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8578B -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8578B
CN113288578B CN202110675018.1A CN202110675018A CN113288578B CN 113288578 B CN113288578 B CN 113288578B CN 202110675018 A CN202110675018 A CN 202110675018A CN 113288578 B CN113288578 B CN 113288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a
patient
supporting
connecting rod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50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8578A (zh
Inventor
刘丽梅
王超
张鹏飞
明春秀
韩新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50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8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8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8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8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8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3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ey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1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 A61B90/14Fixators for body parts, e.g. skull clamp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ixators, e.g. p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0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G13/121Head or ne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A61F9/008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using laser
    • A61F2009/00861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using laser adapted for treatment at a particular location
    • A61F2009/00872Corn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10/0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导轨,两个支撑导轨上均安装有直线电机,两个直线电机均安装有电推杆,两个电推杆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下部均安装有定位导轨,两个定位导轨上均安装有线性马达,两个线性马达的下侧均安装有机械臂,两个机械臂的下端均安装有角膜缝合机,两个支撑导轨之间设置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开睑机构,开睑机构之间设置有头部固定器,调整角膜缝合机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以最合适的角度进行治疗,开睑机构进行三维的定位调整,使得开睑器稳定安装,防止由于定位不准或开睑器悬空,通过限位架和支撑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防止其出现扭动。

Description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角膜移植手术缝合技术主要靠医生手工缝合,而手工缝合若不均与容易导致角膜散光增大,影响切口的愈合和视力的恢复。且手工缝合耗时较长,因此需发明一种缝合均匀、缝合深度可控、一次成型的设备来改善以上问题。
公开号为CN1277517C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角膜缝合手术的自动缝合机构,其包括有一推进器、两弧形微持针器及用于控制两弧形微持针器的电机。推进器包括有一与由机器人控制的机构支架铰接的连杆及可与连杆作伸缩移动的连动杆,该连动杆在其另一端设置有一用于枢设两弧形微持针器的枢轴;两弧形微持针器回转轴在同一轴线上,并与两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弧形微持针器包括有一用于夹持弧形医用缝针的开槽弧形持针筒及一微型电机,持针筒沿开槽的两侧平行延伸有两翼板;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一穿过弧形持针筒两翼板且可带动该弧形持针筒作夹紧与松开动作的丝杆固定连接,而电机的输出轴与弧形持针筒的另一翼板固定连接,与本发明相比,该自动缝合机构不能准确地将缝针定位到患者的眼睛上,不能保持患者的头部及眼睛的稳定,不能有效地避免患者头部及眼部的晃动。
现有的眼角膜缝合装置存在一定弊端,传统的眼角膜缝合装置的缝合效率较低,传统的眼角膜缝合装置在缝合患者眼角膜时在每次下针后均需要重新定位,其耗时过长,且效果较差,使得缝合时仍需要医生进行定位,无法等角度地下针从而使最终的缝线无法呈等角度均匀设置,受到医生的操作影响较大,降低了使用效果;其次传统的眼角膜缝合装置的功能性单一,在缝合患者眼角膜时,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头部及眼部进行固定,增加了使用者的后续操作步骤,在对患者的眼部进行定位时耗时过长,对治疗效果有影响,且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现有的缝合装置无法准确地定位患者眼睛的角膜患处,从而无法准确而稳定地对患者的角膜进行缝合;
