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6976B -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6976B
CN113346976B CN202010137654.4A CN202010137654A CN113346976B CN 113346976 B CN113346976 B CN 113346976B CN 202010137654 A CN202010137654 A CN 202010137654A CN 113346976 B CN113346976 B CN 113346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pectrum
opened
adjacent
spectrum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76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6976A (zh
Inventor
潘登
廖胜辉
苏玉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76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6976B/zh
Priority to EP21764933.4A priority patent/EP409959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8648 priority patent/WO20211752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976A/zh
Priority to US17/901,401 priority patent/US1199098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6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56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channel layer
    • H04J14/0257Wavelength assignment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H04J14/0212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using optical switches or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es [W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3Groups of channels or wave band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4Irregular wavelength spacing, e.g. to accommodate interference to all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09Construction using wavelengt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5Wavelength grouping or hierarchic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5Wavelength multiplexing, WD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基于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开通所述待开通信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软件控制复杂度的情况下,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网络中,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和光交叉连接(opticalcross-connect,OXC)等光交换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满足运营商对底层WDM网络的智能调度需求。这类设备的核心器件是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ing,WSS),类似光滤波器,光信号经过WSS后产生滤波效应。由于光滤波器带宽为有限斜率,导致光滤波器的可用通带均小于理想通带,因此WSS目前存在使信道的实际带宽变窄的问题。随着器件级联数量的增加,级联光滤波会导致信道的实际带宽逐级减小,使得传输信道产生光谱损伤,导致传输代价增加,缩短传输距离。
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的均衡方法来改善WSS带宽变窄的问题,例如,在发射端上使用预均衡算法对发射信号的频谱形状进行预加重,或者在接收端使用后均衡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但基于DSP的算法需要消耗一定的芯片资源和功耗,尤其是在高阶调制码型需要的功耗和资源更多。并且,在动态路由的情况下,获取均衡处理需要的实际信号状态,实现复杂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可以解决在提升信道带宽时消耗芯片资源和功耗较多、且实现复杂度较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开通所述待开通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由网管、节点或节点中的模块来执行,待开通信道可以借用相邻信道的部分原始频谱资源,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原始频谱资源可以是在信道开通之前为该信道规划的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即待开通信道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消耗较多的硬件资源和功耗,此外,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不需要知道信号的方向是上波、下波还是穿通,软件的控制复杂度低。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是连续的频谱,可以有效扩展待开通信道的带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例如,第二频谱资源可以是相邻信道的频谱切片(slice),最多占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slice数量的一半。通过合理设置频谱资源使用的规则,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可避免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被其他信道使用时,相邻信道的上的信号形成环路而产生循环噪声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根据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确定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相邻信道是否占用了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当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没有被占用时,即相邻信道没有开通,或者相邻信道开通了但相邻信道的优先级较低时,待开通信道可以借用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以扩展待开通信道的带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相邻信道占用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释放所述相邻信道占用的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当相邻信道开通时,并且相邻信道占用了待开通信道的频谱资源,可以释放待开通信道被相邻信道占用的频谱资源,使得待开通信道成功开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如果只有一个相邻信道时,第二频谱资源为该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可以灵活设置第二频谱资源,提升带宽,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网管统一分配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然后将频谱资源信息配置给网络设备(节点)。通过网管集中、灵活分配频谱资源,有利于网络资源的整体优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的等级,有利于降低待开通信道的码间串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关闭信道,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由网管、节点或节点中的模块来执行,待关闭信道可以借用相邻信道的部分原始频谱资源,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原始频谱资源可以是在信道开通之前为该信道规划的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即待开通信道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消耗较多的硬件资源和功耗,此外,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不需要知道信号的方向是上波、下波还是穿通,软件的控制复杂度低。