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9169A -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9169A
CN113349169A CN202110859611.1A CN202110859611A CN113349169A CN 113349169 A CN113349169 A CN 113349169A CN 202110859611 A CN202110859611 A CN 202110859611A CN 113349169 A CN113349169 A CN 113349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net body
lifting
catching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96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9169B (zh
Inventor
孙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Zhihuiga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Zhihuiga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Zhihuiga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Zhihuiga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96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9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9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9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9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9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3/00Drawn nets
    • A01K73/02Trawling ne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属于船用方法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S7中通过伸缩驱动结构带动伸缩定位结构在船体结构的前方建立捕捞网体,并借助网口支承结构将捕捞网体的入口端维持在船体结构前方的预定距离处,以捕捞位于顶层水域的鱼群从入口端进入捕捞网体;通过捕捞起落结构的起落运动能够同步带动起升分段结构和升降封口结构,通过起升分段结构能够将聚集在捕捞网体尾端的鱼类被单独架起上升,通过升降封口结构可在捕捞网体的尾端形成出口通道并进一步带动出口通道上升,使得鱼类能够借助自身重力落入船体结构的特定容器内。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捕鱼技术的不断提升,机械化的远洋捕鱼船成为了渔船出海捕捞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拖网捕鱼因为操作方便,适用面积广,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捕鱼方法。现有技术中,拖网捕捞就是通过一艘渔船拖着后方渔网前进,渔网随着船体前进把海里的鱼类等“兜”进去,然后收网。
但是,由于在船体航进时,通常位于顶层水域的鱼群会被航进的船体驱赶,使鱼群向两侧分散游离,会导致后续的拖网无法进行有效捕捞。因此,现有捕捞拖网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底层水域的虾蟹、鱼类以及中层水域鱼类捕捞,难以满足对顶层水域鱼群的捕捞需求,拖网的使用局限性较高,功能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捕捞拖网难以满足对顶层水域鱼群的捕捞需求,而导致拖网的使用局限性较高、功能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做好捕捞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配置安装捕捞起落结构,在捕捞网体配置起升分段结构,并通过升降封口结构封闭捕捞网体的出口端。
S2: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使捕捞起落结构处于船体结构前侧的捕捞工作位置,并分别通过起升分段结构连接定位捕捞网体,通过升降封口结构连接并定位捕捞网体的出口端至捕捞位置。
S3: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伸缩驱动结构,使伸缩驱动结构驱动伸缩定位结构朝船体结构的前侧方向伸展开,并由伸缩定位结构借助网口支承结构进一步带动捕捞网体的入口端朝船体结构的前侧方向伸出并张开,以此展开整个捕捞网体准备开始捕捞作业。
S4:船体结构向前航进时通过伸缩定位结构同步带动网口支承结构及捕捞网体前进,利用捕捞网体进行过滤捕捞作业,并借助捕捞网体前进使捕捞到的鱼类自动聚集至捕捞网体对应出口端的内部位置。
S5:再次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使捕捞起落结构起升至处于船体结构上方的收取工作位置;通过捕捞起落结构分别带动起升分段结构和升降封口结构同步起升,由起升后的起升分段结构单独将捕捞网体的捕捞鱼类聚集部隔出并上升至船体结构上方高度,由起升后的升降封口结构将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带动上升至船体结构高度。
