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6568A -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6568A
CN113346568A CN202110319184.8A CN202110319184A CN113346568A CN 113346568 A CN113346568 A CN 113346568A CN 202110319184 A CN202110319184 A CN 202110319184A CN 113346568 A CN113346568 A CN 113346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threshold
electrical paramet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91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6568B (zh
Inventor
张俊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91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6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6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6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其中,在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的时间超过时间阈值前,执行第一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使电池始终处于高压充电状态,使用户感知电池始终是充满状态,在超过所述时间阈值后执行第二充电模式,第二充电模式使电池处于自然放电后再次充电的方式,避免电池因长期处于高压充电状态出现电池鼓包等的质量问题。所述方法中通过检测复充次数可替换计时时间,即在检测到在第一充电模式中复充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切换为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能够配合用户交互的充电方法,包括可选择充电方式的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中与第一充电模式不同的充电标识提示用户。

Description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680091966.8、申请日为2016年12月30日、发明名称为“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终端设备成为用户日常必需的用品,用于供电的电池成为评价终端设备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终端设备的普遍小型化,对电池的要求日益提高,锂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外部充电器长时间插入终端设备时,锂电池在电量充满之后,还会在高压阶段反复进行二次充电(也叫复充)。在高电压环境下,持续进行恒压(CV,Constant-Voltage)充电,会导致电池的阴极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氧气(O2),氧气与电解液中的溶剂酯类,例如碳酸乙烯酯(EC)或碳酸丙烯酯(PC)等,发生氧化分解化学反应而释放二氧化碳(C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D.D MacNeil J.R.Dahn ECS 149(7)A912-A919(2002))为:
Figure BDA0002992118890000011
Figure BDA0002992118890000012
Figure BDA0002992118890000013
因此,重复进行二次充电会造成电池电压一直维持在高电压状态下进行充电,时间长会使电池内部产生气体,形成鼓包,影响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对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用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对电池的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通过识别外部充电器在位时间,如果在位时间超过一个预设的时间阈值,就认为该充电处于过长时间的充电状态,例如认为是长时间无人值守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后,则检测电池到达一个较低的电量值或电压值后在进行充电,即让电池从高电压到低电压自然耗电,再从低电压到高电压充电的自然循环周期,类此用户正常使用手机100状况,从而避免长期在高电压状态下进行反复的二次充电,进而规避电池鼓包风险,提高电池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充电方法包括:首先,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启动计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也就是说,结合上述实施例,在以下各个方面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为第一电量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第二电量阈值,所述第三阈值为第三电量阈值;或者,所述第一阈值为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第二电压阈值,所述第三阈值为第三电压阈值。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并采用恒压充电方式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阈值为电池电量充满时的电量阈值或电压阈值,所述的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至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后,再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在第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在所述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若当前正在充电则暂停充电,直至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或检测到所述电池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在第五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量,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99%,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5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对应的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0%对应的电压值。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电池的充电方法,在第一方面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充电过程中替代计时,采用记录复充次数的方法,切换充电模式。
具体地,所述充电方法包括:首先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并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中,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并采用恒压充电方式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阈值为电池电量充满时的所述电学参数的值,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即在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中,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至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后,再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在第四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量,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99%,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5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对应的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0%对应的电压值。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充电芯片;所述处理器用于计时、根据外部充电器接通情况和计时时间控制所述充电芯片采用不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计时,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充电;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控制所述充电芯片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并采用恒压充电方式至电量充满,其中,所述充电芯片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再次启动充电并采用恒压充电方式至电量充满,其中,所述充电芯片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至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后,再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暂停充电。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任一项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充电芯片集成在一起。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任一项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为主控芯片。