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1178A -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1178A
CN113271178A CN202010124777.4A CN202010124777A CN113271178A CN 113271178 A CN113271178 A CN 113271178A CN 202010124777 A CN202010124777 A CN 202010124777A CN 113271178 A CN113271178 A CN 113271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user equipment
switching
carrier
uplink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47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1178B (zh
Inventor
邝奕如
李秉肇
王轶
彭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217544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09612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4751 priority patent/WO2021159989A1/zh
Priority to CN202180014177.5A priority patent/CN115485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1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1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1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1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该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例如为: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上报UE的部分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通常现有技术中的上报规则只能上报由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而成的工作场景的相关能力。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得益于集成电路技术、电池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的无线通信终端不仅可以运行更加复杂的应用程序,还支持更长的待机时间,更可以支持性能更强但复杂度更高的移动通信标准。例如,就无线通信性能而言,目前的无线通信终端普遍支持更多的天线,更加高阶的调制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和更加复杂的复用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向网络告知自身的处理能力,无疑可以帮助网络为无线通信终端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向网络上报UE的无线接入能力,以便网络根据UE的能力进行合理配置,实现UE和基站的通信。其中,UE的能力包括UE在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低频(Frequency Range 1,FR1)/高频(Frequency Range 2,FR2)的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
UE可以按照现有的上报规则向网络上报UE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但是,受限于上报方式,只能上报UE的部分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导致一些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无法上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能够将用户设备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能力信息可以将用户设备在各个工作场景下的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以便接入网设备知晓用户设备的所有能力,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户设备可以发送能力信息,也就是说接入网设备能够正确解析该能力信息,从而避免了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户设备可以发送能力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设备上报的是该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信息,以便接入网设备能够正确解析该能力信息,从而避免了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各个工作模式对应的能力,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各个能力所支持的工作模式确定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预设映射关系可以为该不同的工作场景设置相应的取值,进而可以将该不同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上报的是该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信息,在解决兼容性问题的同时,减少了信令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重新设置定义,组成预设映射关系,来上报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无需设置新的取值方式,也就无需构造新的信令字段,进而减少了信令的开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
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接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各个工作模式对应的能力,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各个能力所支持的工作模式确定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
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所述切换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是相同的上行载波或者不同的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
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包括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参数还包括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频带组合包括辅助上行SUL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和/或,所述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上行载波中每个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所述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普通上行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的上行载波包含三个以上上行载波时,所述上行参数还用于指示: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两个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括:天线由一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或者,
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三个以上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含:天线由所述三个以上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根据所述上行参数,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
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包括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参数还包括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频带组合包括辅助上行SUL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和/或,所述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上行载波中每个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所述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普通上行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的上行载波包含三个以上上行载波时,所述上行参数还用于指示: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两个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括:天线由一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或者,
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三个以上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含:天线由所述三个以上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所述切换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是相同的上行载波或者不同的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是不同的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切换时长包括控制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时长。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所述切换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是相同的上行载波或者不同的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
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包括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参数还包括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频带组合包括辅助上行SUL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和/或,所述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上行载波中每个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所述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普通上行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的上行载波包含三个以上上行载波时,所述上行参数还用于指示: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两个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括:天线由一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或者,
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三个以上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含:天线由所述三个以上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
