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578A -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578A
CN113347578A CN202110533173.XA CN202110533173A CN113347578A CN 113347578 A CN113347578 A CN 113347578A CN 202110533173 A CN202110533173 A CN 202110533173A CN 113347578 A CN113347578 A CN 113347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data
event
synchronous broadcast
destination
pair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31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7578B (zh
Inventor
李志凌
胡胜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nk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nk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nk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nk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31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7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目的端设备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问题,实现在大范围内提高同步广播组信息被正确接收的概率,为音频共享带来更加可靠、远距离的优点。

Description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联盟发布了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LE Audio,它不仅仅在音频质量上做出了提升,更是为蓝牙音频加入了一些新的实用特性,其中,作为LE Audio的重要特性之一,音频共享使音频源设备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音频串流广播到无限数量的音频接收设备。
为了支持音频共享,LE Audio引入了同步广播组(Broadcast IsochronousGroup,BIG)和同步广播串流(Broadcast Isochronous Stream,BIS)。此类设备有两种类型:同步广播设备(Isochronous Broadcaster)和同步接收设备(SynchronizedReceiver),也称作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
同步广播组由源端设备创建,包含一个或多个同步广播串流。为了实现便捷地让目的端设备加入同步广播组,源端设备采用周期性广告事件(periodic advertisingevent)外发同步广播组信息(BIGInfo),若目的端设备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不能顺利地正确接收完整的BIGInfo,它将无法加入同步广播组,也就无法进行后续的音频数据接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目的端设备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问题,实现在大范围内提高同步广播组信息被正确接收的概率,为音频共享带来更加可靠、远距离的优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目的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步骤传输控制包,所述控制包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具体如下:
在加入所述同步广播组后,当在任一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接收到所述控制包时,则在下一个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控制包,并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控制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加入到所述同步广播组后,以奇数倍于所述源端设备的周期创建同步广播事件。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对应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的其中一种;
同步广播组加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信息转发模块,用于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音频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对应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所述系统执行以下步骤:
源端设备发送配对信息;
目的端设备接收所述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的其中一种;
目的端设备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目的端设备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目的端设备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通过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进而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从而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这样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发送与源端设备相同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使得未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认为该信息来自同一个源端设备,实现在大范围内提高同步广播组信息被正确接收的概率,从而优化了目的端设备快速加入到同步广播组的过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目的端设备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问题,为音频共享带来更加可靠、远距离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通过目的端设备在加入同步广播组后,当检测到在当前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不再接收该数据,改为发送该音频数据,这样能有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流畅度及稳定性,增强了同步广播串流传输机制的健壮性,并大大降低了在音频数据重传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丢失数据的风险。同时,利用同步广播串流内多余的子事件发送该音频数据,无需额外分配带宽,能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并降低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通过目的端设备在接收到多个同步广播事件里重传的同一控制包后,改为转发该控制包,实现在大范围内更多其他目的端设备接收到控制包,提高了音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通过以奇数倍于所述源端设备的周期创建同步广播事件,能有效避免过多的资源浪费。
上述实施例通过对同步广播串流的子事件及其之间的最小间隔的控制,目的端设备转发的数据包与源端设备重传的数据包从比特流上是严格对齐的,经RF发射到空中则会形成电磁波的正相关叠加,不存在干扰问题,并能有效提高信号强度,有利于与源端设备距离较远或者隔着阻挡物的目的端设备能够顺利接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广播事件的时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源端设备与目的端设备传输同步广播组信息的时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广播事件和同步广播串流的内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端设备与目的端设备传输音频数据的时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广播串流的部分内容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和TWS耳机之间音频数据传输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适用于目的端设备,包括步骤S101至S103。
