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1376A - 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21376A CN113321376A CN202110588949.8A CN202110588949A CN113321376A CN 113321376 A CN113321376 A CN 113321376A CN 202110588949 A CN202110588949 A CN 202110588949A CN 113321376 A CN113321376 A CN 1133213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water outlet
- pump
- pipe
- sew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8—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26—Reducing the size of particles, liquid droplets or bubbles,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spraying, creation of microbubbles or nanobubbl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包括泵站、调节池、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泥池;泵站包括筒体、设于筒体顶端的顶盖和设于筒体底端的底座,筒体为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玻璃钢筒体,底座的顶部设有潜污泵,潜污泵的出口端与泵站的出水口的内侧端通过压力管道连通,泵站的出水口与调节池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生化反应池、MBR膜池和清水池,调节池的出水口与生化反应池的污水进水口连通;MBR膜池内设有MBR膜组件,MBR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清水出水管连接有反冲洗装置,MBR膜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排泥口与污泥池的进泥口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污水处理系统的各功能单元过于分散,一体化程度低,导致安装工序复杂,效率低下。且传统污水处理系统的功能较简单,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差,出水水质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包括泵站、调节池、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泥池;所述泵站包括筒体、设于筒体顶端的顶盖和设于筒体底端的底座,所述筒体为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玻璃钢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出口端与泵站的出水口的内侧端通过压力管道连通,所述泵站的出水口与调节池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生化反应池、MBR膜池和清水池,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与生化反应池的污水进水口连通;所述MBR膜池内设有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所述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池连通,所述清水出水管连接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水泵、药剂箱和加药计量泵,所述反冲洗水泵的进水端与清水池连通,所述反冲洗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反冲洗出水管,所述反冲洗出水管与清水出水管连通,所述药剂箱的出药口连接药剂加药管,所述药剂加药管连接反冲洗出水管,所述药剂加药管上设有加药计量泵,所述MBR膜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与污泥池的进泥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顶盖为玻璃钢制成,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检修口和通气口,所述检修口内设有安全格栅,所述检修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检修口的盖板,所述通气口上设有通气帽。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进水口的外侧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软接头,所述筒体的出水口的外侧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软接头;所述筒体的进水口的内侧端连接有粉碎型格栅;
所述潜污泵与压力管道通过自耦装置连接,所述压力管道上分别设有闸阀和止回阀;
所述筒体内设有第一液位仪。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侧中部设有工作平台,所述筒体内设有爬梯,所述爬梯的顶端位于检修口处,所述爬梯的底端位于底座处,所述爬梯的中部穿过工作平台。
优选的,所述泵站的底部外围连接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呈上小下大的倒喇叭型结构,所述支撑体的顶部与泵站的外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的底部低于泵站的底部,所述支撑体的内侧面与泵站的底部外侧面之间形成灌浆空间,所述支撑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灌浆孔,所述支撑体的侧壁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抗浮压板,所述抗浮压板上开设有预埋螺栓孔;
所述底座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围呈圆形,所述底座的顶部与筒体的底部套装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外侧与支撑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壁顶面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所述潜污泵设于底座的底壁顶面较高的一侧;
