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1516A -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 Google Patents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1516A
CN113271516A CN202110567776.1A CN202110567776A CN113271516A CN 113271516 A CN113271516 A CN 113271516A CN 202110567776 A CN202110567776 A CN 202110567776A CN 113271516 A CN113271516 A CN 113271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pressure relief
reduction earphone
microphone
relief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7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卫
林志兴
汪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mbold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mbold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mbold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mbold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77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1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1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1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1Hearing devices using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包括本体,本体上开设有咪头位、主音道及泄压槽;咪头位用于容置降噪耳机的咪头;主音道分别连通咪头位及泄压槽,主音道还用于连通降噪耳机的拾音孔;泄压槽用于连通降噪耳机的泄压孔。上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在本体上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区间,在容纳咪头的同时,还实现了泄压槽对泄压孔的泄压处理,同时避免了对于主音道连通拾音孔所实现的拾音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避免了拾音通道气流的突然变化的可能性,从源头上克服了啸叫发生的前提,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降噪耳机的质量轻量化及不影响拾音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Description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是涉及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背景技术
耳机亦称头部或耳部的音讯播放器,英文包括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Earpieces,其本质上是一对转换单元,通过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可与媒体播放器分离,能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酒吧、旅途、运动等在嘈杂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
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目前降噪耳机有两种分别为: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技术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被动降噪技术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
对于要求轻量化的耳机而言,被动降噪技术是不可取的。对于主动降噪耳机,由于拾音的麦克风亦即咪头及其拾音通道结构精巧,一旦被遮挡则会造成拾音通道气流的突然变化,致使降噪耳机产生震荡,从而形成啸叫。
具体地,在传统降噪耳机中,触控装置一般都是设置在耳机杆部靠近入耳位置的上半部,同时耳机的咪头也是设置在耳机杆部的上半部,而一旦人们触摸触控装置以控制耳机却发生误操作时,就有可能盖住咪头对应的拾音通道,盖住之后,造成拾音通道气流的突然变化,是降噪耳机产生震荡,从而会发出“嗡嗡嗡”等杂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一种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主音道及泄压槽;所述主音道用于设置在降噪耳机的咪头上,所述主音道连通所述泄压槽,所述主音道还用于连通所述降噪耳机的拾音孔;所述泄压槽用于连通所述降噪耳机的泄压孔。上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在本体上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区间,在容纳咪头的同时,还实现了泄压槽对泄压孔的泄压处理,同时避免了对于主音道连通拾音孔所实现的拾音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避免了拾音通道气流的突然变化的可能性,从源头上克服了啸叫发生的前提,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降噪耳机的质量轻量化及不影响拾音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且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主音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具有部分圆环状结构;及/或,所述挡块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有至少部分耳机壳体外形;及/或,所述本体用于固定在耳机壳体内;及/或,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咪头位,所述咪头位用于容置降噪耳机的咪头,所述主音道分别连通所述咪头位及所述泄压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槽具有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的截面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槽具有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截面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音道连同所述咪头位贯通所述本体,且所述泄压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降噪耳机,其包括拾音孔、咪头、泄压孔及任一项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包括电声换能组件、电池模块及相连接的外杆部与内耳部,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及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所形成的主腔室中;所述外杆部内部设有内腔室且所述外杆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所述拾音孔及所述泄压孔;所述外杆部于所述内腔室中设有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有电路板;所述咪头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以使所述主音道位于所述咪头上,且一所述拾音孔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主音道;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泄压槽邻近所述泄压孔且所述泄压槽连通所述泄压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杆部还设有壳体、封板及弹性件,且所述封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内腔室,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所述封板及/或