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2380U -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62380U CN206562380U CN201720279311.5U CN201720279311U CN206562380U CN 206562380 U CN206562380 U CN 206562380U CN 201720279311 U CN201720279311 U CN 201720279311U CN 206562380 U CN206562380 U CN 2065623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lex biological
- water
- filter
-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是由生化反应池和过滤池组成,占地面积大且建造成本高,生化反应池中不会设置填料装置,难以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其中:装置主体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复合生物滤池、自然通风间,过滤介质放置于滤池内,复合生物滤池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水口,布水板上设置有布水孔。本装置的优点:水解酸化池可改善水的可生化性,通风装置保证复合生物滤池空气的自然通风条件,提高水体溶解氧,装置直接利用自然通风条件供氧,节约能耗;复合式多层填料,分层布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量不断提高,如何可以快速高效的处理城市的污水已经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是由生化反应池和过滤池组成,此种结构彼此分离,占地面积大且建造成本高,此外生化反应池中不会设置填料装置,因此难以净化水中的悬浮物,除碳和脱氮效果都不理想,缺少一种高效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为克服上述的不足,装置设置有水解酸化池、复合生物滤池、布水导流装置及通风装置,水解酸化池可改善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做准备,复合生物滤池由承托板分隔成几个空间,内部填入过滤介质,在每层过滤介质之间的过滤介质上均布有布水孔,通风装置保证复合生物滤池空气的自然通风条件,提高水体溶解氧,进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装置直接利用自然通风条件供氧,保证污水处理效率,节约能耗;复合式多层填料,分层布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上面可覆绿化,提升美观效果,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污水进水口、水解酸化池、收水导流装置、通风管、布水孔、布水板、承托板、自然通风间、出水口、复合生物滤池、穿孔管、过滤介质、布水导流装置、加强筋、装置主体、滤池;其中:装置主体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复合生物滤池、自然通风间,水解酸化池一侧外壁顶部固定设有污水进水口,水解酸化池内部固定设有布水导流装置,水解酸化池外部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收水导流装置一端固定于水解酸化池顶部,收水导流装置另一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顶部,承托板两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两侧内壁,承托板上设置有滤池,过滤介质放置于滤池内,承托板正下方固定设置有穿孔管,通风管与穿孔管固定连接,穿孔管一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内部,穿孔管另一端固定于自然通风间内,复合生物滤池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水口,布水板固定于收水导流装置正下方,布水板上设置有布水孔。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其中:过滤介质采用多孔性填料进行过滤。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其中:布水板底部离滤池表面距离为0.5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装置设置有水解酸化池、复合生物滤池、布水导流装置及通风装置,水解酸化池可改善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做准备,复合生物滤池由承托板分隔成几个空间,内部填入过滤介质,在每层过滤介质之间的过滤介质上均布有布水孔,通风装置保证复合生物滤池空气的自然通风条件,提高水体溶解氧,进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装置直接利用自然通风条件供氧,保证污水处理效率,节约能耗;复合式多层填料,分层布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上面可覆绿化,提升美观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污水进水口1、水解酸化池2、收水导流装置3、通风管4、布水孔5、布水板6、承托板7、自然通风间8、出水口9、复合生物滤池10、穿孔管11、过滤介质12、布水导流装置13、加强筋14、装置主体15、滤池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污水进水口1、水解酸化池2、收水导流装置3、通风管4、布水孔5、布水板6、承托板7、自然通风间8、出水口9、复合生物滤池10、穿孔管11、过滤介质12、布水导流装置13、加强筋14、装置主体15、滤池16;其中:装置主体15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2、复合生物滤池10、自然通风间8,水解酸化池2一侧外壁顶部固定设有污水进水口1,水解酸化池2内部固定设有布水导流装置13,水解酸化池2外部固定设置有加强筋14,收水导流装置3一端固定于水解酸化池2顶部,收水导流装置3另一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10顶部,承托板7两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10两侧内壁,承托板7上设置有滤池16,过滤介质12放置于滤池16内,承托板7正下方固定设置有穿孔管11,通风管4与穿孔管11固定连接,穿孔管11一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10内部,穿孔管11另一端固定于自然通风间8内,复合生物滤池10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水口9,布水板6固定于收水导流装置3正下方,布水板6上设置有布水孔5。
实施例2、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其中:过滤介质12采用多孔性填料进行过滤,多孔性填料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孔隙率,颗粒的外表附着有微生物,当水流流过堆放多孔性填料滤池16时,容易形成多孔性填料内、外水流流速的差异,进而在流速慢的地方聚集更多的有机物,在水流的冲击下,有机物缓慢移动,另外由于多孔性填料内、外供氧条件的差异,可创造多样化的水质环境,促进对水质和悬浮物的净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其中:布水板6底部离滤池16表面距离为0.5米,可使得污水均匀的洒入到滤池16中。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首先,污水通过污水进水口1进入到水解酸化池2中进行初步沉淀过滤,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和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水解酸化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水解酸化池2中设置有布水导流装置13,可使得废水在水解酸化池2均匀的分布,提高水解酸化效果,经过水解酸化池2初步处理的废水通过收水导流装置3进入到布水板6中,并通过布水孔5均匀的洒落到滤池16中,布水板6底部离滤池16表面距离为0.5米,可使得污水均匀的洒入到滤池16中;进入滤池16的废水经过过滤介质12进行过滤,过滤介质12采用多孔性填料进行过滤,多孔性填料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孔隙率,颗粒的外表附着有微生物,当水流流过堆放多孔性填料滤池16时,容易形成多孔性填料内、外水流流速的差异,进而在流速慢的地方聚集更多的有机物,在水流的冲击下,有机物缓慢移动,另外由于多孔性填料内、外供氧条件的差异,可创造多样化的水质环境,促进对水质和悬浮物的净化;同时复合生物滤池10中设置有通风管4、自然通风间8、穿孔管11等通风装置,提高复合生物滤池10中的含氧量,从而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消化速率,保证复合生物滤池10的污水处理效率;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出水口9排除另做它用,装置直接利用自然通风条件供氧,保证污水处理效率,节约能耗;复合式多层填料,分层布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上面可覆绿化,提升美观效果,实用性强。