S101、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在本发明中,源端设备可以是手机或麦克风等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具有数据源功能的端设备,目的端设备可以是耳机或音箱等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具有数据接收功能的端设备。接入码(Access Address)用于接收方用来识别所接收封包,与到来的比特流同步。接入码包含在LE基带包中,目的端设备发包采用与源端设备相同的接入码,其目的是伪装成源端设备,使得其他目的端设备无法区分广告包(即配对信息)是来自多个设备,会认为这些广告包来自于同一个源端设备。同步广播组信息(BIGInfo),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每个同步广播组所使用的频点、每个同步广播组包含多少路同步广播串流、ISO_Interval的大小、每个同步广播串流所包含的数据的重传次数、数据包的大小定义及加密信息。
S102、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S103、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具体的,参见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广播事件的时序示意图,BIG-offset和offset Unit这两个参数规定,收到同步广播组信息的目的端设备应该在什么时间点(时间段)准备开始接收同步广播串流中的音频数据。当目的端设备成功接收到一次同步广播组信息与首个同步广播串流中的音频数据时,则标志着该目的端设备同步(加入)到了该源端设备的同步广播组网络中,源端设备在广播音频数据的同时还通过周期性的同步广播事件发送同步广播组信息,以使目的端设备根据同步广播组信息告知接下来的同步广播事件的起始点位置,掌握源端设备的同步广播事件的规律,从而接收音频数据。因此,任何正确接收到同步广播组信息BIGInfo的目的端设备可以根据其中的信息加入同步广播组,在BIG event里接收音频数据,进行同步播放。
示例性的,参见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源端设备与目的端设备传输同步广播组信息的时序示意图,源端设备按照时序广播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 x,而后广播同步广播组信息BIGInfo,后广播下一个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 x+1,依次类推。目的端设备1正确接收来自源端设备的BIGInfo,并于BIG Event x+1开始加入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源端设备相同的同步广播事件,即从BIG Event x+2开始,以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发送相同的BIGInfo。进而,目的端设备2正确接收来自源端设备或目的端设备1的BIGInfo,并于BIGEvent x+N开始加入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源端设备相同的同步广播事件,即从BIG Eventx+N+1开始,以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发送相同的BIGInfo。以此类推,随着更多的目的端设备的加入同步广播组,同一时刻空中的BIGInfo的来源越来越多,信号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
其中,目的端设备1接收到BIGInfo后,其加入该同步广播组的做法具体为创建与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用于接收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例如,同步广播组BIG的ISO interval为100ms,即源端设备每隔100ms产生一次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发送音频数据。为了方便更多目的端设备加入,周期性地广告同步广播组信息BIGInfo告诉目的端设备接下来的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的起始点位置。若在每个同步广播事件BIGEvent前发送BIGInfo,那么周期性广告的间隔与BIG Event的间隔一样,即100ms,若是每两个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需发送一次BIGInfo,那么周期性广告的间隔则是200ms。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的其中一种,进而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从而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这样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发送与源端设备相同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使得未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认为该信息来自同一个源端设备,实现在大范围内提高同步广播组信息被正确接收的概率,从而优化了目的端设备快速加入到同步广播组的过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目的端设备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问题,为音频共享带来更加可靠、远距离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加入到所述同步广播组后,以奇数倍于所述源端设备的周期创建同步广播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加入到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可以随机地选择以奇数倍于源端设备的周期创建同步广播事件,比如源端设备的同步广播事件周期为100ms,则目的端设备的周期可以是300ms、500ms或700ms等其中的任意一种,这样能有效避免过多的资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目的端设备在加入同步广播组后,当检测到在当前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不再接收该数据,改为发送该音频数据,这样能有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流畅度及稳定性,增强了同步广播串流传输机制的健壮性,并大大降低了在音频数据重传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丢失数据的风险。同时,利用同步广播串流内多余的子事件发送该音频数据,无需额外分配带宽,能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并降低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广播事件和同步广播串流的内容示意图,一个同步广播串流BIS Event包含一个或多个BIS子事件(BIS subEvent),其最多可为31个BIS子事件。源端设备在BIS子事件里重传同一音频数据包(BIS DataPDU),并在多个BIG Event之间重传同一控制包(BIG Control PDU)。
其中,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中的子事件(不包含control subevent)用于重传数据,多个BIS子事件里发送同一个数据包,比如请参见图4,BIS子事件个数为3,则表示该数据包首发一次、再重传2次,接收方总共有3次机会对该数据包进行接收。更具体的,目的端设备从每个BIG Anchor Point开始接收,若成功接收到一个音频数据包,计算该数据包起始点与Anchor Point的时差D,K=D/Sub_Interval+1即表明该数据包所属子事件,总的子事件个数为NSE(number of subevents),那么在后续属于该数据包的(NSE–K)个子事件里,目的端设备以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发送该数据包。