S6:通过升降封口结构开启捕捞网体的出口端,使单独隔出的捕捞网体中的鱼类落至船体结构的特定容器内,直至鱼类完全排出。
S7:通过升降封口结构重新封闭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并通过控制模块重新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使捕捞起落结构再次处于船体结构前侧的捕捞工作位置,整个捕捞网体再次进入捕捞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中的齿轮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朝船甲板的前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第二起落臂以及起升转接部同步向下移动至捕捞工作位置。
与起升转接部相连接的起升分段结构同步下降,起升分段结构中的分段拉动杆在自身重力下落入水中,并在水中带动对应自适应折叠部与储存部之间分段位置的捕捞网体底端下降,捕捞网体顶端自由上浮,使得捕捞网体在分段位置处沿周向展开;与封口连接部相连接的升降封口结构同步下降,并带动捕捞网体中的网体收取出口形成的出口端同步下降至水中,使网体收取出口形成的出口端定位保持在水中特定捕捞位置,在捕捞网体的入口端向前方伸展时,捕捞网体的出口端保持原位,使捕捞网体有效前后展开。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伸缩驱动结构中的电机推杆,电机推杆的输出端推进伸缩定位结构中的X型折叠架,使X型折叠架朝船体结构的前侧方向展开,同时电机推杆在转接块和牛眼轴承座的配合作用下自动调节角度至稳定状态,使得X型折叠架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两个X型折叠架分别对应朝前方两侧方向伸展,且位于两个X型折叠架远端的架体装配杆沿着网口支承结构中的横向上支承杆分别对应向两端滑动,直至两个X型折叠架完全展开时,横向上支承杆保持定位稳定,并在横向上支承杆的定位作用下,纵向支承杆和横向下支承杆均保持稳定,此时保持横向上支承杆稳定位于水面上方,横向下支承杆稳定位于水面下方,以此形成一个能够捕捞顶层水域鱼群的捕捞口支承架,边沿依次固定在捕捞口支承架的网体捕捞入口形成捕捞网体的入口端,使得捕捞网体在捕捞口支承架处沿周向展开开始捕捞作业。
通过在捕捞口支承架底端设置的配重块,增大捕捞口支承架处的重量,保持捕捞口支承架在受到水阻力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
在船体结构向前航进时,通过伸缩定位结构中的X型折叠架同步带动网口支承结构及捕捞网体前进,位于顶层水域的鱼群通过捕捞网体的网体捕捞入口进入捕捞网体6的捕捞部,由于此时鱼群相对处于原位,而捕捞网体随着船体结构航进而处于前进状态,因此鱼群自动被聚集至捕捞网体的储存部,并进一步随着储存部的周向限位作用以及船体结构的驱赶作用,鱼群保持向前游动。
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过程包括:
位于船甲板的作业人员观察储存部内部的鱼类是否达到预定收取容量。
若未达到,则继续等待捕捞。
若达到,则通过控制面板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由控制模块再次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中的齿轮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朝船甲板的后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第二起落臂以及起升转接部同步向上起升移动至收取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起升分段结构中的分段启动杆经由第一传动绳体拉动分段拉动杆上升,拉起对应自适应折叠部与储存部之间分段位置的捕捞网体底端,并进一步向上拉起捕捞网体的顶端,使得捕捞网体在分段位置处的顶底端相接触,捕捞网体的分段位置处上升至船体结构的船甲板上方,此时捕捞网体的自适应折叠部受牵拉自动展开,以在网体捕捞入口保持原位时增大捕捞网体的整体作业长度完成收取作业。
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升降封口结构中的第二传动绳体在封口连接部的起升带动作用下上升,同时由第二传动绳体带动封口抱箍以及捕捞网体的网体收取出口上升,网体收取出口上升至船体结构的船甲板高度。
进一步地,步骤S6的具体过程包括:
将捕捞网体的网体收取出口导向对准位于船甲板的特定容器,并解除封口抱箍对网体收取出口的封闭作用,此时位于捕捞网体的储存部中的鱼类经网体收取出口自动落至特定容器内,等待直至鱼类完全自储存部中排出。
进一步地,步骤S7的具体过程包括:
在储存部收集到的鱼类完全排出后,利用升降封口结构中的封口抱箍重新封闭网体收取出口,并通过控制模块重新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中的齿轮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再次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朝船甲板的前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第二起落臂以及起升转接部重新向下移动至捕捞工作位置,进而继续由起升分段结构连接定位捕捞网体,由升降封口结构连接定位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在捕捞网体的入口端保持原位的同时,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再次回至捕捞位置,使整体捕捞网体沿周向