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7569B - 一种活领羽绒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领羽绒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7569B
CN113317569B CN202110610611.8A CN202110610611A CN113317569B CN 113317569 B CN113317569 B CN 113317569B CN 202110610611 A CN202110610611 A CN 202110610611A CN 113317569 B CN113317569 B CN 113317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r
zipper
down jacket
wing plate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06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7569A (zh
Inventor
汪丽群
万岚
宋晓薇
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cy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ancy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cy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06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7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7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7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7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7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00Over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18Cloth coll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70Remov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活领羽绒服,羽绒服本体上设置有活领;所述活领包括立领、领托和拼接前襟,其中,所述领托拼接于所述立领的后领围线处,所述拼接前襟拼接于所述立领的前领围线处,所述领托和拼接前襟在肩缝处拼合;所述拼接前襟的内边缘和羽绒服本体通过第一拉链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链部包括第一链牙和第一拉链头,所述第一拉链头包括链头本体和第一拉片,所述第一拉片铰装于所述链头本体上。本发明能够单独清洗脏污的领子,而不是由于领子局部脏污而清洗整件羽绒服。

Description

一种活领羽绒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拆装的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领羽绒服。
背景技术
羽绒服是冬季穿着率很高的服装单品,由于其领口经常接触脸部和颈部皮肤,因此,在穿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衣身其他部位仍然很干净,但领口却已经弄脏的情况,影响美观,这时,如果想要保持清洁,就需要清洗整件羽绒服,但是,如果因领口局部不干净而频繁清洗整件羽绒服,不但会耗费财力物力和相关能源,不环保,还会导致整件羽绒服的保暖性能降低。因此,将羽绒服的领子设计为可拆装的活领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普遍追求。
然而,活领设计很难同时兼顾领子与羽绒服本体之间的牢固连接和方便拆装,而且活领的可拆装结构往往会导致领子与羽绒服本体难以协调,不仅整体美观度较差,穿着起来也十分不舒服。
此外,传统的拉链式活领设计较易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形,例如:长时间的使用往往会导致拉链头两侧限位结构出现磨损,导致限位能力下降,此时由于拉链头自身重力和用户运动过程中的外力,导致拉链头容易向下滑动,使得相互咬合的链牙在连接柱的作用下出现分离,进而无法保证拉链头处于一个用户的理想状态,需要用户经常提拉链头,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领羽绒服,在羽绒服领口局部脏污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单独清洗脏污的领子,而不是由于领子局部脏污而清洗整件羽绒服,并且本发明能够做到活领与羽绒服本体之间牢固连接且拆装方便,活领与羽绒服本体位置、高度搭配协调,不仅整体美观,穿着起来也十分的舒服。特殊的拉链设计也使得拉链头即使在持久使用之后也能在链牙的任意位置稳定的定位。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活领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羽绒服本体上设置有活领;所述活领包括立领、领托和拼接前襟,其中,所述领托拼接于所述立领的后领围线处,所述拼接前襟拼接于所述立领的前领围线处,所述领托和拼接前襟在肩缝处拼合;所述拼接前襟的内边缘和羽绒服本体通过第一拉链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链部包括第一链牙和第一拉链头,所述第一拉链头包括链头本体和第一拉片,所述第一拉片铰装于所述链头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前襟的外边缘上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活领的第二拉链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领托下沿设置有若干扣袢,在所述羽绒服本体内里与所述扣袢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纽扣,当所述纽扣扣合时,所述领托与所述羽绒服本体的后片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扣袢的位置距所述活领的肩缝处约3cm。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前襟和所述羽绒服本体的前片在所述羽绒服本体的挂面和里布的拼缝处通过所述第一拉链部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链部的起点距所述活领的肩线约3cm。