请参见图4,若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里面有控制子事件control subevent,则于时序在前的数据包包头中有标志位置1以提醒接收方在3个BIS子事件结束后还需接收控制包control PDU。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步骤传输控制包,所述控制包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具体如下:
在加入所述同步广播组后,当在任一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接收到所述控制包时,则在下一个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控制包,并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控制包。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包包括两个控制信号,具体为BIG_CHANNEL_MAP_IND和BIG_TERMINATE_IND。其中,BIG_CHANNEL_MAP_IND用于表征每个同步广播事件BIG Event所用的频点经选频算法从channel map选取,发送端与接收端双方按照相同的选频参数从相同的channle map中为每个BIG Event提前选好频点,以保证数据是在同一个频点上被发送与被接收。BIG_TERMINATE_IND用于结束广播。更具体的,BIG_CHANNEL_MAP_IND由源端设备根据当前的电磁信号环境选出干扰较低的一些频点(channel map),发送给目的端设备,该控制指令中包含一个instant参数,用于指示从哪个BIG Event开始使用新的channel map,在到达instant所示的BIG Event之前,源端设备可能会在每个BIG Event中加入控制子事件发送同一个BIG_CHANNEL_MAP_IND,目的端设备在任一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接收到控制包,则在后续不超过instant的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不再接收控制包,改为发送,过了instant的BIG Event控制子事件里需要改为接收,因为可能会有新的BIG_CHANNEL_MAP_IND从源端设备发出。BIG_TERMINATE_IND也具有instant参数,过了instant的源端设备与目的端设备回到Standby状态。
作为一具体实施例,参见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端设备与目的端设备传输音频数据的时序示意图,BIG包含一路BIS,每个BIS Event包含3个BIS子事件,分别是SubEvt1、SubEvt2和SubEvt3。BIS子事件BIS Event X+1与BIS Event X的间隔为ISOinterval,每个BIS Event里面包含的数据包是一个ISO interval时间段内的音频数据,如ISO interval为10ms,则BIS Event X与BIS Event X+1包含的是一段音频连续两个10毫秒内的编码数据。源端设备在这3个BIS子事件里都发送同一个数据包Px,以及在控制子事件Control SubEvt里发送控制包。如图5所示,目的端设备1在BIS Event X的SubEvt1里成功接收到数据包Px,那么在SubEvt2和SubEvt3改为发送数据包Px,并在Control SubEvt接收控制包;目的端设备1在BIS Event X+1的SubEvt2里成功接收到音频数据包Px,那么在SubEvt3里改为发送音频数据包Px,在Control SubEvt发送控制包;目的端设备2在BISEvent X的SubEvt2里成功接收到数据包Px(该数据包可以是来自于源端设备,也可以是来自于目的端设备1),那么在SubEvt3里改为发送数据包Px;目的端设备2在BIS Event X+1的SubEvt3里成功接收到数据包Px(该数据包可以是来自于源端设备,也可以是来自于目的端设备1),在Control SubEvt接收控制包(该控制包可以是来自于源端设备,也可以是来自于目的端设备1)。
在本发明中,同步广播组信息BIGInfo传输利用的是BIG Event间的空闲时间,音频数据传输则是利用BIG Event内多余的子事件,按照协议标准,目的端设备只要在其中一个子事件里成功接收数据包,后续的重传子事件就可以不再接听。作为改进,将这些多余的子事件利用起来,将成功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出去,并且是以源端设备的“名义”(基带包里采用与源端设备相同的接入码),由于参见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广播串流的部分内容示意图,同步广播串流的子事件之间的最小空闲时间(Minimum SubEvent Space),即图6中两次Tx之间的间隔,简称T_MSS,优选为150us。因此,通过对Sub_Interval与T_MSS的控制,目的端设备转发的数据包与源端设备重传的数据包从比特流上是严格对齐的,经RF发射到空中则会形成电磁波的正相关叠加(如波峰遇波峰,波谷遇波谷),不存在干扰问题,反而会提高信号强度,有利于与源端设备距离较远或者隔着阻挡物的目的端设备能够顺利接收。因此,本发明中利用BIG Event内多余的子事件来传输音频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中继转发的数据传输方式,本发明不需要额外分配带宽,以及通过目的端设备发包采用与源端设备相同的接入码,达到了伪装成源端设备的目的,配合协议本身严格的时序控制,所有目的端设备感知不到其他目的端设备的存在,所有目的端设备在接收方面只需给一个源端分配资源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具体应用实施例中,参见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所有目的端设备通过单一源端设备接收音频数据,其中,目的端设备i和目的端设备j由于不在源端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无法加入该广播音频共享网络(即同步广播组)。其次,虽然目的端设备g在信号覆盖范围内,但是由于存在建筑物阻挡,信号会被减弱,严重的话影响目的设备g的音频数据接收,从而导致音频播放卡顿或者无法播放。
为解决上述问题,将本发明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该实施例,参见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所有加入到源端设备的目的端设备模仿源端设备转发已经接收到音频数据,由原来的单播变成多播,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扩大了信号覆盖范围,还可以绕过建筑物阻挡。如目的端设备i和目的端设备j,分别处于目的端设备c/f/h和目的端设备b/d/h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故而可以加入该广播音频共享网络实现正常的音频播放。目的端设备g由于处于目的端设备e和目的端设备c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也可以加入该广播音频共享网络实现正常的音频播放。此外,其他更多处于源端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外的目的端设备也可以加入进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具体应用实施例中,参见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和TWS耳机之间音频数据传输的实施例示意图,源端设备是手机,目的端设备是TWS耳机,具体为LE Audio音频共享最常见的场景。其中,TWS耳机具有左右耳,需要分别接收左右声道进行播放,手机则需要支持一个BIG包含两个BIS,TWS左耳接收BIS1的音频数据,TWS右耳接收BIS2的音频数据,每个BIS Event包含3个子事件。具体的,若TWS耳机1在手机信号覆盖范围内且接收质量良好,则TWS耳机1在BIS Event的第一个子事件里正确接收到数据包,则在剩下的两个子事件里以手机的接入码发送该数据包。可选的,若TWS耳机2不在手机信号覆盖范围内或者与手机之间存在障碍物阻挡,但是在TWS耳机1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则TWS耳机2在BIS Event的第二个子事件里正确接收到来自于TWS耳机1的数据包,在第三个子事件里以手机的接入码发送该数据包。可选的,若TWS耳机2在手机及TWS耳机1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则TWS耳机2在BIS Event的第二个子事件里正确接收到来自于TWS耳机1或手机的数据包,在第三个子事件里以手机的接入码发送该数据包。同理的,比如TWS耳机3,若同时在TWS耳机1和TWS耳机2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其数据来源可以是TWS耳机1和TWS耳机2。