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是连续的频谱,可以有效扩展待开通信道的带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例如,第二频谱资源可以是相邻信道的频谱slice,最多占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slice数量的一半。通过合理设置频谱资源使用的规则,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可避免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被其他信道使用时,相邻信道的上的信号形成环路而产生循环噪声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包括:先释放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后释放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先将第二频谱资源还给相邻信道,以供相邻信道后续使用,再释放待关闭信道自身的原始频谱资源。待关闭信道在使用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的过程中,并不影响相邻信道的开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配置给所述相邻信道。待关闭信道关闭之后,相邻信道可以使用待关闭信道释放的频谱资源,从而提升相邻信道的带宽,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如果只有一个相邻信道时,第二频谱资源为该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可以灵活设置第二频谱资源,提升带宽,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的等级,有利于降低待开通信道的码间串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开通所述待开通信道。
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网管、节点或节点中的模块。待开通信道可以借用相邻信道的部分原始频谱资源,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原始频谱资源可以是在信道开通之前为该信道规划的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即待开通信道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消耗较多的硬件资源和功耗,此外,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不需要知道信号的方向是上波、下波还是穿通,软件的控制复杂度低。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是连续的频谱,可以有效扩展待开通信道的带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例如,第二频谱资源可以是相邻信道的频谱slice,最多占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slice数量的一半。通过合理设置频谱资源使用的规则,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可避免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被其他信道使用时,相邻信道的上的信号形成环路而产生循环噪声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确定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相邻信道是否占用了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当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没有被占用时,即相邻信道没有开通,或者相邻信道开通了但相邻信道的优先级较低时,待开通信道可以借用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以扩展待开通信道的带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相邻信道占用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释放所述相邻信道占用的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当相邻信道开通时,并且相邻信道占用了待开通信道的频谱资源,可以释放待开通信道被相邻信道占用的频谱资源,使得待开通信道成功开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如果只有一个相邻信道时,第二频谱资源为该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可以灵活设置第二频谱资源,提升带宽,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网管统一分配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然后将频谱资源信息配置给网络设备(节点)。通过网管集中、灵活分配频谱资源,有利于网络资源的整体优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的等级,有利于降低待开通信道的码间串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确定模块:确定待关闭信道,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
该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管、节点或节点中的模块。待关闭信道可以借用相邻信道的部分原始频谱资源,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原始频谱资源可以是在信道开通之前为该信道规划的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即待开通信道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消耗较多的硬件资源和功耗,此外,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不需要知道信号的方向是上波、下波还是穿通,软件的控制复杂度低。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是连续的频谱,可以有效扩展待开通信道的带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例如,第二频谱资源可以是相邻信道的频谱slice,最多占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slice数量的一半。通过合理设置频谱资源使用的规则,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可避免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被其他信道使用时,相邻信道的上的信号形成环路而产生循环噪声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先释放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后释放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先将第二频谱资源还给相邻信道,以供相邻信道后续使用,再释放待关闭信道自身的原始频谱资源。待关闭信道在使用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的过程中,并不影响相邻信道的开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资源配置模块,还用于:所述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之后,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配置给所述相邻信道。待关闭信道关闭之后,相邻信道可以使用待关闭信道释放的频谱资源,从而提升相邻信道的带宽,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如果只有一个相邻信道时,第二频谱资源为该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待开通信道可以灵活设置第二频谱资源,提升带宽,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的等级,有利于降低待开通信道的码间串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开通信道以及所述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开通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的频谱资源确定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相邻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开通所述待开通信道。
第五方面中,还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实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关闭信道,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调整所述相邻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使得相邻信道调整后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包括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