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包括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参数还包括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频带组合包括辅助上行SUL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和/或,所述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上行载波中每个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所述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普通上行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的上行载波包含三个以上上行载波时,所述上行参数还用于指示: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两个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括:天线由一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或者,
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三个以上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含:天线由所述三个以上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所述切换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是相同的上行载波或者不同的上行载波。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一个处理器和多个面板,所述处理器对应所述多个面板,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或第五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六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面板,每个所述处理器对应一个所述面板,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指示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权利如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或第七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八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设备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或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或第五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六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七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八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或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或第五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六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七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第八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报UE能力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报UE能力的字段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中第三信息中包含的字段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架构,还可以应用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架构,或者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系统的无线接入网(GSM EDGE RadioAccess Network,GERAN)架构、新空口NR(New radio,NR)架构,甚至5G之后的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用户设备,可以为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无线用户设备、移动用户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用户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用户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用户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用户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用户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户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用户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用户设备,车载用户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该AN设备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用户设备通信的设备,例如基站NodeB(例如,接入点),该NodeB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用户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该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且。例如,该NodeB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5G)NR系统中的新空口网络设备gNB。该AN设备还可以是一种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接入网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该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另外,AN设备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此时,该AN设备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本申请实施例对AN设备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首先在此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知识。
UE在接入网络之后,例如,UE开机搜索到了运营商(移动、联通或电信)的网络并接入该网络后,UE需要向该运营商的AN设备上报UE能力,以便该AN设备根据UE能力进行合理配置,在合理的配置下,UE能够跟该AN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在UTRAN的第三代合作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化中,已同意使用UE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消息上报UE能力。例如,可通过UE能力信息消息上报UE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中的能力。其中,该UE能力信息消息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
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报UE能力的流程示意图。
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UE能力请求(UE Capability Enquiry)消息,请求UE上报UE能力。例如,可在该UE能力请求消息中携带无线接入技术类型(Radio Access TechnologyType,RAT-Type)的指示信息,若该指示信息指示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为NR时,则该接入网设备请求UE上报UE在NR中的相关能力。UE在接收到该UE能力请求消息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UE能力信息消息,该UE能力信息消息中携带有UE能力信息,该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UE能力。例如,UE可在该UE能力信息消息中携带UE在NR中的能力信息,指示UE在NR中的相关能力。接入网设备接收到UE能力信息消息后,解析UE能力信息消息,根据该UE能力信息消息中携带的UE能力信息得到UE能力。
其中,UE能力包括UE在各个工作模式下所支持的相关能力,各个工作模式是从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中选取一种或两种工作模式,与从低频(Frequency Range 1,FR1)和高频(Frequency Range 2,FR2)中选取出一种或两种工作模式进行自由组合得到的。因此,该各个工作模式包括低频的频分双工FDD-FR1、高频的频分双工FDD-FR2、低频的时分双工TDD-FR1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TDD-FR2。其中,FR1为低于或等于6GHz的频段,例如:450MHz-6GHz的频段;FR2为高于6GHz的频段,例如:24GHz-52GHz的频段。
其中,UE在各个工作模式下所支持的相关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能力:物理(Physical,PHY)层相关的能力、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相关的能力、测量相关的能力,MAC层相关的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能力:长非连续接收周期(longDRX-Cycle)的能力,短非连续接收周期(shortDRX-Cycle)的能力,调度请求配置(multipleSR-Configurations)的能力,多配置的授权(multipleConfiguredGrants)的能力;测量相关的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能力:NR同频和异频测量至少周期上报(intraAndInterF-MeasAndReport)的能力,NR测量和事件A触发的上报(eventA-MeasAndReport)的能力,异频切换(handoverInterF)的能力。
进一步地,在各个工作模式下所支持的相关能力可分为公共common能力、非common能力和特殊能力。该common能力是指在UE各个工作模式下都支持的相关能力;非common能力是指在FDD和TDD之间不同的相关能力或在FR1和FR2之间不同的相关能力;特殊能力包括例如在UE不支持FDD的情况下,在TDD下支持的相关能力。
根据当前协议,UE上报在各个工作模式下所支持的相关能力的规则为:
对于common能力,在common中报1的方式进行上报;对于特殊能力在common中上报;对于在FDD和TDD之间不同的非common能力,通过填充Fdd-Add或TDD-Add上报;对于在FR1和FR2之间不同的非common能力,通过填充FR1-Add或FR2-Add上报。
具体地,每种相关能力在common字段中都对应有一个1比特的字段,上报支持common能力,则UE需要该能力在common中对应的字段取1进行上报。举例来说,若能力A为common能力,则在common对应的字段中将能力A对应的字段取1。然后,接入网设备解析该common中能力A对应的字段,确定UE能够支持该能力A。
对于特殊能力,是指UE不支持某种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在其他的工作模式不区分的能力。例如,若UE不支持FDD,能力A为该特殊能力,同样在common字段中于该能力A对应的字段取1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在TDD下支持能力A。
需要说明的是,UE在上报能力之前,需要先上报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以便确定common中上报的能力所对应的工作场景。例如,若UE上报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为FR1、FR2、FDD和TDD,则确定common中上报的能力为在FR1、FR2、FDD和TDD下都支持的能力;若UE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为FR1、FR2和FDD,则确定common中上报的能力为在FR1、FR2和FDD下都支持的能力。
上报非common能力,实质上为对每种相关能力的相关字段对应的比特位进行取值,即对相关字段填充(Add)取值的方式;然后,将取值结果作为UE能力信息向接入网设备上报该能力以及该能力对应的工作模式。可以理解,上报每种能力对应的工作模式,也就相当于上报了UE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所支持的能力。
具体地,每种相关能力的相关字段包括四个字段,该四个字段包括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以FR1字段和FR2字段为例进行说明。若在FR1和FR2下所对应的能力相同,即在FR1和FR2下均支持某种相关能力或者不支持该相关能力,则将该相关能力的FR1字段和FR2字段全部取0;若在FR1和FR2下不是均支持该相关能力,则将该相关能力的FR1字段和FR2字段取相反值(0和1),且当FR1下支持该相关能力时,将FR1字段取1,将FR2字段取0,若在FR2下支持该相关能力,将FR2字段取1,将FR1字段取0。
