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2018A -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2018A
CN113312018A CN202110571797.0A CN202110571797A CN113312018A CN 113312018 A CN113312018 A CN 113312018A CN 202110571797 A CN202110571797 A CN 202110571797A CN 113312018 A CN113312018 A CN 113312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display
user
instruction
sm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17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17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2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2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2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06F21/46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by designing passwords or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passw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094Condition code generation, e.g. Carry, Zero fl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06F9/452Remote windowing, e.g. X-Window System, desktop virtu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智慧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方法包括: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若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则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否则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由此,解决了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智能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例如,可视对讲产品,或者入户智慧屏等。
目前,一般是在客厅安装有智慧屏,从而实现可视对讲、家居控制,以及与智慧社区信息交互。
然而,当进行可视对讲,或者家居控制,或者与智慧社区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感差,且操作不方便,亟待解决。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所述智慧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
检测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以及
若所述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否则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包括:
判断所述相对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若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否则判定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
可选地,在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之前,还包括:
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
若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生成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
可选地,还包括:
若不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根据所述智慧屏的初始化界面生成所述显示指令。
可选地,还包括:
若不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智慧屏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所述显示指令。
可选地,在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界面;
接收并验证所述用户输入的验证密码;
如果所述验证密码正确,则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否则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错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可以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并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并在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在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解决了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屏的控制装置,所述智慧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否则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相对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否则判定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
可选地,在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之前,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
若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生成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
可选地,上述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不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时,根据所述智慧屏的初始化界面生成所述显示指令。
可选地,上述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录入模块,用于在不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时,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智慧屏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所述显示指令。
可选地,在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之前,所述录入模块,还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界面;
接收并验证所述用户输入的验证密码;
如果所述验证密码正确,则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否则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错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可以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并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并在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在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解决了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设置为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例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心提到的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并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并在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在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解决了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而言,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智慧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可以对接显示,也可以独立显示,如用户可以将第二屏幕放置在房间等其它位置,例如卧室等。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方框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慧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第一屏幕可以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第一输入模块、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其中,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第一输入模块、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连接;第一屏幕可以通过第一通讯模块与可视对讲门口机等家庭智能设备进行通讯,实现信息交互;第一屏幕可以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二屏幕进行通讯,实现与第二屏幕的信息交互,其中,第二通讯模块可以为无线ZIGBEE或者WIFI,或者蓝牙MESH等,优选地,第二通讯模块为蓝牙MESH;第三通讯模块可以为网络模块,用于第一屏幕接入互联网,实现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或者上传。第三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或4G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优选地,第三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
第二屏幕可以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第二输入模块,第四通讯模块,第五通讯模块,语音模块,供电与充电管理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其中,第二屏幕可以通过第四通讯模块与第一屏幕进行通讯,实现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之间的信息交互,第五通讯模块为网络模块,用于第二屏幕接入互联网,实现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或者上传。第五通讯模块可以为5G通讯模块,或4G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优选地,第三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第二屏幕就可以通过供电与充电管理模块进行充电与供电管理,其中,充电方式可为无线充电或有线充电;第二屏幕可以通过语音模块与门口单元机等智能设备进行语音通讯,实现语音对讲;第二屏幕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模块实现对用户的指纹输入,指纹管理,通过指纹可以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识别。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智慧屏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智慧屏的显示指令可以由用户触摸智慧屏发出。其中,如何生成显示指令将在后文进行详细阐述。
在步骤S102中,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包括:判断相对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若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否则判定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
其中,预设距离可以是用户预先设定的距离,可以是通过有限次实验获取的距离,也可以是通过有限次计算机仿真得到的距离。
具体而言,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当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时,例如,预设距离为1cm,第一屏幕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第二屏幕靠近,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当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距离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第一屏幕无法感知第二屏幕靠近,此时,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
在步骤S103中,若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则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否则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
应当理解的是,当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共同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例如,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为交互菜单,则第二屏幕可以显示该交互菜单的主菜单,第一屏幕可以显示该交互菜单的二级菜单;当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仅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或者仅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或者同时控制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例如,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为交互菜单,则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仅控制第一屏幕显示交互菜单主菜单和二级菜单,或者仅控制第二屏幕显示交互菜单主菜单和二级菜单,或者同时控制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显示交互菜单主菜单和二级菜单。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下面结合图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如何生成显示指令。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之前,还包括: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判断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若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生成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
其中,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可以为用户的指纹信息,或者视频信息,或者语音信息等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预设数据库可以为预先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建立。
具体而言,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以用户的指纹信息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通过比较采集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可以判断出,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如果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可以生成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可以预先根据用户的设置习惯进行存储,从而在判断出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后,可以直接查询并获取到对应的显示指令。
另外,当不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例,还包括:若不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根据智慧屏的初始化界面生成显示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不属于预设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说明之前未存储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故也不存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智慧屏出厂时候的显示界面(即初始化界面)生成显示指令,以在智慧屏进行显示。
