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8476A -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8476A
CN113298476A CN202110847554.5A CN202110847554A CN113298476A CN 113298476 A CN113298476 A CN 113298476A CN 202110847554 A CN202110847554 A CN 202110847554A CN 113298476 A CN113298476 A CN 113298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identity
user information
cons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75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8476B (zh
Inventor
许良锋
王丰
高黎明
任仰奇
陈嵩
李惟聪
陈宇
林太光
邱文真
林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Post Bureau Postal Industry Security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Post Bureau Postal Industry Security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Post Bureau Postal Industry Security Center filed Critical State Post Bureau Postal Industry Security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108475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8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8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8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8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8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安全寄递方法包括: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以及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执行的以下步骤;采集寄递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将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识别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关联关系获取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和实时头像,核查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用户信息匹配;核查通过,进行实名寄递。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化寄件人的身份识别过程,且提高实名寄递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寄递流程中,快递员为获取寄件人的实名信息,要求寄件人出示身份证,快递员通过寄递应用软件对寄件人身份证进行NFC识别、拍照OCR识别或手工录入后才能实现实名信息的采集,然后快递员通过现场拍照上传寄递物品,从而实现实名寄递与收寄验视。
发明人发现,寄件人向快递员出示身份证、快递员进行身份证识别这一过程存在隐私信息泄露的隐患,也对寄件人增设了必须携带身份证的要求,且手工采集录入实名信息增加了寄递过程的时间耗费。而且,当前的身份证识别方式无法对实名信息的真伪进行核验,存在使用虚假身份信息进行收寄等安全漏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简化寄件人的身份识别过程,且提高实名寄递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寄递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安全寄递方法包括:
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以及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执行的以下步骤;
在寄递过程中,采集寄递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
将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
识别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
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
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实时头像,核查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
核查通过,进行实名寄递。
可选地,所述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输入所述拟寄件用户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上传所述拟寄件用户的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可选地,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包括:查询身份信息数据库,确认输入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是否记录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中,且二者是否相互匹配;识别上传的所述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获得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将识别获得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输入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一致。
可选地,通过OCR字符识别技术识别上传的所述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获得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可选地,所述寄递信息包括寄件人手机号码、寄件地址、收件人姓名、收件人手机号码、收件地址和内件品照片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将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包括:利用RSA非对称加密原理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加密,经由安全链路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与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进行绑定,得到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
可选地,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实时头像,核查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包括:查询身份信息数据库;将获取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比对;对获取的实时头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人像特征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人像特征进行比对;根据两个比对结果确认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寄递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安全寄递系统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真伪核验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在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采集寄递信息;
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
关联关系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
第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
核查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实时头像,核查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
寄件模块,用于在核查通过后,进行实名寄递。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所述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该安全寄递方法中,先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然后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相当于实名认证),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在寄递过程中,采集寄递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将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寄件人展示动态身份二维码,寄件快递员识别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关联关系获取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并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和实时头像,核查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用户信息匹配(相当于是否人证合一),核查通过,进行实名寄递。因此,针对一个寄件用户的所有实名寄递需求,以上实名认证和身份真伪核验过程只需操作一次即可,每次实名寄递过程中,寄件人只需出示动态身份二维码即可,摆脱了寄递过程对身份证的依赖,进而可以简化寄件人的身份识别过程,使寄递过程更便捷、更高效,另外,寄件快递员识别动态身份二维码不仅能获取用户信息,还可以获取寄递信息,无需二次填写快递面单,可直接打印出快递面单的电子信息,实现高效寄递,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同时进行了身份真伪核验和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人证合一的核查,提高了实名寄递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寄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寄递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均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寄递方法,具体地,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寄递方法的流程图,该安全寄递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可选地,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输入拟寄件用户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上传拟寄件用户的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上述实名认证过程需要由拟寄件用户本人进行操作,具体可以通过app、网上平台、小程序、应用程序等进行实名认证。此步骤仅针对首次进行动态身份二维码生成的拟寄件用户,一旦后续通过实名认证,之后每次实名寄递都无需再次进行。
