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7844A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7844A
CN113357844A CN202110080300.5A CN202110080300A CN113357844A CN 113357844 A CN113357844 A CN 113357844A CN 202110080300 A CN202110080300 A CN 202110080300A CN 113357844 A CN113357844 A CN 113357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efrigerant
pipe
pressur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03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致雨
史容澈
申一隆
李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357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78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8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 F16K15/182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K15/1826Check valves which can be actuated by a pilot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25Expansion valves having two or more 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3Indoor unit with water as a heat sink or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ree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1/00Details of ejectors not being used as compression device; 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 F25B2341/06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 F25B2341/067Expansion valves having a pilot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F25B41/345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by soleno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机,且制冷剂在所述室外机中循环;室内机,水在所述室内机中循环;以及热交换装置,具有执行所述制冷剂和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机,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高压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高压气管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热交换机的一侧;低压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低压气管延伸并与所述高压引导管合流;液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液管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热交换机的另一侧;以及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高压引导管或所述低压引导管,进行开闭动作以允许向单方向的制冷剂流动,所述高压气管和所述低压气管利用单个气体管相连接,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向所述电磁阀接通电源的状态下,切断向所述单方向的制冷剂流动。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装置是用于将规定空间的空气根据用途、目的而维持为最适宜的状态的装置。一般而言,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通过使执行制冷剂的压缩、冷凝、膨胀以及蒸发过程的冷冻循环进行驱动,能够对所述规定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使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场所,可以多样地提示出所述规定空间。作为一例,所述规定空间可以是家庭或办公空间。
在空气调节装置执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设置在室外机的室外热交换机执行冷凝器功能,设置在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机执行蒸发器功能。相反地,在空气调节装置执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所述室内热交换机执行冷凝器功能,所述室外热交换机执行蒸发器功能。
最近,随着环境监管政策的实施,呈现出限制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的制冷剂的种类,并减少制冷剂使用量的趋势。
为了减少制冷剂使用量,提示出通过在制冷剂和规定的流体间执行热交换来执行制冷或制热的技术。作为一例,所述规定的流体可以包含水。
作为专利文献的美国专利US 2015-0176864(公开日:2015年6月25日)中披露有通过制冷剂和水的热交换来执行制冷或制热的空气调节装置。
所述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机,具有两个配管;变换装置,将所述两个配管变换为三个配管;热交换装置,与所述变换装置相连接;以及复数个室内机,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相连接。
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复数个热交换机,使制冷剂和水进行热交换;以及两个阀装置,与制冷剂流路相连接,以使各个热交换机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进行工作。因此,在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通过所述阀装置的控制来决定所述热交换机的工作模式。
但是,在如现有技术具有三个配管的热交换装置中,为了直接连接在具有两个配管的室外机,必须要配备三配管变换装置。
即,在现有技术的三配管热交换装置中,由于无法直接连接在双配管室外机,存在有兼容性差的问题,并存在有为了安装在特定室外机(双配管室外机)而发生追加部件及安装费用的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号(公开日):US 2015-0176864(2015年6月25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双配管室外机及三配管室外机中均能够适用的热交换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切换运转,并能够实现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的空气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制冷剂侧的阀组合及简单的控制,在同时型室外机及切换型室外机中均能够适用的空气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与设置在热交换装置的阀的开闭动作对应的颤振噪音的空气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机、室内机以及具有执行制冷剂和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机的热交换装置。
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高压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高压气管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热交换机的一侧;低压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低压气管延伸,并与所述高压引导管合流;液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液管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热交换机的另一侧;以及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高压引导管或所述低压引导管,进行开闭动作以允许向单方向的制冷剂流动。
此时,所述高压气管和所述低压气管利用单个气体管相连接,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所述电磁阀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下,能够切断向所述单方向的制冷剂流动。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构成,制冷剂和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在双配管室外机及三配管室外机中均能够适用,因而其具有较好的泛用性。因此,由于热交换装置在同时型室外机及切换型室外机中均能够适用,能够实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并能够实现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切换运转。
并且,能够通过制冷剂侧的阀组合及简单的控制来安装在双配管室外机或三配管室外机,因此,能够使安装费用及作业时间最小化。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侧压力形成为高于所述电磁阀的入口侧压力。
具体而言,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当向所述电磁阀接通电源时,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侧制冷剂向所述电磁阀的内部逆流,从而能够关闭所述电磁阀。
因此,在将热交换装置安装在切换型室外机的情况下,能够较大地减少制冷剂侧的阀中发生的噪音。
具体而言,所述电磁阀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引导管的高压阀,所述高压阀可以形成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时,当向所述高压阀接通电源时,所述高压阀关闭,从而能够切断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
