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6630B -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26630B CN113326630B CN202110665235.2A CN202110665235A CN113326630B CN 113326630 B CN113326630 B CN 113326630B CN 202110665235 A CN202110665235 A CN 202110665235A CN 113326630 B CN113326630 B CN 1133266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extraction
- magnetic circuit
- winding
- energy
- rea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5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PMVSDNDAUGGCCE-TYYBGVCCSA-L Ferrous fumarate Chemical group [Fe+2].[O-]C(=O)\C=C\C([O-])=O PMVSDNDAUGGCCE-TYYBGVCC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99229 Mus musculus Dhrsx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和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克服了由于仿真软件中没有集成类似模块对仿真分析带来的困难,弥补了目前仿真工具在这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仿真方面的不足,获得了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仿真建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陆地上可开发风资源逐年递减,海上风电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新趋势。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风能资源能量效益比陆地风电场高约20%~40%,还具有无占地、高风速、沙尘少、电量大、运行稳定及粉尘零排放等优势。但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装设需要在海底架设距离较长的电缆,电缆的容升效应会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需在线路上配置电抗器来平衡电缆产生的无功功率。此外,由于海上风电场地理位置偏僻、电力供应困难,高抗站采用带有抽能绕组的电抗器为站内提供稳定的低压电能,该种电抗器利用抽能绕组直接从电抗器抽出部分能量,在为长距离海底电缆输电线路提供无功补偿的同时,也可为边远地区、无电力供应的高抗站提供便捷、稳定的电源。
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是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分析抽能型并联电抗器本体保护配置的重要部分,还是对抽能型并联电抗器进行稳态、暂态和动态仿真分析的基础。但由于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结构及接线方式特殊,且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几种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如:PSCAD/EMTDC、MATLAB/Simulink)及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中尚未集成其模型,所以给相应的仿真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研究和分析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有必要建立与其对应的仿真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以实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本体为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器的单相绕组的铁芯包括主芯柱、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右旁轭及右上下轭,每相主电抗绕组均匀绕制于主铁芯上,每相抽能绕组分别绕制在左旁轭和右旁轭的下端,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同极性并联形成一条抽能支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中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参数;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路方程和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
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
将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对主电抗绕组支路的磁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进行解耦,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并将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替换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所述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电压方程为其中,u1、u2和u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压,i1、i2和i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电流,r1、r2和r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阻,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漏电感,N1、N2和N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匝数,Φ1、Φ2和Φ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通,t为时间;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路方程为其中,H1、H2和H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场强度,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长度;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为其中,f()为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为
其中,i′1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i″1为旁轭的磁路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饱和电抗器为磁路长度为l1的单相饱和电抗器,所述单相饱和变压器为磁路长度为l2和l3的单相饱和变压器。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系统,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本体为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器的单相绕组的铁芯包括主芯柱、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右旁轭及右上下轭,每相主电抗绕组均匀绕制于主铁芯上,每相抽能绕组分别绕制在左旁轭和右旁轭的下端,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同极性并联形成一条抽能支路;所述系统包括:
磁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中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参数;
数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路方程和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
电流拆分模块,用于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
