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7550A -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7550A
CN113287550A CN202110601896.9A CN202110601896A CN113287550A CN 113287550 A CN113287550 A CN 113287550A CN 202110601896 A CN202110601896 A CN 202110601896A CN 113287550 A CN113287550 A CN 113287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frame
small
frame
ginseng seedl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18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7550B (zh
Inventor
罗鹏
任春华
李卓波
马波
江晓
陈廷
王艳红
胡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6018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7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7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7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7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7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3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ponges, sea urchins or sea cucumb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包括方框架和若干固定桩、撑杆、栖居管;方框架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内部的若干条横梁,边框底面四角均设置有架孔,横梁顶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梁孔,固定桩下端呈箭头状,上端插入架孔以固定于方框架下方,撑杆下端插入横梁孔以固定于方框架上方,栖居管沿撑杆轴向间隔设置在撑杆上,每个栖居管顶面和底面均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微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的方法。本发明能够为小规格海参提供栖息、躲避敌害的理想场所,实现小规格海参底播生态增养殖。

Description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参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是海产八珍之一,既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世界上绝大部分海参种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海参消费需求强劲,海参养殖业、增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仅有北方的仿刺参得到大规模的养殖和生态增养殖。我国南海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具有丰富的海参种类,但一直未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近十余年来,受到过度捕捞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南海海参资源濒临枯竭,迫切需要进行南海海参的养殖和生态增养殖,以维持南海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并满足社会消费需求。
我国前期已经建立了糙海参、糙刺参、小疣刺参和玉足海参的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但在试验中发现:如果在室内进行大规格海参培育,不仅会大量增加成本,而且由于室内养殖密度高,使得海参生长速度慢,规格参差不齐,且容易死亡。而底播增养殖可以很好地解决室内养殖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如果直接采用小规格海参苗种进行底播增养殖,海参的成活率很低,主要是由于小规格海参的防御系统(如毒素、居维氏管)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敌害生物,如蟹类、螺类和鱼类等的攻击。因此,进行小规格海参底播生态增养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以躲避敌害。礁石是天然状态下海参的主要栖息场所,但是在天然海域中,这些天然礁石同样也适合蟹类、螺类和鱼类栖息,因此适合小规格海参栖息、躲避敌害的理想场所十分有限。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野外人工移植海参喜欢在PVC管道中栖居,说明海参适应管道造就的环境。虽然专利CN104823897B公开了一种底播海参苗种专用装置,但该装置仅用于投放海参苗种,并非用于生态增养殖的过程。专利CN103081830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刺参底播养殖的生态贝壳礁制作方法,该方法将附着牡蛎苗的扇贝壳投入刺参底播养殖海域,通过牡蛎长期生长形成的牡蛎礁为大规格海参提供栖息场所,应用该方法并非解决直接投放小规格海参苗进行生态增养殖所面临的问题,且该方法中采用的贝壳礁也并非是一种人工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包括方框架和若干固定桩、撑杆、栖居管;
方框架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内部的若干条横梁,边框底面四角均设置有架孔,横梁顶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梁孔,固定桩下端呈箭头状,上端插入架孔以固定于方框架下方,撑杆下端插入横梁孔以固定于方框架上方,栖居管沿撑杆轴向间隔设置在撑杆上,每个栖居管顶面和底面均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微孔。
优选的,所述方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框架边长为80-100cm,边框宽度6-8cm。
