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7720B -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7720B
CN112347720B CN201910725686.3A CN201910725686A CN112347720B CN 112347720 B CN112347720 B CN 112347720B CN 201910725686 A CN201910725686 A CN 201910725686A CN 112347720 B CN112347720 B CN 1123477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winding
simulation model
column typ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56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7720A (zh
Inventor
石祥建
钟高跃
韩兵
牟伟
韩焦
吴龙
刘为群
陈松林
文继锋
谢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56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7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7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7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7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7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包括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基于三个所述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构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具体为将三相网侧绕组进行星型连接,将三相的补偿绕组进行角型连接,还将三相控制绕组的正极并接在一起,同时将三相控制绕组的负极并接在一起,完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本发明实现在目前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对三相八柱式电抗器的仿真建模。

Description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交流电网中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背景技术
磁控型可控电抗器一般包含网侧绕组、控制绕组和补偿绕组,如图1所示。网侧绕组与电网直接相连,是无功功率的输出端;控制绕组里流过励磁电流用于调节输出无功的大小;补偿绕组一般为角接,一方面给3次谐波电流提供通路以减小电压畸变率,一方面作为自励电源使用。磁控电抗器的绕组绕制方法、铁心及铁轭结构与常规的两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目前的电气仿真软件中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磁控型电抗器模型,使得无法对含有磁控型电抗器的电网进行电磁或者机电暂态仿真。因此需要寻求一种针对磁控型并联电抗器的建模方法。
三相磁控型并联电抗器按照本体的不同可分为三相一体结构和三个单相电抗器组;单相结构又分为三柱式和四柱式两种结构;按照绕组的不同分为含补偿绕组和不含补偿绕组两种;按照网侧及补偿侧绕组绕制方式的不同分为并联绕制和串联绕制两种结构,其中串联绕制指绕组分裂为两条导线,两条导线将两个芯柱一同绕制在内,如图2所示。并联绕制指绕组分裂为两条导线,每一条导线各自绕制在不同的芯柱上,如图3所示。
目前关于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已有研究。专利《CN200810056973.1-一种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数字仿真建模方法》、《CN200910243082.1-磁控式并联电抗器非线性磁路的等值磁通差暂态建模方法》、《CN200910243083.6-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基于动态磁阻的等值电抗暂态建模方法》中磁控电抗器的特点为网侧绕组为并联绕制结构,且该电抗器仅有网侧绕组和控制绕组,没有补偿绕组,模型中每一相的两个变压器网侧绕组为并联绕制接线方式。其中,申请号为200910243082.1、专利名称为磁控式并联电抗器非线性磁路的等值磁通差暂态建模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以反双曲函数描述非线性饱和磁路特性;申请号为200910243083.6、专利名称为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基于动态磁阻的等值电抗暂态建模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以反双曲函数描述非线性磁路特性,并用带阻尼的隐式梯形积分算法对瞬时等值电抗进行差分化;申请号为CN201310344288.X、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的磁控电抗器的特点与上述三个专利的不同点是增加了补偿绕组,补偿绕组与网侧绕组绕制方式相同,均为并联绕制构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能够应用于现有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为研究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暂态及稳态过程及其对电网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包括:
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
基于三个所述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构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完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
可选地,所述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
将二者的第一绕组正向串联起来构成网侧绕组;
将二者的第二绕组反向串联起来构成控制侧绕组;
将二者的第三绕组正向串联起来构成补偿侧绕组,形成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结构相同,第一绕组电阻值为ra/2,漏感为Lσ/2;第二绕组电阻值为rd/2,漏感为Lσd/2;第三绕组电阻值为rb/2,漏感为Lσb/2,其中,ra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r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漏抗;r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漏抗。
可选地,所述网侧绕组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21
式中,ra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ia为两个并联绕组总的电流,N1和N2分别为两个绕组的线圈匝数,且N1=N2;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补偿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31
式中,r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补偿绕组总的漏抗,i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流,Nb为补偿绕组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32
式中,r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控制绕组总的漏抗,i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流,Nd为左边芯柱和右边芯柱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包括三个相连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所述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由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而成。
可选地,所述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中包括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
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一绕组正向串联,构成网侧绕组;
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二绕组反向串联,构成控制侧绕组;
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三绕组正向串联,构成补偿侧绕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结构相同,第一绕组电阻值为ra/2,漏感为Lσ/2;第二绕组电阻值为rd/2,漏感为Lσd/2;第三绕组电阻值为rb/2,漏感为Lσb/2,其中,ra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r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漏抗;r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漏抗。
可选地,所述网侧绕组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33
式中,ra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ia为两个并联绕组总的电流,N1和N2分别为两个绕组的线圈匝数,且N1=N2;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补偿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41
式中,r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补偿绕组总的漏抗,i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流,Nb为补偿绕组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42
