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6218A -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6218A
CN113296218A CN202110614306.6A CN202110614306A CN113296218A CN 113296218 A CN113296218 A CN 113296218A CN 202110614306 A CN202110614306 A CN 202110614306A CN 113296218 A CN113296218 A CN 113296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nnular
axial direction
adhesive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43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鹏
赵烈烽
戴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43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6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6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6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包括:环形主体(11);在所述环形主体(11)的外环面(113)上沿周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凹槽(115);所述凹槽(115)在所述环形主体(11)轴向的第一承靠面(111)上具有开口,在所述环形主体(11)轴向的第二承靠面(112)上封闭。在压圈的外环面上设置多个凹槽,这些凹槽在径向的方向上延伸使得压圈在通过粘接剂与镜筒相连接时,外环面与粘接剂的连接面积被有效增大,增加了粘接剂的覆盖率保证了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日常用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市场对于其尺寸和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大多电子设备配置有摄像模块,而随着市场对电子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构成摄像模块的镜头的高像素、高像质、高通光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导致镜头的直径越来越大,镜头的重量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镜头信赖性的要求,作为镜头固定环结构,压圈部分与镜筒部分的粘结强度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压圈在安装到镜筒中时,压圈的外环面与镜筒内壁是完全接触的,导致粘接剂很难渗入到更深的位置,导致粘接强度难以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解决其与镜筒粘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包括:环形主体;
在所述环形主体的外环面上沿周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凹槽;
所述凹槽在所述环形主体轴向的第一承靠面上具有开口,在所述环形主体轴向的第二承靠面上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在所述外环面上均匀分布或者随机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沿所述环形主体的轴向,所述凹槽为截面面积固定的凹槽,或者,所述凹槽为截面面积逐级变化的阶梯型凹槽,或者,所述凹槽为截面面积逐渐变化的锥型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环面上设置有环状倾斜面;
沿所述环形主体的轴向,所述环状倾斜面位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第二承靠面的一端,且所述环状倾斜面与各所述凹槽均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扇环形、梯形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的径向深度A与周向宽度B满足:0.05<A/B<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的径向深度A为0.005mm<A<0.3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在所述环形主体的径向投影面积为Area2,所述外环面在所述环形主体的径向投影面积为Area1,则满足:0.1<Area2/Area1<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环面在所述环形主体轴向宽度为H,其满足:H>0.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承靠面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面和第二环面;
所述第一环面为平面,且其垂直于所述环形主体的轴向设置;
所述第二环面为锥面,其小直径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环面相连接,其大直径的一侧与所述外环面相连接;
所述凹槽在所述环形主体轴向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环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在压圈的外环面上设置多个凹槽,这些凹槽在径向的方向上延伸使得压圈在通过粘接剂与镜筒相连接时,外环面与粘接剂的连接面积被有效增大,增加了粘接剂的覆盖率保证了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此外,凹槽通过在承靠面上设置开口以使得胶水能够顺利的沿轴向被导入,以增加粘接剂的渗入深度,进一步保证了本方案的连接可靠和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采用均匀分布的凹槽,以使得粘接剂的渗入位置被均匀分割,这样可以使得压圈外环面被粘接剂均匀的覆盖,对保证内部粘接应力的均匀分布有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采用随机分布的凹槽,可根据需要对压圈上粘接剂的覆盖位置进行调整,以适用于不同的粘接要求,提高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截面积不变的凹槽,其轴向的容纳空间是不变的,进而在保证了较大的容积空间的情况下,还可实现粘接剂的匀速稳定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截面积逐级变化的方式,以实现凹槽的容积空间会逐级的变化,进而可通过这种逐级的变化以控制粘接剂流动速度的逐级控制有利,进而能够有效的控制粘接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截面积连续变化的方式,以实现凹槽的容积空间会连续的变化,进而可通过这种连续的空间变化以控制粘接剂流动速度是连续变化的,进而能够更准确有效的控制粘接效果,对避免粘接剂的过量溢出有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控制凹槽面积与外环面面积的比例,可有效且合理的对凹槽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进行分配。尤其是在比值越小时,其对外环面实际面积的增加非常有利,进而对提高整个压圈与镜筒的粘接面积更为有利,使得粘接效果能够更为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将凹槽的深宽比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有效的保证了凹槽的设置不会对压圈整体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同时,在上述范围内非常有利于粘接剂进入凹槽并在凹槽中的流动,对保证粘接剂的粘接效果非常有利。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圈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圈的截面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圈与镜头的安装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圈的结构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圈的侧视图;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凹槽截面的结构;