第六方面中,还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实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和/或至少两个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程序产品,当其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实施例时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谱资源规划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的几种滤波谱;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SS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开通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开通的频谱资源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开通的频谱资源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关闭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关闭的资源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关闭的频谱资源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网络架构100a为包括五个节点N1-N5的环形网络。环形网络中信号的传输方向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本发明实施例以逆时针方向的单向传输为例进行说明(信号传输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当未开通任何的信道时,每个节点中的WSS的信道起始模式是阻断模式(即信道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来自光放大器(图中未示出)的循环噪声。例如,如果在节点N1上开通信道ch2,信道ch2中的信号从节点N1传输至节点N2,因此,节点N1和节点N2中的WSS均分别对信道ch2进行开通,即为信道ch2配置频谱(或波长、带宽)资源。通常来说,每个信道(又称为通道、频道或波道)具有一个中心波长,即承载一个波长信号。信道的频谱资源以中心波长为中心,频谱的宽度即为带宽。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网络架构100b和网络架构100a的区别在于,节点N1-N5可以通过网管(或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网管可以通过一个独立的服务器来实现,用于对每个节点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例如,在节点N1和节点N2上开通信道ch2时,由网管分析对信道ch2配置哪些频谱资源,并下发命令,节点N1和节点N2可以依据网管的命令开通信道,即配置频谱资源。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谱资源规划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可以按照某个频谱粒度将某个频段范围的频谱资源划分为多个频谱切片(slice),频谱粒度即每个slice的频谱宽度,例如,频谱粒度可以为3.125Ghz、6.25Ghz等。以频谱slice为单位进行对三个信道ch1、ch2、ch3进行频谱规划,每个信道的频谱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频谱slice。信道ch1、信道ch2、信道ch3的原始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信道ch1、ch2的原始资源相邻,信道ch2、ch3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一个例子中,按照3.125Ghz的频谱粒度将一段带宽为50Ghz的频谱资源划分为12个频谱slice。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相邻信道ch1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1-4,相邻信道ch3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9-12,三个信道的带宽均为12.5Ghz。三个信道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带宽,本发明不作限定。原始频谱资源可以是在信道开通之前为该信道规划的频谱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借用部分相邻信道的的原始频谱slice,配置给当前待开通的信道ch2,从而提供灵活的信道频谱配置,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滤波带来的带宽损失,并降低滤波带来的传输代价。
以开通信道ch2为例,对信道ch2的开通模式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传统模式A: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信道ch2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s 5-8。
优化模式B: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信道ch2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s 4-9,信道ch2多用了相邻信道ch1的原始频谱资源slice 4和相邻信道ch3的原始频谱资源slice 9。
优化模式C: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信道ch2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 4-8,信道ch2多用了相邻信道ch1的原始频谱资源slice 4。
优化模式D: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信道ch2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 5-9,信道ch2多用了相邻信道ch3的原始频谱资源slice 9。
阻断模式E:信道ch2在任意一个分波端口到任意一个合波端口之间都没有开通,可以认为是阻断模式。
可见,传统模式下,信道使用的实际频谱和的原始频谱是一致的。在优化模式下,信道除了使用自身的原始频谱,还可以借用部分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slice。优化模式不限于上述三种,满足借用的频谱slice个数小于或等于被借用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slice个数的一半即可,信道ch2可以多使用相邻信道ch1或ch3的最多两个频谱slice。此外,信道ch2使用的实际频谱为连续的slice。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几种滤波谱。如图2b所示,分别展示了传统模式A、优化模式B、C、D对应的滤波谱。可见,优化模式B、C、D相对于传统模式A,通过借用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有效提升了开通信道的带宽,从而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节点300可以为图1a或图1b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包括分波模块301、合波模块302、上波模块303和下波模块304。其中,分波模块301可以通过耦合器来实现,合波模块302可以通过WSS来实现。上波模块303可以通过复用器3031和发射机3032来实现,下波模块304可以通过解复用器3041和接收机3042实现。以图1中的信号传输方向为例,合波模块301接收到来自线路侧的输入信号λ1-λ80,输入信号部分的波长信号λ41-λ80直接穿通,通过分波端口输入到合波模块302,输入信号的部分波长信号λ1-λ40通过下波模块304进行本地下波。上波模块303可以将本地波长信号λ81-λ120进行上波,上波的本地波长信号λ81-λ120和穿通的波长信号λ41-λ80通过合波模块302进行合波,并向线路侧输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SS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WSS(MXN维度)可以包括M个分波端口和N个合波端口,例如,M为4,N为1。WSS的分波端口可以包括端口401、402、403、404,合波端口可以包括端口405。可以在任意一个合波端口到任意一个分波端口之间开通信号的信道,任意一个合波端口到任意一个分波端口之间可以开通一个或多个信道。不同的信道(包括相邻的两个信道)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合波端口,不同的信道(包括相邻的两个信道)也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分波端口。例如,在分波端口402到合波端口405之间开通信道ch2,其余分波端口到合波端口405之间的信道处于阻塞状态(即未开通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光通信领域中,例如,包含WSS等可以实现频谱资源分配的器件的网络场景。由于WSS对频谱的控制精度小于信道的频谱宽度,因此能够以较小的频谱粒度进行灵活的频谱分配。此外,在波分复用网络中,光信号通常会经过多个WSS器件,如果存在WSS级联上下波的情况,会导致某些信道的频谱资源没有被使用。因此,如果将这些未被使用的频谱资源灵活分配给待开通的信道,可以提高信道的带宽,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性能。当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如无线通信网络或电通信网络,只要能够实现频谱资源灵活分配的场景均可适用。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开通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信道开通的方法500可以由图1a的任意一个节点或图1b的网管执行,例如可以由节点中的合波模块(WSS)执行。信道开通的方法5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501:确定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根据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确定待开通信道设置的开通模式。