(2)现有的缝合装置无法稳定地固定患者的头部,无法使患者的眼睛保持稳定,无法稳定地缝合角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导轨,两个支撑导轨上均安装有直线电机,两个直线电机均安装有电推杆,两个电推杆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下部均安装有定位导轨,两个定位导轨上均安装有线性马达,两个线性马达的下侧均安装有机械臂,两个机械臂的下端均安装有角膜缝合机,两个支撑导轨之间设置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开睑机构,开睑机构之间设置有头部固定器,根据定位运行直线电机、电推杆和线性马达,从而将角膜缝合机的工作端移动到患者眼睛的正上方,随后通过机械臂对角膜缝合机的姿态进行精细的调整,并通过两个角膜缝合机的配合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治疗。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机械臂包括竖支撑杆,竖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竖支撑杆与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传动机构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传动机构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三传动机构活动连接,第三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斜支撑杆,第三连接杆与斜支撑杆通过角度调节机构活动连接,斜支撑杆与角膜缝合机固定连接,角度调节机构上下摆动斜支撑杆,调整角膜缝合机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角膜缝合机的工作端以最合适的角度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治疗。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均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盒,传动盒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传动蜗轮,传动蜗轮的轴心处开设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同时贯穿传动盒的两侧壁,传动蜗轮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蜗杆,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啮合传动,传动蜗杆的一端安装有计数器,传动蜗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通过计数器记录传动蜗杆的转动圈数,通过转动圈数记录传动蜗轮的转动角度。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本身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传动蜗轮进一步地获得精细的角度调节。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开睑机构包括限位导轨,限位导轨上安装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的一侧安装有横支撑架,横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的上侧安装有竖支撑架,竖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三卡扣,第三卡扣的一侧安装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开睑器,通过开睑机构进行三维的定位调整,使得开睑器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患者的眼睛上,防止由于定位不准或开睑器悬空造成患者的眼睛位置晃动或发生变形。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开睑器包括支撑筒,支撑筒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筒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滑动套接在支撑筒上,支撑筒的一侧端部安装有固定块,滑动块和固定块的上侧均安装有上支撑杆,两个上支撑杆的上端均安装有一对支撑竖杆,支撑竖杆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弹性夹杆,两对弹性夹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弹性弯杆,弹性夹杆与弹性弯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定位点块,通过弹性弯杆和弹性夹杆保持患者的眼睑呈打开状,并通过定位点块的定位从而精准地对患者的眼睛进行治疗。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头部固定器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一侧安装有一对限位杆,支撑座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架,限位杆贯穿限位架的底部,限位架在贯通处安装有限位卡扣,限位卡扣套设在限位杆的外周,限位架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块,海绵块的一侧开设有凹陷槽,支撑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卷簧转杆,卷簧转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通过限位架和支撑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并拧紧限位卡扣,从而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支撑座上,防止其出现扭动,以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开睑机构上缠绕有细管,细管的端部位于固定块上所安装的支撑竖杆的端部,湿润液通过细管输送到患者的眼睛上,从而使患者的眼睛浸润在湿润液中。