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9796A -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9796A
CN113279796A CN202110734872.0A CN202110734872A CN113279796A CN 113279796 A CN113279796 A CN 113279796A CN 202110734872 A CN202110734872 A CN 202110734872A CN 113279796 A CN113279796 A CN 113279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ember
anchor rod
anchor
ro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48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雪冬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1107348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9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9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979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 E21D20/003Machines for drilling anchor holes and setting anchor bolts
    • E21D20/006Machines for drilling anchor holes and setting anchor bolts having magazines for storing and feeding anchoring-bo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包括支架、锚杆、分配部、移出部及锚入部;分配部设于支架上,用于存放锚杆并将锚杆单根取出;移出部设于支架上,用于承接分配部取出的锚杆并横移一段距离,并能将锚杆变换方位且将锚杆一端放入锚入部;锚入部设于支架上,用于承接移出部输送的锚杆,并将锚杆钻入巷顶。分配部分配单根锚杆且使锚杆呈水平方位,移出部承接分配部分配的锚杆,锚杆位于移出部呈水平时,将挡板单个套在锚杆上,移出部将锚杆变换方位且将锚杆一端放入锚入部,锚入部将锚杆升到巷道的顶部并钻入巷顶。上述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锚杆钻入巷顶,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无需人工在掘锚机上工作,避免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支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背景技术
掘锚机又叫掘锚一体机,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掘进与支护的机械设备,能够实现边掘进边支护的一体化集成装备,掘锚机作为一个先进的机械设备,其组成机构十分复杂,但往往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龙门机架、TRS临时支撑系统、钻臂系统、延伸机构、液压传动系统。掘锚机在煤矿井下巷道的使用比较广泛,虽然锚护和掘进可以同时进行,但是锚护时间较长严重制约掘锚机巷道的掘进速度。
目前国内外掘锚机在支护过程中的锚杆锚入巷顶还依赖于操作工在掘锚机上进行手工操作,操作费时费力,且井下巷道的工作环境恶劣,操作工在掘锚机上工作,不但存在安全隐患,且封闭的空间及弥漫的灰尘严重危胁操作工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掘锚机在支护过程中锚杆锚入巷顶还依赖于操作工在掘锚机上进行手工操作,操作费时费力,且井下巷道的工作环境恶劣,操作工在掘锚机上工作,不但存在安全隐患,且封闭的空间及弥漫的灰尘严重危胁操作工的身体健康等问题。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包括支架、锚杆、分配部、移出部及锚入部;
所述分配部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存放所述锚杆并将所述锚杆单根取出;
所述移出部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承接分配部取出的所述锚杆并横移一段距离,并能将所述锚杆变换方位且将所述锚杆一端放入锚入部;
所述锚入部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承接移出部输送的所述锚杆,并将所述锚杆钻入巷顶。
分配部分配单根锚杆且使锚杆呈水平方位,移出部承接分配部分配的锚杆,锚杆位于移出部呈水平时,将挡板单个套在锚杆上,移出部将锚杆变换方位且将锚杆一端放入锚入部,锚入部将锚杆升到巷道的顶部并钻入巷顶。上述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锚杆钻入巷顶,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无需人工在掘锚机上工作,避免了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锚杆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扳手头及螺旋钻杆,所述扳手头上固设有挡环。挡环将套入锚杆的挡板挡住,从而使得锚杆钻入巷顶时将铺设的网托住。