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1250B - 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71250B CN113271250B CN202110425282.XA CN202110425282A CN113271250B CN 113271250 B CN113271250 B CN 113271250B CN 202110425282 A CN202110425282 A CN 202110425282A CN 113271250 B CN113271250 B CN 1132712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instant message
- sending
- message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即时消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多个发送通道并存,能够自动动态切换发送通道,能够保证多格式即时消息高效转发,同时能够保证数据发送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即时消息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家政服务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而各种家政业务也随之激增,用户主要通过线下或者线上家政服务系统寻找家政服务人员。其中,家政业务包括月嫂服务以及保姆服务等。
现有的家政服务系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线上预约家政服务项目,其余需求仅能够依靠经纪人或推广人电话沟通或者线上社交工具沟通。线上社交工具包括IM(即时消息)聊天工具。由于整个IM项目都是基于SDK(SoftwareDevelopment Kit )来实现的,上层应用依赖SDK 而实现,即上层应用受下层服务影响大。一旦IM联调的供应商出现变化,则需要重新接入新的SDK,不同SDK 差异巨大,接入成本高,不能实现两个不同SDK 的动态切换。此外,还存在会出现因交互过程的中断、不流畅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数据发送的灵活性较差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上层应用受下层服务影响大、无法实现服务动态切换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因交互过程的中断、不流畅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数据发送的灵活性较差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其用于接收来自多个不同通道的多个不同用户的即时消息并将该即时消息发送给位于多个不同通道的消息接收人,所述各通道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包括:设定判断规则,并根据所设定的判断规则判断所述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判断规则包括以下的至少一个: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发送失败次数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接收到的异常消息数量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非特定接收通道的预定发送通道时,需切换为预定发送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将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包括:使用数据模型将待转换的即时消息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格式,其中,对各数据模型进行定义处理,所述数据模型包括用户模型、消息模型、历史数据模型、常用语模型、图片消息模型、语音消息模型、视频消息模型、群组模型或标记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送通道包括本地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和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本地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和各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当默认发送通道判断为需切换时,优先切换为优先级高的发送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包括:将数据兼容性转换前后的即时消息实时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根据来自不同通道的不同用户的历史消息请求,将所存储的历史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为该用户发送历史消息请求的通道的数据格式后发送至该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包括:识别所述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是否包含敏感词,在判断包含敏感词的情况下,对所述即时消息中敏感词进行遮蔽处理后再通过相应发送通道发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其用于接收来自多个不同通道的多个不同用户的即时消息,并将该即时消息发送给位于多个不同通道的消息接收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道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所述系统包括: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通道切换模块,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数据转换模块,用于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其中,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判断规则,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是否需要切换,并确定待转换的信息数据;实现了对由客户端或经济人发送的即时消息进行记录和存储,能够有效对待转换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以实现多通道数据并存和服务动态切换;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下层服务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即数据发送对业务应用的影响),并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因交互过程的中断、不流畅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还提高了数据发送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的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的又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介绍过程中,对结构、性能、效果或者其他特征的细节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能够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以不含有上述结构、性能、效果或者其他特征的技术方案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中的流程图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流程演示,不代表本发明的方案中必须包括流程图中的所有的内容、操作和步骤,也不代表必须按照图中所显示的的顺序执行。例如,流程图中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分解,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等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主旨的情况下,流程图中显示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的框图一般表示的是功能实体,并不一定必然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单元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下文中可能省略了对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的重复描述。还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编号的定语来描述各种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但是这些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不应受这些定语的限制。