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9465A - 一种除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9465A
CN113289465A CN202110708273.1A CN202110708273A CN113289465A CN 113289465 A CN113289465 A CN 113289465A CN 202110708273 A CN202110708273 A CN 202110708273A CN 113289465 A CN113289465 A CN 113289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ll
air outlet
dehumidification
r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82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
梁少棠
李金龙
王大维
朱振林
曾庆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7082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9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9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80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除湿器,涉及除湿干燥技术领域,包括:加热出风装置,内置有加热件和出风件,其一侧设置有出风口,适于排出热风;至少一个除湿单元,可拆卸地层叠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除湿单元包括过风腔和干燥单元,所述过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干燥单元适于在所述出风口排出的热风作用下实现脱水。除湿单元可以相对加热出风装置独立设置,除湿单元内零件数较少,体积较小,既可以放入小空间,实现对空间内水分的吸取,同时多个除湿单元以层叠设置的方式,对多个吸收水分后的干燥单元进行加热脱水,实现干燥单元的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除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除湿器,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吸入风机抽取环境内的空气,并利用内置的干燥剂对抽取气体内的水分进行吸取,进而达到除湿的效果,除湿器通常包括一次性使用和重复可循环利用两类。
其中,重复可循环利用的除湿器通过内部加热的方式,实现对干燥剂的脱水,进而实现除湿器的反复利用,节能环保,材料利用率高,但是,现有技术中,可循环利用的除湿器由于内部所需零件较多,体积较大,难以实现对微小空间,如抽屉和橱柜等地的有效除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重复可循环利用的除湿器体积较大,难以对微小空间进行除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除湿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器,包括:加热出风装置,内置有加热件和出风件,其一侧设置有出风口,适于排出热风;
至少一个除湿单元,可拆卸地层叠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除湿单元包括过风腔和干燥单元,所述过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干燥单元适于在所述出风口排出的热风作用下实现脱水。
除湿单元包括:所述过风腔,包括分别设置有若干过风孔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
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过风腔上,适于连接所述加热出风装置,或相邻设置的所述除湿单元;
所述干燥单元,设置在所述过风腔内,适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第二外壁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同形且平行设置。
所述过风孔沿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上对应均匀分布设置。
干燥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过风腔上的容纳孔内,并与所述容纳孔卡合连接,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过风腔内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壳体内适于设置干燥剂。
容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上,所述壳体的顶壁与所述第一外壁齐平,并呈透明设置,所述干燥剂至少部分为变色硅胶干燥剂。
连接件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在所述过风腔上,适于在磁力作用下连接相邻的除湿单元,或所述加热出风装置。
磁性件设置在所述过风腔内中心位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上设置的容纳槽卡合连接。
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凸起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外壁上;
至少两个凹槽件,对应所述凸起件,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上。
加热出风装置包括:筒体,其顶侧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出风口设置架体,所述架体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件;
所述出风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底侧,适于朝向所述出风口出风;
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出风件和所述出风口间,适于加热所述出风件吹出的气流;
除湿器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第二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壁上,开口背向所述过风腔设置,所述过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槽内侧;