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所述拾音孔;所述壳体开设有电连接位,所述电控模块还设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端,所述接电端穿过所述电连接位且露置于所述外杆部之外;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封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状态下弹性抵持所述封板;及/或,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泄压孔,所述壳体还设有加强部且于所述加强部中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孔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泄压槽;及/或,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内耳部的远离所述外杆部的位置处设有入耳导管;及/或,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处还设有收音反馈结构;及/或,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一体成型设置或紧密卡扣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述降噪耳机一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拆分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拆分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拆分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所述降噪耳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8为图1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9为图1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22为图20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23为图20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24为图23所示实施例的B-B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25为图23所示实施例的C-C方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杆部100、内耳部200、电声换能组件300、电池模块400、主腔室500;拾音孔101、电连接位102、泄压孔103;壳体110、封板120、电控模块130、弹性件140、防啸叫结构150、内腔室160、加强部170、通气管道180;接电端131、咪头132、电路板133、泄压槽151、本体152、第一泄压槽153、第二泄压槽154、主音道155、挡块156、咪头位157、入耳导管210、收音反馈结构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可简称为防啸叫结构,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主音道及泄压槽;所述主音道用于设置在降噪耳机的咪头上,所述主音道连通所述泄压槽,所述主音道还用于连通所述降噪耳机的拾音孔;所述泄压槽用于连通所述降噪耳机的泄压孔。上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在本体上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区间,在容纳咪头的同时,还实现了泄压槽对泄压孔的泄压处理,同时避免了对于主音道连通拾音孔所实现的拾音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避免了拾音通道气流的突然变化的可能性,从源头上克服了啸叫发生的前提,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降噪耳机的质量轻量化及不影响拾音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为了配合采用所述防啸叫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降噪耳机,其包括拾音孔、咪头、泄压孔及任一实施例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包括拾音孔、咪头、泄压孔及防啸叫结构,所述防啸叫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主音道及泄压槽;所述主音道用于设置在降噪耳机的咪头上,所述主音道连通所述泄压槽,所述主音道还连通所述拾音孔;所述泄压槽连通所述泄压孔。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通过泄压槽配合泄压孔实现拾音通道气流的不被遮挡,以免其突然发生变化,实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主音道保证咪头的正常拾音功能,保持降噪耳机的质量轻量化及不影响拾音效果。
各实施例中,所述主音道连通所述泄压槽及所述拾音孔且位于所述咪头上;所述泄压槽连通所述泄压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槽具有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的截面形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槽具有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截面形状。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音道用于配合传统咪头的拾音控制,避免完全改变拾音位置导致需要重新调整既定降噪算法;这样的设计,将该泄压通道的靠近咪头的一端从主音道汇入,该主音道本质上是为咪头设置的、符合前馈消除降噪的ANC(Active Noise Control,主动降噪)技术中必要设置的一种固定通道,即该咪头的作用是为了配合该主动降噪技术而收集耳机外部的噪音来形成降噪,亦即咪头的作用是拾音,该拾取的声音信息是用来主动降噪的。所述防啸叫结构的主音道为咪头形成这样一个固定通道,以用于拾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音道具有圆柱体或棱柱体形状,其宽度或半径根据需求设置或者调整即可。所述泄压槽用于在拾音通道发生变化例如拾音孔被按压时,为气体提供一条连通泄压孔的放气通道。这样的设计,在咪头对应的主音道顶部开通了一个泄压槽作为泄气通道,其与耳机壳上的泄压孔连通,二者共同构成咪头的泄压通道。当盖上耳机壳例如所述封板之后,该槽道配合封板本质上也是一个段孔;这样就在本体上巧妙地形成了三个相互连通的区间,避免了对于主音道连通拾音孔所实现的拾音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亦避免了拾音通道气流的突然变化的可能性,从源头上克服了啸叫发生的前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且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主音道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具有部分圆环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具有部分圆环状结构且所述挡块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设置。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有至少部分耳机壳体外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与所述耳机壳体例如所述外杆部或其所述封板一体设置,即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集成于所述耳机壳体例如所述封板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工序,例如可以一体成型地采用注塑工艺得到所述耳机壳体或所述外杆部且包含所述防啸叫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用于固定在耳机壳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抵接于所述耳机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壳体为所述外杆部,或者所述耳机壳体包括所述外杆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壳体包括所述外杆部及所述内耳部。这样的设计,则是将所述防啸叫结构作为一个组件单独生产,然后装配得到所述降噪耳机。