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部包括存放箱、链轮、转动轴、链条、分隔齿及分配驱动件,所述存放箱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锚杆头尾一致码放在所述存放箱内,所述锚杆的两端支撑在所述存放箱的箱底,所述存放箱的一侧开设有仅能容纳单根所述锚杆通过的窗口,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链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链条套设于两间隔设置的所述链轮上且与所述链轮啮合,所述分隔齿固定设于所述链条的链节上且插入所述存放箱的底部的所述锚杆间,每两个所述分隔齿间可容纳一所述锚杆,所述分配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一所述转动轴的端部驱动连接,所述分配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驱动所述链条转动,从而通过所述分隔齿的移动将所述锚杆单根取出。取出的锚杆都是位于存放箱底部的锚杆,每取出一根,链条上的分隔齿前进一个间距,存放箱内的锚杆在重力作用下将填入新进入存放箱内的分隔齿的间距内,取锚杆准确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移出部包括导向板、承接夹紧机构及横移驱动件,两块所述导向板位于一所述链轮的旁边且固设于所述支架上,两块所述导向板围成V形腔,所述V形腔承接从所述链条上掉落的所述锚杆,所述V形腔的底部与所述承接夹紧机构连通,所述承接夹紧机构将所述锚杆夹住且能将所述锚杆变换方位,所述承接夹紧机构与所述支架水平滑动连接,所述横移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承接夹紧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横移驱动件驱动所述承接夹紧机构横移。承接夹紧机构横移以避开导向板,从而方便承接夹紧机构将锚杆变换方位,由水平方位变为竖直方位。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夹紧机构包括夹紧组件、第一升降驱动件、侧拉驱动件以及滑座,所述滑座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横移驱动件与所述滑座铰接并驱动所述滑座滑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一端与所述滑座铰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夹紧组件承接并夹紧所述锚杆,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锚杆升降,所述侧拉驱动件一端与所述滑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铰接,所述侧拉驱动件支撑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使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保持竖直,且所述侧拉驱动件能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转动,进而使得所述锚杆变换方位。夹紧组件将锚杆夹紧,第一升降驱动件将锚杆下降一段距离,使得横移驱动件横移锚杆时避开导向板,然后横移驱动件驱动锚杆,侧拉驱动件拉动第一升降驱动件倾斜,使得锚杆变得倾斜,且锚杆的一端伸入锚入部,此时,夹紧组件将锚杆松开,第一升降驱动件上升继续推动锚杆,直到锚杆整体竖直放入锚入部。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支撑杆、夹爪、连杆、套环及夹紧驱动件,两个所述夹爪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所述夹爪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两个所述夹爪能相互靠近闭合或相互远离打开,所述套环滑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爪的中部及所述套环铰接,所述夹紧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夹紧驱动件与所述套环驱动连接,所述夹紧驱动件驱动所述套环沿所述支撑杆滑动,进而通过所述连杆驱动两个所述夹爪闭合或打开。夹爪整体呈弧状,两个夹爪围成夹持腔,夹紧驱动件通过连杆驱动夹爪闭合或打开,使得夹持锚杆的动作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锚入部包括平移驱动件、支撑筒、第二升降驱动件及施钻机构,所述支撑筒与所述支架水平滑动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撑筒驱动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筒水平滑动,所述施钻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支撑筒内,所述施钻机构承接所述移出部输送来的所述锚杆,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筒上且与所述施钻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施钻机构在所述支撑筒沿竖直方向滑动。平移驱动件驱动支撑筒水平滑动,可将锚杆水平运输到需要的地方,第二升降驱动件可将施钻机构上升到巷顶。
进一步地,所述施钻机构包括活塞柱、驱动杆、驱动轴及转动驱动件,所述活塞柱滑动设于所述支撑筒内且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活塞柱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锥形孔以承接所述移出部输送来的所述锚杆,所述活塞柱沿轴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活塞柱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沿轴向依次开设有第二锥形孔及扳手孔,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第一锥形孔连通,所述扳手孔与所述锚杆一端的扳手头适配,所述驱动轴转动设于所述活塞柱内,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轴通过键轴沿轴线滑