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底座上还设置有储藏盒,储藏盒中等距排列有若干针头,针头的尾端均安装有缝线,缝线的长度为2.95毫米到3.05毫米,针头的直径为480微米到540微米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在驱动电机转动传动蜗杆时,通过转动圈数记录传动蜗轮的转动角度,并通过步进电机本身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传动蜗轮进一步地获得精细的角度调节,第一传动机构上下摆动第一连接杆,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下端的高度,随着第一连接杆的上下摆动第二传动机构调整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的夹角,从而使第二连接杆始终保持竖直,第三传动机构沿着轴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三连接杆,从而转动角膜缝合机,使其根据需求进行等角度地转动,角度调节机构上下摆动斜支撑杆,调整角膜缝合机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角膜缝合机的工作端以最合适的角度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治疗;
依次调整第一卡扣的位置、第二卡扣的位置和第三卡扣的位置,从而将开睑器安装在患者眼睛上,并保持了开睑器的位置的固定,随后移动滑动块,拨动患者的眼睑,并将患者的眼睑与两个弹性弯杆相抵接,然后滑动块复位,两侧支撑竖杆相互靠拢,带动弹性夹杆向上下两侧摆动,两个弹性弯杆分别向上下推动患者的眼睑,从而通过弹性弯杆和弹性夹杆保持患者的眼睑呈打开状,防止其闭合,通过开睑机构进行三维的定位调整,使得开睑器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患者的眼睛上,防止由于定位不准或开睑器悬空造成患者的眼睛位置晃动或发生变形,导致手术失败,并通过定位点块的定位从而精准地对患者的眼睛进行治疗;
将患者的头部枕在支撑座上,随后松开支撑板,通过支撑板固定住患者的腮部防止患者扭动头部,随后先松开限位卡扣,再推动限位架,凹陷槽与患者的头顶相对应,通过限位架和支撑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并拧紧限位卡扣,从而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支撑座上,防止其出现扭动,以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开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开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头部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导轨;3、直线电机;4、电推杆;5、定位导轨;6、线性马达;7、机械臂;8、角膜缝合机;9、头部固定器;10、开睑机构;11、竖支撑杆;12、第一传动机构;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传动机构;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传动机构;17、第三连接杆;18、角度调节机构;19、斜支撑杆;20、传动盒;21、驱动电机;22、传动蜗杆;23、计数器;24、传动蜗轮;25、限位导轨;26、第一卡扣;27、横支撑架;28、第二卡扣;29、竖支撑架;30、第三卡扣;31、上支撑架;32、支撑筒;33、滑动块;34、上支撑杆;35、支撑竖杆;36、弹性夹杆;37、弹性弯杆;38、定位点块;39、支撑座;40、限位杆;41、限位架;42、限位卡扣;43、海绵块;44、卷簧转杆;45、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两侧靠边的区域均安装有支撑导轨2,两个支撑导轨2上均安装有直线电机3,两个直线电机3的顶部中心均安装有电推杆4,两个电推杆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共轴心且左右对称,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下部安装有定位导轨5,两个支撑杆的另一侧端部均安装有第一配重块,两个定位导轨5上均安装有线性马达6,两个线性马达6的下侧均安装有机械臂7,两个机械臂7的下端均安装有角膜缝合机8,两个支撑导轨2之间设置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开睑机构10,开睑机构10之间设置有头部固定器9,本装置安装在病床的头部,患者将头部枕入头部固定器9中,通过头部固定器9对患者头部限位,防止患者扭动头部造成手术失败,随后将开睑机构10安装到患者的受伤眼睛上,保持患者的眼睑睁开的状态同时对患者的眼睛进行准确定位,随后根据定位运行直线电机3、电推杆4和线性马达6,从而将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移动到患者眼睛的正上方,随后通过机械臂7对角膜缝合机8的姿态进行精细的调整,并通过两个角膜缝合机8的配合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治疗。
机械臂7包括竖支撑杆11,竖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线性马达6的下侧面中心处,竖支撑杆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3,竖支撑杆11的下端与第一连接杆13的上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2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第一连接杆13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杆15的上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4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5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5与第三连接杆17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6活动连接,第三连接杆17的下端设置有斜支撑杆19,第三连接杆17的下端与斜支撑杆19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8活动连接,斜支撑杆19的下端与角膜缝合机8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