因此,对于在FDD和TDD之间不同的非common能力,将FRI字段和FR2字段取0,对FDD字段或TDD字段进行填充0或1的方式上报该非common能力,即通过填充Fdd-Add或TDD-Add的方式上报该非common能力。以上取值规则对应旧映射关系,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的取值不符合该取值规则的值为无效值。
下面通过图2举例说明上报每种工作模式支持的相关能力。
若multipleSR-Configurations的能力在FR1和FR2之间相同,而在FDD下不支持multipleSR-Configurations相关的能力,在TDD下支持该multipleSR-Configurations相关的能力。如图2所示,则multipleSR-Configurations相关的能力对应的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取值为(0 0 0 1);同样longDRX-Cycle的能力也在FR1和FR2之间相同,而在FDD下不支持longDRX-Cycle的能力,在TDD下支持该longDRX-Cycle的能力,则该longDRX-Cycle的能力对应的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取值为(0 0 0 1);若shortDRX-Cycle的能力在FR1和FR2之间相同,而在FDD下不支持shortDRX-Cycle的能力,在TDD下不支持该PshortDRX-Cycle的能力,则该shortDRX-Cycle的能力的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取值为(0 0 1 0)。
另外,目前已建立了FR1、FR2、FDD和TDD的部分取值和工作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本申请中也称为旧映射关系)。其中,该旧映射关系可参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94080580000121
Figure BDA0002394080580000131
基于表1,对每种相关能力的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取值后,也就得到了该相关能力对应的工作模式;然后,将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的取值结果作为能力信息携带在UE能力信息消息,则可向接入网设备上报该UE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
基于表1的映射关系,在每种相关能力的相关字段对应的一种取值时,其对应的工作模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也就是说,在该取值下,UE在该一个或多个工作模式下均支持该相关能力。因此,为了表述方便将每种相关能力对应的所有工作模式统称为一个工作场景。
从工作模式的自由组合角度来说,UE可以支持16种工作场景。由于对FR1和FR2支持的能力相同时,FR1字段和FR2字段全部取0;或者,对FDD和TDD支持的能力相同时,FDD字段和TDD字段全部取0。由于FR1和FR2下所对应的能力相同,则将FR1字段和FR2字段全部取0;或FDD和TDD下所对应的能力相同,则将FDD字段和TDD字段全部取0,也就导致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不会出现同时取3个1的情况,也就导致上报的工作模式中支持FDD、TDD、FR1和FR2的情况少于三种。也就导致6种工作场景支持的相关能力不能上报给UE,其中,该6种工作场景分别为:场景1(FDD-FR1和TDD-FR2)、场景2(TDD-FR1和FDD-FR2)、场景3(FDD-FR1、FDD-FR2和TDD-FR2)、场景4(TDD-FR1、FDD-FR2和TDD-FR2)、场景5(FDD-FR1、TDD-FR1和TDD-FR2)和场景6(FDD-FR1、TDD-FR1和FDD-FR2)。本申请主要解决如何该6种工作场景以及将UE在该6种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首先介绍本申请涉及到的两种UE和两种接入网设备。
新UE,预置有预设的映射关系的UE(本申请中也称为新映射关系),该新映射关系为针对上述6种工作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旧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对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取无效值时所设置的映射关系,且该取值方式与工作场景一一对应;旧UE,未预置有新映射关系的UE,只能根据旧映射关系上报UE能力;
新接入网设备,预置有新映射关系的接入网设备,可根据新映射关系解析UE上报的能力信息,得到UE的相关能力;旧接入网设备,未预置新映射关系的接入网设备,只能根据旧映射关系解析UE上报的能力信息,得到UE的相关能力。
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通信系统10包括用户设备100和接入网设备200;其中,用户设备100向接入网设备200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100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该工作模式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其中,该组合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组合方式:FR1与FDD和TDD中的一个进行组合、FR2与另一个进行组合、FR1分别与FDD和TDD进行组合,FR2与FDD和TDD中的一个进行组合以及FR1与FDD和TDD中的一个进行组合,FR2分别与FDD和TDD进行组合,即每种工作模式至少包括FR1、FR2、FDD和TDD中的至少三种;接入网设备200按照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该能力信息,得到用户设备100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其中,该不同工作场景包括场景1(FDD-FR1和TDD-FR2)、场景2(TDD-FR1和FDD-FR2)、场景3(FDD-FR1、FDD-FR2和TDD-FR2)、场景4(TDD-FR1、FDD-FR2和TDD-FR2)、场景5(FDD-FR1、TDD-FR1和TDD-FR2)和场景6(FDD-FR1、TDD-FR1和FDD-FR2)。
例如,UE确定各个相关能力的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的取值;若取值为(0 0 1 1),则将该相关能力对应的工作场景为场景1;在将该相关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的取值上报给接入设备后,相当于向接入网设备上报UE在FDD-FR1和TDD-FR2工作模式下,均支持该相关能力。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从而将用户设备在各种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401: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
其中,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该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其中,该组合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组合方式:FR1与FDD和TDD中的一个组合、FR2与另一个组合、FR1分别与FDD和TDD进行组合,FR2与FDD和TDD中的一个组合以及FR1与FDD和TDD中的一个组合,FR2分别与FDD和TDD组合;因此,该不同工作场景中每种工作场景包括低频、高频、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至少三种。
其中,该不同工作场景可包括上述6种工作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针对非common能力,该能力信息可以复用该非common能力对应的已有字段,即复用该非common能力的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然后,对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重新取值,即取表1中的无效值,利用无效值来指示上述6种工作场景。由于复用已有的字段,无需重新构造字段,进而减少了信令开销。
当然,该能力信息可以使用新的字段,例如。在能力信息消息中重新为每种相关能力构造新的相关字段,然后,将该新的字段对应的取值作为能力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该能力信息可以包含在现有的UE能力信息消息中上报。也可以包含在新的消息中上报,例如,可以采用一个新的RRC信令专门上报上述6种工作场景的相关能力。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402: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以及能力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从而将用户设备在各种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6种工作场景的能力信息仍然复用当前已有的字段。由于,当前已有的字段共占用4比特。对于4个比特来说总共有16种取值组合,而现有技术已采用了8种取值来上报已有的8种工作场景,另还有2种取值(0 0 0 0)和(1 1 1 1)为特殊取值,这两种取值是属于无效的取值,而对于这两种取值的工作场景,UE会采用其他上报的方式上报该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例如,能力取值为(1 1 1 1)对应的工作场景可以在common中报1的方式,将该工作场景支持的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因此,还剩余6种取值未被利用,参阅表2,表2示出了该6种未被利用的取值。
表2:
Figure BDA0002394080580000151
为了减少信令的开销,可以复用当前已有的字段,即采用该剩余的6种无效值(既可以为特殊取值,也可以为特殊取值之外的其他无效值)指示上述6种工作场景,将该6种取值与该6种工作场景建立一对一的映射关系。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上无效值的部分取值与该6种工作场景中的部分工作场景建立一对一的映射关系。本申请对无效值与6种取值的对应关系不做详细限定。
参阅表3,表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映射关系的示意图。表2以对6种工作场景都设置了指示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对表2中第十二行进行举例说明,能力A为非common能力,对于能力A,若在FR1字段的比特位取0、在FR2字段的比特位取0、在FDD字段的比特位取1、在TDD字段的比特位取1,根据表2的新映射关系,确定UE在FDD-FR1和TDD-FR2下支持能力A,在TDD-FR1和FDD-FR2下不支持能力A。
表3:
Figure BDA0002394080580000161
可以看出,新映射关系通过对每种相关能力的当前已有的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对应的比特位定义新的取值,来指示上述6种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且新的映射关系,在指示已上报的8种工作场景时,与旧映射关系相比,并未改变FR1字段、FR2字段、FDD字段和TDD字段对应的比特位的取值方式,进而减少了信令的开销。
由于UE可能存在错误实现,而接入网设备有可能存在容错机制,这也就导致UE可能会上报一些未定义的信息,而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未定义的信息时,会基于容错机制自主来解析该信息的最可能的含义,也就导致如果UE上报了上述6种取值中的任意一种取值时,旧接入网设备会根据容错机制对该比特值进行解析,而旧接入网设备根据容错机制解析出的工作场景可能与新映射关系所指示的工作场景不一致。
例如,对于取值(1 0 1 1),接入网设备根据新映射关系确定工作场景为:TDD-FR1、FDD-FR2和TDD-FR2;但接入网设备若无新映射关系,根据容错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确定UE是在发送能力信息时,未将FDD字段和TDD字段对应的两个比特位取0上报,从而确定出取值(1 0 1 1)实质上为取值(1 0 0 0),也就确定出工作场景为:FDD-FR1和TDD-FR1,导致接入网设备确定出的工作场景与比特值(1 0 1 1)实际指示的工作场景不符合。
因此,为了解决容错机制带来的兼容性问题,特提出图5-图7所示的方案。
若UE不存在错误实现,且接入网设备存在容错机制,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重复内容不再赘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501: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若接入网设备为新接入网设备,为了让用户设备知晓该接入网设备支持新映射关系,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用户设备发送能力信息,即允许用户设备根据新映射关系发送能力信息。需要说明,若接入网设备为旧接入网设备,则不会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现有的UE能力请求消息中上报,即在UE能力请求消息添加新的字段,使用该新的字段携带该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可以在UE能力请求消息的字段末尾增加1比特的新的字段,当该新的字段的比特为1时,指示接入网设备支持新映射关系;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包含在新的消息中上报,通过该新的消息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该新的消息可以为RRC消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502: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
