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9617B - 微型涡喷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微型涡喷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9617B
CN113309617B CN202110778016.5A CN202110778016A CN113309617B CN 113309617 B CN113309617 B CN 113309617B CN 202110778016 A CN202110778016 A CN 202110778016A CN 113309617 B CN113309617 B CN 113309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motor
combustion chamb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80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9617A (zh
Inventor
谢小虎
唐云冰
徐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E&e Turb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E&e Turb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E&e Turb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E&e Turb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80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9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9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9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9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9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32Arrangement, mounting, or driving, of auxilia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3/00Gas-turb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bustion products as the working fluid
    • F02C3/14Gas-turb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bustion products as the working fluid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n the p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6Arrangements of bearings; Lubric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22Fuel suppl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22Fuel supply systems
    • F02C7/224Heating fuel before feeding to the bur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26Starting; Ignition
    • F02C7/268Starting drives for the rotor, acting directly on the rotor of the gas turbine to be start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在压气机与涡轮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电机、前轴承、后轴承以及介质输送组件均位于第一间隔空间中,介质输送组件套在电机上之后,在电机与介质输送组件以及压气机之间形成延伸到前轴承和后轴承的油路,介质输送组件的一端设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对应的甩油通道,介质甩出组件安装在转轴上且与后轴承配合,介质甩出组件与容纳腔对应,油管的一端连接介质输送组件后与甩油通道的输出端配合,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组件连接,燃烧室的另一端向转轴后方延伸使该燃烧室整体远离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燃烧室的废气输出口位于涡轮的周围。本发明能显著延长后轴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微型涡喷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
背景技术
微型涡轮发动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推质比大的特点,可作为微小型无人飞行器的推进动力,亦可作为核心组件应用到分布式发电系统和飞机辅助动力装置中,具有广泛的军用和民用前景,因此收到了高度重视。