在试验中发现,当所述泄压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时,虽然能达到泄压的目的,但是对咪头的正常的拾音功能损害很大,因为声学技术尤其是主动降噪技术受到尺寸、形状等的影响非常大,从所述本体的中间部分挖一条孔道作为所述泄压槽,则所述泄压槽连通的是所述主音道的中间部分,致使光滑的主音道突然增加了一个泄压缺口,因此会导致所述咪头的拾音环境发生极大改变,即主音道的尺寸和形状实际上决定了咪头的声波传递函数,而一旦主音道改变较大,声波传递函数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影响了降噪。因此影响了其拾音功能,进而影响了整体降噪效果,需重新进行大量测算,需全面改变降噪算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咪头位,所述咪头位用于容置降噪耳机的咪头,所述主音道分别连通所述咪头位及所述泄压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音道连同所述咪头位贯通所述本体,且所述泄压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各实施例中,因为要防止啸叫,所以引入了泄压通道,该泄压通道必然会影响咪头的正常拾音功能,亦即如需保持咪头的正常拾音功能则不应采用泄压通道。本申请为防啸叫结构巧妙地开设了泄压槽,这样在正常拾音时,从泄压槽道进入的声音信息基本是从固定通道的顶部进入的,也即汇入原主音道后再由咪头去拾取,这样,对于为前馈消除这个降噪技术配置的咪头而言,其在引入泄压槽道之后的拾音功能基本没有什么改变或者影响,因为泄压通道所形成的副音道,其中的声音信息仍然是汇入该主音道的,与原先拾音时的情况没有改变,因此不仅保持了拾音功能,而且有利于避免大幅改动现有拾音的降噪算法。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泄压槽及第二泄压槽;其中,所述第一泄压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主音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泄压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泄压槽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二泄压槽用于邻近或紧贴所述泄压孔或其通气管道设置。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泄压槽及所述第二泄压槽均开设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上。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具有方便加工制造的优点,另一方面为咪头设置了一条泄压通道,不管是位于防啸叫结构还是耳机壳上,该泄压通道的靠近咪头的一端一定是汇入主音道的,因为泄压通道在耳机拾音这种使用场景中,相当于一条副音道,其如果直接避开主音道而连通至咪头,会造成咪头拾音功能的损害。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泄压通道解决了防止降噪耳机啸叫的技术问题,在拾音时,对咪头的声学效果影响最小,又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引入一条泄压通道必然会影响耳机拾音功能的传统技术偏见。
为了规范放置电池及扬声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包括电声换能组件、电池模块、外杆部与内耳部,其中,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相连接且形成有中空的主腔室,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及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在所述主腔室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一体成型设置或紧密卡扣连接。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连接位置处设有弹性形变连接体,用于实现连接位置的防水功能。各实施例中,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即为扬声器,亦称喇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及其连接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包括电声换能组件、电池模块及相连接的外杆部与内耳部,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及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所形成的主腔室中;所述外杆部内部设有内腔室且所述外杆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所述拾音孔及所述泄压孔;所述外杆部于所述内腔室中设有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有电路板;所述咪头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以使所述主音道位于所述咪头上,或者,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以使所述咪头位容置所述咪头;且一所述拾音孔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主音道;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泄压槽邻近所述泄压孔且所述泄压槽连通所述泄压孔。
为了更好地实现拾音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杆部设有壳体、封板、电控模块及弹性件,且所述封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内腔室,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所述封板及/或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拾音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孔的数量为一个、二个或更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杆部还设有壳体、封板及弹性件,且所述封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内腔室,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所述封板及/或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所述拾音孔;所述壳体开设有电连接位,所述电控模块还设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端,所述接电端穿过所述电连接位且露置于所述外杆部之外;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封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状态下弹性抵持所述封板;及/或,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泄压孔,所述壳体还设有加强部且于所述加强部中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孔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泄压槽;及/或,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内耳部的远离所述外杆部的位置处设有入耳导管;及/或,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处还设有收音反馈结构;及/或,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一体成型设置或紧密卡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处还设有收音反馈结构;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音反馈结构与所述电控模块连接,所述收音反馈结构用于收集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处的声音,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由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处的声音调整输出,以提升所述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从输出端获取反馈,使得用户听到的声音尽可能避免噪音干扰。