优选的,所述方框架底面四角的架孔的孔径15-25mm。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为木质,截面直径15-25mm。
优选的,所述方框架内部有9-11条横梁,横梁宽5-7cm。
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的横梁孔为10-15个,孔径10-15mm。
优选的,所述撑杆长15-20cm,孔径10-15mm,材质为竹子。
优选的,所述撑杆上固定的栖居管为4-6个,栖居管孔径10-15mm,微孔孔径1-3mm。
优选的,所述栖居管通过棕绳绑定于撑杆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好方框架、固定桩和撑杆,其中,撑杆上已绑定好栖居管;
2)将方框架、固定桩和撑杆通过船运输到底播生态增养殖的预定海域,在船上进行现场组装,组装时,直接将固定桩锤入方框架的架孔,将撑杆锤入横梁上的横梁孔即可;
3)组装完成后,将整个装置平稳投放到预定海域,再人工投放海参苗。
本发明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天然礁石、人工渔礁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与积极效果:
(1)本发明装置形状扁平,可通过固定桩嵌入海底沉积物,由于上部撑杆之间有大量空隙,水流阻力很小,因此与天然礁石、人工渔礁相比,重量轻,但在海底的稳固性强。
(2)本发明装置采用模板块组装,可在生态增养殖海域进行快速组装,相比人工渔礁,便于运输,且一次运输的有效运载量大。
(3)本发明的单个装置可提供多达1320个栖居管道,供小规格海参栖息和躲避敌害。目前国内外所见的人工渔礁并不适合小规格海参栖息,如在人工渔礁上开出大量栖息孔,将大量增加人工渔礁制作成本,并增加工艺难度。如技术背景所述,天然礁石数量有限,且孔隙有限,无法容纳大量的参苗。
(4)本发明单个装置提供大量可供海参栖居的管道。海参苗常见的敌害生物因身体形态原因均无法进入管道内,因此海参苗的安全得到保障,生存率大幅提高。
(5)本发明装置的栖居管开有多个小孔,既方便了管道内的水交换,也有利于海参食物进入以及排泄物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撑杆放大图;
图4为栖居管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方框架;2-固定桩;3-撑杆;4-栖居管;5-棕绳;11-边框;12-横梁;13-钢筋;14-架孔;41-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方框架1、固定桩2、撑杆3、栖居管4和棕绳5。
方框架1的主要制作材料为水泥、沙子和钢筋,采用常规的水泥预制件工艺制成。方框架1的边框11由4个边长80cm、边宽6cm的水泥柱组成,内部有9条横梁12,横梁12宽5cm。边框11及横梁12内部均有钢筋13。方框架1底面四角设四个架孔14,孔径15mm。
固定桩2为木质,截面直径15mm,下端呈箭头状,便于插入到海底沉积物中,上端通过架孔14固定于方框架1下方。方框架1上的横梁12的顶面间隔开有横梁孔,每一横梁12上的横梁孔的数量为10个,孔径10mm。撑杆3长15cm,孔径10mm,材质为竹子,撑杆3下端插入横梁孔中实现撑杆3的固定。栖居管4通过棕绳5绑定于撑杆3上,每个撑杆3上固定4个栖居管4,可成对间隔布置。栖居管4孔径10mm,每一个栖居管4顶面和底面开4个微孔41,孔径1mm。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方框架1、固定桩2、撑杆3、栖居管4和棕绳5。
方框架1的主要制作材料为水泥、沙子和钢筋,采用常规的水泥预制件工艺制成。方框架1的边框11由4个边长90cm、边宽7cm的水泥柱组成,内部有10条横梁12,横梁12宽6cm。边框11及横梁12内部均有钢筋13。方框架1底面四角设四个架孔14,孔径20mm。
固定桩2为木质,截面直径20mm,下端呈箭头状,上端通过架孔14固定于方框架1下方。方框架1上的横梁12的顶面间隔开有横梁孔,每一横梁12上的横梁孔的数量为13个,孔径13mm。撑杆3长17cm,孔径13mm,材质为竹子,撑杆3下端插入横梁孔中实现撑杆3的固定。栖居管4通过棕绳5绑定于撑杆3上,每个撑杆3上固定5个栖居管4。栖居管4孔径13mm,每一个栖居管4顶面和底面开5个微孔41,孔径2mm。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方框架1、固定桩2、撑杆3、栖居管4和棕绳5。
方框架1的主要制作材料为水泥、沙子和钢筋,采用常规的水泥预制件工艺制成。方框架1的边框11由4个边长100cm、边宽8cm的水泥柱组成,内部有11条横梁12,横梁12宽7cm。边框11及横梁12内部均有钢筋13。方框架1底面四角设四个架孔14,孔径25mm。
固定桩2为木质,截面直径25mm,下端呈箭头状,上端通过架孔14固定于方框架1下方。方框架1上的横梁12的顶面间隔开有横梁孔,每一横梁12上的横梁孔的数量为15个,孔径15mm。撑杆3长20cm,孔径15mm,材质为竹子,撑杆3下端插入横梁孔中实现撑杆3的固定。栖居管4通过棕绳5绑定于撑杆3上,每个撑杆3上固定6个栖居管4。栖居管4孔径15mm,每一个栖居管4顶面和底面开6个微孔41,孔径3mm。
实施例4
一种如图1-4所示的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预制好方框架1、固定桩2和撑杆3(连栖居管4),将上述零部件通过船运输到底播生态增养殖的预定海域,在船上进行现场组装。组装时直接将固定桩2锤入架孔14,将撑杆3(连栖居管4)锤入横梁孔即可。组装后,将完整装置平稳投放到预定海域,再人工投放海参苗。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架(1)和若干固定桩(2)、撑杆(3)、栖居管(4);
方框架(1)包括边框(11)和设置在边框(11)内部的若干条横梁(12),边框(11)底面四角均设置有架孔(14),横梁(12)顶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梁孔,固定桩(2)下端呈箭头状,上端插入架孔(14)以固定于方框架(1)下方,撑杆(3)下端插入横梁孔以固定于方框架(1)上方,栖居管(4)沿撑杆(3)轴向间隔设置在撑杆(3)上,每个栖居管(4)顶面和底面均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微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架(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框架(1)边长为80-100cm,边框(11)宽度6-8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架(1)底面四角的架孔(14)的孔径15-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2)为木质,截面直径15-2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架(1)内部有9-11条横梁(12),横梁(12)宽5-7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2)上的横梁孔为10-15个,孔径1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3)长15-20cm,孔径10-15mm,材质为竹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3)上固定的栖居管为4-6个,栖居管(4)孔径10-15mm,微孔(41)孔径1-3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栖居管(4)通过棕绳(5)绑定于撑杆(3)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好方框架(1)、固定桩(2)和撑杆(3),其中,撑杆(3)上已绑定好栖居管(4);
