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8522B - 通信用屏蔽电线 - Google Patents

通信用屏蔽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522B
CN113348522B CN202080009283.XA CN202080009283A CN113348522B CN 113348522 B CN113348522 B CN 113348522B CN 202080009283 A CN202080009283 A CN 202080009283A CN 113348522 B CN113348522 B CN 113348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s
film
wire
parallel
shiel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92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8522A (zh
Inventor
清水亨
远藤崇树
上柿亮真
岩间健一郎
田口欣司
冈野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48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8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2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75Multi-layer she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02Pair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22Metal wires or tapes, e.g. made of steel
    • H01B7/228Metal braid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用屏蔽电线,在使用将一对绝缘电线彼此不绞合而并列地配置而成的平行电线的通信用电线中,噪声屏蔽性优异,信号不易产生传播时间差。形成为如下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具有将一对绝缘电线(11)相互并列地排列而成的平行电线(10),绝缘电线(11)具有导体(12)和包覆所述导体(12)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13),在所述平行电线(11)的外周具备将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20)和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屏蔽层(30)。

Description

通信用屏蔽电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用屏蔽电线。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领域中高速通信的需求正在增加。作为高速通信的方式之一,多采用使用由一对绝缘电线构成的通信用电线通过差动信号来进行通信的方式。作为用于这样的差动信号的通信的通信用电线,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样,公知将一对由导体和包覆在该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构成的绝缘电线绞合而成的双绞线。如果使用双绞线,则易于消除来自外部的共模噪声,易于使通信稳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32583号公报
但是,在近年的高速通信中寻求GHz频带这样的高频带下的通信,在像专利文献1这样使用双绞线的情况下,由周期性的绞合结构引起的高频带下的信号的衰减成为课题。
另一方面,在将绝缘电线对不绞合而并列地配置来使用的情况下,即使在高频带中信号的衰减也较小。但是,由于各个绝缘电线未绞合,在例如使通信用电线弯折时等情况下,由于相互的位置发生变化而易于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或者信号易于产生传播时间差。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公开鉴于上述的课题,将提供如下的通信用屏蔽电线作为课题:在使用将一对绝缘电线彼此不绞合而并列地配置而成的平行电线的通信用电线中,不易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且信号不易产生传播时间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用屏蔽电线,其中,所述通信用屏蔽电线具有将一对绝缘电线相互并列地排列而成的平行电线,所述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在所述平行电线的外周具备将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和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屏蔽层。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通信用屏蔽电线成为如下的通信用屏蔽电线:在使用将一对绝缘电线彼此不绞合而并列地配置而成的平行电线的通信用电线中,不易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且信号不易产生传播时间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用屏蔽电线,其中,所述通信用屏蔽电线具有将一对绝缘电线相互并列地排列而成的平行电线,所述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在所述平行电线的外周具备将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和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屏蔽层。
根据上述通信用屏蔽电线,将一对绝缘电线彼此不绞合而并列地配置。由于不具有绞合结构,与使用双绞线的情况相比,即使在高频带下,也能够减小共振等由周期结构引起的信号的衰减。