所述底座为中空夹层壁结构且双层壁为玻璃钢。
优选的,所述调节池内设有第二液位仪和提升泵。
优选的,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有弹性填料。
优选的,所述清水出水管上位于冲洗出水管和清水池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清水出水电磁阀、清水出水水泵、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和紫外线消毒管,所述压力传感器、清水出水电磁阀、清水出水水泵、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和紫外线消毒管沿MBR膜组件至清水池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反冲洗出水管上位于清水出水管和药剂加药管之间设有反冲洗电磁阀;
所述MBR膜池内设有第三液位仪;所述缺氧池的底部设有潜水搅拌机;
优选的,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风机和MBR曝气流量计,所述曝气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MBR曝气管,所述MBR曝气管连接MBR膜组件的进风端,所述MBR曝气管上设有MBR曝气流量计;
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好氧池曝气管和微孔曝气盘,所述曝气风机的出风口还连接有好氧池曝气管,所述好氧池曝气管延伸至好氧池的底部,且好氧池曝气管位于好氧池底部部分的侧壁上等距连接有多个微孔曝气盘。
优选的,所述MBR膜池的底部还设有气提污泥回流泵,所述气提污泥回流泵的出口端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与厌氧池连通;
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R膜池的底部分别设有排空口,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R膜池的排空口与同一污水回流管连接;
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壁对应于厌氧池的部位设有与调节池的出水口连通的污水进水口,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壁对应于清水池的部位设有清水出水口;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周边设有设备护栏,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爬梯,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检修口的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以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主体材料,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机械缠绕成型工艺以及FEA刚强度有限元校核,保证筒体厚度均匀并达到设计要求。
2、在一体化预制泵站筒体底部设计一个倒喇叭型支撑体,增加筒体底座尺寸和二次灌浆空间,提高泵站筒体的安装稳定性和抗浮漂性。
3、研制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解决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污泥淤积和污水渗漏的问题。
4、利用粉碎型格栅,解决一体化预制泵站中悬浮和漂浮垃圾粉碎的问题,保证粉碎后的污物无需打捞,直接随污水流走。
5、占地少、设计灵活、高度集成、整体坚固、外形美观、工程周期短、全自动控制、高效环保、节约成本、使用寿命长、安装维修方便等。
6、由于污水中的有机成分较高,可生化性较好,因此采用生物膜法大幅下降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污水中有机氮含量高,在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以氨氮的形式出现,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标会升高,而氨氮也是一个污染控制指标,因此本发明在接触好氧池前加了缺氧池。缺氧池可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续好氧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和CO2释放空气中,达到同时降低硝态氮、COD和BOD的目的。
7、将MBR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结合的新工艺,使整个设备除磷脱氮和去除有机物的效率达到最大化效果。本发明将经过生化反应池处理的污水,通过MBR膜组件进行超滤,利用膜组件的截留过滤作用,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住,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使其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质达到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
8、本发明一方面采用反冲洗水泵与反冲洗电磁阀反向地对MBR膜组件进行冲洗,效果相对于只用清水进行反冲洗,对MBR膜组件的冲洗更彻底,恢复性更好;另一方面在反冲洗水泵与反冲洗电磁阀之间设置了加药计量泵和药剂箱,使药剂箱周期加药反洗,达到减少MBR膜组件的污染目的。
9、本发明在清水出水水泵和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的管道上设计了消毒管,通过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紫外C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C光照射经MBR膜池处理的流水。