第一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架体上,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环槽设置,所述过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内侧,所述第一环槽与相邻除湿单元上的第二环槽成形设置有密封环槽;
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环槽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除湿器,包括:加热出风装置,内置有加热件和出风件,其一侧设置有出风口,适于排出热风;至少一个除湿单元,可拆卸地层叠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除湿单元包括过风腔和干燥单元,所述过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干燥单元适于在所述出风口排出的热风作用下实现脱水。
通过将加热除湿装置和除湿单元分为可拆卸的两部分,一方面,除湿单元与加热出风装置可拆卸连接,除湿单元可以相对加热出风装置独立设置,其包括过风腔和干燥单元,干燥单元可以通过过风腔与外界接触,实现对外界水分的吸取,另一方面,同时除湿单元内零件数较少,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既可以放入小空间,如抽屉或橱柜等地,实现对空间内水分的吸取,同时多个除湿单元以层叠设置的方式,通过过风腔与加热出风装置内出风口连通,对多个吸收水分后的干燥单元进行加热脱水,实现干燥单元的反复使用。这样设置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重复可循环利用的除湿器体积较大,难以对微小空间进行除湿的缺陷。
2.本发明提供的除湿器,所述第二外壁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同形且平行设置。
当除湿单元设置出风口上时,这样设置便于出风口与第二外壁上过风孔的连通,进而将加热出风装置所出的热风,穿过过风腔和干燥单元实现脱水,同时,同形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更便于多个除湿单元的层叠设置时的连接和安装,同时,也有利于各个除湿单元间过风腔的连通和密封。
3.本发明提供的除湿器,若干所述过风孔沿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上对应均匀分布设置。
各个外壁过风孔的均匀分布,使得过风气流更加稳定和均匀,同时也便于干燥单元与外界各向气流的有效接触,提高了干燥单元的吸水和脱水效率;同时,不同外壁上的各个过风孔对应分布,这样设置可以在多个除湿单元层叠设置时,避免因过风孔交错设置而发生堵塞,保证过风脱水的顺利进行。
4.本发明提供的除湿器,所述容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上,所述壳体的顶壁与所述第一外壁齐平,并呈透明设置,所述干燥剂至少部分为变色硅胶干燥剂。
通过将壳体的顶壁设置为透明,并将部分干燥剂设置为变色硅胶干燥剂,这样设置,使用者可以通过顶壁观测干燥剂的颜色,进而快捷方便地确定干燥剂的吸水量,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脱水或脱水是否完全。
5.本发明提供的除湿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凸起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外壁上;至少两个凹槽件,对应所述凸起件,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上。
凸起件和凹槽件的配合设置,可以将相邻的除湿单元件沿固定配合角度连接,这样设置可以确保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上的过风孔可以一一对应分布,确保过风腔的过风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除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除湿器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除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除湿器的加热出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除湿器的除湿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热出风装置;2、除湿单元;11、加热件;12、出风件;13、筒体;131、出风口;132、架体;21、过风腔;211、第一外壁;212、第二外壁;213、过风孔;214、容纳孔;22、干燥单元;221、壳体;222、通风孔;23、连接件;231、磁性件;232、凸起件;233、凹槽件;3、密封结构;31、第一环槽;32、第二环槽;3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器,包括加热出风装置1和至少一个除湿单元2。
加热出风装置1包括筒体13、出风件12和加热件11。具体的,筒体13呈圆台状设置,其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3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和三条支腿,在筒体13内设置有出风件12和加热件11,加热件11优选为螺旋状或同心圆状设置的金属发热条,出风件12优选为风机,加热件11设置在风机和出风口131间,风机与进风口相邻设置,可以吹出经加热件11加热后的热气流。
除湿器包括四个除湿单元2,各个除湿单元2可拆卸地层叠设置在出风口131上,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除湿单元2间,以及除湿单元2与加热出风装置1间均可拆卸,除湿单元2包括过风腔21和干燥单元22,干燥单元22设置在过风腔21内,过风腔21与出风口131连通设置,干燥单元22适于在出风口131排出的热风作用下实现脱水。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除湿器上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除湿单元2。
通过将加热除湿装置和除湿单元2分为可拆卸的两部分,一方面,除湿单元2与加热出风装置1可拆卸连接,除湿单元2可以相对加热出风装置1独立设置,其包括过风腔21和干燥单元22,干燥单元22可以通过过风腔21与外界接触,实现对外界水分的吸取,另一方面,同时除湿单元2内零件数较少,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既可以放入小空间,如抽屉或橱柜等地,实现对空间内水分的吸取,同时多个除湿单元2以层叠设置的方式,通过过风腔21与加热出风装置1内出风口131连通,对多个吸收水分后的干燥单元22进行加热脱水,实现干燥单元22的反复使用。这样设置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重复可循环利用的除湿器体积较大,难以对微小空间进行除湿的缺陷。