进一步的,当所述活领闭合时,所述第二拉链部位于所述活领的前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扣绊和纽扣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前襟为左右两片,左右拼接前襟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拉链部。
进一步的,所述链头本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
本发明提供的活领羽绒服,将领子设计为与羽绒服本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拉链和纽扣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领子既能与羽绒服本体牢固连接,又可拆卸;同时通过调整拉链结构和布设位置,使活领更易拆装;通过调整领托的位置、高度使得活领和羽绒服本体搭配更加合理。因此,总体而言,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拆卸羽绒服领子的设置便于单独清洗领子,避免由于领子局部脏污,而清洗整件羽绒服所带来的财力、物力以及相关资源的浪费,非常环保;同时,可避免频繁清洗导致的羽绒服保暖性下降,延长羽绒服的穿着寿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拉链结构,第一方面中的上述第一拉链部和第二拉链部均可以采用此种拉链结构,旨在通过对拉链部的拉链头的结构改进来实现拉链头在链牙的任意位置定位后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链部包括两侧的第一链牙和滑动在所述第一链牙上的第一拉链头,所述第一拉链头包括链头本体和第一拉片;所述链头本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连接柱和止挡组件;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内部中空并与所述插孔连通,所述连接柱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个侧壁设有开口;所述止挡组件位于所述连接柱内;所述第一拉片一端铰装在所述上翼板上,所述第一拉片一侧设有扣件,所述第一拉片转动至与所述上翼板贴合时,所述扣件穿过所述插孔,并带动所述止挡组件动作至限位状态,以使得所述止挡组件由所述开口伸出,并与所述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组件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并排贴合,所述连接柱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与两个所述开口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第一止挡件上端靠近所述第二止挡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止挡件上端靠近所述第一止挡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扣件可沿着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导向使得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移动或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由所述开口伸出;并且在所述扣件脱离所述插孔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可复位至并排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面设有第一空间导槽,所述第二导向面设有第二空间导槽,所述下翼板设有第一弧形导槽和第二弧形导槽;所述扣件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空间导槽相适配的第一导向凸起和可与所述第二空间导槽相适配的第二导向凸起;位于所述插孔内的所述扣件下压时,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和所述第一空间导槽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与所述第二空间导槽传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止挡件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导槽移动并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止挡件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导槽移动并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圆柱体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圆柱体设有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一空间导槽,所述第二圆柱体设有所述第二导向面和所述第二空间导槽,且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尺寸大于所述开口尺寸;所述连接柱一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面,所述连接柱另一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片设有铰轴,所述上翼板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壁设有卡槽,所述铰轴安装在所述轴孔内;所述第一空间导槽设有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二空间导槽设有第三导向段和第四导向段;所述扣件向着所述上翼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和所述第一导向段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与所述第三导向段传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止挡件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导槽移动并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止挡件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导槽移动并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所述扣件继续转动至与所述上翼板贴合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和所述第二导向段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与所述第四导向段传动配合,并使得所述铰轴移动至与所述卡槽相卡合。