Claims (3)
1.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污水进水口(1)、水解酸化池(2)、收水导流装置(3)、通风管(4)、布水孔(5)、布水板(6)、承托板(7)、自然通风间(8)、出水口(9)、复合生物滤池(10)、穿孔管(11)、过滤介质(12)、布水导流装置(13)、加强筋(14)、装置主体(15)、滤池(16);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5)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2)、复合生物滤池(10)、自然通风间(8),水解酸化池(2)一侧外壁顶部固定设有污水进水口(1),水解酸化池(2)内部固定设有布水导流装置(13),水解酸化池(2)外部固定设置有加强筋(14),收水导流装置(3)一端固定于水解酸化池(2)顶部,收水导流装置(3)另一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10)顶部,承托板(7)两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10)两侧内壁,承托板(7)上设置有滤池(16),过滤介质(12)放置于滤池(16)内,承托板(7)正下方固定设置有穿孔管(11),通风管(4)与穿孔管(11)固定连接,穿孔管(11)一端固定于复合生物滤池(10)内部,穿孔管(11)另一端固定于自然通风间(8)内,复合生物滤池(10)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水口(9),布水板(6)固定于收水导流装置(3)正下方,布水板(6)上设置有布水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介质(12)采用多孔性填料进行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布水板(6)底部离滤池(16)表面距离为0.5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79311.5U CN206562380U (zh) | 2017-03-22 | 2017-03-22 |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79311.5U CN206562380U (zh) | 2017-03-22 | 2017-03-22 |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62380U true CN206562380U (zh) | 2017-10-17 |
Family
ID=60032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7931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62380U (zh) | 2017-03-22 | 2017-03-22 |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6238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06743A (zh) * | 2018-05-25 | 2018-10-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低能耗的自然充氧脱氮滤池及运行方法 |
CN109354158A (zh) * | 2018-11-20 | 2019-02-19 | 上海择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具有脱氮功能的生物滴滤池 |
-
2017
- 2017-03-22 CN CN201720279311.5U patent/CN2065623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06743A (zh) * | 2018-05-25 | 2018-10-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低能耗的自然充氧脱氮滤池及运行方法 |
CN109354158A (zh) * | 2018-11-20 | 2019-02-19 | 上海择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具有脱氮功能的生物滴滤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5025B (zh) |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0447100C (zh) | 处理染料废水的生物-电化学组合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4848595U (zh) |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4528932B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反硝化生物滤池装置系统及处理工艺 | |
CN103880193B (zh) | 基于给水厂污泥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 | |
CN103880248A (zh) |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6336091A (zh) | 一种基于蚝壳‑碳纤维‑人工湿地的水体净化系统和方法 | |
CN204474503U (zh) | 一种农村污水滴滤生态渠处理系统 | |
CN109020071A (zh) | 一种污水三相接触生物处理工艺及一体化装置系统 | |
CN206562380U (zh) | 一种无动力污水复合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 | |
CN208022860U (zh) | 深度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4625422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2945124U (zh) | 一种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4692590A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8933186U (zh) |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2080949U (zh) |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 | |
CN208562049U (zh) | 一种立体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8649040U (zh) | 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专有处理装置 | |
CN208430000U (zh) | 一种组合式工业污水处理实验实训装置 | |
CN215049509U (zh) | 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 | |
CN205973972U (zh) | 一种立体式生物转盘滤池 | |
CN202011812U (zh) |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一体化设备 | |
CN205501037U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204939203U (zh) | 一体化中水回收设备 | |
CN210559637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