另外,上述通信用屏蔽电线具有编织屏蔽层和薄膜状屏蔽层,由此,与各自单独地使用编织屏蔽层、薄膜状屏蔽层的情况相比,具有较高的噪声屏蔽性。与将一对绝缘电线绞合而成的双绞线相比,平行电线易于受到噪声的影响,但是通过同时使用编织屏蔽层和薄膜状屏蔽层,即使在平行电线中也能够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进而,通过在平行电线的外周设置的编织屏蔽层和薄膜状屏蔽层的双重结构,构成平行电线的绝缘电线对相互捆束,相互间的距离不易产生偏移,易于维持成对的绝缘电线的对称性。其结果是,不易产生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另外,来自外部的噪声容易相等地作用于成对的绝缘电线双方,因此不易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能够减小其影响。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感应噪声、共振的产生。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本公开的通信用屏蔽电线优选的是,在所述平行电线的外周从内侧起依次具有所述编织屏蔽层和所述薄膜状屏蔽层。这样,编织屏蔽层对绝缘电线对的紧固效果尤其优异,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偏移,对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进行抑制的效果、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的效果尤其优异。另外,通过具有噪声屏蔽效果的编织屏蔽层对平行电线进行捆束,由此,与例如使用绝缘带件等其他捆束构件来对平行电线进行捆束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通信用屏蔽电线的小径化及结构的简化,生产性优异。
优选的是,在所述平行电线中,成对的绝缘电线相互热粘或胶接。这样,成对的绝缘电线的相对位置不易产生偏移,对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进行抑制的效果、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的效果尤其优异。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电线在所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具有能够通过热而熔融的热粘层,且经由所述热粘层而相互热粘。特别是,所述热粘层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在这些情况下,在对绝缘电线进行热粘时,能够抑制绝缘包覆层的变形,绝缘电线的对称性优异。其结果是,对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进行抑制的效果、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的效果尤其优异。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通信用屏蔽电线优选的是,在所述平行电线的外周从内侧起依次具有所述薄膜状屏蔽层和所述编织屏蔽层,所述绝缘电线能够在所述薄膜状屏蔽层的内侧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这样,在通信用屏蔽电线弯折时等情况下,绝缘电线能够通过在薄膜状屏蔽层的内侧使相对位置移动来吸收载荷,绝缘电线对彼此之间的距离不易发生偏移。其结果是,绝缘电线在对称性上优异,对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进行抑制的效果、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的效果尤其优异。此时,通过具有噪声屏蔽效果的薄膜状屏蔽层适当地对平行电线进行捆束,由此,与例如使用绝缘带等其他捆束构件来对平行电线进行捆束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通信用屏蔽电线的结构小径化、简化,生产性优异。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依次地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首先,对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通用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通信用屏蔽电线1(或者1A、1B;以下,在整体结构的项中同样)具有将一对绝缘电线11彼此并列地配置而成的平行电线10。各绝缘电线11具有导体12和包覆导体12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13。
在平行电线10的外周设置有屏蔽体40。在屏蔽体40中,将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20和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屏蔽层30相互层叠。构成屏蔽体40的编织屏蔽层20或薄膜状屏蔽层30中的一方直接包覆平行电线10的外周。
通信用屏蔽电线1还具有包覆屏蔽体40的外周的套管50。套管50由绝缘材料构成,保护内部的平行电线10。
(平行电线的结构)
构成平行电线10的各绝缘电线11的材料、尺寸等的详情只要彼此相同,则没有特别限定。构成绝缘电线11的导体12使用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来适当地构成即可,绝缘包覆层13使用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来适当地构成即可。
导体12可以构成为上述的金属材料的单线,但从提高挠性等观点出发,优选构成为多个线材绞合的绞线。构成绞线的线材可以全部为相同线材,也可以包括两种以上的线材。
导体12的导体截面积优选小于0.22mm2,进一步优选为0.15mm2以下、0.13mm2以下。作为导体12的外径,优选为0.5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0mm以下、0.45mm以下。通过使导体12细径化,在平行电线10中,导体12之间的距离(将各导体12的中心连结的距离)变近,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特性阻抗变大。即,即使将包覆导体12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13的厚度减小,通过使导体12的距离变小,也易于确保通信用屏蔽电线1所要求的特性阻抗。
导体12优选具有4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通过使导体12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即使使导体12细径化,也能够维持作为电线所要求的抗拉强度。如上所述,通过使导体12细径化,构成平行电线10的绝缘电线11的导体12之间的距离(将各导体12的中心连结的距离)变近,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特性阻抗变大。即,即使将包覆导体12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13的厚度减小,通过使导体12的距离变小,也易于确保通信用屏蔽电线1所要求的特性阻抗。