进一步的,沿背离所述上翼板的方向,所述第一空间导槽和所述第二空间导槽的深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拉片,所述第一拉片背离所述扣件的一侧设有腰型孔,所述第二拉片一端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一个侧壁安装在所述腰型孔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领羽绒服的正面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领羽绒服的大身前门襟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活领羽绒服的正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链在第一拉片转动至与上翼板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链的第一拉链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链的止挡组件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链的止挡组件在止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拉链的第一止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1-羽绒服本体;1a-羽绒服本体挂面;1b-羽绒服本体里布;2-活领;2a-立领;2b-领托;2c-拼接前襟;2d-扣袢;2e-扣袢;2f-扣袢;2g-拉链;2h-拉链;3a-纽扣;3b-纽扣;3c-纽扣;21-链头本体;211-上翼板;2111-插孔;2112-轴孔;212-下翼板;2121-第一弧形导槽;2122-第二弧形导槽;213-连接柱;2131-开口;214-止挡组件;2141-第一止挡件;214a-第一导向面;214b-第一空间导槽;214c-第一导向段;214d-第二导向段;2142-第二止挡件;214e-第二导向面;214f-第二空间导槽;22-第一拉片;221-扣件;2211-第二导向凸起;222-铰轴;223-腰型孔;23-第二拉片;231-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获取模块,但这些获取模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获取模块彼此区分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3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领羽绒服,其包括羽绒服本体1,羽绒服本体1上设置有活领2,所述活领2包括立领2a、领托2b和拼接前襟2c三个部分,所述活领用扣袢2d、2e、2f,纽扣3a、3b、3c,拉链2g固定在羽绒服本体1上,活领前中设置拉链2h。
进一步,在所述立领2a的后领围上拼接一个高约2cm-3cm的领托2b,该领托2b的设置使得立领2a与羽绒服本体1、拼接前襟2c的拼接更加方便、更易调整,也使得立领2a的造型更易设计。在所述立领2a的前领围线上拼接一个拼接前襟2c,所述领托2b和拼接前襟2c在肩缝处拼合,形成一个带有领托2b和拼接前襟2c的可拆卸羽绒服领子2。
进一步,将所述活领2和羽绒服本体1的后领围线对应好,在所述领托2b下沿设置3个扣袢2d、2e、2f,在所述羽绒服本体1内里相对应位置设置纽扣3a、3b、3c,当纽扣扣合时,领托2b与羽绒服本体1的后片固定在一起,扣袢2d和2f的位置距活领2肩缝约3cm,这样能够避免纽扣硌到肩膀。
进一步,所述拼接前襟2c与羽绒服本体1的前片在羽绒服本体挂面1a和里布1b的拼缝处用拉链2g固定在一起。拉链2g的起点距可拆卸羽绒服领子的肩线约3cm,这样能够避免拉链头硌到肩膀。
更优选的,在左右拼接前襟2c各设置一个拉链2g,这样避免了一个拉链2g行程过长导致的安装困难。
进一步,在所述活领的前中位置设置拉链2h,用于闭合活领2。
基于上述实施例,现有的拉链部一般包括两排由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链牙,以及使链牙并合或分离的拉链头;拉链头滑动安装在链牙上,拉链头的两侧限位结构可以限位连接两排链牙,使得拉链头在上滑时链牙相互咬合,滑动件的上部中间设有一个连接柱,使得拉链头下滑时两排链牙相互分离。
此种拉链结构在经过长时间使用下,拉链头两侧限位结构出现磨损,导致限位能力下降,而且由于拉链头自身重力和用户运动过程中的外力,导致拉链头容易向下滑动,使得相互咬合的链牙在连接柱的作用下出现分离,进而无法保证拉链头处于一个用户的理想状态,或者说是无法实现拉链头的定位,容易出现羽绒服前襟以及活领部分链牙连接失效的问题,需要用户经常提拉链头,十分不便。
有鉴于此,本申请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拉链结构,旨在通过对拉链部的拉链头的结构改进来实现拉链头在链牙的任意位置定位后的稳定。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拉链2h和拉链2g均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拉链结构。
本实施例的拉链结构可以称之为第一拉链部,第一拉链部包括两侧的第一链牙(图中未示出)和滑动在第一链牙上的第一拉链头,第一拉链头的上滑能够使得两侧的第一链牙上的齿相咬合,第一拉链头的下滑能够使得咬合后的第一链牙上的齿相互分离,进而实现拉链的开闭,上述结构属于现有的拉链常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过多描述。
结合附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拉链头包括链头本体21和第一拉片22,第一拉片22的一端铰装在上翼板211上。本实施例的链头本体21包括上翼板211、下翼板212和连接柱213,上翼板211和下翼板212平行设置,连接柱213位于上翼板211和下翼板212之间,并且分别连接上翼板211和下翼板212,连接柱213表面光滑并且两侧设有可与链牙配合的引导面,以便于连接柱213在下滑过程中能够解除两侧第一链牙的齿的相互咬合。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链头本体21还包括用于限位锁止第一拉链头的止挡组件214,相应的,需要对本实施例的连接柱213和上翼板211结构做出适应性的改进,结合附图6所示,区别与现有的连接柱213和上翼板211,本实施例的连接柱213通过微机械加工成型为内部中空结构,形成一个安装空间,并且在上翼板211上开设有与连接柱213内部结构相连通的一个插孔2111,插孔2111为通孔结构,另外,本实施例还在连接柱213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2131。