也就是说,这些定语仅是用来将一者与另一者区分。例如,第一器件亦可称为第二器件,但不偏离本发明实质的技术方案。此外,术语“和/或”、“及/或”是指包括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所有组合。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多个发送通道并存,能够自动动态切换发送通道,能够保证多格式即时消息高效转发,同时能够保证数据发送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明中,该即时消息转发系统方法其用于接收来自多个不同通道的多个不同用户的即时消息并将该即时消息发送给位于多个不同通道的消息接收人。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介绍过程中,对结构、性能、效果或者其他特征的细节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能够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以不含有上述结构、性能、效果或者其他特征的技术方案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中的流程图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流程演示,不代表本发明的方案中必须包括流程图中的所有的内容、操作和步骤,也不代表必须按照图中所显示的的顺序执行。例如,流程图中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分解,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等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主旨的情况下,流程图中显示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的框图一般表示的是功能实体,并不一定必然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单元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下文中可能省略了对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的重复描述。还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编号的定语来描述各种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但是这些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不应受这些定语的限制。也就是说,这些定语仅是用来将一者与另一者区分。例如,第一器件亦可称为第二器件,但不偏离本发明实质的技术方案。此外,术语“和/或”、“及/或”是指包括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所有组合。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方法的一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
步骤S102,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
步骤S103,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
步骤S104,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
图2是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该家政服务场景下,使用本发明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进行客户端与经纪人APP之间的数据交互,其中,在使用IM聊天系统时,客户端向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发送即时消息,该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将所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并记录存储到相应模块,并将转换后的即时消息转发给相应发送通道,以进行数据发送。以下将更具体说明本发明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IM聊天系统集成于用于家政服务的移动设备APP或PC端应用软件中,并且IM聊天系统的组件架构通过架构分层设计和分层依赖的方式,将底层服务与上层应用完全解耦以解决底层服务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并且,将多个第三方SDK统一对接到IM聊天系统和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的组件中,并配合使用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对IM通道数据进行转换,再转发即时消息,以实现多发送通道并存、服务动态切换,并能够保证数据发送的灵活性。
首先,在步骤S101中,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
在本示例中,例如用户1在使用IM聊天系统时,用户1的客户端发送给经纪人的消息,先发送给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发送,再经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转换后转发。
具体地,该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实时接收该即时消息,并对该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
进一步地,判断所获取的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确定待转换的即时消息,以自动切换到相应发送通道,并将转换后的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发送。
更进一步地,发送通道(即基于SDK的发送通道,简称为发送通道)包括本地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在本发明中,简称为本地发送通道)和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在本发明中,简称为第三方发送通道),其中,本地发送通道包括至少一个本地发送通道,第三方发送通道包括至少三个第三方发送通道。
在本示例中,本地发送通道例如是基于各种家政服务产品设定的预定发送通道(与特定接收通道相对应)或专用发送通道(即第一本地发送通道),或者是基于家政服务相关业务设定的业务发送通道(即第二本地发送通道)。但是不限于此,上述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进一步地,第三方发送通道是第三方服务合作方的发送通道,具体包括第一发送通道、第二发送通道和第三发送通道。
更进一步地,每一个第三方发送通道均对应其服务器,各服务器实时接发消息并存储消息。
优选地,还包括本地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和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或优先级),以用于自动动态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方法的又一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还包括设定判断规则的步骤S301。
在步骤S301中,设定判断规则,以根据所设定的判断规则判断所述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
优选地,所述判断规则包括第一判断规则和第二判断规则,所述第一判断规则用于判断是否自动切换发送通道,所述第二判断规则判断是否对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数据进行遮蔽处理,各发送通道对应不同的第二判断规则。
具体地,所述第一判断规则包括以下的至少一个: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发送失败次数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接收到的异常消息数量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非特定接收通道的预定发送通道时,需切换为预定发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判断规则包括设定与各发送通道的遮蔽处理相对应的敏感词,所述敏感词包括身份敏感词、不当敏感词;识别当前客户端所发送的即时消息中是否包含敏感词,在判断包含敏感词的情况下,对所述即时消息中敏感词进行遮蔽处理后再通过相应发送通道发送。
具体地,所述第一判断规则包括对客户端的默认发送通道判断是否属于特定时间区间内同一发送通道的数据发送失败次数的触发次数、或者是否属于特定时间区间内接收到的同一发送通道异常消息数量的触发数量,判断用户的客户端的APP名称与特定接收通道的家政服务产品是否匹配,判断所述默认发送通道是否为特定接收通道的预定发送通道等等。
由此,通过判断规则,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是否需要切换,确定待转换的信息数据,并自动切换到可用发送通道,以将转换后的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接下来,在步骤S102中,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
