就称为下行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通信方法,请参见图6,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4或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处于RRC非激活态。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因为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应用在图4或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因此,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1,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2,终端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则表示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和当前驻留的网络设备是同一网络设备,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均可以是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
S601、UPF将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UPF的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
UPF有待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时,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注意的是,S601中所述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S602、第一网络设备确定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随机接入指示信息,随机接入能力信息,随机接入方式信息,下行数据早传指示,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接入类型(或者称为随机接入类型),例如该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一随机接入类型,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例如,如果该下行数据包对于时延的要求较高或较为紧急等,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而如果该下行数据包对于时延的要求较低或不是紧急业务等,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当然,究竟选择2步RACH还是4步RACH,这取决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内部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可以包括该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例如该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则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可以包括2步RACH的信息,或者包括2步RACH的信息和4步RACH的信息,或者该终端设备不支持2步RACH,则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可以包括4步RACH的信息,或者此时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也可以为空。因为一般来说终端设备都默认支持4步RACH,但并不是所有的终端设备都能够支持2步RACH,因此在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中可以包括4步RACH的信息,也可以不包括4步RACH的信息,但如果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则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中可以包括2步RACH的信息。其中,终端设备在进入RRC非激活态之前是在第一网络设备覆盖下处于RRC连接态的,则终端设备可以在处于RRC连接态时将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从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的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就可以获知该随机接入能力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可以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CFRA方式相对于CBRA方式来说时延较小,例如,如果该下行数据包对于时延的要求较高或较为紧急等,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FRA方式;而如果该下行数据包对于时延的要求较低或不是紧急业务等,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另外,如果使用CFRA方式,则需要为终端设备预留专用的用于发送Msg1或MsgA的资源,这对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可用资源有一定的要求。那么例如,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的可用资源较为丰富,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FRA方式;而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的可用资源较少,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当然,究竟选择CBRA方式还是CFRA方式,这取决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内部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如果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方式信息;或者,如果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不包括随机接入方式信息。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可以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或者说,确定是否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该下行数据包,那么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待传输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的大小,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如果该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不通过下行数据早传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包。如果是这种情况,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中可以不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且需要终端设备从RRC非激活态进入RRC连接态后,第一网络设备再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包。该过程不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关注的过程,可参考已有的技术,不多赘述。而如果该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的方式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中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或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来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那么第一网络设备无需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第一消息中包括下行数据包的大小,然后第二网络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的大小,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如果是这种情况,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也不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
例如,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可以指示待传输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为MT-EDT。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即待传输给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待传输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也就是第一网络设备在S601中接收的来自UPF的下行数据包。
可选的,也可以认为,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或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即,这两种信息中的一种是随机接入相关信息需要包括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或者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如果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另外,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已经确定了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说已无需获知该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不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或者,如果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不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而如果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那么第二网络设备需要知晓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能力,因为有些终端设备可能并不支持2步RACH,因此第二网络设备需要在知晓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能力的情况下才能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因此,如果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的随机接入能力信息。
而至于随机接入方式信息,下行数据早传指示,或下行数据包的大小这三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作为可选项包括在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中,但不是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必须包括的。例如,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方式信息;或者,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不包括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又例如,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或者,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不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再例如,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不包括下行数据包的大小;或者,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则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例如,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和下行数据早传指示;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和下行数据早传指示;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和随机接入方式信息;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和下行数据包的大小;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和下行数据包的大小;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和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等等。
S603、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所述的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消息并不是Msg1,而只是对某一条消息的一种统称。例如第一消息可以是寻呼(PAGING)消息,例如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寻呼消息。当然除了寻呼消息之外,第一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例如独立的消息用于传输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例如,第一消息可以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X2接口传输的消息;或者,如果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则第一消息可以是UE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消息等;或者,如果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其他的信息,则第一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相应的消息。
如果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和当前驻留的网络设备是同一网络设备,即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同一网络设备,则不必执行S603。