导体12优选具有7%以上的较高的断裂伸长率。通过使导体12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即使在使平行电线10弯折时等情况下,也易于维持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绝缘电线11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减少外部噪声的影响。
导体12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受导体12的成分组成的影响较大。另外,通过拉丝后的热处理也能够提高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如上所述,作为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高的断裂伸长率的导体12,例如能够例示具有以下这样的成分组成的第一铜合金、第二铜合金。
第一铜合金含有以下的各成分元素,剩余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Fe:0.0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Ti:0.02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Mg:0质量%以上且0.6质量%以下(也包括不含有Mg的方式)
第二铜合金含有以下的各成分元素,剩余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Fe:0.1质量%以上且0.8质量%以下
·P:0.03质量%以上且0.3质量%以下
·Sn:0.1质量%以上且0.4质量%以下
作为构成绝缘包覆层13的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等。绝缘包覆层13也可以适当含有填充材料、阻燃剂等添加剂。另外,构成绝缘包覆层13的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交联,也可以不交联。通过使用交联而成的高分子材料,能够提高绝缘包覆层13的耐热性。
绝缘包覆层13可以使上述的高分子材料发泡而成型,也可以不发泡。从使绝缘包覆层13轻量化等观点出发,优选进行发泡,从简化绝缘包覆层13的制造工序等观点出发,优选不发泡。
从绝缘电线11的细径化、易弯折度等观点出发,绝缘包覆层13的厚度优选为0.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5mm以下、0.20mm以下。此外,如果使绝缘包覆层13过薄,则难以确保通信用屏蔽电线1所要求的特性阻抗,因此绝缘包覆层13的厚度优选设为0.15mm以上。
在绝缘电线11中,优选在导体12整个周围范围内绝缘包覆层的厚度的均匀性较高。即,优选厚度不均较小。通过减小厚度不均,使导体12的偏芯变小,在将一对绝缘电线11并列地配置来构成平行电线10时,成对的绝缘电线11的导体12的对称性得到提高。其结果是,信号不易发生传播时间差,另外,不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能够提高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传送特性。作为偏芯率的范围,例如优选为65%以上。在此,偏芯率由绝缘包覆层13的厚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百分比表示([最小绝缘厚度]/[最大绝缘厚度]×100%)。
平行电线10是将一对绝缘电线11彼此不绞合而并列地配置而成的。在此所述的“平行”、“並列”不限定于几何学的“平行”的概念,允许一定程度的偏移。理想地说,是将成对的绝缘电线11彼此之间的距离固定地维持在例如实质上为0mm的较小的值并对称地配置的状态。作为所允许的偏移,例如可以在使平行电线10弯折90度时将成对的绝缘电线11彼此之间的间隙维持在0.5mm以下。这样,与将一对绝缘电线绞合而成的双绞线相比,通过使绝缘电线11以较高的对称性并列地配置,即使在高频带下也能够减少由共振现象等引起的信号的衰减。另外,能够不易产生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另外,能够减少外部噪声的影响。作为将绝缘电线11彼此之间的距离维持得较小且恒定的方法,在后文中详细地进行说明,可以举出通过包覆平行电线10的外周的编织屏蔽层20或薄膜状片材30对构成平行电线10的绝缘电线11进行捆束的方法、使并列地配置的绝缘电线11相互热粘或胶接的方法等。
(屏蔽体的结构)
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在平行电线10的外周具有屏蔽体40,该屏蔽体40包括编织屏蔽层20和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屏蔽层30。
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在平行电线10的外周具有编织屏蔽层20和薄膜状屏蔽层30这两种屏蔽层双方作为屏蔽体40。与单独地使用任一种屏蔽层的情况相比,通过具有两种屏蔽层,包围平行电线10的外周的导电性材料的体积变大,能够实现较高的噪声屏蔽效果。即,能够针对平行电线10有效地屏蔽来自外部的噪声的侵入及噪声向外部的放出。其结果是,与将一对绝缘电线绞合而成的双绞线相比,即使在易于受到噪声的影响的平行电线中,也降低由噪声引起的对传送信号的影响,实现高速通信。
构成屏蔽体40的编织屏蔽层20对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线材、或由在线状的基材的表面施加镀锡等实施金属镀敷的材料构成的金属线材进行编织而成型为中空筒状。编织屏蔽层20发挥针对平行电线10屏蔽来自外部的噪声的侵入及噪声向外部的放出的作用。另外,编织屏蔽层20由于将金属线材编织成网眼状而具有充分的伸缩性,还具有将构成平行电线10的绝缘电线11朝向中心部紧固的作用。编织屏蔽层20的结构(锭数、股数、节距等)根据期望的噪声屏蔽性等来适当选择即可。例如,能够使用线材径为0.12mm、锭数12锭、股数8股、节距15~25mm的编织屏蔽层20等。
构成屏蔽体40的薄膜状屏蔽层30是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的材料,通过金属膜的存在,针对平行电线10发挥屏蔽来自外部的噪声的侵入及噪声向外部的放出的作用。薄膜状屏蔽层30只要具有金属膜则可以是任意方式,可以是仅由金属膜构成的方式或者将金属膜与基材等材料复合而成的方式中的任一种。作为复合材料,能够举出将金属膜和作为基材的高分子薄膜复合而成的高分子-金属复合薄膜作为优选的例子。与以单体使用金属膜的情况相比,通过将金属膜与高分子薄膜复合,能够提高薄膜状屏蔽层30整体上的机械强度及处理性。
薄膜状屏蔽层30所使用的金属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能够例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金属材料。金属膜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层叠使用两种以上的金属膜。另外,薄膜状屏蔽层30在不损害其噪声屏蔽性的范围内也可以复合使用表面保护膜、胶接层等金属、基材以外的材料。