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凹槽截面的结构;
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凹槽截面的结构;
图9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凹槽截面的结构;
图10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外环面和凹槽在径向的投影图;
图1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包括:环形主体1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环形主体11的轴向,环形主体11具有第一承靠面111和第二承靠面112;沿环形主体11的径向,环形主体11具有外环面113和内环面11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形主体11的外环面113上沿周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凹槽115。沿环形主体11的径向,这些凹槽115由外环面113上起始向靠近内环面114的方向延伸。沿环形主体11的轴向,这些凹槽115在环形主体11轴向的第一承靠面111上具有开口,在环形主体11轴向的第二承靠面112上封闭,即这些凹槽在第一承靠面111上形成了缺口,而在第二承靠面112上并没有缺口形成。
通过上述设置,在压圈的外环面上设置多个凹槽,这些凹槽在径向的方向上延伸使得压圈在通过粘接剂与镜筒相连接时,外环面与粘接剂的连接面积被有效增大,增加了粘接剂的覆盖率保证了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此外,凹槽通过在承靠面上设置开口以使得胶水能够顺利的沿轴向被导入,以增加粘接剂的渗入深度,进一步保证了本方案的连接可靠和稳定。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凹槽115在外环面113上均匀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环环面115上沿相等间隔距离的设置该凹槽115,使得各凹槽115均等间隔的在外环面上排列。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均匀分布的凹槽,以使得粘接剂的渗入位置被均匀分割,这样可以使得压圈外环面被粘接剂均匀的覆盖,对保证内部粘接应力的均匀分布有益。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凹槽115在外环面113上是随机分布的。其中,部分凹槽115的间隔距离小,而部分凹槽115的间隔距离大,以实现不同间隔距离的凹槽115沿周向在外环面113上分布。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相邻凹槽115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得各间隔距离均不相同的方式实现随机分布。
通过上述设置,可根据需要对压圈上粘接剂的覆盖位置进行调整,以适用于不同的粘接要求,提高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性。
结合图1、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沿环形主体11的轴向,凹槽115为截面面积固定的凹槽。
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截面积不变的凹槽,其轴向的容纳空间是不变的,进而在保证了较大的容积空间的情况下,还可实现粘接剂的匀速稳定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凹槽115为截面面积逐级变化的阶梯型凹槽。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承靠面111至第二承靠面112的方向,凹槽115的截面积是逐级减小的,例如,沿环状主体11的轴向,可将凹槽115在轴向长度分为多个部分(如,两部分、三部分等),每个部分的截面积是不同的,而在同一部分的截面积是相同的,以此设置方式实现了凹槽115沿轴向的阶梯状变化。
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截面积逐级变化的方式,以实现凹槽115的容积空间会逐级的变化,进而可通过这种逐级的变化以控制粘接剂流动速度的逐级控制有利,进而能够有效的控制粘接效果。
如图7所示,凹槽115为截面面积逐渐变化的锥型凹槽。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承靠面111至第二承靠面112的方向,凹槽115的截面积是连续且逐渐的减小的,例如,沿环状主体11的轴向,凹槽115的每个截面的截面积均是不同的,以此设置方式实现了凹槽115沿轴向的连续锥形变化。
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截面积连续变化的方式,以实现凹槽115的容积空间会连续的变化,进而可通过这种连续的空间变化以控制粘接剂流动速度是连续变化的,进而能够更准确有效的控制粘接效果,对避免粘接剂的过量溢出有益。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外环面113上设置有环状倾斜面115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环形主体11的轴向,环状倾斜面1151位于凹槽115靠近第二承靠面112的一端,且环状倾斜面1151与各凹槽115均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各凹槽115的底部(即靠近第二承靠面的一端)是相互连通的,进而对凹槽115中的粘接剂具有均匀分配的优点,有效的避免了部分凹槽115中粘接剂过量溢出,而有些凹槽115中粘接剂缺乏的弊端,进而对保证本发明的粘接效果有益。此外,通过设置环状倾斜面1151还有利于避免粘接剂从第二承靠面的边缘溢出,这样对保证使用本发明的镜头的产品质量有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凹槽115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参见图6)、扇环形(参见图9)、梯形(参见图7和图8)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凹槽的截面形状进行可选择的设置,以实现本发明的压圈能够适用于不同镜筒内的连接,使得连接效果更优。
结合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凹槽115的径向深度A与周向宽度B满足:0.05<A/B<1。
通过上述设置,将凹槽的深宽比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有效的保证了凹槽的设置不会对压圈整体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同时,在上述范围内非常有利于粘接剂进入凹槽并在凹槽中的流动,对保证粘接剂的粘接效果非常有利。
结合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凹槽115的径向深度A为0.005mm<A<0.35mm。
通过上述设置,将凹槽的径向深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有效的保证了凹槽的设置不会对压圈整体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够对降低凹槽的加工难度有益。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凹槽115在环形主体11的径向投影面积为Area2,外环面113在环形主体11的径向投影面积为Area1,则满足:0.1<Area2/Area1<0.5。
通过上述设置,控制凹槽面积与外环面面积的比例,可有效且合理的对凹槽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进行分配。尤其是在比值越小时,其对外环面实际面积的增加非常有利,进而对提高整个压圈与镜筒的粘接面积更为有利,使得粘接效果能够更为稳定。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外环面113在环形主体11轴向宽度为H,其满足:H>0.2mm。