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101745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为:微型航空发动机轴承燃油换热冷却装置,该专利由发动机外向进油管供油,燃润油(在燃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润滑油,既作为燃油又作为润滑油)通过进油管进入冷却套,然后通过回油管进入燃油喷管,由燃油喷管将燃润油喷入火焰筒进行燃烧。在燃润油流经冷却套的过程中会将后轴承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后轴承的冷却。该专利存在的缺陷如下:
第1,燃润油在轴承室内的流动方向为,由前轴承向后轴承所在方向流动,从而燃润油的润滑顺序为:先对前轴承进行润滑后再对后轴承进行润滑,然而由于火焰筒环绕在轴承室周围,火焰筒产生的温度通过涡轮导向器和涡轮传导到传动轴及轴承上,导致轴承室内的温度非常高,对前轴承进行润滑后,在高温的作用下燃润油的润滑性能显然是要降低的,当燃润油流动到后轴承时,燃润油几乎失去了对后轴承的润滑作用,从而导致后轴承几乎处于干涸的状态,致使后轴承在200多度(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工作,在这种状态下,后轴承的磨损非常大,过高的温度影响轴承寿命,而且微型涡喷发动机转速高,往往达到12万转/分甚至更高,其工况十分恶劣。
第2,燃油在流经冷却套时,虽然对后轴承形成了冷却,但是,前轴承和后轴承的润滑依然是向轴承室内通入燃润油,然而,对前轴承和后轴承润滑后的油通过轴承室后,仍然没有得到回收而直接通过轴承室的后端排走,这样,对于微型航空发动机来说,损失的燃润油决定了其续航的里程无法得到提升。
第3,目前的微型航空发动机,其启动电机通常安装在整机的前端,当启动电机完成启动后,就不再工作,对于这种结构,微型航空发动机在正式工作期间,启动电机的重量会增加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显著延长后轴承使用寿命的微型涡喷发动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微型涡喷发动机,包括压气机、转轴、涡轮、燃烧室、电机、前轴承、后轴承、介质甩出组件、油管,压气机固定在转轴前端,涡轮固定在转轴后端,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安装在转轴上,还包括与压气机连接的介质输送组件,在压气机与涡轮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所述电机、前轴承、后轴承以及介质输送组件均位于第一间隔空间中,电机分别与转轴、前轴承和后轴承配合,介质输送组件套在电机上之后,在电机与介质输送组件以及压气机之间形成延伸到前轴承和后轴承的油路,介质输送组件的一端设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对应的甩油通道,介质甩出组件安装在转轴上且与后轴承配合,介质甩出组件与容纳腔对应,油管的一端连接介质输送组件后与甩油通道的输出端配合,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组件连接,燃烧室的另一端向转轴后方延伸使该燃烧室整体远离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燃烧室的废气输出口位于涡轮的周围。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1,电机内置在微型涡喷发动机中部,启动时用来带动转轴转动;工作过程中,电机定子转动,实现电机发电;
第2,涡喷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发电功率可达2kw,发电功率大;
第3,燃润油从主油路进入发动机,经过电机机匣的前、后供油槽给前后轴承润滑,润滑轴承后从后供油槽(唯一出口)进入燃烧室燃烧,前轴承和后轴承采用油浴润滑,寿命更长;
第4,温度较低的燃润油经过电机机匣,能给高速电机冷却;
第5,燃油经电机机匣预热后进入燃烧室,温度更高有利于蒸发,蒸发效果好可以提升燃烧效率;
第6,燃烧室后置,远离轴承,轴承处温度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压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机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介质输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介质输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介质输送组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介质输送组件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介质甩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涡轮间隙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涡轮间隙测量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P部放大图;
图12为转子机匣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剖面图;
压气机1,压壳1a,压气轮1b,扩压器1c,导气筒体1e,第二排气通道1f,引气通道1g,引气孔1h,让位缺口1i,转轴2,涡轮3,燃烧室4,第一间隔空间5,前轴承6,后轴承7,介质甩出组件8,盘状部件8a,甩油部件8b,甩气部件8c,环状凸台8d,容纳槽8e,介质驱动部8f,油管9,机匣10,第一油道10a,第二油道10b,轴承容纳腔10c,转子11,定子12,内筒体13、导油板14,端盖15,外筒体16,供气通道17,连接部件18,第一密封部件19,气流导向部件20,第一管状部件20a,第一导向块20b,引气通道21,容纳腔A,第一通道B;