本实施例的止挡组件214位于连接柱213的安装空间内,本实施例的第一拉片22一端铰装在上翼板211上,另一端的一侧设有扣件221,在第一拉片22转动至与上翼板211贴合的过程中,本实施例的扣件221穿过插孔2111,并带动止挡组件214动作至限位状态,以使得止挡组件214至少部分由本实施例的开口2131伸出,并与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以此来防止本实施例的连接柱213的下滑来接触链牙齿的咬合,进而实现将拉链头拉拽到任意位置均能够实现锁紧固定,防止衣物出现拉链松脱现象,尤其可以防止活领的拉链出现松脱现象。
本实施例的止挡组件214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包括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传动机构,具体可以是齿轮齿条(图中未示出此种实施方式),通过在扣件221上设置齿,利用扣件221的直线运动拨动齿轮转动,进而使得齿条直线运动,利用齿条来与链牙上的齿限位配合,但是由于齿轮占用连接柱213内的横向空间较大,并且只能与一侧的链牙限位配合限位效果不佳,而且齿轮齿条结构的微加工难度较大,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限位稳定的止挡组件214。
结合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止挡组件214包括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并排贴合,相应的,本实施例的连接柱213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开口2131,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与两个开口2131一一对应配合。
本实施例的第一止挡件2141上端靠近第二止挡件2142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214a,第二止挡件2142上端靠近第一止挡件2141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214e,当本实施例的第一拉片22向着上翼板211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扣件221可沿着第一导向面214a和第二导向面214e的导向使得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移动或转动,以使第一止挡件2141至少部分和第二止挡件2142至少部分由开口2131伸出,在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伸出后两者接触相互贴合状态,并且在扣件221脱离插孔2111后,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可复位至并排贴合,复位方式可以是将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设计为磁性件,或者是通过弹簧等弹性件实现,本实施例优选为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设计为相互吸引的磁性件,以进一步简化结构。
基于上述结构,发明人发现,如果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在扣件221的作用下只做单一的移动,需要两个止挡件具有一定的移动行程,这无疑增大了两者的结构尺寸,造成整个连接柱213的结构过大,不仅利于生产加工,而且不利于连接柱213与链牙的配合。而当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在扣件221的作用下只做单一的转动时,需要扩大开口2131尺寸,而且转动过程中两个止挡件的自由端发生较大的转动半径,也不利于和链牙的限位配合,容易出现卡死现象,无法转动至最大角度,因此本实施例对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的结构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具体的,是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面214a设有第一空间导槽214b,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向面214e设有第二空间导槽214f,下翼板212设有第一弧形导槽2121和第二弧形导槽2122,第一空间导槽214b和第二空间导槽214f在止挡件转动过程中能够形成空间轨迹;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扣件221设有可与第一空间导槽214b相适配的第一导向凸起(图中未示出)和可与第二空间导槽214f相适配的第二导向凸起2211。
本实施例的一空间导槽和第二空间导槽214f被构造为:当位于插孔2111内的扣件221下压时,第一导向凸起和第一空间导槽214b传动配合,第二导向凸起2211与第二空间导槽214f传动配合,以使得第一止挡件2141沿着第一弧形导槽2121移动并转动至与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第二止挡件2142沿着第二弧形导槽2122移动并转动至与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此时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的状态如图8所示。即本实施例的两个止挡件的运动轨迹是在平移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向外转动,进而能够避免单一运动出现的上述技术问题,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并且止挡件的转动半径更小,利于和链牙齿的限位配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止挡件2141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一楔形块,第二止挡件214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圆柱体和第二楔形块,由于圆柱体和楔形块形状较为明显,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附图标记;而且通过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结构特征可以利于和链牙齿的导向配合,而圆柱体利于生成和微机械加工。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圆柱体设有上述第一导向面214a和第一空间导槽214b,本实施例的第二圆柱体设有上述第二导向面214e和第二空间导槽214f,且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的尺寸大于开口2131尺寸,避免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脱离连接柱213。
