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3187B -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3187B
CN113343187B CN202010099235.6A CN202010099235A CN113343187B CN 113343187 B CN113343187 B CN 113343187B CN 202010099235 A CN202010099235 A CN 202010099235A CN 113343187 B CN113343187 B CN 113343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wearable device
wearing state
state information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92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3187A (zh
Inventor
刘恩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92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3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3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3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包括: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避免了每次切换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解锁的繁琐操作。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电子设备支持双系统操作,双系统是指在电子设备中提供两套操作系统,这两套操作系统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在电子设备启动后,可由用户选择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来说,当前状态下只能使用一个操作系统,若需要使用另一个操作系统,需要由当前的操作系统切换至另一个操作系统。
但是,在两个操作系统进行切换的过程中,每次都需要对待切换的操作系统进行解锁,这导致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避免每次切换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解锁的繁琐操作。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包括:
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
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
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步骤。
上述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这样,在针对可穿戴设备一操作系统解锁,且该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当切换至另一操作系统时,自动对另一操作系统进行解锁,避免了每次切换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解锁的繁琐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系统切换指令的细化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解锁的细化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为可穿戴设备,比如以手腕为支撑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手表、手环、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可穿戴设备(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的其它腿上佩戴产品),以头为支撑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眼镜、头盔、头带、耳机等),以及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形态的可穿戴设备。该电子设备支持双系统操作,这两个操作系统分别通过第一芯片以及第二芯片支持,该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可采用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芯片的功耗小于第二芯片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接着,可穿戴设备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接着,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可穿戴设备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中,包括:
步骤102,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
其中,系统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目标操作系统用于表征可穿戴设备中除了当前操作系统以外待切换的其它操作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包括两个操作系统,将这两个操作系统分别命名为第一操作系统以及第二操作系统。第一操作系统可设置有第一锁屏界面,第一锁屏界面用于保护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可设置有第二锁屏界面,第二锁屏界面用于保护第二操作系统。第一锁屏界面和第二锁屏界面均可具备锁定功能,对锁定的锁屏界面进行解锁后,即可使用对应的操作系统。可选地,解锁的方式可以是:滑动解锁、输入密码解锁、手势操作解锁、指纹解锁、面部识别解锁、虹膜解锁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可低于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即第一操作系统可用于实现超长待机能力,第二操作系统用于实现提供更为完备的智能功能。比如,第一操作系统可支持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健康监测等功能;第二操作系统除了可支持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健康监测等功能,还可支持通话、收发短信、移动支付、音乐播放、拍照、录像、天气预报、导航等功能,并且,第二操作系统可兼容各种第三方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系统可为RTOS(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实时操作系统),RTOS会按照排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开发应用程序提供一致的基础,其具有“实时”的特性,即当一个任务需要执行时,RTOS会马上执行该任务。第二操作系统可为Android系统,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第二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第一芯片的功耗大于第二芯片的功耗,即第一操作系统可通过协处理器进行支持,第二操作系统可通过主处理器进行支持,协处理器和主处理器均可独立进行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通过蓝牙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配合使用。第一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第二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第一蓝牙的功耗大于第二蓝牙的功耗。其中,第一蓝牙可为经典蓝牙(BR/EDR),第二蓝牙可为低功耗蓝牙(BLE)。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操作系统可为第二操作系统,目标操作系统可为第一操作系统,即当前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目标操作系统的功耗,当前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目标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且当前操作系统使用第一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目标操作系统使用第二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或者,当前操作系统可为第一操作系统,目标操作系统可为第二操作系统,即当前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目标操作系统的功耗,当前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目标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且当前操作系统使用第二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目标操作系统使用第一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切换指令的获取方式可以是:接收输入的系统切换指令。可穿戴设备上可设置有触发区域,用户触发该触发区域,即可生成系统切换指令。可选地,该触发区域可为实体按钮,用户通过按压该实体按钮触发生成系统切换指令。可针对实体按钮的权限进行设定,比如只有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界面处于解锁状态时,对该实体按钮的触发才是有效的。可选地,该触发区域可为虚拟按钮,该虚拟按钮可设置于锁屏界面上,用户点击该虚拟按钮触发生成系统切换指令。或者,该虚拟按钮设置于操作系统的桌面上,用户需要对操作系统解锁后,才可点击该虚拟按钮,以触发生成系统切换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切换指令的获取方式也可以是:检测可穿戴设备当前的运行模式,当可穿戴设备当前的运行模式满足预定的系统切换条件时,生成系统切换指令。可穿戴设备的运行模式是指可穿戴设备当前运行的功能。可预先设定可穿戴设备各个运行模式对应的操作系统,当可穿戴设备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操作系统与预先设定的操作系统不一致时,判定可穿戴设备当前的运行模式满足预定的系统切换条件,从而生成系统切换指令。比如,可穿戴设备当前运行的功能只有运动监测功能,对该运行模式预先设定的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而当前操作系统为第二操作系统,生成系统切换指令,以将当前操作系统由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一操作系统。
步骤104,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
其中,锁屏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操作系统的锁屏界面是否被锁定。可选地,锁屏状态信息可包括:解锁状态以及锁定状态,解锁状态是指该操作系统的锁屏界面未被锁定,锁定状态是指该操作系统的锁屏界面被锁定。
佩戴状态信息用于表征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可选地,佩戴状态信息可包括:佩戴状态以及未佩戴状态。佩戴状态是指该可穿戴设备被用户佩戴,未佩戴状态是指该可穿戴设备未被用户佩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可选地,在可穿戴设备能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区域中设置电容传感器,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的测量值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该电容传感器在用户佩戴和脱戴时检测的测量值不同,根据电容传感器检测的测量值和预设基准值之间的差值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其中,预设基准值用于指示可穿戴设备未被佩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可选地,在可穿戴设备的能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区域中设置心率传感器,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的心率值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当心率传感器检测的心率值在预设心率区间时,判定可穿戴设备被佩戴。进一步地,可结合心率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可选地,在可穿戴设备的能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区域中设置心率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的心率值以及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被佩戴。当心率传感器检测的心率值在预设心率区间,且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在预设温度区间时,判定可穿戴设备被佩戴。其中,预设心率区间可为40-220次/分钟,预设温度区间可为34-42摄氏度。