装配孔22,第一法兰23,第一筒体24,第二法兰25,第二筒体26,中心座27,中心孔27a,第一套筒27b,第二套筒27c,肋条28,外罩29,接收管道29a,锥形管道26b,圆柱管道29c,导向器30,轴向延伸部30a,引导部件31,外壳体32,第一内筒体33,环形腔体34,排气管35,马达36,轴承座组件37,外支架38,传动轴39,联轴器40,供油组件41,回油组件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包括压气机1、转轴2、涡轮3、燃烧室4、电机、前轴承6、后轴承7、介质甩出组件8、油管9、与压气机1连接的介质输送组件,下面分别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压气机1固定在转轴2前端,涡轮3固定在转轴2后端,压气机1包括压壳1a、压气轮1b、扩压器1c、导气筒体1e,压气轮1b位于压壳1a内,压气轮1b与转轴2固定,扩压器1c套在转轴2和前轴承6上后,在扩压器1c与压壳1a之间形成第一排气通道1d。
前轴承6和后轴承7分别安装在转轴2上,在压气机1与涡轮3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5,所述电机、前轴承6、后轴承7以及介质输送组件均位于第一间隔空间5中,电机分别与转轴2、前轴承6和后轴承7配合。
电机包括机匣10、转子11、定子12,机匣10与前轴承6和后轴承7配合,转子11与转轴2固定,定子12与机匣10固定,机匣10的周面上设有第一油道10a,机匣10的轴向端面上设有沿机匣10径向布置的第二油道10b,第一油道10a和第二油道10b连通,第二油道10b与前轴承6对应。
本发明中的电机的结构,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启动阶段,微型涡喷发动机上装载的电池供电给电机,电机工作驱动转轴2旋转,转轴2带动压气机1和涡轮3转动,从而启动微型涡喷发动机工作。当微型涡喷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转工作时,断开电池供给电机的电能,由涡轮3带动转轴2旋转,转轴2带动转子11工作,从而使电机成为发电机,因此,本发明中的结构使电机成为启动电机以及发电机的一体化,电机可以发电,发电功率可达2kw,可以给机载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使飞行设备可以搭载更小、更轻的电源,从而提高飞行器性能。
介质输送组件套在电机上之后,在电机与介质输送组件以及压气机1之间形成延伸到前轴承6和后轴承7的油路,所述机匣10的一端设有轴承容纳腔10c,前轴承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轴承容纳腔10c中,机匣10的一端与压气机1固定后,使第二油道10b位于压气机1与机匣10之间。燃润油通过第一油道10a和第二油道10b进入到轴承容纳腔10c中,对前轴承6进行冷却及润滑。
介质输送组件的一端设有容纳腔A以及与容纳腔A对应的第一通道B,介质甩出组件8安装在转轴2上且与后轴承7配合,介质甩出组件8与容纳腔A对应,容纳腔A与第一油道10a连通,燃润油通过第一油道10a进入到容纳腔A中,对位于容纳腔A中的后轴承7进行冷却及润滑。介质甩出组件8与转轴2固定,介质甩出组件8的一端与后轴承7的轴向端面抵顶,介质甩出组件8的另一端与轴承2上设置的轴肩抵顶。本发明的结构使前轴承6和后轴承7形成油浴润滑,寿命更长,同时,燃润油经过电机的机匣10,对电机形成冷却作用,能降低电机的温度。
介质甩出组件8包括设有安装孔的盘状部件8a、甩油部件8b、甩气部件8c,盘状部件8a设置在转轴2上,盘状部件8a套在转轴2上并与转轴2固定成一体,甩油部件8b设置在盘状部件8a面向后轴承7的轴向端面上,甩气部件8c设置在盘状部件8a面向燃烧室4的轴向端面上。本实施例中,甩油部件8b和甩气部件8c均包括环状凸台8d,在环状凸台8d的周面上凹进形成多个容纳槽8e,相邻两个容纳槽8e之间的部分为介质驱动部8f,本实施例中,容纳槽8e优先采用弧形槽。
进入到容纳腔A中的燃润油对后轴承7进行冷却及润滑后,燃润油流动至介质甩出组件8并进入到容纳槽8e中,由于介质甩出组件8在旋转,因此,燃润油被甩油部件8b甩至第一通道B内。同样,甩气部件8c将压气机1输出的高压气体也甩至第一通道B内,这样,燃润油和气体在第一通道B内混合,以提升燃润油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效率。燃润油对前轴承6和后轴承7进行冷却及润滑后,燃润油的温度会升高,从而,在冷却和润滑过程中,使燃润油获得了预热的作用,这样使燃润油有利于蒸发,蒸发效果好可以提升燃烧效率。
油管9的一端连接介质输送组件后与第一通道B的输出端配合,油管9的另一端伸入到燃烧室4内,燃烧室4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组件连接,燃烧室4的另一端向转轴2后方延伸使该燃烧室4整体远离所述前轴承6和后轴承7,燃烧室4的废气输出口位于涡轮3的周围。
本发明将燃烧室4后置,远离了前轴承6和后轴承7,能大幅降低燃烧室4传递到前轴承6和后轴承7的温度,因此,本发明的结构不但有利于降低前轴承6和后轴承7的温度,而且还能降低燃润温的温度,使燃润油保持应有的润滑效果和燃烧效率。
介质输送组件包括内筒体13、导油板14、端盖15,所述内筒体13套在电机上,所述容纳腔A设置于内筒体13的一端,导油板14设置内筒体13的一端,导油板14上设有与容纳腔A连通的导油槽14a;端盖15与导油板14配合后形成所述第一通道B。
介质输送组件还包括外筒体16、连接部件18,外筒体16环绕在导油板14的周围后,在外筒体16和导油板14之间形成供气通道17,该供气通道17的输入端与压气机1的气体输出端连接;连接部件18的一端与内筒体13和/或导油板14连接,连接部件18的另一端与外筒体16连接。导气筒体1e上设有让位缺口1i,该让位缺口1i与连接部件18配合以避让连接部件18。