或者,所述电磁阀包括设置在所述低压引导管的低压阀,所述低压阀可以形成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热运转时,当向所述低压阀接通电源时,所述低压阀关闭,从而能够切断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即,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时,所述高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高压阀关闭,从而能够切断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所述低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低压阀打开,从而允许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相反地,在所述室内机的制热运转时,所述高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高压阀打开,从而能够允许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所述低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低压阀关闭,从而切断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另外,所述电磁阀可以包括:阀主体,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第一贯通孔和供制冷剂流出的第二贯通孔以及将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连接的主孔口;阀轴,配置在所述阀主体的内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主孔口;阀弹簧,配置在所述阀轴的内部,弹性支撑所述阀轴;以及先导装置,与所述阀主体相连接,进行开闭动作以调节所述阀主体的内部压力。
所述先导装置可以包括:先导主体,形成有将所述阀主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连接的先导孔口;柱塞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先导主体的内部;线圈构件,卷绕在所述柱塞引导件的外侧并产生电磁力;铁芯,固定在所述柱塞引导件的内侧;柱塞,配置在所述柱塞引导件的内部,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设置;以及柱塞弹簧,弹性支撑所述柱塞。
由此,当向所述电磁阀接通电源时,在所述线圈构件中接通电源,所述线圈构件可以被励磁而产生电磁力,所述柱塞对抗所述柱塞弹簧的弹力而向开放所述先导孔口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所述阀主体的出口侧压力可以形成为高于所述阀主体的入口侧压力,所述阀主体的出口侧制冷剂通过所述先导孔口向所述阀主体的内部逆流,从而使所述阀轴向封闭所述主孔口的方向维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循环线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时,在热交换装置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情形的循环线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时,在热交换装置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情形的循环线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阀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先导装置打开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利用先导装置的打开来使电磁阀打开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利用先导装置的关闭来使电磁阀关闭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逆流状态下,利用先导装置的打开来使电磁阀关闭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循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例示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对附图的结构元件赋予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结构元件,即使其在不同的附图上示出,也将尽可能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针对公知构成的具体说明会影响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理解,则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并且,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元件进行说明时,可以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样的术语仅是用于将该结构元件与其他结构元件进行区别,而并不因该术语来限定相应结构元件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在记载为某个结构元件“连接”、“结合”或“接触”在另一结构元件时,该结构元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接触在该另一结构元件,但也应当被理解为在各结构元件之间还可能“连接”、“结合”或“接触”有又一结构元件。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循环线图。
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包括室外机10、室内机60以及连接在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室内机60的热交换装置100。
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可以利用第一流体流动地相连接。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流体可以包含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可以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上设置的热交换机的制冷剂侧的流路及所述室外机10中流动。
所述室外机10可以包括压缩机11及室外热交换机15。
在所述室外热交换机15的一侧设置有室外风扇16,从而将外气向所述室外热交换机15侧吹送,并利用所述室外风扇16的驱动,可以在外气和所述室外热交换机15的制冷剂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室外机10可以还包括主膨胀阀18(EEV)。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将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相连接的两个配管21、27。
所述两个配管21、27可以包括:气体管21,流动有高压或低压的气相制冷剂;以及液管27,流动有液相制冷剂。
即,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具有“双配管连接结构”,制冷剂可以利用两个配管21、27在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中循环。
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可以利用第二流体流动地相连接。作为一例,所述第二流体可以包含水。
所述水可以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上设置的热交换机的水流路及所述室内机60中流动。
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可以包括复数个热交换机101、102。所述热交换机作为一例可以包括板式热交换机。
所述室内机60可以包括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室内机的台数并不进行限定,图1中作为一例示出四台室内机61、62、63、64连接在热交换装置100的情形。
所述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可以包括第一室内机61、第二室内机62、第三室内机63以及第四室内机64。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将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相连接的配管30、31、32、33。
所述配管30、31、32、33可以包括将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各室内机61、62、63、64相连接的第一室内机连接管30至第四室内机连接管33。
水可以通过所述室内机连接管30、31、32、33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中循环。当然,当所述室内机的台数增加时,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室内机的配管的数目将会增加。
根据这样的构成,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与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中循环的水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上设置的热交换机101、102进行热交换。
通过所述热交换而被冷却或加热的水可以通过与所述室内机60上设置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进行热交换来执行室内空间的制冷或制热。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一个热交换机连接两台以上的室内机。或者,也可以在一个热交换机连接一台室内机。在此情况下,复数个热交换机可以按与复数个室内机的数目相同的数目设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热交换装置100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可以包括与各室内机61、62、63、64流动地相连接的第一热交换机101及第二热交换机102。
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及第二热交换机102可以按相同的结构形成。
所述各热交换机101、102作为一例可以包括板式热交换机,其可以构成为使水流路和制冷剂流路交替地层积。
所述各热交换机101、102可以包括制冷剂流路和水流路。
各制冷剂流路与所述室外机10流动地相连接,从所述室外机10排出的制冷剂可以向所述制冷剂流路流入,或者通过了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向所述室外机10流入。
各水流路与各室内机61、62、63、64相连接,从各室内机61、62、63、64排出的水可以流入到所述水流路,通过了所述水流路的水向所述各室内机61、62、63、64流入。
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可以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中进出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流量的切换单元R。
详细而言,所述切换单元R可以包括:制冷剂配管110、115,结合在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一侧;以及液引导管141、142,结合在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另一侧。
为了与所述水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和所述液引导管141、142可以与所述热交换机101、102上设置的制冷剂流路相连接。
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和所述液引导管141、142可以引导所述制冷剂能够通过所述热交换机101、102。
详细而言,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可以包括:第一制冷剂配管110,结合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一侧;以及第二制冷剂配管115,结合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一侧。