2)将方框架(1)、固定桩(2)和撑杆(3)通过船运输到底播生态增养殖的预定海域,在船上进行现场组装,组装时,直接将固定桩(2)锤入方框架(1)的架孔(14),将撑杆(3)锤入横梁(12)上的横梁孔(14)即可;
3)组装完成后,将整个装置平稳投放到预定海域,再人工投放海参苗。
CN202110601896.9A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287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1896.9A CN113287550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1896.9A CN113287550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7550A true CN113287550A (zh) 2021-08-24
CN113287550B CN113287550B (zh) 2022-04-12

Family

ID=77326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1896.9A Active CN113287550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75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3589A (zh) * 2022-01-25 2022-03-2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开放海域热带海参苗种底播增殖方法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0070A1 (en) * 2006-11-13 2008-05-22 So Sun Ra Seabed-fixed marine structure functioning as artificial reef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444195A (zh) * 2008-12-19 2009-06-0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浅海近岸海域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
CN102067823A (zh) * 2010-11-19 2011-05-25 长海县广鹿泰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筏网箱海参养殖装置及海参养殖方法
CN202184049U (zh) * 2011-07-08 2012-04-11 华侨大学 一种海底海参养殖装置
CN202406807U (zh) * 2011-08-23 2012-09-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塑砼复合材料矩阵型增殖鱼礁
CN102948379A (zh) * 2011-08-23 2013-0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Hdpe塑砼复合矩阵型海参鲍鱼增殖礁及其构建方法
CN102972318A (zh) * 2012-12-10 2013-03-2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软质海底的海参底播养殖设施
CN203968948U (zh) * 2014-07-04 2014-12-03 海南大学 海底流沙环境珊瑚移植礁基
KR20150003000A (ko) * 2013-06-28 2015-01-08 장철중 축제식 해삼 양식장의 수온 조절 방법
CN104429912A (zh) * 2014-11-11 2015-03-25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海黍子增殖礁及使用方法
CN104430073A (zh) * 2014-11-05 2015-03-25 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浅海的海珍品养殖装置
CN104663552A (zh) * 2015-03-23 2015-06-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及其构建方法
CN104823897A (zh) * 2015-06-05 2015-08-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底播海参苗种专用装置
CN205213860U (zh) * 2015-12-25 2016-05-11 刘佳平 一种海参养殖附着基
KR20160094661A (ko) * 2015-02-02 2016-08-10 제주특별자치도(제주특별자치도해양수산연구원장) 홍해삼의 중간육성틀을 이용한 홍해삼의 중간육성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종묘 방류방법
KR101728423B1 (ko) * 2016-09-26 2017-04-21 대한민국 경량형 해삼증식용 해삼집
CN106857321A (zh) * 2017-02-22 2017-06-20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动物的蜂巢式水底遮蔽物及使用方法
JP2017176017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株式会社西村組 稚ナマコの中間育成施設及び放流方法
CN110637777A (zh) * 2019-11-06 2020-01-03 杨桂连 一种立体高密度水产饲养育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0070A1 (en) * 2006-11-13 2008-05-22 So Sun Ra Seabed-fixed marine structure functioning as artificial reef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444195A (zh) * 2008-12-19 2009-06-0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浅海近岸海域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