、前后伸展再次进入捕捞状态以继续进行捕捞作业,直至达到单次总捕捞量要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方法能够通过伸缩驱动结构带动伸缩定位结构在船体结构的前方建立捕捞网体,并借助网口支承结构将捕捞网体的入口端维持在船体结构前方的预定距离处,使船体结构在航进的同时能够同步带动其前方预定距离的捕捞网体入口端前进,以此捕捞位于顶层水域的鱼群从入口端进入捕捞网体的内部;并且,通过捕捞起落结构的起落运动能够同步带动起升分段结构和升降封口结构,通过起升分段结构能够将捕鱼后的捕捞网体分成两段,使受到船体结构航进作用而聚集在捕捞网体尾端的鱼类能够被单独架起上升,同时通过升降封口结构可在捕捞网体的尾端形成出口通道并进一步带动出口通道上升,使捕捞网体尾端的出口通道对应于船体结构上方并朝下,由此使得鱼类能够借助自身重力落入船体结构的特定容器内,能够在有效捕捞位于顶层水域鱼群的基础上,还可根据捕捞网体尾端的容纳程度情况随时将捕捞后的鱼类收集,并重新释放捕捞网体尾端,无需完全收起捕捞网体以实现不间断捕捞,显著提升了捕捞效率;而伸缩驱动结构以及捕捞起落结构均可由设于船体结构的控制模块进行自动化控制,有效提升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及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在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中捕捞起落结构、起升分段结构及升降封口结构的工作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中捕捞起落结构、起升分段结构及升降封口结构的工作方式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船体结构1、船侧壁11、船甲板12;
捕捞起落结构2、起落固定座21、齿轮减速电机22、第一起落臂23、第二起落臂24、起升转接部25、封口连接部26;
伸缩定位结构3、伸缩固定座31、X型折叠架32、架体装配杆33、装配滑块331;
伸缩驱动结构4、电机推杆41、转接块42、牛眼轴承座43;
网口支承结构5、横向上支承杆51、装配滑槽511、纵向支承杆52、横向下支承杆53、配重块54;
捕捞网体6、捕捞部61、网体捕捞入口611、自适应折叠部62、储存部63、网体收取出口631;
起升分段结构7、分段启动杆71、第一传动绳体72、分段拉动杆73;
升降封口结构8、第二传动绳体81、封口抱箍82;
控制模块9、电源模块91、控制面板92、继电器9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7所示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包括分别设于船体结构1的捕捞起落结构2、伸缩定位结构3、伸缩驱动结构4、网口支承结构5、捕捞网体6、起升分段结构7、升降封口结构8以及控制模块9;用以通过伸缩驱动结构4带动伸缩定位结构3在船体结构1的前方建立捕捞网体6,并借助网口支承结构5将捕捞网体6的入口端维持在船体结构1前方的预定距离处,使船体结构1在航进的同时能够同步带动其前方预定距离的捕捞网体6入口端前进,以此捕捞位于顶层水域的鱼群从入口端进入捕捞网体6的内部;并且,通过捕捞起落结构2的起落运动能够同步带动起升分段结构7和升降封口结构8,通过起升分段结构7能够将捕鱼后的捕捞网体6分成两段,使受到船体结构1航进作用而聚集在捕捞网体6尾端的鱼类能够被单独架起上升,同时通过升降封口结构8可在捕捞网体6的尾端形成出口通道并进一步带动出口通道上升,使捕捞网体6尾端的出口通道对应于船体结构1上方并朝下,由此使得鱼类能够借助自身重力落入船体结构1的特定容器内,能够在有效捕捞位于顶层水域鱼群的基础上,还可根据捕捞网体6尾端的容纳程度情况随时将捕捞后的鱼类收集,并重新释放捕捞网体6尾端,无需完全收起捕捞网体6以实现不间断捕捞,显著提升了捕捞效率;而伸缩驱动结构4以及捕捞起落结构2均可由设于船体结构1的控制模块9进行自动化控制,有效提升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及功能实用性。具体设置如下: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船体结构1包括船侧壁11以及固接设于所述船侧壁11的船甲板12,用以保证船体结构1的既定功能。
所述伸缩定位结构3包括伸缩固定座31、X型折叠架32和架体装配杆33;其中,所述伸缩固定座3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伸缩固定座31分别一一对应固接设于所述船甲板12的前端两侧;所述X型折叠架3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X型折叠架32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固接设于两个所述伸缩固定座31,且两组所述X型折叠架3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架体装配杆33之间相固接,用以借助架体装配杆33与网口支承结构5相装配,以维持捕捞网体6的入口端;所述X型折叠架32自所述伸缩固定座31朝远离船体结构1的方向分别向外逐渐扩张(参考图4),用以使架体装配杆33能够对应维持更大的捕捞网体6入口端,进而有效增大捕鱼范围,提升捕捞效率。