S604、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可以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其中,本文所述的“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可以理解为,“以第一随机接入类型进行随机接入”。例如,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则,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可以理解为是以4步RACH进行随机接入;又例如,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则,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可以理解为是以2步RACH进行随机接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二消息并不是Msg2,而只是对某一条消息的一种统称。例如第二消息可以是寻呼消息,或者第二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
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获得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如果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根据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就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而无需第二网络设备再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而如果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不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还需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例如,虽然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不包括随机接入指示信息,但可以包括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随机接入能力信息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例如,随机接入能力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或者,随机接入能力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支持4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
可选的,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需要进行下行数据早传的前提下),或者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所述的随机接入方式信息,或者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随机接入方式信息(需要进行下行数据早传的前提下)。其中,第二消息所包括的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包括在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网络设备根据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就可以确定要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或者,下行数据早传指示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的,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中并未包括。例如,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下行数据包的大小,第二网络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可以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例如,如果该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不通过下行数据早传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包,如果是这种情况,第二消息可以不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且需要终端设备从RRC非激活态进入RRC连接态后,第二网络设备再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包。而如果该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消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
同理,第二消息所包括的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包括在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中。或者,随机接入相关信息中并不包括随机接入方式信息,而是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关于第二网络设备确定随机接入方式信息所采用的方法,可参考S602中对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随机接入方式信息所采用的方法的介绍。
当然,对于如何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或者如何确定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或者如何确定随机接入过程采用CBRA方式还是CFRA方式等,取决于第二网络设备的内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除此之外,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的信息,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第二网络设备确定了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也就可以确定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例如,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4步RACH资源;或者,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2步RACH资源。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消息指示所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从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确定,在进行随机接入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RA-prioritization)参数,并且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消息指示所确定的结果,即,第二消息还可以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如果是要进行下行数据早传,那么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的可以是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而如果不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则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的就可以是在进行随机接入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例如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包括爬坡步长,或者包括缩放因子,或者包括爬坡步长和缩放因子。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这里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Msg2或MsgB。关于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以及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内容等,将在后文中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进行介绍,因此可参考后文即将介绍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另外,如果第二消息还可以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那么在S604之前,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发送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发送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则多个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这样,如果第二消息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时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则终端设备可以明确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内容。
S605、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消息所指示的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发起随机接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其中,如果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则所述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是Msg1;或者,如果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则所述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是MsgA。另外,如果第二消息指示了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果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后未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R消息或MsgB,则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功率爬坡,以重新进行随机接入,即,重新执行S605。如果第二消息指示随机接入时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功率爬坡时,就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爬坡步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的爬坡步长可以大于普通的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进行功率爬坡时,发送功率的提升量较大,由此可以减少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的次数,提高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果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AR消息或MsgB向终端设备发送退避指示,该退避指示可以指示退避时长。那么,如果第二消息指示随机接入时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则终端设备根据该退避时长和缩放因子可以确定最终的退避时长,并根据最终的退避时长进行退避。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该退避时长乘以缩放因子,乘积可以作为最终的退避时长。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最终的退避时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可以小于第二网络设备直接指示的退避时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退避时,退避时长较短,由此可以减小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延。
S606、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回UE上下文请求(retrieve UEcontext request)消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取回UE上下文请求消息。
取回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得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因为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获得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S607、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取回UE上下文响应(retrieve UEcontext response)消息,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取回UE上下文响应消息。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包括在取回UE上下文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从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获得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S608、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前送地址(data forwardingaddress),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前送地址。
该步骤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请求获得待发送给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即,需要通过下行早传方式发送给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
S609、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前送(data forwarding),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前送。
所谓的数据前送,也就是说第二网络设备将待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如果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和当前驻留的网络设备是同一网络设备,则不必执行S606~S609。