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任一项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电量计,所述电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电量,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电量计获取所述电池电量。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任一项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七实施例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量,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99%,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50%,所述第一阈值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对应的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0%对应的电压值。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充电芯片;在第三方面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充电过程中处理器替代计时,采用记录复充次数的方法,来控制充电芯片切换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充电;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充电芯片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并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并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阈值为电池电量充满时的所述电学参数的值,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即在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控制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所述充电芯片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至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后,再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量,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99%,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50%,所述第一阈值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对应的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0%对应的电压值。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充电芯片集成在一起。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为主控芯片。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任一项描述的充电装置,在第七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电量计,所述电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电量,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电量计获取所述电池电量。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计时单元、充电控制单元和充电单元。
首先,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充电单元启动充电,并且,所述计时单元启动计时;充电控制单元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控制所述充电单元进行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计时单元记录的计时时间,判断所述计时时间是否到达时间阈值,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单元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单元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计时单元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集成在主控芯片中。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为充电芯片。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计时单元、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和所述充电单元集成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计次单元、充电控制单元和充电单元。
其中,首先,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控制所述充电单元启动充电;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单元进行充电至电量充满后,进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单元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并且所述计次单元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进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在检测到电池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或检测到所述电池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再次控制所述充电单元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计次单元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集成在主控芯片中。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为充电芯片。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计次单元、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和所述充电单元集成在一起。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通过向所述充电芯片发送充电指令和充电参数,所述充电芯片根据所述充电指令和所述充电参数完成对所述电池的单次充电过程,当处理器向所述充电芯片发送新的充电指令和充电参数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相应的充电过程。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的充电装置,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电池和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采用本发明第三方面各实施例、第四方面各实施例、第五方面各实施例或第六方面提供的充电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的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且检测到所述输入信号时,则从所述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起重新执行充电过程。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启动计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步骤一,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步骤二,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步骤三,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且在未检测到输入信号的过程中,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且检测到所述输入信号时,重新计时,并重新执行所述步骤一至所述步骤三;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输入信号为所检测到的用户对被充电设备进行输入操作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在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方法可以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形成具体的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的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向用户提供了可选择充电方式的交互页面,并根据用户对所述交互页面的操作信息采用不同的充电方式,具体地,包括:显示交互页面,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页面输入的操作信息;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一选择信息时,则采用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选择信息时,则采用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所述第二充电方式中所执行的充电模式多于所述第一充电方式中所执行的充电模式。