所述液引导管141、142可以包括:第一液引导管141,结合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另一侧;以及第二液引导管142,结合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另一侧。
作为一例,制冷剂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及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而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中循环。此外,制冷剂可以利用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及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而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中循环。
所述液引导管141、142可以与所述液管27相连接。
详细而言,所述液管27可以形成有液管分流点27a,从而被分流为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和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
即,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可以从所述液管分流点27a向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延伸,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从所述液管分流点27a向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延伸。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气相制冷剂传感器111、116,设置在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以及液相制冷剂传感器146、147,设置在所述液引导管141、142。
可以将所述气相制冷剂传感器111、116及所述液相制冷剂传感器146、147称为“制冷剂传感器”。
此外,所述制冷剂传感器可以感测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和所述液引导管141、14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状态。作为一例,所述制冷剂传感器可以感测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
所述气相制冷剂传感器111、116可以包括:第一气相制冷剂传感器111,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以及第二气相制冷剂传感器116,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
所述液相制冷剂传感器146、147可以包括:第一液相制冷剂传感器146,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以及第二液相制冷剂传感器147,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引导管141、142的流量阀143、144。
所述流量阀143、144可以通过开度调节来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所述流量阀143、144可以包括电子膨胀阀(EEV)。此外,所述流量阀143、144可以通过开度调节来调节所通过的制冷剂的压力。
所述电子膨胀阀可以通过开度调节来降低经过所述膨胀阀143、144的制冷剂的压力。作为一例,当所述电子膨胀阀143、144完全地打开(full-open状态)时,制冷剂可以未被减压的方式通过,当所述膨胀阀143、144的开度变小时,制冷剂可以进行减压。所述开度越小,所述制冷剂的被减压的程度越大。
所述流量阀143、144可以包括:第一流量阀143,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以及第二流量阀144,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量阀143、144的两侧的滤网(Strainer)148a、148b、149a、149b。
所述滤网148a、148b、149a、149b是用于过滤所述液引导管141、14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废弃物的装置。作为一例,所述滤网148a、148b、149a、149b可以由金属网形成。
所述滤网148a、148b、149a、149b可以包括:第一滤网148a、148b,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以及第二滤网149a、149b,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
所述第一滤网148a、148b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阀143的一侧的滤网148a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阀143的另一侧的滤网148b。根据这样的结构,具有即使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发生转换也能够过滤所述废弃物的优点。
同样地,所述第二滤网149a、149b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量阀144的一侧的滤网149a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量阀144的另一侧的滤网149b。
另外,所述热交换装置100还包括:高压气管20,流动有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以及低压气管25,流动有低压的气相制冷剂。
所述高压气管20和所述低压气管25可以从所述切换单元R的一侧分别延伸。此外,所述高压气管20的端部和所述低压气管25的端部可以相连接,从而合流为所述气体管21。作为一例,可以将所述高压气管20的一部分或端部和所述低压气管25的一部分或端部进行捆束并连接到所述室外机10的气体管21。
即,流入到所述气体管21的制冷剂可以向所述高压气管20或所述低压气管25选择性地流动,流入到所述高压气管20或所述低压气管25的制冷剂可以在所述气体管21进行合流后向所述室外机10流动。
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可以连接在所述高压气管20和所述低压气管25。此外,所述液引导管141、142可以与所述液管27相连接。
详细而言,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可以在其一侧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分流点112、117。此外,在所述制冷剂分流点112、117能够以彼此合流的方式连接有所述高压气管20和所述低压气管25。
即,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的一侧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分流点112、117,另一侧端部与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制冷剂流路相结合。
所述切换单元R可以还包括从所述高压气管20向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延伸的高压引导管121、122。
即,所述高压引导管121、122可以将所述高压气管20和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相连接。
所述高压引导管121、122可以从所述高压气管20的高压分流点20a分流并向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延伸。
详细而言,所述高压引导管121、122可以包括:第一高压引导管121,从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向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延伸;以及第二高压引导管122,从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向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延伸。
所述第一高压引导管121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分流点112,所述第二高压引导管122连接在所述第二制冷剂分流点117。
即,所述第一高压引导管121可以从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延伸至所述第一制冷剂分流点112,所述第二高压引导管122从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延伸至所述第二制冷剂分流点117。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引导管121、122的高压阀123、124。
所述高压阀123、124可以通过开闭动作来限制向所述高压引导管121、122的制冷剂的流动。所述高压阀123、124是使制冷剂仅向一个方向流动的单向阀。作为一例,所述高压阀123、124可以是电磁阀。
所述高压阀123、124可以包括:第一高压阀123,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压引导管121;以及第二高压阀124,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压引导管122。
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可以设置在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和所述第一制冷剂分流点112之间。
所述第二高压阀124可以设置在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和所述第二制冷剂分流点117之间。
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可以控制所述高压气管20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之间的制冷剂流动。此外,所述第二高压阀124可以控制所述高压气管20和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之间的制冷剂流动。
所述切换单元R可以还包括从所述低压气管25向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延伸的低压引导管125、126。
即,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可以将所述低压气管25和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相连接。
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可以从所述低压气管25的低压分流点25a分流并向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延伸。
详细而言,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可以包括:第一低压引导管125,从所述低压分流点25a向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延伸;以及第二低压引导管126,从所述低压分流点25a向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延伸。
所述第一低压引导管125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分流点112,所述第二低压引导管126连接在所述第二制冷剂分流点117。
即,所述第一低压引导管125可以从所述低压分流点25a延伸至所述第一制冷剂分流点112,所述第二低压引导管126从所述低压分流点25a延伸至所述第二制冷剂分流点117。因此,在所述制冷剂分流点115、117能够以彼此合流的方式连接有所述高压引导管121、122和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低压引导管126、127的低压阀127、128。