若UE为新UE,且接入网设备为新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新UE确定出接入网设备支持新映射关系。因此,若新UE使用了新映射关系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新映射关系正确解析该能力信息,得到新UE在该6种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若UE为旧UE,且接入网设备为新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旧UE无法解析该第一指示信息且不支持新映射关系。因此,旧UE只会使用旧映射关系发送上述10种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若接入网设备为旧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不会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则旧UE和新UE都不会使用新映射关系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因此旧接入网设备不会出现错误解析能力信息的问题。
需要说明,若UE未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由于UE不存在错误实现,无论是新UE,还是旧UE都只会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已有的UE能力信息,即上述10种工作场景对应的UE能力信息。
503: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以及能力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UE不存在错误实现,且接入网络设备存在容错机制,接入网设备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新映射关系,从而正确解析出新UE上报的能力信息,得到新UE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若UE存在错误实现,且接入网设备不存在容错机制,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重复内容不再赘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601: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若UE为新UE,为了让接入网设备知晓该新UE使用了新映射关系发送能力信息,则需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支持使用预设的映射关系指示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可选的,该第二指示信息可包括在UE能力信息消息中。即在UE能力信息消息添加新的字段,使用该新的字段携带该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可以在UE能力信息消息的字段末尾增加1比特的新的字段,当该新的字段比特为1时,指示用户设备支持使用预设的映射关系指示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此时也就无需单独执行步骤501,可以将步骤501和步骤502合并执行。
此外,该第二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在新的消息中进行上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若UE为旧UE,则不会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602: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
若UE为新UE,新UE可根据新映射关系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6种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由于接入网设备接收到UE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新UE支持采用新映关系。因此,若接入网设备为新接入网设备,则可使用新映射关系解析该能力信息,得到UE在该6种工作场景对应的相关能力;若接入网设备为旧接入网设备,由于该旧接入网设备不存在容错机制,会忽略该6种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从而正确解析该新UE发送的能力信息;
若UE为旧UE,旧UE不会上报第二指示信息,由于旧接入网设备不存在容错机制,即使UE因为错误实现向旧接入网设备发送了与上述6种工作场景任意一种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旧接入网设备会忽略该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将该能力信息作为无效值,新接入网设备由于没有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则不会根据新映射关系解析该能力信息。因此,新旧接入网设备都可以正确解析该旧UE上报的能力信息,得到该旧UE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
当然,在新UE发送已有的10种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时,可以使用新映射关系或旧映射关系发送已有的10种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而且,无论新接入网设备,还是旧接入网设备均可以正确解析出该新UE发送的已有的10种工作场景对应的能力信息。
603: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以及能力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UE存在错误实现,UE可以通过第二提示信息提示接入网设备该UE支持新映射关系,从而使接入网设备可以正确解析出UE上报的能力信息,得到UE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若UE存在错误实现,且接入网设备存在容错机制,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重复内容不再赘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701: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702: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703: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
704: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以及能力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可以看出,若UE存在错误实现,且接入网设备存在容错机制,通过UE和接入网设备之间进行信令的交互,旧接入网络设备不会接收到新UE或者旧UE由于错误实现发送的该6种工作场景的能力信息,而新接入网络设备可以确定UE是否使用新映射关系,因此新旧接入网设备都可以正确解析任何UE发送的能力信息,并得到该UE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相关能力。
复用已有的XDD/FRX能力信令结构,通过将当前存在的暂无意义的取值,重新定义新的含义,用于指示新的场景。例如,定义(0 0 1 1)指示FDD-FR1、TDD-FR2支持,定义(0 11 1)指示FDD-FR1、FDD/TDD-FR2支持。
考虑网络当前可能实现了容错处理,网络可能会对当前存在的暂无意义的取值仍有有效的理解,若重新定义新的含义可能导致兼容性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方案还可以包括:
可选步骤1、新基站在请求能力时指示是否支持新的场景指示,新UE可以根据网络指示使用新的含义,旧UE忽略网络指示使用旧的含义。
可选步骤2、由于复用已有的XDD/FRX能力信令,新基站不知道UE是按照新含义还是旧含义理解,UE在上报能力之前或上报能力过程中指示是否支持新的场景。例如,UE在能力消息中,包含信息指示是否支持新的场景;或者,UE在网络请求能力之前,向网络设备指示是否支持新的场景,具体的,UE可以上RRC消息或NAS消息中指示。
上述可选步骤可支持其中的任一步或全部。
(1)如果当前UE和基站都不存在错误实现,即当前UE不会上报6个无效值、当前基站不会理解6个无效值:可以没有可选步骤1和2,旧UE不会上报6个无效值,旧基站和新基站都不用旧的理解,新UE会上报6无效值,旧基站不会理解6个无效值,新基站能正确理解6个无效值。
(2)如果当前UE存在错误实现、当前基站不存在错误实现,即当前UE会上报6个无效值并有旧的理解、当前基站不会理解6个无效值:可以只有可选步骤2,旧基站不会理解新旧UE上报6个无效值,新基站只会理解新UE上报的6个无效值。
(3)如果当前UE不存在错误实现、当前基站存在错误实现,即当前UE会上报6个无效值并有旧的理解、当前基站不会理解6个无效值:可以只有可选步骤1,旧UE不会上报6个无效值,旧基站和新基站都不用旧的理解,新UE只会在新基站下会上报6无效值,旧基站不会理解错误。
(4)如果当前UE和基站都存在错误实现,即当前UE会上报6个无效值并有旧的理解、当前基站会理解6个无效值:需要可选步骤1和2。
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户设备800包括处理单元810和收发单元820。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810,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820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单元810,还用于控制接收所述收发单元820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810,还用于确定各个工作模式对应的能力,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各个能力所支持的工作模式确定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810,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户设备900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902和收发器903。它们之间通过总线904连接。存储器901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和数据,并可与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902。
处理器902用于读取存储器901中的相关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902可以为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800的处理单元801,用户设备900的收发器903可为图8所述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800的收发单元802。
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接入网设备1000包括处理单元1001和收发单元1002;
所述收发单元1002,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所述处理单元1001,用于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1002,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之前,所述收发单元1002,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1002,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
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接入网设备1100包括存储器1101、处理器1102和收发器1103。它们之间通过总线1104连接。存储器1101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和数据,并可与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1102。
处理器1102用于读取存储器101中的相关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1102可以为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000的处理单元1001,用户设备1100的收发器1103可为图8所述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000的收发单元1002。
