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5099B -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5099B
CN113295099B CN202011044692.1A CN202011044692A CN113295099B CN 113295099 B CN113295099 B CN 113295099B CN 202011044692 A CN202011044692 A CN 202011044692A CN 113295099 B CN113295099 B CN 113295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laser scanner
scanning
coordinates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46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5099A (zh
Inventor
陈陆义
邱立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angtia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angtia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angtia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angtia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46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5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5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5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5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5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烧结、球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所述检测系统包括2D激光扫描仪和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2D激光扫描仪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通过2D激光扫描仪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然后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扫描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扫描周期的料层轮廓面;根据多个扫描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通过本申请通过能够获得环冷机内台车整个料面的料层厚度,从而便于环冷机进行冷却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烧结、球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与球团是钢铁工业的基础环节,为炼铁提供优质的原料。烧结工艺是将含铁原料经配料、混合后在烧结机上高温焙烧,使含铁原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烧结的成品为烧结矿,主要用于高炉炼铁。烧结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原料的接受、筛分破碎及溶剂燃料的破碎筛分,配料,布料,抽风烧结,鼓风冷却,破碎筛分,除尘等环节组成。
其中,鼓风冷却工艺是由环冷机(环式冷却机)完成,环冷机主要由进料溜槽、台车、风箱、排料溜槽等部件构成,其作用是通过鼓风或抽风的方式,将前述设备如烧结工艺中的烧结机或球团工艺中的回转窑卸下的热矿进行冷却,而冷却效果与热矿的料层厚度及铺料的均匀性相关,同样的风量,台车上的热矿铺得越簿越容易冷却。环冷机内台车通常是以与前述卸料设备运行速度乘以比例系数,进行连动匀速行驶,而前述设备的卸料方式不同,使得进料溜槽上的物料流量不同,因此,容易导致环冷机台车上的料层前后厚簿不均,从而影响台车上热矿冷却效果的均匀性。
而由于环冷机内部为封闭的空间,造成台车料层厚度检测困难,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雷达料位计或超声波料位计检测台车上料层厚度,但是由于成品矿温度较高,以及烧结矿颗粒大小差异较大,且内外布料不均,雷达料位计或超声波料位计的单点检测,通常只能检测到一个较小的斑点处的料层厚度,其检测结果不具备整个料面层厚的代表性,导致检测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雷达料位计或超声波料位计的单点检测,其检测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2D激光扫描仪,以及用于检测台车角速度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所述2D激光扫描仪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且处于进料槽的工序下游;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和2D激光扫描仪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相对于台车的安装位置,确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
根据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确定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区域;
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
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
设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采样周期,所述采样周期是指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发送的台车运行角速度,并根据所述采样周期,确定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
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其中,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包括了台车上任意点的料层厚度。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相对于台车的安装位置,确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建立扫描坐标系,所述扫描坐标系以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为坐标原点O1,以竖直向上方向为X1轴正方向,以指向环冷机中心位置为Y1轴正方向;
建立轮廓坐标系,所述轮廓坐标系以环冷机中心为坐标原点O2,指向2D激光扫描仪的方向为Y2轴负方向,竖直向上的方向为X2轴正方向,2D激光扫描仪检测处台车的运行方向为Z2轴的正方向;其中,Y1轴与Y2轴重合。
可选的,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为O1A,所述扫描终止位置为O1B;
其中,点A为台车外侧挡板的顶点,点B为台车内侧挡板的顶点。
可选的,所述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的步骤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坐标系与所述轮廓坐标系的位置关系,将多个测量点在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
利用多个测量点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采用样条曲线拟合出料层一个扫描周期的轮廓线。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的步骤中,还包括:
筛选出所有测量点中Y1轴坐标与点B的Y1轴坐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测量点,并标记为异常点;
比较异常坐标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大小,并保留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异常点,去除其他异常点。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的步骤中,还包括:
用异常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X1坐标,替换点A的X1坐标,并插入到扫描的多个测量点中,作为扫描起始点。
可选的,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扫描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扫描周期的料层轮廓面,具体执行步骤是:
将一个扫描截面的轮廓线以轮廓坐标系的X2轴为旋转轴,旋转一个料层截面的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扫描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相对于台车的安装位置,确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
根据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确定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区域;
