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766B -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1766B
CN113301766B CN202010722581.5A CN202010722581A CN113301766B CN 113301766 B CN113301766 B CN 113301766B CN 202010722581 A CN202010722581 A CN 202010722581A CN 113301766 B CN113301766 B CN 113301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abinet
cooling
liquid outlet
liqui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25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1766A (zh
Inventor
刘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25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17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7242 priority patent/WO202201734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1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1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包括机柜和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包括驱动换热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驱动换热装置包括液体驱动器和热交换器;所述机柜内用于设置电子装置和用于冷却所述电子装置的冷却液,所述机柜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管固定孔和出液管固定孔;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门,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液管固定孔与所述机柜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门,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出液管固定孔与所述机柜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换热装置的两端连通;其中,所述进液阀门和所述出液阀门中至少一者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

Description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器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呈现急速上升之势,机柜功耗成倍数上升,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数据中心机柜的功率密度提高了15倍。过去一个机架的功耗一般为1.5-2kW,现在却出现局部高达20-30kW的情况。
现有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采用的是空调风冷的方式,通过空调送入的冷空气,对电子装置进行冷却。但是,随着功率密度的稳定攀升,空调风冷方式的冷却能力也正趋向极限,不能满足冷却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方式对电子装置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实现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方式对电子装置进行冷却的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包括机柜和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包括驱动换热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驱动换热装置包括液体驱动器和热交换器;
所述机柜内用于设置电子装置和冷却所述电子装置的冷却液,所述机柜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管固定孔和出液管固定孔;
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门,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液管固定孔与所述机柜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门,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出液管固定孔与所述机柜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换热装置的两端连通;
其中,所述进液阀门和所述出液阀门中至少一者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
本说明书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液阀门、出液阀门中至少一者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的工作液面,因此,在液体驱动器关闭后,冷却液回落,从而使得进液阀门、出液阀门中位置高于机柜的工作液面的阀门内无冷却液,可直接对高于机柜的工作液面的阀门进行维修和更换,相对于将液阀门、出液阀门的位置设置在低于机柜的工作液面时,不必将机柜内的液体抽出,大大减少了维修或者更换的时间,降低对业务运行的影响。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将进液阀门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且将出液管设置为低于机柜的工作液面,并在出液管的进液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出液管封堵头后,不仅能够便于维修和更换,而且还能够避免出液管内出现空气累积的技术问题,不需要定期进行排气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说明书再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说明书又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又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说明书又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说明书又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说明书又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说明书又一个实施例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了图9中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的机柜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单相浸没液冷系统100包括机柜10和液冷装置。机柜10内设置有电子装置11,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1为服务器的电子装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1可以为交换机、台式电脑或者其它需要冷却的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
液冷装置包括驱动换热装置200、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
机柜10内设置有电子装置11,机柜10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管固定孔12和出液管固定孔13。
进液管20上设置有进液阀门21,进液管20的一端穿过进液管固定孔12与机柜10内部连通。通过开闭进液阀门21,可以截断进液管20内的液体或者使进液管20内的液体进行流通。
出液管30上设置有出液阀门31,出液管30的一端穿过出液管固定孔13与机柜10内部连通。通过开闭出液阀门31,可以截断出液管30内的液体或者使出液管30内的液体进行流通。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液管20的伸入机柜10内的端部位于机柜10的中上部,而出液管30的伸入机柜10内的端部位于机柜10的底部或中下部,以便于进入机柜10内的液体吸收电子装置11的热量后,进入出液管30内,将吸收热量的液体导出。
其中,驱动换热装置200包括液体驱动器和热交换器(图未标示),所述液体驱动器用于驱动液体流动,提供液体流动的动力,具体可以为泵等;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对液体进行热交换。