进一步地,除湿单元2包括过风腔21、连接件23和干燥单元22。过风腔21的具体形状不做过多限制,满足单向过风以及与加热出风装置1连接通即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过风腔21呈短圆柱状设置,其顶面为第一外壁211,底面为第二外壁212,两个面上均设置有多个过风孔213;连接件23设置在过风腔21上,可以连接相邻的除湿单元2,也可以连接除湿单元2和加热出风装置1。干燥单元22设置在过风腔21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壁212朝向出风口131设置,第一外壁211与第二外壁212同形且平行设置。当除湿单元2设置出风口131上时,这样设置便于出风口131与第二外壁212上过风孔213的连通,进而将加热出风装置1所出的热风,穿过过风腔21和干燥单元22实现脱水,同时,同形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外壁211和第二外壁212,更便于多个除湿单元2的层叠设置时的连接和安装,同时,也有利于各个除湿单元2间过风腔21的连通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过风孔213在第一外壁211和第二外壁212上均匀分布,同时,在第一外壁211和第二外壁212上的各个过风孔213对应设置。各个外壁过风孔213的均匀分布,使得过风气流更加稳定和均匀,同时也便于干燥单元22与外界各向气流的有效接触,提高了干燥单元22的吸水和脱水效率;同时,不同外壁上的各个过风孔213对应分布,这样设置可以在多个除湿单元2层叠设置时,避免因过风孔213交错设置而发生堵塞,保证过风脱水的顺利进行。
干燥单元22包括壳体221和内置的干燥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壁211上设置有容纳孔214,容纳孔214朝向过风腔21内延伸有一部分,壳体221包括呈倒扣设置的碗壳,以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222的承盘,碗壳的下缘上设置有多根带有倒钩的卡爪,该卡爪与容纳口朝向过风腔21设置端口卡接,并将承盘夹合固定在容纳孔214内,此外,在碗壳与承盘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盛放有干燥剂,干燥剂可以通过通风孔222吸收来自过风腔21内流通气流中的水分。
进一步地,壳体221上的碗壳的顶壁,与第一外壁211齐平,并呈透明设置,干燥剂至少部分为变色硅胶干燥剂。通过将壳体221的顶壁设置为透明,并将部分干燥剂设置为变色硅胶干燥剂,这样设置,使用者可以通过顶壁观测干燥剂的颜色,进而快捷方便地确定干燥剂的吸水量,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脱水或脱水是否完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将过风腔21的周侧壁以及容纳孔214和碗壳的侧壁均设置为透明颜色,在侧边观察内部干燥剂。
连接件23包括磁性件231,磁性件231设置在过风腔21上,可以在磁力作用下连接相邻的除湿单元2,或连接除湿单元2和加热出风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件231为呈柱形设置的永磁铁,设置在过风腔21内的中心位置,并分别与第一外壁211与第二外壁212上设置的容纳槽卡合连接。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设置有两个小型磁性件231,分别固定设在第一外壁211与第二外壁212上的容纳槽内,此外,这两个小型磁性件231中之一也可以设置为磁性金属,如铁、钴、镍、锰等。
此外,连接件23还包括等量设置的三个凸起件232和三个凹槽件233,三个凸起件232均匀分布在第二外壁212上,三个凹槽件233对应凸起件232的位置设置在第一外壁211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凸起件232和凹槽件23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更多。
进一步地,加热出风装置1的顶侧出风口131上设置有架体132,架体132呈圆环片状设置,包括多个同心圆环和连接同心圆环的支杆,架体132上设置有与连接件23上同形设置的三个凹槽件233,可以与除湿单元2底侧的第二外壁212上的凸起件232配合。
此外,除湿器还包括密封结构3,密封结构3包括第一环槽31、第二环槽32和密封圈33,其中,第二环槽32设置在第二外壁212上,并与呈圆形设置的第二外壁212同心设置,第二环槽32的开口背向过风腔21向下,第二外壁212上的过风孔213都设置在第二环槽32内侧;
第一环槽31分别设置在第一外壁211和架体132上,开口朝向第二环槽32设置,第一外壁211上的过风孔213都设置在第一环槽31内侧,第一环槽31与相邻除湿单元2上的第二环槽32成形设置有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设置有弹性橡胶密封圈33,可以加强连接后相邻的两个除湿单元2间以及除湿单元2与加热出风装置1间的密封,提高对各个干燥单元22的脱水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除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出风装置(1),内置有加热件(11)和出风件(12),其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31),适于排出热风;
至少一个除湿单元(2),可拆卸地层叠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31)上,所述除湿单元(2)包括过风腔(21)和干燥单元(22),所述过风腔(21)与所述出风口(131)连通设置,所述干燥单元(22)适于在所述出风口(131)排出的热风作用下实现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2)包括:
所述过风腔(21),包括分别设置有若干过风孔(213)的第一外壁(211)和第二外壁(212);
连接件(23),设置在所述过风腔(21)上,适于连接所述加热出风装置(1),或相邻设置的所述除湿单元(2);
所述干燥单元(22),设置在所述过风腔(21)内,适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壁(212)朝向所述出风口(131)设置,所述第一外壁(211)与所述第二外壁(212)同形且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过风孔(213)沿所述第一外壁(211)和所述第二外壁(212)上对应均匀分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单元(22)包括壳体(221),所述壳体(221)设置在所述过风腔(21)上的容纳孔(214)内,并与所述容纳孔(214)卡合连接,所述壳体(221)朝向所述过风腔(21)内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222),所述壳体(221)内适于设置干燥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214)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211)上,所述壳体(221)的顶壁与所述第一外壁(211)齐平,并呈透明设置,所述干燥剂至少部分为变色硅胶干燥剂。