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
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
设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采样周期,所述采样周期是指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发送的台车运行角速度,并根据所述采样周期,确定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
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其中,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包括了台车上任意点的料层厚度。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台车角速度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和2D激光扫描仪,所述2D激光扫描仪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且处于进料溜槽的工序下游;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和2D激光扫描仪的控制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所述检测系统包括2D激光扫描仪1和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3;2D激光扫描仪1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检测系统还包括连接台车角速度检测器3和2D激光扫描仪1的控制器5;通过2D激光扫描仪1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2D激光扫描仪1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然后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能够获得环冷机内台车2整个料面的料层厚度,从而便于环冷机进行冷却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描坐标系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轮廓坐标系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执行步骤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个扫描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β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轮廓线生成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为了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环冷机内部台车2上的料层厚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检测系统包括2D激光扫描仪1,以及用于检测台车角速度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3;所述2D激光扫描仪1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且处于进料溜槽4的工序下游;所述2D激光扫描仪1的设置高度高于台车2的高度,即所述2D激光扫描仪1从台车2的侧上方,对台车2上料层厚度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3和2D激光扫描仪1的控制器5。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执行步骤图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S401至S407:
S401,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相对于台车的安装位置,确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
其中,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1相对于台车2的安装位置,还建立有扫描坐标系,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描坐标系位置示意图。所述扫描坐标系以所述2D激光扫描仪1为坐标原点O1,以竖直向上方向为X1轴正方向,以指向环冷机中心位置为Y1轴正方向。则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为O1A,所述扫描终止位置为O1B,其中,点A为台车2外侧挡板的顶点,点B为台车2内侧挡板的顶点。
需要说明的是,点A为台车2外侧挡板上最靠近料层一侧的顶点,即,所述2D激光扫描仪1发射的激光经过点A,可以达到台车2的料面上。其中,2D激光扫描仪1指能连续不停的发射激光脉冲,通过设备自身所带的光学机构将激光脉冲按一定角度间隔(角度分辨率)发射向扫描角度内的各个方向,而形成一个径向坐标为基准的二维扫描面。
2D激光扫描仪1的激光测距是利用时间飞行(Time of flight)原理,当激光发射器发出激光脉冲,内部定时器开始计算时间(t1),当激光波碰到物体部分能量返回,当激光接收器收到返回激光波时,停止内部定时器(t2),因为光速V已知,所能精测量出与被测物体的距离信息d=(t2-t1)*V。
S402,根据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确定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区域。
S403,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
所述扫描角度是指,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与所述2D激光扫描仪当前扫描位置之间的角度,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利用的原理是三角函数,在知道斜边长度(2D激光扫描仪1至测量点的距离),以及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角度后,可以确定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即测量点的坐标。
由于台车2边缘的影响,以及所述2D激光扫描仪1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的设置,获取的测量点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在扫描结束阶段,由于不确定料层厚度,需要扫描至台车2内侧挡板的顶点,此时可能会存在多个异常点,即获取的测量点实际上为台车内侧挡板的侧面。为了降低异常点带来的影响,采用以下方法去除测量点中的异常点。
首先,筛选出所有测量点中Y1轴坐标与点B的Y1轴坐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测量点,并标记为异常点;然后,比较异常坐标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大小,并保留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异常点,去除其他异常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测量点中Y1轴坐标与点B的Y1轴坐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测量点,本质上是处于所述台车2内侧挡板处的点,但是由于所述台车2内侧挡板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平面,内侧挡板表面坐标点的Y1轴坐标存在一个预设范围,在此预设范围内的Y1轴坐标,与B的Y1轴坐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二是,在扫描开始阶段,由于台车2外侧挡板的遮挡,处于台车2外侧挡板边缘的料面无法扫描,但是从布料的角度考虑,台车2边缘为检测的区域较小,且台车2两侧边缘的物料情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故采用以下方法,降低台车2外侧挡板遮挡带来的影响。用异常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X1坐标,替换点A的X1坐标,并插入到扫描的多个测量点中,作为扫描起始点。
S404,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
其中,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轮廓线生成步骤图,具体过程包括S501和S502。
S501,根据所述扫描坐标系与所述轮廓坐标系的位置关系,将多个测量点在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
由于需要获得整个环冷机内的料层厚度,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轮廓坐标系位置示意图。以环冷机中心为坐标原点O2,指向2D激光扫描仪1的方向为Y2轴负方向,竖直向上的方向为Z2轴正方向,2D激光扫描仪1检测处台车2的运行方向为X2轴的正方向;建立轮廓坐标系,其中,Y1轴与Y2轴重合。由于所述台车2为做圆周运动,故这里所说的运行方向,是指台车2的瞬时运行方向。
由于Y1轴与Y2轴重合,故将多个测量点在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具体操作为平移转换。
将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的Y1轴值,减去点O1至点O2的距离,作为轮廓坐标系中坐标的Y2轴值;坐标中X1轴值不变,作为轮廓坐标系中坐标的X2轴值,并增加数值0作为轮廓坐标系中坐标的Z2轴值。具体可采用以下平移矩阵:
Figure BDA0002707630270000061
其中,pi为第i个测量点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hi为pi在扫描坐标系中的X1轴数值,li为pi在扫描坐标系中的X1轴数值,L1为点O1至点O2的水平距离,H为扫描仪到台车底部的安装高度。
S502,利用多个测量点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采用样条曲线拟合出料层一个扫描周期的轮廓线。
具体可采用B样条曲线,将多个测量点拟合为完整的轮廓线,从而获得料层一个扫描截面的轮廓线。其中,由于2D激光扫描仪1是按角度间隔测量数据,会出现距离2D激光扫描仪1近的位置,测量点密集,距离远的位置,测量点稀疏,造成采集到的料面层厚数据不等间隔排布,为了使拟合的轮廓线更贴合实际的料面轮廓,还可以对测量出的测量点,进行抽样插值,以获得更多的中间测量点,从而提高拟合出的轮廓线,更贴合实际的料面轮廓。
S405,设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采样周期,所述采样周期是指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S406,接收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发送的台车运行角速度,并根据所述采样周期,确定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一个采样周期,是指提取的两次采样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一次采样数据为扫描一个扫描区域的所有测量点,如图5所示,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β,是指两次采样数据的第一个采样测量点所对应的圆心角。
S407,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由于在2D激光扫描仪1的扫描过程中,所述台车2一直处于运动过程中,则多个测量点坐标虽然处于同一个扫描坐标系下,但是测量点在台车2上的实际位置,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需要将一个料层截面的采样周期内,所述台车2的运行角度作为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其中,根据轮廓线及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采用的是将轮廓线以轮廓坐标系的X2轴为旋转轴,旋转一个料层截面的台车运行角度。具体采用以下旋转矩阵RX2
Figure BDA0002707630270000071
其中,θ为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
S408,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其中,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包括了台车上任意点的料层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台车2上用于运输物料的上表面为平面,这里所说的台车2的高度,是指台车2上用于运输物料的上表面。将整体料面的轮廓面上各点的X2轴坐标值,减去台车2的高度处所的X2轴坐标值,即可获得整体料面上各点的料层厚度,从而生成台车2的料层厚度数据集。
下述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由本申请系统实施例进行实施。对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系统实施例。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应用于所述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相对于台车的安装位置,确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
根据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确定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区域。
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
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
接收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发送的台车运行角速度,并根据所述采样周期,确定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
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其中,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包括了台车上任意点的料层厚度。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用于实施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执行所述检测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台车角速度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3和2D激光扫描仪1,所述2D激光扫描仪1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且处于进料溜槽4的工序下游;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和2D激光扫描仪1的控制器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所述检测系统包括2D激光扫描仪1和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3;2D激光扫描仪1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检测系统还包括连接台车角速度检测器3和2D激光扫描仪1的控制器5;通过2D激光扫描仪1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2D激光扫描仪1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然后根据料面的轮廓线以及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能够获得环冷机内台车2整个料面的料层厚度,从而便于环冷机进行冷却作业。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2D激光扫描仪,以及用于检测台车角速度的台车角速度检测器;所述2D激光扫描仪设置在环冷机外侧壁上,且处于进料溜槽的工序下游;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和2D激光扫描仪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
建立扫描坐标系,所述扫描坐标系以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为坐标原点O1,以竖直向上方向为X1轴正方向,以指向环冷机中心位置为Y1轴正方向;
建立轮廓坐标系,所述轮廓坐标系以环冷机中心为坐标原点O2,指向2D激光扫描仪的方向为Y2轴负方向,竖直向上的方向为X2轴正方向,2D激光扫描仪检测处台车的运行方向为Z2轴的正方向;其中,Y1轴与Y2轴重合;
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相对于台车的安装位置,确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
根据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确定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区域;
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
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
设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采样周期,所述采样周期是指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发送的台车运行角速度,并根据所述采样周期,确定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
将一个扫描截面的轮廓线以轮廓坐标系的X2轴为旋转轴,旋转一个料层截面的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其中,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包括了台车上任意点的料层厚度;
其中,在所述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的步骤中,还包括:
筛选出所有测量点中Y1轴坐标与点B的Y1轴坐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测量点,并标记为异常点;
比较异常坐标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大小,并保留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异常点,去除其他异常点;
用异常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X1坐标,替换点A的X1坐标,并插入到扫描的多个测量点中,作为扫描起始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为O1A,所述扫描终止位置为O1B;