使用时,首先,进液管20与驱动换热装置200的出液端连通,出液管30与驱动换热装置200的进液端连通,即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分别与驱动换热装置200的两端相连通,以在机柜10、出液管30、驱动换热装置200和进液管20之间形成液体循环回路;然后,再向机柜10内加入冷却液,在机柜10内冷却液达到工作液面后,启动液体驱动器和热交换器,驱动冷却液在机柜10、出液管30、驱动换热装置200和进液管20形成的液体回路内循环,即,冷却液吸收电子装置11产生的热量后,通过出液管30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内进行换热冷却后,再通过进液管20进入机柜10内,对电子装置11进行冷却,如此循环,实现对电子装置11的冷却,由于采用了冷却液冷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特别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冷却液是一种液体,其具有绝缘、安全、稳定等特性,并且在工作温度区间范围内无相态变化。冷却液具体可以为矿物油、合成油、氟碳化合物等。氟碳化合物主要指以氟取烷代相应碳链氢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包括全氟烷烃、全氟氨、氢氟醚、全氟酮、氢氟烃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避免将机柜10内的冷却液排出,将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也就是说,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10内的工作液面即可,与管路的形状和摆放位置无关,如图2所示,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分别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竖向管部上,如图1所示,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分别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横向管部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有倾斜管部,则可将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分别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倾斜管部上。另外,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分别设置在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不同管部上,如将进液阀门21设置在进液管20的横向管部,而将出液阀门31设置在出液管30的竖向管路上,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高”、“低”位置关系均是以水平面为参照依据。
工作液面是能满足机柜10内电子装置11正常工作时,机柜10内液体的高度。比如,电子装置11可以在温度40度以下才可正常工作,则工作液面为能够满足温度在40度以下时机柜10内液体的高度。不同的电子装置11正常工作的温度不同,所以,工作液面也因电子装置11的不同而高度不同。
使用时,向机柜10内加入冷却液,在机柜10内冷却液达到工作液面后,继续加入冷却液,待冷却液的高度大于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最高点后,启动液体驱动器,驱动冷却液在机柜10、出液管30、驱动换热装置200和进液管20形成的液体回路内循环;最后,将机柜10内多余的液体抽出,使得液体的高度位于工作液面即可。通过加入的冷却液的高度大于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最高点,且在液体驱动器启动后,将多余的冷却液抽出,可以保证在液体驱动器启动前,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内充满液体,避免液体驱动器吸收空气而空转,导致液体驱动器损坏。
在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关闭液体驱动器,由于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高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因此,在液体驱动器关闭后,冷却液回落,从而使得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内无冷却液,可直接对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进行维修和更换,相对于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在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时,不必将机柜10内的液体抽出,大大减少了维修或者更换的时间,降低对业务运行的影响。
具体地,为了节省管路在高度方向占用的空间,便于在关闭液体驱动器后,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内的冷却液能够在第一时间回落,将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分别设置在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最高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均是设置在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最高位置。因为,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分别设置在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最高处,在关闭液体驱动器后,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内的冷却液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回落,操作人员或者维修人员,在液体驱动器的第一时间,便可对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进行维修和更换,而不必等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冷却液完全回落,再进行维修和更换。
继续参见图1,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分别包括位于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最高位置的横向管部22,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分别设置于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横向管部22上,且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横向管部22分别穿过进液管固定孔12和出液管固定孔13,且进液管固定孔12和出液管固定孔13的位置与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将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分别设置于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最高位置的横向管部22上,且进液管固定孔12和出液管固定孔13的位置与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减少管路的弯折,进而减少冷却液流动的阻力。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大致呈为Z字型,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空间要求、使用要求等设置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的形状。
在设置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的位置时,若确定会使用某种冷却液,可以根据该冷却液的温度、冷却液的流动速度,计算在机柜10内的电子装置11使用时的工作液面,根据工作液面设置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的位置即可。
而实际中,可能备选的冷却液不止一种,不同的冷却液的特性也不同,冷却温度不同,从而导致冷却液的工作液面不同,如某种冷却液体积随温度变化越大,则体积变化越大,会导致机柜内的液位变化大,温度越高,液位越高;又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调整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冷却液的流速也不同,也会导致冷却液工作液面高度不同。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将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10内冷却液的最高工作液面。最高工作液面高于或等于工作液面,是电子装置11工作时,机柜10内的冷却液因温度或者流速等影响能达到的最高液面。