参见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201,用于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同步广播组加入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信息转发模块203,用于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音频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控制包传输模块,用于在加入所述同步广播组后,当在任一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接收到所述控制包时,则在下一个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控制包,并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控制包,所述控制包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广播组加入模块202包括:
同步广播事件创建单元,用于在加入到所述同步广播组后,以奇数倍于所述源端设备的周期创建同步广播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的其中一种,进而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从而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这样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发送与源端设备相同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使得未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认为该信息来自同一个源端设备,实现在大范围内提高同步广播组信息被正确接收的概率,从而优化了目的端设备快速加入到同步广播组的过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目的端设备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问题,为音频共享带来更加可靠、远距离的优点。
参见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源端设备301和目的端设备302,所述系统执行以下步骤:
源端设备301发送配对信息;
目的端设备302接收所述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301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目的端设备302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301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301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目的端设备302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目的端设备302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目的端设备302在加入所述同步广播组后,当在任一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接收到所述控制包时,则在下一个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控制包,并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控制包,所述控制包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目的端设备302在加入到所述同步广播组后,以奇数倍于所述源端设备的周期创建同步广播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进而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从而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这样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发送与源端设备相同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使得未加入同步广播组的目的端设备认为该信息来自同一个源端设备,实现在大范围内提高同步广播组信息被正确接收的概率,从而优化了目的端设备快速加入到同步广播组的过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目的端设备由于环境干扰、距离及阻挡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问题,为音频共享带来更加可靠、远距离的优点。
该实施例的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音频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耳机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耳机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耳机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仅仅是耳机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耳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耳机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耳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耳机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耳机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耳机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目的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的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传输控制包,所述控制包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具体如下:
在加入所述同步广播组后,当在任一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接收到所述控制包时,则在下一个同步广播事件的控制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控制包,并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控制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加入到所述同步广播组后,以奇数倍于所述源端设备的周期创建同步广播事件。
5.一种音频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同步广播组加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信息转发模块,用于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音频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7.一种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
8.一种音频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所述系统执行以下步骤:
源端设备发送配对信息;
目的端设备接收所述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源端设备的接入码和同步广播组信息,及其源于所述源端设备和其他目的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
目的端设备根据所述配对信息于当前同步广播事件加入同步广播组,创建与所述源端设备完全对齐的同步广播事件,以接收来自所述源端设备或其他目的端设备的音频数据;
目的端设备于下一个所述同步广播事件广播所述配对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目的端设备当检测到在当前所述同步广播事件中任一同步广播串流的一子事件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时,则在所述同步广播串流的后续子事件中停止接收所述音频数据,以所述接入码广播所述音频数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0533173.XA 2021-05-17 2021-05-17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Active CN113347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3173.XA CN113347578B (zh) 2021-05-17 2021-05-17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3173.XA CN113347578B (zh) 2021-05-17 2021-05-17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578A true CN113347578A (zh) 2021-09-03