三连接杆17共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4保持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三连接杆17的竖直状态,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2、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传动机构14组成的高度调节结构对角膜缝合机8的高度进行精细的调整,第一传动机构12上下摆动第一连接杆13,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13下端的高度,随着第一连接杆13的上下摆动第二传动机构14调整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杆13的夹角,从而使第二连接杆15始终保持竖直,第三传动机构16沿着轴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三连接杆17,从而转动角膜缝合机8,使其根据需求进行等角度地转动,角度调节机构18上下摆动斜支撑杆19,调整角膜缝合机8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以最合适的角度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治疗。
第一传动机构12、第二传动机构14、第三传动机构16以及角度调节机构18均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盒20,传动盒20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传动蜗轮24,传动蜗轮24的轴心处开设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同时贯穿传动盒20的两侧壁,传动蜗轮24与传动盒20转动连接,圆形通槽内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用以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安装的位置进行固定,传动蜗轮24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蜗杆22,传动蜗杆22的中部与传动蜗轮24啮合传动,传动蜗杆22的一端安装有计数器23,通过计数器23记录传动蜗杆22的转动圈数,传动蜗杆22的另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驱动轴端部与传动蜗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1为步进电机,在驱动电机21转动传动蜗杆22时,通过转动圈数记录传动蜗轮24的转动角度,并通过步进电机本身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传动蜗轮24进一步地获得精细的角度调节,传动盒2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配重块,传动盒20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开睑机构10包括限位导轨25,限位导轨25与支撑导轨2保持平行,限位导轨25上安装有第一卡扣26,第一卡扣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支撑架27,第一卡扣2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配置块,横支撑架27与底座1保持平行,横支撑架27上安装有第二卡扣28,第二卡扣28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支撑架29,竖支撑架29上安装有第三卡扣30,第三卡扣30的一侧安装有上支撑架31,第三卡扣3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配重块,上支撑架31的一端与第三卡扣30固定连接,上支撑架31的另一端安装有开睑器,在限位导轨25上调整第一卡扣26的位置并将第一卡扣26与限位导轨25固定住,然后在横支撑架27上调整第二卡扣28的位置并固定,最后竖支撑架29上调整第三卡扣30的位置,从而将开睑器安装在患者眼睛上,并通过开睑器将患者的上下眼睑保持打开状态,防止其闭合,通过开睑机构10进行三维的定位调整,使得开睑器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患者的眼睛上,防止由于定位不准或开睑器悬空造成患者的眼睛位置晃动或发生变形,导致手术失败。
开睑器包括支撑筒32,支撑筒3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筒32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支撑筒32的另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滑动杆的上端贯穿条形槽,且滑动杆中部的外周与条形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杆的上端埋设在滑动块33内,滑动块33滑动套接在支撑筒32上,滑动块33的滑动路径是条形槽,支撑筒32的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滑动块33和固定块的上侧均安装有上支撑杆34,两个上支撑杆3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呈上下对称的支撑竖杆35,支撑竖杆35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弹性夹杆36,两对弹性夹杆36之间均安装有弹性弯杆37,弹性夹杆36的端部与弹性弯杆37的端部转动连接,弹性夹杆36与弹性弯杆37的连接处安装有定位点块38,四个定位点块38分别位于一虚拟矩形的四角上,虚拟矩形为本装置的定位矩形框,且虚拟矩形的中心设置为患者眼睛的瞳孔中心,使用时移动滑动块33,拨动患者的眼睑,并将患者的眼睑与两个弹性弯杆37相抵接,随后滑动块33复位,两侧支撑竖杆35相互靠拢,带动弹性夹杆36向上下两侧摆动,两个弹性弯杆37分别向上下推动患者的眼睑,从而通过弹性弯杆37和弹性夹杆36保持患者的眼睑呈打开状,并通过定位点块38的定位从而精准地对患者的眼睛进行治疗。