确定待开通信道以及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
以图4所示的WSS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在分波端口402到合波端口405之间开通信道ch2。可以由网管发起信道开通命令,在开通命令中指定待开通信道为信道ch2。节点收到信道开通命令后,根据当前待开通信道ch2确定待开通信道ch2的相邻信道,相邻信道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信道(如信道ch1、信道ch3)。相邻信道和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例如,节点确定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例如slices 5-8,根据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确定待开通信道ch2的相邻信道。或者,节点还可以确定待开通信道ch2的中心波长和带宽,从而确定待开通信道ch2的相邻信道。结合图2的实施例,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待开通信道ch2具有两个相邻信道ch1、ch3。相邻信道ch1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1-4,相邻信道ch3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9-12。
确定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
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包括相邻信道是否开通,以及相邻信道开通时采用的开通模式。首先判断相邻信道是否均已开通,如果存在一个或两个已开通的相邻信道,则进一步确定已开通的相邻信道采用的开通模式(如上文中描述的模式A-D中的任一个)。如果相邻信道从任意一个合波端口到任意一个分波端口之间开通了则视为已开通,相邻信道使用的分波端口(或合波端口)可以和待开通信道相同或不同。
根据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确定待开通信道设置的开通模式:
结合图2的实施例,以待开通信道为ch2,相邻信道为两个信道ch1和ch3为例进行说明。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开通的频谱资源配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相邻信道ch1和ch3均未开通,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B。由于相邻信道ch1和ch3均未开通,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不受相邻信道ch1和ch3的影响,即相邻信道ch1和ch3没有占用待开通信道ch2的频谱资源(或者相邻信道和待开通信道不存在资源冲突)。此时,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B,即待开通信道ch2可以多占用相邻信道ch1的频谱slice,以及相邻信道ch3的频谱slice。例如,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5-8,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s 4-9。
2、相邻信道ch1和ch3均已开通,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传统模式A。此外,还要分别校验相邻信道ch1和ch3的开通模式,判断相邻信道ch1和ch3采用的开通模式是否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即相邻信道ch1和ch3是否占用了待开通信道ch2的频谱资源(或者相邻信道和待开通信道是否存在资源冲突)。如果相邻信道ch1和ch3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信道的开通模式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则可以重新设置对信道ch2有影响的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使相邻信道释放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此时,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传统模式A,即待开通信道ch2不占用相邻信道的频谱slice。例如,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s 5-8。
校验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1采用传统模式A或优化模式C,则相邻信道ch1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没有影响,相邻信道ch1可以保持原来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1采用优化模式B,则相邻信道ch1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1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C。如果相邻信道ch1采用优化模式D,则相邻信道ch1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1重新设置为传统模式A。
校验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3采用传统模式A或优化模式D,则相邻信道ch3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没有影响,相邻信道ch3可以保持原来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3采用优化模式B,则相邻信道ch3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3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D。如果相邻信道ch3采用优化模式C,则相邻信道ch3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3重新设置为传统模式A。
上述对相邻信道ch1和ch3的开通模式校验不分先后顺序,也可以同时执行。相邻信道ch1和ch3采用的开通模式相互不受影响,即相邻信道ch1采用的开通模式可以是模式A-D中的任一个,相邻信道ch3采用的开通模式也可以是模式A-D中的任一个。通过对相邻信道ch1和ch3的开通模式校验,实现了相邻信道ch1采用传统模式A或优化模式C,相邻信道ch3采用传统模式A或优化模式D,不影响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待开通信道ch2可以正常开通。
3、相邻信道ch1已开通且相邻信道ch3未开通,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D。此外,还要校验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判断相邻信道ch1采用的开通模式是否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即相邻信道ch1是否占用了待开通信道ch2的频谱资源(或者相邻信道和待开通信道是否存在资源冲突)。如果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则可以重新设置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使相邻信道ch1释放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此时,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D,即待开通信道ch2多占用相邻信道ch3的频谱slice。例如,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s 5-9。
校验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1采用传统模式A或优化模式C,则相邻信道ch1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没有影响,相邻信道ch1可以保持原来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1采用优化模式B,则相邻信道ch1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1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C。如果相邻信道ch1采用优化模式D,则相邻信道ch1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1重新设置为传统模式A。
4、相邻信道ch3已开通且相邻信道ch1未开通,待开通信道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C。此外,还要校验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判断相邻信道ch3采用的开通模式是否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即相邻信道ch3是否占用了待开通信道ch2的频谱资源(或者相邻信道和待开通信道是否存在资源冲突)。如果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则可以重新设置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使相邻信道ch3释放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此时,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C,即待开通信道ch2可以多占用相邻信道ch1的频谱slice。例如,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信道ch2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 4-8。