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将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对主电抗绕组支路的磁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进行解耦,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并将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替换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仿真建模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所述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数学模型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电压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电压方程为其中,u1、u2和u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压,i1、i2和i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电流,r1、r2和r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阻,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漏电感,N1、N2和N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匝数,Φ1、Φ2和Φ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通,t为时间;
磁路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路方程为其中,H1、H2和H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场强度,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长度;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为其中,f()为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为
其中,i′1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i″1为旁轭的磁路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饱和电抗器为磁路长度为l1的单相饱和电抗器,所述单相饱和变压器为磁路长度为l2和l3的单相饱和变压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将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并将等效后的磁路方程替换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对主电抗绕组支路的磁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进行解耦,获得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克服了由于仿真软件中没有集成类似模块对仿真分析带来的困难,弥补了目前仿真工具在这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仿真方面的不足,获得了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绕组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绕组结构的一次接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物理量及其正方向规定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等效三段磁路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以实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本体为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器的单相绕组的铁芯包括主芯柱、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右旁轭及右上下轭,每相主电抗绕组均匀绕制于主铁芯上,每相抽能绕组分别绕制在左旁轭和右旁轭的下端,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同极性并联形成一条抽能支路;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S101,获取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中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参数;
S102,根据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路方程和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
S103,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
S104,将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对主电抗绕组支路的磁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进行解耦,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并将等效后的磁路方程替换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S105,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具体过程如下:
如图2-3所示,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一次接线形式为:主电抗绕组(1)三相接成Y型,中性点通过一普通电抗器接地;每相两组抽能绕组(2)同极性并联形成一条抽能支路,三相抽能支路以三角型接线方式相连接,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本体为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器(包括主电抗绕组的单相和两组抽能绕组组成的单相)的单相绕组的铁芯包括主芯柱(A)、左旁轭及左上下轭(B)、右旁轭及右上下轭(C),其中主芯柱上均匀排布着大量气隙,且通过螺杆压紧的方式与左侧和右侧的上下轭相连接,每相主电抗绕组(1)均匀绕制于主铁芯上;每相抽能绕组(2)采用分支绕线结构,分别绕制在左旁轭和右旁轭的下端。图3中的A和a均表示三相中的A相,图3中的B和b均表示三相中的B相,图3中的C和c均表示三相中的C相。
步骤S101,定义物理量及其正方向,记各绕组支路电流为i,电压为u,感应电动势为e,漏电感为L,电阻为r,绕组匝数为N,磁场强度为H,磁通为Φ,磁路长度为l。其中电流i,电压u,感应电动势e,漏电感L,电阻r,绕组匝数N的下标编号1对应主电抗绕组,编号2对应抽能绕组。磁场强度Hk、磁通Φk、磁路长度lk(k=1,2,3)的下标k表示磁路编号,第1磁路为主芯柱(A)部分的磁路,第2磁路为左旁轭及左上下轭(B)部分的磁路,第3磁路为右旁轭及右上下轭(C)部分的磁路。
步骤S102,根据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磁路参数,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电压方程为该方程应作为条件之一,使得磁路等效前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模型均应满足。
其中,u1、u2和u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压,i1、i2和i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电流,r1、r2和r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阻,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漏电感,N1、N2和N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匝数,Φ1、Φ2和Φ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通,t为时间;
根据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路方程为
左侧抽能绕组与右侧抽能绕组的匝数及绕组电流均相同。
其中,H1、H2和H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场强度,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长度;