在UE同时连接到两个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基站的情况下,可以将这种场景称为多接入技术双连接(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MR-DC)。其中,当E-UTRA的基站作为主基站(Master Node,MN),NR的基站作为辅基站(Secondary Node,SN)时,该场景具体称为MR-DC中的E-UTRA-NR双连接(E-UTRA-NR DualConnectivity,EN-DC);当NR的基站作为主基站,E-UTRA的基站作为辅基站时,该场景具体称为MR-DC中的NR-E-UTRA双连接(NR-E-UTRA Dual Connectivity,NE-DC)。
另外,由于NR运行频段较高且UE的发射功率较低,处于小区边缘区域的UE,可以接收到NR基站的信号,但是NR基站无法接收到UE的信号,即存在上下行覆盖不对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另外一段低频频段(如LTE中的频段)用于辅助UE进行上行传输,引入另外一段低频频段的上行称为辅助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为了方便区分两个上行UL,将原有的频段较高的上行称为普通上行(Normal Uplink,NUL)。
在EN-DC、NE-DC场景、NR载波聚合场景或SUL场景下,UE会出现同时工作在2个或2个以上上行载波的情况。例如在EN-DC或NE-DC场景下,UE可分别在LTE上行载波和NR上行载波发送数据;在NR载波聚合场景,UE可分别在NR上行载波1和NR上行载波2发送数据;在SUL场景,UE可分别在SUL载波和NUL载波上发送数据。
在使用2个或2个以上上行载波发送数据的情况下,UE将内部射频硬件中的一个发射端口1(Transmission port,TX port)分配给其中一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将内部射频硬件中的另一个发射端口2分配给另一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超级上行的思想即是,在上行载波1上没有数据发送时,可以将该上行载波1使用的TX port借用给上行载波2进行数据发送。也即是说,UE控制TX port在2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此时在上行载波2上可以使用2 TX port发送数据。可以理解,使用2个TX port发送数据比使用1个TX port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要大,增大上行数据发送的吞吐量。另外,由于UE内部的射频硬件实现,UE控制TXport在2个上行载波之间切换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切换时长,例如0us,35us,140us等。
当前的UE不具有超级上行能力,因此在当前的UE能力信息消息中,无法上报UE是否支持超级上行能力,也就导致UE无法使用超级上行能力。
本申请所提到的天线,也可以称为天线端口、射频链路。本申请主要关注UE的上行能力。因此,也可以将天线、天线端口和射频链路称作发射天线、发射天线端口和发射射频链路。
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01: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该切换时长为该用户设备的天线在该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设备先遍历频带组合中的各个频带,确定各个频带中包含的载波类别,筛选出该频带组合中的所有包含了上行载波的频带;然后,上报该所有上行载波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例如为该所有上行载波中的任意两个上行载波,或者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该所有上行载波中的同一个上行载波。
一种可能的方式,该用户设备还可以上报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频带组合,对于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频带组合,筛选出该频带组合中的所有包含了上行载波的频带,对于所有的包含了上行载波的频带中任两个频带组成的频带对,上报该所有的频带对对应的切换市场,即为频带对中的一个频带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和频带对中的另一个频带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可选的,对于该频带组合中的其他没有包含了上行载波的频带,即只有下行载波的频带,用户设备可以不上报与该下行载波相关的切换时长,如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时长,或,下行载波与另一下行载波时间的切换时长。或者,用户设备也可以上报与该下行载波相关的切换时长,此时,即用户设备遍历频带组合中的各个频带,上报该频带组合中任两个频带之间的切换时长,或任两个频带对应的载波之间的切换时长。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设备无需确定遍历频带组合中的各个频带,而是通过该第一消息将该频带组合中的所有载波直接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并将天线在该频带组合中任意两个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上报给接入网设备。需要说明,若该两个任意载波包括仅下行载波,则该两个载波之间的切换时长为预设值;但是,这种切换时长对UE进行上行传输并无意义。
若直接上报任意两个载波之间的切换时长,则需要上报大量的切换时长,导致上报切换时长的信令开销较大;而很多切换时长对用户使用超级上行能力是无用,从造成信令资源的浪费;故若先确定出该频带组合中的包含了上行载波的频带,然后,仅上报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时长,可避免信令资源的浪费。
其中,该第一消息可以为UE能力信息消息。即对已有的UE能力信息消息新增字段,然后在该新增字段指示该切换时长。
另外,该第一消息还包括UE支持的最大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Output,MIMO)层数和/或最大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端口数。
对于不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UE来说,上报每个上行载波的天线能力时,该天线能力包括的最大MIMO层数和最大SRS端口数和该上行载波所能使用的天线数量对应。例如,若每个上行载波上只能使用一个天线发送数据,则最大MIMO层数=1或最大SRS端口数=1。若每个上行载波上可使用多个天线发送数据,则最大MIMO层数和最大SRS端口数分别为多个。
对于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UE来说,能进行载波切换的上行载波所能使用的天线数量增加,则上报该上行载波的天线能力时,该天线能力包括的最大MIMO层数和最大SRS端口数为多个。因此,单纯的通过最大MIMO层数和最大SRS端口数并不能指示出UE是否支持超级上行能力。但是,对于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UE来说,其对应的最大MIMO层数和最大SRS端口数必然为多个。因此,可以通过最大MIMO层数和最大SRS端口数的取值进一步确定UE是否支持超级上行能力。
可以理解的,该切换时长指示出UE的天线可在两个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故该切换时长还可以用于指示该UE支持超级上行能力。也就是说,若UE上报的UE能力信息消息中携带有切换时长时,说明该UE支持超级上行能力。
若需要考虑UE的天线在同一个上行载波进行天线切换的情况,则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同一个上行载波,故上报的切换时长中包括在同一个载波上进行切换的切换时长(一般来说,该切换时长为0)和在不同载波之间的切换时长;
若不需要考虑UE的天线在同一个上行载波控制天线进行切换的情况,则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为不同的上行载波,故上报的切换时长中不包括用户设备在同一个载波上进行天线切换的切换时长,仅包括在不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的切换时长;
进一步地,若需要考虑两个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方向,即设定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和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一上行载波对应两个不同的切换时长;因此,该在不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时长包括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时长和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一上行载波的切换时长。
进一步地,若不需要考虑两个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方向,即设定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和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一上行载波对应一个切换时长;则该切换时长包括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的切换时长。
举例来说,若UE的频带组合为(band1,band2,band3,band4),且band1、band3和band4包括了上行载波,band2只包括了下行载波。在考虑可以在同一上行载波进行切换,且考虑两个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方向的情况下,则上报的切换时长包括从band1切换到band1的时长、从band1切换到band3的时长、从band1切换到band4的时长、从band3切换到band1的时长、从band3切换到band3的时长、从band3切换到band4的时长、从band4切换到band1的时长、从band4切换到band3的时长以及从band4切换到band4的时长;
在不考虑在同一上行载波上进行切换,且考虑两个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方向的情况下,则上报的切换时长包括从band1切换到band3的时长、从band1切换到band4的时长、从band3切换到band1的时长、从band3切换到band4的时长、从band4切换到band1的时长以及从band4切换到band3的时长;
在不考虑在同一上行载波上进行切换,且不考虑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方向的情况下,则上报的切换时长包括从band1切换到band3的时长、从band1切换到band4的时长以及从band3切换到band4的时长。
102: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消息得到切换时长。
接入网设备通过该切换时长确定用户设备支持超级上行能力。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消息向接入网设备指示支持超级上行能力,并将用户设备支持的超级上行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而且,在上报切换时长时,仅上报用户设备的天线在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时长,从而避免上报无效的切换时长,减少了上报切换时长时的信令开销。
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重复部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该切换时长为该用户设备的天线在该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在接入网设备确定UE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情况下,例如接收到了该UE发送的切换时长,可为该UE配置上行参数,以便UE根据该上行参数使用超级上行能力与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传输。例如,可从UE上报的可进行切换的上行载波选出出两个上行载波,并将该两个上行载波发送给UE,以便UE在该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使用超级上行能力。
另外,UE也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使用超级上行能力,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可为该UE配置上行参数。
203: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
该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即可以理解该上行参数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或者,该上行参数用于指示启动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的功能。
204:用户设备根据上行参数,可以在配置的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其中,该上行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