校验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3采用传统模式A或优化模式D,则相邻信道ch3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没有影响,相邻信道ch3可以保持原来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3采用优化模式B,则相邻信道ch3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3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D。如果相邻信道ch3采用优化模式C,则相邻信道ch3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可以将相邻信道ch3重新设置为传统模式A。
结合图2的实施例,以待开通信道为ch2,相邻信道为一个信道ch1或ch3为例进行说明。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开通的频谱资源配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相邻信道ch1或ch3未开通,如果相邻信道为ch1,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C,如果相邻信道为ch3,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D。由于相邻信道ch1或ch3未开通,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不受相邻信道ch1或ch3的影响,即相邻信道ch1或ch3没有占用待开通信道ch2的频谱资源(或者相邻信道和待开通信道不存在资源冲突)。此时,如果相邻信道为ch1,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C,开通信道ch2可以多占用相邻信道ch1的频谱slice。例如,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s 4-8。或者如果相邻信道为ch3,待开通信道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D,待开通信道ch2可以多占用相邻信道ch3的频谱slice。例如,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开通时使用的实际频谱资源为slices 5-9。
2、相邻信道为ch1且ch1已开通,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传统模式A。此外,还要校验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判断相邻信道ch1采用的开通模式是否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如果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则可以重新设置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使相邻信道ch1释放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校验过程可以参见图6中的第三种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3、相邻信道为ch3且ch3已开通,待开通信道ch2可以设置为传统模式A。此外,还要校验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判断相邻信道ch3采用的开通模式是否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如果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对待开通信道ch2的资源有影响,则可以重新设置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使相邻信道ch3释放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校验过程可以参见图6中的第四种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502:重新配置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
如果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未开通,则不需要重新配置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如果待开通信道的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已开通,并且已开通的相邻信道采用的开通模式影响到了待开通信道,则要修正已开通的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并重新配置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例如,图6中的第2、3、4种情况以及图7中的第3、4种情况,可能要重新配置已开通的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一个例子中,相邻信道ch1将优化模式B重新配置为优化模式C,需要释放信道ch1的部分频谱资源(即信道ch1占用信道ch2的频谱slice)。释放频谱资源可以是将频谱资源的状态由带通状态改为带阻状态。
503:配置待开通信道的频谱资源。
根据步骤501确定的待开通信道设置的开通模式,配置(或激活)待开通信道的频谱资源,即开通信道。例如,如果待开通信道ch2设置为传统模式A,则将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激活。如果待开通信道ch2设置为优化模式B、C或D,除了将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激活,还可以将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激活。激活频谱资源可以是将频谱资源由带阻状态改为带通状态。待开通信道ch2的原始频谱slice的衰减值可以与其借用的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slice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的等级(衰减值相同或大致相同),例如均设置为0.1dB。将原始频谱slice和借用的频谱slice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等级可以降低待开通信道ch2的码间串扰。
值得说明,步骤502和步骤503不分先后顺序,也可以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子中,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可以包括自身的原始频谱资源,还可以包括未开通的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未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设置为阻断模式,光放大器不会产生循环放大噪声。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定义信道的优先级,而待开通的信道的优先级比相邻信道的优先级高,不管相邻信道是否开通,待开通信道也可以占用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例如,图6的第2、3、4种情况中,待开通信道可以设置为优化模式B,即占用已开通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资源。
以上步骤可以由网管控制节点完成,例如,步骤501由网管执行,由网管确定待开通信道的开通模式,以及相邻信道是否需要调整的开通模式。步骤502、503由网管下发包含待开通信道(部分情况下还包括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的指令,节点根据网管的指令配置相关的频谱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软件控制复杂度的情况下,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消耗较多的硬件资源和功耗,此外,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不需要知道信号的方向是上波、下波还是穿通,软件的控制复杂度低。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关闭的方法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信道关闭的方法800可以由图1a的任意一个节点或图1b的网管执行,例如可以由节点中的合波模块(WSS)执行。信道关闭的方法8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801:关闭待关闭信道。
以图4所示的WSS为例进行说明,假设要关闭分波端口402到合波端口405的信道ch2。可以由网管发起信道关闭命令,在关闭命令中指定待关闭信道为信道ch2。
结合图2的实施例,以待关闭信道为ch2,相邻信道为两个信道ch1和ch3为例进行说明。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关闭的资源配置示意图。如图9所示,如果待关闭信道ch2的开通模式为传统模式A,则可以释放待关闭信道ch2的频谱资源,即关闭信道ch2。如果待关闭信道的开通模式为优化模式B、C、D中的任意一种,可以先将待关闭信道的开通模式切换为传统模式A,再关闭信道ch2。即先释放借用的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相当于将这部分频谱资源还给相邻信道,然后再释放信道ch2自身的原始频谱资源。