在通过高分子-金属复合薄膜来构成薄膜状屏蔽层30的情况下,作为基材的高分子薄膜的高分子种类,能够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树脂、聚丙烯(PP)等聚烯烃树脂、聚氯乙烯(PVC)等乙烯树脂等。作为高分子种类,从机械强度和柔性优异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PET,能够举出在PET薄膜上复合铝膜而成的Al-PET薄膜作为特别优选的薄膜状屏蔽层30。
作为在高分子-金属薄膜中将高分子薄膜与金属膜复合的方法,能够举出将单独地成型的高分子薄膜与金属膜层叠并通过胶接剂等来固定的方法、在高分子薄膜的表面上通过镀敷、蒸镀等来形成金属膜的方法等。金属膜可以设置在高分子薄膜的单面,也可以设置在两面。
薄膜状屏蔽层30只要直接或经由编织屏蔽层20来包覆平行电线10的外周,则可以以任何方式配置。例如可以举出沿平行电线10的轴线方向呈纵向附加状配置的方式、呈横向卷绕状配置的方式。在纵向附加状的配置中,以形成薄膜状屏蔽层30的薄膜材料的长度方向随着平行电线10的轴线方向地配置且利用薄膜材料在周向上将平行电线10包入的方式形成薄膜状屏蔽层30。绕平行电线10的外周包入一圈的薄膜材料能够通过使两端部相互重合并适当胶接而无间隙地包覆平行电线10的外周。另一方面,在横向卷绕状的配置中,成型为带状的薄膜材料呈以平行电线10为轴的螺旋状卷绕在平行电线10的外周,形成薄膜状屏蔽层30。在螺旋的各匝之间重叠薄膜状屏蔽层30并适当胶接,从而能够无间隙地包覆平行电线10的外周。从易于进行薄膜状屏蔽层30的形成这点、能够相对于平行电线10的轴向均匀地包覆等点出发,薄膜状屏蔽层30优选呈纵向附加状配置。在将薄膜状屏蔽层30形成为纵向附加状时,能够通过连续的工序针对长条状的平行电线10形成编织屏蔽层20、薄膜状屏蔽层30和套管50,不会增加工序数或使工序复杂化,生产性优异。另外,薄膜状屏蔽层30实际上不会沿平行电线10的轴向重叠,而能够均匀地包覆平行电线10,因此能够防止共振等由周期结构引起的信号的衰减。
(套管的结构)
通过在屏蔽体40的外周设置套管50,能够对构成屏蔽体40的薄膜状屏蔽层30及编织屏蔽层20、内部的平行电线10进行保护。特别是当在汽车中使用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情况下,要求保护通信用屏蔽电线1不受水的影响,而套管50通过与水的接触还发挥防止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特性阻抗等各种特性受到影响的作用。另外,通过在屏蔽体40的外周设置套管50,使内侧的屏蔽体40的形状稳定,易于稳定地维持基于屏蔽体40的噪声屏蔽效果、捆束平行电线10的效果。
套管50由绝缘材料构成。构成套管50的绝缘材料以高分子材料作为主成分,该高分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等。套管50也可以适当含有填充材料、阻燃剂等添加剂。另外,构成套管50的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交联,也可以不交联。通过使用交联而成的高分子材料,能够提高套管50的耐热性等。
套管50的厚度考虑期望的保护性能等来适当选择即可。例如,从获得充分的保护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设为0.2mm以上。另一方面,从避免通信用屏蔽电线1过度地大径化的观点、获得充分的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为1.0mm以下。另外,从简化结构的观点出发,套管50优选由一层绝缘材料构成,但也可以包括2以上的层。
(第一实施方式)
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其结构的A-A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平行电线10的外周上从内侧起依次具有编织屏蔽层20和薄膜状屏蔽层30,通过编织屏蔽层20的伸缩性将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彼此捆束。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通过编织屏蔽层20对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进行捆束,从而能够容易地限制绝缘电线11彼此相对移动。通过移动的限制,抑制绝缘电线11的相对位置的偏移,另外,易于维持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这样,能够抑制由绝缘电线11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另外,能够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抑制感应噪声的产生、共振。通过利用屏蔽噪声的编织屏蔽层20来对平行电线10进行捆束,与例如使用绝缘带等其他捆束构件来对平行电线10进行捆束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小径化、结构的简化,生产性优异。
屏蔽体40具有编织屏蔽层20和薄膜状屏蔽层30,这两种屏蔽层以能够充分地限制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相互移动的程度的紧固力设置在平行电线10的外周。
在通过编织屏蔽层20对平行电线10进行捆束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所述地使具有适当的伸缩性的编织屏蔽层20覆盖在成对的绝缘电线11的外周,容易地限制绝缘电线11的运动。另一方面,在通过薄膜状屏蔽层30对平行电线10进行捆束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使构成薄膜状屏蔽层30的薄膜材料在具有充分的张力的状态下呈纵向附加状或横向卷绕状包覆成对的绝缘电线11的外周,来限制绝缘电线11的运动。
编织屏蔽层20和薄膜状屏蔽层30只要能够对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充分地进行捆束,则也可以更换其顺序。不过,在与位于内侧的屏蔽层相比位于外侧的屏蔽层对平行电线10进行紧固的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易于在内侧的屏蔽层产生松弛、褶皱而有可能损害屏蔽体40的噪声屏蔽性,优选将对平行电线10进行紧固的力较大的屏蔽层设置在内侧。编织屏蔽层20成型为具有伸缩性的中空筒状,因此,在通过编织屏蔽层20对平行电线10进行捆束时能够容易地以较强的力进行捆束。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屏蔽体40中在内侧设置编织屏蔽层20。