步骤S2、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
可选地,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包括:查询身份信息数据库(政府授权的官方数据库),确认输入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是否记录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且二者是否相互匹配;识别上传的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获得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将识别获得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输入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一致。
以上身份真伪核验过程实际包括了三个核验内容:输入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是否有记录;二者是否相互匹配;识别获得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输入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是否一致。以上三项核验内容任何一项是否定的结果,则身份真伪核验不通过。例如,若输入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未记录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则身份真伪核验不通过;若输入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未记录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但二者不匹配,也就是输入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在身份信息数据库中归属于不同的人,则身份真伪核验不通过;若识别获得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输入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不一致,则身份真伪核验不通过。身份真伪核验不通过,则实名认证失败,可提示拟寄件用户返回步骤S1,重新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通过OCR字符识别技术识别上传的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获得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步骤S3、在寄递过程中,采集寄递信息。
步骤S2中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寄件人需要进行寄递时,执行步骤S3即可。
可选地,寄递信息包括寄件人手机号码、寄件地址、收件人姓名、收件人手机号码、收件地址和内件品照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拟寄件人可通过app、网上平台、小程序、应用程序等输入寄递信息。
步骤S4、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
在步骤S4中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即实时生成的动态身份二维码同时包含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128位的UUID及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的所有参数采用如下方法生成该动态身份二维码对应的随机串: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的所有参数对按ASCII码表的顺序排序,并将参数序列化用'&'号拼接为字符串,其次再拼接上128位的UUID,形成待处理的参数串,使用sha1算法处理该参数串,生成唯一的随机串。这样通过随机串不可反查到任何源信息,既保证动态身份二维码的唯一性,又可以保证动态身份二维码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寄件快递员进行快递揽收时,实际寄件用户通过app、网上平台、小程序、应用程序等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
需要说明的是,动态身份二维码具有动态的特性,每次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时,动态身份二维码都会进行实时更新,但动态身份二维码与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动态身份二维码的有效时长、失效条件等方式,增强动态身份二维码的安全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实名寄递的安全性。例如,将动态身份二维码有效时长设置为5分钟;或者设置动态身份二维码在完成一次扫描后、或页面退出后、或用户超时未操作后,动态身份二维码自动失效,再次使用则需要重新生成,也就是说,动态身份二维码要求用户实时生成实时使用,使得盗用、冒用动态身份二维码的风险大大降低。
步骤S5、将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
可选地,步骤S5具体可以为:利用RSA非对称加密原理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经由安全链路将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与动态身份二维码进行绑定,得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可进一步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且保证了用户信息、寄递信息和动态身份二维码之间的一一匹配。
步骤S6、识别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关联关系获取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
可选地,寄件快递员使用快递企业自有的揽收装置或第三方装置扫描识别该实时生成的动态身份二维码,进而查询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关联关系获取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
快递员完成一次动态身份二维码扫描识别后,扫描方(寄件快递员)信息与被扫描方(寄件用户)信息同步进行存储,具体可包含扫码时间、寄件快递员姓名、寄件快递员证件号、寄件快递员手机号码、寄件快递员从业公司、寄件快递员从业网点、寄件用户姓名、寄件用户证件号、寄件用户手机号、寄件地址、收件地址、收件人姓名、收件人手机号、内件品照片等关键信息,进而能够实现寄递操作全流程可追溯。扫描方与被扫描方信息可与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一并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二者相互绑定。
为较好的保护用户信息隐私,获取的用户信息为脱敏后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脱敏操作具体可以为:将用户信息隐私关键部分替换为*显示在寄件快递员使用的装置(自有的揽收装置或第三方装置)上。
由于在步骤S4中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即生成的动态身份二维码同时包含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则在实名寄递过程中仅需要实际寄件用户出示动态身份二维码,寄件快递员通过识别实时生成的动态身份二维码,不仅可获取用户信息,摆脱了寄递过程对身份证的依赖,使寄递过程更便捷、更高效,能够提升收寄效率,还可以获取寄递信息,因此无需二次填写快递面单,可直接打印出快递面单的电子信息,实现高效寄递,而传统的寄递方式则需要寄件快递员二次在快递面单上填写寄件人手机号码、寄件地址、收件人姓名、收件人手机号码、收件地址等信息,还需要查验内件品,过程繁琐。
步骤S7、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
快递员可使用快递企业自有的揽收装置或第三方装置对实际寄件用户进行拍照,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
步骤S8、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和实时头像,核查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用户信息匹配。
可选地,步骤S8具体可以为:查询身份信息数据库;将获取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比对;对获取的实时头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人像特征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人像特征进行比对;根据两个比对结果确认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用户信息匹配。以上核查可以有效甄别人证不一致的情况。
以上核查过程实际包括了两个核查内容:比对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比对实时头像。以上两项比对结果中任何一项是否定的结果,则核查不通过。例如,若获取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记录比对不一致,则核查不通过;若将提取的人像特征与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人像特征比对不一致,则核查不通过。