当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的照射后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就会遭到破坏,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消毒和净化的目的,进一步促使最终排出水水质安全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BR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主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站,2、筒体,3、顶盖,4、底座,5、潜污泵,6、压力管道,7、安全格栅,8、盖板,9、通气帽,10、粉碎型格栅,11、自耦装置,12、闸阀,13、止回阀,14、第一液位仪,15、工作平台,16、爬梯,17、支撑体,18、灌浆空间,19、抗浮压板,20、预埋螺栓,21、调节池,22、第二液位仪,23、提升泵,24、污水处理设备,25、厌氧池,26、缺氧池,27、好氧池,28、MBR膜池,29、清水池,30、MBR膜组件,31、清水出水管,32、反冲洗水泵,33、药剂箱,34、加药计量泵,35、反冲洗出水管,36、弹性填料,37、压力传感器,38、清水出水电磁阀,39、清水出水水泵,40、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41、紫外线消毒管,42、反冲洗电磁阀,43、第三液位仪,44、潜水搅拌机,45、曝气风机,46、MBR曝气流量计,47、MBR曝气管,48、好氧池曝气管,49、微孔曝气盘,50、气提污泥回流泵,51、污泥回流管,52、排空口,53、污水回流管,54、排泥口,55、污水进水口,56、清水出水口,57、设备护栏,58、污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包括泵站1、调节池21、污水处理设备24和污泥池58;所述泵站1包括筒体2、设于筒体2顶端的顶盖3和设于筒体2底端的底座4,所述筒体2为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玻璃钢筒体2,所述筒体2的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底座4的顶部设有潜污泵5,所述潜污泵5的出口端与泵站1的出水口的内侧端通过压力管道6连通,所述泵站1的出水口与调节池21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污水处理设备24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生化反应池、MBR膜池28和清水池29,所述调节池21的出水口与生化反应池的污水进水口55连通;所述MBR膜池28内设有MBR膜组件30,所述MBR膜组件30的出水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31,所述清水出水管31与清水池29连通,所述清水出水管31连接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水泵32、药剂箱33和加药计量泵34,所述反冲洗水泵32的进水端与清水池29连通,所述反冲洗水泵32的出水端连接有反冲洗出水管35,所述反冲洗出水管35与清水出水管31连通,所述药剂箱33的出药口连接药剂加药管,所述药剂加药管连接反冲洗出水管35,所述药剂加药管上设有加药计量泵34,所述MBR膜池28的底部设有排泥口54,所述排泥口54与污泥池58的进泥口连通。
筒体2由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制成,整个泵站1的内表面覆盖有防渗层,在防渗层外还覆盖有耐腐蚀层,而在整个泵站1的外表面覆盖有防老化层,增加泵站1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筒体2进行纤维缠绕成型的主要原料为树脂、E-玻璃纤维、无碱玻璃布、无碱短切毡、无碱无捻缠绕纱等增强材料;其中树脂执行GB/T18273标准,一般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无碱玻璃布执行GB/T18370,无碱短切毡执行GB/T17470,无碱无捻缠绕纱执行GB/T18369标准;辅助原材料为填料、颜料糊、泡沫塑料等;采用计算机控制机械缠绕成型工艺;压力管道6可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调节池21用于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本发明中的调节池21与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池21结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污水经前期调节池21处理后送往生化反应池内进行生化反应降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由生化反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MBR膜池28,将不能被降解的杂质和活性泥高效的进行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稳定中水经清水出水管31送往清水池29进行储存备用。在清水出水管31上还连接有用于对MBR膜池28的核心部分MBR膜组件30进行反冲洗的反冲洗装置,该反冲洗装置通过反冲洗水泵32抽取清水池29中的水对MBR膜组件30进行冲洗,反冲洗水泵32抽取清水池29中的水经反冲洗出水管35、清水出水管31反向送入MBR膜组件30中,在反冲洗时,加药计量泵34还可将药剂箱33中的药剂定量送入反冲洗出水管35进行混合,增强反冲洗的清洁效果。
排泥口54用于定期将MBR膜池28中积累的含水量较低的淤泥排出。排泥口54可通过排泥管连接污泥池58。
所述顶盖3为玻璃钢制成,所述顶盖3上开设有检修口和通气口,所述检修口内设有安全格栅7,所述检修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检修口的盖板8,所述通气口上设有通气帽9。
顶盖3采用玻璃钢制成,且在防老化层中加入抗紫外线材料,防止长时间裸露在太阳光下面老化,盖板8采用轧花防滑铝合金制成。顶盖3的底部可与筒体2的顶部内外套接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再在连接处使用玻璃胶等粘结密封。安全格栅7的采用内衬网格式玻璃钢材质外圈不锈钢包边。
所述筒体2的进水口的外侧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软接头,所述筒体2的出水口的外侧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软接头;所述筒体2的进水口的内侧端连接有粉碎型格栅10;
所述潜污泵5与压力管道6通过自耦装置11连接,所述压力管道6上分别设有闸阀12和止回阀13;
所述筒体2内设有第一液位仪14。
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于筒体2的两侧,且出水口高于进水口。粉碎型格栅10可自动耦合在进水管路上,防止颗粒堵塞潜污泵5和管路。可在筒体2的内侧壁上设置安装板用于支撑粉碎型格栅10。同时还可在筒体2内分别设置用于升降潜污泵5和粉碎型格栅10的导轨,在潜污泵5和粉碎型格栅10进行维护或更换时便于移动。
通过自耦装置11可实现潜污泵5与压力管道6的快速连接安装,闸阀12用于控制压力管道6的通断,止回阀13可防止倒流。