编织屏蔽层20优选具有足以限制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的运动的伸缩性。通过编织屏蔽层20具有充分的伸缩性,能够将平行电线10朝向中心部充分地紧固,在平行电线10中,在成对的绝缘电线11之间抑制位置的偏移,易于维持构成平行电线10的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其结果是,在通信用屏蔽电线1受到振动时等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另外,由于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能够稳定地维持传送特性。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的绝缘电线11优选将具有一定程度大的表面粗糙度的面设置在外周。这样,在平行电线10中,在成对的绝缘电线11之间不易产生位置的偏移,易于维持构成平行电线10的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其结果是,在通信用屏蔽电线1受到振动时等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维持传送特性。作为表面粗糙度,例如可以使绝缘包覆层13相互摩擦时的动摩擦系数为0.1以上。绝缘包覆层13的表面粗糙度例如能够通过形成绝缘包覆层13时的绝缘材料的挤压温度的调整、形成绝缘包覆层13之后的表面处理等来赋予。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A的结构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具有成对的绝缘电线11彼此热粘或胶接而成为一体的平行电线10。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一对绝缘电线11相互未粘合,与此相对地,在本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A中,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相互热粘或胶接。因此,在平行电线10中,在成对的绝缘电线11之间实际上不会产生位置的偏移,易于维持构成平行电线10的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其结果是,在通信用屏蔽电线1A受到振动、弯折时等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牢固地维持绝缘电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抑制由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另外,能够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这样,通过将绝缘电线11相互固定,能够抑制感应噪声的产生、共振等,特别是能够提高通信用屏蔽电线1A的传送特性。
作为使绝缘电线11彼此热粘或胶接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构成绝缘包覆层13的绝缘材料形成为热塑性树脂或形成为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的方法、在绝缘包覆层13的外周设置包含热塑性树脂等能够通过热而熔融的材料的热粘层14的方法、通过胶接剂将并列地配置的绝缘电线11之间胶接的方法等。在将热塑性树脂等能够通过热而熔融的材料用于绝缘包覆层13或热粘层14的情况下,将绝缘电线11并列地配置且在绝缘包覆层13或热粘层14彼此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加热之后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容易地使绝缘电线11彼此热粘。在构成为在绝缘包覆层13的外周设置热粘层14时,与绝缘包覆层13自身由能够热粘的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热粘时抑制绝缘包覆层13的变形的同时使绝缘电线11热粘。其结果是,在平行电线10的整个长度范围内易于将成对的绝缘电线11彼此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优异。此时,如果利用交联而成的绝缘材料来构成绝缘包覆层13,则在热粘时抑制绝缘包覆层13的变形的效果尤其优异,尤其易于维持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
在通过热粘使平行电线20接合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热粘后的平行电线2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厚度方向的长度为1.7~1.9倍。即,构成平行电线的绝缘电线优选在彼此电线半径的5~15%左右的区域内进行热粘。如果在该范围内进行热粘,则成对的绝缘电线被充分牢固地热粘,针对厚度方向的挠性也优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体40只要充分地屏蔽噪声即可。构成平行电线20的绝缘电线11只要彼此充分牢固地热粘或胶接,则不一定需要编织屏蔽层20及薄膜状屏蔽层30对绝缘电线11的紧固效果。不过,作为绝缘电线11的接合部脱离时等的辅助,优选与此前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屏蔽体40来进行紧固。
(第三实施方式)
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B的结构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薄膜状屏蔽层30包覆平行电线10的外周,在其再外周上具有编织屏蔽层20及套管50。绝缘电线11能够在薄膜状屏蔽层30的内侧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但成对的绝缘电线11被捆束成彼此不离散的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用屏蔽电线1B中,通过薄膜状屏蔽层将绝缘电线11捆束成能够在薄膜状屏蔽层30的内侧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的程度,由此,在通信用屏蔽电线1B弯折时等情况下,绝缘电线11能够在薄膜状屏蔽层30的内侧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另外,绝缘电线11能够通过沿其周向旋转而转换成适于弯折的配置来吸收载荷。此时,平行电线10的外周由薄膜状屏蔽层30捆束成彼此不离散的程度,因此即使绝缘电线1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相互间的距离也不易产生偏移。其结果是,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优异,能够抑制由绝缘电线之间的线长差引起的传播时间差,另外,能够减小外部噪声的影响。这样,通过允许绝缘电线11的相互位置的变化,能够抑制感应噪声的产生、共振等、有效地提高通信用屏蔽电线1B的传送特性。
