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1402A -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1402A
CN113271402A CN202110562372.3A CN202110562372A CN113271402A CN 113271402 A CN113271402 A CN 113271402A CN 202110562372 A CN202110562372 A CN 202110562372A CN 113271402 A CN113271402 A CN 113271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motor
camera
fixedly connected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23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元
刘妙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ongchaoer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ongchaoer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ongchaoer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ongchaoer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23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1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1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1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3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 B08B1/32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using rotary clean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和滑槽,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通过设置的滚轮,能够方便装置进行移动,替代人工的长途跋涉,通过设置的啮齿槽和啮齿轮,能够在启动第三电机盒内部的电机时使弧形滑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弧形滑板远离摄像伸缩口的顶部,进而使摄像伸缩口的顶部与外部连通,随后通过延伸密封圈使第一摄像头通过摄像伸缩口伸出隔热外壳的外部,随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盒内部的电机使第一摄像头进行旋转观察周边,替代人工观察,通过设置的防水套能够避免第一摄像头进水。

Description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目前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通常使用人为踩点拍摄,在一些人烟较为稀少的荒漠或草原使用人力进行保护时若防护不当容易发生猛兽伤人的意外事故,且由于非法盗猎的利润巨大,在通过人为进行踩点监视的状况下工作人员容易受到不法盗猎分子的骚扰,存在较多不安全的因素,且工作人员在追踪的过程中若使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容易使被保护的动物种群受到惊扰,容易使保护的效果适得其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和滑槽,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防水套的底部与第一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隔板与隔热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一侧的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水管与蓄水盒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仓的另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盒,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钻头,所述隔热外壳内部横向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盒,所述第二密封盒与第一密封盒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盒的内部的第三转轴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横向隔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所述雾化玻璃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为弧形,所述隔热外壳通过摄像伸缩口和外部连通,所述滑槽开设于隔热外壳上方的内部且不与隔热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弧形滑板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板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槽,所述啮齿槽与啮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啮齿轮的内部贯穿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盒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隔板固定连接,隔板位于啮齿轮一侧的位置开设有与啮齿轮相适应的凹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外壳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多个不同的空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为斜向设置,所述斜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侧的隔板和底部的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贯穿所述斜板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蓄水盒的内部设置有水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盒,所述第二电机盒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盒内部两侧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块位于T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密封盒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盒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第一密封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分隔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盒位于隔离板下方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圆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圆板,所述防滑圆板的大小与支撑圆板相适应,所述第二密封盒内部的第二螺纹杆与支撑圆板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所述雾化玻璃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隔热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第一摄像头所在仓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空间通过隔板与外界隔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五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隔板且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机盒与隔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plc