结合本发明八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启动计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本发明八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包括: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并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其中,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或电量,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本发明八方面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在不同的充电模式下向用户显示不同的充电标识,具体包括: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一选择信息时,则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显示第一充电标识;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选择信息时,在进行首次充电和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中显示所述第一充电标识,在执行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中显示第二充电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标识不同于所述第一充电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充电标识和所述第二充电标识可以显示在用户交互界面可视区域上,例如显示在展示电池电量的标识旁,可以通过形状、颜色或尺寸的不同来区别所述第一充电标识和所述第二充电标识。
综上所述,通过识别外部充电器在位时间,如果在位时间超过一个预设的时间阈值,就认为该充电处于过长时间的充电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后,则检测电池到达一个较低的电量值或电压值后在进行充电,即让电池从高电压到低电压自然耗电,再从低电压到高电压充电的自然循环周期,类此用户正常使用手机100状况,从而避免长期在高电压状态下进行二次充电,进而规避电池鼓包风险,提高电池安全性。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充电装置,其中,在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的时间超过时间阈值前,执行第一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使电池始终处于高压充电状态,使用户感知电池始终是充满状态,在超过所述时间阈值后执行第二充电模式,第二充电模式使电池处于自然放电后再次充电的方式,避免电池因长期处于高压充电状态出现电池鼓包等的质量问题。所述方法中通过检测复充次数可替换计时时间,即在检测到在第一充电模式中复充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切换为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配合用户交互的充电方法,包括可选择充电方式的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中与第一充电模式不同的充电标识提示用户当前充电模式,使用户能够区分充电器处于非正常工作还是处于正常工作下的不同充电模式,进一步提高充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好表示相应的部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外部充电器及电池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电池电量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电池电量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简要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7a和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简要示意图;
图8a~图8e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简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在本文中,会提到若干电压概念,在此进行简单解释;充电限制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固有属性,每一种锂离子电池都会给出一个充电限制电压,表示对锂离子充电的电压绝对不能超过充电限制电压。充电截止电压:充电芯片设置的最高充电电压,这个充电截止电压一般等于充电限制电压,但有时考虑到充电芯片电压采集有正负误差,设定的充电截止电压可以略小于充电限制电压,以保证即使在最大误差时加在电池两端的实际电压不会超过充电限制电压,确保电池安全。恒压充电电压:进入恒压阶段时充电器输出的电压,正常充电一般都将恒压充电电压设定到充电截止电压。所述充电限制电压描述电池的属性,所述充电截止电压和所述恒压充电电压都是描述充电芯片的输出属性。
结合前述内容,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对电池的充电方法,通过识别外部充电器在位时间,如果在位时间超过一个预设的时间阈值,就认为该充电处于过长时间的充电状态,例如认为是长时间无人值守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后,则检测电池到达一个较低的电量值或电压值后在进行充电,即让电池从高电压到低电压自然耗电,再从低电压到高电压充电的自然循环周期,类此用户正常使用手机100状况,从而避免长期在高电压状态下进行二次充电,进而规避电池鼓包风险,提高电池安全性。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10,所示充电装置10包括处理器12和充电芯片14。
外部充电器30接入后被处理器12检测到,并识别充电器类型后,处理器12通过通讯接口给充电芯片14配置充电参数后,充电芯片14启动充电。
其中,所述充电芯片14可以是集成的数模混合芯片,能够根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启动相应的充电模式。充电芯片14的充电模式可以根据实际产品设计中电池20的工艺要求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可以是终端设备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负责检测外部充电器的接入,并根据充电器的接入情况和当前电池的情况处理充电逻辑,并控制充电芯片14进行充电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也可以与所述充电芯片14集成在一起。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在步骤S100中,所述处理器12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插入终端设备并接通时,会向所述充电芯片14发送启动充电信号,以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启动充电。
在步骤S200中,处理器12检测所述外部充电器30是否持续接通,若持续接通,则执行步骤S300,所述步骤S300是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充电的步骤,所述步骤S300包括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和步骤S304。若在执行所述步骤S300时,随时检测到外部充电器S300断开,则停止执行所述步骤S300,在后续外部充电器30重新接通时,从执行步骤S100起重新执行。
随后,在步骤S301中,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所述充电芯片14进行充电,直至电池电量充满。
根据锂电池的特性,对电池从零电量或低电量到电量充满的充电过程,通常包括:涓流充电(以低速率且恒定方式对电池提供很小的充电电流)、恒流充电(充电电流固定)、恒压充电(充电电压固定)几个阶段,随着大电流充电技术的发展,恒流阶段可以包括多个阶段,每一阶段采用不同电流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过程可以包括:在涓流-恒流转换电压值以下(例如2.8V、3V、3.1V或3.2V等,可以根据产品设计具体确定),采用涓流充电(Tickle-charge),在涓流-恒流转换电压值以上到接近充电截止电压时,采用恒流充电,恒流充电可以包括包括预充电阶段(Pre-charge)和快充电阶段(Fast-charge),截止电压可以是定为4.2V、4.3V、4.4V或4.5V等,则在接近充电截止电压,例如可设定在3.8V,例如恒压充电电压接近电池的充电限制电压,比如充电限制电压(limited Charge Voltage)为4.2V,则可设定电池对应的恒压充电电压为4.2V,4.35V电池恒压充电电压设定在4.35V,4.4V电池对应的恒压充电电压为4.4V)时进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过程的充电电流降到电流阈值时(例如为0.020C、0.025C、0.030C等,这里的C是指电池容量,电池单位C=3000mA)确定为电量充满,所述处理器12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充满后,会控制充电芯片14暂停充电。
随后,终端设备可以由电池为系统运行提供电能。所述处理器12从外部充电器接入并且充电起开始计时,并在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充电过程中持续计时,所述处理器12获取电池电量,其中可以通过电量计获取电池的电量。其中,电量计可以是独立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也可以是集成设置在所述处理器12上或其他硬件装置上的。
在步骤S302中,判断计时时间是否到达时间阈值,若未到达则执行S303,若到达执行步骤S304。
在步骤S303中,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处理器120向充电装置10发送充电参数和充电指令,使所述充电装置执行第一种充电模式,即当所述处理器12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在步骤S304中,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充电装置执行第二种充电模式,即当所述处理器12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其中,所述第二电量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