所述低压阀127、128可以通过开闭动作来限制向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的制冷剂的流动。所述低压阀127、128是使制冷剂仅向一个方向流动的单向阀。作为一例,所述低压阀127、128可以是电磁阀。
所述低压阀127、128可以包括:第一低压阀127,设置在所述第一低压引导管125;以及第二低压阀128,设置在所述第二低压引导管126。
所述第一低压阀127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分流点112和连接有后述的第一平压配管131的地点之间。
所述第二低压阀128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冷剂分流点117和连接有后述的第二平压配管132的地点之间。
所述切换单元R可以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分流并向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延伸的平压配管131、132。
所述平压配管131、132可以包括:第一平压配管131,从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的一个地点分流并向所述第一低压引导管125延伸;以及第二平压配管132,从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的一个地点分流并向所述第二低压引导管126延伸。
所述平压配管131、132和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相连接的地点可以位于所述低压分流点25a和所述低压阀127、128之间。
即,所述第一平压配管131可以从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分流并向位于所述低压分流点25a和所述第一低压阀127之间的第一低压引导管125延伸。
同样地,所述第二平压配管132可以从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分流并向位于所述低压分流点25a和所述第二低压阀128之间的第二低压引导管126延伸。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压配管131、132的平压阀135、136及平压滤网137、138。
所述平压阀135、136可以通过开度调节来将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的制冷剂向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旁通。
所述平压阀135、136可以包括电子膨胀阀(EEV)。
所述平压阀135、136可以包括:第一平压阀135,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压配管131;以及第二平压阀136,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压配管132。
所述平压滤网137、138可以包括:第一平压滤网137,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压配管131;以及第二平压滤网138,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压配管132。
所述平压滤网137、138可以位于所述平压阀135、136和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之间。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对从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向所述平压阀135、136流动的制冷剂的废弃物进行过滤或防止杂质。
另外,可以将所述平压配管131、132及所述平压阀135、136称为“平压回路”。
所述平压回路可以工作为,在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工作模式转换的情况下,减小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的高压制冷剂和低压制冷剂的压力差。
其中,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的冷凝器模式和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的蒸发器模式。
作为一例,在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工作模式从冷凝器转换为蒸发器的情况下,所述高压阀123、124可以关闭(close),所述低压阀127、128可以打开(open)。
另一方面,在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工作模式从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的情况下,所述高压阀123、124可以打开,所述低压阀127、128可以关闭。
所述平压阀135、136的开度调节可以根据时间的经过而徐徐地进行。由此,还可以执行所述高压阀123、124和所述低压阀127的开度控制。
在流入到所述平压配管131、132的制冷剂的作用下,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的压力可以降低。
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所述平压阀135、136的打开,所述低压引导管125、126和所述制冷剂配管110、115的压力差将减小到规定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形成平压。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控制部(未图示)。
所述控制部(未图示)可以控制上述的高压阀123、124、低压阀127、128、平压阀135、136以及流量阀143、144的动作,从而根据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中所要求的制冷或制热模式而转换热交换机101、102的工作模式。
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可以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热交换机101、102的水流路的热交换机流入管161、163和热交换机排出管162、164。
所述热交换机流入管161、163包括:第一热交换机流入管161,连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水流路入口;以及第二热交换机流入管163,连接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水流路入口。
所述热交换机排出管162、164包括:第一热交换机排出管162,连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水流路出口;以及第二热交换机排出管164,连接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水流路出口。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流入管161可以设置有第一泵151,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流入管163设置有第二泵152。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流入管161可以连接第一合流管181。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流入管163可以连接第二合流管182。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机排出管162可以连接第三合流管183。在所述第二热交换机排出管164可以连接第四合流管184。
在所述第一合流管181可以连接有第一水排出管171,从所述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排出的水在所述第一水排出管171中流动。
在所述第二合流管182可以连接有第二水排出管172,从所述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排出的水在所述第二水排出管172中流动。
所述第一水排出管171及所述第二水排出管172能够以并排配置,并可以连接在与所述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相连通的共同水排出管651、652、653、654。
所述第一水排出管171、所述第二水排出管172以及所述各共同水排出管651、652、653、654作为一例可以利用三通阀173相连接。
因此,在所述三通阀173的作用下,所述共同水排出管651、652、653、654的水可以在所述第一水排出管171和所述第二水排出管172中的一个排水管中流动。
所述共同水排出管651、652、653、654可以与所述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的排出配管相连接。
在所述第三合流管183可以连接有第一水流入管165a、165b、165c、165d,将要流入到所述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的水在所述第一水流入管165a、165b、165c、165d中流动。
在所述第四合流管184可以连接有第二水流入管167d,将要流入到所述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的水在所述第二水流入管167d中流动。
所述第一水流入管165a、165b、165c、165d和所述第二水流入管167d能够以并排配置,并连接在与所述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相连通的共同流入管611、621、631、641。
在所述各第一水流入管165a、165b、165c、165d可以设置有第一阀166,在所述各第二水流入管167d设置有第二阀167。
另外,所述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可以作用为蒸发器并执行制冷运转。或者,所述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可以作用为冷凝器并执行制热运转。
即,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将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的工作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此时,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具有利用两个配管即气体管21和液管27相连接的双配管连接结构。可以将所述双配管连接结构的室外机称为“切换式室外机”。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时,在热交换装置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情形的循环线图。
参照图3,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当复数个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时)时,在所述室外机10的室外热交换机15被冷凝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通过所述液管27向所述切换单元R流入。
流入到所述液管27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在所述液管分流点27a分流并向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流入,另一部分的制冷剂在所述液管分流点27a分流并向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流入。