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筒内且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转动轴驱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活塞柱的顶端的第一锥形孔方便锚杆的一端插入,锚杆的扳手头依次穿过第一锥形孔、第二锥形孔并进入扳手孔,为方便扳手头进入扳手孔内,可使驱动杆转动一至两圈,扳手头便能顺利进入扳手孔内,锚杆在钻入巷顶的过程中,驱动杆沿螺纹孔轴向前进,此时,驱动杆与驱动轴之间产生轴向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分配部分配锚杆,移出部承接锚杆并将锚杆转换方位插入锚入部,锚入部将锚杆升到巷道的顶部并钻入巷顶,锚入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锚杆钻入巷顶,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无需人工在掘锚机上工作,避免了安全隐患。
2、分配部采用链轮驱动链条,链条上设有分隔齿,而锚杆卡在链条的分隔齿间距内,链条上的分隔齿每前进一个间距,使取出一根锚杆,取锚杆准确可靠。
3、承接夹紧机构通过夹紧组件将锚杆夹紧,通过第一升降驱动件将锚杆下降一段距离避开导向板,然后横移驱动件驱动锚杆横移一段距离避开导向板,侧拉驱动件拉动第一升降驱动件倾斜,使得锚杆变得倾斜,且锚杆的一端伸入锚入部,夹紧组件将锚杆松开,第一升降驱动件上升继续推动锚杆,直到锚杆整体竖直放入锚入部,转换锚杆的方位稳定可靠。
4、结构安全可靠,装置灵活,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锚杆的结构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承接夹紧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5为图4中的P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锚入部的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
支架1;
锚杆2,扳手头21,螺旋钻杆22,挡环23;
分配部3,存放箱31,链轮32,转动轴33,链条34,分隔齿35,分配驱动件36;
移出部4,导向板41,承接夹紧机构42,夹紧组件421,支撑杆4211,夹爪4212,连杆4213,套环4214,夹紧驱动件4215,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侧拉驱动件423,滑座424,横移驱动件43;
锚入部5,平移驱动件51,支撑筒52,第二升降驱动件53,施钻机构54,活塞柱541,驱动杆542,驱动轴543,转动驱动件544;
挡板套入装置100,挡板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包括支架1、锚杆2、分配部3、移出部4及锚入部5。
请一并参阅图2,锚杆2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扳手头21及螺旋钻杆22,扳手头21上固设有挡环23。挡环23将套入锚杆2的挡板101挡住,从而使得锚杆2钻入巷顶时将铺设的网托住。本实施例中,扳手头21采用四棱柱,使得扳手头21容易进入锚入部5,且方便锚入部5驱动锚杆2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3,分配部3设于支架1上,用于存放锚杆2并将锚杆2单根取出。具体地,分配部3包括存放箱31、链轮32、转动轴33、链条34、分隔齿35及分配驱动件36,存放箱31固设于支架1上,锚杆2头尾一致码放在存放箱31内,锚杆2的两端支撑在存放箱31的箱底,存放箱31的箱底开设有取出孔,存放箱31的一侧开设有仅能容纳单根锚杆2通过的窗口,转动轴33与支架1转动连接,链轮32固定套设于转动轴33上,链条34套设于两间隔设置的链轮32上且与链轮32啮合,分隔齿35固定设于链条34的链节上且通过取出孔插入存放箱31的底部的锚杆2间,每两个分隔齿35间可容纳一锚杆2,分配驱动件36设于支架1上,且与一转动轴33的端部驱动连接,分配驱动件36驱动转动轴33转动,转动轴33驱动链条34转动,从而通过分隔齿35的移动将锚杆2单根取出。取出的锚杆2都是位于存放箱31底部的锚杆2,每取出一根,链条34上的分隔齿35前进一个间距,存放箱31内的锚杆2在重力作用下将填入新进入存放箱31内的分隔齿35的间距内,取锚杆2准确可靠。分配驱动件36可以为液压马达及电机,只要能驱动链轮32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机。本实施例中,每个转动轴33上间隔设有两个链轮32,并与两列链条34分别啮合,两列链条34上的分隔齿35一一对应,两列链条34同步以将存放箱31内的锚杆2取出。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移出部4设于支架1上,用于承接分配部3取出的锚杆2并横移一段距离,并能将锚杆2变换方位且将锚杆2一端放入锚入部5。具体地,移出部4包括导向板41、承接夹紧机构42及横移驱动件43,两块导向板41位于一链轮32的旁边且固设于支架1上,两块导向板41围成V形腔,V形腔承接从链条34上掉落的锚杆2,V形腔的底部与承接夹紧机构42连通,承接夹紧机构42将锚杆2夹住且能将锚杆2变换方位,承接夹紧机构42与支架1水平滑动连接,横移驱动件43设于支架1上且与承接夹紧机构42驱动连接,横移驱动件43驱动承接夹紧机构42横移。承接夹紧机构42横移以避开导向板41,从而方便承接夹紧机构42将锚杆2变换方位,由水平方位变为竖直方位。横移驱动件43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本实施例中采用液压缸。
