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9868B -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9868B
CN113349868B CN202110798148.4A CN202110798148A CN113349868B CN 113349868 B CN113349868 B CN 113349868B CN 202110798148 A CN202110798148 A CN 202110798148A CN 113349868 B CN113349868 B CN 113349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hell
adsorption
pipe cap
fix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81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9868A (zh
Inventor
李大伟
周瑾
谢宇霖
李春宝
姚晖
王星
廖玉辉
唐国柯
李春林
李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7981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9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9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9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9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9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0051Accessories for dressings
    • A61F13/00063Accessories for dressings comprising medicaments or additives, e.g. odor control, PH control, debriding, antimicrob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1Non-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 A61F13/01021Non-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ressing
    • A61F13/01029Non-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ressing made of multiple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2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 A61F13/0203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with fluid retention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00Medical syringes, e.g. 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79Cannula; Nozzles; Tips; their connec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2013/00361Plasters
    • A61F2013/00365Plasters use
    • A61F2013/00463Plasters use haemostati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包括:开合页、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开合页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壳,开合页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壳,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内壁共同设置有环形气囊。通过外力不断按压输气塞,此时输气塞不断经由第二单向阀将气体吸收至内部,并将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输送至导气管的内部,导气管连接环形气囊的内部和输气塞的内部,当输气塞内部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进入其内部时,将在气体不断输送的压力下,将气体输送至环形气囊的内部,当气体经导气管进入环形气囊的内部后对伤员伤口进行覆盖包裹,环形气囊对伤员伤口的包裹逐渐紧密,完成伤员伤口的止血,从而柔性压迫伤者患处,减少伤者疼痛。

Description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战创伤急求止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背景技术
现代及未来战争是在地面、海洋、空中、外层空间、电磁空间等全维情况下使用高技术武器的局部战争。高技术武器杀伤能力强、杀伤精度和杀伤面大幅度提高,给战伤救治的理念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和平年代,创伤导致的严重出血也常常发生,难以有效停止的出血在急救时往往会成为一项棘手的问题,而临床工作中所使用的止血工具有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具体的止血需要。
现有的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因其缺少柔性包裹部件,致使对伤员患处进行止血的过程中,常需要硬性对患处进行按压,使伤员产生剧烈疼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包括:开合页、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开合页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壳,所述开合页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内壁共同设置有环形气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环形气囊的顶部、下部内壁分别设置有医用海绵垫,所述环形气囊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包裹布设置有干燥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的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底部设置有输气塞,所述输气塞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输气塞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表位于导气管的后方,且压力表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供电器,所述供电器的内部对称布置有两组电池,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开关,且开关与供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前方内壁和后方内壁均等距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灯,所述环形气囊位于紫外线灯的内侧,且紫