流入到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的冷凝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一流量阀143的过程中进行膨胀。然后,所述膨胀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过程中吸收水的热量而进行蒸发。
从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排出的蒸发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流入到所述第一低压引导管125,从而向所述低压气管25流动。此时,所述第一低压阀127打开,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关闭。
同样地,流入到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的冷凝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二流量阀144的过程中进行膨胀。然后,所述膨胀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过程中吸收水的热量而进行蒸发。
从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排出的蒸发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流入到所述第二低压引导管126,从而向所述低压气管25流动。此时,所述第二低压阀128打开,所述第二高压阀124关闭。
流入到所述低压气管25的制冷剂通过所述气体管21向所述室外机10的压缩机11吸入。然后,在所述压缩机1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可以在所述室外机10的室外热交换机15进行冷凝。这样的制冷剂循环可以进行循环。
另外,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时,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和所述第二高压阀124的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从而达到逆流状态。此时,当通过切断电源来关闭(OFF)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及第二高压阀124时,将可能发生因阀的内部压力差引起的颤振噪音。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的逆流状态下,通过向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及第二高压阀124接通电源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能够使因内部压力差引起的颤振噪音最小化。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时,在热交换装置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情形的循环线图。
参照图4,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当复数个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时)时,在所述室外机10的压缩机11压缩后的高压的气相制冷剂将通过所述气体管21向所述切换单元R流入。
此时,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和所述第二高压阀124打开,所述第一低压阀127和所述第二低压阀128关闭。并且,所述第一平压阀135和所述第二平压阀136也可以关闭。
由此,流入到所述气体管21的制冷剂的向所述低压气管25的移动被限制,而仅能够向所述高压气管20移动。
流入到所述高压气管20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在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分流并向所述第一高压引导管121流入,另一部分的制冷剂在所述高压分流点20a分流并向所述第二高压引导管122流入。
流入到所述第一高压引导管121的压缩制冷剂在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过程中进行冷凝。然后,所述冷凝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中流动并向所述液管27流入。
同样地,流入到所述第二高压引导管122的压缩制冷剂在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过程中进行冷凝。然后,所述冷凝制冷剂在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中流动并向所述液管27流入。
流入到所述液管27的冷凝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室外机10的主膨胀阀18的过程中进行膨胀。此外,膨胀制冷剂可以在所述室外机10的室外热交换机15中蒸发后向所述压缩机11吸入。这样的制冷剂循环可以进行循环。
另外,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时,所述第一低压阀127和所述第二高压阀128的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从而达到逆流状态。此时,当通过切断电源来关闭所述第一低压阀127及第二低压阀128时,将可能发生因阀的内部压力差引起的颤振噪音。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的逆流状态下,通过向所述第一低压阀127及第二低压阀128接通电源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能够使因内部压力差引起的颤振噪音最小化。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磁阀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阀的构成的剖视图。
以下说明的电磁阀可以适用于所述高压阀123、124和/或所述低压阀127、128。即,所述电磁阀可以是允许流体仅向一个方向流动的单向阀。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电磁阀200可以包括阀主体210。
所述阀主体210可以包括复数个贯通孔201、202、203。
所述复数个贯通孔201、202、203可以包括第一贯通孔201、第二贯通孔202以及第三贯通孔203。
所述第一贯通孔201是使外部的流体(制冷剂)向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流入的孔。在所述第一贯通孔201贯通插入供流体流入的流入配管400。
所述第二贯通孔202是使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的流体向外部流出的孔。在所述第二贯通孔202贯通插入供流体流出的流出配管500。
所述第三贯通孔203是用于控制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压力的孔。在所述第三贯通孔203贯通插入用于压力控制的先导装置300。
所述阀主体210还包括主孔口207。
所述主孔口207可以被理解为将所述第一贯通孔201和所述第二贯通孔202相连接的孔。即,流入到所述第一贯通孔201的流体可以通过所述主孔口207向所述第二贯通孔202流动。
所述电磁阀200还包括:阀轴220,位于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并开闭所述主孔口207;以及阀弹簧230,弹性支撑所述阀轴220。
所述阀轴220可以形成为内部空余的圆筒形。在所述阀轴22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容置所述阀弹簧230的弹簧室220a。
所述阀轴220可以具有一侧(附图中的左侧)封闭而另一侧(附图中的右侧)开放的形状。此外,所述阀弹簧230结合在所述阀轴220的内部。
所述阀轴220可以包括轴头部240。
所述轴头部240可以配置在所述阀轴220的开放的面,并支撑所述阀弹簧230。所述轴头部240可以形成为圆盘形状,从而形成所述阀主体210的一面。
所述轴头部24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阀轴220隔开。由此,在所述轴头部240和所述阀轴220之间可以形成能够使流体流动的通道。
此外,所述阀弹簧230的一端可以支撑在所述轴头部240,另一端支撑在所述阀轴220的内侧。此时,所述阀轴220可以利用所述阀弹簧230的恢复力来维持遮蔽所述主孔口207的状态。
当所述阀弹簧230被压缩时,所述阀轴220可以向开放所述主孔口207的方向(附图中的右侧)移动。当所述主孔口207开放时,流体可以通过所述主孔口207流动。
所述电磁阀200还包括与所述阀轴220相结合的填充构件250。所述填充构件250可以由弹性材质形成。
所述填充构件250可以安装在所述阀轴220的左侧端。所述填充构件250可以被配置为,紧贴到将所述第一贯通孔201和所述第二贯通孔202之间相连接的所述主孔口207。
即,当所述阀轴220向左侧移动时,所述填充构件250紧贴到所述主孔口207而封闭所述主孔口207,当所述阀轴220向右侧移动时,所述填充构件250从所述主孔口207隔开而开放所述主孔口207。
所述电磁阀200还包括狭缝流路220b。所述狭缝流路220b形成在所述阀轴220。所述狭缝流路220b从所述阀轴220的外周面贯通形成至内周面。
所述狭缝流路220b可以将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流路204和所述弹簧室220a相连接。所述狭缝流路220b可以形成在所述阀弹簧230和所述阀轴220的端部之间的地点。所述狭缝流路220b的流路截面积可以非常小地形成。
所述电磁阀200还包括第一先导流路205。
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可以形成在所述阀主体210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与所述内部流路204相连接。
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可以从所述内部流路204的一侧朝向后述的先导装置300延伸。即,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可以从所述内部流路204的一侧向外侧方向分流形成。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将所述内部流路204的流体向所述先导装置300侧引导。
所述电磁阀200还包括第二先导流路206。
所述第二先导流路206从所述第二贯通孔202或所述第三贯通孔203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先导流路206可以被理解为将所述第二贯通孔202和所述第三贯通孔203相连接的通道。
所述第二先导流路206可以将所述第二贯通孔202和所述先导装置的内部相连接。当所述先导装置300开放时,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和所述先导装置300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二先导流路206可以进行连接。
所述电磁阀200可以还包括先导装置300。
所述先导装置300可以被理解为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200的内部压力的装置。为此,所述先导装置300可以连接在所述阀主体210上形成的第三贯通孔203进行设置。
所述先导装置300可以通过电信号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此外,根据所述先导装置300的开启或关闭信号,所述主孔口207可以开放或封闭。
具体而言,所述先导装置300可以包括:先导主体310,形成有先导孔口301;以及开闭装置320,设置在所述先导主体310的内部,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先导孔口301。
所述先导主体310可以包括:第一主体311,以中空的形态形成;以及第二主体312,与第一主体311相结合。
所述第一主体311可以与所述阀主体210相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312的内部容置所述开闭装置320。所述开闭装置320的一部分可以向所述第一主体311的内部凸出。