如图2、图4所示,所述伸缩驱动结构4包括电机推杆41、转接块42和牛眼轴承座43;其中,所述转接块42固接设于所述电机推杆41的自由端;且所述转接块42与所述X型折叠架32的一个折叠点转接相连,用以通过电机推杆41自由端的伸缩运动带动X型折叠架32完成伸展或收缩。所述电机推杆41的固定端通过所述牛眼轴承座43安装于所述伸缩固定座31,用以使电机推杆41能够基于X型折叠架32的折叠程度自适应调节自身角度。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网口支承结构5包括横向上支承杆51、纵向支承杆52、横向下支承杆53和配重块54;所述横向上支承杆51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架体装配杆33滑动装配;所述纵向支承杆52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纵向支承杆52的顶端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于所述横向上支承杆51的底端两侧;两条所述纵向支承杆52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横向下支承杆53的两侧端一一对应固接;所述横向上支承杆51、所述纵向支承杆52及所述横向下支承杆53共同装配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用以通过矩形框架维持捕捞网体6的入口端。
具体地,两个所述架体装配杆33的底端均固接设有装配滑块331;所述横向上支承杆51的顶端面开设有一条装配滑槽511;两个所述装配滑块331均与所述装配滑槽511滑动配合,用以在X型折叠架32逐渐收缩时,由于架体装配杆33会随着X型折叠架32逐步带动网口支承结构5靠向船体结构1,同时两个X型折叠架32在伸展时是向外扩张的,因此通过装配滑块331沿着装配滑槽511逐步向内侧滑动,能够有效保证X型折叠架32顺利收缩。
所述配重块54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配重块54分别均匀固接于所述横向下支承杆53的底端,用以利用配重块54提供的重力增大整个网口支承结构5的重量,进而提升网口支承结构5维持的捕捞网体6入口端的稳定性。
如图2、图4至图6所示,所述捕捞网体6包括一体相连的捕捞部61、自适应折叠部62以及储存部63;其中,所述捕捞部61位于远离所述船体结构1的一侧,用以形成捕捞空间罩住鱼类;所述储存部63位于靠近所述船体结构1的一侧,用以在受到船体结构1的航进作用时,使捕捞部61的鱼类能够聚集在储存部63;所述自适应折叠部62位于所述捕捞部61和所述储存部63之间,用以借助自适应折叠部62在起升收取储存部63收集的鱼类时,能够自动延长捕捞部61与储存部63之间的距离。
所述捕捞部61在远离所述储存部63的一端开设有网体捕捞入口611,所述网体捕捞入口611的边沿均匀固接于所述网口支承结构5形成的矩形框架,用以形成一个矩形的捕鱼入口;所述储存部63在远离所述捕捞部61的一端开设有网体收取出口631,用以通过网体收取出口631形成的出口通道将储存部63收集的鱼类取出;所述升降封口结构8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网体收取出口631,通过所述升降封口结构8能够使所述网体收取出口631灵活开启或关闭。
请继续参考图2、图4至图6,所述捕捞起落结构2包括起落固定座21、齿轮减速电机22、第一起落臂23、第二起落臂24、起升转接部25和封口连接部26;其中,所述起落固定座21固定于所述船甲板12上的两个所述伸缩固定座31之间;所述齿轮减速电机22固定安装于所述起落固定座21;所述第一起落臂23的一端可拆卸式转动安装于所述起落固定座21,且所述齿轮减速电机22的旋转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起落臂23的一端可分离式传动相连;所述第一起落臂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起落臂24的一端相固接,且所述第一起落臂23与所述第二起落臂24之间固定设有所述封口连接部26,所述封口连接部26与所述升降封口结构8相连接;所述第二起落臂24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起升转接部25,所述起升转接部25与所述起升分段结构7相连接;用以通过齿轮减速电机22输出的旋转扭矩驱动第一起落臂23及第二起落臂24同步旋转,并借助第一起落臂23与第二起落臂24的旋转作用进一步带动起升转接部25和封口连接部26起升,进而分别由起升转接部25带动起升分段结构7起升工作,由封口连接部26带动升降封口结构8起升工作。
具体的是,请继续参考图2、图4至图6,所述起升分段结构7包括分段启动杆71、第一传动绳体72和分段拉动杆73;其中,所述分段启动杆71呈横向转动装配于所述捕捞起落结构2的起升转接部25,且所述分段启动杆71的两端分别对应于所述捕捞网体6的两侧外部;所述第一传动绳体72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第一传动绳体72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分段启动杆71的两端;所述分段拉动杆73固接于所述捕捞网体6的自适应折叠部62与储存部63之间,且所述分段拉动杆73与所述分段启动杆71平行布置;两条所述第一传动绳体7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分段拉动杆73的两端;用以在起升转接部25带动分段启动杆71起升时,分段启动杆71可经由第一传动绳体72带动分段拉动杆73同步起升,分段拉动杆73能够带动自适应折叠部62与储存部63之间的捕捞网体6底部上升(参考图6),并进一步使自适应折叠部62与储存部63之间捕捞网体6的顶底部相接触,从而使得自适应折叠部62与储存部63之间的通路隔断,以此实现因船体结构1带动捕捞网体6航进而聚集在储存部63的鱼类能够被单独隔出,同时在分段拉动杆73的起升带动作用下,使自适应折叠部62与储存部63之间位置能上升至高于船甲板12的高度,保证储存部63内部鱼类能够借助自身重力落至船甲板12。
请继续参考图2、图5、图6,所述升降封口结构8包括第二传动绳体81和封口抱箍82;所述第二传动绳体81的一端与所述封口连接部26相连接,所述封口抱箍82与所述第二传动绳体81的另一端相连接,用以通过封口连接部26经第二传动绳体81同步带动封口抱箍82起升至船甲板12高度。