具体地,在客户端的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出现异常或处于异常状态,则需要切换发送通道,并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由此,能够实现通道服务动态切换,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发送的灵活性,同时保证客户端与经纪人之间的无感交互过程。
在本示例中,对于可用发送通道的确定,包括判断该即时消息的数据发送是否需要预定发送通道发送,在该即时消息的数据发送不需要预定发送通道的情况下、判断可用发送通道的数量,在可用发送通道为两个或更多个的情况下,比较各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或优先级)。
进一步地,本地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高于第三方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其中,第一本地发送通道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本地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
例如,在用户1(为需要家政服务的用户)发送即时消息时,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是第一发送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一判断规则判断该用户1的即时消息的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具体地,在与第一发送通道的服务器连接的时候,该服务器出现问题,或者监测到在使用该第一发送通道发送消息中发送失败的次数超过设定次数(例如10次),则判定该第一发送通道的服务器异常。在上述情况下,修改用于切换发送通道的配置文件,并执行该配置文件以自动切换可用发送通道。
进一步地,该第一发送通道的可用发送通道包括第一本地发送通道和第二本地发送通道,并根据第一本地发送通道和第二本地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确定可用发送通道为根据第一本地发送通道或第二本地发送通道。
再例如,用户2(为提供家政服务的服务人员)使用家政服务APP发送即时消息时,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是第一本地发送通道,与该家政服务APP相对应的家政服务产品的预定发送通道是第二本地发送通道。在上述情况下,使用第一判断规则判断该用户2的客户端的APP名称与固定参数中家政服务产品是否匹配,并同时判断该客户端的默认发送通道是否与预定发送通道相同,在上述示例中,默认发送通道(为第一本地发送通道)与预定发送通道(第二本地发送通道)不相同,则该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将自动切换到第二本地发送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自动切换的实现,在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业务人员编写配置文件,并在控制模块执行该配置文件,以进行自动切换相应发送通道。还可以通过业务人员人工控制,以进行自动切换相应发送通道。上述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接下来,在步骤S103中,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
具体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对由客户端和经纪人发送的即时消息进行记录和存储,以用于数据兼容性转换,并且还能使客户端和经纪人可查看历史消息,并能够实现离线消息推送、数据回调等。
更具体地,对即时消息的记录还包括消息类型、消息发送时间、消息发送人、消息接收人等等。
进一步地,在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对该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息数据存储到相应存储模块。
更进一步地,根据来自不同通道的不同用户的历史消息请求,将所存储的历史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为该用户发送历史消息请求的通道的数据格式后发送至该用户。
优选地,在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嫁接中间数据转换层,使用中间数据转换层实时对待转换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以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兼容数据,并且所述中间数据转换层将转换后的信息数据通过所确定的发送通道发送。
在另一示例中,在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使用数据模型转换,以将待转换的即时消息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兼容数据,其中,所述数据模型转换包括对用户模型、消息模型、历史数据模型、常用语模型、图片消息模型、语音消息模型、视频消息模型、群组模型、标记模型等等进行数据转换。
具体地,使用数据模型将待转换的即时消息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格式,其中,对各数据模型进行定义处理,所述数据模型包括用户模型、消息模型、历史数据模型、常用语模型、图片消息模型、语音消息模型、视频消息模型、群组模型或标记模型。
例如,待转换的即时消息包括对用户模型的名称、性别、头像、ID属性等进行定义处理,其中,名字的表示在不同发送通道中使用不同的表示形式,第一发送通道为“nickname”,第二发送通道为“username”,在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将“nickname”和“username”都转换为“showName”,由此完成了该名字的数据兼容性转换,并且转换后的“showName”可在第一发送通道、第二发送通道以及本地发送通道发送。
优选地,数据兼容性转换还包括在UI定制层或者消息处理层对正在发送的消息进行敏感性判断、消息拦截、自定义处理以及确定消息是否能转发成功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将数据兼容性转换前后的即时消息实时存储,并存储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的相应模块。
具体地,在客户端向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发送的即时消息时,根据第二判断规则,判断该即时消息是否需要进行遮蔽处理,或者识别当前客户端所发送的即时消息中是否包含敏感词。
进一步地,在判断为需要进行遮蔽处理的情况下,调用与该即时消息的发送通道相对应的遮蔽策略,对该即时消息中敏感词进行遮蔽处理,再通过相应发送通道发送。
在本示例中,还包括设定与各发送通道的遮蔽处理相对应的敏感词,并使用敏感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遮蔽处理。其中,所述敏感词包括身份敏感词、不当敏感词。例如,身份敏感词包括身份证号、手机号、姓名等。
需要说明的是,不当敏感词敏感词是指任何与当前交互场景不匹配的文本交互。例如,暴力倾向、不健康色彩的词或不文明词语等。上述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由此,实现了对由客户端或经济人发送的即时消息进行记录和存储,并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是否需要切换,确定待转换的信息数据,还能够有效对待转换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以实现多通道数据并存和服务动态切换。
接下来,在步骤S104中,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
具体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根据本地发送通道和各第三方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自定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
进一步地,使用所切换到的发送通道,对数据兼容性转换后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发送,并将数据兼容性转换前后的信息数据实时存储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的相应存储模块。
在另一示例中,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接收记录经纪人APP的响应消息,并确定与该响应消息相对应的发送通道,以向消息接收人发送所述响应消息,在家政服务应用场景下,所述消息接收人为经纪人。
进一步地,还将所述响应消息实时存储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的相应存储模块,同时存储到所述发送通道的服务器。