外线灯与开关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电磁铁,两组电磁铁磁性相反,且电磁铁与开关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环形气囊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干燥条的下方,且温度传感器与开关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底部外表面均设置有绑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医用海绵垫包括吸附层、支撑层以及外表层,所述外表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的上方,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吸附层的上方,所述吸附层内设置有第一吸附舱,所述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附孔,顶部设置有第二吸附孔,并且所述第一吸附孔内设置有单向吸附膜,所述支撑层设置有呈椭圆形的第二吸附舱,所述第二吸附舱内设置有横向弹性网板和多个竖直顶杆,并且所述第二吸附舱的内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附孔对应的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吸附舱的内顶面多个第二导流孔和多个支撑孔,所述竖直顶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孔内,下端抵顶所述横向弹性网板,所述外表层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导流孔对应的第三导流孔,并且所述第三导流孔的周围设置有环形舱,所述环形舱内设置有抑菌液。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外表面设置有外管接头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管接头组件对应的第一插孔,所述外管接头组件包括第一管帽、内管头以及第二管帽,所述第一管帽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二管帽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帽内,所述第二管帽与所述第一管帽之间为外周槽,所述第一管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帽对应的第二插孔,所述内管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帽内,并且所述内管头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套,所述第二管帽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阻挡套对应的第二阻挡套,所述第一管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撑体,所述第二管帽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内撑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撑体,并且所述外周槽之间设置有多个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内箍套、第二内箍套以及弧形环挡板,所述第一内箍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撑体上,所述第二内箍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内撑体上,所述第一内箍套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内箍套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弧形环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之间,所述内管头与所述第二管帽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套体、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套体之间的多个球座、设置在所述球座内的导向球,所述导向套体与所述第三内撑体连接,所述第三内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球对应的第一周向球槽,所述内管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套体对应的导向周向槽、与所述导向球对应的第二周向球槽,所述内管头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接管头的多个凹凸波纹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环形气囊、导气管和输气塞,通过外力不断按压输气塞,此时输气塞不断经由第二单向阀将气体吸收至内部,并将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输送至导气管的内部,导气管连接环形气囊的内部和输气塞的内部,当输气塞内部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进入其内部时,将在气体不断输送的压力下,将气体输送至环形气囊的内部,当气体经导气管进入环形气囊的内部时,环形气囊膨胀,对伤员伤口进行覆盖包裹,并随着输入环形气囊内部气体量的逐渐增加,环形气囊对伤员伤口的包裹逐渐紧密,完成伤员伤口的止血,从而柔性压迫伤者患处,减少伤者疼痛。
2、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向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前方和后方发射紫外线光线,在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前方和后方形成紫外线光墙,因紫外线光线具有良好的杀菌性,当紫外线灯墙形成后,可有效对该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进行使用前的消杀菌毒处理,以防止完成止血和伤员转移过程中,细菌侵入伤员患处,保证伤员生命安全。
本发明所述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输气塞正面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供电器侧面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医用海绵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外管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8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8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包括:开合页1、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开合页1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壳2,开合页1为其底部安装的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提供连接点,同时当外力搬动第一固定壳2或第二固定壳11时,开合页1转动,使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打开,方便伤员将受伤部位放入,第一固定壳2为其外表面和内侧安装的供电器3、开关5、紫外线灯7、环形气囊8、电磁铁17和绑带18提供