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0102B -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0102B
CN113360102B CN202110610072.8A CN202110610072A CN113360102B CN 113360102 B CN113360102 B CN 113360102B CN 202110610072 A CN202110610072 A CN 202110610072A CN 113360102 B CN113360102 B CN 113360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queue
points
curv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00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0102A (zh
Inventor
敖丹军
唐京科
刘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00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0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0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0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0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0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06F3/1243Variable data printing, e.g. document forms, templates, labels, coupons, advertisements, logos, watermarks, transactional printing, fixed content vers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18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being melted, e.g. 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 [FD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2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delay between job submission and print sta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5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increased printing speed, i.e. reducing the time between printing start and printing e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获取各层切片轮廓,确定各层切片轮廓上的目标点,将各层切片轮廓划分为多段曲线,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第二队列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gcode指令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的gcode指令合集;将各曲线的gcode指令合集合成生成打印文件,当有目标点未加入队列,降低了gcode指令的数量,当有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第二队列中的点是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降低了gcode指令的数量,打印机可直接执行贝塞尔曲线,提高了打印机处理gcode指令的效率,可以降低在打印时出现卡顿的概率。

Description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是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打印技术的重要分支。在FDM打印中,打印机是按照打印文件中的gcode指令进行打印的,gcode指令是根据模型的每一层轮廓上的点生成的,为了保证轮廓的精细准确,轮廓上的点非常密集,而每一个点对应一条gcode指令,gcode指令的数量较大,但是打印机每次处理gcode指令的数量是有限的,就会出现已处理出的gcode指令被执行完成时,下一条gcode指令还未处理完成,使得打印中存在停顿,直至下一条gcode指令处理完成再继续打印,造成打印出的模型的表面会出现一些卡顿的小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包括: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并获取各层切片的轮廓,并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所述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所述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所述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装置,包括: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并获取各层切片的轮廓,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划分模块,所述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gcode指令生成模块,所述gcode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所述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所述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所述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打印文件生成模块,所述打印文件生成模块用于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上述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另外,所述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将所述当前段曲线两端的目标点连成线段;进入确定步骤,所述确定步骤包括:对于当前连成的各线段,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0个,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0个,计算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到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的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其中,所述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在所述当前连成线段的投影位于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上。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较简单的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出符合加入第一队列的点和符合加入第二队列中的点。
另外,所述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所述第二队列,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所述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所述第二队列。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较准确的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出符合加入第二队列中的点。
另外,所述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所述第二队列,还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较准确的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出符合加入第一队列中的点。
另外,所述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所述第二队列,还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所述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按照所述当前段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多条线段,并重新进入所述确定步骤。由于此时会重新进入确定步骤,可以较准确的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出符合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中的点。
另外,所述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包括:根据预设的曲线长度,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由于曲线的长度计算较简单,所以可以较简单的确定出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
另外,所述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包括:根据预设的点数,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由于各层轮廓上的目标点已经确定出来了,按照预设的点数可以采用数数即可较简单的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上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并获取各层切片的轮廓,确定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在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的过程中,当存在有的目标点并未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即存在有的目标点被剔除的情况,此时降低了gcode指令的数量,当存在有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时,第二队列中的点是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相较于一个点生成一个gcode指令,此时降低了gcode指令的数量,且打印机可以直接执行贝塞尔曲线,所以在处理出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之后,不需要再进行拟合,提高了打印机处理gcode指令的效率,从而可以降低打印机在打印时出现卡顿的概率,从而实现在一定的情况下,使打印文件中的gcode指令数量降低,且gcode指令可以较快被处理,从而在提高打印效率的同时,降低打印出现卡顿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某一层轮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某一段曲线上点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步骤10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文件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如:电脑、手机等。本实施例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并获取各层切片的轮廓,确定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
具体地,在用户打开计算机设备中的切片软件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打印模型,切片软件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分层切片,根据各层的切片可以获取各层切片的轮廓。
