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498A -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0498A
CN113300498A CN202110534627.5A CN202110534627A CN113300498A CN 113300498 A CN113300498 A CN 113300498A CN 202110534627 A CN202110534627 A CN 202110534627A CN 113300498 A CN113300498 A CN 113300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lapping
stator
stator core
fracture
punch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46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0498B (zh
Inventor
孙国伟
张付彪
杨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46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0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0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02K1/165Shape, form or location of the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相连接的齿部和轭部;定子绕组,绕设于齿部;其中,定子铁芯具有断口,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交叠部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的部位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交叠部能够插设于交叠缝隙内。本发明提出的定子对交叠部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的部位的高度进行优化,保证在合圆的过程中交叠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

Description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铁芯由多个分块铁芯302’拼接而成。在制造定子铁芯的过程中,首先将定子铁芯展开进行绝缘处理,并在定子铁芯上设置定子绕组,而后进行合圆以构成完整的定子铁芯。在进行合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例如,由于缠绕定子绕组的过程中张紧力的存在,定子铁芯绕线后轴向会更紧更致密,断口第一侧凸出部位的冲片304’的高度,会超过断口第二侧凹进的交叠缝隙的高度、由于冲制冲片304’的过程中,冲片304’是撕裂的,而不是完美的割断,冲片304’的冲压断面308’通常为斜坡装,同时还有变形,表现出来为冲片304’存在毛刺306’,由于毛刺306’的存在,即使采取措施,使得绕线过程中铁芯叠压力和冲压过程中一致。在后续合圆时,毛刺306’高度加上冲片304’的高度,要大于凹进的交叠缝隙的高度,这样会导致合圆失败,或者合圆过程中会的力超出材料的屈服极限,导致合圆后,定子铁芯变形严重,不能恢复到原来冲压时的形状,导致定子内外径以及他们的圆度尺寸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相连接的齿部和轭部;定子绕组,绕设于齿部;其中,定子铁芯具有断口,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交叠部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的部位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交叠部能够插设于交叠缝隙内。
本发明提出的定子包括配合使用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其中,定子铁芯包括相连接的齿部和轭部,相邻两个齿部之间形成定子槽,定子绕组缠绕设置在齿部上,并位于定子槽内。此外,定子铁芯上设置有断口,定子铁芯可在断口处展开和合圆。具体地,在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可将定子绕组缠绕在齿部上,此时由于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保证了两个定部之间的定子槽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缠绕绕组,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地绝缘处理;在定子绕组缠绕完毕后,可将定子铁芯进行合圆处理,以完成定子铁芯的制造。
特别地,在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时,定子铁芯在断口周向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在定子铁芯在断口周向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并且交叠部能够插设于交叠缝隙内。这样,当工作人员在对定子铁芯进行合圆处理时,可将交叠部插设在交叠缝隙内,进而完成定子铁芯的合圆工序。
此外,在合圆的过程中,交叠部的局部首先被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因此,本发明对交叠部进行优化,设计交叠部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的部位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了交叠部的端部可率先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并且在交叠部插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和碰撞,甚至可以通过对交叠部先插入交叠缝隙的部位的高度优化,来弥补交叠部和交叠缝隙的公差、以及交叠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等瑕疵,保证了合圆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了最终制造出的定子铁芯的质量。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定子对交叠部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的部位的高度进行优化,保证交叠部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进而保证了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定子,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交叠部包括:插接部,插设于交叠缝隙内;导向部,设于插接部上,并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导向部的高度小于插接部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交叠部包括插接部和导向部。其中,导向部设置在插接部上,并在定子铁芯合圆的过程中率先进入到交叠缝隙内。因此,本发明对导向部的高度进行优化,保证导向部的高度小于插接部的高度,这样可将交叠部优化为边缘薄而中部厚的结构,保证了导向部可在合圆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保证了导向部以及插接部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
此外,设计导向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插接部的高度与交叠缝隙的距离相匹配,一方面保证导向部可顺利插接到交叠缝隙内,另一方面保证了合圆后,插接部与交叠缝隙的内壁相接触,以保证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也便于后续的焊接处理。并且,保证了合圆后定子铁芯的内径与外径的尺寸精确,保证了定子铁芯的内径与外径的圆度精确,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应用该定子的电机的铁损,提升了定子和电机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沿定子铁芯的轴向截取导向部,导向部的顶壁与导向部的底壁关于导向部的基准面呈镜面对称,其中,基准面位于导向部的1/2高度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导向部的1/2高度处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沿定子铁芯的轴向截取导向部,导向部的顶壁与底壁关于基准面呈镜面对称。也即,保证导向部的顶壁与底壁均为曲面,并且保证从导向部的边缘到插接部的方向上,导向部的顶壁与底壁均向基准面靠近,以使得导向部的边缘薄而中部厚,保证了导向部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从插接部的到导向部的方向上,导向部的高度逐渐降低。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插接部到导向部的方向上,导向部的高度逐渐降低,保证了导向部的边缘薄而中部厚。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了导向部高度较低的一端率先插入到交叠缝隙内,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向部与插接部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2。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导向部与插接部的面积占比进行优化,设计导向部与插接部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2。也即,要保证导向部占交叠部面积的至少1/3。特别地,导向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可保证交叠部顺利插入交叠缝隙内,设计导向部与插接部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2,保证了导向部可将交叠部至少1/3的部分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提升了合圆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向部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中心的距离,小于定子铁芯的外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部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中心的距离,小于定子铁芯的外径。这样,当合圆完成后,可保证断口拼接处到定子铁芯中心的距离相对较小,可避免后续焊接处理后出现断口拼接处到定子铁芯中心的距离过大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形成有交叠部,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交叠缝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形成有交叠部,并且保证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并通过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的空隙限定出交叠缝隙。