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所述plc控制器与信号收发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和plc控制器均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盒内部电机、第一摄像头、雾化玻璃的接电口,第二电机盒内部电机、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摄像头、蓄电池、第四电机盒内部电机、蓄水盒内部的水泵、第五电机盒内部电机和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均与太阳能光伏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底部远离滚轮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四个玻璃密封盒,所述玻璃密封盒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密封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顶部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横向隔板,且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密封盒下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一清洁刷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清洁刷的另一侧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机盒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盒与第三密封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密封盒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清洁刷相适应的开口,所述第三密封盒的另一侧与隔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滚轮,能够方便装置进行移动,替代人工的长途跋涉,通过设置的啮齿槽和啮齿轮,能够在启动第三电机盒内部的电机时使弧形滑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弧形滑板远离摄像伸缩口的顶部,进而使摄像伸缩口的顶部与外部连通,随后通过延伸第一电动推杆8使第一摄像头通过摄像伸缩口伸出隔热外壳的外部,随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盒内部的电机使第一摄像头进行旋转观察周边,替代人工观察,通过设置的防水套能够避免第一摄像头进水;
2、通过设置的喷头,能够在第一摄像头的镜面沾上灰尘的状况下通过蓄水盒内部的水泵抽取水流经导管输送至喷头中进行喷洒,从而对第一摄像头进行清洁,清洁过后的污水通过排水口进行排出;
3、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杆,能够在启动第二电机盒内部电机时第一螺纹杆旋转与隔离板螺纹连接带动第二电机盒整体下降,从而使第一螺纹杆旋转进入地面固定,从而使装置更加稳定;
4、通过设置的第二摄像头,能够观察地面的植物及昆虫的状况,通过设置的玻璃密封盒,能够防止第二摄像头进水,通过设置的第四电机盒,在通过第四电机盒内部电机进行旋转时能够使第三螺纹杆进行旋转,通过第一清洁刷另一侧的限位杆对第一清洁刷进行限位,能够使第一清洁刷进行移动,从而在移动过程中对玻璃密封盒底部进行擦拭,避免玻璃密封盒凝结地面的水汽影响观察;
5、通过设置的太阳能光伏板,能够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能够方便适应野外长期的工作,通过设置的plc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能够使控制系统能够对装置进行远程控制,通过在较大范围的动物保护区分布该装置,能够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进行较大范围的覆盖和对稀有动物进行追踪和保护;
6、通过设置的第二螺纹杆,能够在启动第二密封盒内部的第二电机盒内部电机时使第二电机盒在旋转过程中下降,从而抬升装置以及更换装置行驶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前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侧视的第一摄像头所在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蓄电池所在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底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B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C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中E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隔热外壳;2、弧形滑板;3、滑槽;4、摄像伸缩口;5、喷头;6、斜板;7、密封圈;8、第一电动推杆;9、第一电机盒;10、防水套;11、第一摄像头;12、第一转轴;13、啮齿轮;14、啮齿槽;15、第一连接块;16、凹槽;17、雾化玻璃;18、太阳能光伏板;19、滚轮;20、第二转轴;21、隔离板;22、第一密封盒;23、第二电机盒;24、滑杆;25、T形滑槽;26、第三转轴;27、第一螺纹杆;28、第二连接块;29、第二密封盒;30、第二电动推杆;31、玻璃密封盒;32、第二摄像头;33、plc控制器;34、信号收发器;35、第二螺纹杆;36、支撑圆板;37、防滑圆板;38、蓄电池;39、排水口;40、第三密封盒;41、第四电机盒;42、第三螺纹杆;43、第一清洁刷;44、转杆;45、支撑板;46、限位杆;47、蓄水盒;48、第二清洁刷;49、第五电机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实施例中,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1,隔热外壳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4和滑槽3,摄像伸缩口4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2,摄像伸缩口4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10,能够避免第一摄像头11进水防水套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1,防水套10的底部与第一电机盒9内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盒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8,通过第一电动推杆8使第一摄像头11通过摄像伸缩口4伸出隔热外壳1的外部,随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盒9内部的电机使第一摄像头11进行旋转观察周边,替代人工观察,隔板与隔热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摄像头11一侧的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喷头5,喷头5通过水管与蓄水盒47连通,能够在第一摄像头11的镜面沾上灰尘的状况下通过蓄水盒47内部的水泵抽取水流经导管输送至喷头5中进行喷洒,从而对第一摄像头11进行清洁,清洁过后的污水通过排水口39进行排出,第一摄像头11所在仓的另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盒22,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7,第一螺纹杆27的底部设置有钻头,隔热外壳1内部横向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盒29,第二密封盒29与第一密封盒22内部的结构相同,第二密封盒29的内部的第三转轴26与第二螺纹杆35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35与横向隔板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板36。