最高工作液面由电子装置的顶板(若电子装置为服务器的时,顶板即为服务器的顶板)的高度、冷却液流速和温度变化对冷却液体积的影响等因素确定。最高工作液面高于或等于电子装置的顶板之上50毫米,同时,最高工作液面还要根据冷却液流速和温度变化对冷却液体积的影响进行高度调整,如冷却液流速比较小,则还需要调高最高工作液面的高度,又如,冷却液体积随温度变化越大,则也需要调高最高工作液面的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通过一根进液管20和一根出液管30连通机柜10以及驱动换热装置,在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关闭液体驱动器后,冷却液停止循环,不再对机柜10内的电子装置11进行冷却,电子装置11无法继续进行正常工作,电子装置11需要暂停工作,待维修或者更换完毕后,再次启动才可继续进行工作,从而影响了电子装置11的正常工作,比如电子装置11为服务器时,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会影响服务器支持的相关业务的使用或者运行。
基于此,如图4所示,设置两组液冷装置,两个所述液冷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机柜10的相对两侧,每个液冷装置均通过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与机柜10连通,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一组液冷装置。使用时,可以两组液冷装置中的液体驱动器同时开启,使得两组液冷装置中的热交换器均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也可根据需要,同一时间内只开启一组液冷装置中的液体驱动器,只有该组组液冷装置中的热交换器进行工作,另一组液冷装置备用,在进行工作的液体驱动器、热交换器或者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出现故障时,可启动另一组液冷装置的液体驱动器,使得另一组液冷装置的热交换器进行工作,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如此,不必暂停电子装置11的正常工作,比如电子装置11为服务器时,服务器能够正常工作,保证服务器业务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机柜10底部设置有支座14,支座14的数目为多个,用于支撑机柜10。
进一步地,机柜10的数目可以设置为多个,在图5中,以机柜10的数目为两个进行举例说明,为了维持多个机柜10之间的液面平衡,单相浸没液冷系统还包括液面平衡管300,所述液面平衡管300同时与多个机柜10连通,用于维持多个机柜10内的液面平衡,避免因与液体驱动泵的距离不一致而造成的多个机柜10的液面差。
本实施方式通过将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因此,在液体驱动器关闭后,冷却液回落,从而使得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内无冷却液,可直接对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进行维修和更换,相对于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在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时,不必将机柜10内的液体抽出,大大减少了维修或者更换的时间,降低对业务运行的影响。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不同时将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的位置都设置为高于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具体地,如图6所示,将进液阀门21的位置都设置为高于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而将出液阀门31的位置都设置为底于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就是将出液阀门31的位置都设置为高于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而将进液阀门21的位置都设置为底于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即,本说明书的技术只要满足将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中的至少一者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即可。
通过将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中的至少一者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因此,在液体驱动器关闭后,冷却液回落,从而使得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中高于工作液面的阀门内无冷却液,可直接对高于工作液面的阀门进行维修和更换,相对于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在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时,不必将机柜10内的液体抽出,大大减少了维修或者更换的时间,降低对业务运行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管30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如图7所示,为了解决在维修过程中,机柜10内的液体继续从出液管30流出,所述出液管30的进液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出液管封堵头32,出液管封堵头32可拆卸地封堵于出液管30的进液口上。出液管30的进液口位于机柜10,机柜10内的液体从出液管30的进液口进入出液管30内。
对于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中单相浸没液冷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将出液管封堵头32从出液管30的进液口上拔出,以在机柜10、出液管30、驱动换热装置200和进液管20之间形成液体循环回路;然后,再向机柜10内加入冷却液,在机柜10内冷却液达到工作液面后,启动液体驱动器和热交换器,驱动冷却液在机柜10、出液管30、驱动换热装置200和进液管20形成的液体回路内循环,即,冷却液吸收电子装置11产生的热量后,通过出液管30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内进行换热冷却后,再通过进液管20进入机柜10内,对电子装置11进行冷却,如此循环,实现对电子装置11的冷却,由于采用了冷却液冷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在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关闭液体驱动器,由于进液阀门21的位置高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出液管30的进液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出液管封堵头32,因此,在液体驱动器关闭后,冷却液回落,且将出液管封堵头32封堵于出液管30的进液口上,从而使得进液阀门21内无冷却液,出液管30也不再有液体流动,可直接对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进行维修和更换,相对于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在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时,不必将机柜10内的液体抽出,大大减少了维修或者更换的时间,降低对业务运行的影响。