结合图2的实施例,以待开通信道为ch2,相邻信道为一个信道ch1或ch3为例进行说明。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关闭的频谱资源配置示意图。如图10所示,如果待关闭信道ch2的开通模式为传统模式A,则可以直接释放待关闭信道ch2的频谱资源,即关闭信道ch2。如果待关闭信道的开通模式为优化模式C或D,可以先将待关闭信道的开通模式切换为传统模式A,再关闭信道ch2。即先释放借用的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相当于将这部分频谱资源还给相邻信道,然后再释放信道ch2自身的原始频谱资源。
在另一个例子中,不管待关闭信道采用哪种开通模式,可以按照待关闭信道的开通模式直接将待关闭信道关闭。
释放频谱资源可以是将频谱资源的状态由带通状态改为带阻状态。
802:确定待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根据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确定是否可以调整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
确定待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
节点可以根据当前待关闭信道ch2确定待关闭信道ch2的相邻信道,相邻信道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信道(如信道ch1、信道ch3)。相邻信道和待关闭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例如,节点可以确定待关闭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例如slices 5-8,根据待关闭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确定待关闭信道ch2的相邻信道。或者,节点还可以确定待关闭信道ch2的中心波长和带宽,从而确定待关闭信道ch2的相邻信道。结合图2的实施例,待关闭信道ch2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5-8,待关闭信道ch2具有两个相邻信道。相邻信道ch1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1-4,相邻信道ch3的原始频谱资源为slices 9-12。
确定待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
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包括相邻信道是否开通,以及相邻信道开通时采用的开通模式。首先判断相邻信道是否均已开通,如果存在一个或两个已开通的相邻信道,则进一步确定已开通的相邻信道采用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从任意一个合波端口到任意一个分波端口之间开通了则视为已开通,相邻信道使用的分波端口(或合波端口)可以和待关闭信道相同或不同。
根据相邻信道的开通状态,确定是否可以调整相邻信道开通模式:
如图9所示,可以包括四种情况:
1、相邻信道ch1和ch3均未开通,此时不需要调整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
2、相邻信道ch1和ch3均已开通,分别校验相邻信道ch1和ch3的开通模式。判断在信道ch2关闭之后,相邻信道ch1和ch3是否可以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如果相邻信道ch1和ch3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信道可以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则可以重新设置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的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
校验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1为传统模式A,可以将ch1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D,如果相邻信道ch1为优化模式C,可以将ch1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B。
校验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如果相邻信道ch3为传统模式A,可以将ch3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C,如果相邻信道ch3为优化模式D,可以将ch3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B。
3、相邻信道ch1已开通且相邻信道ch3未开通,校验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判断在信道ch2关闭之后,相邻信道ch1是否可以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如果相邻信道ch1可以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则可以重新设置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
如果相邻信道ch1为传统模式A,可以将ch1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D,如果相邻信道ch1为优化模式C,可以将ch1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B。
4、相邻信道ch3已开通且相邻信道ch1未开通,校验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判断在信道ch2关闭之后,相邻信道ch3是否可以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如果相邻信道ch3可以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则可以重新设置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
如果相邻信道ch3为传统模式A,可以将ch3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C,如果相邻信道ch3为优化模式D,可以将ch3重新设置为优化模式B。
如图10所示,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相邻信道ch1或ch3未开通,此时不需要调整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
2、相邻信道为ch1且ch1已开通,校验相邻信道ch1的开通模式。校验过程可以参见图9的第三种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3、相邻信道为ch3且ch3已开通,校验相邻信道ch3的开通模式。校验过程可以参见图9的第四种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待关闭信道ch2开通时,相邻信道可以不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因此,相邻信道ch1或ch3有两种开通模式。在另一个例子中,在待关闭信道ch2开通时,如果相邻信道ch1或ch3可以使用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则相邻信道ch1或ch3还可以有其他的开通模式,如优化模式B。
803:重新配置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
如果相邻信道未开通或开通模式不需要调整,则不需要重新配置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如果相邻信道开通了且开通模式需要调节,可以根据步骤802确定的相邻信道调整的开通模式,重新配置(或激活)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例如,图9中的第2、3、4种情况以及图10中的第3、4种情况,可能要重新配置已开通的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一个例子中,相邻信道ch1将优化模式C重新配置为优化模式B,需要激活信道ch2的部分频谱资源(即信道ch1占用信道ch2的频谱slice)。激活频谱资源可以是将频谱资源的状态由带阻状态改为带通状态。信道ch1的原始频谱slice的衰减值可以与其借用的相邻信道的部分频谱slice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的等级(衰减值相同或大致相同),例如均设置为0.1dB。将原始频谱slice和借用的频谱slice的衰减值设置为相同等级可以降低信道ch1的码间串扰。
以上步骤可以由网管控制节点完成,例如,步骤802由网管执行,由网管确定是否调整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步骤801由网管下发关闭指令,节点根据关闭指令关闭信道。步骤803由网管下发包含相邻信道的开通模式的指令,节点根据网管的指令配置相关的频谱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软件控制复杂度的情况下,减小滤波代价带来的信道损伤,改善业务的传输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消耗较多的硬件资源和功耗,此外,无需获取业务的路由信息,即不需要知道信号的方向是上波、下波还是穿通,软件的控制复杂度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网络设备上加载和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指令可以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设备的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设备的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网络设备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为相同的等级;所述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所述相邻信道开通了且所述相邻信道的优先级比所述待开通信道的优先级低时,确定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所述第二频谱资源;