固定点,第一固定壳2的外表面镶嵌安装有供电器3,为其内部布置的两组电池9提供收纳空间,同时当开关5连通后,将电能传导至开关5的内部,供电器3的内部对称布置有两组电池9,将电能储存在其内部,当开关5连通后,经由供电器3为该止血封闭加压夹整体供电,第一固定壳2的外表面镶嵌安装有开关5,且开关5与供电器3电性连接,当需要该止血封闭加压夹需要通电时,通过外力按压开关5使开关5连通,此时开关5将电能分别传导至与其电性连接的紫外线灯7和电磁铁17的内部,开合页1的底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壳11,为其外表面和内侧安装的紫外线灯7、环形气囊8、导气管12、压力表16、电磁铁17和绑带18提供固定点,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前方内壁和后方内壁均等距安装有若干紫外线灯7,且紫外线灯7与开关5电性连接,当电能经开关5输入紫外线灯7的内部时,紫外线灯7向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前方和后方发射紫外线光线,在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前方和后方形成紫外线光墙,因紫外线光线具有良好的杀菌性,当紫外线灯墙形成后,可有效对该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进行使用前的消杀菌毒处理,以防止完成止血和伤员转移过程中,细菌侵入伤员患处,保证伤员生命安全。
进一步,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内壁共同安装有环形气囊8,且环形气囊8位于紫外线灯7的内侧,为其内侧安装的医用海绵垫4、干燥条10和温度传感器11提供固定点,同时当气体经导气管12进入环形气囊8的内部时,环形气囊8膨胀,对伤员伤口进行覆盖包裹,并随着输入环形气囊8内部气体量的逐渐增加,环形气囊8对伤员伤口的包裹逐渐紧密,进而完成伤员伤口的止血,环形气囊8的顶部内壁安装有医用海绵垫4,使用该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前,将止血药物涂覆至其底部,当环形气囊8膨胀时,医用海绵垫4与伤者出血处接触,对伤者进行紧急治疗,环形气囊8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包裹布安装有干燥条10,因干燥条10采用蒙脱石颗粒与包裹布制成,同时因蒙脱石颗粒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当伤者转移时,干燥条10内部的蒙脱石颗粒,对伤者患处的汗液和水分进行吸收,防止汗液和水分进入伤者患处。
进一步,第二固定壳11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导气管12,且导气管12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连接环形气囊8的内部和输气塞13的内部,当输气塞13内部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14进入其内部时,将在气体不断输送的压力下,将气体输送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导气管12的底部安装有输气塞13,因输气塞13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当需要对环形气囊8进行输气时,通过外力不断按压输气塞13,此时输气塞13不断经由第二单向阀15将气体吸收至内部,并将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14输送至导气管12的内部,输气塞13的顶部内壁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4,布置在导气管12的底部和输气塞13的内部,允许气体单向经由输气塞13的内部输送至导气管12的内部,同时防止导气管12内部的气体回流,输气塞1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5,连接疏输气塞13的底部和外部环境,允许在输气塞13吸力作用下,外部环境的空气单向进入输气塞13的内部,同时防止输气塞13内部的气体回流。
进一步,第二固定壳11的外表面镶嵌安装有压力表16,压力表16位于导气管12的后方,且压力表16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对环形气囊8内部的气体压力进行检测,方便使用者观察环形气囊8内部的气体压力是否充足。
进一步,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内壁均安装有电磁铁17,两组电磁铁17磁性相反,且电磁铁17与开关5电性连接,当电能经开关5传导至电磁铁17的内部时,电磁铁17通电产生磁性,同时因两组电磁铁17磁极相反相互产生吸引力,将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固定。
进一步,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外表面均安装有绑带18,当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相互连接后,通过外力将绑带18系紧,将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再次固定,防止该止血封闭加压夹脱落。
工作原理:首先将止血药物涂覆至医用海绵垫4的底部,之后通过外力搬动第一固定壳2或第二固定壳11,带动开合页1转动,使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打开,将伤员将受伤部位放入,环形气囊8的内侧,之后按压开关5,此时电磁铁17通电产生磁性,同时因两组电磁铁17磁极相反相互产生吸引力,将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固定,之后通过外力将绑带18系紧,将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再次固定,防止该止血封闭加压夹脱落,当该止血封闭加压夹固定完成后,通过外力不断按压输气塞13,此时输气塞13不断经由第二单向阀15将气体吸收至内部,并将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14输送至导气管12的内部,导气管12连接环形气囊8的内部和输气塞13的内部,当输气塞13内部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14进入其内部时,将在气体不断输送的压力下,将气体输送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当气体经导气管12进入环形气囊8的内部时,环形气囊8膨胀,对伤员伤口进行覆盖包裹,并随着输入环形气囊8内部气体量的逐渐增加,环形气囊8对伤员伤口的包裹逐渐紧密,进而完成伤员伤口的止血。
如图6、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用海绵垫4包括吸附层41、支撑层42以及外表层43,所述外表层43设置在所述支撑层42的上方,所述支撑层42设置在所述吸附层41的上方,所述吸附层41内设置有第一吸附舱411,所述吸附层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附孔412,顶部设置有第二吸附孔413,并且所述第一吸附孔412内设置有单向吸附膜414,所述支撑层42设置有呈椭圆形的第二吸附舱421,所述第二吸附舱421内设置有横向弹性网板422和多个竖直顶杆423,并且所述第二吸附舱421的内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附孔413对应的第一导流孔424,所述第二吸附舱421的内顶面多个第二导流孔425和多个支撑孔426,所述竖直顶杆423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孔426内,下端抵顶所述横向弹性网板422,所述外表层43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导流孔425对应的第三导流孔431,并且所述第三导流孔431的周围设置有环形舱432,所述环形舱432内设置有抑菌液。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医用海绵垫4的结构,该结构的医用海绵垫4包括吸附层41、支撑层42以及外表层43,这里吸附层41、支撑层42以及外表层43均是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的,具体地,外表层43位于支撑层42的上方,支撑层42位于吸附层41的上方,医用海绵垫4采用上述复合结构以增加其吸附能力,将伤口在引流逐渐出现的渗液吸附掉,避免在伤口处滋生细菌,其中,吸附层41内部为第一吸附舱411,吸附层4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孔412;