根据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为该方程应作为条件之一,使得磁路等效前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模型均应满足。
其中,f()为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函数。
步骤S103,i1在主电抗绕组上产生的全部磁动势会磁位降在主芯柱的磁路、左旁轭的磁路和右旁轭的磁路上,按照电流方向,对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进行拆分,即令:i1=i′1+i″1。拆分的目的是为了将i1在主电抗绕组上产生的磁动势N1i1中降落在主芯柱的磁路上的部分,与降落在左旁轭的磁路和右旁轭的磁路上的部分分开。这样将如图4所示的整个单相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铁芯中的磁路整体,依靠电流的拆分来对磁动势进行分解,从而将原本一个三柱铁芯的整体磁路拆分为三个铁芯中的三条磁路(如图5所示),方便仿真软件内模型的搭建。
步骤S104,结合电流的拆分对磁路进行等效,即将磁路方程拆成两个部分,则有:等效后的磁路方程为
根据该步骤中的方程式可知:此时等效前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i1被拆为了两部分即i′1和i″1,其中,i′1在主电抗绕组中产生的磁动势会全部在主芯柱上形成磁位降,即H1l1;i″1在主电抗绕组中产生的磁动势与左侧抽能绕组、右侧抽能绕组产生的磁动势一起来形成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右旁轭及右上下轭中的磁位降,即H2l2和H3l3。
其中,i′1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i″1为旁轭的磁路电流。
步骤S105,根据对主电抗绕组的电流拆分,可以在满足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的前提下,实现磁动势H1l1、H2l2和H3l3的相互独立,而H1l1、H2l2和H3l3三个磁动势分别对应于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主芯柱、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和右旁轭及右上下轭中的磁位降,此时将磁动势H1l1用铁芯一个磁路长度为l1的单相饱和电抗器等效,且该电抗器铁芯中的磁场强度为H1;将磁动势H2l2和H3l3用两个铁芯磁路长度为l2和l3的单相饱和变压器器等效,且这两个单相饱和变压器各自铁芯中的磁场强度为H2和H3。最终可以将所述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整体用一个单相饱和电抗器(T1)和两个单相饱和变压器(T2、T3)来等效。
其中,单相饱和电抗器T1代表所述每相电抗器铁芯的主芯柱(A)、单相饱和变压器T2代表所述每相电抗器铁芯的左旁轭及左上下轭(B)、单相饱和变压器T3所述每相电抗器铁芯的右旁轭及右上下轭(C)。此外根据所述的方程式(1)~(3)中等效前各绕组的伏安关系,可以对拆分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模型中单相饱和电抗器(T1)和两个单相饱和变压器(T2、T3)的绕组电阻r1、r2和r3、绕组漏感L1、L2和L3等参数进行补充。等效前后模型的电磁特性相同,且满足(1)~(15)所有方程式。
等效原理为:
H1l1为N1i′1产生的磁动势在主芯柱上的磁位降,而主芯柱上只缠绕了一组主电抗绕组N1,所以主芯柱只会有一个电流i′1去对其进行励磁,所以用Simulink中的单相饱和电抗器去模拟,单相饱和电抗器体现了一组绕组对一个铁芯的励磁。
H2l2为N1i″1及N2i2产生的磁动势在左旁轭上的磁位降,H3l3为N1i″1及N3i3产生的磁动势在右旁轭上的磁位降,所以左旁轭或右旁轭上既会有主电抗绕组N1中的i″1部分励磁,也会有抽能绕组N2(或N3)中的i2(或i3)励磁,所以左右旁轭会分别有两个电流i″1和i2(或i3)去对其进行励磁,所以用Simulink中的单相饱和变压器去模拟,单相饱和变压器体现了两组绕组对一个铁芯的励磁。
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等效前为图4,等效后为图5,铁芯被拆分为T1、T2、T3三部分。图5可以发现,图中拆分之后的T1、T2、T3三个铁芯中以及它们之间仍然满足拆分之前的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观察等效后的图5:其中,图中三个端口满足电压方程;i1=i′1+i″1为图4中节点的KCL方程,等效后的磁路方程为T1、T2、T3三个铁芯的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方程;Φ1=f(H1)、Φ2=f(H2)和Φ3=f(H3)体现了T1、T2、T3三个铁芯的励磁特性曲线;据图可列写:e11=e21+e31即为下式:
所以可得Φ1=Φ2+Φ3。图5中e11对应于等效前匝数为N1的主电抗绕组电流中的i′1部分在主电抗绕组上感生出的电动势;e21对应于等效前匝数为N1的主电抗绕组电流中的i″1部分在主电抗绕组上感生出的电动势;e22对应于等效前匝数为N2的左侧抽能绕组中的i2在左侧抽能线圈上感生出的电动势;e31对应于等效前匝数为N1的主电抗绕组中的i″1部分在主电抗绕组上感生出的电动势;e32对应于等效前匝数为N3(等于N2)的右侧抽能绕组中的i3在右侧抽能线圈上感生出的电动势。
综上:等效后的模型图5,符合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本发明中并非指公式H3l3=N1i″1+N3i3为最终推导结果,事实上式i1=i′1+i″1和均为磁路拆分后的推导结果。根据基于磁路等效的抽能型电抗器的建模方法最终得到的相应模型是如图5的等效三段磁路模型。同时,本申请中出现的公式中物理量的下标编号与图4中的物理量标号严格对应,尤其是针对于图4所示的单相抽能型电抗器拆分前的结构模型标注的,而与分解后的三段磁路模型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在分析其磁路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磁路定理等物理原理建立了该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将所述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拆分,每相结构等效为两个饱和变压器和一个饱和电抗器,从而克服了由于仿真软件中没有集成类似模块对仿真分析带来的困难,弥补了目前国内外仿真工具在这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仿真方面的不足,为进一步分析该种结构的电抗器的特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其在工程应用和推广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系统,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本体为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器的单相绕组的铁芯包括主芯柱、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右旁轭及右上下轭,每相主电抗绕组均匀绕制于主铁芯上,每相抽能绕组分别绕制在左旁轭和右旁轭的下端,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同极性并联形成一条抽能支路;系统包括:
磁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中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参数;
数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路方程和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
电流拆分模块,用于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
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将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对主电抗绕组支路的磁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进行解耦,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并将等效后的磁路方程替换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仿真建模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数学模型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电压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磁路参数,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电压方程为其中,u1、u2和u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压,i1、i2和i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电流,r1、r2和r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阻,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漏电感,N1、N2和N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匝数,Φ1、Φ2和Φ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通,t为时间;