基于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开通所述待开通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还包括:
根据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确定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相邻信道是否占用了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邻信道占用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
释放所述相邻信道占用的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
7.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关闭信道,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为相同的等级;所述相邻信道开通了且所述相邻信道的优先级比所述待关闭信道的优先级低;
基于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包括:
先释放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后释放所述第一频谱资源。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配置给所述相邻信道。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
1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开通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开通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为相同的等级;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相邻信道开通了且所述相邻信道的优先级比所述待开通信道的优先级低时,确定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所述第二频谱资源;
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开通所述待开通信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确定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的频谱资源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相邻信道是否占用了所述待开通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相邻信道占用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释放所述相邻信道占用的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
18.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
1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确定待关闭信道,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包括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所述待关闭信道的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所述相邻信道和所述待关闭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相邻,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的衰减值为相同的等级;所述相邻信道开通了且所述相邻信道的优先级比所述待关闭信道的优先级低;
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关闭信道使用的频谱资源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谱资源和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位于连续的频谱范围。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少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的一半。
22.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模块,用于:
先释放所述第二频谱资源,后释放所述第一频谱资源。
23.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资源配置模块,还用于:
所述关闭所述待关闭信道之后,将所述第一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配置给所述相邻信道。
24.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信道包括两个信道,所述第二频谱资源为任意一个或两个相邻信道的原始频谱资源中的部分频谱资源。
2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3-18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或者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9-24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
2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7-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37654.4A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13346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654.4A CN113346976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EP21764933.4A EP4099590A4 (en) 2020-03-02 2021-03-02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PECTRAL RESOURCE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PCT/CN2021/078648 WO2021175206A1 (zh) 2020-03-02 2021-03-02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US17/901,401 US11990986B2 (en) 2020-03-02 2022-09-01 Spectrum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654.4A CN113346976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976A CN113346976A (zh) 2021-09-03
CN113346976B true CN113346976B (zh) 2024-04-12

Family

ID=77467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7654.4A Active CN113346976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0986B2 (zh)
EP (1) EP4099590A4 (zh)
CN (1) CN113346976B (zh)
WO (1) WO202117520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139A (zh) * 2007-04-26 2008-10-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动态跳频无线区域网络中的频谱合作方法
CN101803419A (zh) * 2007-12-05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借用或共享邻小区频谱及通道资源的上行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745940A (zh) * 2013-10-15 2016-07-06 阿尔卡特朗讯 在光灵活栅格网络中交换光信号的方法
CN109818803A (zh) * 2019-02-26 2019-05-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频谱碎片避免方法
WO2019169538A1 (zh) * 2018-03-05 2019-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授权频谱的同步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3609B2 (ja) * 2004-03-12 2010-09-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雑音除去機能を有する光伝送システム
JP5593587B2 (ja) * 2008-03-05 2014-09-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波長多重分離方式及び波長多重分離方法
FR2957735B1 (fr) * 2010-03-18 2012-04-13 Alcatel Lucent Procede d'optimisation de la capacite des reseaux optiques de communication
US8542999B2 (en) * 2011-02-01 2013-09-24 Vello Systems, Inc. Minimizing bandwidth narrowing penalties in a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optical network