优选的,隔热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17,雾化玻璃17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8,能够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能够适应野外长期的工作,隔热外壳1的顶部为弧形,隔热外壳1通过摄像伸缩口4和外部连通,滑槽3开设于隔热外壳1上方的内部且不与隔热外壳1的内部连通,弧形滑板2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滑槽3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弧形滑板2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槽14,啮齿槽14与啮齿轮13啮合连接,啮齿轮13的内部贯穿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与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能够在启动第三电机盒内部的电机时使弧形滑板2进行移动,从而使弧形滑板2远离摄像伸缩口4的顶部,进而使摄像伸缩口4的顶部与外部连通,第三电机盒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块15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5与隔板固定连接,隔板位于啮齿轮13一侧的位置开设有与啮齿轮13相适应的凹槽16。
优选的,第一电动推杆8的底部与隔板固定连接,隔热外壳1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多个不同的空间,第一电动推杆8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斜板6,斜板6为斜向设置,斜板6的两端分别与一侧的隔板和底部的横向隔板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8贯穿斜板6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7,蓄水盒4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
优选的,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盒23,第二电机盒23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8,第二连接块28与滑杆24固定连接,第一密封盒22内部两侧设置有T形滑槽25,第二连接块28位于T形滑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6,第三转轴26与第一螺纹杆27固定连接,能够在启动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时第一螺纹杆27旋转与隔离板21螺纹连接带动第二电机盒23整体下降,从而使第一螺纹杆27旋转进入地面固定,从而使装置更加稳定,第一螺纹杆27远离第一密封盒22的内壁,且第一螺纹杆27位于第一密封盒22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一螺纹杆2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隔离板21,隔离板21与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固定连接,隔离板21分隔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第一密封盒22位于隔离板21下方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刷48,能够使第一螺纹杆27收回时保持清洁。
优选的,支撑圆板36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圆板37,防滑圆板37的大小与支撑圆板36相适应,第二密封盒29内部的第二螺纹杆35与支撑圆板36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启动第二密封盒29内部的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时使第二电机盒23在旋转过程中下降,从而抬升装置以及更换装置行驶的方向。
优选的,隔热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17,雾化玻璃17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8,太阳能光伏板18与蓄电池38电性连接,隔热外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39,排水口39与第一摄像头11所在仓连通,第一摄像头11所在的空间通过隔板与外界隔离。
优选的,第一电动推杆8的下方设置有滚轮19,滚轮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与第五电机盒49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20贯穿隔板且与隔板转动连接,第五电机盒49与隔板固定连接,滚轮19能够方便装置进行移动,替代人工的长途跋涉。
优选的,第二密封盒2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plc控制器33和信号收发器34,plc控制器33与信号收发器34电性连接,能够使控制系统能够对装置进行远程控制,通过在较大范围的动物保护区分布该装置,能够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进行较大范围的覆盖和对稀有动物进行追踪和保护,信号收发器34和plc控制器33均与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机盒9内部电机、第一摄像头11、雾化玻璃17的接电口,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第二电动推杆30、第二摄像头32、蓄电池38、第四电机盒41内部电机、蓄水盒47内部的水泵、第五电机盒49内部电机和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隔热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8,蓄电池38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蓄电池38均与太阳能光伏板18电性连接。
优选的,隔热外壳1的底部远离滚轮19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四个玻璃密封盒31,能够防止第二摄像头32进水,玻璃密封盒31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玻璃密封盒3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摄像头32,能够观察地面的植物及昆虫的状况,第二摄像头32的顶部与第二电动推杆30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30的伸缩端贯穿横向隔板,且第二电动推杆30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玻璃密封盒31下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5,支撑板4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44,转杆44的另一端与第三螺纹杆42固定连接,第三螺纹杆42与第一清洁刷43的内部螺纹连接,第一清洁刷43的另一侧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46,限位杆4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5和隔板固定连接,第三螺纹杆4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机盒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通过第四电机盒41内部电机进行旋转时能够使第三螺纹杆42进行旋转,通过第一清洁刷43另一侧的限位杆46对第一清洁刷43进行限位,能够使第一清洁刷43进行移动,从而在移动过程中对玻璃密封盒31底部进行擦拭,避免玻璃密封盒31凝结地面的水汽影响观察,第四电机盒41与第三密封盒40固定连接,第三密封盒40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清洁刷43相适应的开口,第三密封盒40的另一侧与隔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将装置投放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装置通过滚轮19进行行驶,行驶过程中延伸第一电动推杆8使装置通过第一摄像头11进行拍摄,第一电机盒9内部的电机能够使第一摄像头11进行旋转拍摄,能够观察到四周的丛林及生物分布状况,方便对珍稀动物进行发现和追踪,在有野生动物对装置进行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摄像头11收回隔热外壳1中,经第三电机盒内部的电机运作推动弧形滑板2进行旋转能够将隔热外壳1进行关闭,避免装置受损,底部的第二摄像头32能够对地面进行拍摄,从而观察地面的昆虫分布状况,第二摄像头32外部的玻璃密封盒31能够防止第二摄像头32进水,地面湿气较大时控制第四电机盒41内部电机进行旋转能够使第三螺纹杆42进行旋转,通过第一清洁刷43另一侧的限位杆46对第一清洁刷43进行限位,能够使第一清洁刷43进行移动,从而在移动过程中对玻璃密封盒31底部进行擦拭,避免玻璃密封盒31凝结地面的水汽影响观察,在定点拍摄时,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旋转时使第一螺纹杆27