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0177A -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0177A
CN113310177A CN202010120216.7A CN202010120216A CN113310177A CN 113310177 A CN113310177 A CN 113310177A CN 202010120216 A CN202010120216 A CN 202010120216A CN 113310177 A CN113310177 A CN 113310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parameter
air
control parameters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02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顺开
姬安生
蔡国健
翟富兴
易正清
何健
刘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02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01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0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和空调器的控制参数;处理器,与存储器电连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能够在空调器开启后,能够自动地按照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调节自动控制模式的控制参数,并自动地按照调节后的目标控制参数运行空调器,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用户在使用时会选择自动风速模式、自动调整温度模式,自动控制过程中用户仍然能够手动调节运行参数,例如,风速可以从1%调节到100%,温度可以从16℃调节到30℃,但自动风速及温度在下一次使用时会再次复位成基准参数,若基准参数不满足需求,空调每次运行时用户都需要进行手动调节,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和空调器的控制参数;处理器,与存储器电连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即确定空调器运行时用户手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次数占比,并根据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确定用户的调节习惯,从而分析出用户需求的控制参数,以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控制参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空调器开启后,能够自动地按照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调节自动控制模式的控制参数,并自动地按照调节后的目标控制参数运行空调器,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
具体地,控制参数包括风速、温度等参数,基准控制参数可以是空调器默认设置的舒适控制参数,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自动模式默认控制参数。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具体包括:确定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算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大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以及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小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从而根据第一调节频率和第二调节频率分析出的用户调节习惯,进而利用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从而简化用户操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便捷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比较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检测到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检测到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调节频率后,比较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整默认的基准控制参数,也即基准控制参数已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时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若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调节基准控制参数的次数较少,则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从而使空调器在执行目标控制参数时,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检测到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检测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大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基准控制参数;检测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小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基准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检测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大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大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基准控制参数;若检测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小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小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基准控制参数,从而使空调器在执行目标控制参数时,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判定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历史控制参数是否趋近于基准控制参数,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则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从而确定目标控制参数,以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在保证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的同时,简化用户操作,提高便捷性。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判定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历史控制参数是否趋近于基准控制参数,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即使不调节控制参数也不会影响使用需求,则直接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即不调节控制模式的参数,从而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即确定空调器运行时用户手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次数占比,并根据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确定用户的调节习惯,从而分析出用户需求的控制参数,以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控制参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不增加任何设备,只需记录前几次用户调整控制参数的习惯,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从而简化用户操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便捷性,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具体地,控制参数包括风速、温度等参数,基准控制参数可以是空调器默认设置的舒适控制参数,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自动模式默认控制参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具体包括:确定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算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大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以及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小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从而根据第一调节频率和第二调节频率分析出的用户调节习惯,进而利用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从而简化用户操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便捷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比较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检测到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检测到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调节频率后,比较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整默认的基准控制参数,也即基准控制参数已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时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若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调节基准控制参数的次数较少,则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从而使空调器在执行目标控制参数时,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检测到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检测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大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基准控制参数;检测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小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基准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检测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大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大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基准控制参数;若检测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小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小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基准控制参数,从而使空调器在执行目标控制参数时,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判定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历史控制参数是否趋近于基准控制参数,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则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从而确定目标控制参数,以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在保证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的同时,简化用户操作,提高便捷性。