由此,实现了多通道服务动态切换,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下层服务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即数据发送对业务应用的影响),并有效避免了因交互过程的中断、不流畅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还提高了数据发送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的过程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说明,其中,步骤的顺序和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在其他示例中,上述方法中的步骤还可以拆分成两个(例如将步骤S101拆分成S101和S401,具体参见图4)、三个,或者有些步骤也可以合并成一个步骤,根据实际示例进行调整。上述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判断规则,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是否需要切换,并确定待转换的信息数据;实现了对由客户端或经济人发送的即时消息进行记录和存储,能够有效对待转换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以实现多通道数据并存和服务动态切换;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下层服务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即数据发送对业务应用的影响),并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因交互过程的中断、不流畅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还提高了数据发送的灵活性。
实施例2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来实现。
参照图2、图5和图6,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500,其用于接收来自多个不同通道的多个不同用户的即时消息,并将该即时消息发送给位于多个不同通道的消息接收人,所述各通道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所述系统500包括与IM聊天系统和多个发送通道相对接的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600,该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600用于控制客户端APP和经纪人APP之间的信息数据发送。
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500包括:接收处理模块501,用于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通道切换模块502,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数据转换模块503,用于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发送模块504,用于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
具体地,所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600包括UI定制层601、中间数据转换层602、与各发送通道相对应的数据存储层603、业务接入层604,其中,该UI定制层601用于实现客户端APP的信息数据兼容和遮蔽处理,具体参见图2。
具体地,所述UI定制层601接收由用户发送的信息数据以及由所述经纪人返回的响应消息,并对该信息数据进行识别判断;该中间数据转换层602用于对待转换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自定切换到该发送通道;该数据存储层603用于记录和存储客户端通过发送通道发送即时消息、以及经纪人通过发送通道返回响应消息的信息数据;所述业务接入层604用于接入客户端APP、经纪人APP和家政服务平台。
在本示例中,还包括设定判断规则,所述UI定制层601根据所设定的判断规则判断所述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所述判断规则包括包括以下的至少一个: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发送失败次数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接收到的异常消息数量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非特定接收通道的预定发送通道时,需切换为预定发送通道。
具体地,根据来自不同通道的不同用户的历史消息请求,将所存储的历史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为该用户发送历史消息请求的通道的数据格式后发送至该用户。
优选地,在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600嫁接中间数据转换层602,使用中间数据转换层602实时对待转换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以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兼容数据;所述中间数据转换层602将转换后的信息数据通过所确定的发送通道发送。
在另一示例中,在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600使用数据模型将待转换的即时消息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格式,其中,所述数据模型转换包括对用户模型、消息模型、历史数据模型、常用语模型、图片消息模型、语音消息模型、视频消息模型、群组模型、标记模型进行数据转换。
具体地,所述发送通道包括本地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和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本地即时消息服务发送通道和各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当默认发送通道判断为需切换时,优先切换为优先级高的发送通道,以用于自动动态切换。
进一步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600根据本地发送通道和各第三方发送通道的使用优先级,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自定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使用所切换到的发送通道,对数据兼容性转换后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发送,并将数据兼容性转换前后的信息数据实时存储到IM消息控制中心系统600的相应存储模块。
如图6所示,还包括识别处理模块610,所述识别处理模块610用于识别所述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是否包含敏感词,在判断包含敏感词的情况下,对所述即时消息中敏感词进行遮蔽处理后再通过相应发送通道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2中,省略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判断规则,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是否需要切换,并确定待转换的信息数据;实现了对由客户端或经济人发送的即时消息进行记录和存储,能够有效对待转换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以实现多通道数据并存和服务动态切换;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下层服务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即数据发送对业务应用的影响),并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即时消息工具因交互过程的中断、不流畅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还提高了数据发送的灵活性。
实施例3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实施例,该计算机设备可以视为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实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来实现。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图1的方法。
如图7所示,计算机设备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其中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并且协同工作。本发明也不排除进行分布式处理,即处理器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实体设备中。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并不限于单一实体,也可以是多个实体设备的总和。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通常是机器可读的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得计算机设备能够执行本发明的方法,或者方法中的至少部分步骤。