承接夹紧机构42包括夹紧组件421、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侧拉驱动件423以及滑座424,滑座424与支架1滑动连接,横移驱动件43与滑座424铰接并驱动滑座424滑动,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一端与滑座424铰接,第一升降驱动件422的另一端与夹紧组件421固定连接,夹紧组件421承接并夹紧锚杆2,第一升降驱动件422驱动锚杆2升降,侧拉驱动件423一端与滑座424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升降驱动件422铰接,侧拉驱动件423支撑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使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保持竖直,且侧拉驱动件423能驱动第一升降驱动件422转动,进而使得锚杆2变换方位。夹紧组件421将锚杆2夹紧,第一升降驱动件422将锚杆2下降一段距离,使得横移驱动件43横移锚杆2时避开导向板41,然后横移驱动件43驱动锚杆2,侧拉驱动件423拉动第一升降驱动件422倾斜,使得锚杆2变得倾斜,且锚杆2的一端伸入锚入部5,此时,夹紧组件421将锚杆2松开,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上升继续推动锚杆2,直到锚杆2整体竖直放入锚入部5。支架1上设有挡板套入装置100,挡板套入装置100用于存放挡板101,挡板101用于将铺设的网托住,当横移驱动件43驱动锚杆2避开导向板41后,挡板套入装置100将单个挡板101套在锚杆2上。第一升降驱动件422及侧拉驱动件423均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本实施例中均采用液压缸。
夹紧组件421包括支撑杆4211、夹爪4212、连杆4213、套环4214及夹紧驱动件4215,两个夹爪4212相对于支撑杆4211对称设置,夹爪4212的一端与支撑杆4211铰接,两个夹爪4212能相互靠近闭合或相互远离打开,套环4214滑动套设于支撑杆4211上,连杆4213两端分别与夹爪4212的中部及套环4214铰接,夹紧驱动件4215固设于支撑杆4211上,且夹紧驱动件4215与套环4214驱动连接,夹紧驱动件4215驱动套环4214沿支撑杆4211滑动,进而通过连杆4213驱动两个夹爪4212闭合或打开。夹爪4212整体呈弧状,两个夹爪4212围成夹持腔,夹紧驱动件4215通过连杆4213驱动夹爪4212闭合或打开,使得夹持锚杆2的动作稳定可靠。夹紧驱动件4215可以为液压缸、气缸及直线电机,只要能驱动套环4214沿支撑杆4211滑动即可,本实施例中采用直线电机。
请一并参阅图6,锚入部5设于支架1上,用于承接移出部4输送的锚杆2,并将锚杆2钻入巷顶。具体地,锚入部5包括平移驱动件51、支撑筒52、第二升降驱动件53及施钻机构54,支撑筒52与支架1水平滑动连接,平移驱动件51设于支架1上且与支撑筒52驱动连接,平移驱动件51驱动支撑筒52水平滑动,施钻机构54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支撑筒52内,施钻机构54承接移出部4输送来的锚杆2,第二升降驱动件53设于支撑筒52上且与施钻机构54驱动连接,第二升降驱动件53驱动施钻机构54在支撑筒52沿竖直方向滑动。平移驱动件51驱动支撑筒52水平滑动,可将锚杆2水平运输到需要的地方,第二升降驱动件53可将施钻机构54上升到巷顶。平移驱动件51及第二升降驱动件53均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本实施例中均采用液压缸。
施钻机构54包括活塞柱541、驱动杆542、驱动轴543及转动驱动件544,活塞柱541滑动设于支撑筒52内且与第二升降驱动件53连接,具体地,活塞柱541与支撑筒52间不能相对转动。活塞柱54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锥形孔以承接移出部4输送来的锚杆2,活塞柱541沿轴线开设有螺纹孔,驱动杆542通过螺纹孔与活塞柱541螺纹连接,驱动杆542一端沿轴向依次开设有第二锥形孔及扳手孔,第二锥形孔与第一锥形孔连通,扳手孔与锚杆2一端的扳手头21适配,驱动轴543转动设于活塞柱541内,驱动杆542与驱动轴543通过键轴沿轴线滑动连接,转动驱动件544设于支撑筒52内且转动驱动件544与转动轴33驱动连接,转动驱动件544驱动转动轴33转动。活塞柱541的顶端的第一锥形孔方便锚杆2的一端插入,锚杆2的扳手头21依次穿过第一锥形孔、第二锥形孔并进入扳手孔,为方便扳手头21进入扳手孔内,可使驱动杆542转动一至两圈,扳手头21便能顺利进入扳手孔内,锚杆2在钻入巷顶的过程中,驱动杆542沿螺纹孔轴向前进,此时,驱动杆542与驱动轴543之间产生轴向滑动。本实施例中,驱动杆542与驱动轴543通过花键轴向滑动连接。转动驱动件544可以为液压马达及电机,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机。
请一并参阅图1-图6,上述锚杆锚入巷顶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分配驱动件36驱动转动轴33转动,链轮32转动,链条34移动,链条34上的分隔齿35向前移动一个间距,则链轮32处的两个分隔齿35间的锚杆2掉入两块导向板41围成的V形腔内,并被两夹爪4212托住,夹紧驱动件4215驱动套环4214沿支撑杆4211滑动,进而通过连杆4213驱动两个夹爪4212闭合将锚杆2夹紧,第一升降驱动件422将锚杆2下降一段距离,然后横移驱动件43驱动锚杆2横移一段距离,然后挡板套入装置100将单个挡板101套在锚杆2上,侧拉驱动件423拉动第一升降驱动件422倾斜,使得锚杆2变得倾斜,且锚杆2的扳手头21一端伸入第一锥形孔;待侧拉驱动件423完全缩回后,将第一升降驱动件422拉至最大角度的倾斜,然后夹紧组件421将锚杆2松开,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上升继续推动锚杆2,锚杆2的扳手头21依次穿过第一锥形孔、第二锥形孔并进入扳手孔,直到锚杆2整体竖直,第一升降驱动件422缩回,侧拉驱动件423将第一升降驱动件422推至竖直方位,此时挡板101向下滑动至与锚杆2上的挡环23抵接,然后通过转动驱动件544驱动驱动杆542转动一至两圈,使扳手头21顺利进入扳手孔内,然后平移驱动件51驱动支撑筒52水平滑动至设计点,第二升降驱动件53驱动活塞柱541上升,当锚杆2的螺旋钻杆22的端部上升至与巷顶抵接时停止上升,此时转动驱动件544驱动驱动轴543转动,进而驱动驱动杆542转动,驱动杆542在活塞柱541内螺纹转动,从而将锚杆2钻入巷道的顶部。