该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由于,UE的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上进行切换时,需要中断一个上行载波的数据传输,故可通过第一参数指示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或者,该第一参数用于指示配置了上行传输切换时间的上行载波,或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参数用于指示对应的上行载波为被配置了上行传输切换时间的上行载波。此外,由于接入网设备知晓UE在载波之间的切换时长。因此,接入网设备在下发该第三消息后,当在发生载波切换的上行载波上调度上行数据传输时,可以计算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上中断的时间,当时间达到该切换时长后,恢复与该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之间的通信过程。
可选的,该第一参数可以为1比特指示域,该1比特指示域与小区配置或小区标识(或载波配置或载波标识)对应。通过该1比特指示域是否存在来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为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或者,通过该1比特指示域的取值来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为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一个小区中只有一个上行载波,即小区与上行载波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举例来说,如表1所示,用户设备的天线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进行切换,载波1对应小区1,载波2对应小区2,若在小区1(或载波1)的配置下该1比特指示域存在,或者在小区1(或载波1)的配置下该1比特指示域取值为1,或者在小区1(或载波1)的配置下该1比特指示域取值为TRUE,则认为小区1(或载波1)为发生中断的载波,同时,在小区2(或载波2)的配置下该1比特指示域不存在,或者在小区2(或载波2)的配置下该1比特指示域取值为0,或者在小区2(或载波2)的配置下该2比特指示域取值为FALSE,此时,表示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进行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为载波1。
表1:
小区1(载波1)的配置 小区2(载波2)的配置
第一参数存在或取值为1或取值为TRUE 第一参数不存在或取值为0或取值为FALSE
可选的,该第一参数可以包括小区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一个小区中只有一个上行载波,即小区与上行载波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接入网设备只给UE配置了2个上行载波时,即UE只能使用2个上行载波发送数据。若发生天线切换,则用户设备一定在配置的2个上行载波之间切换。因此,接入网设备可以只在上行参数中包括上述第一参数,通过上述第一参数指示用户设备在该2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进一步,还可以在上行参数中包括第二参数,该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或指示用户设备在该2个上行载波进行天线切换的切换方向,第二参数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和切换方向的方式后面进行详细叙述,在此不做说明。该切换方向包括从该两个上行载波中的第一个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个上行载波,或者,从该第二个上行载波切换到该第一个上行载波。
当接入网设备给UE配置了多于2个上行载波时,若发生天线切换,则接入网设备首先需要指示在哪2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了天线切换,再指示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因此,上行参数中需要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其中,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切换的上行载波。具体的,将发生天线切换的2个上行载波称为一对发生切换的上行载波或发生切换的上行载波对,当接入网设备给UE配置了多于2个上行载波时,可以有一对或多对发生切换的上行载波对。
可选的,该第二参数可以包括小区标识或载波标识,通过小区标识或载波标识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
可选的,该二参数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可以与第一参数指示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的方式一致。即该第二参数可以为1比特指示域,该1比特指示域与小区配置或小区标识(或载波配置或载波标识)对应,通过该1比特指示域是否存在来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为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或者,通过该1比特指示域的取值来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一个小区中只有一个上行载波,即小区与上行载波为一一对应。
另外,该第二参数还可以用于指示天线在两个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方向。其中,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包括从该两个上行载波中的第一个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个上行载波,或者,从该第二个上行载波切换到该第一个上行载波。
可选的,在指示切换方向时,可以通过对第二参数本身定义的限定指示某一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还是将天线切进来的上行载波。
举例来说,若第二参数限定为指示某一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此时,每个小区对应的第二参数不仅表示发生切换的上行载波,还可以表示是哪个小区的天线切换到该小区,或者,表示将该小区的天线切换到与该第二参数对应的小区。举例来说,如表2所示,小区1的第二参数取值为小区2的标识,若该第二参数是定义为切进来的上行载波,也就是说,载波2是发生天线切换的载波,且将载波2的天线切换到载波1,即切换方向为从载波2切换到载波1;若该第二参数是定义为切出去的上行载波,也就是说,载波1是发生天线切换的载波,且将载波1的天线切换到载波2,即切换方向为从载波1切换到载波2。
表2:
小区1(载波1)的配置 小区2(载波2)的配置 小区3(载波3)的配置
第二参数:小区2的标识
可选的,该第二参数除包括小区标识或载波标识外,还包括切换标识,通过该切换标识指示某一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还是将天线切进来的上行载波。
应理解,若切换方向为从第一个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个上行载波,则第一个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第二个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进来的上行载波。
具体地,当接入网设备给UE配置了多于2个上行载波时,例如,接入网设备给UE配置了3个上行载波,即载波1、载波2、载波3。其中,载波1对应小区1,载波2对应小区2,载波3对应小区3,若接入网设备指示UE的天线在2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则可通过第二参数指示2个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
举例来说,如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发生天线切换,载波1的配置下包括第二参数或第二参数取值,如表2所示,将第二参数值配置为小区2的标识,即可直接表示用户设备的天线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进行切换。此时,还可将小区2的配置下的第二参数设置为小区1的标识。若每个小区的第二参数仅表示该小区对应的载波为发生天线切换的载波,如表3所示,则可在载波1的配置下包括第二参数或第二参数取值,也在在载波2的配置下包括第二参数或第二参数的取值,来指示UE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进行切换。
表3:
小区1(载波1)的配置 小区2(载波2)的配置 小区3(载波3)的配置
第二参数或第二参数的取值 第二参数或第二参数的取值
若还可通过第二参数指示该两个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方向。如表2所示,若第二参数定义为切进来的上行载波,可将第一载波的第二参数设置为载波2的小区标识,即可指示出UE的天线从载波2切换到载波1。
进一步地,若通过切换标识指示某一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还是将天线切进来的上行载波。举例来说,如表4所示,若在小区1(或载波1)的配置下该切换标识存在,则表示载波1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或者,表示载波1是将天线切进来的上行载波;又或者,可通过切换标识的取值或者本身定义,来具体指示是“切出去的上行载波”还是“切进来的上行载波”,如取值为1表示是切进来的上行载波,取值为0表示切出去的上行载波。若在小区1(或载波1)的配置下该切换标识指示是“切出去的上行载波”,则表示载波1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
可选的,可以在小区2(或载波2)的配置下也包括切换标识,切换标识的设置方式与小区1的类似。
表4:
Figure BDA0002394080580000261
当接入网设备给UE配置了3个上行载波时,即载波1、载波2、载波3,若用户设备的天线能够在多个上行载波发生切换,如UE能够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进行天线切换,也能够在载波1和载波3之间进行切换。
如表5所示,用户设备的天线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进行切换,也能够在载波1和载波3之间进行切换,其中,载波1对应小区1,载波2对应小区2,载波3对应小区3。故可在小区1(或载波1)的配置下包括第二参数,该第二参数设置为载波2对应的小区2的标识和载波3对应的小区3的标识,此时,表示UE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发生天线切换,也能够在载波1和载波3之间进行切换。
可选的,可以在小区2(或载波2)的配置下和小区3(或载波3)的配置下也包括第二参数,其中,小区2的第二参数可以为小区1的标识和/或小区3的标识,小区3的第二参数可以为小区1的标识和/或小区2的标识。
若通过对第二参数本身定义的限定指示某一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还是将天线切进来的上行载波。举例来说,如表5所示,第二参数限定为指示某一上行载波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此时,不仅可以表示在载波1和载波2之间发生天线切换,也能够在载波1和载波3之间进行切换,而且可以表示载波2和载波3是将天线切出去的上行载波,即切换方向为从载波2切换到载波1,以及从载波3切换到载波1。
表5
Figure BDA0002394080580000271
可选的,若该第二参数不用于指示切换方向时,该上行参数还包括第三参数,该第三参数用于指示UE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的切换方向。其指示切换方向的方式可与该第二参数指示切换方向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例如,可在每个小区的配置下为单独设置一个与切换标识对应的指示,将该指示域设定为第三参数,通过该第三参数是否存在或者具体取值指示
另外,还可通过全新的消息机制来指示上行载波和切换方向。
举例来说,如图14所示,规定第三消息中的第一字段为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的相关字段;然后,通过在该字段写入小区标识的方式指示在切换时发生中断的载波。假设该小区标识为cell1,则确定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为该UE的频带组合中与该cell1对应的上行载波。
规定第三消息的第二字段为指示该多个上行载波的相关字段。通过在该相关字段中写入小区标识指示该多个上行载波。若该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切换方向时,则可以在每个小区标识后增加一个与切换标识对应的比特位。当该比特位取值为0时,指示该小区标识对应的上行载波为发生切换的上行载波,当该比特位取值为1时,指示该小区标识对应的上行载波为接受切换的上行载波。在该第二参数未指示载波切换方向时,则规定第三消息的第三字段为指示切换方向的相关字段,通过在该相关字段写入小区标识以及与该小区标识对应的切换标识,指示在该多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示上行载波和切换方向的方式仅为举例说明,本申请对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此外,在UE当前所处的场景为EN-DC或NE-DC场景的情况下,默认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为NR载波;在UE当前所处的场景为SUL场景的情况下,即UE的频带组合中包括SUL上行载波,由于小区标识只能指示出每个载波对应的小区类型,即指示出SUL对应的小区,但该小区包括SUL和NUL两个上行载波,所以,SUL上行载波和NUL载波对应的小区标识是一样。因此,该第一参数还用于指示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的载波类型,该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NUL上行载波,即指示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是SUL上行载波或NUL上行载波;同样,若发生切换的两个上行载波也是SUL场景下的上行载波,该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该两个上行载波中每个上行载波的载波类型,该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NUL上行载波,即指示该上行载波是SUL上行载波或NUL上行载波。