S610、第二网络设备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包。
例如,终端设备所进行的是4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Msg4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所进行的是2步RACH,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MsgB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果终端设备采用的是CBRA方式,且在Msg4冲突解决失败,则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功率爬坡,以重新进行随机接入,即,重新执行S605。如果第二消息指示随机接入时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功率爬坡时,就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爬坡步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的爬坡步长可以大于普通的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进行功率爬坡时,发送功率的提升量较大,由此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成功率。
S611、第二网络设备向AMF发送路径转换(path switch)消息,AMF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转换消息。
路径转换消息是为了告知AMF,以后如果有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则发给第二网络设备,无需再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S612、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肯定应答(ACK),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ACK。
终端设备如果接收下行数据成功,则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ACK。这样就完成了下行数据早传。
其中,S601、S606~S612均为可选的步骤,不是必须执行的,因此在图6中用虚线表示。另外,还可能包括其他的一些步骤,在此不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选择2步RACH或4步RACH,或者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选择2步RACH或4步RACH,且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消息进行指示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在进行数据早传时也可以通过2步RACH进行。2步RACH所需的步骤较少,能够减小网络接入时延,有利于满足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的早传。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是使用2步RACH或4步RACH,使得数据早传过程更为灵活。而且,究竟是否进行下行数据早传,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决定,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决定,方式较为灵活。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第二种通信方法,请参见图7,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4或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处于RRC非激活态。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因为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应用在图4或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因此,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1,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2,终端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则表示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和当前驻留的网络设备是同一网络设备,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均可以是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
S701、第二网络设备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第二网络设备是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网络设备。
如果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和当前驻留的网络设备是同一网络设备,则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的锚点网络设备。
例如,在执行S701之前,还可以执行图3所示的S31,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1,第二网络设备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可以是根据来自锚点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1确定的。
又例如,在执行S701之前,还可以执行图6所示的S601~S603,即,第二网络设备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可以是根据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相关信息所包括的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确定的,或者,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自行确定的,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待传输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的大小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确定,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终端设备在正常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中,由于多终端设备的竞争的关系或者信道条件限制等问题,基站可能接收不到终端设备发送的preamble或者MsgA,则基站不会向终端设备发送Msg2或者MsgB,终端设备也就无法接收到Msg2或者MsgB,或者,也有可能在Msg4冲突解决失败。此时终端设备将会进行功率爬坡,以重新进行随机接入。即,终端设备在下一次发送preamble或MsgA时,会提高发送功率,每次提高的量称为爬坡步长。另外当网络繁忙时,会在RAR消息或MsgB中包括退避指示(backoff indicator),退避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回退一段时间再发起随机接入。终端设备接收退避指示后,可以根据该退避指示,回退一段时间后再发起下一次随机接入。但是,在一些特殊场景中,例如小区切换等场景,终端设备需要快速地接入网络,因此RA prioritization机制被提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RA prioritization)参数可以包括爬坡步长,或者包括缩放因子,或者包括爬坡步长和缩放因子。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这里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Msg2或Msg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的爬坡步长可以大于普通的爬坡步长。如果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功率爬坡时,就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爬坡步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功率爬坡时,发送功率的提升量较大,由此可以减少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的次数,提高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成功率。
如果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如果第二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进行退避,则第二网络设备会通过RAR消息或MsgB向终端设备发送退避指示,该退避指示可以指示退避时长,终端设备根据该退避时长和缩放因子可以确定最终的退避时长,并根据最终的退避时长进行退避。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该退避时长乘以缩放因子,乘积可以作为最终的退避时长。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最终的退避时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可以小于第二网络设备直接指示的退避时长。如果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退避时,就会使用根据该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退避时,退避时长较短,由此可以减小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延。
综上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对此可以理解为,在应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后,终端设备可以较快地完成随机接入。例如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减少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的次数,提高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的成功率,由此实现加快随机接入过程的效果。又例如,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则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尽快发起随机接入,由此实现加快随机接入过程的效果。
S702、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下行数据早传,以及,指示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二消息并不是Msg2,而只是对某一条消息的一种统称。例如第二消息可以是寻呼消息,或者第二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
第二消息指示下行数据早传,例如第二消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就可以指示下行数据早传,或者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
如果在执行S701之前还执行了图6所示的S601~S603,则第二消息还可以指示第一随机接入类型等信息,此时,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消息可以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消息。对此可参考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介绍。
另外,在S702之前还可以执行S703,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发送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则多个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该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S703可以发生在S701之前,或者也可以发生在S701之后,或者也可以与S701同时发生。图7以S703发生在S701之前为例。S703是可选的步骤,不是必须执行的,因此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
S704、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例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如果终端设备采用4步RACH,则该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为preamble,或者,如果终端设备采用2步RACH,则该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为MsgA。其中,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如果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后未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R消息或MsgB,则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功率爬坡,以重新进行随机接入,即,重新执行S704。或者,如果终端设备采用的是CBRA方式,且在Msg4冲突解决失败,则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功率爬坡,以重新进行随机接入,即,重新执行S704。如果第二消息指示随机接入时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需要进行功率爬坡时,就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包括的爬坡步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的爬坡步长可以大于普通的爬坡步长。则终端设备在进行功率爬坡时,发送功率的提升量较大,由此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成功率。
如果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AR消息或MsgB向终端设备发送退避指示,该退避指示可以指示退避时长。那么,如果第二消息指示随机接入时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且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缩放因子,则终端设备根据该退避时长和缩放因子可以确定最终的退避时长,并根据最终的退避时长进行退避。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该退避时长乘以缩放因子,乘积可以作为最终的退避时长。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最终的退避时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缩放因子所确定的退避时长,可以小于第二网络设备直接指示的退避时长。那么终端设备在进行退避时,退避时长较短,由此可以减小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延。