式中,r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控制绕组总的漏抗,i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流,Nd为左边芯柱和右边芯柱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拆分为三个独立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利用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再将三个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组合在一起构成三相八柱式可控电抗器仿真模型,从而可以在目前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实现对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建模。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相四柱式磁控型电抗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景技术提供的一种并联式磁控型电抗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仿真模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仿真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将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拆分为三个独立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利用两个三绕组变压器串联组合成仿真模型等效出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电气特性,再将三个单相仿真模型组合在一起构成三相八柱式可控电抗器仿真模型,从而可以在目前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实现对三相八柱式电抗器的仿真建模。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三相八柱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结构示意图;电抗器本体为三相八柱式结构,每一相包含两个铁心;每一相的网侧绕组采用串联绕制;补偿绕组是单个绕组,也是串联绕制结构;每一相的两个控制绕组串联起来,每一个绕组绕制一个铁心。
针对图1中的新型三相八柱磁控型可控电抗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
(2)基于三个所述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构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完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的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
(1.2)将二者的第一绕组正向串联起来构成网侧绕组;
(1.3)将二者的第二绕组反向串联起来构成控制侧绕组;
(1.4)将二者的第三绕组正向串联起来构成补偿侧绕组,形成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具体参见图4,其对应的是图2中的单相四柱式磁控型电抗器结构。
所述基于三个所述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构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将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中的网侧绕组进行星型连接;
(2.2)将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的补偿绕组进行角型连接;
(2.3)将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中控制绕组的正极并联,用于连接整流桥正极,同时将三者中控制绕组的负极并联,用于连接整流桥负极,具体参见图5。
其中,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结构相同,第一绕组电阻值为ra/2,漏感为Lσ/2;第二绕组电阻值为rd/2,漏感为Lσd/2;第三绕组电阻值为rb/2,漏感为Lσb/2,其中,ra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r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漏抗;r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漏抗。
所述网侧绕组电压等效为第一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一绕组端口电压相加;
所述控制绕组两端的电压等效为第一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一绕组端口电压相加;
所述补偿绕组两端的电压等效第一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三绕组端口电压相加。
具体地,所述网侧绕组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61
式中,ra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ia为两个并联绕组总的电流,N1和N2分别为两个绕组的线圈匝数,且N1=N2;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补偿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62
式中,r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补偿绕组总的漏抗,i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流,Nb为补偿绕组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63
式中,r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控制绕组总的漏抗,i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流,Nd为左边芯柱和右边芯柱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包括三个相连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所述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由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而成。
其中,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中的网侧绕组进行星型连接;
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的补偿绕组进行角型连接;
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中控制绕组的正极并联,用于连接整流桥正极,同时将三者中控制绕组的负极并联,用于连接整流桥负极,具体参见图5。
所述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中包括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
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一绕组正向串联,构成网侧绕组;
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二绕组反向串联,构成控制侧绕组;
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三绕组正向串联,构成补偿侧绕组。
具体地,所述网侧绕组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71
式中,ra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ia为两个并联绕组总的电流,N1和N2分别为两个绕组的线圈匝数,且N1=N2;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补偿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72
式中,r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补偿绕组总的漏抗,i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流,Nb为补偿绕组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73
式中,r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控制绕组总的漏抗,i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流,Nd为左边芯柱和右边芯柱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即所述网侧电压u1、补偿侧电压ub、控制侧绕组电压ud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81
其中: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82
Figure GDA0003662046550000083
磁控型电抗器网侧绕组两端的电压u1等效为u1_up和u1_down相加,u1_up物理意义为第一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一绕组端口电压,u1_down物理意义为第二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一绕组端口电压,这两个绕组正向串联起来构成了磁控型电抗器网侧绕组端口电压u1;控制绕组两端的电压ud等效为ud_up和ud_down相加,ud_up物理意义为第一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二绕组端口电压,ud_down物理意义为第二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二绕组端口电压,这两个绕组反向串联起来构成了磁控型电抗器控制侧绕组端口电压ub。补偿绕组两端的电压ub等效为ub_up和ub_down相加,ub_up物理意义为第一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三绕组端口电压,ub_down物理意义为第二单向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三绕组端口电压,这两个绕组串联起来构成了磁控型电抗器补偿侧绕组端口电压ub
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结构相同,第一绕组电阻值为ra/2,漏感为Lσ/2;第二绕组电阻值为rd/2,漏感为Lσd/2;第三绕组电阻值为rb/2,漏感为Lσb/2,其中,ra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r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漏抗;r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漏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
基于三个所述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构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完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