这样,可保证断口周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交叠部和交叠缝隙,并且在任一侧交叠部和交叠缝隙交替分布。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断口第一侧的交叠部可插入断口第二侧的交叠缝隙内,断口第二侧的交叠部可插入断口第一侧的交叠缝隙内,实现了第一侧与第二侧的相互嵌入连接,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断口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连接强度。此外,直接通过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交叠缝隙,可进一步简化定子铁芯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部,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缝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部,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缝隙,并且交叠部与交叠缝隙彼此独立。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直接将断口第一侧的交叠部插入断口第二侧的交叠缝隙内即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分块铁芯,断口形成于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之间;分块铁芯包括多个冲片层,多个冲片层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分布,交叠部形成于冲片层的周侧边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分块铁芯,并且断口处于相邻两个分块铁芯之间。其中,定子铁芯为交叠结构,并通过多个分块铁芯交叠而成。此外,每一个分块铁芯包括多个冲片层,多个冲片层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层叠分布,交叠部形成于冲片层的周侧边缘。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可将断口第一侧的冲片层与断口第二侧的冲片层相交叠,以保证断口两侧的冲片层叠加设置,以实现定子铁芯在断口处的合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多个冲片层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缺口部;第二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缺口部,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此外,第一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分布,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分布第二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并且,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缺口部;第二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缺口部,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这样,在多个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交叠设置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交叠部之间具有第二冲片层的缺口部,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的交叠部之间具有第一冲片层的缺口部。
此外,第一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第二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
具体地,当第一冲片层包括一个第一类冲片,第二冲片层包括一个第二类冲片时,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设置有上述交叠部,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设置上述有缺口部;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设置有缺口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设置上述有交叠部。此时,定子铁芯为单层交叠结构。
并且,相邻两个第一类冲片的交叠部在断口的第一侧之间具有间隔。这样,在断口的第一侧,相邻两个第一类冲片位于一个第二类冲片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一类冲片的交叠部位于这个第二类冲片的缺口部两侧,进而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了交叠缝隙。对应地,在断口的第二侧,相邻两个第二类冲片位于一个第一类冲片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二类冲片的交叠部位于这个第一类冲片的缺口部两侧,进而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了交叠缝隙。
具体地,当第一冲片层包括两个第一类冲片,第二冲片层包括两个第二类冲片时,两个第一类冲片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共同形成上述交叠部,两个第一类冲片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共同形成上述缺口部;两个第二类冲片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共同形成上述缺口部,两个第二类冲片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共同形成上述交叠部。此时,定子铁芯为双层交叠结构。
并且,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交叠部在断口的第一侧之间具有间隔。这样,在断口的第一侧,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位于一个第二冲片层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一冲片层的交叠部位于这个第二冲片层的缺口部两侧,进而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了交叠缝隙。对应地,在断口的第二侧,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位于一个第一冲片层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二类冲片的交叠部位于这个第一冲片层的缺口部两侧,进而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了交叠缝隙。
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缺口部可通过切料的方式形成。也即,可将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切去一部分物料以形成缺口部,可将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切去一部分物料以形成缺口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交叠缝隙内插设有至少一个交叠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交叠缝隙内可以插设有一个交叠部,实现单层交叠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交叠缝隙内可以插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叠部,实现双层或多层交叠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具有一个断口;或定子铁芯具有至少两个断口,定子铁芯具在任一断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交叠部和交叠缝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可以设置一个断口,也可以设置多个断口。当定子铁芯设置有多个断口时,任意一个断口的第一侧均设置有交叠缝隙,任意一个断口的第二侧均设置有交叠部。这样,定子铁芯可在任意一个断口处进行合圆处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交叠部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形变缺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交叠部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形变缺口,这样在对冲片进行冲压减薄处理以加工导向部的过程中,可通过形变缺口来容纳一部分的材质,进而保证交叠部的径向尺寸合规。
具体地,在准备定子铁芯的过程中,首先制备单层的冲片,而后对该冲片的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缺口部,对该冲片的另一侧进行冲压减薄处理以形成交叠部。而在冲压减薄的过程中,由于冲片的物料一定,会导致冲压减薄的位置向外扩张一段距离,导致交叠部的面积过大。因此,本发明预先在交叠部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形变缺口,并通过形变缺口来容置一部分的物料,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交叠部的尺寸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交叠部外径过大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形变缺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形变缺口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当设置有多个形变缺口时,多个形变缺口沿导向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交叠部轴向上各个位置的尺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形变缺口形成于导向部的周侧边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仅对交叠部中的导向部进行冲减薄处理。因此,直接在导向部的周侧边缘设置有上述形变缺口,以保证导向部的径向尺寸合规。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定子;转子,与定子配合并发生转动。