其中,点A为台车外侧挡板的顶点,点B为台车内侧挡板的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的步骤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坐标系与所述轮廓坐标系的位置关系,将多个测量点在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
利用多个测量点在轮廓坐标系中的坐标,采用样条曲线拟合出料层一个扫描周期的轮廓线。
4.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建立扫描坐标系,所述扫描坐标系以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为坐标原点O1,以竖直向上方向为X1轴正方向,以指向环冷机中心位置为Y1轴正方向;
建立轮廓坐标系,所述轮廓坐标系以环冷机中心为坐标原点O2,指向2D激光扫描仪的方向为Y2轴负方向,竖直向上的方向为X2轴正方向,2D激光扫描仪检测处台车的运行方向为Z2轴的正方向;其中,Y1轴与Y2轴重合;
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相对于台车的安装位置,确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
根据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确定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区域;
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
根据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生成料面的轮廓线;
设定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采样周期,所述采样周期是指所述2D激光扫描仪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所述台车角速度检测器发送的台车运行角速度,并根据所述采样周期,确定一个采样周期内台车运行角度;
将一个扫描截面的轮廓线以轮廓坐标系的X2轴为旋转轴,旋转一个料层截面的台车运行角度,生成一个采样周期的料层轮廓面;
根据多个采样周期内生成的料层轮廓面以及台车的高度,生成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其中,台车的料层厚度数据集包括了台车上任意点的料层厚度;
其中,在所述控制所述2D激光扫描仪在扫描区域内扫描料面上的多个测量点,并根据所述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及到测量点的距离,计算多个测量点的坐标的步骤中,还包括:
筛选出所有测量点中Y1轴坐标与点B的Y1轴坐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测量点,并标记为异常点;
比较异常坐标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大小,并保留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异常点,去除其他异常点
用异常点中X1轴坐标的数值最小的X1坐标,替换点A的X1坐标,并插入到扫描的多个测量点中,作为扫描起始点。
CN202011044692.1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295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4692.1A CN113295099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4692.1A CN113295099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5099A CN113295099A (zh) 2021-08-24
CN113295099B true CN113295099B (zh) 2023-06-23

Family

ID=77318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4692.1A Active CN113295099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5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9230B (zh) * 2021-12-21 2023-05-12 广西柳钢东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压传感器的环冷机料斗料位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3479B2 (ja) * 2000-10-06 2011-04-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動的プロファイル測定方法
CN201016711Y (zh) * 2007-03-09 2008-02-06 邓录 一种测量冶金专用烧结台车内原料厚度的测量装置
CN201116872Y (zh) * 2007-07-06 2008-09-17 张文哲 移动矿车中物料体积的快速测定装置
CN103063273B (zh) * 2012-12-18 2015-07-29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烧结台车料层厚度的方法、控制器和系统
CN103090791B (zh) * 2013-01-08 2015-06-10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散堆物料的测量系统、方法、装置和堆取料控制系统
JP6496924B2 (ja) * 2015-03-17 2019-04-10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ワーク円筒部の形状測定方法および形状測定装置
CN105486241A (zh) * 2015-12-31 2016-04-1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料层厚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23792A (zh) * 2016-08-25 2016-11-16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篦机料层厚度成像系统及方法
TWI623728B (zh) * 2016-11-30 2018-05-11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堆料檢測裝置及堆料體積的計算方法
CN108132025B (zh) * 2017-12-24 2020-04-14 上海捷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三维轮廓扫描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5099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4375B (zh) 一种用于物料场的自动堆料、取料、堆取料方法和系统
CN107076676B (zh) 冶金容器中的裂缝检测和测量
Usamentiaga et 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molten pig iron with slag characterization and detection using infrared computer vision
CN113295099B (zh) 一种环冷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JP5412947B2 (ja) 高炉内装入物のプロフィル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1399726A (zh) 冶金炉的耐火衬的磨耗测量
CN110047140B (zh) 一种料场的无人值守系统和智能料场监控系统
CN105483305B (zh) 一种基于高炉雷达数据的料层分布可视化方法
JP4879086B2 (ja) 高炉内のセメント吹付け効果を評価する方法及び高炉の炉壁残厚を測定する方法
JP5674542B2 (ja) 高炉内装入物のプロフィル測定方法
JP2015178930A (ja) 炉内耐火物の寿命予測方法
CN113295001B (zh) 一种烧结机台车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123792A (zh) 一种链篦机料层厚度成像系统及方法
JP5232269B2 (ja) 材料流れの幅を測定する方法
JP2016006419A (ja) 溶融金属処理容器の内張り耐火物の表面形状の検出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amentiaga et 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streams of molten pig iron during pouring using infrared computer vision
CN106679815A (zh) 一种回转窑表面红外扫描测温中高温点的精确定位方法
JP7047289B2 (ja) 炉壁補修システム及び炉壁補修方法
CN113295004B (zh) 一种环冷机的料层冷却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Application of blast furnace falling materials trajectories measurement using laser scan technology
CN102478355B (zh) 布料面外形扫描系统与应用此系统的烧结机
JP6066785B2 (ja) 混銑車炉体の鉄皮外面形状の測定方法
Kuo et al. Measurement of blast furnace refractory lining thickness with a 3D laser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CN109099836A (zh) 一种扫描精度在线监控系统及方法
TWI564395B (zh) Skew Detection Method for Blast Furn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