所述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
将二者的第一绕组正向串联起来构成网侧绕组;
将二者的第二绕组反向串联起来构成控制侧绕组;
将二者的第三绕组正向串联起来构成补偿侧绕组,形成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结构相同,第一绕组电阻值为ra/2,漏感为Lσ/2;第二绕组电阻值为rd/2,漏感为Lσd/2;第三绕组电阻值为rb/2,漏感为Lσb/2,其中,ra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r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漏抗;r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漏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侧绕组的电压为:
Figure FDA0003662046540000011
式中,ra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ia为两个并联绕组总的电流,N1和N2分别为两个绕组的线圈匝数,且N1=N2;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FDA0003662046540000021
式中,r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补偿绕组总的漏抗,i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流,Nb为补偿绕组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FDA0003662046540000022
式中,r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控制绕组总的漏抗,i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流,Nd为左边芯柱和右边芯柱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6.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相连的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所述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由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而成;
所述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中包括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
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一绕组正向串联,构成网侧绕组;
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二绕组反向串联,构成控制侧绕组;
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的第三绕组正向串联,构成补偿侧绕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和第二单相三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结构相同,第一绕组电阻值为ra/2,漏感为Lσ/2;第二绕组电阻值为rd/2,漏感为Lσd/2;第三绕组电阻值为rb/2,漏感为Lσb/2,其中,ra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r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补偿绕组总的漏抗;r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单相四柱式可控电抗器控制绕组总的漏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侧绕组的电压为:
Figure FDA0003662046540000031
式中,ra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电阻,Lσ为网侧两个并联绕组的总的漏抗;ia为两个并联绕组总的电流,N1和N2分别为两个绕组的线圈匝数,且N1=N2;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FDA0003662046540000032
式中,r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阻,Lσb为补偿绕组总的漏抗,ib为补偿绕组总的电流,Nb为补偿绕组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侧绕组两端的电压为:
Figure FDA0003662046540000033
式中,r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阻,Lσd为控制绕组总的漏抗,id为控制绕组总的电流,Nd为左边芯柱和右边芯柱的线圈匝数,Φ1和Φ2分别为左边芯柱磁通和右边芯柱磁通。
CN201910725686.3A 2019-08-07 2019-08-07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Active CN112347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686.3A CN112347720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686.3A CN112347720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7720A CN112347720A (zh) 2021-02-09
CN112347720B true CN112347720B (zh) 2022-07-22

Family

ID=7436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5686.3A Active CN112347720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77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6972B (zh) * 2022-07-12 2024-02-13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三相八柱式磁控并联电抗器的建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056A (zh) * 2006-09-04 2007-03-21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带补偿绕组可控电抗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056A (zh) * 2006-09-04 2007-03-21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带补偿绕组可控电抗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7720A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7720B (zh) 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
US11587719B2 (en) Magnetic integrated hybri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CN216133753U (zh) 多相变压器及整流器系统
Islam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morphous magnetic material common magnetic bus for the replacement of common dc bus
CN115331930B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磁集成混合配电变压器
CN112259336B (zh) 一种具有滤波作用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结构
CN203826973U (zh) 一种电磁平衡滤波节电器
CN102904263A (zh) 一种基于磁控电抗器的快速励磁及去磁装置
CN104376967A (zh) 一种反应快速的直流饱和电抗器
CN114491981A (zh) 基于磁路分解的磁阀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等效建模方法
Bagawade et al. Interleaved boost based AC/DC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with four quadrant power control based on one-cycle controller (OCC)
CN216773015U (zh) 三相干式变压器组
CN112820523A (zh) 多相自耦变压器及整流器系统
Zhang et al. A Discrete Coupled Multiphase Interleaved LLC Converter With Symmetrical Components Analysis
ZHE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stimulation modeling of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
CN212909376U (zh) 一种改进型直流电弧炉等值24脉整流变压器应用电路
CN110417137A (zh) 五相5n/4n极电枢隔离式容错电励磁双凸极电机
JP2562853B2 (ja) 整流装置
Bao et al. Design of inductor winding structure based on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magnetic flux density
CN215342240U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可每相独立调压的三相变压器
CN111708973B (zh) 一种磁控型可控电抗器强励倍数取值方法
CN217428009U (zh) 改进型直流电弧炉等值96脉波整流变压器应用电路
US20230274877A1 (en) Autotransformer, autotransformer-rectifier unit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pie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to a three-phase grid by means of an autotransformer-rectifier unit
CN113326630B (zh) 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Performance study of solid state transformer applying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ID regu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