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判定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历史控制参数是否趋近于基准控制参数,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即使不调节控制参数也不会影响使用需求,则直接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即不调节控制模式的参数,从而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适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能够通过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即确定空调器运行时用户手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次数占比,并根据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确定用户的调节习惯,从而分析出用户需求的控制参数,以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控制参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不增加任何设备,只需记录前几次用户调整控制参数的习惯,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从而简化用户操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便捷性,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具体地,空调器还包括负载,例如风机和/或压缩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出风口;出风组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出风组件适于调整出风口的出风,出风组件具有多个形态;控制装置适于根据目标物的位置信息控制出风组件切换形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出风口将与室内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吹出以实现制冷或制热,并通过出风组件能够调整出风口的出风角度,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检测目标物的位置信息,该目标物可以是人体,也可以是预设物体,如“床”、“办公桌”、“沙发”等人体可能滞留的家具,并根据目标物的位置信息控制出风组件切换形态,可以使得“目标物”所在的方向处于无风感状态,进而保证送风不会“直吹”人体,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在目标物所在区域以外的区域,以通过“直吹”等方式增加送风量,进而在保证人体无风感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制冷效率。同时,基于无风感状态下自动控制模式,控制装置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并根据调节频率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在实现无风感的同时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简化用户操作,进而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形态中包括第一形态、第二形态和第三形态,控制器根据目标物的距离值控制出风组件切换形态,具体包括:获取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和第二预设距离范围;确定距离值处于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控制出风组件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二形态;确定距离值处于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控制出风组件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三形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形态具体为默认无风感形态。在空调器开机运行后,默认运行在普通制冷或普通制热模式,此时无风感模式并未启动。当空调器接收到无风感控制指令时,空调器进入默认无风感状态,此时房间内整体均处于无风感状态,最大程度的保证人体不会被空调器的冷风“直吹”。第二形态具体为无风感前侧分配状态,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为相距空调器较近的距离范围。在第二形态下,空调器以无风感模式向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同时以较大的风量向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第三形态具体为无风感下侧分配状态,其对应的第二预设距离为相距空调器较远的距离范围。在第三形态下,空调器以无风感模式向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同时以较大的风量向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可以在保证人体“无风感”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制冷或制热效率,进而提升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进入无风感自动控制模式时,空调器根据目标物的距离控制出风组件切换不同的送风状态,在空调器切换至第一形态、第二形态和第三形态中任一形态并运行指定时间后,调取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并根据调节频率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在实现无风感的同时自动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简化用户操作,进而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
检测空调器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和目标环境参数调整当前运行参数阈值,从而扩大运行参数上限,在无风感模式满足噪音和凝露限制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制冷量,进而提升空间内温降速度,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内,第一导风板适于相对出风口的朝向转动以改变出风口的送风方向;第二导风板,适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散风组件,适于遮挡或打开出风口,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件。其中,第一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内,能够沿与出风口垂直的轴线旋转,进而改变出风口的送风角度,实现“左”送风或“右”送风。第二导风板转动连接于空调器的壳体上,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具体地,在空调器关机时,第二导风板覆盖导风口,在空调器开机后,第二导风板相对空调壳体转动并打开出风口。同时,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气流在穿过通孔后会打散成多股交错的小气流。散风组件在未启动无风感模式时,散风组件收纳于空调器中。当启动无风感模式后,散风组件伸出并遮挡出风口。散风组件上还设置有散风结构,通过散风结构可以将穿过散风组件的气流打散,并使其扩散流动,实现“无风感”和“防直吹”。
具体地,散风结构包括:多个风轮,多个风轮之间通过齿轮结构啮合传动,其中,风轮包括内筋和外环筋,内筋和外环筋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第一风叶为静风叶,第一风叶中与内筋和外环筋固定相连,第二风叶为动风叶,第二风叶与内筋转动相连,且第二风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二风叶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风叶与第一风叶间隔排列,第二风叶处于第二位置,至少部分第二风叶与第一风叶在风轮的轴向上重合。当第二风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风叶和第一风叶间隔排列,此时风轮的风叶分布“较密”,因此通过风轮的气流流速较低,“无风感”效果较强。第二风叶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风叶的风叶与第一风叶的风叶在风轮的轴向上重合,此时风轮的风叶分布“较稀疏”,因此通过风轮的气流流速相对较高,“无风感”效果较弱,送风能力较强。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控制出风组件以第一形态工作,具体包括:控制装置控制散风组件遮挡出风口,控制第二风叶运动至第一位置,并控制第一导风板转动至第一角度。
控制装置控制出风组件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二形态,具体包括:控制第二风叶运动至第二位置,并控制第一导风板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二角度。具体地,在控制出风组件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二形态时,维持散风组件的位置不变,控制第一导风板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二角度,此时第一导风板仍保持将出风口的出风引导向散风组件,但调整至第二角度后,出风方向所覆盖的范围具体为第一预设距离对应的范围。同时控制第二风叶运动至第二位置,以提高向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送风的风量,以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
控制装置控制出风组件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三形态,具体包括:控制第一导风板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一导风板转动至第一角度或第二角度,第一导风板将出风口吹出的风导向散风组件;第一导风板转动至第三角度,第一导风板将出风口吹出的风导向第二导风板。具体地,在控制出风组件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三形态时,控制第一导风板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三角度,当第一导风板转动至第三角度后,第一导风板将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引导向第一导风板,即通过第一导风板设置的通孔出风。同时散风组件保持最强的无风感效果,保证第一距离对应的范围内的人体不会被“直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7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700空调器,702出风口,800出风组件,802第一导风板,804第二导风板,806散风组件,900风轮,902内筋,904外环筋,906第一风叶,908第二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700。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包括:存储器102和处理器104。