所述先导孔口301形成在所述第一主体311。当所述第一主体311插入到所述第三贯通孔203时,所述先导孔口301和所述第三贯通孔203可以进行连接。并且,所述先导孔口301可以与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和所述第二先导流路206相连接。
此外,根据所述开闭装置320的动作,所述先导孔口301可以开放或封闭。即,通过所述开闭装置320的动作,所述先导孔口301可以开放或封闭,从而将所述第一先导流路205和所述第二先导流路206选择性地进行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开闭装置320可以包括:柱塞引导件324,配置在所述先导主体310的内部;线圈构件325,卷绕在所述柱塞引导件324的外侧并产生电磁力;铁芯323,固定在所述柱塞引导件324的内侧;柱塞321,配置在所述柱塞引导件324的内部,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设置;以及柱塞弹簧322,弹性支撑所述柱塞321。
所述柱塞引导件324形成内部空间,并可以具有其一侧开放且另一侧封闭的圆筒形状。在所述柱塞引导件324的最内侧可以固定所述铁芯323,在所述铁芯323支撑所述柱塞弹簧322。此外,在所述柱塞弹簧322的端部能够以弹性支撑的方式连接所述柱塞321。
所述线圈构件325以包围所述柱塞引导件324的外周面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当向所述线圈构件325接通电流或电源时,所述线圈构件325被励磁而产生电磁力,所述柱塞321对抗所述柱塞弹簧322的弹力而向开放所述先导孔口301的方向移动。
即,当向所述先导装置300接通电源时,封闭所述先导孔口301的所述柱塞321将向上侧移动而开放所述先导孔口301。
所述柱塞321在附图上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较长地形成。所述柱塞321利用所述柱塞弹簧322的恢复力来维持关闭所述先导孔口301的状态。所述柱塞321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先导孔口301的内部。
只是,当向所述先导装置300接通电源时,所述柱塞321向上方移动并维持开放所述先导孔口301的状态。
当所述先导孔口301开放时,所述阀主体210的出口侧压力和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压力可以相同地维持。
图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先导装置打开的情形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利用先导装置的打开来使电磁阀打开的情形的剖视图。
其中,“正常状态”可以表示的是,电磁阀200的入口侧压力即所述流入配管400侧形成高压,出口侧压力即所述流出配管500侧形成低压的状态。
相反地,“逆流状态”可以表示的是,电磁阀200的入口侧压力即所述流入配管400侧形成低压,出口侧压力即所述流出配管500侧形成高压的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流入配管400形成低压且流出配管500形成高压的正常状态下,当向电磁阀200接通电源(电源On状态)时,在线圈构件325中接通电流,所述线圈构件325被励磁而产生电磁力,所述柱塞321对抗所述柱塞弹簧322的弹力而向开放所述先导孔口301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先导孔口301开放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流体(制冷剂或空气压力)可以通过所述先导孔口301向所述流出配管500流动。
即,所述电磁阀200的内部压力和出口侧压力可以相同地维持。此时,可以通过流动截面积相对较小的狭缝流路220b再次填充内部压力。在此过程中,所述弹簧室220a的压力将达到低于所述电磁阀200的出口侧压力的低压,由此,通过所述狭缝流路220b流入的压力可以向压缩所述阀弹簧230的方向(附图中从左侧向右侧)进行施压。
当所述阀弹簧230被压缩时,支撑在所述阀弹簧230的所述阀轴220可以向开放所述主孔口207的方向移动。
如图7所示,当所述主孔口207开放时,所述流入配管400的流体将通过所述主孔口207向所述流出配管500流动。即,在所述电磁阀(或者先导装置)开启的状态下,随着所述主孔口207维持开放状态,流体将持续地流动。
图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利用先导装置的关闭来使电磁阀关闭的情形的剖视图。
参照图8,在流入配管400形成低压且流出配管500形成高压的正常状态下,当电磁阀200的供电被切断(电源Off状态)时,线圈构件325的电源被切断,由此,在所述柱塞弹簧322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柱塞321将向封闭所述先导孔口301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先导孔口301封闭时,所述电磁阀200的内部压力和入口侧压力可以相同地维持。此时,所述弹簧室220a的压力和所述电磁阀200的入口侧压力将变得相同,从而能够使被压缩的阀弹簧230恢复到原来状态。
当所述阀弹簧230恢复到原来状态时,在所述阀弹簧230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阀轴220可以向封闭所述主孔口207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主孔口207封闭时,所述流入配管400的流体将不能再向所述流出配管500侧流动。即,在所述电磁阀(或者先导装置)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主孔口207封闭,从而切断流体流动。
另外,在所述电磁阀200关闭而所述主孔口207封闭的状态下,形成所述电磁阀200的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的高压的情况下,所述电磁阀200中将可能发生颤振噪音。
换言之,在所述主孔口207关闭的状态下,当出口侧瞬间压力达到高于或低于所述弹簧室220a的内部压力的状态时,因所述阀轴220和/或所述阀弹簧230的抖动而可能发生颤振噪音。
因此,本发明中提示出在形成电磁阀的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的高压的逆流状态下,通过切断流体流动来能够使颤振噪音最小化的方法。
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逆流状态下,利用先导装置的打开来使电磁阀关闭的情形的剖视图。
参照图9,在流入配管400形成高压且流出配管500形成低压的逆流状态下,向所述电磁阀200接通电源,由此,通过切断流体流动来使颤振噪音最小化。
具体而言,当在逆流状态下向电磁阀200接通电源(电源On状态)时,在线圈构件325中接通电流,所述线圈构件325被励磁而产生电磁力,所述柱塞321对抗所述柱塞弹簧322的弹力而向开放所述先导孔口301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先导孔口301开放时,作为相对高压的所述流出配管500的流体压力通过所述先导孔口301向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流入。由此,能够使所述阀主体210的出口侧压力和所述阀主体210的内部压力相同地维持。
此时,所述弹簧室220a的压力和所述电磁阀200的入口侧压力将变得相同,从而能够维持所述阀弹簧230的张力。此时,使因压力差引起的阀弹簧230的颤振噪音最小化。由此,所述阀轴220可以继续维持向封闭所述先导孔口301的方向进行施压。
根据这样的控制方法,具有即使在作为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的高压的逆流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切断流体流动来使颤振噪音最小化的优点。
上述的电磁阀200可以适用于前面说明的高压阀123、124及低压阀127、128。
即,在室外机10和热交换装置100具有双配管连接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1中,在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可以通过接通所述电磁阀200的电源来切断向一个方向的制冷剂流动。与此同时,能够极大地减少在逆流状态下发生的阀的颤振噪音。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循环线图。
本实施例在其他部分上与前面说明的实施例相同,只在将室外机和热交换装置相连接的配管的数目上存在有区别。因此,以下仅对本实施例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而对于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则沿用其说明。
参照图10及图11,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包括室外机10、室内机60以及连接在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室内机60的热交换装置100。
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可以利用第一流体流动地相连接。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流体可以包含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可以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上设置的热交换机的制冷剂侧的流路及所述室外机10中流动。
所述室外机10可以包括压缩机11及室外热交换机15。
在所述室外热交换机15的一侧设置有室外风扇16,从而将外气向所述室外热交换机15侧吹送,并利用所述室外风扇16的驱动,可以在外气和所述室外热交换机15的制冷剂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室外机10可以还包括主膨胀阀18(EEV)。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将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相连接的三个配管20、25、27。
所述三个配管20、25、27可以包括:高压气管20,流动有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低压气管25,流动有低压的气相制冷剂;以及液管27,流动有液相制冷剂。
即,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具有“三配管连接结构”,制冷剂可以利用三个配管20、25、27在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中循环。
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可以利用第二流体流动地相连接。作为一例,所述第二流体可以包含水。
所述水可以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上设置的热交换机的水流路及所述室内机60中流动。
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可以包括复数个热交换机101、102。所述热交换机作为一例可以包括板式热交换机。
所述室内机60可以包括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室内机的台数并不进行限定,图9中作为一例示出四台室内机61、62、63、64连接在热交换装置100的情形。
所述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可以包括第一室内机61、第二室内机62、第三室内机63以及第四室内机64。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还包括将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相连接的配管30、31、32、33。
所述配管30、31、32、33可以包括将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各室内机61、62、63、64相连接的第一室内机连接管30至第四室内机连接管33。