在绝缘电线11能够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但成对的绝缘电线11捆束成彼此不离散的程度的情况下,在具有伸缩性的编织屏蔽层20处,难以将对平行电线10进行紧固的力调整至弱到能够使绝缘电线11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的程度的水平。另一方面,薄膜状屏蔽层30不具有伸缩性或伸缩性较小,因此,与编织屏蔽层20相比,优选通过薄膜状屏蔽层30来对紧固的力进行调整。紧固的力能够在将构成薄膜状屏蔽层30的薄膜材料卷绕到平行电线10的外周时通过施加于薄膜材料的张力等来进行调整。
因此,屏蔽体40的编织屏蔽层20与薄膜状屏蔽层30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在内侧设置薄膜状屏蔽层30。与将编织屏蔽层20设置在内侧的情况相比,在将薄膜状屏蔽层30设置在内侧时,容易调整对平行电线10进行紧固的强度,另外,由于与平行电线10接触的面的摩擦阻力较小,绝缘电线11在屏蔽体40的内侧易于移动。
设置在薄膜状屏蔽层30的外侧的编织屏蔽层20可以在薄膜状屏蔽层30的外周以相对于套管50独立的状态设置,也可以与设置在其再外周的套管50一体地设置。在与套管50一体地设置的情况下,可以举出在套管50的内侧使用胶接剂等来设置编织屏蔽层20的方法、在使套管50成型时埋没编织屏蔽层20的方法等。在使编织屏蔽层20与套管50形成为一体时,在编织屏蔽层20不易产生松弛、褶皱,屏蔽体40的噪声屏蔽性稳定。另外,在编织屏蔽层20过度紧密地包覆利用薄膜状屏蔽层30包覆平行电线20的集合体的外周时,存在妨碍绝缘电线11在薄膜状屏蔽层30的内侧的旋转运动的可能性。因此,优选的是,利用编织屏蔽层20将薄膜状屏蔽层30的外周较松弛地包覆成在编织屏蔽层20与薄膜状屏蔽层30之间保留空隙的程度。
在此前的第一、二的实施方式中,构成平行电线10的一对绝缘电线11以使彼此位置不会发生偏移的方式限制运动,从而维持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且提高信号的传送性能,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电线11在防止发生离散的同时允许在其范围内的绝缘电线11的运动而吸收弯折时的应力,从而维持绝缘电线11的对称性。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不像此前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使一对绝缘电线11相互热粘或胶接。
实施例
以下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不由这些实施例限定。
[试样A1]
(绝缘电线的制作)
制成构成绝缘电线的导体。具体地说,将纯度99.99%以上的电解铜和含有Fe及Ti各元素的母合金投入到碳制坩埚中进行真空熔炼,制成含有1.0质量%的Fe、0.4质量%的Ti的混合熔汤。将所获得的混合熔汤通过连续铸造而成型为
Figure BDA0003162711410000161
的铸造材料。通过对所获得的铸造材料进行挤压加工、轧制加工,获得
Figure BDA0003162711410000162
的线材。使用7根所获得的线材以14mm的绞距进行绞线加工,并且进行压缩加工。所获得的导体获得导体截面积为0.13mm2、外径为0.45mm的电线导体。
在上述制成的铜合金导体的外周通过聚丙烯树脂的挤压来使绝缘包覆层成型。绝缘包覆层的厚度为0.4mm,偏芯率为80%。
(通信用屏蔽电线的制作)
将两根上述制成的绝缘电线并列地配置,形成为平行电线。以围绕其外周的方式形成编织屏蔽层,再以围绕其外周的方式形成薄膜状屏蔽层。
编织屏蔽层使用
Figure BDA0003162711410000171
的镀锡软铜线(0.12TA)形成为锭数12锭、股数8股、节距20mm。另外,薄膜状屏蔽层使用在PET薄膜的单面形成有铝膜的结构(Al-PET薄膜),并形成为纵向附加状。
进而,在编织屏蔽层和薄膜状屏蔽层的外周通过聚丙烯树脂的挤压来形成套管。套管的厚度形成为0.4mm。该试样A1对应于上述第一方式。
[试样A2]
在上述的绝缘电线的外周通过聚酰胺树脂的挤压而成型厚度50μm的热粘层。将两根带有该热粘层的绝缘电线并列地配置并加热到160℃,使两根绝缘电线热粘。除此以外,与试样A1同样地制成试样A2。该试样A2对应于上述第二方式。
[试样A3]
以围绕与试样A1同样地制成的平行电线的外周的方式形成薄膜状屏蔽层,再以围绕其外周的方式形成编织屏蔽层。除此以外,与试样A1同样地制成试样A3。在薄膜状屏蔽层与编织屏蔽层之间保留空隙。该试样A3对应于上述第三方式。
[试样B1]
使用将两根上述的绝缘电线以25mm的绞距绞合而成的双绞线来代替平行电线。除此以外,与试样A1同样地制成试样B1。
[试样B2、B3]
仅将表1所记载的编织屏蔽层(试样B2)或薄膜状屏蔽层(试样B3)中的一层设置为屏蔽体。除此以外,与试样A1同样地分别制成试样B2、B3。
[评价]
针对各通信用屏蔽电线,确认感应噪声量的测定和共振的有无来作为噪声屏蔽性的指标。将其结果在表1中示出。
(感应噪声量)
使各通信用屏蔽电线和噪声感应电线(汽车用薄壁低压电线AVSS3sq)在1m范围内以7mm间隔并列。对噪声感应电线输入频率100MHz的信号,使用网络分析仪来测定噪声耦合量,将通信用屏蔽电线所产生的噪声的强度作为感应噪声量。将感应噪声量为-80dB以下的设为合格“A”,将-90dB以下的设为特别优异“A+”,将感应噪声量超过-80dB的设为不合格“B”。
(共振)
针对各通信用屏蔽电线,以0~20GHz的范围测定信号的衰减量。如果未观察到衰减量在某频率下急剧地下落且还在比该下落点高频下衰减量提升的动作,则设为合格“A”。另一方面,在观察到衰减量在某频率下急剧下落且还在比该下落点高频下衰减量提升的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共振,设为不合格“B”。
[表1]
Figure BDA0003162711410000191
试样B1是将一对绝缘电线绞合而成的双绞线,不易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但是,由于绞合的周期结构,在超过1GHz时发生了共振。试样B2,B3仅具有编织屏蔽层或薄膜状屏蔽层中的一层作为屏蔽体,易于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另外,平行电线的紧固力较差,一对绝缘电线易于产生线长差,发生共振。另一方面,满足本公开的结构的试样A1~A3在噪声遮断性上优异,并且绝缘电线不易产生线长差,因此抑制感应噪声量,也未发生共振。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标号说明
1、1A、1B 通信用屏蔽电线
10 平行电线
11 绝缘电线
12 导体
13 绝缘包覆层
14 热粘层
20 编织屏蔽层
30 薄膜状屏蔽层
40 屏蔽体
50 套管

Claims (3)

1.一种通信用屏蔽电线,其中,
所述通信用屏蔽电线具有将一对绝缘电线相互并列地排列而成的平行电线,所述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