在一个例子中,确定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包括:根据预设的曲线长度,确定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具体地,以某一层切片的轮廓来说,任意选取轮廓上的一个位置为起始点,以起始点为基准点,按照预设的曲线长度确定第二个点,即起始点和第二个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的长度为预设值,如图2所示,为某一层轮廓的示意图,A点为起始点,H点为第二个点,则A点和H点之间截取的轮廓的曲线AH的长度为预设值;再以第二个点为基准点,按照预设的曲线长度确定第三个点,即第二个点和第三个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的长度为预设值;以此类推,直至某一个基准点和起始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的长度不大于预设值,则该基准点为最后一个点,从而确定出该层轮廓上的目标点;各层均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确定,可以确定各层的轮廓上的目标点。通过这样的方法,由于曲线的长度计算较简单,所以可以较简单的确定出各层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在一个例子中,预设的曲线长度为0.25~0.65。具体地说,以预设的曲线的长度为0.5来说,则A点和B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的长度为0.5。当预设的曲线的长度为0.25~0.65时,两个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的长度较合适,从而使确定出的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为较合适的点。
在一个例子中,确定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包括:根据预设的曲线弦长的长度,确定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具体地,以某一层切片的轮廓来说,任意选取一个起始点,以起始点为基准点,按照预设的曲线弦长的长度确定第二个点,即起始点和第二个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弦长的长度为预设值;再以第二个点为基准点,按照预设的曲线弦长的长度确定第三个点,即第二个点和第三个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弦长的长度为预设值;以此类推,直至某一个点和起始点之间截取的轮廓上的曲线弦长的长度不大于预设值,则该点为最后一个点,从而确定出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
步骤102,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在一个例子中,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包括:根据预设的点数,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具体地,以某一层切片来说,若该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有80个,预设的点数为8个,则选取一个起始点,以该起始点为基准点,依次选取8个点,其中,这8个点中包括基准点,则这8个点所在的曲线为第一段曲线;再以第一段曲线的最后一个点为基准点,依次选取8个点,这8个点所在的曲线为第二段曲线,以此类推,直至某一个基准点和起始点之间的点不大于8个,其中,基准点和起始点之间的点包括基准点和起始点,则该基准点和起始点所在的曲线为最后一段曲线,从而可以将该层切片的轮廓划分为多段曲线;各层切片均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确定,可以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由于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已经确定出来了,按照预设的点数可以采用数数即可较简单的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在一个例子中,各段曲线上目标点的数量可以在预设的点数的预设波动范围内进行波动,例如:以某一层来说,若该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有80个,预设的点数为8个,预设波动范围为2个,则第一段曲线可以包括8个目标点,也可以包括10个目标点,也可以包括6个目标点,第二段曲线可以包括8个目标点,也可以包括10个目标点,也可以包括6个目标点。
在一个例子中,也可以按照预设的曲线的长度,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在一个例子中,也可以按照预设的曲线弦长的长度,将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步骤103,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
具体地,以一段曲线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为某一段曲线上点的示意图,该曲线的上的目标点依次包括A、B、C、D、E、F、G、H这8个点,若从当前段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A、B、C加入第一队列、选取点C、E、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C、E、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再将点A的gcode指令、点B的gcode指令、点C的gcode指令和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从当前段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A、C、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C、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此时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即为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选取点A、B、C、D、E、F、G、H加入第一队列,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D生成点D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点F生成点F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点A的gcode指令、点B的gcode指令、点C的gcode指令、点D的gcode指令、点E的gcode指令、点F的gcode指令、点G的gcode指令和点H的gcode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选取点A、B、C、D、E、F、G、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B、C、D、E、F、G、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则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即为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
在一个例子中,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的具体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1031,将当前段曲线两端的目标点连成线段。
步骤1032,进入确定步骤,确定步骤包括:对于当前连成的各线段,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0个,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点加入第一队列,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0个,计算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到当前连成的线段的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其中,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在当前连成线段的投影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上。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所述第二队列,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按照当前段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多条线段,并重新进入确定步骤。
具体地,以图3为例进行说明,该曲线上的目标点依次包括A、B、C、D、E、F、G、H这8个点,先将A、H两点连成线段AH,对于线段AH,点B、C、D、E、F、G在线段AH上的投影位于线段AH上,则点B、C、D、E、F、G为位于线段AH之间的点,即线段AH之间的点大于0个,分别计算B、C、D、E、F、G点到线段AH的距离,确定最大距离,若最大距离为点C到线段AH的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若比较结果1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将点A、C、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C、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此时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即为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比较结果1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此时线段AH之间的点大于1个,则将A、C、H按照当前段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线段AC、线段CH,对于线段AC,点B在线段AC上的投影位于线段AC上,则点B为位于线段AC之间的点,即线段AH之间的点大于0个,计算点B到线段AC的距离,此时B到AC的距离为最大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若比较结果2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2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此时线段AC之间的点为1个,则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CH,点D、E、F、G在线段CH上的投影位于线段CH上,则点D、E、F、G为位于线段CH之间的点,此时线段CH之间的点大于1个,分别计算D、E、F、G点到线段CH的距离,确定最大距离,若最大距离为E点到线段CH的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若比较结果3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将点C、E、H加入第二队列,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E、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B、C、E、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此时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即为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点C、E、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C、E、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再上述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比较结果3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此时线段CH之间的点大于1个,则将C、E、H按照当前段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线段CE、线段EH,对于线段CE,点D在线段CE上的投影位于线段CE上,则点D为位于线段CE之间的点,即线段CE之间的点大于0个,计算点D到线段CE的距离,此时D到CE的距离为最大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若比较结果4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将点C、D、E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4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此时线段CE之间的点为1个,则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EH,点F、G在线段EH上的投影位于线段EH上,则点F、G为位于线段EH之间的点,即线段EH之间的点大于0个,计算点F、G到线段EH的距离,若最大距离为点G到EH的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若比较结果5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将点E、G、H加入第二队列,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二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D、E、G、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B、C、D、E、G、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此时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即为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A、B、C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二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点C、D、E、G、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C、D、E、G、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E、G、H加入第二队列,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则根据点A、B、C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D生成点D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E、G、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D、E加入第一队列,将点E、G、H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D生成点D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E、G、H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比较结果5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此时线段EH之间的点大于1个,将点E、G、H按照当前段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线段EG、GH,对于线段EG,点F在线段EG上的投影位于线段EG上,则点F为位于线段EG之间的点,即线段EG之间的点大于0个,计算点F到线段EG的距离,此时点F到线段EG的距离为最大距离,若比较结果6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将点E、F、G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6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将点E、F、G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GH,在线段GH之间的点为0个,则将点G、H加入第一队列,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二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D、E、F、G加入第二队列,将点G、H加入第一队列,则根据点A、B、C、D、E、F、G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二队列,即此时是将点A、B、C、G、H加入第一队列,将点C、D、E、F、G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根据C、D、E、F、G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二队列,则此时是将点A、B、C、E、F、G加入第二队列,将点C、D、E、G、H加入第一队列,则根据点A、B、C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D生成点D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点E、F、G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二队列,则此时是将点A、B、C、D、E、G、H加入第一队列,将点E、F、G加入第二队列,则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D生成点D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E、F、G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一队列,则此时是将点A、B、C、D、E、F、G、H加入第一队列,则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D生成点D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点F生成点F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一队列,则此时是将点A、B、C、E、F、G、H加入第一队列,将C、D、E加入第二队列,根据点A生成点A的gcode指令,根据点B生成点B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C、D、E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点F生成点F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一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一队列,则此时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将点C、D、E、F、G、H加入第一队列;根据A、B、C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C生成点C的gcode指令,根据点D生成点D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点F生成点F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若对于线段AC,是将点A、B、C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CE,是将点C、D、E加入第二队列,对于线段EG,是将点E、F、G加入第一队列,则此时是将点A、B、C、D、E加入第二队列,将点E、F、G、H加入第一队列,根据A、B、C、D、E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根据点E生成点E的gcode指令,根据点F生成点F的gcode指令,根据点G生成点G的gcode指令,根据点H生成点H的gcode指令,再将上述指令进行合成,生成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通过这样的方法,在比较结果对应不同情况下,均可以较简单的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出符合加入第一队列的点和符合加入第二队列中的点。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在当前连成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和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中不相邻的目标点按照当前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多条线段,并重新进入确定步骤。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均加入第一队列。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不大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按照当前段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多条线段,并重新进入确定步骤。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若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不大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在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在当前连成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和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中不相邻的目标点按照当前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多条线段,并重新进入确定步骤。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不大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若比较结果为最大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均加入第一队列。
在一个例子中,预设阈值为0.05~0.2。当预设阈值为0.05~0.2时,可以较准确的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出符合加入第一队列的点和符合加入第二队列中的点。
通过将当前段曲线的两端端点连成线段,并通过确定步骤,可以较简单的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出符合加入第一队列的点和符合加入第二队列中的点。
步骤104,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
具体地说,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按照顺序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当打印机获取到该打印文件之后,打印机根据该打印文件进行打印。
本实施例中,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获取各层的轮廓,并确定各层的轮廓上的点,将各层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在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的过程中,当存在有的目标点并未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即存在有的目标点被剔除的情况,此时降低了gcode指令的数量,当存在有的目标点加入第二队列时,第二队列中的点是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相较于一个点生成一个gcode指令,此时降低了gcode指令的数量,且打印机可以直接执行贝塞尔曲线,所以在处理出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之后,不需要再进行拟合,提高了打印机处理gcode指令的效率,从而可以降低打印机在打印时出现卡顿的概率,从而实现在一定的情况下,使打印文件中的gcode指令数量降低,且gcode指令可以较快被处理,从而在提高打印效率的同时,降低打印出现卡顿的概率。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装置,打印文件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确定模块201,确定模块用于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获取各层的轮廓,并确定各层的轮廓上的点;
划分模块202,划分模块202用于将各层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gcode指令生成模块203,gcode指令生成模块203用于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所述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
打印文件生成模块204,打印文件生成模块204用于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
关于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如:电脑、手机等,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例子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例子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并获取各层切片的轮廓,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