为了便于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开设有电连接位,所述电控模块设有电路板及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端,所述接电端穿过所述电连接位且露置于所述外杆部之外。为了便于分离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封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状态下弹性抵持所述封板。为了便于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内耳部的远离所述外杆部的位置处设有入耳导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将降噪耳机中的一部分准确地放在耳朵里。
为了实现防啸叫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咪头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以使所述咪头位容置所述咪头,且一所述拾音孔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主音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泄压孔,所述壳体还设有加强部且于所述加强部中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孔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泄压槽;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泄压孔一体成型且孔径相同;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槽与所述通气管道邻近且存在间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距为0.5毫米至2毫米。防啸叫结构的结构设计及位置控制是本申请各实施例的重点,如果不采用主音道配合泄压槽的设计,例如在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于所述咪头位处直接按所述泄压孔或的所述通气管道方向开设所述泄压槽以连通所述咪头位,或在中部直接设置贯通所述主音道的泄压槽,这样虽然能达到泄压的目的,但是会极大妨害拾音功能,亦即对咪头的正常的拾音功能损害很大;而且显著地改变了其拾音环境,此时需重新调整咪头的声波传递函数且更新设计降噪算法,一方面影响了降噪效果,另一方面增大了产品改进的工作量及成本。
下面结合上述部分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给出所述降噪耳机的一个实施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包括防啸叫结构,还包括电声换能组件、电池模块及相连接的外杆部与内耳部,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及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所形成的主腔室中;所述外杆部设有壳体、封板、电控模块及弹性件,且所述封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内腔室,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所述封板及/或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拾音孔;所述壳体开设有电连接位,所述电控模块设有电路板及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端,所述接电端穿过所述电连接位且露置于所述外杆部之外;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咪头,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以使所述咪头位容置所述咪头,且一所述拾音孔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主音道;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封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状态下弹性抵持所述封板;所述壳体开设有泄压孔,所述壳体还设有加强部且于所述加强部中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孔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泄压槽;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内耳部的远离所述外杆部的位置处设有入耳导管;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处还设有收音反馈结构;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一体成型设置或紧密卡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降噪耳机包括相连接的外杆部100与内耳部200,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内耳部200的远离所述外杆部100的位置处设有入耳导管210。
如图2所示,所述外杆部100开设有电连接位102,用于露出所述外杆部100内部的接电端以使所述接电端连接外部的充电器。
如图3所示,所述外杆部100开设有拾音孔101及泄压孔103,拾音孔101用于传入外界声音亦即噪音到所述外杆部100内,泄压孔103用于释出所述外杆部100内的气体亦即空气。
如图4所示,所述外杆部100设有壳体110、封板120、电控模块130及弹性件140,且所述封板1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10上且所述封板120与所述壳体110共同形成内腔室160,所述电控模块130设置在所述内腔室160中,所述封板120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160的拾音孔101;所述壳体110开设有电连接位102,所述电控模块130设有接电端131,所述接电端131穿过所述电连接位102且露置于所述外杆部100之外;所述外杆部100与所述内耳部200共同形成主腔室500,所述降噪耳机还设有电声换能组件300及电池模块400,所述电声换能组件300及所述电池模块400均设置在所述主腔室500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杆部100与所述内耳部200紧密卡扣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5,所述弹性件140设置于所述电控模块130上且所述弹性件140用于在所述封板120安装于所述壳体110上的状态下弹性抵持所述封板120;所述防啸叫结构150设置于所述电控模块130上且其泄压槽151邻近所述泄压孔103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所述壳体110开设有所述泄压孔103,所述壳体110还设有加强部170且于所述加强部170中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孔103的通气管道180,请结合参阅图8,所述通气管道180邻近所述防啸叫结构150设置以连通所述泄压槽151。
如图9及图10所示,所述电控模块130设有电路板133,请一并参阅图11及图12,所述接电端13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133上,所述接电端131对应于所述外杆部100的所述电连接位102;所述咪头132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3上,所述防啸叫结构150盖设于所述咪头132上且所述防啸叫结构15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3上以使所述防啸叫结构150容置所述咪头132,所述防啸叫结构150的主音道155位于所述咪头132之上且所述主音道155分别连通所述拾音孔101及所述泄压槽151,所述泄压槽151连通所述泄压孔103。所述电池模块400可以用方形电池亦可用圆柱形电池。
所述电控模块130、所述电声换能组件300及所述电池模块400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3及图15所示,请一并参阅图14,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电声换能组件300处还设有收音反馈结构310。
所述电控模块130及其上的所述弹性件140与所述防啸叫结构150的结构关系如图16及图17所示,所述弹性件140螺接或粘接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3上;所述防啸叫结构150粘接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3上或者所述防啸叫结构150分别抵持于所述电路板133及所述封板120。所述防啸叫结构150的所述泄压槽151远离所述弹性件140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8及图19,所述接电端131与所述弹性件140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133的两侧,所述弹性件140与所述防啸叫结构150位于所述电路板133的同一侧。