医护人员将医用海绵垫4放在伤口处后,可以稍微地往复按压该医用海绵垫4,这样第一吸附孔412可以将伤口的渗液通过多个第一吸附孔412吸收到第一吸附舱411内,可以理解,第一吸附舱411内壁上设置有防漏膜(未示出),同时为了防止渗液再由第一吸附孔412中泄漏,在第一吸附孔412内设计了单向吸附膜414;进一步地,医用海绵垫4被按压后,第一吸附舱411压缩、第二吸附舱421,由于第二吸附舱421内设计了横向弹性网板422和多个竖直顶杆423,所以第二吸附舱421在复位时,使得在第一吸附舱411中的渗液还可以通过第二吸附孔413、第一导流孔424进入到第二吸附舱421内,所以第二吸附舱421也被压缩,这里在第二吸附舱421的内顶面多个第二导流孔425和多个支撑孔426,第二导流孔425方便第二吸附舱421与外界导通,而支撑孔426则与竖直顶杆423对应,以方便竖直顶杆423的移动,另外,外表层43上设置与第二导流孔425对应的第三导流孔431,第三导流孔431的周围设置有环形舱432,环形舱432内设置有抑菌液,可以理解,该环形舱432在医护人员按压后会发生损坏,使得其内部的抑菌液流动出来,以此起到抵御外部细菌进入到医用海绵垫4的内部,医用海绵垫4起到防止伤口感染。
如图8-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管接头组件6,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管接头组件6对应的第一插孔111,所述外管接头组件6包括第一管帽601、内管头602以及第二管帽603,所述第一管帽601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孔111内,所述第二管帽60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帽601内,所述第二管帽603与所述第一管帽601之间为外周槽604,所述第一管帽6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帽603对应的第二插孔605,所述内管头60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帽603内,并且所述内管头602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套606,所述第二管帽603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阻挡套606对应的第二阻挡套607,所述第一管帽60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撑体608,所述第二管帽60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内撑体609,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撑体610,并且所述外周槽604之间设置有多个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内箍套611、第二内箍套612以及弧形环挡板613,所述第一内箍套611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撑体608上,所述第二内箍套612设置在所述第二内撑体609上,所述第一内箍套61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环614,所述第二内箍套61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环615,所述弧形环挡板61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614、第二固定环615之间,所述内管头602与所述第二管帽603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套体616、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套体616之间的多个球座617、设置在所述球座617内的导向球618,所述导向套体616与所述第三内撑体610连接,所述第三内撑体61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球618对应的第一周向球槽619,所述内管头60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套体616对应的导向周向槽620、与所述导向球618对应的第二周向球槽621,所述内管头60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接管头的多个凹凸波纹部62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外管接头组件6的结构,该外管接头组件6用于将清洗伤口外部设备与第二固定壳11连接起来,优先地,外部设备选用雾化清洗设备,雾化清洗设备接通到第二固定壳11上后,这样在该止血封闭加压夹夹住伤员的伤口(尤其是伤员手臂、腿部的纵向伤口),可以对伤口或伤口附近进行雾化清洗,止血的同时避免细菌感染;
为了将雾化清洗设备的外接管头接通到第二固定壳11上,在第二固定壳11开设了第一插孔111,外管接头组件6安装在第一插孔111内,具体地,该外管接头组件6包括第一管帽601、内管头602以及第二管帽603,第一管帽601具体地安装在第一插孔111内,第二管帽603安装在第一管帽601内,第一管帽601的中部开设了第二插孔605,雾化清洗设备的管路通过第二插孔605进入到第二管帽603内,为了增加外管接头组件6与外接管头之间的固定性,在第二插孔605的孔端设计了止脱环套605a,止脱环套605a可以紧紧地接触管路上,并且止脱环套605a的内壁为粗糙的,所以与外接管头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所以管路不容易从第二插孔605中脱落出来;而在内管头602的内壁设置了多个凹凸波纹部622,凹凸波纹部622具有凸波纹622a和凹波纹622b,对应的,外接管头的端部也具有与凹波纹622b向配合的外延边,这样可以将外接管头安装到凹凸波纹部622内的任一凹波纹622b内,凸波纹622a则固定着外延边,进而将外接管头固定在内管头602内;
进一步地,在第一管帽601的内壁设计了第一内撑体608,第二管帽60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内撑体609,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撑体610,以增加了外管接头组件6整体固定外接管头的能力;其中,第一管帽601、第二管帽603之间的空间定义为外周槽604,在外周槽604内设计了多个遮挡机构,这里遮挡机构包括第一内箍套611、第二内箍套612以及弧形环挡板613,具体地,第一内箍套611安装在第一内撑体608上,第二内箍套612安装在第二内撑体609上,同时,第一内箍套611内安装有第一固定环614,第二内箍套612内安装有第二固定环615,弧形环挡板613与第一固定环614和第二固定环615连接,这样当第二固定环615损坏后可以通过第一固定环614和第二固定环615将其取下来,遮挡机构可以设计有三个,并以此排列地安装在外周槽604内,以起到防止雾化清洗时液体聚集在外周槽604内;