其中,在计时时间到达时间阈值的时刻,所述处理器12可以检测当前充电芯片14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如果处于充电状态,所述处理器12可以立即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停止当前充电,直至电池电量下降到所述电池电量小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或者,所述处理器12等待当前充电过程结束,再切换到第二充电模式,即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时,再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至电第三电量阈值。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电量阈值可以是电池充满的电量值的50%~100%,例如电量充满的55%、60%、80%、90%、100%等。若所述第三电量阈值就是电池充电的电量值,即在第二模式中,若启动充电直接充电至电量充满。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阈值可以是4小时、24小时、48小时、7天、1个月等等,根据终端设备及电池性能具体确定。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电池电量示意图,结合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种充电模式中,所述第一电量阈值比较接近电池电量充满状态的电量值,所述第一电量阈值可以是电池充满状态的电量值的95%~99%,例如根据产品设计设定在95%、96%、97%或98%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量阈值的设定可以是,电池的电压始终电压接近充电截止电压,则在这一过程中,所述处理器12控制充电芯片14采用恒压充电的方式为电池充电,充电过程使电池几乎维持在高压状态(即始终接近电量充满的状态)下多次复充,从而使用户在这一阶段随时拔取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的电池的电量都处于充满或基本充满的状态。
在所述第二种充电模式中,所述第二电量阈值比较接近电池电量耗尽状态的电量值,所述第二电量阈值可以是电池充满状态的电量值的1%~50%,例如根据产品设计设定在5%、10%、20%或30%等。在这一过程中,所述处理器12可以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对电池进行充电,例如,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至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后,再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从而使电池处于自然耗电状态,电池自然放电到一个较低的电量后,避免因电量过低导致终端产品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12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再次充电值电量充满。
期间,若外部充电器拔出断开,则停止计时并充电过程,在外部充电器重新接入时,重新启动计时和启动充电,即重新执行上述步骤。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充电器插入后完成第一次充电至充满以后,所述处理器12也可以通过检测所述电池电压来控制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即,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第一种充电模式时,当所述处理器12检测到所述电池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执行第二种充电模式时,当所述处理器12检测到所述电池电压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电压可以通过一个模数转换模块实时采集电压值。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可以设定为等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对应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可以设定为等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对应的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为电池充电截止电压的95%~99%,再低的话恒压充电时间将非常长,实际在这个电量时显示界面上仍然几乎显示为充满状态,目的是为了不让用户发现电量下降,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0%对应的电压值。例如,所述充电截止电压设定为4.4V,第一电压阈值设定为4.35V,第二电压阈值设定为3.6V或3.7V。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充电装置10的基础上,充电过程中替代计时,采用记录复充次数的方法。即,在第一次电池电量充满以后,且外部充电器持续接入的过程中,首先采用第一种充电模式进行充电,通过记录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中复充的次数,当检测到复充的次数超过次数阈值之后,切换到所述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结合图4,在步骤S100中,所述充电装置10的处理器12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芯片14启动充电;在步骤S200所述处理器12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执行步骤S300。在步骤S301中,控制所述充电芯片14进行充电至电量充满后,在步骤S302’中,判断复充次数是否达到次数阈值,在未达到次数阈值时,执行步骤S303’,所述处理器12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所述处理器12在每次复充后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执行步骤S304’,在检测到电池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其中,所述第二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和第二方面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外部充电器插入完成第一次充电至充满以后,所述处理器12也可以通过检测所述电池电压替代检测电池电量的方式来控制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即在第一种充电模式中检测所述电池电压是否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在第二中充电模式中检测所述电池电压是否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其中,第一电量阈值、第二电量阈值、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的设定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描述。次数阈值可以根据电池具体性能确定,例如可以20~100次,例如设置在30次、40次、80次等等。
期间,若外部充电器拔出断开,则停止累加几次、次数归零并充电过程,在外部充电器重新接入时,重新启动累加计次和启动充电,即重新执行上述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所述处理器12检测到一个输入信号时,则重新执行步骤S100~步骤S300。例如,当用户长期出差在外,期间手机100长期插着外部充电器,超过时间阈值(或第一充电模式中再次启动充电的次数超过次数阈值)后,终端设备确定为无人值守的状态之后,控制充电芯片14采用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的操作输入信号时,例如,检测到用户点击终端设备上的任意按键使屏幕点亮的操作输入信息,则认为用户已返回,则重新执行步骤S100~步骤S300,立即启动充电,并重新计时(或重新计次)。如果处理器12仍然检测到外部充电器30继续接通,则根据计时时间(或第一充电模式中再次启动充电的次数)控制充电芯片14采用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在手机100演示门店中,演示手机100长达数月的插充电器,插充电器进行充电长达数月时间;或者,出租车或其他需要长期接通充电器的使用场景下,再如,用户出差忘记把充电器拔出等,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充电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场景,终端设备长期在高电压状态下不断进行二次充电(即复充),有效避免电池鼓包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可以配置在终端设备上,在此,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充电功能的移动设备,例如手机100、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对讲机、可穿戴设备等。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手机100、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
以终端设备为手机100为例,图6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手机100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6,手机100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存储器120、其他输入设备130、显示屏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I/O子系统17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手机100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显示屏140属于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且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或者更少的用户界面。
下面结合图6对手机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他输入设备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0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输入设备130与I/O子系统170的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171相连接,在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171的控制下与处理器180进行信号交互。