JP5772107B2 (ja) * 2011-03-17 2015-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選択スイッチおよび光伝送装置
JP2013106187A (ja) * 2011-11-14 2013-05-30 Hitachi Ltd 波長多重光伝送装置、波長多重光伝送システム、波長多重光伝送方法
US9450697B2 (en) 2011-12-02 2016-09-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of narrow optical filtering effects in an optical network
EP2859674B1 (en) * 2012-06-08 2017-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cal rou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040598B2 (ja) * 2012-07-04 2016-12-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分岐挿入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及び波長選択スイッチ
JP6089650B2 (ja) * 2012-12-06 2017-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通過帯域の調整方法
US10382135B2 (en) * 2014-04-24 2019-08-13 Nec Corporation Optical node device, optical network controller, and optical network control method
US9264788B2 (en) * 2014-06-27 2016-02-16 Fujitsu Limited Inter-channel spectral shaping in optical ring networks
JP6390308B2 (ja) * 2014-09-25 2018-09-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制御方法
WO2016149804A1 (en) * 2015-03-20 2016-09-29 Universite Laval Optical devices and method for tuning an optical signal
US20170214488A1 (en) * 2016-01-27 2017-07-27 Fujitsu Limited Superchannels with mixed baud rate subcarriers
US9973294B2 (en) * 2016-08-12 2018-05-15 Infinera Corporation Passband abstraction layer
JP7107366B2 (ja) * 2018-04-27 2022-07-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光受信装置及び光伝送方法
CN112655161A (zh) * 2018-09-07 2021-04-1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学传输装置、光学通信系统和光学信号传输方法
US11057690B2 (en) * 2019-11-14 2021-07-06 Ciena Corporation Spectrum assignments for application throughout an optical network element in a flexible-channel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139A (zh) * 2007-04-26 2008-10-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动态跳频无线区域网络中的频谱合作方法
CN101803419A (zh) * 2007-12-05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借用或共享邻小区频谱及通道资源的上行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745940A (zh) * 2013-10-15 2016-07-06 阿尔卡特朗讯 在光灵活栅格网络中交换光信号的方法
WO2019169538A1 (zh) * 2018-03-05 2019-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授权频谱的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09818803A (zh) * 2019-02-26 2019-05-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频谱碎片避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75206A1 (zh) 2021-09-10
CN113346976A (zh) 2021-09-03
EP4099590A1 (en) 2022-12-07
EP4099590A4 (en) 2023-08-02
US20230006755A1 (en) 2023-01-05
US11990986B2 (en) 202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2729B2 (en) Minimizing bandwidth narrowing penalities in a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optical network
US9106983B2 (en) Reconfigurable branching unit for submarine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2015435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able WDM lightpath rings
US10411824B2 (en) Method for quasi-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optical network
JP2013532395A (ja) Roadm装置と動作方法
US11057690B2 (en) Spectrum assignments for application throughout an optical network element in a flexible-channel configuration
CN102812656A (zh) 用于优化光通信网络的容量的方法
US99419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occupancy
US7650076B2 (en) Dynamic blocking of token-controlled data transmission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9419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network utilization using superchannels
CN109716186A (zh) 一种光功率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224062A1 (en) Optical Signal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Optical Transmission Nod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3346976B (zh) 一种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Kitsuwan et al. Performance of elastic optical network with spectrum slicing for fragmented bandwidth allocation
US8849113B2 (en)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de Lira et al. On combining split spectrum technique with a slot-continuity capacity loss heuristic in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US201201832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king wavelengths of different spacings within an optical node
US9973294B2 (en) Passband abstraction layer
US202303187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d-to-end optical spectrum services over multiple transparent optical network domains
US20230138272A1 (en) Node apparatus, wdm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KR20170029397A (ko) 파장 자원을 광 네트워크의 트래픽 로드에 따라 조절하는 광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896520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extracting optical subband into multiband optical OFDM signal
CN117640002A (zh) 一种滤波代价补偿方法及相关装置
EP2838211A1 (en) Filtering of a WDM optical signal with a configuration fil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