所述封口抱箍82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储存部63的网体收取出口631;在所述封口抱箍82安装于所述网体收取出口631时,所述网体收取出口631处于封闭状态,在所述封口抱箍82未安装于所述网体收取出口631时,所述网体收取出口631处于开启状态;用以以此实现在封口抱箍82起升后,封口抱箍82能够同步带动网体收取出口631处于船甲板12的高度位置,使储存部63内部的鱼类可经由开启的网体收取出口631落至船甲板12的特定容器内。
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模块9通过电路分别连接有电源模块91和一个控制面板92,且所述控制模块9的控制输出端通过电路连接有一个继电器93;所述继电器9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机推杆41和所述齿轮减速电机22通过电路连接,用以借助控制模块9和继电器93配合实现对电机推杆41及齿轮减速电机22的远程自动化控制运行,提升整体的自动化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模块9、所述电源模块91、所述控制面板92以及所述继电器93均设于所述船甲板12或控制舱内部。所述控制模块9可采用但不限于型号为AT80C51的单片机控制板、型号为STM32的微控制器;所述继电器93可采用但不限于型号为UD2-4.5NU的8脚式继电器。
如图8所示,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做好捕捞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配置安装捕捞起落结构2,在捕捞网体6配置起升分段结构7,并通过升降封口结构8封闭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
S2: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2,使捕捞起落结构2处于船体结构1前侧的捕捞工作位置,并分别通过起升分段结构7连接定位捕捞网体6,通过升降封口结构8连接并定位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至捕捞位置。
具体为: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2中的齿轮减速电机22,齿轮减速电机22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23朝船甲板12的前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23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26、第二起落臂24以及起升转接部25同步向下移动至捕捞工作位置。
与起升转接部25相连接的起升分段结构7同步下降,起升分段结构7中的分段拉动杆73在自身重力下落入水中,并在水中带动对应自适应折叠部62与储存部63之间分段位置的捕捞网体6底端下降,捕捞网体6顶端自由上浮,使得捕捞网体6在分段位置处沿周向展开(第一个位置)。
与封口连接部26相连接的升降封口结构8同步下降,并带动捕捞网体6中的网体收取出口631形成的出口端同步下降至水中,使网体收取出口631形成的出口端定位保持在水中特定捕捞位置,在捕捞网体6的入口端向前方伸展时,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保持原位,使捕捞网体6有效前后展开。
S3: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启动伸缩驱动结构4,使伸缩驱动结构4驱动伸缩定位结构3朝远离船体结构1的方向(即船体结构1前侧方向)伸展开,并由伸缩定位结构3借助网口支承结构5进一步带动捕捞网体6的入口端朝船体结构1的前侧方向伸出并张开,以此展开整个捕捞网体6准备开始捕捞作业。
具体为: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启动伸缩驱动结构4中的电机推杆41,电机推杆41的输出端推进伸缩定位结构3中的X型折叠架32,使X型折叠架32朝船体结构1的前侧方向展开,同时电机推杆41在转接块42和牛眼轴承座43的配合作用下自动调节角度至稳定状态,使得X型折叠架32保持稳定。
两个X型折叠架32分别对应朝前方两侧方向伸展,且位于两个X型折叠架32远端的架体装配杆33沿着网口支承结构5中的横向上支承杆51分别对应向两端滑动,直至两个X型折叠架32完全展开时,横向上支承杆51保持定位稳定,并在横向上支承杆51的定位作用下,纵向支承杆52和横向下支承杆53均保持稳定,此时保持横向上支承杆51稳定位于水面上方,横向下支承杆53稳定位于水面下方,以此形成一个能够捕捞顶层水域鱼群的捕捞口支承架,边沿依次固定在捕捞口支承架的网体捕捞入口611形成捕捞网体6的入口端,使得捕捞网体6在捕捞口支承架处沿周向展开(第二个位置)开始捕捞作业。
通过在捕捞口支承架底端设置的配重块54,适度增大捕捞口支承架处的重量,保持捕捞口支承架在受到水阻力时的稳定性。
S4:船体结构1向前航进时通过伸缩定位结构3同步带动网口支承结构5及捕捞网体6前进,利用捕捞网体6进行过滤捕捞作业,并借助捕捞网体6前进使捕捞到的鱼类自动聚集至捕捞网体6对应出口端的内部位置。
具体为:在船体结构1向前航进时,通过伸缩定位结构3中的X型折叠架32同步带动网口支承结构5及捕捞网体6前进,位于顶层水域的鱼群通过捕捞网体6的网体捕捞入口611进入捕捞网体6的捕捞部61,由于此时鱼群相对处于原位,而捕捞网体6随着船体结构1航进而处于前进状态,因此鱼群自动被聚集至捕捞网体6的储存部63,并进一步随着储存部63的周向限位作用以及船体结构1的驱赶作用,鱼群保持向前游动。
S5:再次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2,使捕捞起落结构2起升至处于船体结构1上方的收取工作位置;通过捕捞起落结构2分别带动起升分段结构7和升降封口结构8同步起升,由起升后的起升分段结构7单独将捕捞网体6的捕捞鱼类聚集部隔出并上升至船体结构1上方高度,由起升后的升降封口结构8将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带动上升至船体结构1高度。