并且,本实施例在连接柱213一侧的内壁设有与第一楔形块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面(图中未示出),在连接柱213另一侧的内壁设有与第一楔形块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面(图中未示出),进一步便于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在移动过程中的转动。
另外,发明人发现,将第一拉片22转动至上翼板211后,第一拉片22的扣件221容易从插孔2111内脱出,进而影响拉链头的固定效果,因此,本实施例还对第一拉链头的结构做出进一步改进。
再结合附图4和6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拉片22设有铰轴222,上翼板211设有轴孔2112,轴孔2112内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铰轴222安装在轴孔2112内;结合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空间导槽214b设有第一导向段214c和第二导向段214d,本实施例的第二空间导槽214f设有第三导向段和第四导向段(图中未标识);当扣件221向着上翼板21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导向凸起和第一导向段214c传动配合,第二导向凸起2211与第三导向段传动配合,以使得第一止挡件2141沿着第一弧形导槽2121移动并转动至与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第二止挡件2142沿着第二弧形导槽2122移动并转动至与第一链牙中的齿限位配合;扣件221继续转动至与上翼板211贴合过程中,由于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已经移动和转动至极限位置,因此再次下压扣件221时本实施例的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不会运动,而在两者的反作用力作用下,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凸起沿着第二导向段214d移动,第二导向凸起2211沿着第四导向段移动,使得铰轴222向着卡槽移动,最后可以与卡槽相卡合,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插孔2111的尺寸应大于扣件221的尺寸,进而使得扣件221在插孔2111内能够向后移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沿背离上翼板211的方向,本实施例的第一空间导槽214b和第二空间导槽214f的深度逐渐减小,不仅利于扣件221进入和脱离本实施例的第一空间导槽214b、第二空间导槽214f,而且能够使得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相互远离的趋势越来越小,进而便于第一止挡件2141和第二止挡件2142在移动过程中的转动。
再结合附图4所示,为了便于拉拽,本实施例的第一拉链部还包括第二拉片23,第一拉片22背离扣件221的一侧设有腰型孔223,第二拉片23一端设有连接框231,连接框231的一个侧壁安装在腰型孔223内,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第二拉片23上下滑动第一拉链头,并且在通过第一拉片22和止挡组件214锁紧链牙后,还可以通过拉拽第二拉片23直接拔出本实施例的扣件221,进而解除对链牙的锁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活领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其特征在于:
羽绒服本体上设置有活领;
所述活领包括立领、领托和拼接前襟,其中,所述领托拼接于所述立领的后领围线处,所述拼接前襟拼接于所述立领的前领围线处,所述领托和拼接前襟在肩缝处拼合;
所述拼接前襟的内边缘和羽绒服本体通过第一拉链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链部包括第一链牙和第一拉链头,所述第一拉链头包括链头本体和第一拉片,所述第一拉片铰装于所述链头本体上;
所述第一拉链部包括两侧的第一链牙和滑动在所述第一链牙上的第一拉链头,所述第一拉链头包括链头本体和第一拉片;
所述链头本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连接柱和止挡组件;
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内部中空并与所述插孔连通,所述连接柱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开口;
所述止挡组件位于所述连接柱内,所述止挡组件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非止挡状态时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并排贴合,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与两个所述开口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第一止挡件上端靠近所述第二止挡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止挡件上端靠近所述第一止挡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
所述第一拉片的一端铰装在所述上翼板上,所述第一拉片的一侧设有扣件,当所述第一拉片转动至与所述上翼板贴合时,所述扣件穿过所述插孔,并在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导向下使得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移动或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由所述开口伸出,进而呈止挡状态;在所述第一拉片的所述扣件脱离所述插孔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可复位至并排贴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前襟的外边缘上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活领的第二拉链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领托下沿设置有若干扣袢,在所述羽绒服本体内里与所述扣袢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纽扣,当所述纽扣扣合时,所述领托与所述羽绒服本体的后片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袢的位置距所述活领的肩缝处约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