水可以通过所述室内机连接管30、31、32、33在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中循环。当然,当所述室内机的台数增加时,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室内机的配管的数目将会增加。
根据这样的构成,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与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和所述室内机60中循环的水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100上设置的热交换机101、102进行热交换。
通过所述热交换而被冷却或加热的水可以通过与所述室内机60上设置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进行热交换来执行室内空间的制冷或制热。
与所述热交换装置100相关的构成与前面说明的图2的热交换装置的构成相同。因此,将省去对于所述热交换装置100的详细说明。
另外,将所述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的工作模式均相同的运转称为“专用运转”。所述专用运转可以被理解为,所述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的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仅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或仅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的情况。其中,所述复数个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以工作(ON)的热交换机为基准,而不是以停止(OFF)的热交换机为基准。
此外,将所述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的工作模式彼此不同的运转称为“同时运转”。所述同时运转可以被理解为,所述复数个室内热交换机61a、62a、63a、64a中的一部分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其余一部分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的情况。
即,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执行复数个室内机61、62、63、64的工作模式彼此不同的同时运转。此时,所述室外机10和所述热交换装置100具有利用三个配管即高压气管20、低压气管25以及液管27进行连接的三配管连接结构。可以将所述三配管连接结构的室外机称为“同时型室外机”。
例如,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冷专用运转(当复数个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时)时,在所述室外机10的室外热交换机15中被冷凝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通过所述液管27向所述切换单元R流入。
流入到所述液管27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制冷剂在所述液管分流点27a分流并向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流入,另一部分制冷剂在所述液管分流点27a分流并向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流入。
流入到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的冷凝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一流量阀143的过程中进行膨胀。然后,所述膨胀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过程中吸收水的热量而进行蒸发。
从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排出的蒸发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流入到所述第一低压引导管125,从而向所述低压气管25流动。此时,所述第一低压阀127打开,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关闭。
同样地,流入到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的冷凝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二流量阀144的过程中进行膨胀。然后,所述膨胀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过程中吸收水的热量而进行蒸发。
从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排出的蒸发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115流入到所述第二低压引导管126,从而向所述低压气管25流动。此时,所述第二低压阀128打开,所述第二高压阀124关闭。
流入到所述低压气管27的制冷剂可以向所述室外机10的压缩机11吸入,并在所述室外机10的室外热交换机15进行冷凝。这样的制冷剂循环可以进行循环。
在如上所述的室外机10和热交换装置100具有三配管连接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情况下,在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时,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及第二高压阀124关闭。
只是,在此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一高压阀123及第二高压阀124的入口侧配管的压力高于出口侧配管的压力(正常状态),将不会发生因电磁阀的关闭动作引起的颤振噪音。因此,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向电磁阀给出关闭信号来切断流体流动。
作为另一例,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同时运转(当复数个室内机中的一部分进行制冷运转,另一部分进行制热运转时)时,在所述室外机10的压缩机11压缩后的高温的气相制冷剂通过所述高压气管20向所述切换单元R流入。
流入到所述高压气管20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高压引导管121向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流入。此时,所述第一高压阀123打开,所述第一低压阀127关闭。
流入到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110的压缩制冷剂可以向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流入,并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
其中,吸收所述制冷剂的热量的水可以在需要制热运转的室内机61、62中循环。
通过了所述第一热交换机101的冷凝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液引导管141向所述液管分流点27a流动。然后,所述冷凝制冷剂可以在所述液管分流点27a分流,利用所述第二液引导管142通过所述第二流量阀144。
其中,所述第二流量阀144可以作为通过开度调节来膨胀制冷剂的膨胀阀进行工作。
通过了所述第二流量阀144的膨胀制冷剂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过程中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被蒸发。
其中,利用与所述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的水可以在需要制冷运转的室内机63、64中循环。
通过了所述第二热交换机102的蒸发制冷剂可以经过第二制冷剂配管115向所述第二低压引导管126流动。
此时,所述第二低压阀128打开,所述第二高压阀124关闭。
此外,所述蒸发制冷剂可以流入到所述低压气管25,从而向所述室外机10的压缩机11回收。
当如上所述的室内机的同时运转时,所述第二低压阀127及所述第一高压阀124关闭。
只是,在此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二低压阀127及第一高压阀124的入口侧配管的压力高于出口侧配管的压力(正常状态),将不会发生因电磁阀的关闭动作引起的颤振噪音。因此,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向电磁阀给出关闭信号来切断流体流动。
根据构成如上所述的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其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第一、制冷剂和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在双配管室外机及三配管室外机中均能够适用,因而其具有较好的泛用性。即,由于热交换装置在同时型室外机及切换型室外机中均能够适用,能够实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并能够实现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切换运转。
第二、能够通过制冷剂侧的阀组合及简单的控制来安装在双配管室外机或三配管室外机,因此,能够使安装费用及作业时间最小化。
第三、在热交换装置安装在切换型室外机(双配管室外机)的状态下,在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能够通过向出口侧压力高于入口侧压力的阀接通电源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因此,能够较大地减少逆流状态下发生的阀的颤振噪音。

Claims (14)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包括:
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机,且制冷剂在所述室外机中循环;
室内机,水在所述室内机中循环;以及
热交换装置,具有执行所述制冷剂和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机,
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
高压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高压气管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热交换机的一侧;
低压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低压气管延伸并与所述高压引导管合流;
液引导管,从所述室外机的液管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热交换机的另一侧;以及
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高压引导管或所述低压引导管,进行开闭动作以允许向单方向的制冷剂流动,
所述高压气管和所述低压气管利用单个气体管相连接,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向所述电磁阀接通电源的状态下,切断向所述单方向的制冷剂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侧压力形成为高于所述电磁阀的入口侧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当向所述电磁阀接通电源时,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侧制冷剂向所述电磁阀的内部逆流,从而关闭所述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阀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引导管的高压阀,