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筒体2内的液位,根据液位对潜污泵5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当液位较低时,停止潜污泵5,当液位较高时,启动潜污泵5。
所述筒体2的内侧中部设有工作平台15,所述筒体2内设有爬梯16,所述爬梯16的顶端位于检修口处,所述爬梯16的底端位于底座4处,所述爬梯16的中部穿过工作平台15。
工作平台15的框架采用304材质8#不锈钢槽钢,工作平台15的填充层采用内衬网格式玻璃钢材质外圈不锈钢包边,爬梯16方便操作人员进出筒体2,且进水口可位于工作平台15的下方,而出水口可位于工作平台15的上方。
所述泵站1的底部外围连接有支撑体17,所述支撑体17呈上小下大的倒喇叭型结构,所述支撑体17的顶部与泵站1的外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17的底部低于泵站1的底部,所述支撑体17的内侧面与泵站1的底部外侧面之间形成灌浆空间18,所述支撑体17的侧壁上开设有灌浆孔,所述支撑体17的侧壁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抗浮压板19,所述抗浮压板19上开设有预埋螺栓20孔;
所述底座4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底座4的顶部外围呈圆形,所述底座4的顶部与筒体2的底部套装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的顶部外侧与支撑体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的底壁顶面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所述潜污泵5设于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高的一侧;
所述底座4为中空夹层壁结构且双层壁为玻璃钢。
采用了支撑体17对泵站1进行支撑固定,该支撑体17呈倒喇叭型结构,倒喇叭型支撑体17将泵站1的底部围在内腔中,倒喇叭型支撑体17的底部低于泵站1的底部,倒喇叭型支撑体17的内壁与泵站1的底部外壁之间形成用于灌装混凝土的灌装空间,倒喇叭型支撑体17上设有灌浆孔,倒喇叭型支撑体17的下端边缘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与安装基础上的预埋螺栓20连接的抗浮压板19。倒喇叭型支撑体17的内壁与泵站1的底部外壁之间的灌浆空间18便于灌装混凝土,从而使其与安装基础的混凝土凝固在一起,提高泵站1罐体的安装稳定性和抗浮漂性。另外,还可在支撑板的内设置多根横向筋条,可在灌浆后陷入混凝土中,加强连接强度。
在底座4的顶部侧壁上以及筒体2的底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相互对应的螺栓孔,应用时,底座4的顶部与筒体2的底部内侧壁通过套装方式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再用玻璃胶等粘结密封,底座4的顶部外壁还与支撑体17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底座4的底部外围可呈正六边形,圆形潜污泵5安装在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高的一侧,潜污泵5的进水端置于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低的一侧。工作时,污水进入筒体2内并位于底座4的底臂顶面上,污泥会在自重作用下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低的一侧,污水由安装在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高的一侧的潜污泵5抽出至泵站1外被送到其它区域,在潜污泵5工作时,底座4底部的污水高速流动,带动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低的一侧的污泥大部分被潜污泵5抽出,污水抽完后只有很少部分污泥淤积在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低的一侧上,尽量避免产生有害气体,保护环境。
泵站1通过进水口可连接官网污水管路接收污水,污水进入泵站1的进水口后经过粉碎型格栅10对污水中的大尺寸污物进行粉碎处理,防止污物造成堵塞且无需对污物进行打捞,粉碎后的污物随污水一起被潜污泵5送入调节池21中。
所述调节池21内设有第二液位仪22和提升泵23。
第二液位仪22和于检测调节池21内的液位,当液位较低时,停止提升泵23,当液位较高时,启动提升泵23。提升泵23用于将调节池21内的污水提升送入生化反应池中。
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池25、缺氧池26和好氧池27,所述厌氧池25、缺氧池26和好氧池27内均设有弹性填料36。
生化反应池主要进行生化反应,通过生化工艺对污水进行脱氮除鳞,生化反应池的生化工艺主要为AAO(Anaerobic-Anoxic-Oxic,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分别对应于厌氧池25、缺氧池26和好氧池27。
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因此污水处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该工艺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1、厌氧池25:
从调节池21送入的污水与从MBR膜池28回流的含磷污泥同步进入厌氧池25,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把细胞内聚合磷酸盐水解为正酸盐而释放磷,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供微生物吸收环境中的脂肪酸类低分子有机物,改善水的可生化性。同时为缺氧阶段提供适合反硝化过程的碳源。其反应式为:
Na5P3O10+H2O=Na4P2O7+NaH2PO4
Na4P2O7+H2O=(Na2HPO4)2
2、缺氧池26:
在缺氧池26,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在反硝化细菌催化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大量硝态氮还原为N2和CO2释放空气中,达到同时降低硝态氮、COD和BOD的目的。反应式为:
总反应式:
6NO2 -+3CH3OH→3N2↑+3H2O+3CO2↑+OH-
3)好氧池27:
在好氧池27,好氧细菌通过细菌的生物活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合并成新细胞,通过微生物生化降解方式,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机氮被氨化继而硝化,磷被聚磷菌的过量摄取而快速下降。