在所述平行电线的外周从内侧起依次具备将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和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屏蔽层,
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在由交联而成的绝缘材料构成的所述绝缘包覆层各自的外周具有能够通过热而熔融的热粘层,
通过对所述一对绝缘电线的所述热粘层在彼此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将所述一对绝缘电线经由所述热粘层而相互热粘,
所述平行电线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厚度方向的长度为1.7~1.9倍,
所述绝缘包覆层不因经由所述热粘层的热粘而变形。
2.一种通信用屏蔽电线,其中,
所述通信用屏蔽电线具有将一对绝缘电线相互并列地排列而成的平行电线,所述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
在所述平行电线的外周从内侧起依次具备具有金属膜的薄膜状屏蔽层和将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
对所述薄膜状屏蔽层的卷绕中的张力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薄膜状屏蔽层对所述平行电线进行紧固的力成为使所述一对绝缘电线能够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的弱的水平,并且
所述编织屏蔽层在与所述薄膜状屏蔽层之间保留空隙的状态下,以不妨碍所述一对绝缘电线在所述薄膜状屏蔽层的内侧的旋转运动的松紧度包覆所述薄膜状屏蔽层的外周,
从而所述绝缘电线在所述薄膜状屏蔽层的内侧能够相互使相对位置移动,并且各自能够沿周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用屏蔽电线,其中,
所述通信用屏蔽电线还具有套管,所述套管由绝缘材料构成,并包覆所述编织屏蔽层的外周,
所述编织屏蔽层埋没于所述套管。
CN202080009283.XA 2019-01-15 2020-01-09 通信用屏蔽电线 Active CN113348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4099 2019-01-15
JP2019-004099 2019-01-15
PCT/JP2020/000407 WO2020149202A1 (ja) 2019-01-15 2020-01-09 通信用シールド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522A CN113348522A (zh) 2021-09-03
CN113348522B true CN113348522B (zh) 2023-03-03

Family

ID=7161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9283.XA Active CN113348522B (zh) 2019-01-15 2020-01-09 通信用屏蔽电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2020834B2 (zh)
JP (2) JP7168004B2 (zh)
CN (1) CN113348522B (zh)
DE (1) DE112020000425T5 (zh)
WO (1) WO2020149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4765A (zh) * 2022-05-10 2022-12-02 东莞市晟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速传输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5924A (ja) * 2000-01-07 2001-07-19 Nissei Electric Co Ltd 2芯平行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およびフラット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2005056590A (ja) * 2003-08-01 2005-03-03 Nissei Electric Co Ltd レーザ光加工特性の改善された2芯平行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2010211937A (ja) * 2009-03-06 2010-09-24 Hitachi Cable Ltd コネクタ付き伝送ケーブル
CN102201276A (zh) * 2010-03-23 2011-09-28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差分信号电缆、电缆组件以及多对差分信号电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802B2 (ja) * 1978-05-25 1983-02-2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熱融着電線の製造方法
JPS5961410U (ja) 1982-10-15 1984-04-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集合電線
US5015800A (en) * 1989-12-20 1991-05-14 Super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Partnership Miniature controlled-impedance transmission line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5142100A (en) * 1991-05-01 1992-08-25 Super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Partnership Transmission line with fluid-permeable jacket
US5283390A (en) * 1992-07-07 1994-02-0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Twisted pair data bus cable
US20020139561A1 (en) 2001-03-30 2002-10-03 Precision Interconnect Corporation Flexible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ribbonized ends
US6580034B2 (en) 2001-03-30 2003-06-17 The Ludlow Company Lp Flexible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ribbonized ends