所述高压阀形成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时,当接通所述高压阀的电源时,所述高压阀关闭,从而切断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阀包括设置在所述低压引导管的低压阀,
所述低压阀形成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热运转时,当接通所述低压阀的电源时,所述低压阀关闭,从而切断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阀包括:
高压阀,设置在所述高压引导管,形成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以及
低压阀,设置在所述低压引导管,形成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时,
所述高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高压阀关闭,从而切断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
所述低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低压阀打开,从而允许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热运转时,
所述高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高压阀打开,从而允许从所述气体管朝向所述热交换机的制冷剂流动,
所述低压阀的电源接通,所述低压阀关闭,从而切断从所述热交换机朝向所述气体管的制冷剂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阀包括:
阀主体,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第一贯通孔和供制冷剂流出的第二贯通孔以及将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连接的主孔口;
阀轴,配置在所述阀主体的内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主孔口;
阀弹簧,配置在所述阀轴的内部,弹性支撑所述阀轴;以及
先导装置,与所述阀主体相连接,进行开闭动作以调节所述阀主体的内部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先导装置包括:
先导主体,形成有将所述阀主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连接的先导孔口;
柱塞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先导主体的内部;
线圈构件,卷绕在所述柱塞引导件的外侧并产生电磁力;
铁芯,固定在所述柱塞引导件的内侧;
柱塞,配置在所述柱塞引导件的内部,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设置;以及
柱塞弹簧,弹性支撑所述柱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当向所述电磁阀接通电源时,电流施加到所述线圈构件,所述线圈构件被励磁而产生电磁力,所述柱塞对抗所述柱塞弹簧的弹力而向开放所述先导孔口的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时,所述阀主体的出口侧压力形成为高于所述阀主体的入口侧压力,
所述阀主体的出口侧制冷剂通过所述先导孔口逆流到所述阀主体的内部,从而使所述阀轴向封闭所述主孔口的方向维持。
CN202110080300.5A 2020-03-04 2021-01-21 空气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33578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27092A KR20210112036A (ko) 2020-03-04 2020-03-04 공기조화장치
KR10-2020-0027092 2020-03-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7844A true CN113357844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38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0300.5A Pending CN113357844A (zh) 2020-03-04 2021-01-21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9956B2 (zh)
KR (1) KR20210112036A (zh)
CN (1) CN113357844A (zh)
DE (1) DE10202120076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565A (ja) * 1991-11-12 1993-06-08 Aisan Ind Co Ltd 圧力制御機構を備えた電磁弁
CN102192583A (zh) * 2010-03-12 201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以及切换空调器工作模式的方法
CN103940139A (zh) * 2014-04-15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回收多联机及控制方法
US20140260387A1 (en) * 2012-01-05 2014-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4296238A (zh) * 2013-07-18 2015-01-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US20150338144A1 (en) * 2012-06-25 2015-11-26 Carrier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heck valve
WO2017138059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8629B2 (ja) 2009-09-10 2013-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3040642B1 (en) 2013-08-28 202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KR20200134809A (ko) * 2019-05-23 2020-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200134805A (ko) * 2019-05-23 2020-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KR20210096521A (ko) * 2020-01-28 2021-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장치
KR20210100337A (ko) * 2020-02-06 2021-08-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210109844A (ko) * 2020-02-28 2021-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그의 물 충전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565A (ja) * 1991-11-12 1993-06-08 Aisan Ind Co Ltd 圧力制御機構を備えた電磁弁
CN102192583A (zh) * 2010-03-12 201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以及切换空调器工作模式的方法
US20140260387A1 (en) * 2012-01-05 2014-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0150338144A1 (en) * 2012-06-25 2015-11-26 Carrier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heck valve
CN104296238A (zh) * 2013-07-18 2015-01-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N103940139A (zh) * 2014-04-15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回收多联机及控制方法
WO2017138059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200769A1 (de) 2021-09-09
KR20210112036A (ko) 2021-09-14
US11739956B2 (en) 2023-08-29
US20210278095A1 (en) 2021-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6430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capacity control and controlled hot water generation
JP664415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0619892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O2017203655A1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給湯装置
CN110831796B (zh) 包括具有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的用于车辆的制冷设备以及用于这种制冷设备的热交换器
CN114902008A (zh) 空调装置
US11499727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5038916A (zh) 空调装置
EP2159511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2023515511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の水充填方法
KR20070065709A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703425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357844A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2337394B1 (ko) 공기조화기
US11906208B2 (en) Hybrid multi-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739487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524719B1 (ko) 멀티 에어컨 시스템의 유량 가변형 바이패스 장치
CN113983579A (zh)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WO2020208736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08114952A1 (en) Multi-un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230049970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439126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12110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997458B1 (ko) 히트 펌프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40031467A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