在氨化菌作用下,有机氮被分解转化为氨态氮,其反应式为:
CH2(OH)CH(NH2)COOH→CH3COCOOH+NH3
污水中的氨氮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硝酸盐。
所述清水出水管31上位于冲洗出水管和清水池29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37、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40和紫外线消毒管41,所述压力传感器37、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40和紫外线消毒管41沿MBR膜组件30至清水池29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反冲洗出水管35上位于清水出水管31和药剂加药管之间设有反冲洗电磁阀42;
所述MBR膜池28内设有第三液位仪43;所述缺氧池26的底部设有潜水搅拌机44;
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4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风机45和MBR曝气流量计46,所述曝气风机45的出风口连接有MBR曝气管47,所述MBR曝气管47连接MBR膜组件30的进风端,所述MBR曝气管47上设有MBR曝气流量计46;
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好氧池曝气管48和微孔曝气盘49,所述曝气风机45的出风口还连接有好氧池曝气管48,所述好氧池曝气管48延伸至好氧池27的底部,且好氧池曝气管48位于好氧池27底部部分的侧壁上等距连接有多个微孔曝气盘49。
压力传感器37用于检测清水出水管31中的水压,通过检测的水压可判断MBR膜组件30中膜的堵塞情况,当MBR膜组件30堵塞到一定程度后,可控制反冲洗装置对MBR膜组件30进行反冲洗。清水出水电磁阀38用于控制清水出水管31的通断,通过清水出水电磁阀38的开闭控制MBR膜池28进行清水的排放。清水出水水泵39用于将MBR膜组件30排放的清水抽取到清水池29中,且清水出水水泵39抽取的清水经过紫外线消毒管41进行杀菌消毒后再进入清水池29,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40用于对抽取进清水池29中的清水量进行检测统计。
反冲洗电磁阀42用于控制反冲洗出水管35的通断,从而控制反冲洗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MBR膜池28工作时,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和紫外线消毒管41开启,反冲洗水泵32和反冲洗电磁阀42关闭,MBR膜组件30产水,干净的水流经压力传感器37、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40和紫外线消毒管41进入清水池29;在MBR膜池28工作一段时间进入反冲洗时间时,反冲洗水泵32、加药计量泵34和反冲洗电磁阀42开启,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和紫外线消毒管41关闭,清水池29内的水通过反冲洗水泵32加压后经反冲洗电磁阀42的管道,进入MBR膜组件30形成反冲洗,反冲洗水泵32与反冲洗电磁阀42之间设置有加药计量泵34和药剂箱33,进行周期加药反洗。如此不断循环运行,从而达到减少MBR膜组件30的污染目的。
所述反冲洗出水管35上位于反冲洗水泵32和加药计量泵34之间还可设置调节阀门和压力表,用于调节反冲洗水量的监测反冲洗水压。
第三液位仪43用于检测MBR膜池28内的清水液位,当液位低时,停止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和紫外线消毒管41,防止MBR膜组件30抽到空气,当液位高时,启动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和紫外线消毒管41。
曝气风机45通过MBR曝气管47对MBR膜池28进行曝气。
曝气风机45通过好氧池曝气管48、微孔曝气盘49对好氧池27进行曝气。
所述MBR膜池28的底部还设有气提污泥回流泵50,所述气提污泥回流泵50的出口端连接有污泥回流管51,所述污泥回流管51与厌氧池25连通;
所述厌氧池25、缺氧池26、好氧池27和MBR膜池28的底部分别设有排空口52,所述厌氧池25、缺氧池26、好氧池27和MBR膜池28的排空口52与同一污水回流管53连接;
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壁对应于厌氧池25的部位设有与调节池21的出水口连通的污水进水口55,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壁对应于清水池29的部位设有清水出水口56;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周边设有设备护栏57,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爬梯16,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检修口的盖板8。
MBR膜池28的底部沉积的污泥中仍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通过气提污泥回流泵50将MBR膜池28的底部沉积的污泥抽取送入厌氧池25再次参与反硝化反应,使进入厌氧池25的污水中NO2 -、NO3 -还原成N2和CO2释放空气中,达到同时降低硝态氮、COD和BOD的目的。
排空口52用于定期对厌氧池25、缺氧池26、好氧池27和MBR膜池28进行维护时排空用,且各排空口52的排出物经同一污水回流管53连接,该污水回流管53可连接至调节池21的第二进水口,用于将排出物进行循环处理,节约水资源。
污水进水口55用于连接调节池21的出水口,调节池21通过污水进水口55向厌氧池25内输入污水进行处理。清水出水口56用于向外供应清水池29中的清水。当设备主体需要检修时,检修人员可通过爬梯16上到设备主体顶部,并通过检修口进入设备主体内进行检修。
