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8967A -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967A
CN113348967A CN202110679291.1A CN202110679291A CN113348967A CN 113348967 A CN113348967 A CN 113348967A CN 202110679291 A CN202110679291 A CN 202110679291A CN 113348967 A CN113348967 A CN 113348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arts
stick
retaining
fung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92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晓生
柳凤玉
刘海军
刘绍苍
姚金林
李大港
张磊
孟凡飞
梁宏丽
王彦玲
王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quan Xicai Application Mycolo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quan Xicai Application Mycolo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quan Xicai Application Mycolo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quan Xicai Application Mycolo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92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89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8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96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淀粉25‑35份、大豆油25‑30份、甘油60‑65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5‑18份、聚丙烯酰胺2‑4份和水900‑1100份。本发明提供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可保持稳定的液态,使用时可直接喷施到菌棒表面成膜,达到较好的保水性的同时又能保证菇蕾正常突破。且菇蕾出菇过程中,仅是在菇蕾处形成点状或孔状突破,实现了极佳的保水性。本发明免去了套袋程序,解决大量机械成本,并解决了套袋过程中对菌棒产生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遂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香菇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柄短、干燥、肉实、园整等的优质鲜菇的需求更加迫切。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迎合市场的这一需求,栽培香菇采用了不脱袋出菇技术,即菌棒发菌达到生理成熟后,不脱袋直接上架,进行催菇管理,当菇蕾形成后,菌棒上哪里形成菇蕾就在菌袋的哪里用刀子将塑料袋割开,让香菇子实体长出袋子,从而达到增加优质菇比例,提高产品质量。但这种方法存在袋内“憋袋菇”较多、费工费时、菌棒后续保水性差等问题,导致该技术一度被生产者抛弃。为了解决香菇生产增加优质菇的目的,产业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开发出香菇菌袋保水膜,即在香菇菌棒制棒时使用两层塑料袋子,外层使用常规的聚氯乙烯塑料袋,在外袋内部增加一层很薄易破的塑料膜,在发好菌丝脱袋上架时,将外层较厚的塑料袋脱掉,保留内层的塑料薄膜,当菌棒出菇时,菇蕾顶破内膜而发育生长。因有一层内膜的保护,菌棒内部的水分散失缓慢,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袋内供应子实体生长所需的水分,出菇期很少浇水或不浇水,在极大提高子实体品质的同时,又可很好的节约了水资源。
但是,在保水膜使用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短板和弊端,如生产成本高,套袋工序复杂、子实体易污染、发菌管理难度加大等。这些弊端造成的危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香菇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菌棒保水膜材料制作成本低、储存和使用方法简单,可以通过喷洒的形式覆盖在菌棒表面并快速成膜,且在菌棒表面形成的膜具有很好的保水性和菇蕾穿透性,而在常温且避光的条件下该菌棒保水膜材料可保持稳定的液体状态。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25-35份、大豆油25-30份、甘油60-65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5-18份、聚丙烯酰胺2-4份和水900-1100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菌棒保水膜材料中,一定比例的玉米淀粉熟化后与大豆油和甘油混合,在微量的聚丙烯酰胺的作用下,喷施到菌棒表面后,可使玉米淀粉和大豆油凝聚形成一层薄膜,该薄膜完全不会影响菇蕾的正常突破,不会出现因薄膜的存在而产生憋袋菇,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且在成膜过程中,一定量的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的加入,可以使玉面淀粉和大豆油快速渗透到菌棒缝隙中,使形成的薄膜与菌棒的表层形成一体,不易脱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与甘油的加入还可以改善由玉米淀粉和大豆油形成的膜撕裂性,使菇蕾出菇过程中,不会在膜的表面出现撕裂或者大片掉落的现象,仅是在菇蕾突破处形成点状或孔状,实现了极佳的保水性,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可长期保持稳定的液态,储存和使用方便,在出菇管理过程中,实现对菌棒表面保水膜的随时喷洒修补,免去了使用装袋机对菌棒套袋保水的程序,解决大量机械成本,并解决了套袋过程中对菌棒产生的污染。且本发明提供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原料成本低、菌棒废弃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优选的,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30份、大豆油27份、甘油63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6.5份、聚丙烯酰胺3份和水1000份。
上述优选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成膜的速度和膜的保水性。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质量配比,向所述水中加入所述玉米淀粉,在搅拌过程中加热熟化,再依次加入所述大豆油和所述甘油,混合均匀,得到粥状物;
b、向所述粥状物中依次加入所述聚丙烯酰胺和所述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混合均匀,得到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保存至避光容器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仅涉及加热和搅拌的操作,设备要求低,制备过程中不易对菌棒保水膜材料造成污染,具有工艺简单和成本低的优势。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加热熟化的温度为100℃-102℃、时间为10min-15min。