所述防啸叫结构如图20所示,其包括本体152,所述本体152上开设有主音道155及泄压槽151,所述泄压槽15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泄压槽153及第二泄压槽154;请一并参阅图21,所述本体152上还开设有咪头位157,所述咪头位157用于容置所述咪头132;所述主音道155分别连通所述咪头位157及所述泄压槽151,所述主音道155连通所述拾音孔101;所述泄压槽151连通所述泄压孔103。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还包括挡块156,所述挡块156与所述本体152相连接,且所述挡块156设置于所述主音道155中,所述挡块156具有部分圆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块156与所述本体152一体成型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咪头位157并非必须的,主音道155可以直接设置在咪头132上。
请结合参阅图22及图23,所述泄压槽151或第一泄压槽153及第二泄压槽154具有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截面形状。所述第一泄压槽15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主音道155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泄压槽15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泄压槽153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二泄压槽154用于邻近或紧贴所述泄压孔103或其通气管道180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24及图25,所述主音道155的上方为一拾音孔,所述主音道155连同所述咪头位157贯通所述本体152,且所述泄压槽151开设于所述本体152的表面上。所述主音道155分别连通所述咪头位157及所述第一泄压槽153,所述第一泄压槽15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主音道155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泄压槽15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泄压槽153的延伸方向;所述挡块156部分遮挡所述主音道15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泄压槽153于所述主音道155的顶部位置与所述主音道155相连通。
结合上述各图,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是,所述降噪耳机包括相连接的外杆部100及内耳部200,还包括电声换能组件300及电池模块400,所述电声换能组件300及所述电池模块400均设置在所述外杆部100与所述内耳部200所形成的主腔室500中;所述外杆部100设有壳体110、封板120、电控模块130及弹性件140,且所述封板1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10上且所述封板120与所述壳体110共同形成内腔室160,所述电控模块130设置在所述内腔室160中,所述封板120及/或所述壳体110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160的拾音孔101;所述壳体110开设有电连接位102,所述电控模块130设有电路板133及固定于所述电路板133上的接电端131,所述接电端131穿过所述电连接位102且露置于所述外杆部100之外;所述咪头132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3上,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152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3上以使所述咪头位157容置所述咪头132,且一所述拾音孔101邻近所述本体152设置以连通所述主音道155;所述弹性件14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3上且所述弹性件140用于在所述封板120安装于所述壳体110上的状态下弹性抵持所述封板120;所述壳体110开设有所述泄压孔103,所述壳体110还设有加强部170且于所述加强部170中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孔103的通气管道180,所述通气管道180邻近所述本体152设置以连通所述泄压槽151;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内耳部200的远离所述外杆部100的位置处设有入耳导管210;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电声换能组件300处还设有收音反馈结构310;所述外杆部100与所述内耳部200一体成型设置或紧密卡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主音道及泄压槽;
所述主音道用于设置在降噪耳机的咪头上,所述主音道连通所述泄压槽,所述主音道还用于连通所述降噪耳机的拾音孔;
所述泄压槽用于连通所述降噪耳机的泄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且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主音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具有部分圆环状结构;及/或,所述挡块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槽具有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的截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槽具有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截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至少部分耳机壳体外形;及/或,所述本体用于固定在耳机壳体内;及/或,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咪头位,所述咪头位用于容置降噪耳机的咪头,所述主音道分别连通所述咪头位及所述泄压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音道连同所述咪头位贯通所述本体,且所述泄压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上。
8.一种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孔、咪头、泄压孔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声换能组件、电池模块及相连接的外杆部与内耳部,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及所述电池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所形成的主腔室中;
所述外杆部内部设有内腔室且所述外杆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所述拾音孔及所述泄压孔;
所述外杆部于所述内腔室中设有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有电路板;
所述咪头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以使所述主音道位于所述咪头上,且一所述拾音孔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主音道;
所述防啸叫结构的所述泄压槽邻近所述泄压孔且所述泄压槽连通所述泄压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部还设有壳体、封板及弹性件,且所述封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内腔室,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所述封板及/或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所述拾音孔;
所述壳体开设有电连接位,所述电控模块还设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端,所述接电端穿过所述电连接位且露置于所述外杆部之外;
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封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状态下弹性抵持所述封板;及/或,
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泄压孔,所述壳体还设有加强部且于所述加强部中开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孔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邻近所述本体设置以连通所述泄压槽;及/或,