本发明可以采用成熟的控制终端技术进行统一智能化控制管理,将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接入控制终端的输入端,将潜污泵、提升泵、反冲洗水泵、加药计量泵、清水出水电磁阀、清水出水水泵、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紫外线消毒管、反冲洗电磁阀、潜水搅拌机、曝气风机、MBR曝气流量计和气提污泥回流泵接入控制终端的输出端,这些与控制终端连接的器件,均属于现有技术,其与控制终端的连接及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常规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1)、调节池(21)、污水处理设备(24)和污泥池(58);所述泵站(1)包括筒体(2)、设于筒体(2)顶端的顶盖(3)和设于筒体(2)底端的底座(4),所述筒体(2)为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玻璃钢筒体(2),所述筒体(2)的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底座(4)的顶部设有潜污泵(5),所述潜污泵(5)的出口端与泵站(1)的出水口的内侧端通过压力管道(6)连通,所述泵站(1)的出水口与调节池(21)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污水处理设备(24)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生化反应池、MBR膜池(28)和清水池(29),所述调节池(21)的出水口与生化反应池的污水进水口(55)连通;所述MBR膜池(28)内设有MBR膜组件(30),所述MBR膜组件(30)的出水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31),所述清水出水管(31)与清水池(29)连通,所述清水出水管(31)连接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水泵(32)、药剂箱(33)和加药计量泵(34),所述反冲洗水泵(32)的进水端与清水池(29)连通,所述反冲洗水泵(32)的出水端连接有反冲洗出水管(35),所述反冲洗出水管(35)与清水出水管(31)连通,所述药剂箱(33)的出药口连接药剂加药管,所述药剂加药管连接反冲洗出水管(35),所述药剂加药管上设有加药计量泵(34),所述MBR膜池(28)的底部设有排泥口(54),所述排泥口(54)与污泥池(58)的进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为玻璃钢制成,所述顶盖(3)上开设有检修口和通气口,所述检修口内设有安全格栅(7),所述检修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检修口的盖板(8),所述通气口上设有通气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进水口的外侧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软接头,所述筒体(2)的出水口的外侧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软接头;所述筒体(2)的进水口的内侧端连接有粉碎型格栅(10);
所述潜污泵(5)与压力管道(6)通过自耦装置(11)连接,所述压力管道(6)上分别设有闸阀(12)和止回阀(13);
所述筒体(2)内设有第一液位仪(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内侧中部设有工作平台(15),所述筒体(2)内设有爬梯(16),所述爬梯(16)的顶端位于检修口处,所述爬梯(16)的底端位于底座(4)处,所述爬梯(16)的中部穿过工作平台(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1)的底部外围连接有支撑体(17),所述支撑体(17)呈上小下大的倒喇叭型结构,所述支撑体(17)的顶部与泵站(1)的外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17)的底部低于泵站(1)的底部,所述支撑体(17)的内侧面与泵站(1)的底部外侧面之间形成灌浆空间(18),所述支撑体(17)的侧壁上开设有灌浆孔,所述支撑体(17)的侧壁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抗浮压板(19),所述抗浮压板(19)上开设有预埋螺栓(20)孔;
所述底座(4)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底座(4)的顶部外围呈圆形,所述底座(4)的顶部与筒体(2)的底部套装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的顶部外侧与支撑体(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的底壁顶面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所述潜污泵(5)设于底座(4)的底壁顶面较高的一侧;
所述底座(4)为中空夹层壁结构且双层壁为玻璃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21)内设有第二液位仪(22)和提升泵(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池(25)、缺氧池(26)和好氧池(27),所述厌氧池(25)、缺氧池(26)和好氧池(27)内均设有弹性填料(3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出水管(31)上位于冲洗出水管和清水池(29)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37)、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40)和紫外线消毒管(41),所述压力传感器(37)、清水出水电磁阀(38)、清水出水水泵(39)、清水出水电磁流量计(40)和紫外线消毒管(41)沿MBR膜组件(30)至清水池(29)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反冲洗出水管(35)上位于清水出水管(31)和药剂加药管之间设有反冲洗电磁阀(42);
所述MBR膜池(28)内设有第三液位仪(43);所述缺氧池(26)的底部设有潜水搅拌机(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4)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风机(45)和MBR曝气流量计(46),所述曝气风机(45)的出风口连接有MBR曝气管(47),所述MBR曝气管(47)连接MBR膜组件(30)的进风端,所述MBR曝气管(47)上设有MBR曝气流量计(46);
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好氧池曝气管(48)和微孔曝气盘(49),所述曝气风机(45)的出风口还连接有好氧池曝气管(48),所述好氧池曝气管(48)延伸至好氧池(27)的底部,且好氧池曝气管(48)位于好氧池(27)底部部分的侧壁上等距连接有多个微孔曝气盘(4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28)的底部还设有气提污泥回流泵(50),所述气提污泥回流泵(50)的出口端连接有污泥回流管(51),所述污泥回流管(51)与厌氧池(25)连通;
所述厌氧池(25)、缺氧池(26)、好氧池(27)和MBR膜池(28)的底部分别设有排空口(52),所述厌氧池(25)、缺氧池(26)、好氧池(27)和MBR膜池(28)的排空口(52)与同一污水回流管(53)连接;