CN113347578B CN113347578B (zh) 2022-06-21

Family

ID=7747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3173.XA Active CN113347578B (zh) 2021-05-17 2021-05-17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5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911A (zh) * 2021-09-23 2022-04-0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tws系统
CN115103317A (zh) * 2022-05-19 2022-09-23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向目的地装置进行音频分享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516A (zh) * 2017-07-17 2017-10-17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配对方法
CN108684029A (zh) * 2018-08-23 2018-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和终端
CN110719573A (zh) * 2019-10-09 2020-01-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815A (zh) * 2020-09-15 2020-11-1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0778A (zh) * 2020-10-16 2021-01-22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广播信道的评估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516A (zh) * 2017-07-17 2017-10-17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配对方法
CN108684029A (zh) * 2018-08-23 2018-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和终端
CN110719573A (zh) * 2019-10-09 2020-01-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815A (zh) * 2020-09-15 2020-11-1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0778A (zh) * 2020-10-16 2021-01-22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广播信道的评估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911A (zh) * 2021-09-23 2022-04-0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tws系统
CN114268911B (zh) * 2021-09-23 2023-06-20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tws系统
CN115103317A (zh) * 2022-05-19 2022-09-23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向目的地装置进行音频分享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578B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8263B2 (en) Two tier multiple sliding window mechanism for multidestination media applications
US10448232B2 (en) Wireless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number of audio packet retransmission
US7580005B1 (en) Display change between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and external device display
US200702506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Jitter in a Receiver of a Selective Combining System
US20070286121A1 (e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selective point-to-multipoint retransmission of multicast fram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3347578B (zh)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EP2080315A1 (en) Media distribu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2188415B (zh) 一种低功耗蓝牙同步数据串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220258B (zh) 会议混音方法、终端和媒体资源服务器
CN112260778B (zh) 广播信道的评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885121A (zh) 报站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广播设备
CN117614517A (zh) 基于数据传输量控制的多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268911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tws系统
CN105743663A (zh)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US201702447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w latency group-addressed streaming
CN107995201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170019353A1 (en) Two tier multiple sliding window mechanism for multidestination media applications
US11012842B2 (en) Wireless stereo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number of audio packet retransmission
CN110062339B (zh) 一种可共享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95016A (zh) 高可靠性的蓝牙多播音频通信方法、系统及tws耳机
CN115086922A (zh)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66742A (zh) 蓝牙数据包的广播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938438B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及第一终端
CN116567598A (zh)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20167590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555 No. 107 Bowen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Ank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301, 302, 303, 3 / F, C1 area, 182 science Avenue,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Ank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