优选的,该制备方法在搅拌过程中完成,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r/min-150r/min。
本发明提供了该菌棒保水膜材料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为:将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用水稀释30-60倍后,在光照条件下,均匀喷洒至食用菌菌棒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菌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仅通过喷施即可完成在菌棒表面形成保水膜,省去大量套袋工作以及套袋过程对菌棒产生的污染,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
优选的,所述菌棒为24h内未喷过水的裸棒。
优选的,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在菌棒表面的喷洒量为5mL/m2-15mL/m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25份、大豆油25份、甘油60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5份、聚丙烯酰胺2份和水900份。
上述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质量配比,向水中加入所述玉米淀粉,在100r/min的搅拌过程中,100℃加热15min,使玉米淀粉熟化,再在搅拌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加入大豆油,充分混匀后再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得到粥状物;
b、在上述搅拌条件下,向粥状物中缓慢加入聚丙烯酰胺(加少量水使聚丙烯酰胺溶解,水的加入量以使聚丙烯酰胺刚好能完全溶解为准),充分混匀后,再加入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混合均匀得到菌棒保水膜材料,保存至避光容器中。
实施例2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30份、大豆油27份、甘油63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6.5份、聚丙烯酰胺3份和水1000份。
上述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质量配比,向清水中加入所述玉米淀粉,在120r/min的搅拌过程中,101℃加热12min,使玉米淀粉熟化,再在搅拌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加入大豆油,充分混匀后再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得到粥状物;
b、在上述搅拌条件下,向粥状物中缓慢加入聚丙烯酰胺(加少量水使聚丙烯酰胺溶解,水的加入量以使聚丙烯酰胺刚好能完全溶解为准),充分混匀后,再加入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混合均匀得到菌棒保水膜材料,保存至避光容器中。
实施例3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35份、大豆油30份、甘油65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8份、聚丙烯酰胺4份和水1100份。
上述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质量配比,向清水中加入所述玉米淀粉,在150r/min的搅拌过程中,102℃加热10min,使玉米淀粉熟化,再在搅拌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加入大豆油,充分混匀后再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得到粥状物;
b、在上述搅拌条件下,向粥状物中缓慢加入聚丙烯酰胺(加少量水使聚丙烯酰胺溶解,水的加入量以使聚丙烯酰胺刚好能完全溶解为准),充分混匀后,再加入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混合均匀得到菌棒保水膜材料,保存至避光容器中。
对比例1
用等量的聚乳酸代替实施例1中的聚丙烯酰胺,其它组分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菌棒保水膜材料。
试验例1
1、材料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
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院内试验出菇棚内的短菌龄610品种菌棒600棒。
2、方法
2.1、摆放菌棒
将菌棒的摆放位置确定,安排在架子的第四层及第五层,并在试验过程中,每隔3天换一个位置,以保证菌棒培养条件的一致性。在施用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前一天对菌棒进行注水处理,注水量以饱和为准。
2.2、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喷施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中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稀释30倍,待用。将摆放好的600个菌棒分为6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每组100棒,在注水处理24h后,A、B、C、D和F进行脱袋(成为裸棒),E组保留原有塑料材质保水膜的完整。使用电动喷雾器对A组裸棒喷施稀释后的实施例1中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喷施量满足10mL/m2(菌棒保水膜材料原液的消耗量),喷施要均匀一致。用上述同样的喷施方法再对B组裸棒喷施实施例2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对C组裸棒喷施实施例3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对D组裸棒喷施对比例1的菌棒保水膜材料,E组和F组不做处理(E组作为塑料保水膜对照组,F作为裸棒对照组)。在液态保水膜材料喷施后每隔24h菌棒称重记录一次,检验菌棒重量的变化,以验证保水膜的保水效果。
2.3、试验过程菌棒的管理
试验菌棒在试验过程中的管理,完全按照正常的菌棒养菌期管理执行。
2.4、各试验组及对照组菌棒注水后平均重量
A组:4.96市斤/每棒
B组:4.95市斤/每棒
C组:4.96市斤/每棒
D组:4.97市斤/每棒
E组:5.08市斤/每棒
F组:4.96市斤/每棒
2.5、试验数据记录时间
试验称重保持9天,在每天早上7点三十分钟称重并记录。
2.6、实验结果
1-9天各实验组菌袋重量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原重 1d 2 3 4 5 6 7 8 9 总失水
A组 4.96 4.89 4.80 4.73 4.64 4.56 4.49 4.41 4.34 4.25 0.71
B组 4.95 4.91 4.80 4.74 4.66 4.56 4.48 4.43 4.37 4.26 0.69
C组 4.96 4.91 4.83 4.73 4.63 4.58 4.50 4.44 4.36 4.29 0.67
D组 4.97 4.88 4.70 4.54 4.36 4.23 4.11 3.95 3.82 3.67 1.30
E组 5.08 5.02 5.00 4.97 4.91 4.74 4.57 4.40 4.23 4.06 1.02
F组 4.96 4.82 4.67 4.53 4.38 4.22 4.08 3.94 3.80 3.64 1.32
注:①原重是指菌棒注水后的重量;②表中的重量单位是“市斤”;③表中的总失水是指菌棒经过9天管理的失水总量。