所述导气筒体1e的一端与扩压器1c连接,导气筒体1e的另一端穿过外筒体16与导油板14的外周面配合,在导气筒体1e与外筒体16之间形成与第一排气通道1d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1f,从而使供气通道17与第二排气通道1f连通。在压气轮1b与扩压器1c之间产生的压缩气体依次经过第一排气通道1d、第二排气通道1f到达供气通道17。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利用介质输送组件既输送了燃润油,又输送了压缩气体,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减轻产品重量。
本发明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19,在前轴承6、后轴承7与电机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部件19,所述扩压器1c上设有引气通道1g,所述介质输送组件和电机上设有与电机内部连通的引气孔1h,引气孔1h与引气通道1g连通,压气机1产生的高压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引气通道1g和引气孔1h引入到电机内,由高压气体对抗第一密封部件19所受到的油压。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第一密封部件19两侧受到的压力相等,可以避免第一密封部件19与电机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使电机的密封获得保障。
本发明还包括多个气流导向部件20,这些气流导向部件20布置在介质输送组件与燃烧室4之间后,介质输送组件与燃烧室4以及气流导向部件20形成引气通道21,引气通道21与容纳腔A连通,在介质甩出组件8的作用下使油气在第一通道B内混合。
气流导向部件20包括第一管状部件20a、第一导向块20b,第一管状部件20a供油管9穿过,第一导向块20b设置于第一管状部件20a的周面上,第一管状部件20a和第一导向块20b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组件固定,第一管状部件20a和第一导向块20b的一端与燃烧室4的轴向端部抵顶。
此外,在涡轮燃气机中,涡轮叶片叶尖距离燃烧室4废气出口的距离对于发动机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废气出口包含废气导向器,本发明中,叶尖与废气出口之间的距离具体指的是叶尖与废气导向器之间的间距),这是因为叶尖与废气出口间隙过大会降低发动机效率,而叶尖与废气出口接触则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研究表明,若叶尖间隙每增加1%,发动机的效率会相应降低3%,同时发动机的燃油消耗会增大10%,因此将叶尖间隙维持在一个较小的最佳状态对于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还包括涡轮间隙测量装置,通过间隙测量装置模拟涡轮轮3的实际工况,在模拟的同时对涡轮3的叶尖与燃烧室4废气出口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加工以及装配时涡轮3的叶尖与燃烧室4废气出口之间的间距数据。
本发明的涡轮间隙测量装置包括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转子机匣、整流罩、排气部件、驱动机构,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传感器用于测量涡轮3与转子机匣之间的间距,传感器为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可以采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24GHZ雷达传感器,本实施例中优先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
转子机匣上设有轴向的且与涡轮3配合的内室,转子机匣的周面上设有装配孔22,传感器安装在转子机匣上后与装配孔配合。转子机匣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整流罩固定;第二部分与排气部件固定,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配合。装配孔22优先设置在第二部分的周面丰。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法兰23,第一法兰23上设有安装整流罩一部分的第一筒体24,第一筒体24与所述第二部分配合。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法兰25,第二法兰25上设有第二筒体26以及位于第二筒体内的支座,所述装配孔22位于第二筒体26上,驱动机构与支座配合。
支座包括中心座27、肋条28,中心座27上设有中心孔27a,驱动机构穿过中心孔27a后与涡轮3连接,中心座27的轴向与第二法兰25和第二筒体26的轴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中心座27的轴向端面上分别延伸有第一套筒27b和第二套筒27c,第一套筒27b用于与排气部件配合,第二套筒27c用于与涡轮3的一端间隙配合。肋条28的一端连接于中心座27的周面上,肋条28的另一端与第二筒体26的内壁面固定,从而通过肋条28使整个支座获得固定。肋条28为多个,这些肋条28间隔且均匀地沿着中心座27的周向布置。
整流罩对外部输入的气流进行整流处理,整流罩的一端与转子机匣的一端固定以将气流输出到转子机匣的内室中并作用到涡轮上,整流罩包括外罩29、导向器30、引导部件31,外罩29与第一法兰23通过螺栓固定,优选地,外罩29与第一法兰23以及第二筒体26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外罩29包括接收管道29a和与接收管道29a连接的降压管道组成,降压管道由锥形管道26b和圆柱管道29c组成,锥形管道26b的一端与接收管道29a连接,锥形管道26b的另一端与圆柱管道29c连接,接收管道29a呈圆柱状,当有气体进入到接收管道29a后,由于接收管道29a的内径小于锥形管道26b和圆柱管道29c的内径,因此,气流进入到降压管道内后其压力减小。