具体为:位于船甲板12的作业人员观察储存部63内部的鱼类是否达到预定收取容量;若未达到,则继续等待捕捞;若达到,则通过控制面板92向控制模块9发送控制指令,由控制模块9再次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2中的齿轮减速电机22,齿轮减速电机22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23朝船甲板12的后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23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26、第二起落臂24以及起升转接部25同步向上起升移动至收取工作位置。
起升分段结构7中的分段启动杆71经由第一传动绳体72拉动分段拉动杆73上升,拉起对应自适应折叠部62与储存部63之间分段位置的捕捞网体6底端,并进一步向上拉起捕捞网体6的顶端,使得捕捞网体6在分段位置处的顶底端相接触(参考图6),捕捞网体6的分段位置处上升至船体结构1的船甲板12上方,此时捕捞网体6的自适应折叠部62受牵拉自动展开,以在网体捕捞入口611保持原位时增大捕捞网体6的整体作业长度完成收取作业。
升降封口结构8中的第二传动绳体81在封口连接部26的起升带动作用下上升,同时由第二传动绳体81带动封口抱箍82以及捕捞网体6的网体收取出口631上升,网体收取出口631上升至船体结构1的船甲板12高度。
S6:通过升降封口结构8开启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使单独隔出的捕捞网体6中的鱼类落至船体结构1的特定容器内,直至鱼类完全排出。
具体为:作业人员将捕捞网体6的网体收取出口631导向对准位于船甲板12的特定容器,并解除封口抱箍82对网体收取出口631的封闭作用,此时位于捕捞网体6的储存部63中的鱼类经网体收取出口631自动落至特定容器内,等待直至鱼类完全自储存部63中排出。
S7:通过升降封口结构8重新封闭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并通过控制模块9重新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2,使捕捞起落结构2再次处于船体结构1前侧的捕捞工作位置,整个捕捞网体6再次进入捕捞状态。
具体为:在储存部63收集到的鱼类完全排出后,利用升降封口结构8中的封口抱箍82重新封闭网体收取出口631,并通过控制模块9重新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2中的齿轮减速电机22,齿轮减速电机22的输出端再次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23朝船甲板12的前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23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26、第二起落臂24以及起升转接部25重新向下移动至捕捞工作位置,进而继续由起升分段结构7连接定位捕捞网体6,由升降封口结构8连接定位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在捕捞网体6的入口端保持原位的同时,捕捞网体6的出口端再次回至捕捞位置,使整体捕捞网体6沿周向、前后伸展再次进入捕捞状态以继续进行捕捞作业,直至达到单次总捕捞量要求,即可。
至此,一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完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做好捕捞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配置安装捕捞起落结构,在捕捞网体配置起升分段结构,并通过升降封口结构封闭捕捞网体的出口端;
S2: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使捕捞起落结构处于船体结构前侧的捕捞工作位置,并分别通过起升分段结构连接定位捕捞网体,通过升降封口结构连接并定位捕捞网体的出口端至捕捞位置;
S3: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伸缩驱动结构,使伸缩驱动结构驱动伸缩定位结构朝船体结构的前侧方向伸展开,并由伸缩定位结构借助网口支承结构进一步带动捕捞网体的入口端朝船体结构的前侧方向伸出并张开,以此展开整个捕捞网体准备开始捕捞作业;
S4:船体结构向前航进时通过伸缩定位结构同步带动网口支承结构及捕捞网体前进,利用捕捞网体进行过滤捕捞作业,并借助捕捞网体前进使捕捞到的鱼类自动聚集至捕捞网体对应出口端的内部位置;
S5:再次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使捕捞起落结构起升至处于船体结构上方的收取工作位置;通过捕捞起落结构分别带动起升分段结构和升降封口结构同步起升,由起升后的起升分段结构单独将捕捞网体的捕捞鱼类聚集部隔出并上升至船体结构上方高度,由起升后的升降封口结构将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带动上升至船体结构高度;
S6:通过升降封口结构开启捕捞网体的出口端,使单独隔出的捕捞网体中的鱼类落至船体结构的特定容器内,直至鱼类完全排出;
S7:通过升降封口结构重新封闭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并通过控制模块重新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使捕捞起落结构再次处于船体结构前侧的捕捞工作位置,整个捕捞网体再次进入捕捞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中的齿轮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朝船甲板的前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第二起落臂以及起升转接部同步向下移动至捕捞工作位置;