显示屏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具体的显示屏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以及触控面板142。其中显示面板141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触控面板142,也称为触摸屏、触敏屏等,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42上或在触控面板142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42,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142。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42可覆盖显示面板141,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41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等),在显示面板141上覆盖的触控面板142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142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操作后,通过I/O子系统170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180根据用户输入通过I/O子系统170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1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100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100,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I/O子系统170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171、传感器控制器172、显示控制器173。可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171从其他输入设备13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其他输入设备130发送信号,其他输入设备13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值得说明的是,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171可以与任一个或者多个上述设备连接。所述I/O子系统170中的显示控制器173从显示屏14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显示屏140发送信号。显示屏140检测到用户输入后,显示控制器173将检测到的用户输入转换为与显示在显示屏140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传感器控制器172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5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50发送信号。
处理器180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1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手机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以下结合图5,以手机100为一种终端设备为例,说明在手机100上,充电过程中,能够配合用户交互的对电池的充电方法。
结合图7a,显示装置40在显示界面501上显示选择界面505(例如根据用户对显示界面501的操作进入“设置”选项、“电池”选项的操作信息,显示相应选择界面505),选择界面上具有两个充电方式选项505a和505b,包括:“常规充电方式”选项505a和“长插充电方式”选项505b,若检测到用户选择“常规充电方式”选项505a的信息,则采用第一种充电方式,即处理器12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30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30持续接通过程中:控制充电芯片14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为处理器12在检测到所述电池20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若检测到用户选择“长插充电方式”选项505b的信息,则采用第二中充电方式,第二种充电方式参考如图2或图4及其对应实施例描述的充电方法,不再赘述。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显示装置40在显示界面501上也显示长插充电方式的选择界面,根据用户的选择信息确定时间阈值,例如4小时、20小时、3天等。
上述提供的选择界面505、“常规充电方式”选项505a和“长插充电方式”选项505b、及长插充电方式的选择界面的示意图仅为帮助理解的方案的举例,在实际应用产品或设计中,可因具体图形界面设计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在第二充电模式下,手机100在持续接通外部充电器30时,会有一些时间中,电池电量标识502显示电池电量不满的状态,为避免用户误解为外部充电器30非正常工作,手机100会在其显示界面501上显示一个充电标识以提示用户当前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结合图8a~图8e所示,在外部充电器30未接通手机100时,显示装置40在手机100的显示界面501显示电池电量标识502,其中,处理器12可从电量计(未示出)获取当前电池的电量,并通过显示界面501显示当前电池的电量情况;如图8b所示,当外部充电器30接通时,在显示界面501上会显示第一充电标识503,其中,处理器12通过充电芯片14检测到外部充电器30接通,并通过显示界面501显示第一充电标识503,充电至充满显示如图8c所示;在首次充满以后,在到达时间阈值之前,始终显示第一充电标识503,并且始终处于高压充电状态的第一充电模式,即电量降到第一电量阈值以下(或第一电压阈值以下)即再次启动充电,在此期间,在显示界面501显示的电池电量标识502和第一充电标识503如图8c所示,在显示界面501上的电池电量标识502始终显示为充满或几乎充满的状态;在到达时间阈值之后,显示装置40在显示界面501上显示第二充电标识504,第二充电标识504不同于第一充电标识503,并且处理器12控制充电芯片14启动第二充电模式,如图8d所示,可以看到,在此期间,在显示界面501显示的电池电量标识502会显示电池电量会自然下降到一个第二电量阈值,之后,控制器控制充电芯片14再次启动充电,可以充电至电量充满,如图8e所示。
在此,第一充电标识503和第二充电标识504的图标样式仅为举例,可根据实际图形界面设计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能够向用户提供提示信息的其他方式,例如,在第二充电模式下,检测到用户点亮屏幕的操作信息,通过显示“当前正处于长插充电状态”一个弹出界面,也可以实现提示用户当前处于第二充电模式的作用,避免用户误解为不正常充电问题。

Claims (24)

1.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启动计时;
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
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
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
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输入信号为所检测到的用户对被充电设备进行输入操作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并采用恒压充电方式至电量充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阈值为电池电量充满时的所述电学参数的值;
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包括: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至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后,再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学参数为电量,
所述第一阈值为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99%,
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5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学参数为电压,
所述第一阈值为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95%对应的电压值,
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电量充满的电量值的50%对应的电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时,若当前正在充电则暂停充电,直至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若检测到所述输入信号,则重新计时。
8.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
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
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并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
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输入信号为所检测到的用户对被充电设备进行输入操作的信号。
9.一种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交互页面,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页面输入的操作信息;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选择信息时,则采用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启动计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执行第二充电模式;
或者,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并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在所述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执行所述第二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输入信号为所检测到的用户对被充电设备进行输入操作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一选择信息时,则采用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包括: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一选择信息时,则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显示第一充电标识;