CN102067823A (zh) * 2010-11-19 2011-05-25 长海县广鹿泰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筏网箱海参养殖装置及海参养殖方法
CN202184049U (zh) * 2011-07-08 2012-04-11 华侨大学 一种海底海参养殖装置
CN202406807U (zh) * 2011-08-23 2012-09-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塑砼复合材料矩阵型增殖鱼礁
CN102948379A (zh) * 2011-08-23 2013-0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Hdpe塑砼复合矩阵型海参鲍鱼增殖礁及其构建方法
CN102972318A (zh) * 2012-12-10 2013-03-2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软质海底的海参底播养殖设施
KR20150003000A (ko) * 2013-06-28 2015-01-08 장철중 축제식 해삼 양식장의 수온 조절 방법
CN203968948U (zh) * 2014-07-04 2014-12-03 海南大学 海底流沙环境珊瑚移植礁基
CN104430073A (zh) * 2014-11-05 2015-03-25 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浅海的海珍品养殖装置
CN104429912A (zh) * 2014-11-11 2015-03-25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海黍子增殖礁及使用方法
KR20160094661A (ko) * 2015-02-02 2016-08-10 제주특별자치도(제주특별자치도해양수산연구원장) 홍해삼의 중간육성틀을 이용한 홍해삼의 중간육성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종묘 방류방법
CN104663552A (zh) * 2015-03-23 2015-06-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及其构建方法
CN104823897A (zh) * 2015-06-05 2015-08-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底播海参苗种专用装置
CN205213860U (zh) * 2015-12-25 2016-05-11 刘佳平 一种海参养殖附着基
JP2017176017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株式会社西村組 稚ナマコの中間育成施設及び放流方法
KR101728423B1 (ko) * 2016-09-26 2017-04-21 대한민국 경량형 해삼증식용 해삼집
CN106857321A (zh) * 2017-02-22 2017-06-20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动物的蜂巢式水底遮蔽物及使用方法
CN110637777A (zh) * 2019-11-06 2020-01-03 杨桂连 一种立体高密度水产饲养育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忠义等: "中国海洋牧场研究现状与发展", 《水产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3589A (zh) * 2022-01-25 2022-03-2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开放海域热带海参苗种底播增殖方法
CN114223589B (zh) * 2022-01-25 2023-03-1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开放海域热带海参苗种底播增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7550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4203B (zh) 组合式人工鱼礁
US526925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wing oyster reef
CN201894116U (zh) 饵料培养型贝壳混凝土礁
KR101883836B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조립식 구조물
CN107018889A (zh)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人工藻礁
KR100999372B1 (ko) 파이프형 인공 어초
CN113287550B (zh) 一种小规格参苗底播生态增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632755B (zh) 人工贝壳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0850A (zh) 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
CN102792904A (zh) 三曲面海藻林鱼礁
KR20130014172A (ko) 침하식 해삼 가두리 양식 장치
KR101198069B1 (ko) 콘크리트 인공어초
CN108207728A (zh) 生态大水深鱼礁网箱一体化海洋牧场及系统及方法
CN105075937B (zh) 一种菲律宾蛤仔白苗海区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1836608B (zh) 室内培育重壳青蟹的方法
KR200477518Y1 (ko) 바다숲 조성용 십자형 해중림초
CN103053454A (zh) 一种适用于多元混养的海珍品增殖礁体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54824U (zh) 一种帘式刺参稚参室外规模化采苗设施
CN212589664U (zh) 一种木桩混凝土人工鱼礁
CN108377938A (zh) 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
CN214102809U (zh) 一种用于水下生境改良的木石材质的杩槎结构
CN112471025A (zh) 一种用于鱼类苗种池塘养殖的网箱及养殖方法
KR101889652B1 (ko) 굴 양식 장치 및 양식 방법
CN216650981U (zh) 一种工厂化鲍鱼养殖设施
KR200477377Y1 (ko) 바다숲 조성용 상자형 해중림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