其中,D组菌棒表面并未形成完整的保护膜,因此,其保水效果较差,失水率与裸棒相当。A组-C组的保水情况实现了与传统塑料保水膜相当的保水效果。
通过试验证明,本申请的液态菌棒保水膜材料完全可以代替塑料材质保水膜在香菇生产上应用,解决香菇及其它食用菌应用塑料材质保水膜的污染问题及存在的其它应用短板。
记录9天以后继续观察的七日,其中A-C组每日菌棒的平均失水量基本稳定在0.07-0.08市斤的范围之内,E组每日菌棒的平均失水量在0.11-0.12市斤的范围之内,而D组合F组每日菌棒的平均失水量在0.14-0.16市斤的范围之内。
在试验记录过程中,对菌棒出现“憋袋菇”、“产品产量”、“菌棒污染率”等进行了认真仔细观察记录,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121902110000071
Figure BDA0003121902110000081
注:①憋袋菇数量:100袋试验菌棒出现憋袋菇的菌棒的数量;憋袋菇占比:出现憋袋菇的菌棒的占比。
②产量:单个菌棒出菇重量;生物转化率:鲜菇重量/培养基原始干重×100%,试验菌棒培养基原始干料重量为1000g)。
③污染数量:经过上述阶段的出菇管理后丧失再出菇能力的菌棒数量。
试验例2
将实施例1-3中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分别稀释50倍和60倍,然后分别进行与试验例1相同的验证试验,最终记录的菌棒的失水率、出菇产量和染菌率与试验例的验证结果基本相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25-35份、大豆油25-30份、甘油60-65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5-18份、聚丙烯酰胺2-4份和水900-11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米淀粉30份、大豆油27份、甘油63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16.5份、聚丙烯酰胺3份和水100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质量配比,向所述水中加入所述玉米淀粉,在搅拌过程中加热熟化,再依次加入所述大豆油和所述甘油,混合均匀,得到粥状物;
b、向所述粥状物中依次加入所述聚丙烯酰胺和所述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混合均匀,得到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保存至避光容器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加热熟化的温度为100℃-102℃、时间为10min-15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在搅拌过程中完成,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r/min-150r/min。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用水稀释30-60倍后,在光照条件下,均匀喷洒至食用菌菌棒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菌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为24h内未喷过水的裸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棒保水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保水膜材料在菌棒表面的喷洒量为5mL/m2-15mL/m2
CN202110679291.1A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3348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9291.1A CN113348967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9291.1A CN113348967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967A true CN113348967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5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9291.1A Withdrawn CN113348967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89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962A (zh) * 2022-09-14 2022-11-29 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962A (zh) * 2022-09-14 2022-11-29 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8917B (zh) 辣椒种子引发剂
CN106069340A (zh) 一种葡萄的育苗方法
CN105384529A (zh) 马铃薯微型薯有机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3975772A (zh) 以竹屑进行香菇代料栽培的方法
CN101861799A (zh) 金福菇室内无土栽培法
CN113348967A (zh)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3404369A (zh)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平菇出菇菌包的方法
CN103923908A (zh) 一种食用菌固定化菌种的制备及其保藏方法
CN111448946A (zh) 一种红托竹荪枝条菌种培育方法
CN109795794B (zh) 一种制备可降解材料的方法
KR20140127390A (ko) 유색팽이버섯 배지 조성물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버섯 재배방법
CN104798498A (zh) 一种杉木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
CN106831118B (zh) 一种胶原蛋白凝胶/膨润土双层包膜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15403962B (zh) 一种菌棒保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029455A (zh) 香菇栽培用保水培养料及其应用方法
CN114365660A (zh) 一种香菇二级枝条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3373879A (zh) 一种烟草专用可降解固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3770A (zh) 一种可控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22184B (zh) 一种可控型食用菌菌棒保水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18854B (zh) 一种炭上培养苔藓的方法
CN110001157B (zh) 一种菌类防损防撞包装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3396775A (zh) 利用酱香型酒糟培养平菇的方法及栽培酒糟平菇的配方
CN105532408A (zh) 一种观赏水草栽培介质及其加工方法
CN114503873A (zh) 一种双孢蘑菇液体菌种还原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01524027B (zh) 旱地农作物轻简抗旱基质育苗移栽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