导向器30将气流导向到涡轮3上,导向器30由中心骨架、导向叶片以及外环组成,导向叶片的一端与中心骨架固定,导向叶片的另一端与外环固定,导向叶片为多个,相邻两个导向叶片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间隔空间,外环与第一筒体24的内壁面固定,导向叶片以斜于导向器30轴向的方式布置,从而使气流按照倾角的方向输出,因此,导向器30对气流形成整流作用,以便于使气流推动涡轮3旋转。
引导部件31与导向器30连接以将气流全部向导向器30引导,引导部件3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罩29内。导向器30的一端设有轴向延伸部30a,该轴向延伸部30a为一筒体,轴向延伸部30a用于安装引导部件31。引导部件31为一个锥筒,该锥筒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具有开口,引导部件31具有开口的一端套在轴向延伸部30a上并与轴向延伸部30a固定,引导部件31由于锥形的构造,对气流形成引导作用,并且由于一端封闭,使气流只能从导向器30上的导向叶片之间的间隔空间输出,使气流全部作用在涡轮上。引导部件31优先设置为空心的,以便于减轻重量。
排气部件与转子机匣的另一端固定以接收从转子机匣中输出的气体。本实施例中,排气部件包括外壳体32、第一内筒体33,外壳体32的一端设有开口,外壳体32设置开口的一端与转子机匣固定,外壳体32设置开口的一端与第二法兰25固定,外壳体32的周面上设有排气口。第一内筒体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壳体32内,在第一内筒体33与外壳体32之间形成环形腔体34,第一内筒体33与外壳体32的另一端连接后使环形腔体34的一端封闭,这种结构使得热气流只能从排气口排出,第一内筒体33插入到第一套筒27b内并与第一套筒27b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排气部件还包括排气管35,排气口与排气管35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热气流作用在涡轮3上,因此,从排气管35排走的热气流与其他部件进行热交换,以便于回收热气流中的热量。
驱动机构穿过排气部件伸入到转子机匣的内室中与涡轮固定。驱动机构包括马达36、轴承座组件37、带动涡轮旋转的传动机构,轴承座组件37分别与转子机匣和排气部件配合,传动机构与马达36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17与轴承座组件37配合。马达36优先采用电机,轴承座组件37一端与第一套筒27b配合,轴承座组件37的一端与中心座27的轴向端面形成抵顶,轴承座组件37的另一端与一个外支架38固定,通过外支架38对轴承座组件37形成支撑作用。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39以及联轴器40,传动轴39的一端与联轴器40的一端固定,传动轴39穿过轴承座组件37以及中心座27上的中心孔27a后,传动轴39的另一端与涡轮3固定,联轴器40的另一端与马达36固定。
驱动机构还包括为轴承座组件37提供润滑油的润滑组件,该润滑组件包括供油组件41和回油组件42,在轴承座组件37上设有进油道和出油道,供油组件41与进油道连接将润滑油输送到轴承座组件37的轴承处,润滑油对轴承形成润滑作用,由于气流的温度非常高,本实施例中的气流的温度为800℃,因此通过润滑油,一方面可以对轴承座组件37形成润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轴承进行降温,从而降低轴承的磨损。回油组件42与出油道连接,润滑油通过出油道排入到回油组件42中。
还包括提供热气的气源(图中未示出),该气源的输出端与整流罩的输入端连接。即气源与接收管道29a连接,从气源输出的气流的温度优先为800℃。通过高温的气流对涡轮3形成吹动作用,相当于使涡轮3在实际工况下运行,涡轮3受热到膨胀,以便能准确地检测出涡轮3在实际工况下与转子机匣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气源由引风机和加热器组成,加热器对引风机引导的气流进行加热后输出到接收管道29a。
本发明使涡轮3处于热态下进行间隙测量,通过高温高压气源模拟发动机内部各种工况,将选定的配套涡轮和导向器安装在密闭的管路中,通过传感器来测量间隙的变化,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来反馈调节系统温度压力。过高速启发一体机带动涡轮高速运转,转速通过电机控制。本发明能精准模拟发动机各种真实使用工况,测量出的涡轮间隙的变化数据,试验同时还可以将多余能量回收发电。
本发明也可以不提供高温的气流,即通过马达36的动力驱动涡轮3转动即可,因此也可以在常温下检测涡轮3与转子机匣之间的间隙。静态以及动态间隙变化都可以测量。

Claims (7)

1.微型涡喷发动机,包括压气机(1)、转轴(2)、涡轮(3)、燃烧室(4)、电机、前轴承(6)、后轴承(7)、介质甩出组件(8)、油管(9),压气机(1)固定在转轴(2)前端,涡轮(3)固定在转轴(2)后端,前轴承(6)和后轴承(7)分别安装在转轴(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压气机(1)连接的介质输送组件,在压气机(1)与涡轮(3)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5),所述电机、前轴承(6)、后轴承(7)以及介质输送组件均位于第一间隔空间(5)中,电机分别与转轴(2)、前轴承(6)和后轴承(7)配合,介质输送组件套在电机上之后,在电机与介质输送组件以及压气机(1)之间形成延伸到前轴承(6)和后轴承(7)的油路,介质输送组件的一端设有容纳腔(A)以及与容纳腔(A)对应的第一通道(B),介质甩出组件(8)安装在转轴(2)上且与后轴承(7)配合,介质甩出组件(8)与容纳腔(A)对应,油管(9)的一端连接介质输送组件后与第一通道(B)的输出端配合,油管(9)的另一端伸入到燃烧室(4)内,燃烧室(4)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组件连接,燃烧室(4)的另一端向转轴(2)后方延伸使该燃烧室(4)整体远离所述前轴承(6)和后轴承(7),燃烧室(4)的废气输出口位于涡轮(3)的周围;