如果在执行S701之前还执行了图6所示的S601~S603,则第二消息还可以指示第一随机接入类型等信息,那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发起随机接入。例如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则终端设备进行2步RACH,或者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则终端设备进行4步RACH。
或者,如果在执行S701之前执行了图3所示的S31,或者,第二消息并未指示第一随机接入类型,那么终端设备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选择4步RACH,无需做过多的判断,减少终端设备的判断过程,也可以尽量减小随机接入的时延。或者,如果终端设备是支持2步RACH的,那么终端设备也可以进行选择,以确定使用4步RACH还是2步RACH。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例如为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B)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等。终端设备可以对该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例如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quality,RSRQ)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SINR)等。如果该测量结果对应的取值大于第二阈值,则终端设备可以选择2步RACH,而如果该测量结果对应的取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终端设备可以选择4步RACH。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下行数据早传过程中也可以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例如需要进行早传的下行数据包对于时延的要求较为严格,或者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业务较为紧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就能加快该下行数据包的传输,减小传输时延,以尽量满足业务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因此,上文中的内容均可以用于后续实施例中,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600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1600例如为第二网络设备800。
第二网络设备800包括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810。示例性地,第二网络设备8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第二网络设备800是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820可以是发射器,接收模块830可以是接收器,发射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接收器也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属于一个功能模块,例如称为收发器,或者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功能模块;处理模块8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当第二网络设备800是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8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第二网络设备800是芯片系统时,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发送模块820是输出接口,接收模块830是输入接口,或者输入和输出是同一接口,则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均是该接口)、处理模块8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8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发送模块820可以由发射器或发射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接收模块830可以由接收器或接收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81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根据第一消息获得随机接入相关信息的操作,或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等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82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604、S606、S608、S610和S61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83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例如S603、S605、S607、S609和S61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可称为收发模块,收发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收发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是发送模块,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是接收模块;或者,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也可以是两个功能模块,收发模块可以视为这两个功能模块的统称,发送模块820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82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任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830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83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
其中,接收模块83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发送模块82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且不包括所述随机接入指示信息,处理模块810,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或,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发送模块82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关于第二网络设备800所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可参考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介绍,不多赘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900例如为第一网络设备900。
第一网络设备900包括处理模块910和发送模块920,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30。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9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第一网络设备900是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920可以是发射器,接收模块930可以是接收器,发射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接收器也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属于一个功能模块,例如称为收发器,或者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功能模块;处理模块9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第一网络设备900是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发送模块920和接收模块93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9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第一网络设备900是芯片系统时,发送模块920和接收模块93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发送模块920是输出接口,接收模块930是输入接口,或者输入和输出是同一接口,则发送模块920和接收模块930均是该接口)、处理模块9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9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发送模块920可以由发射器或发射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接收模块930可以由接收器或接收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91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60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92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603、S607和S609,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93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例如S601、S606和S608,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关于发送模块920和接收模块930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对于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的实现方式的介绍。
其中,处理模块910,用于确定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发送模块920,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910还用于:
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
确定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
关于第一网络设备900所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可参考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介绍,不多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1000例如为终端设备1000。
终端设备1000包括处理模块1010和接收模块1030。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020。示例性地,终端设备10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终端设备1000是终端设备时,发送模块1020可以是发射器,接收模块1030可以是接收器,发射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接收器也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属于一个功能模块,例如称为收发器,或者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功能模块;处理模块10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终端设备1000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时,发送模块1020和接收模块103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10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终端设备1000是芯片系统时,发送模块1020和接收模块103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发送模块1020是输出接口,接收模块1030是输入接口,或者输入和输出是同一接口,则发送模块1020和接收模块1030均是该接口)、处理模块10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0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发送模块1020可以由发射器或发射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接收模块1030可以由接收器或接收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101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等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02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605和S61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03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例如S604和S610,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关于发送模块1020和接收模块1030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对于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的实现方式的介绍。
其中,接收模块1030,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
处理模块1010,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1010,还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下行数据早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收模块1030,还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关于终端设备1000所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可参考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介绍,不多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1100例如为第二网络设备1100。