本发明提出的电机,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定子,因此,具有上述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此外,电机还包括转子,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部,并可与定子配合以发生转动,进而输出力矩。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机。
本发明提出的压缩机,包括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机,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定子;或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机;或如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压缩机。
本发明提出的车辆,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定子;或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机;或如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压缩机,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定子,包括:准备定子铁芯;在断口处拆卸定子铁芯;将定子绕组缠绕于定子铁芯;将交叠部插接于交叠缝隙内,以完成定子的制造。
本发明提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首先准备定子铁芯,保证定子铁芯至少具有一个断口,保证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保证交叠部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而后,将定子铁芯从断口处展开呈一条直线,并将定子绕组缠绕到定子槽上,同时进行绝缘处理;而后,将交叠部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并进行后续的焊接处理,以完整定子铁芯的制造。
特别地,在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可将定子绕组缠绕在齿部上,此时由于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保证了两个定子槽之间的定子槽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缠绕绕组,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地绝缘处理。
此外,由于交叠部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了交叠部的端部可率先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并且在交叠部插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和碰撞,甚至可以通过对交叠部的端部的高度优化,来弥补交叠部和交叠缝隙的公差、以及交叠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等瑕疵,保证了合圆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了最终制造出的定子铁芯的质量。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保证了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可极大程度上提升定子的制造效率,提升定子的成品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准备定子铁芯的步骤,具体包括: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以形成交叠部;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缺口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缺口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以形成交叠部;将第一类冲片和第二类冲片交替设置,以形成定子铁芯。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第一类冲片和第二类冲片,第一类冲片和第二类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交替分布。因此,在准备定子铁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分别准备第一类冲片和第二类冲片,而后将多个第一类冲片和多个第二类冲片交替设置,以形成定子铁芯。
在制备第一类冲片的过程中,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进而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形成交叠部,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进而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形成缺口部。
在制备第二类冲片的过程中,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进而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形成缺口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进而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形成交叠部。
在将多个第一类冲片和多个第二类冲片交替设置的过程中,保证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和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处于同一侧,保证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和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处于同一侧。这样,在定子铁芯的同一侧,沿定子铁芯的轴向,交叠部与缺口部交替分布,缺口部保证了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具有间隔,而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的间隔限定出了缺口部。
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断口第一侧的交叠部可插入断口第二侧的交叠缝隙内,断口第二侧的交叠部可插入断口第一侧的交叠缝隙内,实现了第一侧与第二侧的相互嵌入连接,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断口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连接强度。此外,直接通过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交叠缝隙,可进一步简化定子铁芯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形变缺口;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形变缺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之前,首先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形成形变缺口。这样,在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的过程中,可通过形变缺口来容置一部分的物料,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第一类冲片的交叠部的尺寸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交叠部外径过大的情况发生。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之前,首先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形成形变缺口。这样,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的过程中,可通过形变缺口来容置一部分的物料,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第二类冲片的交叠部的尺寸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交叠部外径过大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将交叠部插接于交叠缝隙内之后,对定子铁芯的断口进行焊接处理,以保证定子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相邻两个分块铁芯合圆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分块铁芯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02’分块铁芯,304’冲片,306’毛刺,308’冲压断面。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定子的俯视图之一(隐藏消隐线;)
图5是图3所示定子的俯视图之二(显示消隐线;)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合圆示意图之一(未拼接到位);
图7是图6所示定子铁芯中断口两侧分块铁芯的拼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合圆示意图之一(开始拼接);
图9是图8所示定子铁芯中断口两侧分块铁芯的拼接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定子铁芯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在断口第一侧的分块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分块铁芯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分块铁芯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分块铁芯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在断口第二侧的分块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分块铁芯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5所示分块铁芯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分块铁芯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中第一类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中第二类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个又实施例的定子合圆示意图之一(未拼接到位);