上述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分配部3分配锚杆2,移出部4承接锚杆2并将锚杆2转换方位插入锚入部5,锚入部5将锚杆2升到巷道的顶部并钻入巷顶,锚入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锚杆2钻入巷顶,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无需人工在掘锚机上工作,避免了安全隐患;分配部3采用链轮32驱动链条34,链条34上设有分隔齿35,而锚杆2卡在链条34的分隔齿35间距内,链条34上的分隔齿35每前进一个间距,使取出一根锚杆2,取锚杆2准确可靠;承接夹紧机构42通过夹紧组件421将锚杆2夹紧,通过第一升降驱动件422将锚杆2下降一段距离避开导向板41,然后横移驱动件43驱动锚杆2横移一段距离避开导向板41,侧拉驱动件423拉动第一升降驱动件422倾斜,使得锚杆2变得倾斜,且锚杆2的一端伸入锚入部5,夹紧组件421将锚杆2松开,第一升降驱动件422上升继续推动锚杆2,直到锚杆2整体竖直放入锚入部5,转换锚杆2的方位稳定可靠;结构安全可靠,装置灵活,适用性强,值得相关或类似的使用环境推广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锚杆、分配部、移出部及锚入部;
所述分配部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存放所述锚杆并将所述锚杆单根取出;
所述移出部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承接分配部取出的所述锚杆并横移一段距离,并能将所述锚杆变换方位且将所述锚杆一端放入锚入部;
所述锚入部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承接移出部输送的所述锚杆,并将所述锚杆钻入巷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扳手头及螺旋钻杆,所述扳手头上固设有挡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部包括存放箱、链轮、转动轴、链条、分隔齿及分配驱动件,所述存放箱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锚杆头尾一致码放在所述存放箱内,所述锚杆的两端支撑在所述存放箱的箱底,所述存放箱的一侧开设有仅能容纳单根所述锚杆通过的窗口,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链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链条套设于两间隔设置的所述链轮上且与所述链轮啮合,所述分隔齿固定设于所述链条的链节上且插入所述存放箱的底部的所述锚杆间,每两个所述分隔齿间可容纳一所述锚杆,所述分配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一所述转动轴的端部驱动连接,所述分配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驱动所述链条转动,从而通过所述分隔齿的移动将所述锚杆单根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出部包括导向板、承接夹紧机构及横移驱动件,两块所述导向板位于一所述链轮的旁边且固设于所述支架上,两块所述导向板围成V形腔,所述V形腔承接从所述链条上掉落的所述锚杆,所述V形腔的底部与所述承接夹紧机构连通,所述承接夹紧机构将所述锚杆夹住且能将所述锚杆变换方位,所述承接夹紧机构与所述支架水平滑动连接,所述横移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承接夹紧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横移驱动件驱动所述承接夹紧机构横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夹紧机构包括夹紧组件、第一升降驱动件、侧拉驱动件以及滑座,所述滑座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横移驱动件与所述滑座铰接并驱动所述滑座滑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一端与所述滑座铰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夹紧组件承接并夹紧所述锚杆,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锚杆升降,所述侧拉驱动件一端与所述滑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铰接,所述侧拉驱动件支撑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使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保持竖直,且所述侧拉驱动件能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转动,进而使得所述锚杆变换方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支撑杆、夹爪、连杆、套环及夹紧驱动件,两个所述夹爪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所述夹爪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两个所述夹爪能相互靠近闭合或相互远离打开,所述套环滑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爪的中部及所述套环铰接,所述夹紧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夹紧驱动件与所述套环驱动连接,所述夹紧驱动件驱动所述套环沿所述支撑杆滑动,进而通过所述连杆驱动两个所述夹爪闭合或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入部包括平移驱动件、支撑筒、第二升降驱动件及施钻机构,所述支撑筒与所述支架水平滑动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撑筒驱动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