在旋转过程中下降,从而抬升装置以及更换装置行驶的方向,plc控制器33和信号收发器34能够使控制系统对装置进行远程控制,通过在较大范围的动物保护区分布该装置,能够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进行较大范围的覆盖和对稀有动物进行追踪和保护,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太阳能光伏板18收集太阳能进行供电,以适应野外长期的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4)和滑槽(3),所述摄像伸缩口(4)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2),所述摄像伸缩口(4)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10),所述防水套(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1),所述防水套(10)的底部与第一电机盒(9)内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盒(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8),隔板与隔热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11)一侧的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喷头(5),所述喷头(5)通过水管与蓄水盒(47)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11)所在仓的另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盒(22),所述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7),所述第一螺纹杆(27)的底部设置有钻头,所述隔热外壳(1)内部横向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盒(29),所述第二密封盒(29)与第一密封盒(22)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盒(29)的内部的第三转轴(26)与第二螺纹杆(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5)与横向隔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板(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17),所述雾化玻璃(17)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8),所述隔热外壳(1)的顶部为弧形,所述隔热外壳(1)通过摄像伸缩口(4)和外部连通,所述滑槽(3)开设于隔热外壳(1)上方的内部且不与隔热外壳(1)的内部连通,所述弧形滑板(2)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3)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板(2)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槽(14),所述啮齿槽(14)与啮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啮齿轮(13)的内部贯穿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与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盒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块(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5)与隔板固定连接,隔板位于啮齿轮(13)一侧的位置开设有与啮齿轮(13)相适应的凹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底部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外壳(1)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多个不同的空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斜板(6),所述斜板(6)为斜向设置,所述斜板(6)的两端分别与一侧的隔板和底部的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贯穿所述斜板(6)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蓄水盒(4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盒(23),所述第二电机盒(23)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8),所述第二连接块(28)与滑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盒(22)内部两侧设置有T形滑槽(25),所述第二连接块(28)位于T形滑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6),所述第三转轴(26)与第一螺纹杆(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7)远离第一密封盒(22)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螺纹杆(27)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盒(22)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2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隔离板(21),所述隔离板(21)与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21)分隔所述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盒(22)位于隔离板(21)下方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刷(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板(36)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圆板(37),所述防滑圆板(37)的大小与支撑圆板(36)相适应,所述第二密封盒(29)内部的第二螺纹杆(35)与支撑圆板(36)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17),所述雾化玻璃(17)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8),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8)与蓄电池(38)电性连接,所述隔热外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39),所述排水口(39)与第一摄像头(11)所在仓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11)所在的空间通过隔板与外界隔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下方设置有滚轮(19),所述滚轮(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与第五电机盒(49)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贯穿隔板且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机盒(49)与隔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盒(2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plc控制器(33)和信号收发器(34),所述plc控制器(33)与信号收发器(34)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34)和plc控制器(33)均与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机盒(9)内部电机、第一摄像头(11)、雾化玻璃(17)的接电口,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第二电动推杆(30)、第二摄像头(32)、蓄电池(38)、第四电机盒(41)内部电机、蓄水盒(47)内部的水泵、第五电机盒(49)内部电机和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8),所述蓄电池(38)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38)均与太阳能光伏板(18)