介质输送组件包括:
内筒体(13),所述内筒体(13)套在电机上,所述容纳腔(A)设置于内筒体(13)的一端;
导油板(14),导油板(14)设置内筒体(13)的一端,导油板(14)上设有与容纳腔(A)连通的导油槽(14a);
端盖(15),端盖(15)与导油板(14)配合后形成所述第一通道(B);
外筒体(16),外筒体(16)环绕在导油板(14)的周围后,在外筒体(16)和导油板(14)之间形成供气通道(17),该供气通道(17)的输入端与压气机(1)的气体输出端连接;
连接部件(18),连接部件(18)的一端与内筒体(13)和/或导油板(14)连接,连接部件(18)的另一端与外筒体(16)连接;
介质甩出组件(8)包括:
设有安装孔的盘状部件(8a),盘状部件(8a)设置在转轴(2)上;
甩油部件(8b),甩油部件(8b)设置在盘状部件(8a)面向后轴承(7)的轴向端面上;
甩气部件(8c),甩气部件(8c)设置在盘状部件(8a)面向燃烧室4的轴向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机匣(10)、转子(11)、定子(12),机匣(10)与前轴承(6)和后轴承(7)配合,转子(11)与转轴(2)固定,定子(12)与机匣(10)固定,机匣(10)的周面上设有第一油道(10a),机匣(10)的轴向端面上设有沿机匣(10)径向布置的第二油道(10b),第一油道(10a)和第二油道(10b)连通,第二油道(10b)与前轴承(6)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匣(10)的一端设有轴承容纳腔(10c),前轴承(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轴承容纳腔(10c)中,机匣(10)的一端与压气机(1)固定后,使第二油道(10b)位于压气机(1)与机匣(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1)包括:
压壳(1a);
压气轮(1b),压气轮(1b)位于压壳(1a)内,压气轮(1b)与转轴(2)固定;
扩压器(1c), 扩压器(1c)套在转轴(2)和前轴承(6)上后,在扩压器(1c)与压壳(1a)之间形成第一排气通道(1d);
导气筒体(1e),导气筒体(1e)的一端与扩压器(1c)连接,导气筒体(1e)的另一端穿过外筒体(16)与导油板(14)的外周面配合,在导气筒体(1e)与外筒体(16)之间形成与第一排气通道(1d)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1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19),在前轴承(6)、后轴承(7)与电机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部件(19),所述扩压器(1c)上设有引气通道(1g),所述介质输送组件和电机上设有与电机内部连通的引气孔(1h),引气孔(1h)与引气通道(1g)连通,压气机(1)产生的高压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引气通道(1g)和引气孔(1h)引入到电机内,由高压气体对抗第一密封部件(19)所受到的油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气流导向部件(20),这些气流导向部件(20)布置在介质输送组件与燃烧室(4)之间后,介质输送组件与燃烧室(4)以及气流导向部件(20)形成引气通道(21),引气通道(21)与容纳腔(A)连通,在介质甩出组件(8)的作用下使油气在第一通道(B)内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气流导向部件(20)包括第一管状部件(20a)、第一导向块(20b),第一管状部件(20a)供油管(9)穿过,第一导向块(20b)设置于第一管状部件(20a)的周面上,第一管状部件(20a)和第一导向块(20b)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组件固定,第一管状部件(20a)和第一导向块(20b)的一端与燃烧室(4)的轴向端部抵顶。
CN202110778016.5A 2021-07-09 2021-07-09 微型涡喷发动机 Active CN113309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016.5A CN113309617B (zh) 2021-07-09 2021-07-09 微型涡喷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016.5A CN113309617B (zh) 2021-07-09 2021-07-09 微型涡喷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9617A CN113309617A (zh) 2021-08-27
CN113309617B true CN113309617B (zh) 2022-06-17

Family

ID=7738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8016.5A Active CN113309617B (zh) 2021-07-09 2021-07-09 微型涡喷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9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5563A (zh) * 2019-12-27 2020-04-28 至玥腾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电三联供微型燃气轮机设备
CN114060152B (zh) * 2021-12-24 2022-12-06 常州环能涡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涡喷发动机的燃油雾化结构