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压圈与镜筒接触位置的面积,以使得压圈能够在镜筒中实现稳定安装,以保证精确的压靠效果。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承靠面1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面1111和第二环面11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环面1111为平面,且其垂直于环形主体11的轴向设置;第二环面1112为锥面,其小直径的一侧与第一环面1111相连接,其大直径的一侧与外环面113相连接;凹槽115在环形主体11轴向的开口位于第二环面1112上。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承靠面上设置呈锥面状的第二环面,这样有利于对粘接剂进行导流,以使得粘接剂能够更加快速的从开口位置流入凹槽115中,以使得粘接效果更为牢固。同时,通过设置成锥形面还有利于形成与容纳槽,以使得粘接剂能够驻留,实现对所有凹槽115的开口的淹没,进而对各凹槽进行粘接剂的平均分配有利。此外,当凹槽内充满粘接剂后,在锥形面位置驻留的粘接剂还可起到对压圈周边形成连续密封,对保证整个产品的质量有利。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的例子,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主体(11);
在所述环形主体(11)的外环面(113)上沿周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凹槽(115);
所述凹槽(115)在所述环形主体(11)轴向的第一承靠面(111)上具有开口,在所述环形主体(11)轴向的第二承靠面(112)上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5)在所述外环面(113)上均匀分布或者随机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环形主体(11)的轴向,所述凹槽(115)为截面面积固定的凹槽,或者,所述凹槽(115)为截面面积逐级变化的阶梯型凹槽,或者,所述凹槽(115)为截面面积逐渐变化的锥型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面(113)上设置有环状倾斜面(1151);
沿所述环形主体(11)的轴向,所述环状倾斜面位于所述凹槽(115)靠近所述第二承靠面(112)的一端,且所述环状倾斜面(1151)与各所述凹槽(115)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5)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扇环形、梯形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5)的径向深度A与周向宽度B满足:0.05<A/B<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5)的径向深度A为0.005mm<A<0.3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5)在所述环形主体(11)的径向投影面积为Area2,所述外环面(113)在所述环形主体(11)的径向投影面积为Area1,则满足:0.1<Area2/Area1<0.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面(113)在所述环形主体(11)轴向宽度为H,其满足:H>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靠面(1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面(1111)和第二环面(1112);
所述第一环面(1111)为平面,且其垂直于所述环形主体(11)的轴向设置;
所述第二环面(1112)为锥面,其小直径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环面(1111)相连接,其大直径的一侧与所述外环面(113)相连接;
所述凹槽(115)在所述环形主体(11)轴向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环面(1112)上。
CN202110614306.6A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Pending CN113296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4306.6A CN113296218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4306.6A CN113296218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6218A true CN113296218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4306.6A Pending CN113296218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621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390A (zh) * 2017-04-13 2017-06-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
CN207516619U (zh) * 2017-11-29 2018-06-19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压环及光学成像镜头
CN211786303U (zh) * 2020-03-23 2020-10-27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镜筒、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390A (zh) * 2017-04-13 2017-06-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
CN207516619U (zh) * 2017-11-29 2018-06-19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压环及光学成像镜头
CN211786303U (zh) * 2020-03-23 2020-10-27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镜筒、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3614B2 (en) Camera module
US20190088699A1 (en) Camera module
US9128265B2 (en) Lens assembly and optical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0101556B2 (en) Optical lens assembly
JP4503585B2 (ja) 電気湿潤を用いた液体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20190088698A1 (en) Camera module
US20210003749A1 (en) Lens module
CN207867102U (zh) 镜头组件
US10180555B2 (en) Shade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US8270101B2 (en) Lens and related lens module
US10557982B2 (en) Die core for light guide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guide plate
CN109683273B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10090786U (zh) 镜头模组
CN113296218A (zh)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CN107102498A (zh) 一种双摄像模组
US9465186B2 (en) Lens module
CN214845973U (zh)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压圈
CN210639324U (zh) 镜头模组
JP6967554B2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11016225B2 (en) Lens module
WO2021093644A1 (zh)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1149028U (zh) 光学成像镜头
US8540296B1 (en) Sucking device
US20180364395A1 (en)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790691B1 (ko)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