步骤S9、核查通过,进行实名寄递。
核查通过的实际寄件用户将成功进行实名寄递。核查不通过实际寄件用户,快递员将无法为其进行进一步的实名寄递操作,实名寄递失败。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安全寄递方法中,先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然后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相当于实名认证),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在寄递过程中,采集寄递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将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寄件人展示动态身份二维码,寄件快递员识别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关联关系获取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并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和实时头像,核查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用户信息匹配(相当于是否人证合一),核查通过,进行实名寄递。
因此,针对一个寄件用户的所有实名寄递需求,以上实名认证和身份真伪核验过程只需操作一次即可,每次实名寄递过程中,寄件人只需出示动态身份二维码即可,摆脱了寄递过程对身份证的依赖,进而可以简化寄件人的身份识别过程,使寄递过程更便捷、更高效,另外,寄件快递员识别动态身份二维码不仅能获取用户信息,还可以获取寄递信息,无需二次填写快递面单,可直接打印出快递面单的电子信息,实现高效寄递,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同时进行了身份真伪核验和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人证合一的核查,提高了实名寄递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安全寄递系统,具体地,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寄递系统的模块图,该安全寄递系统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10,用于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头像;
真伪核验模块20,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
第二采集模块30,用于在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采集寄递信息;
二维码生成模块40,用于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
存储模块50,用于将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60中;
关联关系数据库60,用于存储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维码识别模块70,用于识别存储的动态身份二维码,根据关联关系获取所述用户信息;
第三采集模块80,用于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
核查模块90,用于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和实时头像,核查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用户信息匹配;
寄件模块100,用于在核查通过后,进行实名寄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安全寄递方法的详细描述都适用于其对应的模块,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实名寄递过程中,通过第一采集模块10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然后通过真伪核验模块20对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在寄件过程中,通过第二采集模块30采集寄递信息,二维码生成模块40根据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存储模块50将动态身份二维码和用户信息、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60中,寄件人展示动态身份二维码,寄件快递员通过二维码识别模块70识别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关联关系数据库60,根据关联关系获取用户信息,第三采集模块80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核查模块90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和实时头像,核查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用户信息匹配(相当于是否人证合一),核查通过后,寄件模块100从二维码识别模块50调用用户信息和寄递信息,进行实名寄递。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同一物理结构上,也可以分布于不同的物理结构上,只要能实现以上功能即可,此处不进行限定。
通常情况下,不同快递企业的寄递应用软件信息不互通,寄件用户为实现多快递品牌实名寄递,需每次出示个人身份证,并通过不同快递企业的寄递应用软件客户端维护多套收寄名址信息等数据。用户需要维护多个应用软件才能实现不同平台的寄递需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采集模块10、真伪核验模块20、第二采集模块30、二维码生成模块40、存储模块50和关联关系数据库60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提供给全国主流快递企业与第三方企业,实现动态身份二维码的全国通行、快递全行业通行,全国主流快递企业自有客户端、第三方客户端皆可对动态身份二维码进行有效识别,寄件用户只需维护一套收寄名址信息,即可进行不同快递平台的寄递操作,且SDK对于使用者呈现黑盒状态,不暴露内部细节,以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以及处理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上任一项的安全寄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上任一项的安全寄递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完成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是的存储在该计算机刻度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寄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以及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执行的以下步骤:
在寄递过程中,采集寄递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
将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
识别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
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
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实时头像,核查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
核查通过,进行实名寄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寄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输入所述拟寄件用户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上传所述拟寄件用户的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寄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包括:查询身份信息数据库,确认输入的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是否记录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中,且二者是否相互匹配;识别上传的所述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获得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将识别获得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输入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寄递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OCR字符识别技术识别上传的所述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获得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寄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递信息包括寄件人手机号码、寄件地址、收件人姓名、收件人手机号码、收件地址和内件品照片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寄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包括:利用RSA非对称加密原理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加密,经由安全链路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与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进行绑定,得到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寄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实时头像,核查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包括:查询身份信息数据库;将获取的用户姓名和用户身份证号码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比对;对获取的实时头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人像特征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中的人像特征进行比对;根据两个比对结果确认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