步骤106,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的过程包括:当前操作系统保存当前操作系统的数据,并提示目标操作系统进行切换准备工作;接着,当前操作系统将外设管理权限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接着,当前操作系统将电源管理权限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接着,当前操作系统发送切换指令,并终止与目标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切换指令用于启动当前操作系统至目标操作系统的切换操作;接着,由当前操作系统至目标操作系统切换完毕。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这样,在针对可穿戴设备一操作系统解锁,且该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当切换至另一操作系统时,自动对另一操作系统进行解锁,避免了每次切换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解锁的繁琐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获取系统切换指令,包括:
步骤202,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
其中,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用于表征可穿戴设备的剩余电量。
步骤202,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满足预设的系统切换条件时,生成所述系统切换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预先设定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当可穿戴设备当前的电量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与预先设定的操作系统不一致时,判定可穿戴设备当前的电量信息满足预设的系统切换条件,从而生成系统切换指令。比如,预先设定当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大于或者等于50%时,可穿戴设备使用第二操作系统,当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小于50%时,可穿戴设备使用第一操作系统。当检测到可穿戴设备当前的电量信息小于50%时,而当前操作系统为第二操作系统,生成系统切换指令,以将当前操作系统由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一操作系统。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当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满足预设的系统切换条件时,生成系统切换指令,这样,节省可穿戴设备的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方式,包括:
步骤302,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非佩戴状态时,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佩戴动作。
其中,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将其它量的变换以电容的变化体现出来的仪器。佩戴动作可以是用户将未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佩戴在身上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的电容值大于预设的电容阈值时,判定发生佩戴动作,当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的电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容阈值时,判定未发生佩戴动作。
具体地,电容传感器在接触不同材料时,检测到的电容值大小是有所不同的,而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通常会有一段时间将可穿戴设备紧贴在皮肤上,相比于接触其它材料来说,紧贴皮肤检测到的电容值是比较高的。因此,当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的电容值大于预设的电容阈值时,判定发生佩戴动作,当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的电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电容阈值时,判定未发生佩戴动作。预设的电容阈值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比如60000pF。
步骤304,当检测到发生佩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
步骤306,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脱戴动作。
其中,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脱戴动作可以指用户将可穿戴设备从身上摘取下来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在预设时长内的任意时间点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均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时,确定发生脱戴动作。或者,当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预定时长内的任意时间点穿戴设备在预设的距离阈值内均无遮挡物时,确定发生脱戴动作。
具体地,红外传感器可以发射红外线,如果有物体遮挡,就会将发射的红外线反射回来,遮挡物体距离红外传感器越近,反射回来时的损耗就越小,红外光强就越高;反之,遮挡物体距离红外传感器越远,反射回来时的损耗就越大,红外光强就越低。用户在取下可穿戴设备时,通常会有一段时间可穿戴设备距离用户的身体有一段较远的距离,此时红外传感器检测的光强就会很小。因此,当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在预设时长内的任意时间点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均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时,确定发生脱戴动作。预设的光强阈值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比如50cd(坎德拉)。
具体地,红外传感器可以发射红外线,如果有物体遮挡,就会将发射的红外线反射回来,则可以确定有物体遮挡,这里的遮挡物可以是用户的身体。用户在取下可穿戴设备时,通常会有一段时间可穿戴设备距离用户的身体有一段较远的距离,此时红外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可穿戴设备在这段距离内没有遮挡物。因此,当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预定时长内的任意时间点穿戴设备在预设的距离阈值内均无遮挡物时,确定发生脱戴动作。
步骤308,当检测到发生脱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非佩戴状态时,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佩戴动作,当检测到发生佩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脱戴动作,当检测到发生脱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这样,提高了对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的识别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包括:
步骤402,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
其中,解锁信息用于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步骤404,根据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对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解锁的方式可以是:滑动解锁、输入密码解锁、手势操作解锁、指纹解锁、面部识别解锁、虹膜解锁等等。与之对应的,解锁信息可为:滑动轨迹信息、密码、手势图形信息、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等等。比如,当解锁的方式为输入密码解锁时,系统自动获取预先存储的密码,将密码填入解锁界面的密码接收区域,即完成解锁。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并获取预先存储的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根据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这样,系统自动进行解锁逻辑处理,避免了繁琐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锁定状态时,输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
其中,解锁界面用于提供解锁信息接收区域,当将解锁信息填入解锁信息接收区域时,即完成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上可设置有触发区域,用户触发该触发区域,即可生成系统切换指令。可选地,该触发区域可为实体按钮,用户通过按压该实体按钮触发生成系统切换指令。或者,该触发区域可为虚拟按钮,该虚拟按钮可设置于锁屏界面上,用户点击该虚拟按钮触发生成系统切换指令。或者,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锁定状态时,系统根据电量信息、运行模式等自动生成系统切换指令。这样,当当前操作系统处于锁屏状态时,可能也会触发系统切换指令。
具体地,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锁定状态时,不论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还是非佩戴状态,都会输出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以引导用户手动解锁。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锁定状态时,输出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保证可穿戴设备系统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未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锁定。
具体地,当检测到发生脱戴动作时,意味着用户暂停使用可穿戴设备,此时可自动锁定目标操作系统。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当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未佩戴状态时,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进行锁定,这样,保证可穿戴设备系统的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操作系统以及第二操作系统,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低于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第一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第二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第一芯片的功耗大于第二芯片的功耗,且第一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第二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第一蓝牙的功耗大于第二蓝牙的功耗。该方法包括:
首先,当检测到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时,控制输出当前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假设当前操作系统为第二操作系统;
接着,获取输入的当前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根据当前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对当前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进一步地,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
接着,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在针对可穿戴设备一操作系统解锁,且该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当切换至另一操作系统时,自动对另一操作系统进行解锁,避免了每次切换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解锁的繁琐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操作系统以及第二操作系统,第一操作系统为智能手环模式,第二操作系统为智能手表模式,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低于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第一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第二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第一芯片的功耗大于第二芯片的功耗,且第一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第二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第一蓝牙的功耗大于第二蓝牙的功耗。智能手环模式可用于实现超长待机能力,智能手表模式用于实现提供更为完备的智能功能。比如,智能手环模式可支持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健康监测等功能;智能手表模式除了可支持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健康监测等功能,还可支持通话、收发短信、移动支付、音乐播放、拍照、录像、天气预报、导航等功能,并且,智能手表模式可兼容各种第三方应用。该方法包括:
首先,当检测到用户穿戴智能手表时,控制输出当前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假设当前操作系统为智能手表模式;
接着,获取输入的当前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根据当前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对当前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进一步地,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目标操作系统为智能手环模式;
接着,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智能手表的佩戴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智能手表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手表的解锁方法,在针对智能手表一操作系统解锁,且该智能手表处于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当切换至另一操作系统时,自动对另一操作系统进行解锁,避免了每次切换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解锁的繁琐操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7为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包括:获取模块702、检测模块704和控制模块706。其中:
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
检测模块704,用于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706,用于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本实施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获取系统切换指令,根据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这样,在针对可穿戴设备一操作系统解锁,且该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当切换至另一操作系统时,自动对另一操作系统进行解锁,避免了每次切换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解锁的繁琐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702,还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满足预设的系统切换条件时,生成所述系统切换指令。
本实施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当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满足预设的系统切换条件时,生成系统切换指令,这样,节省可穿戴设备的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704,还用于: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非佩戴状态时,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佩戴动作;当检测到发生佩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脱戴动作;当检测到发生脱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
本实施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非佩戴状态时,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佩戴动作,当检测到发生佩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脱戴动作,当检测到发生脱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这样,提高了对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的识别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706,还用于: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根据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对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本实施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目标操作系统,并获取预先存储的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根据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这样,系统自动进行解锁逻辑处理,避免了繁琐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还包括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锁定状态时,输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
本实施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当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锁定状态时,输出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保证可穿戴设备系统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704,还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所述控制模块706,还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未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锁定。
本实施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700,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当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未佩戴状态时,控制目标操作系统进行锁定,这样,保证可穿戴设备系统的安全性。
关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上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穿戴式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终端或服务器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的运行功能,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操作系统与所述运行功能预先设定的操作系统不一致时,生成系统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功耗,所述目标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所述当前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
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包括: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能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区域中心设置心率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当所述心率传感器检测的心率值在预设心率区间,且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在预设温度区间时,判定所述可穿戴设备为佩戴状态;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预定时长内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预设的距离阈值内均无遮挡物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确定为非佩戴状态;
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点击虚拟按钮生成系统切换指令,所述虚拟按钮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解锁后的桌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所述目标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所述第一芯片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芯片的功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目标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蓝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一蓝牙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蓝牙的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信息满足预设的系统切换条件时,生成所述系统切换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方式,包括:
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非佩戴状态时,通过电容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佩戴动作;