前襟和所述羽绒服本体的前片在所述羽绒服本体的挂面和里布的拼缝处通过所述第一拉链部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第二拉链部的起点距所述活领的肩线约3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领闭合时,所述第二拉链部位于所述活领的前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绊和纽扣的数量为3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前襟为左右两片,左右拼接前襟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拉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领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头本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
CN202110610611.8A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活领羽绒服 Active CN113317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0611.8A CN113317569B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活领羽绒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0611.8A CN113317569B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活领羽绒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7569A CN113317569A (zh) 2021-08-31
CN113317569B true CN113317569B (zh) 2023-01-17

Family

ID=7742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0611.8A Active CN113317569B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活领羽绒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756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4635Y (zh) * 2000-03-27 2001-01-17 涂小晴 组合式服装
CN201911318U (zh) * 2009-12-24 2011-08-03 西安精诚职业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护颈护胃防寒服
CN201919680U (zh) * 2010-11-16 2011-08-10 宁波玛珂威尔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西服
CN104323485A (zh) * 2014-11-05 2015-02-04 红豆集团无锡远东服饰有限公司 领子可以和袖口拼接互换的羽绒服
CN205757302U (zh) * 2016-06-30 2016-12-07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男士西装
JP2021055238A (ja) * 2019-10-01 2021-04-08 学 足立 襟が交換できるワイシャ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4635Y (zh) * 2000-03-27 2001-01-17 涂小晴 组合式服装
CN201911318U (zh) * 2009-12-24 2011-08-03 西安精诚职业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护颈护胃防寒服
CN201919680U (zh) * 2010-11-16 2011-08-10 宁波玛珂威尔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西服
CN104323485A (zh) * 2014-11-05 2015-02-04 红豆集团无锡远东服饰有限公司 领子可以和袖口拼接互换的羽绒服
CN205757302U (zh) * 2016-06-30 2016-12-07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男士西装
JP2021055238A (ja) * 2019-10-01 2021-04-08 学 足立 襟が交換できるワイシャ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7569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8987B2 (en) Magnetic buckling assembly
KR100616203B1 (ko) 은폐형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와 은폐형 슬라이드파스너
EP2442684B1 (en) Zipper
EP0917837B1 (en) Separable bottom stop assembly of slide fastener
US7533451B2 (en) Slide fastener
CN113317569B (zh) 一种活领羽绒服
CN106388142B (zh) 一种拉链及日用品
CN210539277U (zh) 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及其制品
KR980008094A (ko) 슬라이스 파스너용 록크 슬라이더
US2057126A (en) Slider for fasteners
EP1869990B1 (en) A slider for a slide fastener
CN210445910U (zh) 包含活动尾止的拉链
CN210471203U (zh) 一种新型自锁拉头以及采用该拉头的拉链
CN217885267U (zh) 一种双层拉链联动的拉头及服装
CN217827000U (zh) 防滑拉链
CN219183009U (zh) 一种连接磁扣
CN220174621U (zh) 一种防止衣服卡入拉链的拉头
CN220308569U (zh) 一种用于开尾拉链的快脱型上止
CN213096489U (zh) 一种锁定拉链
CN214903898U (zh) 一种西裤
CN218457494U (zh) 一种模块式纽扣
CN212280208U (zh) 一种双向自锁拉链
CN219182973U (zh) 一种带有下止结构的拉链
CN109156934B (zh) 一种快脱式拉链拉链头
CN209950515U (zh) 一种具有双层链牙的拉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