另外,在将进液阀门21、出液阀门31的位置设置为高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时,由于出液管30高于机柜10内的工作液面,出液管30为负压,在出液管30的最高点,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气累积,需要定期排气,影响机柜10内电子装置11的运行。在采用将进液阀门21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且将出液管30设置为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并在出液管30的进液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出液管封堵头32后,不仅能够便于维修和更换,而且还能够避免出液管30内出现空气累积的技术问题,不需要定期进行排气操作。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的出液管30上设置备用阀门33,也就是说若出液阀门31发生故障或者损坏,可以直接采用备用阀门33完成出液阀门31需要完成的工作,从而不需要对出液阀门31进行更换,也就不会对发生故障或者损坏的出液阀门31进行更换或者维修,进而就不会机柜10内的液体继续从出液管30流出的问题。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备用阀门33与出液阀门31并联,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备用阀门33与出液阀门31串联,或者同时设置两个备用阀门,一个与出液阀门31并联,一个与出液阀门31串联,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进液管20低于机柜10的工作液面时,同样地,可设置于进液阀门21设置并联或者串联的备用阀门。即,直接在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中的其中一者的位置高于机柜10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时,进液阀门21和出液阀门31中的另一者所在的管路上设置有备用阀门33。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单相浸没液冷系统100还包括底座,机柜10的数目为N,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液冷装置的数目为2个,N个机柜10和2个液冷装置并列固定于底座上,其中,2个液冷装置位于底座的中部。
每个液冷装置包括2个驱动换热装置200,2个驱动换热装置200均与对应的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即每个液冷装置内的2个驱动换热装置200同时与该液冷装置的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连通,用于对回路内的液体进换热和驱动回路内的液体流动,通过设置2个驱动换热装置200,不仅可以提高换热效率,而且能够增加液体的驱动力,使得距离驱动换热装置200较远的机柜10内的液体也能得到很好的循环,提高冷却效果。
两个液冷装置的进液管20和出液管30分别设置于底座的相对两侧,并固定于底座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机柜10数目为N个,且每个机柜10与液体驱动器的距离不一致,导致N个机柜10内的液体出现液面差,影响冷却效果。为了解决因出现液面差导致的影响冷却效果的技术问题,单相浸没液冷系统100还包括液面平衡管300,所述液面平衡管300同时与多个机柜10连通,用于维持多个机柜10内的液面平衡,从而解决了因出现液面差导致的影响冷却效果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单相浸没液冷系统100还包括平衡管封堵头310,平衡管封堵头310可拆卸地封堵于平衡管300上位于机柜10内的管口内。在某个机柜10需要停止检修时,关闭与该机柜10连通的进液管20上的进液阀门21和出液管30上的出液阀门31,同时,将出液管封堵头32封堵于出液管30上位于机柜10内的进液口内,将平衡管封堵头310封堵于平衡管300上位于机柜10内的管口内,即可对机柜10进行停止检修。
进一步地,每个驱动换热装置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总进液阀门210和总出液阀门220,在某个驱动换热装置200出现故障时,关闭该驱动换热装置200后,同时关闭总进液阀门210和总出液阀门220,另一个驱动换热装置200可继续进行工作,避免因某一个驱动换热装置200出现不能对机柜10内的电子装置11进行继续冷却,故而影响机柜10内的电子装置11运行。
由于设置有两个液冷装置,在其中一个液冷装置出现故障时,可将该液冷装置关闭,另一个液冷装置继续对电子装置11进行冷却,保证电子装置11的正常工作。另外,正常使用时,可以两个液冷装置同时工作,也可以一个液冷装置工作,另一个液冷装置备用,在机柜10内的电子装置11的温度达到警告值时,启动备用冷却装置,或者在一个液冷装置出现故障时,启动另外一个冷却装置,从而不仅保证电子装置11的正常运行,提高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平衡管300和出液管30进行封堵,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平衡管300的管口和出液管30的进液口设置为朝向冷却液的工作液面,便于将平衡管封堵头310封堵于平衡管300的管口内,液管封堵头32封堵于出液管30的进液口内,同时,将进液管20的出液口朝向机柜10的底部。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5)

1.一种单相浸没液冷系统,包括机柜和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包括驱动换热装置、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驱动换热装置包括液体驱动器和热交换器;
所述机柜内用于设置电子装置和冷却所述电子装置的冷却液,所述机柜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管固定孔和出液管固定孔;
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门,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液管固定孔与所述机柜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门,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出液管固定孔与所述机柜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换热装置的两端连通;
其中,所述进液阀门和所述出液阀门中至少一者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进液阀门和所述出液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最高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进液阀门、所述出液阀门中至少一者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冷却液的最高工作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最高工作液面由所述电子装置的顶板的高度、所述冷却液流速和温度变化对所述冷却液体积的影响进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最高工作液面高于或等于所述电子装置的顶板之上5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在所述进液阀门和所述出液阀门中的其中一者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时,所述进液阀门和所述出液阀门中的另一者所在的管路上设置有备用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液冷装置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冷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机柜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进液阀门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所述出液管低于所述机柜内的冷却液的工作液面,所述机柜还包括出液管封堵头,所述出液管封堵头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出液管的进液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进液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液管的最高位置处,所述进液阀门的位置高于所述机柜内冷却液的最高工作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机柜为N个,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液冷装置为两个,所述单相浸没液冷系统还包括液面平衡管,所述液面平衡管同时与N个所述机柜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单相浸没液冷系统还包括平衡管封堵头,所述平衡管封堵头可拆卸地封堵于所述液面平衡管上位于所述机柜内的管口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液面平衡管的管口和所述出液管的进液口朝向所述冷却液的工作液面,所述进液管的出液口朝向所述机柜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所述单相浸没液冷系统还包括底座,N个所述机柜和两个所述液冷装置并列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液冷装置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每个所述液冷装置包括两个所述驱动换热装置,两个所述驱动换热装置均与该液冷装置的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相浸没液冷系统,每个所述驱动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总进液阀门和总出液阀门。