具体的,第一参数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该第一字段可以包括小区标识,第二字段用于指示上行载波的载波类型;第二参数包括第三字段和第四字段,该第三字段可以包括小区标识,第四字段用于指示上行载波的载波类型。
举例来说,可在每个小区标识对应的字段后增加一个1比特位的载波类型标识,假设当该比特位取第一取值时,标识该小区标识对应的上行载波为SUL上行载波,当该比特位取第二取值时,标识该小区标识对应的上行载波为NUL上行载波。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第一消息将UE的超级上行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实现了超级上行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并且接入网设备通过配置上行参数,指示UE使用超级上行能力,对于接受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来说,可将切换来的天线能力和原本的天线能力进行叠加,从而增强了该上行载波的天线能力,进而提高了上行传输速度。
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01: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其中,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允许用户设备发送切换时长,即该接入网设备允许UE上报超级上行能力。因此,新UE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其超级上行能力;若新UE未接收到该第二消息则不会向接入网设备上报超级上行能力;避免出现在接入网设备不支持UE使用超级上行能力的情况下,新UE则会向接入网设备多余发送了超级上行能力。
在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UE支持的最大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Output,MIMO)层数的能力,和/或,最大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端口数的能力。对于不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旧UE来说,上报每个上行载波的天线能力时,该天线能力包括的最大MIMO层数和最大SRS端口数和该上行载波所能使用的天线数量对应。例如,若每个上行载波上只能使用一个天线发送数据,则最大MIMO层数=1或最大SRS端口数=1。对于支持超级上行能力的新UE来说,即该上行载波可以将其他上行载波的天线借给自己使用,可能使得该上行载波的天线从一个变成两个,即该上行载波上可以使用两个天线发送数据,则最大MIMO层数=2或最大SRS端口数=2。若新UE在旧接入网设备下,可以上报使用了超级上行功能之后的最大MIMO层数的能力或最大SRS端口数的能力。但由于旧接入网设备没有实现超级上行功能,在上报了使用超级上行能力之后的天线数量后,旧接入网设备不知道新UE上报的能力并不是上行载波所能实际使用的天线数量,而是通过使用了超级上行功能达到的天线数量,可能导致后续接入网设备在配置UE进行数据传输时出现错误。
若引入第二消息,由于旧接入网设备不会发送该第二消息,即新UE也不会上报对应的超级上行能力,即上报的最大MIMO层数的能力或最大SRS端口数的能力为该上行载波所能实际使用的天线数量,避免了接入网设备可能的错误配置或错误调度即避免了新UE和旧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而旧UE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时,自动忽略该第二消息,不会进行超级上行能力的上报。
其中,该新UE为具备超级上行能力的UE,旧UE为不具备超级上行能力的UE。
402: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该切换时长为该用户设备的天线在该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403:接入网设备根据切换时长确定上行参数。
404: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参数。
405:用户设备根据第三参数,控制天线在两个或多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第一消息将UE的超级上行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实现了超级上行能力上报给接入网设;另外,通过第二消息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超级上行功能,避免了新UE和旧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并且接入网设备通过配置上行参数,指示UE使用超级上行能力,对于接受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来说,可将切换来的天线能力和原本的天线能力进行叠加,从而增强了该上行载波的天线能力,进而提高了上行传输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中与用户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中与接入网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所涉及的设备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2)

1.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各个工作模式对应的能力,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各个能力所支持的工作模式确定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9.一种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进行组合得到的;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能力信息的取值与工作场景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支持使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相关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工作场景包含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和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高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低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高频的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以及低频的时分双工的工作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
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能力,所述工作场景是对低频和高频与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中的不超过三种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含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各个能力信息对应的取值与工作模式对应,且各个能力信息的取值满足预设取值规则;
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能力信息的取值为不满足所述预设取值规则之外的无效值。
14.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所述切换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时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是相同的上行载波或者不同的上行载波;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其中,
所述上行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
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包括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参数还包括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包括辅助上行SUL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和/或,
所述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上行载波中每个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所述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普通上行NUL载波;和/或,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的上行载波包含三个以上上行载波时,所述上行参数还用于指示: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两个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括:天线由一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或者,
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三个以上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含:天线由所述三个以上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
20.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根据所述上行参数,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时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
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切换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天线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包括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在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发生天线切换的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参数还包括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频带组合包括辅助上行SUL上行载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发生中断的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和/或,所述第二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上行载波中每个上行载波对应的载波类型,所述载波类型包括SUL上行载波或普通上行NUL载波;和/或,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的上行载波包含三个以上上行载波时,所述上行参数还用于指示: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两个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括:天线由一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或者,
所述进行天线切换的至少两个载波为三个以上载波,所述天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间切换包含:天线由所述三个以上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切换至另一载波。
24.根据权利要求20-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所述切换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时长。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是相同的上行载波或者不同的上行载波,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上行载波。