图22是图21所示定子铁芯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铁芯的展开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3至图2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定子铁芯,104齿部,106轭部,108定子槽,110断口,112交叠缝隙,114交叠部,116插接部,118导向部,120分块铁芯,122a第一类冲片,122b第二类冲片,124形变缺口,126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2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包括配合使用的定子铁芯102和定子绕组(图中未示出)。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定子铁芯102包括相连接的齿部104和轭部106,相邻两个齿部104之间形成定子槽108,定子绕组缠绕设置在齿部104上,并位于定子槽108内。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定子铁芯102上设置有断口110,定子铁芯102可在断口110处展开和合圆。
具体地,如图23所示,在定子铁芯102处于展开状态,可将定子绕组缠绕在齿部104上,此时由于定子铁芯102处于展开状态,保证了两个齿部104之间的定子槽108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缠绕绕组,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地绝缘处理;在定子绕组缠绕完毕后,可将定子铁芯102进行合圆处理,以完成定子铁芯102的制造。
特别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定子铁芯102处于展开状态时,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周向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112,在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周向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114,并且交叠部114能够插设于交叠缝隙112内。这样,当工作人员在对定子铁芯102进行合圆处理时,可将交叠部114插设在交叠缝隙112内,进而完成定子铁芯102的合圆工序。
此外,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合圆的过程中,交叠部114的局部首先被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因此,本实施例对交叠部114进行优化,设计交叠部114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112的部位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了交叠部114的端部可率先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并且在交叠部114插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和碰撞,甚至可以通过对交叠部114先插入交叠缝隙112的部位的高度优化,来弥补交叠部114和交叠缝隙112的公差、以及交叠部114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等瑕疵,保证了合圆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了最终制造出的定子铁芯102的质量。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因此,本实施例提出的定子对交叠部114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交叠缝隙112的部位的高度进行优化,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进而保证了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并且,保证了合圆后定子铁芯102的内径与外径的尺寸精确,保证了定子铁芯102的内径与外径的圆度精确,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应用该定子的电机的铁损,提升了定子和电机的性能。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13、图14、图17和图18所示,交叠部114包括插接部116和导向部118。其中,导向部118设置在插接部116上,并在定子铁芯102合圆的过程中率先进入到交叠缝隙112内。因此,本实施例对导向部118的高度进行优化,保证导向部118的高度小于插接部116的高度,这样可将交叠部114优化为边缘薄而中部厚的结构,保证了导向部118可在合圆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保证了导向部118以及插接部116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
此外,如图14和图18所示,设计导向部118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插接部116的高度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相匹配,一方面保证导向部118可顺利插接到交叠缝隙112内,另一方面保证了合圆后,插接部116与交叠缝隙112的内壁相接触,也便于后续的焊接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将导向部118的1/2高度处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沿定子铁芯102的轴向截取导向部118,导向部118的顶壁与底壁关于基准面呈镜面对称。也即,保证从导向部118的边缘到插接部116的方向上,导向部118的顶壁与底壁均向基准面靠近,以使得导向部118的边缘薄而中部厚,保证了导向部118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
特别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通过对导向部118的顶壁和底壁的形状进行优化,保证了导向部118在顶壁和底壁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也即保证了在导向部118刚插入到交叠缝隙112时,导向部118的顶壁与交叠缝隙11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保证了导向部118的底壁与交叠缝隙11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保证了导向部118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从插接部116到导向部118的方向上,导向部118的高度逐渐降低,保证了导向部118的边缘薄而中部厚。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了导向部118高度较低的一端率先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对导向部118与插接部116的面积占比进行优化,设计导向部118与插接部116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2。也即,要保证导向部118占交叠部114面积的至少1/3。特别地,导向部118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可保证交叠部114顺利插入交叠缝隙112内,设计导向部118与插接部116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2,保证了导向部118可将交叠部114至少1/3的部分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提升了合圆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了导向部118的导向效果。
此外,导向部118与插接部116的面积比的上限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要保证交叠部114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即可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实施例中,导向部118与插接部116的面积比可以为1/2、3/5、4/5等,均是可以实现的,本实施例在此并不做出具体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6所示,导向部118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的距离,小于定子铁芯102的外径。这样,当合圆完成后,可保证断口110拼接处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的距离相对较小,可避免后续焊接处理后出现断口110拼接处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的距离过大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定子铁芯102的外圆精度,保证了定子铁芯102的外径尺寸。
特别地,设计导向部118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的距离,小于插接部116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线的距离,可避免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的位置的外径过大,避免由于导向部118的设计而影响电机的铁损,进而保证应用该定子的压缩机的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定子,具有如实施例一的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可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保证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在此不再具体论述。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形成有交叠部114,并且保证相邻两个交叠部114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并通过相邻两个交叠部114之间的空隙限定出交叠缝隙112。这样,可保证断口110周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交叠部114和交叠缝隙112,并且在任一侧交叠部114和交叠缝隙112交替分布。
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断口110第一侧的交叠部114可插入断口110第二侧的交叠缝隙112内,断口110第二侧的交叠部114可插入断口110第一侧的交叠缝隙112内,实现了第一侧与第二侧的相互嵌入连接,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断口110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连接强度。此外,直接通过相邻两个交叠部114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交叠缝隙112,可进一步简化定子铁芯102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定子,具有如实施例一的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可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保证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在此不再具体论述。