磁路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路方程为其中,H1、H2和H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场强度,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长度;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为其中,f()为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函数。
等效后的磁路方程为
其中,i′1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i″1为旁轭的磁路电流。
单相饱和电抗器为磁路长度为l1的单相饱和电抗器,单相饱和变压器为磁路长度为l2和l3的单相饱和变压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本体为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器的单相绕组的铁芯包括主芯柱、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右旁轭及右上下轭,每相主电抗绕组均匀绕制于主铁芯上,每相抽能绕组分别绕制在左旁轭和右旁轭的下端,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同极性并联形成一条抽能支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中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参数;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路方程和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
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
将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对主电抗绕组支路的磁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进行解耦,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并将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替换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所述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其中,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电压方程为其中,u1、u2和u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压,i1、i2和i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电流,r1、r2和r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阻,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漏电感,N1、N2和N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匝数,Φ1、Φ2和Φ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通,t为时间;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路方程为其中,H1、H2和H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场强度,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长度;
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为其中,f()为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为
其中,i′1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i″1为旁轭的磁路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饱和电抗器为磁路长度为l1的单相饱和电抗器,所述单相饱和变压器为磁路长度为l2和l3的单相饱和变压器。
4.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本体为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器的单相绕组的铁芯包括主芯柱、左旁轭及左上下轭、右旁轭及右上下轭,每相主电抗绕组均匀绕制于主铁芯上,每相抽能绕组分别绕制在左旁轭和右旁轭的下端,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同极性并联形成一条抽能支路;所述系统包括:
磁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中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参数;
数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路方程和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
电流拆分模块,用于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
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将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对主电抗绕组支路的磁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磁路进行解耦,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并将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替换所述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
仿真建模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所述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其中,所述数学模型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电压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电压方程为其中,u1、u2和u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压,i1、i2和i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电流,r1、r2和r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电阻,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的漏电感,N1、N2和N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的匝数,Φ1、Φ2和Φ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通,t为时间;
磁路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安培环路定理,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路方程为其中,H1、H2和H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的磁场强度,l1、l2和l3分别为主电抗绕组支路、左侧抽能绕组支路和右侧抽能绕组支路产生的磁路长度;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磁路参数,利用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确定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关系方程为其中,f()为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后的磁路方程为