7.根据权利要求2-4或6任一项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包括磁性件(231),所述磁性件(231)设置在所述过风腔(21)上,适于在磁力作用下连接相邻的除湿单元(2),或所述加热出风装置(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231)设置在所述过风腔(21)内中心位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壁(211)与所述第二外壁(212)上设置的容纳槽卡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还包括:
至少两个凸起件(232),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外壁(212)上;
至少两个凹槽件(233),对应所述凸起件(232),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2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出风装置(1)包括:
筒体(13),其顶侧设置有所述出风口(131),沿所述出风口(131)设置架体(132),所述架体(132)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件(233);
所述出风件(1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31)底侧,适于朝向所述出风口(131)出风;
所述加热件(11),设置在所述出风件(12)和所述出风口(131)间,适于加热所述出风件(12)吹出的气流。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结构(3),所述密封结构(3)包括:
第二环槽(32),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壁(212)上,开口背向所述过风腔(21)设置,所述过风孔(213)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槽(32)内侧;
第一环槽(31),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211)和架体(132)上,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环槽(32)设置,所述过风孔(213)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31)内侧,所述第一环槽(31)与相邻除湿单元(2)上的第二环槽(32)成形设置有密封环槽;
密封圈(33),设置在所述密封环槽内。
CN202110708273.1A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除湿器 Pending CN113289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8273.1A CN113289465A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除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8273.1A CN113289465A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除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9465A true CN113289465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8273.1A Pending CN113289465A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除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94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30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器
CN114294806A (zh) * 2021-12-15 2022-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806A (zh) * 2021-12-15 2022-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3430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9465A (zh) 一种除湿器
CN103982994A (zh) 空气净化器
CN109579137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6677664U (zh) 一种除湿器
CN203803246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6498467U (zh) 一种除湿器
CN101957126B (zh) 干燥器
CN215428139U (zh) 一种分体式可循环物理除湿器
CN113289464A (zh) 一种除湿器
CN207763146U (zh) 除湿机
CN210142859U (zh) 一种带有除湿装置的配电箱
CN216384445U (zh) 无雾加湿器
CN205561050U (zh) 一种电子除湿器
CN104807104A (zh) 除湿装置
JP6311114B2 (ja) 除湿装置
CN208983600U (zh) 集强制散热和对流于一体的暖风机
CN203816474U (zh) 吸湿机结构
CN104523031A (zh) 一种循环风道箱
CN207570131U (zh) 一种直排式浴室换气暖风机
CN202478793U (zh) 小型空气干燥器
CN207039012U (zh) 低压智能配电柜
CN215497670U (zh) 一种智能电力柜
CN216047990U (zh) 一种灭菌机构可拆卸的智能浴霸结构
CN210569593U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16903915U (zh) 一种带有除湿装置的变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