所述存储器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还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单元(ROM)。
可选的,该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还包括有I/O接口,其用于计算机设备与外部的设备进行数据交换。I/O接口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应当理解,图7显示的计算机设备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中还可以包括上述示例中未示出的元件或组件。例如,有些计算机设备中还包括有显示屏等显示单元,有些计算机设备还包括人机交互元件,例如按扭、键盘等。只要该计算机设备能够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以实现本发明方法或方法的至少部分步骤,均可认为是本发明所涵盖的计算机设备。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上述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产品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通过以上对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本发明可以由能够执行特定计算机程序的硬件来实现,例如本发明的系统,以及系统中包含的电子处理单元、服务器、客户端、手机、控制单元、处理器等。本发明也可以由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例如由微处理器、电子控制单元,客户端、服务器端等执行的控制软件来实现。但需要说明的是,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并不限于由一个或特定个的硬件实体中执行,其也可以是由不特定具体硬件的以分布式的方式来实现。对于计算机软件,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也可以分布式存储于网络上,只要其能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计算机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其用于接收来自多个不同通道的多个不同用户的即时消息并将该即时消息发送给位于多个不同通道的消息接收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道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
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
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使用中间数据转换层实时将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将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包括使用数据模型将待转换的即时消息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格式,对各数据模型进行定义处理,所述数据模型包括用户模型、消息模型、历史数据模型、常用语模型、图片消息模型、语音消息模型、视频消息模型、群组模型或标记模型;
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包括识别所述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是否包含敏感词,在判断包含敏感词的情况下,对所述即时消息中敏感词进行遮蔽处理后再通过相应发送通道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包括:
设定判断规则,并根据所设定的判断规则判断所述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规则包括以下的至少一个:
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发送失败次数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
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道在特定时间区间内接收到的异常消息数量大于阈值时,需切换至其他发送通道;
当所述默认发送通非特定接收通道的预定发送通道时,需切换为预定发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通道包括本地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和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
本地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和各第三方即时消息服务的发送通道具有不同的优先级;
当默认发送通道判断为需切换时,优先切换为优先级高的发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包括:
将数据兼容性转换前后的即时消息实时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来自不同通道的不同用户的历史消息请求,将所存储的历史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为该用户发送历史消息请求的通道的数据格式后发送至该用户。
7.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系统,其用于接收来自多个不同通道的多个不同用户的即时消息,并将该即时消息发送给位于多个不同通道的消息接收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道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即时消息的默认发送通道,并判断该默认发送通道是否需要切换;
通道切换模块,在判断为需切换的情况下,确定可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并将所述默认发送通道自动切换到该可用发送通道;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记录所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并将使用中间数据转换层实时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将即时消息进行数据兼容性转换包括使用数据模型将待转换的即时消息转换为用于可用发送通道进行发送的格式,对各数据模型进行定义处理,所述数据模型包括用户模型、消息模型、历史数据模型、常用语模型、图片消息模型、语音消息模型、视频消息模型、群组模型或标记模型;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切换的可用发送通道,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包括识别所述转换后的所述即时消息是否包含敏感词,在判断包含敏感词的情况下,对所述即时消息中敏感词进行遮蔽处理后再通过相应发送通道发送。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中,该计算机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5282.XA CN113271250B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5282.XA CN113271250B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1250A CN113271250A (zh) | 2021-08-17 |
CN113271250B true CN113271250B (zh) | 2023-05-02 |
Family
ID=77229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25282.XA Active CN113271250B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712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6403B (zh) * | 2021-10-22 | 2022-01-04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探知的中继线路故障转移方法 |
CN114363409B (zh) * | 2022-01-05 | 2023-09-22 | 厦门市易联众易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道可配置的统一消息管理方法、平台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5442A (zh) * | 2015-10-27 | 2016-01-13 |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讯im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08111565A (zh) * | 2016-11-25 | 2018-06-0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9104357A (zh) * | 2018-07-10 | 2018-12-28 |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推送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2087362A (zh) * | 2019-06-13 | 2020-12-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客户端之间的消息转发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 |