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所述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所述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所述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
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
所述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
将所述当前段曲线两端的目标点连成线段;
进入确定步骤,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对于当前连成的各线段,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0个,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0个,计算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到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的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其中,所述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在所述当前连成线段的投影位于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所述第二队列,包括:
若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所述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所述第二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所述第二队列,还包括:
若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所述第二队列,还包括:
若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1个时,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所述最大距离对应的目标点按照所述当前段曲线的方向顺次连成多条线段,并重新进入所述确定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包括:
根据预设的曲线长度,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包括:
根据预设的点数,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7.一种打印文件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对待打印模型进行切片并获取各层切片的轮廓,确定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上的目标点;
划分模块,所述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各层切片的轮廓分别划分为多段曲线;
gcode指令生成模块,所述gcode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对于各段曲线,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并根据第一队列中的点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根据所述第二队列中的点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将所述生成点的gcode指令和所述生成贝塞尔曲线的gcode指令进行合成,得到当前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
打印文件生成模块,所述打印文件生成模块用于将各段曲线对应的gcode指令合集进行合成,生成打印文件;
所述从当前曲线上的目标点中选取点加入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包括:
将所述当前段曲线两端的目标点连成线段;
进入确定步骤,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对于当前连成的各线段,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为0个,将当前连成线段的目标点加入第一队列,若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大于0个,计算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到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的距离;比较最大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选取点加入所述第一队列或第二队列;其中,所述位于当前连成的线段之间的目标点在所述当前连成线段的投影位于所述当前连成的线段上。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10072.8A 2021-06-01 2021-06-01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60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0072.8A CN113360102B (zh) 2021-06-01 2021-06-01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0072.8A CN113360102B (zh) 2021-06-01 2021-06-01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0102A CN113360102A (zh) 2021-09-07
CN113360102B true CN113360102B (zh) 2022-10-11

Family

ID=77530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0072.8A Active CN113360102B (zh) 2021-06-01 2021-06-01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0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5150A (zh) * 2024-08-05 2024-09-03 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 打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29694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Techn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ing of 3d mod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8208B2 (ja) * 2004-04-26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5479747A (zh) * 2015-12-07 2016-04-13 深圳长朗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方法
US10878136B2 (en) * 2016-09-14 2020-12-29 Mixed Dimensions Inc. 3D model valid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058387B (zh) * 2017-12-12 2019-12-20 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fdm打印路径的规划方法
CN112069730B (zh) * 2020-09-02 2024-01-02 彭涛 一种3d打印的立体曲线获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29694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Techn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ing of 3d mod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0102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0900B (zh) 关键点的抖动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08001B (zh) 多模型的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204592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converting texture map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nd medium
US10571893B2 (en) Orientation optimization in 3D printing
CN107547598B (zh) 一种定位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KR102239588B1 (ko)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3386356B (zh) 打印起始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60102B (zh) 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06960B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映射方法、映射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3932A (zh)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方法和相关产品
US20160189339A1 (en) Adaptive 3d registration
CN109621404B (zh) 跨平台交互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1827B (zh)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数据库表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8959B (zh) 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58565B (zh) 计算信号距离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51348B (zh) 确定框选区域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03305B (zh) 设备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96100B (zh) 一种细粒度分类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3704309A (zh) 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61471B (zh) 立体字打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2071A (zh) 页面元素定位方法、页面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071755B (zh) 电子印章中的文字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0824B (zh) 位置指纹信息匹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3393567B (zh) 3d打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84335B (zh) 图形填充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808, Jinxiu Hongdu building, Meilong Avenue,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address)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808, Jinxiu Hongdu building, Meilong Avenue,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address)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