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部114,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缝隙112,并且交叠部114与交叠缝隙112彼此独立。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直接将断口110第一侧的交叠部114插入断口110第二侧的交叠缝隙112内即可。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定子,具有如实施例一的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可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保证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在此不再具体论述。
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3和图23所示,定子铁芯102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分块铁芯120,并且断口110处于相邻两个分块铁芯120之间。其中,定子铁芯102为交叠结构,并通过多个分块铁芯120交叠而成。此外,如图11、图13、图15和图17所示,每一个分块铁芯120包括多个冲片层(具体包括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多个冲片层沿定子铁芯102的轴向层叠分布,交叠部114形成于冲片层的周侧边缘。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可将断口110第一侧的冲片层与断口110第二侧的冲片层相交叠,以保证断口110两侧的冲片层叠加设置,以实现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处的合圆。
在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9和图20所示,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沿定子铁芯102的轴向交替设置。并且,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114,第一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缺口部126;第二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缺口部126,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114。这样,在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交叠设置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交叠部114之间具有第二冲片层的缺口部126,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的交叠部114之间具有第一冲片层的缺口部126。
此外,第一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122a,第二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122b。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当第一冲片层包括一个第一类冲片122a,第二冲片层包括一个第二类冲片122b时,在第一类冲片122a的第一侧设置有上述交叠部114,第一类冲片122a的第二侧设置上述有缺口部126;在第二类冲片122b的第一侧设置有缺口部126,第二类冲片122b的第二侧设置上述有交叠部114。此时,定子铁芯102为单层交叠结构。
并且,如图9和图10所示,相邻两个第一类冲片122a的交叠部114在断口110的第一侧之间具有间隔。这样,在断口110的第一侧,相邻两个第一类冲片122a位于一个第二类冲片122b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一类冲片122a的交叠部114位于这个第二类冲片122b的缺口部126两侧,进而在断口110的第一侧形成了交叠缝隙112。对应地,在断口110的第二侧,相邻两个第二类冲片122b位于一个第一类冲片122a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二类冲片122b的交叠部114位于这个第一类冲片122a的缺口部126两侧,进而在断口110的第二侧形成了交叠缝隙112。
具体地,如图21和图22所示,当第一冲片层包括两个第一类冲片122a,第二冲片层包括两个第二类冲片122b时,两个第一类冲片122a在第一类冲片122a的第一侧共同形成上述交叠部114,两个第一类冲片122a在第一类冲片122a的第二侧共同形成上述缺口部126;两个第二类冲片122b在第二类冲片122b的第一侧共同形成上述缺口部126,两个第二类冲片122b在第二类冲片122b的第二侧共同形成上述交叠部114。此时,定子铁芯102为双层交叠结构。
并且,如图21和图22所示,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交叠部114在断口110的第一侧之间具有间隔。这样,在断口110的第一侧,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位于一个第二冲片层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一冲片层的交叠部114位于这个第二冲片层的缺口部126两侧,进而在断口110的第一侧形成了交叠缝隙112。对应地,在断口110的第二侧,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位于一个第一冲片层的两侧,这两个相临的第二类冲片122b的交叠部114位于这个第一冲片层的缺口部126两侧,进而在断口110的第二侧形成了交叠缝隙112。
此外,定子铁芯102还可以为三层交叠结构,此时第一冲片层设置有三个第一类冲片122a,三个第一类冲片122a在第一类冲片122a的第一侧共同形成上述交叠部114,三个第一类冲片122a在第一类冲片122a的第二侧共同形成上述缺口部126;第三冲片层设置有两个第二类冲片122b,三个第二类冲片122b在第二类冲片122b的第一侧共同形成上述缺口部126,三个第二类冲片122b在第二类冲片122b的第二侧共同形成上述交叠部114。对应地,定子铁芯102还可以为四层交叠结构、五层交叠结构等,本发明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交叠缝隙112内插设有一个交叠部114,实现单层交叠结构。此外,交叠缝隙112也可以内插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交叠部114,实现双层或多层交叠结构。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定子铁芯102可以设置一个断口110,也可以设置多个断口110。当定子铁芯102设置有多个断口110时,任意一个断口110的第一侧均设置有交叠缝隙112,任意一个断口110的第二侧均设置有交叠部114。这样,定子铁芯102可在任意一个断口110处进行合圆处理。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5所示,交叠部114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形变缺口124,这样在对冲片进行冲压减薄处理以加工导向部118的过程中,可通过形变缺口124来容纳一部分的材质,进而保证交叠部114的径向尺寸合规。
具体地,在准备定子铁芯102的过程中,首先制备单层的冲片,而后对该冲片的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缺口部126,对该冲片的另一侧进行冲压减薄处理以形成交叠部114。而在冲压减薄的过程中,由于冲片的物料一定,会导致冲压减薄的位置向外扩张一段距离,导致交叠部114的面积过大。
因此,本实施例预先在交叠部114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形变缺口124,并通过形变缺口124来容置一部分的物料,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交叠部114的尺寸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交叠部114外径过大的情况发生。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形变缺口12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当设置有多个形变缺口124时,多个形变缺口124沿导向部118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交叠部114轴向上各个位置的尺寸。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发明仅对交叠部114中的导向部118进行冲减薄处理。因此,直接在导向部118的周侧边缘设置有上述形变缺口124,以保证导向部118的径向尺寸合规。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将交叠部114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后,对每一层的交叠部分进行焊接处理,以保证断口110处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个实施例的定子;转子,与定子配合并发生转动。
本发明提出的电机,包括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因此,具有上述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可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保证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在此不再具体论述。
此外,电机还包括转子,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部,并可与定子配合以发生转动,进而输出力矩。
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实施例六的电机。
本发明提出的压缩机,包括如实施例六的电机,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可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保证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在此不再具体论述。
具有实施例中,该电机可应用于车辆、空调器、冰箱等相关产品,在此并不做出具体限定。
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个的定子;或如实施例六的电机;或如实施例七的压缩机。
本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包括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个的定子;或如实施例六的电机;或如实施例七的压缩机。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可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保证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114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在此不再具体论述。