头部固定器9包括支撑座39,支撑座39的两侧呈倾斜状且相互对称,支撑座39的一侧安装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限位杆40,支撑座39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架41,限位杆40贯穿限位架41的底部,限位架41的一侧与支撑座39的一侧相互对应,限位架41的另一侧在贯通处安装有限位卡扣42,限位卡扣42套设在限位杆40的外周,限位架41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块43,海绵块43的一侧开设有凹陷槽,凹陷槽呈弧形,支撑座39的两侧均安装有卷簧转杆44,卷簧转杆44的两端与支撑座39之间通过卷簧弹性转动,卷簧转杆4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5,两个支撑板45相对的侧面以及支撑座39的上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使用时向外拉动支撑板45,将患者的头部枕在支撑座39上,随后松开支撑板45,通过支撑板45固定住患者的腮部防止患者扭动头部,随后先松开限位卡扣42,再推动限位架41,凹陷槽与患者的头顶相对应,通过限位架41和支撑板45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并拧紧限位卡扣42,从而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支撑座39上,防止其出现扭动,以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
开睑机构10上缠绕有细管,细管的端部位于固定块上所安装的支撑竖杆35的端部,使用时细管内填充有湿润液,湿润液通过细管输送到患者的眼睛上,从而使患者的眼睛浸润在湿润液中,从而保持湿润。
底座1上还设置有储藏盒,储藏盒中等距排列有若干针头,针头的尾端均安装有缝线,缝线的长度为2.95毫米到3.05毫米,针头的直径为480微米到540微米之间,使用时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取针头,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住角膜的边缘,并配合针头进行缝合,当缝完一针时,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则夹住缝线的端部,两个角膜缝合机8相互配合,分离针头和缝线,随后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缝线以患者眼睛的瞳孔为圆心等角度均匀设置,相邻两个缝线之间的夹角为20度到24度。
本发明在使用时,具体步骤包括:
先让患者躺下并将头部枕入头部固定器9中,向外拉动支撑板45,将患者的头部枕在支撑座39上,随后松开支撑板45,通过支撑板45固定住患者的腮部防止患者扭动头部,随后先松开限位卡扣42,再推动限位架41,凹陷槽与患者的头顶相对应,通过限位架41和支撑板45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并拧紧限位卡扣42,从而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支撑座39上;
随后在限位导轨25上调整第一卡扣26的位置并将第一卡扣26与限位导轨25固定住,然后在横支撑架27上调整第二卡扣28的位置并固定,最后竖支撑架29上调整第三卡扣30的位置,从而将开睑器安装在患者眼睛上;
再移动滑动块33,拨动患者的眼睑,并将患者的眼睑与两个弹性弯杆37相抵接,随后滑动块33复位,两侧支撑竖杆35相互靠拢,带动弹性夹杆36向上下两侧摆动,两个弹性弯杆37分别向上下推动患者的眼睑,从而通过弹性弯杆37和弹性夹杆36保持患者的眼睑呈打开状,并通过定位点块38对患者的眼睛进行准确定位;
随后依次运行直线电机3、电推杆4和线性马达6,启动机械臂7,通过角膜缝合机8取出缝针,随后再将角膜缝合机8移动到患者眼睛的正上方;
再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2上下摆动第一连接杆13,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13下端的高度,随着第一连接杆13的上下摆动第二传动机构14调整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杆13的夹角,从而使第二连接杆15始终保持竖直,第三传动机构16沿着轴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三连接杆17,从而转动角膜缝合机8,使其根据需求进行等角度地转动,角度调节机构18上下摆动斜支撑杆19,调整角膜缝合机8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以最合适的角度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治疗;
最后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取针头,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住角膜的边缘,并配合针头进行缝合,当缝完一针时,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则夹住缝线的端部,两个角膜缝合机8相互配合,分离针头和缝线,随后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缝线以患者眼睛的瞳孔为圆心等角度均匀设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导轨(2),两个所述支撑导轨(2)上均安装有直线电机(3),两个所述直线电机(3)均安装有电推杆(4),两个所述电推杆(4)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下部均安装有定位导轨(5),两个所述定位导轨(5)上均安装有线性马达(6),两个所述线性马达(6)的下侧均安装有机械臂(7),两个所述机械臂(7)的下端均安装有角膜缝合机(8),两个所述支撑导轨(2)之间设置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开睑机构(10),所述开睑机构(10)之间设置有头部固定器(9);