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内耳部的远离所述外杆部的位置处设有入耳导管;及/或,
所述降噪耳机于所述电声换能组件处还设有收音反馈结构;及/或,
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耳部一体成型设置或紧密卡扣连接。
CN202110567776.1A 2021-05-24 2021-05-24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Pending CN113271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7776.1A CN113271516A (zh) 2021-05-24 2021-05-24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7776.1A CN113271516A (zh) 2021-05-24 2021-05-24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1516A true CN113271516A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7776.1A Pending CN113271516A (zh) 2021-05-24 2021-05-24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151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9459B1 (en) * 2005-12-23 2013-08-13 Plantronics, Inc. Noise cancelling microphone with reduced acoustic leakage
JP2016119527A (ja) * 2014-12-19 2016-06-3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マイク付イヤホン
CN106851446A (zh) * 2017-02-28 2017-06-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防风噪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7910967U (zh) * 2017-08-16 2018-09-25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泄气沟槽的耳道式耳机
CN208609155U (zh) * 2018-07-19 2019-03-15 广东得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后置咪降噪耳机
CN210381253U (zh) * 2019-09-12 2020-04-21 深圳华玺声学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ws降噪耳机
CN211406246U (zh) * 2020-03-17 2020-09-01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11791981U (zh) * 2020-04-20 2020-10-27 深圳市华联智创实业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电子产品
AU2020104182A4 (en) * 2020-12-11 2021-03-04 Shenzhen Thousandshores Technology Co., Ltd. Half in-ear earphone arranged with three microphon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9459B1 (en) * 2005-12-23 2013-08-13 Plantronics, Inc. Noise cancelling microphone with reduced acoustic leakage
JP2016119527A (ja) * 2014-12-19 2016-06-3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マイク付イヤホン
CN106851446A (zh) * 2017-02-28 2017-06-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防风噪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7910967U (zh) * 2017-08-16 2018-09-25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泄气沟槽的耳道式耳机
CN208609155U (zh) * 2018-07-19 2019-03-15 广东得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后置咪降噪耳机
CN210381253U (zh) * 2019-09-12 2020-04-21 深圳华玺声学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ws降噪耳机
CN211406246U (zh) * 2020-03-17 2020-09-01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11791981U (zh) * 2020-04-20 2020-10-27 深圳市华联智创实业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电子产品
AU2020104182A4 (en) * 2020-12-11 2021-03-04 Shenzhen Thousandshores Technology Co., Ltd. Half in-ear earphone arranged with three microphon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彦芳: "智能量产的下一代ANC技术", 《上海信息化》, 31 January 2019 (2019-01-31) *
王智: "声反馈抑制攻略", 《演艺科技》, 25 April 2018 (2018-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1022B1 (en) Two-way communication earpiece
US11606635B2 (en) Noise reduction air tube microphone, noise-reduction safe headset and noise-reduction safe Bluetooth headset
CN109511028B (zh) 多驱动器耳塞
KR100335017B1 (ko) 주위소음을감소시키는전화헤드셋장치
US5909498A (en) Transducer device for use with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477756B2 (en) Isolating deep canal fitting earphone
US4088849A (en) Headphone unit incorporating microphones for binaural recording
US5333206A (en) Dual element headphone
US20010050993A1 (en) Active noise reduction apparatus having a headset with dual stereo jacks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witch means
US20080298623A1 (en) Adapter For a Loudspeaker
CN110099323B (zh)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
US9762991B2 (en) Passive noise-cancellation of an in-ear headset module
JPH1155777A (ja) 集音器
TW201306607A (zh) 整合有麥克風的耳機
JP4781850B2 (ja) 音声入力イヤーマイク
US20140211970A1 (en) Earphone arrangements
US20200090636A1 (en) In-ear microphone with active noise control
CN113271516A (zh) 降噪耳机及其防啸叫结构
CN216146436U (zh) 耳机、扬声器模组及其前护盖
US11206477B2 (en) Sound transducer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15914913A (zh) 声音输出装置
KR100231219B1 (ko) 이어폰 장치
TWI686795B (zh) 用於助聽器之濾波結構以及具有濾波結構之助聽器
CN2812461Y (zh) 便携式多声道播放设备
JPH0354990A (ja) イヤーマイクロフォン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