为了增加该内管头602在第二管帽603内的灵活性,内管头602和第三内撑体610之间设计了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套体616、多个球座617以及对应的导向球618,这里导向套体616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三内撑体610的内壁上,而内管头602上则开设了对应的导向周向槽620,多个球座617均布在两个导向套体616之间,这里球座617包括两个短杆617a、长杆617b、以及两个外球环617c,长杆617b连接着两个外球环617c,而两个短杆617a则分别位于外球环617c的外侧与导向套体616连接,导向球618被固定在外球环617c内,而第三内撑体610上设置有与导向球618对应的第一周向球槽619,内管头602的外壁设置有与导向球618对应的第二周向球槽621,所以导向球618可以在第一周向球槽619、第二周向球槽621转动,同时,第二周向球槽621内还有滑层621a,以增加第二周向球槽621槽壁的滑动性;同时,导向周向槽620的两个槽壁上设计了第一防护层620a、第二防护层620b,第一防护层620a、第二防护层620b降低导向套体616与导向周向槽62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内管头602轻松地在第二管帽603内转动;最后在内管头602的外端设计了第一阻挡套606,第二管帽603的内壁上设计了第二阻挡套607,第二阻挡套607位于第一阻挡套606的外侧,以防止内管头602在第二管帽603中向内脱落出来,增加了内管头602在第二管帽603内稳定性。
其中,外管接头组件6也可以连接抑菌液输出设备,将医用海绵垫4内流出的抑菌液输出到外部,进一步将抑菌液和伤口的渗液排出到外部,避免细菌入侵到伤口。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页(1)、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所述开合页(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壳(2),所述开合页(1)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壳(11),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内壁共同设置有环形气囊(8);
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管接头组件(6),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管接头组件(6)对应的第一插孔(111),所述外管接头组件(6)包括第一管帽(601)、内管头(602)以及第二管帽(603),所述第一管帽(601)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孔(111)内,所述第二管帽(60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帽(601)内,所述第二管帽(603)与所述第一管帽(601)之间为外周槽(604),所述第一管帽(6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帽(603)对应的第二插孔(605),所述内管头(60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帽(603)内,并且所述内管头(602)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套(606),所述第二管帽(603)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阻挡套(606)对应的第二阻挡套(607),所述第一管帽(60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撑体(608),所述第二管帽(60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内撑体(609),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撑体(610),并且所述外周槽(604)之间设置有多个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内箍套(611)、第二内箍套(612)以及弧形环挡板(613),所述第一内箍套(611)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撑体(608)上,所述第二内箍套(612)设置在所述第二内撑体(609)上,所述第一内箍套(61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环(614),所述第二内箍套(61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环(615),所述弧形环挡板(61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614)、第二固定环(615)之间,所述内管头(602)与所述第二管帽(603)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套体(616)、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套体(616)之间的多个球座(617)、设置在所述球座(617)内的导向球(618),所述导向套体(616)与所述第三内撑体(610)连接,所述第三内撑体(61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球(618)对应的第一周向球槽(619),所述内管头(60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套体(616)对应的导向周向槽(620)、与所述导向球(618)对应的第二周向球槽(621),所述内管头(60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接管头的多个凹凸波纹部(6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8)的顶部、下部内壁分别设置有医用海绵垫(4),所述环形气囊(8)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包裹布设置有干燥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气管(12),且导气管(12)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所述导气管(12)的底部设置有输气塞(13),所述输气塞(13)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4),所述输气塞(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压力表(16),压力表(16)位于导气管(12)的后方,且压力表(16)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2)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供电器(3),所述供电器(3)的内部对称布置有两组电池(9),所述第一固定壳(2)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开关(5),且开关(5)与供电器(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前方内壁和后方内壁均等距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灯(7),所述环形气囊(8)位于紫外线灯(7)的内侧,且紫外线灯(7)与开关(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电磁铁(17),两组电磁铁(17)磁性相反,且电磁铁(17)与开关(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8)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位于干燥条(10)的下方,且温度传感器(11)与开关(5)