所述机械臂(7)包括竖支撑杆(11),所述竖支撑杆(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3),所述竖支撑杆(11)与第一连接杆(13)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3)与第二连接杆(15)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与第三连接杆(17)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6)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7)的下端设置有斜支撑杆(19),所述第三连接杆(17)与斜支撑杆(19)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8)活动连接,所述斜支撑杆(19)与角膜缝合机(8)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2)、第二传动机构(14)、第三传动机构(16)以及角度调节机构(18)均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盒(20),所述传动盒(20)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传动蜗轮(24),所述传动蜗轮(24)的轴心处开设有圆形通槽,所述圆形通槽同时贯穿传动盒(20)的两侧壁,所述传动蜗轮(24)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蜗杆(22),所述传动蜗杆(22)与传动蜗轮(24)啮合传动,所述传动蜗杆(22)的一端安装有计数器(23),所述传动蜗杆(22)的另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为步进电机;
所述开睑机构(10)包括限位导轨(25),所述限位导轨(25)上安装有第一卡扣(26),所述第一卡扣(26)的一侧安装有横支撑架(27),所述横支撑架(27)上安装有第二卡扣(28),所述第二卡扣(28)的上侧安装有竖支撑架(29),所述竖支撑架(29)上安装有第三卡扣(30),所述第三卡扣(30)的一侧安装有上支撑架(31),所述上支撑架(31)的一端安装有开睑器;
所述开睑器包括支撑筒(32),所述支撑筒(3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有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33)滑动套接在支撑筒(32)上,所述支撑筒(32)的一侧端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滑动块(33)和固定块的上侧均安装有上支撑杆(34),两个所述上支撑杆(34)的上端均安装有一对支撑竖杆(35),所述支撑竖杆(35)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弹性夹杆(36),两对弹性夹杆(36)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弹性弯杆(37),所述弹性夹杆(36)与弹性弯杆(37)的连接处安装有定位点块(38);
所述头部固定器(9)包括支撑座(39),所述支撑座(39)的一侧安装有一对限位杆(40),所述支撑座(39)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架(41),所述限位杆(40)贯穿限位架(41)的底部,所述限位架(41)在贯通处安装有限位卡扣(42),所述限位卡扣(42)套设在限位杆(40)的外周,所述限位架(41)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块(43),所述海绵块(43)的一侧开设有凹陷槽,所述支撑座(39)的两侧均安装有卷簧转杆(44),所述卷簧转杆(4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5);
开睑机构(10)上缠绕有细管,细管的端部位于固定块上所安装的支撑竖杆(35)的端部,使用时细管内填充有湿润液,湿润液通过细管输送到患者的眼睛上,从而使患者的眼睛浸润在湿润液中,从而保持湿润、底座(1)上还设置有储藏盒,储藏盒中等距排列有若干针头,针头的尾端均安装有缝线,缝线的长度为2.95毫米到3.05毫米,针头的直径为480微米到540微米之间,使用时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取针头,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住角膜的边缘,并配合针头进行缝合,当缝完一针时,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则夹住缝线的端部,两个角膜缝合机(8)相互配合,分离针头和缝线,随后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缝线以患者眼睛的瞳孔为圆心等角度均匀设置,相邻两个缝线之间的夹角为20度到24度以及让患者躺下并将头部枕入头部固定器(9)中,向外拉动支撑板(45),将患者的头部枕在支撑座(39)上,随后松开支撑板(45),通过支撑板(45)固定住患者的腮部防止患者扭动头部,随后先松开限位卡扣(42),再推动限位架(41),凹陷槽与患者的头顶相对应,通过限位架(41)和支撑板(45)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并拧紧限位卡扣(42),从而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支撑座(39)上;
随后在限位导轨(25)上调整第一卡扣(26)的位置并将第一卡扣(26)与限位导轨(25)固定住,然后在横支撑架(27)上调整第二卡扣(28)的位置并固定,最后竖支撑架(29)上调整第三卡扣(30)的位置,从而将开睑器安装在患者眼睛上;
再移动滑动块(33),拨动患者的眼睑,并将患者的眼睑与两个弹性弯杆(37)相抵接,随后滑动块(33)复位,两侧支撑竖杆(35)相互靠拢,带动弹性夹杆(36)向上下两侧摆动,两个弹性弯杆(37)分别向上下推动患者的眼睑,从而通过弹性弯杆(37)和弹性夹杆(36)保持患者的眼睑呈打开状,并通过定位点块(38)对患者的眼睛进行准确定位;
随后依次运行直线电机(3)、电推杆(4)和线性马达(6),启动机械臂(7),通过角膜缝合机(8)取出缝针,随后再将角膜缝合机(8)移动到患者眼睛的正上方;
再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2)上下摆动第一连接杆(13),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13)下端的高度,随着第一连接杆(13)的上下摆动第二传动机构(14)调整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杆(13)的夹角,从而使第二连接杆(15)始终保持竖直,第三传动机构(16)沿着轴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三连接杆(17),从而转动角膜缝合机(8),使其根据需求进行等角度地转动,角度调节机构(18)上下摆动斜支撑杆(19),调整角膜缝合机(8)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以最合适的角度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治疗;