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如图24所示,该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202,准备定子铁芯;
步骤204,在断口处拆卸定子铁芯;
步骤206,将定子绕组缠绕于定子铁芯;
步骤208,将交叠部插接于交叠缝隙内,以完成定子的制造。
本实施例提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首先准备定子铁芯,保证定子铁芯至少具有一个断口,保证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定子铁芯在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并且保证交叠部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而后,将定子铁芯从断口处展开呈一条直线,并将定子绕组缠绕到定子槽上,同时进行绝缘处理;而后,将交叠部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并进行后续的焊接处理,以完整定子铁芯的制造。
特别地,在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可将定子绕组缠绕在齿部上,此时由于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保证了两个齿部之间的定子槽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缠绕绕组,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地绝缘处理。
此外,由于交叠部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的距离,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了交叠部的端部可率先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并且在交叠部插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和碰撞,甚至可以通过对交叠部的端部的高度优化,来弥补交叠部和交叠缝隙的公差、以及交叠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等瑕疵,保证了合圆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了最终制造出的定子铁芯的质量。
因此,本实施例提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保证了在合圆的过程中,保证交叠部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内,可极大程度上提升定子的制造效率,提升定子的成品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制造误差或毛刺等瑕疵而导致拼接不顺利的情况。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定子铁芯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其中,第一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第二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具体地,第一类冲片具有断口,第一类冲片在断口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类冲片在断口的第二侧设置有缺口部;第二类冲片具有断口,第二类冲片在断口的第一侧设置有缺口部,第二类冲片在断口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因此,在准备定子铁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分别准备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而后将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以形成定子铁芯。
具体地,在制备第一冲片层的第一类冲片的过程中,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进而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形成交叠部,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进而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形成缺口部。
具体地,在制备第二冲片层的第二类冲片的过程中,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进而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形成缺口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进而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形成交叠部。
具体地,在将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的过程中,保证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和第二冲片层的第一侧处于同一侧,保证第一冲片层的第二侧和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处于同一侧。这样,在定子铁芯的同一侧,沿定子铁芯的轴向,交叠部与缺口部交替分布,缺口部保证了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具有间隔,而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的间隔限定出了缺口部。
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断口第一侧的交叠部可插入断口第二侧的交叠缝隙内,断口第二侧的交叠部可插入断口第一侧的交叠缝隙内,实现了第一侧与第二侧的相互嵌入连接,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断口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连接强度。此外,直接通过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交叠缝隙,可进一步简化定子铁芯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之前,首先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在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形成形变缺口。这样,在对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的过程中,可通过形变缺口来容置一部分的物料,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第一类冲片的交叠部的尺寸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交叠部外径过大的情况发生。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之前,首先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在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形成形变缺口。这样,在对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的过程中,可通过形变缺口来容置一部分的物料,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第二类冲片的交叠部的尺寸仍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交叠部外径过大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将交叠部插接于交叠缝隙内之后,对定子铁芯的断口进行焊接处理,以保证定子的稳定性。
本发明第一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配合使用的定子铁芯102和定子绕组。定子铁芯102上设置有断口110,定子铁芯102可在断口110处展开和合圆;如图6和图7所示,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周向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112,在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周向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114,并且交叠部114能够插设于交叠缝隙112内。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设计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小于交叠缝隙112的距离。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如图10所示,保证了交叠部114的端部可率先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并且在交叠部114插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和碰撞,甚至可以通过对交叠部114的端部的高度优化,来弥补交叠部114和交叠缝隙112的公差、以及交叠部114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等瑕疵,保证了合圆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了最终制造出的定子铁芯102的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交叠部114包括插接部116和导向部118,导向部118的高度小于插接部116的高度。在定子铁芯102合圆的过程中,导向部118率先进入到交叠缝隙112内,一方面保证导向部118可顺利插接到交叠缝隙112内,另一方面保证了合圆后,插接部116与交叠缝隙112的内壁相接触,以保证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也便于后续的焊接处理。进一步地,保证导向部118的顶壁与底壁均为曲面,将导向部118的1/2高度处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沿定子铁芯102的轴向截取导向部118,导向部118的顶壁与底壁关于基准面呈镜面对称。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对导向部118与插接部116的面积占比进行优化,设计导向部118与插接部116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2,也即,要保证导向部118占交叠部114面积的至少1/3,保证了导向部118可将交叠部114至少1/3的部分顺利插入到交叠缝隙112内,提升了合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6所示,导向部118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的距离,小于定子铁芯102的外径。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图17和图18所示,可以是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形成有交叠部114,相邻两个交叠部114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交叠缝隙112;也可以是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部114,在断口110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缝隙11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23所示,定子铁芯102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分块铁芯120,并且断口110处于相邻两个分块铁芯120之间。如图11、图13、图15和图17所示,每一个分块铁芯120包括多个冲片层,多个冲片层沿定子铁芯102的轴向层叠分布,交叠部114形成于冲片层的周侧边缘。这样,在合圆的过程中,可将断口110第一侧的冲片层与断口110第二侧的冲片层相交叠,以保证断口110两侧的冲片层叠加设置,以实现定子铁芯102在断口110处的合圆。