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壁对应于厌氧池(25)的部位设有与调节池(21)的出水口连通的污水进水口(55),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壁对应于清水池(29)的部位设有清水出水口(56);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周边设有设备护栏(57),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爬梯(16),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检修口的盖板(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88949.8A CN113321376A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88949.8A CN113321376A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1376A true CN113321376A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742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88949.8A Withdrawn CN113321376A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2137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53398A (zh) * | 2022-07-21 | 2022-11-01 |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阀门检测及维修分公司 | 一种负压式吸砂机 |
CN115367972A (zh) * | 2022-09-22 | 2022-11-22 |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进水波动的小型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备及工艺 |
-
2021
- 2021-05-28 CN CN202110588949.8A patent/CN11332137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53398A (zh) * | 2022-07-21 | 2022-11-01 |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阀门检测及维修分公司 | 一种负压式吸砂机 |
CN115367972A (zh) * | 2022-09-22 | 2022-11-22 |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进水波动的小型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备及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5025B (zh) |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2415262U (zh) | 一种车载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0471801C (zh) | 一种生物污泥零排放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201240972Y (zh) | 臭氧氧化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结合的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
CN113321376A (zh) | 一种污水提升及处理系统 | |
CN103979734B (zh) |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1024120Y (zh) | 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 | |
CN206562380U (zh) |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 |
CN202945124U (zh) | 一种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8071544U (zh) | 一种铁路通讯系统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2139145U (zh) | Sbr-超滤膜污水回用装置 | |
CN102311206A (zh) | Sbr-超滤膜污水回用装置 | |
CN113248015A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0845077A (zh) | 一种化粪池水处理式公共厕所 | |
CN206858379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高效厌氧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6940693U (zh) | 一种适合黄河施工营地的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6318844U (zh) | 车载式中水回用系统 | |
CN213327183U (zh) | 一种公厕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 |
CN204752476U (zh) | 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4804541A (zh) | 一种治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装配式处理系统及其构造 | |
CN209940749U (zh)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组合系统 | |
CN106904695A (zh) | 一种地埋式强化净水微电解装置 | |
CN207973654U (zh) | 一种初期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22306082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池 | |
CN106946354B (zh) | 一种化粪池污水末端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