最后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取针头,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夹住角膜的边缘,并配合针头进行缝合,当缝完一针时,另一个角膜缝合机(8)的工作端则夹住缝线的端部,两个角膜缝合机(8)相互配合,分离针头和缝线,随后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缝线以患者眼睛的瞳孔为圆心等角度均匀设置。
CN202110675018.1A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Active CN113288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5018.1A CN113288578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5018.1A CN113288578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8578A CN113288578A (zh) 2021-08-24
CN113288578B true CN113288578B (zh) 2022-12-20

Family

ID=7732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5018.1A Active CN113288578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8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0113B (zh) * 2023-03-30 2023-10-24 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 联动式颅脑手术头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976A (zh) * 2005-07-21 2005-12-28 复旦大学 一种手术导航工具
CN208942240U (zh) * 2018-07-25 2019-06-07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眼科用可实时调节开睑器
US10842674B2 (en) * 2018-08-07 2020-11-24 Amo Development, Llc High speed corneal lenticular incision using a femtosecond laser
US11006823B2 (en) * 2019-01-28 2021-05-18 Amo Development,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canning of cornea and retina
CN210447097U (zh) * 2019-05-29 2020-05-05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改良式无痕儿童开睑器
CN210697841U (zh) * 2019-07-02 2020-06-09 威海市立医院 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
CN211381538U (zh) * 2019-11-12 2020-09-01 刘霞 眼科用坐姿开睑器
KR102243321B1 (ko) * 2020-02-13 2021-04-22 학교법인 건국대학교 눈꺼풀 고정 기구
CN111281726A (zh) * 2020-02-28 2020-06-16 朱岷山 一种神经外科诊疗器
CN212547563U (zh) * 2020-03-18 2021-02-19 哈斯艳·吐尔逊 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
CN111529297A (zh) * 2020-06-07 2020-08-14 李雷祥 一种神经外科用组合式手术架
CN112168482A (zh) * 2020-08-21 2021-01-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眼科角膜移植手术机器人操作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8578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8578B (zh) 一种眼角膜缝合装置
EP0442156A1 (en) Automatic corneal shaper
US4123982A (en) Blind suturing apparatus
CN113143360A (zh) 一种眼科临床用眼睑辅助扩撑装置
AU773681B2 (en) Microkeratom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rneal resections
CN209751531U (zh) 一种眼科手术头部固定装置
CN208942240U (zh) 一种眼科用可实时调节开睑器
CN108578060B (zh) 一种白内障手术用一体化截囊撕囊装置
CN211796668U (zh) 一种医用缝合针穿线器
CN216221989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巩膜暴露装置
CN108685626A (zh) 人工晶状体
CN213030743U (zh) 一种医疗用盂唇缝合装置
CN211300133U (zh) 眼科送气式开睑器
CN113974963A (zh) 玻璃体腔辅助注药装置
CN208130095U (zh) 一种眼科限位镊
KR20200042432A (ko) 조정 봉합술용 보조장치
CN214414856U (zh) 一种用于缝合鼻中隔手术的小型贯穿缝合器
CN219557422U (zh) 一种胬肉拆线镊
CN115778454A (zh) 一种可调节的眼球固定及开睑器
CN210078031U (zh) 一种实用性好的眼科缝合器
CN220876823U (zh) 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
CN113491585B (zh) 一种具有无创固定功能的局部麻醉装置
CN215273404U (zh) 一种糖尿病治疗仪用连接线整理装置
CN110464539A (zh) 一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用推注装置辅助架
CN116172826B (zh)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头部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