具体地,如图19和图20所示,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沿定子铁芯102的轴向交替设置。并且,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114,第一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缺口部126;第二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缺口部126,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114。这样,在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交叠设置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的交叠部114之间具有第二冲片层的缺口部126,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的交叠部114之间具有第一冲片层的缺口部126。第一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122a,第二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122b。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交叠缝隙112内插设有一个交叠部114,实现单层交叠结构;并且,如图10所示,交叠部114的数量与交叠缝隙112的数量相同。此外,定子铁芯102可以设置一个断口110,也可以设置多个断口110。当定子铁芯102设置有多个断口110时,任意一个断口110的第一侧均设置有交叠缝隙112,任意一个断口110的第二侧均设置有交叠部114。这样,定子铁芯102可在任意一个断口110处进行合圆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5所示,交叠部114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形变缺口124,这样在对冲片进行冲压减薄处理以加工导向部118的过程中,可通过形变缺口124来容纳一部分的材质,进而保证交叠部114的径向尺寸合规。具体地,形变缺口12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当设置有多个形变缺口124时,多个形变缺口124沿导向部118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冲压减薄处理后交叠部114轴向上各个位置的尺寸。具体地,形变缺口124形成于导向部118的周侧边缘。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由多个分块铁芯302’拼接而成的定子铁芯而言,在进行合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由于缠绕定子绕组的过程中张紧力的存在,定子铁芯绕线后轴向会更紧更致密,断口第一侧凸出部位的冲片304’的高度,会超过断口第二侧凹进的交叠缝隙的高度、由于冲制冲片304’的过程中,冲片304’是撕裂的,而不是完美的割断,冲片304’的冲压断面308’通常为斜坡装,同时还有变形,表现出来为冲片304’存在毛刺306’,由于毛刺306’的存在,即使采取措施,使得绕线过程中铁芯叠压力和冲压过程中一致。在后续合圆时,毛刺306’高度加上冲片304’的高度,要大于凹进的交叠缝隙的高度,这样合圆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力,导致合圆后,定子铁芯不能恢复到原来冲压时的形状,导致定子内外径以及他们的圆度尺寸不合格。
因此,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该定子为交叠结构,每个交叠部114都和相邻交叠部114以相互交叠的形状组合在一起,交叠部114的数量和交叠缝隙112的数量一致。
具体实施例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102,定子铁芯102原有形状为圆形,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并且定子铁芯102上设置有断口110(断口110即为合圆位置,也即展开位置)。在制造定子的过程中,如图23所示,在断口110展开定子铁芯102,展开的定子铁芯102成为直线的形状;而后,对定子铁芯102进行绝缘处理,并缠绕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缠绕完成后,如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由在断口110处进行合圆,将交叠部插入交叠缝隙112内。特别地,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进行定子铁芯102的冲压成型时,对定子铁芯102的第一类冲片122a和第二类冲片122b进行不同朝向的切料处理,以形成不同朝向的交叠缝隙112,对定子铁芯102的第一类冲片122a和第二类冲片122b进行不同朝向的冲压处理,以形成不同朝向的交叠部114,来实现定子的交叠结构。
具体地,如图10、图14和图18所示,在断口1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合圆拼接时最先接触的部位是交叠部114的导向部118,因此,导向部118通过高冲模具时特殊的冲压成型,保证导向部118的高度比交叠部114插接部116要小。此外,如图11和图15所示,在导向部118的外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形变缺口124,形变缺口124可以为圆形缺口。
具体地,如图12和图16所示,导向部118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的距离,小于插接部116的周侧边缘到定子铁芯102中心线的距离。也即保证合圆后,插接部116所在位置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其余部位的外径,避免插接部116的外径过大而影响电机性能。
具体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在断口110的第一侧而第二侧均设置有上述交叠部114和交叠缝隙112,并且通过相邻两个交叠部之间的间隔形成了交叠缝隙112。
具体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交叠部114的数量与交叠缝隙112的数量相同,并且交叠缝隙112内插设有一个交叠部114。也即,交叠部114为单层的交叠结构。
具体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在冲片的一侧端面上,导向部118的面积与交叠部114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3。也即,保证导向部118占交叠部114面积的1/3或1/3以上。
具体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沿定子铁芯102的轴向截取导向部118,导向部118的顶壁与导向部118的底壁关于导向部118的基准面呈镜面对称。并且,从导向部118到插接部116的方向上,导向部118的顶壁与底壁之间距离逐渐增大。也即,从导向部118到插接部116的方向上,导向部118的高度增大。也即,交叠部114为中部高边缘低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提出的定子中,如图3、图19和图20所示,定子铁芯102为整体冲压而成,通过在断口110处进行展开,并对定子铁芯102进行绝缘处理,可通过增加槽绝缘纸和相间绝缘纸的方式实现绝缘,在此并不具体描述。而后,在定子铁芯102的齿部104上缠绕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缠绕完毕后,在断口110处进行合圆处理,最后对各个交叠的部位进行焊接,使得定子形成整体结构。
具体实施例中,在对定子铁芯102进行每一层冲片的冲压过程中,在切开断口110之前,增加冲压处理,以同冲压处理在冲片的边缘形成交叠部11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相连接的齿部和轭部;
定子绕组,绕设于所述齿部;
其中,所述定子铁芯具有断口,所述定子铁芯在所述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交叠缝隙,所述定子铁芯在所述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交叠部,所述交叠部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所述交叠缝隙的部位的高度小于所述交叠缝隙的距离,所述交叠部能够插设于所述交叠缝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叠部包括:
插接部,插设于所述交叠缝隙内;
导向部,设于所述插接部上,并在合圆过程中先插入所述交叠缝隙;
所述导向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插接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截取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顶壁与所述导向部的底壁关于所述导向部的基准面呈镜面对称,其中,所述基准面位于所述导向部的1/2高度处;和/或
从所述插接部到所述导向部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部的高度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插接部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的周侧边缘到所述定子铁芯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在所述断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形成有所述交叠部,相邻两个所述交叠部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所述交叠缝隙;或
所述定子铁芯在所述断口的第一侧形成有所述交叠部,在所述断口的第二侧形成有所述交叠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分块铁芯,所述断口形成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块铁芯之间;