CN202010722581.5A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Active CN113301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2581.5A CN113301766B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PCT/CN2021/107242 WO2022017346A1 (zh) 2020-07-24 2021-07-20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2581.5A CN113301766B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766A CN113301766A (zh) 2021-08-24
CN113301766B true CN113301766B (zh) 2023-07-18

Family

ID=77318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2581.5A Active CN113301766B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1766B (zh)
WO (1) WO20220173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8303A (zh) * 2022-06-17 2022-09-09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浸没式液冷装置及液冷系统
CN115942697B (zh) * 2022-11-29 2024-01-30 珠海科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的温控系统及方法
CN116321934B (zh) * 2022-12-30 2023-12-22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5u机架式浸没式液冷系统
CN117289774B (zh) * 2023-11-22 2024-03-29 安徽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形态可变、接触式且热源可插拔的散热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1012B2 (ja) * 2010-01-05 2013-10-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機器の冷却システム
US9049800B2 (en) * 2013-02-01 2015-06-02 Dell Products L.P. Immersion server, immersion server drawer, and rack-mountable immersion server drawer-based cabinet
CN104284536B (zh) * 2014-10-28 2017-06-06 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柜及具有其的机柜组和液体浸没冷却服务器系统
CN104699208B (zh) * 2015-03-31 2019-01-18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水环自然冷却热管空调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CN207519036U (zh) * 2017-11-03 2018-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冷却设备
CN210247359U (zh) * 2019-06-27 2020-04-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装箱数据中心及其温控系统
CN110958818B (zh) * 2019-12-11 2021-06-04 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及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7346A1 (zh) 2022-01-27
CN113301766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1766B (zh) 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US8929080B2 (en) Immersion-cooling of select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mounted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230276601A1 (en) Liquid submerged, horizontal computer server rack and systems and method of cooling such a server rack
RU2695089C2 (ru) Система непосредственного жидкост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электрон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US8179677B2 (en) Immersion-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of an electronics rack
US8369091B2 (en) Interleaved, immersion-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of an electronics rack
US8118084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use in precision cooling systems
US8570744B2 (en) Cold plate having blades that interleave with memory modules
US200301472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components
US20180070477A1 (en) Electronic-device cooling system
US8953320B2 (en) Coolant drip facilitating partial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20140124167A1 (en) Sectioned manifolds facilitating pumped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20110075367A1 (en) Compliant conduction rail assembly and method facilitating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s structure
US20190343026A1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cabinet server
WO2019061721A1 (zh)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以及数据中心
JP2019061439A (ja) 液浸サーバ
CN113543595B (zh) 流动浸没式服务器、工作站和工作系统
US8842434B2 (en)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US201002756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fluid distribution
Amalfi et al. Design of passive two-phase thermosyphons for server cooling
CN107690268B (zh)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以及数据中心
Heydari et al. Guidelines and Experimental Hydraul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Single-Phase CDUs Under Steady and Transient Events
CN114423228A (zh) 一种泵驱两相液冷散热机柜及其拆装方法
US20220149700A1 (en) Multi-fan mobile gas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Karajgikar et al. Single-Phase Immersion Cooling Study of a High-Density Storag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91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