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选择信息时,在进行首次充电和/或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中显示所述第一充电标识,在执行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中显示第二充电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标识不同于所述第一充电标识。
12.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充电芯片;
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计时,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充电;
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
控制所述充电芯片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
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
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输入信号为所检测到的用户对被充电设备进行输入操作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并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阈值为电池电量充满时的所述电学参数的值;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后,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其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充电芯片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充电至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后,再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至电量充满。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若当前正在充电则控制所述充电芯片立即暂停充电,直至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充电芯片集成在一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主控芯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电量计,所述电量计用于采集电池电量,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电量计获取所述电池电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充电或再次启动充电的过程包括: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充电芯片发送充电指令和充电参数;
所述充电芯片根据所述充电指令和所述充电参数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20.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充电芯片;
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充电;
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充电芯片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并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
在所累加的再次充电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执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输入信号为所检测到的用户对被充电设备进行输入操作的信号。
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电池;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或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电装置。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充电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处理器、充电芯片;
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交互页面,所述处理器获取用户基于所述页面输入的操作信息;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选择信息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充电芯片采用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启动充电,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计时;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控制所述充电芯片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在计时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前,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在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阈值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执行第二充电模式;
或者,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充电;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控制所述充电芯片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并累加再次充电的次数;在所述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之后,若未检测到输入信号,则执行所述第二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一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至电量充满;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为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二阈值时,再次启动充电使所述电池的电学参数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学参数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输入信号为所检测到的用户对被充电设备进行输入操作的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一选择信息时,则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充电芯片采用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外部充电器接通时,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启动充电,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控制所述充电芯片进行首次充电至电量充满后,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一选择信息时,则在所述处理器检测到所述外部充电器持续接通过程中,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一充电标识;
当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选择信息时,在进行首次充电和/或执行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中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所述第一充电标识,在执行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中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充电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标识不同于所述第一充电标识。
CN202110319184.8A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3346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9184.8A CN113346568B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13984 WO2018120236A1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2110319184.8A CN113346568B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1680091966.8A CN110121812B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966.8A Division CN110121812B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568A true CN113346568A (zh) 2021-09-03
CN113346568B CN113346568B (zh) 2022-04-26

Family

ID=6270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9184.8A Active CN113346568B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1680091966.8A Active CN110121812B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966.8A Active CN110121812B (zh) 2016-12-30 2016-12-30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3346568B (zh)