与起升转接部相连接的起升分段结构同步下降,起升分段结构中的分段拉动杆在自身重力下落入水中,并在水中带动对应自适应折叠部与储存部之间分段位置的捕捞网体底端下降,捕捞网体顶端自由上浮,使得捕捞网体在分段位置处沿周向展开;与封口连接部相连接的升降封口结构同步下降,并带动捕捞网体中的网体收取出口形成的出口端同步下降至水中,使网体收取出口形成的出口端定位保持在水中特定捕捞位置,在捕捞网体的入口端向前方伸展时,捕捞网体的出口端保持原位,使捕捞网体有效前后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伸缩驱动结构中的电机推杆,电机推杆的输出端推进伸缩定位结构中的X型折叠架,使X型折叠架朝船体结构的前侧方向展开,同时电机推杆在转接块和牛眼轴承座的配合作用下自动调节角度至稳定状态,使得X型折叠架保持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两个X型折叠架分别对应朝前方两侧方向伸展,且位于两个X型折叠架远端的架体装配杆沿着网口支承结构中的横向上支承杆分别对应向两端滑动,直至两个X型折叠架完全展开时,横向上支承杆保持定位稳定,并在横向上支承杆的定位作用下,纵向支承杆和横向下支承杆均保持稳定,此时保持横向上支承杆稳定位于水面上方,横向下支承杆稳定位于水面下方,以此形成一个能够捕捞顶层水域鱼群的捕捞口支承架,边沿依次固定在捕捞口支承架的网体捕捞入口形成捕捞网体的入口端,使得捕捞网体在捕捞口支承架处沿周向展开开始捕捞作业;
通过在捕捞口支承架底端设置的配重块,增大捕捞口支承架处的重量,保持捕捞口支承架在受到水阻力时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
在船体结构向前航进时,通过伸缩定位结构中的X型折叠架同步带动网口支承结构及捕捞网体前进,位于顶层水域的鱼群通过捕捞网体的网体捕捞入口进入捕捞网体6的捕捞部,由于此时鱼群相对处于原位,而捕捞网体随着船体结构航进而处于前进状态,因此鱼群自动被聚集至捕捞网体的储存部,并进一步随着储存部的周向限位作用以及船体结构的驱赶作用,鱼群保持向前游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过程包括:
位于船甲板的作业人员观察储存部内部的鱼类是否达到预定收取容量;
若未达到,则继续等待捕捞;
若达到,则通过控制面板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由控制模块再次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中的齿轮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朝船甲板的后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第二起落臂以及起升转接部同步向上起升移动至收取工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起升分段结构中的分段启动杆经由第一传动绳体拉动分段拉动杆上升,拉起对应自适应折叠部与储存部之间分段位置的捕捞网体底端,并进一步向上拉起捕捞网体的顶端,使得捕捞网体在分段位置处的顶底端相接触,捕捞网体的分段位置处上升至船体结构的船甲板上方,此时捕捞网体的自适应折叠部受牵拉自动展开,以在网体捕捞入口保持原位时增大捕捞网体的整体作业长度完成收取作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升降封口结构中的第二传动绳体在封口连接部的起升带动作用下上升,同时由第二传动绳体带动封口抱箍以及捕捞网体的网体收取出口上升,网体收取出口上升至船体结构的船甲板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的具体过程包括:
将捕捞网体的网体收取出口导向对准位于船甲板的特定容器,并解除封口抱箍对网体收取出口的封闭作用,此时位于捕捞网体的储存部中的鱼类经网体收取出口自动落至特定容器内,等待直至鱼类完全自储存部中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的具体过程包括:
在储存部收集到的鱼类完全排出后,利用升降封口结构中的封口抱箍重新封闭网体收取出口,并通过控制模块重新控制启动捕捞起落结构中的齿轮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再次旋转带动第一起落臂朝船甲板的前侧方向旋转,同时由第一起落臂依次带动封口连接部、第二起落臂以及起升转接部重新向下移动至捕捞工作位置,进而继续由起升分段结构连接定位捕捞网体,由升降封口结构连接定位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在捕捞网体的入口端保持原位的同时,捕捞网体的出口端再次回至捕捞位置,使整体捕捞网体沿周向、前后伸展再次进入捕捞状态以继续进行捕捞作业,直至达到单次总捕捞量要求。
CN202110859611.1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Active CN113349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9611.1A CN113349169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9611.1A CN113349169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9169A true CN113349169A (zh) 2021-09-07
CN113349169B CN113349169B (zh) 2022-08-30