27.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时长,所述切换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在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带组合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切换的时长。
28.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参数,所述上行参数用于指示配置用户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之间进行天线切换。
2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其中,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1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其中,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权利要求9-13,26,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设备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1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权利要求9-13,26,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1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9-13,26,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24777.4A 2020-02-14 2020-02-27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3271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754488.1A EP4096127A4 (en) 2020-02-14 2021-02-02 METHOD OF TRANSFERRING CAPABILITIES OF A USER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PCT/CN2021/074751 WO2021159989A1 (zh) 2020-02-14 2021-02-02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2180014177.5A CN115485996A (zh) 2020-02-14 2021-02-02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4925 2020-02-14
CN2020100949252 2020-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1178A true CN113271178A (zh) 2021-08-17
CN113271178B CN113271178B (zh) 2023-03-31

Family

ID=772275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4777.4A Active CN113271178B (zh) 2020-02-14 2020-02-27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2180014177.5A Pending CN115485996A (zh) 2020-02-14 2021-02-02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4177.5A Pending CN115485996A (zh) 2020-02-14 2021-02-02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96127A4 (zh)
CN (2) CN113271178B (zh)
WO (1) WO202115998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7543A1 (en) * 2021-08-27 2023-03-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WO2023175777A1 (ja) * 2022-03-16 2023-09-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24065512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段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513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段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080A1 (en) * 2022-10-17 2024-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 switching and switching time capability report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963A (zh) * 2015-04-10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选择、切换和测量的通信
CN109075953A (zh) * 2016-05-13 2018-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因载波切换引起的中断和载波切换能力指示
CN10939214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和信息发送方法,以及装置
CN110278610A (zh) * 2019-05-28 2019-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00045685A1 (en) * 2018-08-01 2020-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switching and antenna switching for a target carrier combin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35156B2 (en) * 2016-03-24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9804595B (zh) * 2016-10-31 2022-09-27 苹果公司 用户设备的装置和基站的装置
EP3598828A4 (en) * 2017-04-01 2020-01-22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10485048B2 (en) * 2017-06-15 2019-11-19 Apple Inc. TDM transmission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UE
WO2019010711A1 (zh) * 2017-07-14 2019-01-17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能力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JP7128297B2 (ja) * 2018-05-11 2022-08-3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1477708B2 (en) * 2018-06-21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switched voice call capability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963A (zh) * 2015-04-10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载波选择、切换和测量的通信
CN109075953A (zh) * 2016-05-13 2018-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因载波切换引起的中断和载波切换能力指示
CN10939214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和信息发送方法,以及装置
US20200045685A1 (en) * 2018-08-01 2020-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switching and antenna switching for a target carrier combination
CN110278610A (zh) * 2019-05-28 2019-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7543A1 (en) * 2021-08-27 2023-03-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WO2023175777A1 (ja) * 2022-03-16 2023-09-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24065512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段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513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段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6127A1 (en) 2022-11-30
EP4096127A4 (en) 2023-08-16
WO2021159989A1 (zh) 2021-08-19
CN113271178B (zh) 2023-03-31
CN115485996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71178B (zh) 用户设备能力传输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06455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US20210329431A1 (en) Feedback Channe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Feedback Channe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6238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49016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4631347A (zh)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374757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368454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Mode in Sidelink, Terminal Apparatus, and Network Apparatus
CN114364040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153633B (zh) 一种发送、接收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246902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399506B (zh) 通信资源的协调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58766A1 (zh) 一种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12740826B (zh) 一种能力上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034242B (zh) 一种发送小区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4365547A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095978B (zh) 一种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1338242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68416A1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US202300762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14182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8044333A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CN11609586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