其中,i′1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i″1为旁轭的磁路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饱和电抗器为磁路长度为l1的单相饱和电抗器,所述单相饱和变压器为磁路长度为l2和l3的单相饱和变压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65235.2A CN113326630B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65235.2A CN113326630B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6630A CN113326630A (zh) | 2021-08-31 |
CN113326630B true CN113326630B (zh) | 2024-01-26 |
Family
ID=7742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65235.2A Active CN113326630B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266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79098B (zh) * | 2022-06-10 | 2024-09-24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匝间故障判定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6566A (zh) * | 2008-01-28 | 2008-07-23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数字仿真建模方法 |
CN102231572A (zh) * | 2011-07-07 | 2011-11-02 | 华北电力大学 | 从超高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沿线抽能供电方法及系统 |
CN103400011A (zh) * | 2013-08-08 | 2013-11-20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新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 |
CN109103846A (zh) * | 2018-09-28 | 2018-12-28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比相和比幅原理的抽能电抗器保护方法及系统 |
CN109145447A (zh) * | 2018-08-23 | 2019-01-04 | 青岛理工大学 | 一种可控磁饱和电抗器建模方法 |
-
2021
- 2021-06-16 CN CN202110665235.2A patent/CN1133266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6566A (zh) * | 2008-01-28 | 2008-07-23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数字仿真建模方法 |
CN102231572A (zh) * | 2011-07-07 | 2011-11-02 | 华北电力大学 | 从超高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沿线抽能供电方法及系统 |
CN103400011A (zh) * | 2013-08-08 | 2013-11-20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新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 |
CN109145447A (zh) * | 2018-08-23 | 2019-01-04 | 青岛理工大学 | 一种可控磁饱和电抗器建模方法 |
CN109103846A (zh) * | 2018-09-28 | 2018-12-28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比相和比幅原理的抽能电抗器保护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容量调节暂态过程及其对匝间保护的影响;郑涛 等;《电工技术学报》;第36卷(第5期);1052-106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6630A (zh) | 2021-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agnon et al. | Large-scale real-time simulation of wind power plants into Hydro-Québec power system | |
Boteler et al. |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modelling 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 | |
Xu et al. | Advanced linear machines and drive systems | |
Cale et al. | Accurately modeling EI core inductors using a high-fidelity magnetic equivalent circuit approach | |
CN100589108C (zh) | 一种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数字仿真建模方法 | |
CN106066918B (zh) |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和非线性负荷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 |
Zhang et al. | Calculation of DC bias reactive power loss of converter transformer vi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 |
CN104331544B (zh) | 一种基于eic原理的三相三柱变压器建模方法 | |
CN103400011A (zh) | 一种新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 | |
CN113326630B (zh) |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 |
Mirahki et al. | Design optimization of IPMSM for 42 V integrated starter alternator using lumped parameter model and genetic algorithms | |
CN105787158B (zh) | 基于等效磁路法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建模与特性分析方法 | |
Beik et al. |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DC collector grids | |
CN105162099A (zh) | 一种确定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运算曲面法 | |
Ghods et al. | Equivalent magnetic network modeling of dual-winding outer-rotor Vernie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considering pentagonal meshing in the air-gap | |
CN106786731A (zh) | 一种大型光伏电站集电系统中谐波传递网络的建模方法 | |
CN103440394B (zh) | 一种新型三柱式铁心结构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建模方法 | |
CN110991099A (zh) | 特高压变压器并联绕组串联电阻补偿的直流偏磁计算方法 | |
Howard et al. | Calculation of fault current contribution of Type I wind turbine-generators | |
CN114117754A (zh) | 一种交直流电网谐波耦合建模方法及系统 | |
CN106451465B (zh) | 一种用于avc控制中基于cim的新能源模型拼接方法 | |
CN105305392A (zh) | 适用于含电压控型iidg配电网的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 | |
CN115618797B (zh) | 基于有限元法的st电磁暂态模型和场路耦合计算方法 | |
CN112347720B (zh) |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 |
CN115758485A (zh) | 一种直线移相变压器等效电路建模及其性能参数获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