当检测到发生佩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
当所述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脱戴动作;
当检测到发生脱戴动作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包括:
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信息对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锁定状态时,输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解锁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未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锁定。
10.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切换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的运行功能,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操作系统与所述运行功能预先设定的操作系统不一致时,生成系统切换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切换指令确定待切换的目标操作系统,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功耗,所述目标操作系统通过第一芯片进行支持,所述当前操作系统通过第二芯片进行支持;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包括: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能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区域中心设置心率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当所述心率传感器检测的心率值在预设心率区间,且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在预设温度区间时,判定所述可穿戴设备为佩戴状态;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预定时长内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预设的距离阈值内均无遮挡物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确定为非佩戴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锁屏状态信息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信息为佩戴状态时,由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并控制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解锁。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99235.6A 2020-02-18 2020-02-18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43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9235.6A CN113343187B (zh) 2020-02-18 2020-02-18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9235.6A CN113343187B (zh) 2020-02-18 2020-02-18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187A CN113343187A (zh) 2021-09-03
CN113343187B true CN113343187B (zh) 2024-01-09

Family

ID=77466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9235.6A Active CN113343187B (zh) 2020-02-18 2020-02-18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3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1809A (zh) * 2022-01-26 2023-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41810A (zh) * 2022-01-26 2023-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84432B (zh) * 2023-02-10 2024-03-08 深圳市爱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接听与拨打电话的方法
CN116631598B (zh) * 2023-07-24 2023-12-08 云天智能信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可穿戴设备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836A (zh) * 2015-01-16 2015-04-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的同步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5204931A (zh) * 2014-06-11 2015-12-30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低功耗可穿戴设备及其多操作系统切换、通信及管理方法
CN106709301A (zh) * 2015-07-17 2017-05-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的锁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04006A (zh) * 2018-05-24 2018-11-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89200A (zh) * 2018-07-17 2019-01-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功耗控制方法
CN110209261A (zh) * 2019-05-21 2019-09-06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程序产品和存储介质
CN110673725A (zh) * 2019-09-18 2020-01-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6631A (zh) * 2019-09-04 2020-01-21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931A (zh) * 2014-06-11 2015-12-30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低功耗可穿戴设备及其多操作系统切换、通信及管理方法
CN104536836A (zh) * 2015-01-16 2015-04-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的同步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6709301A (zh) * 2015-07-17 2017-05-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的锁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04006A (zh) * 2018-05-24 2018-11-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89200A (zh) * 2018-07-17 2019-01-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功耗控制方法
CN110209261A (zh) * 2019-05-21 2019-09-06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程序产品和存储介质
CN110716631A (zh) * 2019-09-04 2020-01-21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3725A (zh) * 2019-09-18 2020-01-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187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3187B (zh)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3140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ivating preset function in wearable electronic terminal
KR102402146B1 (ko) 지문 감지 방법 및 장치
US1009622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ultraviolet avoidance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thereof
KR101680289B1 (ko) 부착기구의 상태에 기반하여 컴퓨팅 디바이스의 현재 액세스 모드를 제어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US10891362B2 (en) Wearable device having higher security and skin sensor equipped thereon
KR20160091114A (ko) 디스플레이 정보를 이용한 홍채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26304B1 (ko) 콘텐츠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50098097A (ko) 전자 장치의 생체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94312A (zh) 用于存储指纹信息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8492522A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报警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847532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8269084A (zh) 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扫码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90266B (zh) 用于通过捕捉眼睛获得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50051888A (ko) 지문 센서의 전원을 제어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수행하는 지문 처리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KR102462603B1 (ko) 콘텐츠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80106754A (ko) 피부 관련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753154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599205B1 (ko) 휴대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피부 수화도 측정 방법
KR102584353B1 (ko) 알람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830644A (zh) 显示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32028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终端
JP6719587B2 (ja) 端末画面のロックを解除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550469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637975A (zh) 一种腕温测量方法、装置及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