作为另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例,还包括:若不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获取用户在智慧屏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生成显示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不属于预设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说明之前未存储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并根据用户当前在智慧屏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生成显示指令,以在智慧屏进行显示,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该显示指令存储为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之前,还包括: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界面;接收并验证用户输入的验证密码;如果验证密码正确,则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否则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错误。
应当理解的是,为保证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控制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或者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显示数据密码的界面,用户可以在屏幕输入相应的验证密码,如果验证密码验证正确,则可以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如果验证密码验证错误,则可以阿静控制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或者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预设有验证密码次数,例如3次,当超过3次验证失败后,需要等待预设时长,如5分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可以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并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并在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在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解决了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智慧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如图4所示,该智慧屏的控制装置1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检测模块200和控制模块30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
检测模块200用于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以及
控制模块300用于若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则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否则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检测模块200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相对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判定单元,用于若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否则判定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
可选地,在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之前,第一获取模块100还用于:
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
若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生成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
可选地,上述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10,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不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时,根据智慧屏的初始化界面生成显示指令。
可选地,上述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10,还包括:
录入模块,用于在不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时,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智慧屏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操作指令生成显示指令。
可选地,在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之前,录入模块,还用于:
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界面;
接收并验证用户输入的验证密码;
如果验证密码正确,则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预设数据库,否则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智慧屏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智慧屏的控制装置,可以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并检测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并在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控制第一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在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时,分别控制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显示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解决了在通过智慧屏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用户走到屏幕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1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2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信接口503,用于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5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50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和通信接口5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503、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N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N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N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N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N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智慧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
检测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以及
若所述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否则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包括:
判断所述相对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若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否则判定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之前,还包括:
采集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
若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生成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不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根据所述智慧屏的初始化界面生成所述显示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不属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身份信息,则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智慧屏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所述显示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界面;
接收并验证所述用户输入的验证密码;
如果所述验证密码正确,则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所述预设数据库,否则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密码验证错误。
7.一种智慧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慧屏的显示指令;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间的相对距离;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相对距离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部分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的剩余部分,否则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显示画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相对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满足对接显示条件,否则判定不满足对接显示条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屏的控制方法。
CN202110571797.0A 2021-05-25 2021-05-25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312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1797.0A CN113312018A (zh) 2021-05-25 2021-05-25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1797.0A CN113312018A (zh) 2021-05-25 2021-05-25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2018A true CN113312018A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7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1797.0A Pending CN113312018A (zh) 2021-05-25 2021-05-25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20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586A (zh) * 2021-11-30 2022-03-04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显示共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以智慧屏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911A (zh) * 2012-02-17 2013-08-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关联方法及电子设备、多设备协同电子系统
CN103280044A (zh) * 2013-05-27 2013-09-04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实时通信模块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
CN105072511A (zh) * 2015-08-29 2015-11-18 安徽味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及装置
CN107566866A (zh) * 2017-09-21 2018-01-09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分合使用的电视、合屏显示、分屏显示的方法
US20190250879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SentiAR, Inc. Intercom system for multiple use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911A (zh) * 2012-02-17 2013-08-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关联方法及电子设备、多设备协同电子系统
CN103280044A (zh) * 2013-05-27 2013-09-04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实时通信模块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
CN105072511A (zh) * 2015-08-29 2015-11-18 安徽味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及装置
CN107566866A (zh) * 2017-09-21 2018-01-09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分合使用的电视、合屏显示、分屏显示的方法
US20190250879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SentiAR, Inc. Intercom system for multiple us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586A (zh) * 2021-11-30 2022-03-04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显示共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以智慧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6336B (zh)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自动管理受控设备方法及装置
US8288976B2 (en) Optimization of motor operation using a test cycle
CN108986821B (zh) 一种设置房间与设备关系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56443A (zh) 智能家居设备联动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898490A (zh) 遥控器的升级方法、电视和遥控器
CN113240302B (zh) 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系统及评价实施方法
CN110618614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机器人
CN106403188A (zh) 一种空调维护方法及其维护装置
CN110413487A (zh) 一种服务器的指示灯管理方法、系统及基板管理控制器
CN113312018A (zh) 智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856846B2 (ja) クラウドベースのセンサ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センサ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11650842A (zh) 一种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325767B (zh) 场景推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826572B (zh) 一种空调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68090B (zh) 扫地机、其控制方法及门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6405421B (zh) 模拟芯片测试分选机的通信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N113329206A (zh) 可视对讲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6373B (zh)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57428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解绑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276747A (zh) 基于光照强度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5551299A (zh) 基于电子地图和地磁检测器的停车位预约实现方法及系统
JP3742926B2 (ja) 空調管理装置
CN113220345A (zh) 一种指令块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6890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10003B (zh) 车辆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