第二网络设备1100包括处理模块1110和发送模块1120,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30。示例性地,第二网络设备11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第二网络设备1100是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1120可以是发射器,接收模块1130可以是接收器,发射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接收器也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属于一个功能模块,例如称为收发器,或者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功能模块;处理模块11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第二网络设备1100是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发送模块1120和接收模块113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11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第二网络设备1100是芯片系统时,发送模块1120和接收模块113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发送模块1120是输出接口,接收模块1130是输入接口,或者输入和输出是同一接口,则发送模块1120和接收模块1130均是该接口)、处理模块11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1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发送模块1120可以由发射器或发射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接收模块1130可以由接收器或接收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111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70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12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702和S7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13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例如S7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关于发送模块1120和接收模块1130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对于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的实现方式的介绍。
其中,处理模块1110,用于确定通过下行数据早传发送下行数据;
发送模块1120,用于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发送模块1120,还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关于第二网络设备1100所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可参考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介绍,不多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1200例如为终端设备1200。
终端设备1200包括处理模块1210和接收模块1230。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220。示例性地,终端设备12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终端设备1200是终端设备时,发送模块1220可以是发射器,接收模块1230可以是接收器,发射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接收器也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属于一个功能模块,例如称为收发器,或者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功能模块;处理模块12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终端设备1200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时,发送模块1220和接收模块123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12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终端设备1200是芯片系统时,发送模块1220和接收模块123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发送模块1220是输出接口,接收模块1230是输入接口,或者输入和输出是同一接口,则发送模块1220和接收模块1230均是该接口)、处理模块12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2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发送模块1220可以由发射器或发射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接收模块1230可以由接收器或接收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121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根据第二消息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等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22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7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23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例如S702和S7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关于发送模块1220和接收模块1230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对于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的实现方式的介绍。
其中,接收模块1230,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在进行下行数据早传时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处理模块1210,用于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以进行所述下行数据早传,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确定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收模块1230,还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接收模块1230,还用于接收参考信号;
处理模块1210,还用于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
处理模块1210,还用于当所述测量结果对应的取值大于第二阈值时,选择2步RACH,否则,选择4步RACH。
关于终端设备1200所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可参考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介绍,不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图13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3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3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收发单元可以是一个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能够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收发单元也可以包括两个功能单元,分别为能够实现接收功能的接收单元和能够实现发送功能的发送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310和处理单元13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3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3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3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单元13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13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32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随机接入类型等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单元131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收发操作,例如S604、S605、S610和S61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又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32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根据第二消息确定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等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单元1310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收发操作,例如S702~S7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类的装置或者电路时,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和/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可以参照图14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10中处理模块1010的功能。作为又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12中处理模块1210的功能。在图14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410,发送数据处理器1420,接收数据处理器1430。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010可以是图14中的处理器141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020可以是图14中的发送数据处理器142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接收模块1030可以是图14中的接收数据处理器143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或者,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210可以是图14中的处理器141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220可以是图14中的发送数据处理器142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接收模块1230可以是图14中的接收数据处理器143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虽然图14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模块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5示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处理装置150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模块。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503,接口1504。其中,处理器1503完成上述处理模块1010的功能,接口1504完成上述发送模块1020和接收模块1030的功能。或者,处理器1503完成上述处理模块1210的功能,接口1504完成上述发送模块1220和接收模块1230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506、处理器1503及存储在存储器1506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处理器1503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506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500中,只要该存储器1506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503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装置可以如图16所示。装置160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6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620。所述RRU 1610可以称为收发模块,该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或者,该收发模块可以是一个能够实现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模块。该收发模块可以与图8中的发送模块820和接收模块830对应。或者,该收发模块可以与图9中的发送模块920和接收模块930对应。或者,该收发模块可以与图11中的发送模块1120和接收模块1130对应。可选地,该收发模块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611和射频单元1612。