具体地,存储器102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和空调器的控制参数,处理器104与存储器102电连接,处理器1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即确定空调器运行时用户手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次数占比,并根据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确定用户的调节习惯,从而分析出用户需求的控制参数,以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控制参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不增加任何设备,只需记录前几次用户调整控制参数的习惯,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从而简化用户操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便捷性,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具体地,控制参数包括风速、温度等参数,基准控制参数可以是空调器默认设置的舒适控制参数,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自动模式默认控制参数。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除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之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处理器1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具体包括:确定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计算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大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以及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小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从而根据第一调节频率和第二调节频率分析出的用户调节习惯,进而利用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从而简化用户操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便捷性。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除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之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处理器1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比较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检测到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检测到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若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整默认的基准控制参数,也即基准控制参数已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时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若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调节基准控制参数的次数较少,则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从而使空调器在执行目标控制参数时,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具体地,若检测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大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大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基准控制参数;若检测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小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小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基准控制参数。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除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之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处理器1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判定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目标控制参数;判定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历史控制参数是否趋近于基准控制参数,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则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从而确定目标控制参数,以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保证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即使不调节控制参数也不会影响使用需求,则直接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即不调节控制模式的参数,从而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实施例五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
步骤204,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
步骤206,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即确定空调器运行时用户手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次数占比,并根据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确定用户的调节习惯,从而分析出用户需求的控制参数,以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控制参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空调器开启后,能够自动地按照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调节自动控制模式的控制参数,并自动地按照调节后的目标控制参数运行空调器,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
实施例六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
步骤304,确定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
步骤306,统计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
步骤308,根据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调节频率;
步骤310,调节频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进入步骤312,若否,进入步骤314;
步骤312,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
步骤314,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计算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大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以及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即用户调节后的参数小于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模式的个数,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从而根据第一调节频率和第二调节频率分析出的用户调节习惯,确定调节频率后,比较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整默认的基准控制参数,也即基准控制参数已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时根据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若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调节基准控制参数的次数较少,则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从而使空调器在执行目标控制参数时,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实施例七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402,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
步骤404,确定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
步骤406,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
步骤408,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
步骤410,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
步骤412,第一调节频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进入步骤414,若否,进入步骤416;
步骤414,根据大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基准控制参数;
步骤416,第二调节频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进入步骤418,若否,进入步骤420;
步骤418,根据小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基准控制参数;
步骤420,根据差值的平均值调整基准控制参数,得到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大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大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基准控制参数;若检测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经常调小控制参数,此时根据小于零的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基准控制参数,从而使空调器在执行目标控制参数时,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
实施例八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502,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
步骤504,确定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
步骤506,统计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
步骤508,根据大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
步骤510,根据小于零的差值的个数和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
步骤512,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进入步骤514,若否,进入步骤516;
步骤514,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目标控制参数;