Family

ID=7754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9611.1A Active CN113349169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91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526A (zh) * 2021-12-02 2022-03-1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便携式拖网起网卸鱼系统
CN114868710A (zh) * 2022-06-08 2022-08-09 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39463B2 (en) * 1979-09-14 1984-09-27 Graham Richard De Clifford Improvements in fishing vessels
CN103144744A (zh) * 2013-03-21 2013-06-12 梁天强 一种多功能联合捕鱼船
KR20160107039A (ko) * 2015-03-03 2016-09-13 이상술 해파리 포획장치
US20170042132A1 (en) * 2015-08-14 2017-02-16 George Hallner Trawling skimmer
CN207917094U (zh) * 2018-01-10 2018-09-28 绵阳荣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109997803A (zh) * 2019-04-16 2019-07-12 袁朋 一种铲网气泡连续活鱼捕捞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39463B2 (en) * 1979-09-14 1984-09-27 Graham Richard De Clifford Improvements in fishing vessels
CN103144744A (zh) * 2013-03-21 2013-06-12 梁天强 一种多功能联合捕鱼船
KR20160107039A (ko) * 2015-03-03 2016-09-13 이상술 해파리 포획장치
US20170042132A1 (en) * 2015-08-14 2017-02-16 George Hallner Trawling skimmer
CN207917094U (zh) * 2018-01-10 2018-09-28 绵阳荣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109997803A (zh) * 2019-04-16 2019-07-12 袁朋 一种铲网气泡连续活鱼捕捞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526A (zh) * 2021-12-02 2022-03-1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便携式拖网起网卸鱼系统
CN114158526B (zh) * 2021-12-02 2024-01-23 陆忠华 一种便携式拖网起网卸鱼系统
CN114868710A (zh) * 2022-06-08 2022-08-09 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9169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9169B (zh)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捕捞方法
CN113291423B (zh) 一种基于水面捕捞的渔船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
CN110901842B (zh) 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
CN202923846U (zh) 水面垃圾自动清扫船
CN213229068U (zh) 一种用于清理水上垃圾的智能打捞设备
CN107972824A (zh) 一种机械化收割海带的船只和方法
CN110122438A (zh) 一种泵吸式海产品勘探及捕捞装置
CN114291239B (zh) 水下垃圾清理机器人
CN212423399U (zh) 一种自动搜集水面垃圾的无人环保船
CN112695723A (zh) 一种景观水域节能型打捞装置
CN110182316A (zh) 一种多功能挡浪挡流养殖船
CN105383645A (zh) 船用拖拽漂浮式太阳能电站
CN109398629A (zh) 水面小型漂浮物清理船
CN211196622U (zh) 一种水面自动搜索垃圾清理无人机
CN210284539U (zh) 一种可升降的垃圾机器人
CN208798540U (zh) 自航式多功能海洋养殖平台
CN2908344Y (zh) 一种多功能游乐船
CN115924010A (zh) 一种半潜式深远海养殖网箱死鱼收集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528636U (zh) 一种曲柄连杆滑块弹簧式仿生扑翼装置
CN110419512A (zh) 一种海生物捕捞机器人
CN110481719B (zh) 一种小型收草船
CN109591968A (zh) 芡实打捞装置
CN108487204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树枝打捞设备
CN208016734U (zh) 一种吞食式捕鱼装置
CN112758254A (zh) 一种能够自动切割残荷杆的浮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