CN112420217A (zh) * | 2020-11-30 | 2021-02-2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68553A1 (en) * | 2002-07-25 | 2006-07-27 | Wiredred Software Corporation |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and system |
US20090125591A1 (en) * | 2002-09-30 | 2009-05-14 | Ficus Kirkpatrick | Instant messaging proxy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20080052363A1 (en) * | 2006-03-27 | 2008-02-28 | Sms.A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operable message service with mobile support in a mobile community platform |
US8601060B2 (en) * | 2006-06-09 | 2013-12-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Real-time blogging system and procedures |
EP4099230B1 (en) * | 2017-05-05 | 2024-07-17 | Ofer Ron | Dynamic response prediction for improved bot task processing |
CN110166343A (zh) * | 2018-02-13 | 2019-08-23 |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网关分发消息的方法及其消息网关 |
CN108829405B (zh) * | 2018-06-04 | 2021-12-21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渠道包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EP4011043A4 (en) * | 2019-08-06 | 2023-08-02 | Airship Group, Inc. | CROSS-CHANNEL ORCHESTRATING OF NEWS |
CN112367345B (zh) * | 2020-09-14 | 2023-06-23 | 长沙市到家悠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服务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04-20 CN CN202110425282.XA patent/CN1132712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5442A (zh) * | 2015-10-27 | 2016-01-13 |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讯im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08111565A (zh) * | 2016-11-25 | 2018-06-0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9104357A (zh) * | 2018-07-10 | 2018-12-28 |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推送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2087362A (zh) * | 2019-06-13 | 2020-12-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客户端之间的消息转发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 |
CN112420217A (zh) * | 2020-11-30 | 2021-02-2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1250A (zh) | 202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15436B (zh) | 基于主题的即时消息隔离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3271250B (zh) | 一种多通道多格式即时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
CN106791233B (zh) | 一种用于提供ivr服务流程的方法及ivr系统 | |
US8315611B2 (en) |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source servers, and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in such a network | |
US10841268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virtual war rooms via social media in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s | |
CA2724906A1 (en) |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modal-specific interfaces | |
CN102017513A (zh) | 基于开放体系结构的依赖于域的实时多语种通信服务 | |
WO2009115921A2 (en) | Techniques for enterprise resource mobilization | |
US10250539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message delivery in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s | |
CN109670297A (zh) | 业务权限的开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9876744B2 (en) |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sending apparatus | |
US11652656B2 (en) | Web conference replay association upon meeting completion | |
CN111510564A (zh) | 基于互动式语音应答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4125050A (zh) | 消息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8918470B2 (en) | Notifying online conference participant of presenting identified portion of content | |
KR20170073417A (ko) | 지능형 자동 문자 응대 시스템 | |
CN113473395B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150358263A1 (en) |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web application instance connected to a connection server and a calling entity other than said connection server | |
US11019004B1 (en)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erforming bot engine abstraction | |
US20090222586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iversal protocol for case management systems | |
CN113590243A (zh) | 能源企业项目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
CN113079086B (zh) |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发送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114557B (zh) |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440527B2 (en) | Messag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4173366A (zh) | 用户参数修复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