步骤516,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历史控制参数是否趋近于基准控制参数,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则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从而确定目标控制参数,以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保证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若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即使不调节控制参数也不会影响使用需求,则直接将基准控制参数作为目标控制参数,即不调节控制模式的参数,从而简化了对空调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
实施例九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用户选择自动风,针对用户每次对于风速的调整,记录用户前N次调整风速的习惯。将前N次调整之后的风速与自动模式默认风速Pj进行差值对比,若N个差值中60%以上均为正值,则对自动风的默认风速进行增大修正,修正方式为新的默认风速Px=Pj+正差值的方差值。若N个差值中60%以上均为负值,则对自动风的默认风速进行往下修正,修正方式为新的默认风速Px=Pj-负差值的方差值。若出现不同比例,则用前N次调整的平均值进行修正。
在用户使用空调的过程中,会对空调设定温度进行调整,检测模块记录用户每次调整后的温度Tn以及推荐舒适温度Ts,对温度的修正方式依据以下进行:对比每次调整之后温度Tn与Ts的差值T1,若Tn与Ts的差值T1在1℃以内,对用户的默认温度按照舒适温度来修正,即开机默认温度Tm等于当前环境下对应的舒适温度Ts。若Tn与Ts的差值T1大于1℃,对用户默认温度按照补偿值进行修正,即Tm=Ts±前N次记录的差值T1的方差值。
在该实施例中,不用增加任何设备,只需记录前几次用户调整风速及调整温度的习惯,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风默认风速及设定温度,简化用户操作,带来便捷性。
实施例十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根据调节频率、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即确定空调器运行时用户手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次数占比,并根据调节频率和历史控制参数确定用户的调节习惯,从而分析出用户需求的控制参数,以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控制参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空调器开启后,能够自动地按照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调节自动控制模式的控制参数,并自动地按照调节后的目标控制参数运行空调器,不仅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时的舒适度,而且简化了对空调器控制参数的设定过程。具体地,空调器还包括负载和显示器,负载包括风机和/或压缩机,显示器用于显示故障信息等。
实施例十一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空调器700包括:出风口702;出风组件800,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出风组件800配置为调整出风口702的出风,出风组件800具有多个形态;控制装置还适于根据目标物的位置信息控制出风组件800切换形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出风口将与室内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吹出以实现制冷或制热,并通过出风组件能够调整出风口的出风角度,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检测目标物的位置信息,该目标物可以是人体,也可以是预设物体,如“床”、“办公桌”、“沙发”等人体可能滞留的家具。根据目标物的位置信息控制出风组件800切换形态,可以使得“目标物”所在的方向处于无风感状态,进而保证送风不会“直吹”人体,提高空调器700的舒适度,在目标物所在区域以外的区域,以通过“直吹”等方式增加送风量。同时,基于无风感状态下自动控制模式,控制装置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700的调节频率,并根据调节频率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在实现无风感的同时自动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简化用户操作,进而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
其中,“无风感”的定义如下:在距离空调器出风口2.5米至3米的范围内,风速平均低于0.1m/s,或在距离出风口2.5米及以下距离时,DR值的范围在5到20之间时,认定此时“无风感”。
具体地,可通过红外距离检测装置检测距离值,或拍摄空调器前方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装置确定目标物的位置,并进一步确定距离值。也可以通过雷达位置检测装置实现对目标物距离的检测。
实施例十二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空调器700的出风组件800具有多个形态。
其中,如图9所示,多个形态中包括第一形态,控制装置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出风组件800以第一形态工作。
如图10和图11所示,多个形态中还包括第二形态和第三形态,控制装置根据距离值控制出风组件800切换形态,具体包括:获取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和第二预设距离范围;确定距离值处于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控制出风组件800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二形态;确定距离值处于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控制出风组件800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三形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形态具体为默认无风感形态。在空调器开机运行后,默认运行在普通制冷或普通制热模式,此时无风感模式并未启动。当空调器接收到对应的控制指令,具体为无风感控制指令时,空调器进入默认无风感状态,此时房间内整体均处于无风感状态,最大程度的保证人体不会被空调器的冷风“直吹”。
其中,图9出风组件800处于第一形态时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出风组件800处于第二形态时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出风组件处于第三形态时的示意图。
第二形态具体为无风感前侧分配状态,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距离为相距空调器700较近的距离范围。在第二形态下,空调器700以无风感模式向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同时以较大的风量向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
第三形态具体为无风感下侧分配状态,其对应的第二预设距离为相距空调器700较远的距离范围。在第三形态下,空调器700以无风感模式向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同时以较大的风量向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内送风。
通过根据目标物的距离控制出风组件800切换不同的送风状态,可以在保证人体“无风感”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制冷或制热效率,进而提升空调器700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进入无风感自动控制模式时,空调器700根据目标物的距离控制出风组件800切换不同的送风状态,在空调器700切换至第一形态、第二形态和第三形态中任一形态并运行指定时间后,调取历史控制参数,根据历史控制参数和自动模式的基准控制参数确定空调器700的调节频率,并根据调节频率对基准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在实现无风感的同时自动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为用户设定新的自动默认控制参数,简化用户操作,进而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
实施例十三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出风组件800包括:第一导风板802,设置于出风口702内,第一导风板802适于相对出风口702的朝向摆动以改变出风口702的送风角度;第二导风板804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出风口702,第二导风板804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散风组件806适于遮挡或打开出风口702,散风组件806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出风组件800包括包括第一导风板802、第二导风板804和散风组件806。其中,第一导风板802设置于出风口702内,能够沿与出风口702垂直的轴线旋转,进而改变出风口702的送风角度,实现“左”送风或“右”送风。第二导风板804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702,具体地,在空调器关机时,第二导风板804覆盖导风口,在空调器开机后,第二导风板804相对空调器壳体转动并打开出风口702。同时,第二导风板80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气流在穿过通孔后会打散成多股交错的小气流。散风组件806在未启动无风感模式时,散风组件806收纳于空调器700中。当启动无风感模式后,散风组件806伸出,与第二导风板804的一端相抵靠,并遮挡出风口702。散风组件806上还设置有散风结构,通过散风结构可以将穿过散风组件806的气流打散,并使其扩散流动,实现“无风感”和“防直吹”。
进一步地,散风结构还包括:多个风轮900,多个风轮900通过齿轮结构啮合传动,并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以打散通过的气流。其中,风轮900包括内筋902和外环筋904,内筋902和外环筋904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叶906和第二风叶908。第一风叶906为静风叶,其与外环筋904和内筋902之间固定相连。第二风叶908为动风叶,第二风叶908能够以内筋902为转轴旋转,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具体地,当第二风叶908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风叶908和第一风叶906间隔排列,此时风轮900的风叶分布“较密”,因此通过风轮900的气流流速较低,“无风感”效果较强。当第二风叶908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第二风叶908与第一风叶906重合,此时风轮900的风叶分布“较稀疏”,因此通过风轮900的气流流速相对较高,“无风感”效果较弱,送风能力较强。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出风组件800以第一形态工作,具体包括:控制装置控制散风组件806遮挡出风口702,控制第二风叶908运动至第一位置,并控制第一导风板802转动至第一角度。出风组件800处于第一形态下,第二导风板804转动至与散风组件806相抵靠,第一导风板802将出风口702吹出的风导向散风组件806,第二风叶908位于第一位置。
控制装置控制出风组件800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二形态,具体包括:控制第二风叶908运动至第二位置,并控制第一导风板802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二角度。出风组件800处于第二形态下,散风组件806遮挡出风口702,第二导风板804转动至与散风组件806相抵靠,第一导风板802将出风口702吹出的风导向散风组件806,第二风叶908位于第二位置。
控制装置控制出风组件800由第一形态切换至第三形态,具体包括:控制第一导风板802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一导风板802转动至第一角度或第二角度,第一导风板802将出风口702吹出的风导向散风组件806;第一导风板802转动至第三角度,第一导风板802将出风口702吹出的风导向第二导风板804。出风组件800处于第三形态下,散风组件806遮挡出风口702,第二导风板804转动至与散风组件806相抵靠,第一导风板802将出风口702吹出的风导向第二导风板804,第二风叶908位于第一位置。