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外表面均设置有绑带(1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海绵垫(4)包括吸附层(41)、支撑层(42)以及外表层(43),所述外表层(43)设置在所述支撑层(42)的上方,所述支撑层(42)设置在所述吸附层(41)的上方,所述吸附层(41)内设置有第一吸附舱(411),所述吸附层(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附孔(412),顶部设置有第二吸附孔(413),并且所述第一吸附孔(412)内设置有单向吸附膜(414),所述支撑层(42)设置有呈椭圆形的第二吸附舱(421),所述第二吸附舱(421)内设置有横向弹性网板(422)和多个竖直顶杆(423),并且所述第二吸附舱(421)的内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附孔(413)对应的第一导流孔(424),所述第二吸附舱(421)的内顶面多个第二导流孔(425)和多个支撑孔(426),所述竖直顶杆(423)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孔(426)内,下端抵顶所述横向弹性网板(422),所述外表层(43)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导流孔(425)对应的第三导流孔(431),并且所述第三导流孔(431)的周围设置有环形舱(432),所述环形舱(432)内设置有抑菌液。
CN202110798148.4A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Active CN113349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8148.4A CN113349868B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8148.4A CN113349868B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9868A CN113349868A (zh) 2021-09-07
CN113349868B true CN113349868B (zh) 2022-12-13

Family

ID=7753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8148.4A Active CN113349868B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98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1418A1 (en) * 2008-08-13 2012-04-26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Semi-rigid compression splint for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force
CN103307391B (zh) * 2012-03-09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管接头
CN204909556U (zh) * 2015-09-04 2015-12-30 李玉娜 一种儿童止血带
CN106175873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明海宁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加压止血带
CN207886239U (zh) * 2017-03-31 2018-09-21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充气按压止血装置
CN109350174A (zh) * 2018-12-12 2019-02-19 吴闽 一种检验科用止血装置
CN211433572U (zh) * 2019-12-18 2020-09-08 王健民 一种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CN211862889U (zh) * 2020-03-10 2020-11-06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急救下肢压迫止血支架
CN111939044B (zh) * 2020-08-21 2022-04-15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适于户外急救使用的四肢外伤清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9868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2377B2 (ja) 携帯可能な創傷処置システム
US20240068587A1 (en) Valve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A Liquid
US11865030B2 (en) Variable fit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617470A (zh) 真空辅助的伤口敷料
US20080243097A1 (en) Male incontinency device
CN111184605B (zh) 一种外科手术创伤护理装置
CN113349868B (zh)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US8978265B2 (en) Bandage/diaper aeration device
US20210100691A1 (en) Wound exudate management systems
CN112957182B (zh) 一种生物医药创面敷料
US20220183877A1 (en) Male Incontinence Device
WO2023014639A1 (en) Molded or extruded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9770468U (zh) 一种肾内科用止血带
CN209847536U (zh) 一种造口袋
US20220401700A1 (en) Device for securing a catheter
CN113350041B (zh) 一种可视的智能创面监测修复系统
US20120286186A1 (en) Valve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A Liquid
CN216496741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小肠造口负压吸引器
CN215606844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防渗纱布
US20230277360A1 (en)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securement straps, and methods or use
US20220226144A1 (en)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having a fluid impermeable barrier with a selectively minimal hardness, thickness, and/or modulus of elasticity
CN217566512U (zh) 一种接尿器
CN220124957U (zh) 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
CN219251135U (zh) 一种带有防挤压结构的穿挂式引流袋
CN215424909U (zh) 一种心血管科桡动脉穿刺后加压止血固定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