JP2005032583A (ja) 2003-07-07 2005-02-03 Yazaki Corp 自動車向け通信用シールド電線
US7696437B2 (en) * 2006-09-21 2010-04-13 Belden Technologie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JP2011187290A (ja) 2010-03-08 2011-09-22 Hitachi Cable Ltd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及びその接続構造
JP2012146591A (ja) 2011-01-14 2012-08-0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多心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087361A1 (en) * 2011-10-11 2013-04-11 Hitachi Cable, Ltd. Foamed resin composition, wire and cable
CN103198888B (zh) * 2012-01-05 2016-04-2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
JP5962576B2 (ja) * 2013-04-25 2016-08-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光電気複合ケーブル
JP5870980B2 (ja) 2013-10-03 2016-03-0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心ケーブル
JP6354291B2 (ja) 2014-04-25 2018-07-1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差動信号伝送用集合ケ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5924A (ja) * 2000-01-07 2001-07-19 Nissei Electric Co Ltd 2芯平行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およびフラット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2005056590A (ja) * 2003-08-01 2005-03-03 Nissei Electric Co Ltd レーザ光加工特性の改善された2芯平行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2010211937A (ja) * 2009-03-06 2010-09-24 Hitachi Cable Ltd コネクタ付き伝送ケーブル
CN102201276A (zh) * 2010-03-23 2011-09-28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差分信号电缆、电缆组件以及多对差分信号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49202A1 (zh) 2020-07-23
CN113348522A (zh) 2021-09-03
JP7168004B2 (ja) 2022-11-09
US12020834B2 (en) 2024-06-25
JP2022186946A (ja) 2022-12-15
DE112020000425T5 (de) 2021-09-23
US20210398710A1 (en) 2021-12-23
WO2020149202A1 (ja) 2020-07-23
JP7359279B2 (ja) 2023-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7053B2 (en) High-shielding light-weight cables including shielding layer of polymer-carbon composite
US6384337B1 (en) Shielded coaxial cab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641110A (en) Shielded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 cable having propagation constant enhancing means
US8026441B2 (en) Coaxial cable shielding
US8431825B2 (en) Flat type cable for high frequency applications
US20100276174A1 (en) Flexible electrical cable
EP2263295A1 (en) Metal sheathed cable assembly
US11062822B2 (en) Communication cable
KR20150052210A (ko) 동축 케이블
CN113348522B (zh) 通信用屏蔽电线
CN113508441B (zh) 通信用屏蔽电线
US9715954B2 (en) Cables having a conductive composite cor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WO2022138900A1 (ja) 通信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158439B2 (en) Shielded two-core electric wire routing structure which can be rerouted by bent-twisting the electric wire at a number of points per unit length
JP2006196209A (ja) 同軸ケーブル及び絶縁ケーブル
CN212411667U (zh) 一种高屏蔽性能的铁路长途对称通信电缆
CN210110386U (zh) 防水防火电缆
JP2017062950A (ja) 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22209876A1 (ja) 同軸ケーブル
US20230411043A1 (en) Duplex twisted shielded cable, and wire harness
CN211455364U (zh) 一种硅橡胶绝缘仪表电缆
WO2011069139A2 (en) Coaxial cable shielding
CN111599527A (zh) 一种高屏蔽性能的铁路长途对称通信电缆
JP2024080257A (ja) 複合ケーブル
CN118645286A (zh) 高柔性电动汽车车内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