WO (1) WO201812023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56664A (zh) * 2023-02-09 2023-03-28 合肥力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动力电池复充的方法
WO2023151182A1 (zh) * 2022-02-09 2023-08-17 深圳尊一品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子雾化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746A (zh) * 2019-06-11 2019-08-23 深圳市傲天汇鑫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内置电压比较器的单片机的电池电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0994709B (zh) * 2019-11-07 2023-03-14 广东尚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电量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11431226A (zh) * 2020-03-25 2020-07-17 深圳市百富智能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保护方法、充电保护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170581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杭州铅锂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CN113725937B (zh) * 2021-04-15 2022-07-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94842A (zh) * 2021-06-10 2021-09-14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充电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795965A (zh) * 2021-06-25 2021-12-1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04185A (zh) * 2022-03-25 2022-06-10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一体化的显示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5840153A (zh) * 2022-12-06 2023-03-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118004B (zh) * 2023-07-11 2024-05-07 速源芯(东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器的自动调控系统
CN117096993B (zh) * 2023-10-13 2024-04-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154A (zh) * 2010-09-09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26432A (zh) * 2013-06-20 2013-09-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18269A (zh) * 2014-09-22 2014-12-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4362403A (zh) * 2014-09-22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40985A (zh) * 2015-08-05 2015-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可直充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1368C (zh) * 2005-07-29 2008-01-09 苏州富源科技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KR101084828B1 (ko) * 2009-10-12 2011-1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팩의 충전제어방법
CN101924384B (zh) * 2010-08-17 2013-07-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保护方法和装置
KR20120111406A (ko) * 2011-03-31 2012-10-1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102623768B (zh) * 2012-03-30 2014-08-2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池充电方法、装置以及一种手持移动终端
CN104377394B (zh) * 2013-08-13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智能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5140982B (zh) * 2015-07-23 2017-10-31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感应电动车蓄电池充电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162193A (zh) * 2015-09-07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154A (zh) * 2010-09-09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26432A (zh) * 2013-06-20 2013-09-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18269A (zh) * 2014-09-22 2014-12-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4362403A (zh) * 2014-09-22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40985A (zh) * 2015-08-05 2015-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可直充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1182A1 (zh) * 2022-02-09 2023-08-17 深圳尊一品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子雾化器
CN115856664A (zh) * 2023-02-09 2023-03-28 合肥力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动力电池复充的方法
CN115856664B (zh) * 2023-02-09 2023-05-12 合肥力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动力电池复充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1812A (zh) 2019-08-13
CN110121812B (zh) 2021-03-30
WO2018120236A1 (zh) 2018-07-05
CN113346568B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6568B (zh)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899952B (zh) 一种多电池充放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706291B (zh) 用于快速充电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8896911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065989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10085934B (zh) 一种终端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86962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546808B (zh) 一种充电识别电路、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631401B (zh) 充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49658B (zh) 多电池的切换方法、供电装置、电子设备
WO2018103191A1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0191215B (zh) 终端及处理方法
CN109217409B (zh) 充电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9052514A1 (zh) 多模式充电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69201A (zh)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08090B (zh) 电池电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06532876B (zh) 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311029B (zh) 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01242B (zh) 多电池并行充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电路的可穿戴设备
US11476684B2 (en) Charging protec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charger
CN109217411B (zh) 充电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9256825B (zh) 充电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7706999A (zh) 启动式电池、应用装置及服务器
CN113572210A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7490556U (zh) 启动式电池、应用装置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