所述分块铁芯包括多个冲片层,所述多个冲片层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分布,所述交叠部形成于所述冲片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冲片层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
所述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所述交叠部,所述第一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缺口部;
所述第二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所述缺口部,所述第二类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所述交叠部;
其中,所述第一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所述第二冲片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至少一个第一类冲片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分布,至少一个第二类冲片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叠缝隙内插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交叠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一个所述断口;或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断口,所述定子铁芯具在任一所述断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所述交叠部和所述交叠缝隙。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叠部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形变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变缺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和/或
所述形变缺口形成于所述导向部的周侧边缘。
13.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
转子,与所述定子配合并发生转动。
14.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或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或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
16.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所述定子铁芯;
在所述断口处拆卸所述定子铁芯;
将所述定子绕组缠绕于所述定子铁芯;
将所述交叠部插接于所述交叠缝隙内,以完成所述定子的制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所述定子铁芯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第一冲片层的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以形成所述交叠部;
对所述第一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缺口部;
对第二冲片层的第二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所述缺口部;
对所述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以形成所述交叠部;
将所述第一冲片层和所述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以形成所述定子铁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冲压处理之前,对所述第一类冲片的第一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形变缺口;
对所述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冲压处理之前,对所述第二类冲片的第二侧进行切料处理,以形成所述形变缺口。
CN202110534627.5A 2021-05-17 2021-05-17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300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4627.5A CN113300498B (zh) 2021-05-17 2021-05-17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4627.5A CN113300498B (zh) 2021-05-17 2021-05-17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498A true CN113300498A (zh) 2021-08-24
CN113300498B CN113300498B (zh) 2023-04-07

Family

ID=77322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4627.5A Active CN113300498B (zh) 2021-05-17 2021-05-17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04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056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8799A (ja) * 2005-07-15 2007-02-01 Asmo Co Ltd コアの製造方法
CN108667237A (zh) * 2018-05-31 2018-10-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
CN208272720U (zh) * 2018-05-31 2018-12-2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定子和电机
JP2019198220A (ja) * 2018-05-02 2019-1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8799A (ja) * 2005-07-15 2007-02-01 Asmo Co Ltd 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19198220A (ja) * 2018-05-02 2019-1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機
CN108667237A (zh) * 2018-05-31 2018-10-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
CN208272720U (zh) * 2018-05-31 2018-12-2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定子和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056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498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0281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4728842A (en) Laminated assembly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d assemblies having ridges formed on projections which interlock with recesses of adjacent laminations
CN113300501A (zh) 定子铁芯、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US1058717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laminated iron core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laminated iron core
US7239059B2 (en)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ator
WO2008044740A1 (fr) Noyau en fer stratifié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JP4333641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製造方法
KR100402384B1 (ko) 회전전기의 철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H08196061A (ja) 固定子用積層鉄心
CN113300498B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车辆和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13121296A (ja) 固定子、固定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6149049A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EP0306631B1 (en) Metal plate laminated body
JP6010976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3379461B2 (ja) コア部材の積層金型装置、コア部材の積層方法および電動機
JP6168677B1 (ja) 相間絶縁紙、ステータコア及びコイル挿入機
CN112290705A (zh)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及电机
US20230045189A1 (en) Stator
WO2017077821A1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N215835208U (zh) 定子铁芯、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JPH10225031A (ja) 磁石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20878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鉄心
WO2019123513A1 (ja) 固定子鉄心及びその固定子鉄心を備えた電動機
WO2022242402A1 (zh) 定子铁芯、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JP5835839B2 (ja) ステータコア、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