另外,第二导风板804与散风组件806拼合限定出位于空调出风口702的外侧并与空调出风口702连通的夹角造型的腔体,腔体沿第二导风板804与散风组件806的拼合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侧开口,侧开口与腔体连通,进而实现两侧送风。
实施例十四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和所述空调器的控制参数;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调节频率;
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
统计大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和小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
根据大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和所述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
根据小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和所述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
比较所述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检测到所述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所述基准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检测到所述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差值的平均值调整所述基准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检测到所述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所述基准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大于零的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所述基准控制参数;
检测到所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小于零的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所述基准控制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判定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
判定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将所述基准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7.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调节频率;
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调节频率,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之间的差值;
统计大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和小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
根据大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和所述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一调节频率;
根据小于零的所述差值的个数和所述差值的总个数,确定第二调节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
比较所述调节频率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检测到所述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所述基准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检测到所述调节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差值的平均值调整所述基准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所述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调节所述基准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大于零的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升高所述基准控制参数;
检测到所述第二调节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小于零的所述差值之和的方差降低所述基准控制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判定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定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将所述基准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历史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调节频率;
根据所述调节频率、所述历史控制参数和所述基准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控制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口;
出风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出风组件适于调整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所述出风组件具有多个形态;
所述控制装置还适于根据目标物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出风组件切换形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形态中包括第一形态、第二形态和第三形态,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目标物的距离值控制所述出风组件切换形态,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和第二预设距离范围;
确定所述距离值处于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控制所述出风组件由所述第一形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形态;
确定所述距离值处于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控制所述出风组件由所述第一形态切换至所述第三形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
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第一导风板适于相对所述出风口的朝向摆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的送风角度;
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适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适于遮挡或打开所述出风口,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20216.7A 2020-02-26 2020-02-26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310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216.7A CN113310177A (zh) 2020-02-26 2020-02-26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216.7A CN113310177A (zh) 2020-02-26 2020-02-26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0177A true CN113310177A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69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0216.7A Pending CN113310177A (zh) 2020-02-26 2020-02-26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01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923A (zh) * 2021-11-26 2022-03-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压缩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923A (zh) * 2021-11-26 2022-03-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压缩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114923B (zh) * 2021-11-26 2024-03-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压缩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576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无风感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851880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544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65468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442483B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997424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4880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3103840B (zh) 车载顶置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114383198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364741A1 (e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152447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
CN113310201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0177A (zh)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3310179A (zh)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780247A (zh) 一种双出风口的柜式空调器
WO2024045901A1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6225077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4045900A1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1362383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31219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310178A (zh)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780231A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11130673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077917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6073282U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