CN114865847B (zh) * 2022-04-19 2023-03-10 清华大学 具有嵌入式电机的航空发动机的轴承腔结构和航空发动机
CN114837820A (zh) * 2022-05-24 2022-08-02 成都飞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发电一体式的小型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7628B2 (ja) * 2004-03-03 2009-11-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機一体型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201053353Y (zh) * 2006-12-29 2008-04-30 深圳市康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
CN201896664U (zh) * 2010-12-01 2011-07-13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JP6070232B2 (ja) * 2013-02-05 2017-02-01 株式会社Ihi 過給機
JP2018084188A (ja) * 2016-11-23 2018-05-31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108518284B (zh) * 2018-04-18 2024-03-22 常州环能涡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涡喷发动机及其油路结构
CN108952967B (zh) * 2018-06-27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具有改进的空气系统的涡喷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9617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9617B (zh) 微型涡喷发动机
US10253696B2 (en) Air cooled air cooler for gas turbine engine air system
US8450888B2 (en) Integrated brushless starter/generator system
US2692724A (en) Turbine rotor mounting
US7251942B2 (en) Integrated gearless and nonlubricated auxiliary power unit
US6966191B2 (en) Device for supplying secondary air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US11022037B2 (en) Gas turbine engin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US2922278A (en) Coaxial combustion products generator and turbine
US2743579A (en) Gas turbine engine with turbine nozzle cooled by combustion chamber jacket air
JP2006153013A (ja) 後部発電機を有する2スプール型バイパスターボジェット、および空気流接続装置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CN110726562B (zh) 一种扩压器与火焰筒优化匹配实验研究装置
US11668240B2 (en) Gas-wind turbine engine
US10773813B2 (en) Aircraft with a propulsion unit comprising a fan at the rear of the fuselage
CN102589006B (zh) 用于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20020194834A1 (en) Turbofan engine having central bypass fan duct and annular drive engine
US11719122B2 (en) Gas turbine engines including embedded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associated cooling systems
US2441135A (en) Turbine apparatus
CN114458451B (zh) 一种微小型涡喷发动机多相流轴承冷却装置
US2490784A (en) Bearing apparatus
CN215566269U (zh) 微型涡喷发动机的介质输送装置
US11852029B2 (en) Scoop assembly for rotational equipment
US20220316396A1 (en) Gas turbine engine
CN219622787U (zh) 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机
RU2446304C2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воздушно-реактив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CN115370477A (zh) 带进口预旋叶片和甩油盘燃烧室的单轴涡扇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