筒水平滑动,所述施钻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支撑筒内,所述施钻机构承接所述移出部输送来的所述锚杆,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筒上且与所述施钻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施钻机构在所述支撑筒沿竖直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杆锚入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钻机构包括活塞柱、驱动杆、驱动轴及转动驱动件,所述活塞柱滑动设于所述支撑筒内且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活塞柱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锥形孔以承接所述移出部输送来的所述锚杆,所述活塞柱沿轴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活塞柱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沿轴向依次开设有第二锥形孔及扳手孔,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第一锥形孔连通,所述扳手孔与所述锚杆一端的扳手头适配,所述驱动轴转动设于所述活塞柱内,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轴通过键轴沿轴线滑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筒内且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转动轴驱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CN202110734872.0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Withdrawn CN113279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4872.0A CN113279796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4872.0A CN113279796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9796A true CN113279796A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4872.0A Withdrawn CN113279796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97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726A (zh) * 2022-03-15 2022-04-29 佛山市鼎垣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混凝土边坡生态植被恢复施工的锚杆植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726A (zh) * 2022-03-15 2022-04-29 佛山市鼎垣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混凝土边坡生态植被恢复施工的锚杆植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4853B (zh) 一种全自动化钻锚作业车
US8186925B2 (en) Drill rod handler
CN109441443A (zh) 一种液压锚杆台车
CN112523789B (zh) 一种双梁锚杆机械化施工装置
GB2169334A (en) A drilling and/or lifting machine
DE1223776B (de) Bohrvorrichtung fuer ein kontinuierliches und automatisches Niederbringen und Herausheben des Bohrrohrstranges bei Tiefbohrungen
KR102095610B1 (ko) 암반 드릴링 및 암반 굴착장치에서 굴착 파이프 구성요소를 핸들링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3107741A (en) Machines for simultaneously drilling and inserting pipe lines
CN209817930U (zh) 一种煤矿用轨道行走式可折叠巷道架管机
CN113279796A (zh) 一种锚杆锚入巷顶装置
CN206830084U (zh) 一种矿用钻杆的自动抓送装置
USRE26284E (en) Portable drill rig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6518003B2 (ja) 穿孔機用ロッド装着装置
US3411596A (en) Drilling apparatus
CN210439992U (zh) 一种地源热泵深埋打孔辅助设备
CN113090203B (zh) 一种煤矿坑道钻机用快速起下钻装置及快速起下钻方法
CN114738018A (zh) 一种锚索装置
CN215444099U (zh) 一种顶板高空作业用锚固剂安放输送设备
CN113047688B (zh) 一种施工围挡的自动化铺设装置
CN107060641B (zh) 劈岩管可分离的钻机
CN2906019Y (zh) 一种导轨式锚杆钻机
CN106854979B (zh) 劈岩管可以在地上排列的钻机
CN210068020U (zh) 具有钻杆扶正功能的钻机
CN211874386U (zh) 一种煤矿用智能遥控深孔钻车
CN111075352A (zh) 一种煤矿用智能遥控深孔钻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