8.一种安全寄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拟寄件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图像和身份证反面图像;
真伪核验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真伪核验;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在身份真伪核验通过后,采集寄递信息;
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实时生成动态身份二维码;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
关联关系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和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寄递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动态身份二维码,查询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库,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寄递信息;
第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实际寄件用户的实时头像;
核查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实时头像,核查所述实际寄件用户是否与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匹配;
寄件模块,用于在核查通过后,进行实名寄递。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所述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47554.5A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98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7554.5A CN113298476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7554.5A CN113298476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8476A true CN113298476A (zh) 2021-08-24
CN113298476B CN113298476B (zh) 2021-10-29

Family

ID=7733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7554.5A Active CN113298476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84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5674A (zh) * 2021-09-02 2021-12-07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平台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5409414A (zh) * 2022-09-22 2022-11-29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物品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0944A (zh) * 2016-11-02 2017-04-19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快件收寄验视的系统与方法
CN107609821A (zh) * 2017-09-20 2018-01-19 广州大白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实名寄送方法和系统以及揽收设备
CN111950284A (zh) * 2020-07-31 2020-11-17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录单自动识别寄件人实名信息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150011A1 (en) * 2018-11-16 2021-05-20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d obtaining secure identity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0944A (zh) * 2016-11-02 2017-04-19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快件收寄验视的系统与方法
CN107609821A (zh) * 2017-09-20 2018-01-19 广州大白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实名寄送方法和系统以及揽收设备
US20210150011A1 (en) * 2018-11-16 2021-05-20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d obtaining secure identity information
CN111950284A (zh) * 2020-07-31 2020-11-17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录单自动识别寄件人实名信息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5674A (zh) * 2021-09-02 2021-12-07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平台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3765674B (zh) * 2021-09-02 2024-02-09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平台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5409414A (zh) * 2022-09-22 2022-11-29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物品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09414B (zh) * 2022-09-22 2024-05-28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物品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8476B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3415B2 (en) Transferring data files using a series of visual codes
US11062106B2 (en) Large data transfer using visual codes with feedback confirmation
US11190355B2 (en) Secure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ing electronic identity
CN106101136B (zh) 一种生物特征对比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6487511B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540470B (zh) 基于电子认证标记的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3298476B (zh) 一种安全寄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795724B (zh) 一种基于异步动态口令技术的保护账户安全的方法
WO2021216762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generation of anthropomorphic signatures and use threof
CN106453422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动态认证方法及系统
RU2013147885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объектов при помощи терминалов
CN106850693B (zh) 一种实名认证的方法及实名认证系统
CN108154365A (zh) 一种生成动态二维码的安全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09391621B (zh) 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云存储数据完整性检验方法
CN110198289B (zh) 终端、云服务器、验证设备、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773383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客户端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317807A (zh) 一种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09821A (zh) 一种快递实名寄送方法和系统以及揽收设备
CN108075894A (zh) 一种身份认证在线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3836554A (zh) 基于区块链管理凭证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826987A (zh) 一种基于笔迹认证技术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
CN110929237A (zh) 身份验证系统、方法及装置、信息验证系统
NL2019358B1 (en) Method for the electronic signature of a document
EP3217593A1 (en)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security of transactions between a user and a transaction point or system
Jacob et al. QR based Card-less ATM Transa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