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的底部远离滚轮(19)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四个玻璃密封盒(31),所述玻璃密封盒(31)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密封盒(3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摄像头(32),所述第二摄像头(32)的顶部与第二电动推杆(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的伸缩端贯穿横向隔板,且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密封盒(31)下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5),所述支撑板(4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44),所述转杆(44)的另一端与第三螺纹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42)与第一清洁刷(43)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清洁刷(43)的另一侧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46),所述限位杆(4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5)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4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机盒(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盒(41)与第三密封盒(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密封盒(40)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清洁刷(43)相适应的开口,所述第三密封盒(40)的另一侧与隔板固定连接。
CN202110562372.3A 2021-05-24 2021-05-24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Pending CN113271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2372.3A CN113271402A (zh) 2021-05-24 2021-05-24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2372.3A CN113271402A (zh) 2021-05-24 2021-05-24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1402A true CN113271402A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2372.3A Pending CN113271402A (zh) 2021-05-24 2021-05-24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140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442A (zh) * 2013-03-06 2013-06-1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无线昆虫观测装置
CN109877846A (zh) * 2019-03-18 2019-06-14 合肥禾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
CN210402634U (zh) * 2019-08-19 2020-04-24 天津市天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森林监控设备
CN211670904U (zh) * 2020-04-07 2020-10-13 澄江县诚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碰撞的无人值守野外架空线视频监控装置
CN111853478A (zh) * 2020-06-23 2020-10-30 郑州博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远程监控摄像头
CN212978369U (zh) * 2020-08-25 2021-04-16 厦门众合天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伸缩结构的巡检机器人
CN213177512U (zh) * 2020-08-07 2021-05-1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偃师市供电公司 防外力破坏摄像头安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442A (zh) * 2013-03-06 2013-06-1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无线昆虫观测装置
CN109877846A (zh) * 2019-03-18 2019-06-14 合肥禾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
CN210402634U (zh) * 2019-08-19 2020-04-24 天津市天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森林监控设备
CN211670904U (zh) * 2020-04-07 2020-10-13 澄江县诚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碰撞的无人值守野外架空线视频监控装置
CN111853478A (zh) * 2020-06-23 2020-10-30 郑州博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远程监控摄像头
CN213177512U (zh) * 2020-08-07 2021-05-1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偃师市供电公司 防外力破坏摄像头安装装置
CN212978369U (zh) * 2020-08-25 2021-04-16 厦门众合天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伸缩结构的巡检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16678U (zh) 一种用于园林的洒水清灰装置
KR101061881B1 (ko) 태양전지모듈의 세정장치
CN214719212U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光伏巡检清洗机器人
CN110089973A (zh)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清洗的机器人
CN105651560A (zh) 一种长期分时段大气干、湿降尘采集分析仪
CN113271402A (zh)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RU2743588C1 (ru) Роботизированный оросите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CN211421235U (zh) 一种对雨水自动收集的节水灌溉装置
CN211745903U (zh) 一种花卉苗木种植用喷水装置
CN208609486U (zh) 立体绿化装置
CN106508263A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除草机及方法
CN212548781U (zh) 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CN105784424A (zh) 一种沙源区干湿降尘自动采样器
CN207022707U (zh) 一种自清洁温室大棚
CN209931128U (zh) 一种生态景观智能养护设备
CN212464362U (zh) 一种自动化墙式气雾栽培系统
CN211579368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210746048U (zh) 一种园林用环保型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214628772U (zh) 一种市政园林绿化喷灌装置
CN115110461A (zh) 一种采用氢能源的道路清扫车
CN212877005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喷洒装置
CN204306765U (zh) 电动刷刷车
CN209942868U (zh) 一种煤矿除尘设备
CN220674682U (zh) 一种草皮灌溉养护装置
CN207053461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