所述RRU 16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BBU 162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610与BBU 16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16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图8中的处理模块810对应,或者与图9中的处理模块910对应,或者与图11中的处理模块1110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生成上述指示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16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络),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络,5G网络或其他网络)。所述BBU 1620还包括存储器1621和处理器1622。所述存储器16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6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1621和处理器16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通信系统。第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二网络设备,上述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网络设备,以及包括上述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为图8中的第二网络设备800,第一网络设备例如为图9中的第一网络设备900,终端设备例如为图10中的终端设备10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二网络设备,以及包括上述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例如为图11中的第二网络设备1100,终端设备例如为图12中的终端设备12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二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二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二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二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isk)、移动硬盘、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随机接入信道RACH或4步RACH;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BRA方式或非竞争的随机接入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且不包括所述随机接入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或,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和/或,
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
确定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
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下行数据早传。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且不包括所述随机接入指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或,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2步RACH,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4步RACH。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用于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和/或,
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相关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
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接入类型;
随机接入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随机接入类型的信息;
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
下行数据包的大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一阈值;
确定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接入网寻呼消息。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第一随机接入类型,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为2步RACH或4步RACH;
处理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类型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寻呼消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早传指示和/或随机接入方式信息,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早传指示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下行数据包,所述随机接入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在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时使用CBRA方式或CFRA方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下行数据早传。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使用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用于加快随机接入过程。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包括爬坡步长和/或缩放因子,所述爬坡步长用于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失败时确定用于下一次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发送功率,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的退避时长。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优先级参数。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50540.3A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365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540.3A CN113365364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078440 WO2021175185A1 (zh) 2020-03-06 2021-03-0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1764211.5A EP4106470A4 (en) 2020-03-06 2021-03-01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7/902,003 US20220417985A1 (en) 2020-03-06 2022-09-02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540.3A CN113365364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5364A true CN113365364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23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0540.3A Pending CN113365364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7985A1 (zh)
EP (1) EP4106470A4 (zh)
CN (1) CN113365364A (zh)
WO (1) WO202117518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6021A (zh) * 2021-11-04 2023-07-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WO2024093933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4093370A1 (en) * 2023-07-19 2024-05-1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Obtaining random access report for secondary nod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7895A1 (de) * 2022-07-29 2024-02-0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robusten Übertragung kleiner Daten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in einem drahtlosen Netzwe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5726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Intel IP Corporation Performing 2-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procedures
EP3569029B1 (en) * 2017-01-13 2021-08-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in a carrier frequency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9010455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edia Tek Inc. High Reliability an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US10893543B2 (en) * 2017-10-30 2021-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design of NR unlicensed
EP3528581A1 (en) * 2018-02-15 2019-08-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improved prioritized random access
CN110769518B (zh) * 2018-07-26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769494B (zh) * 2018-07-26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6021A (zh) * 2021-11-04 2023-07-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WO2024093933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4093370A1 (en) * 2023-07-19 2024-05-1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Obtaining random access report for secondary n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7985A1 (en) 2022-12-29
EP4106470A4 (en) 2023-07-26
WO2021175185A1 (zh) 2021-09-10
EP4106470A1 (en) 2022-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9339B2 (en)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US2023012315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25912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36536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01515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0769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16852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104371A (zh) 通信系统
KR20210063393A (ko) 무선 단말,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이들의 방법
WO202101282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671201A (zh)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642026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057998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装置
WO202107734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EP413203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997575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69312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JP2023519396A (ja) 端末デバイス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JP2023521538A (ja) タイミング同期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2022022543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312482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77286A1 (en)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random access
WO2020192441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5399014A (zh) 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JP2022543982A (ja)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