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4333A -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4333A
CN118044333A CN202180102943.3A CN202180102943A CN118044333A CN 118044333 A CN118044333 A CN 118044333A CN 202180102943 A CN202180102943 A CN 202180102943A CN 118044333 A CN118044333 A CN 118044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elay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ell
target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29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前溪
张博源
冷冰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44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4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第一终端切换到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连接至网络设备时,考虑了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并在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的行为设计为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能够避免发生切换失败,提升了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端到端通信指终端到终端的通信。例如,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辆到其他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到终端(Device to Device,D2D)等。具体的,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直接通信请求(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DCR)消息,如果接收端响应了所述DCR消息,则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讯。此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引入了基于中继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具体的,具有中继功能的中继终端在远端终端和网络间传递数据,而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侧行链路相连。
通常情况下,远端终端从与网络设备的直连路径需要切换至通过中继终端连接至网络设备的间接路径时,网络设备会向远端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配置远端终端切换至中继终端。但是,远端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后是否会发生切换失败的情况以及在发生切换失败后如何操作,本领域并没有相关方案,进而导致远端终端无法应对切换失败事件,降低了远端终端的系统性能。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能够提升远端终端的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可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相关的功能。例如,所述处理单元可以为处理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可包括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执行与发送相关的功能,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执行与接收相关的功能。例如,所述发送单元可以为发射机或发射器,所述接收单元可以为接收机或接收器。再如,所述第一终端为通信芯片,所述发送单元可以为所述通信芯片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所述发送单元可以为所述通信芯片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相关的功能。例如,所述处理单元可以为处理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包括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执行与发送相关的功能,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执行与接收相关的功能。例如,所述发送单元可以为发射机或发射器,所述接收单元可以为接收机或接收器。再如,所述网络设备为通信芯片,所述接收单元可以为所述通信芯片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所述发送单元可以为所述通信芯片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在第一终端切换到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连接至网络设备时,考虑了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并在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的行为设计为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使得第一终端能够正常应对或处理切换失败事件,进而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框架的示例。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层2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的示例。
图3至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免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免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等。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系统框架的示例。
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框架100可包括远端终端110、中继终端120、接入网设备130、核心网设备140以及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150。
作为示例,所述远端终端110和所述中继终端120可以是在有网络覆盖的时候已经通过网络进行了认证的终端设备。所述远端终端110可以是被认证为可以通过中继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终端设备,换言之,所述远端终端110被授权可以作为远端用户设备(Remote UE)。所述中继终端120可以是被认证为可以作为中继节点工作的终端设备。所述远端终端110和所述中继终端120都可被授权为可以发送和接收与中继发现相关的消息,所述与中继发现相关的消息可包括发现消息和发现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远端终端110和所述中继终端120可以是任何配置有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设备或装置,终端设备也可称为接入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 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线性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线性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以车载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远端终端110可以支持端到端的协议栈,所述端到端协议栈可以包括3GPP PC5接口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以及PDCP层之上的上层协议层,所述上层协议层可包括用户面协议层以及控制面协议层。所述用户面协议层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和互连网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所述控制面协议层包括但不限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和非接入层(NAS)。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远端终端110和中继终端120可以可支持点对点协议栈,所述点对点的协议栈可包括3GPP PC5接口的层2(L2)和层1(L1)的协议栈,所述L1和L2协议栈包括但不限于无线链路层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层。
此外,所述中继终端120可以设置有中继协议层。所述中继协议层的功能可以用于在远端终端之间通过中继终端传送数据包和相关的控制信息。
例如,所述中继协议层可以是基于层3中继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层3用于传递控制消息。例如,互连网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以及非接入层(NAS)。即远端终端通过具有层3中继功能的中继终端接入网络,例如中继终端承担有IP层中继的功能。具体的,具有层3中继功能的中继终端在远端终端和网络间传递数据,而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侧行链路相连。
再如,所述中继协议层可以是基于层2中继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层2用于提供信令消息的正确传输和接收,包括部分重复检测。例如,层2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无线链路层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和物理(PHY)层。即远端终端通过具有层2中继功能的中继终端接入网络,中继终端承载有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和RLC层以下的功能。与Rel-13ProSe类似,具有层2中继功能的中继终端在远端终端和网络间传递数据,而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侧行链路相连。
在所述框架100中,所述远端终端(Remote UE)110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120接入网网络设备130。具体的,所述远端终端110和所述中继终端120之间可以通过3GPP系统的PC5接口进行连接或通信。所述中继终端120和所述网络设备130之间端到端也可以通过3GPP系统的Uu接口进行连接或通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远端终端110或中继终端120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远端终端110或中继终端120也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130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 RAN)设备,或者是NR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120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140可以是5G核心网(5G Core,5GC)设备,例如,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又例如,认证服务器功能 (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又例如,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又例如,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可选地,核心网络设备130也可以是LTE网络的分组核心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C)设备,例如,会话管理功能+核心网络的数据网关(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Core Packet Gateway,SMF+PGW-C)设备。应理解,SMF+PGW-C可以同时实现SMF和PGW-C所能实现的功能。在网络演进过程中,上述核心网设备也有可能叫其它名字,或者通过对核心网的功能进行划分形成新的网络实体,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作为示例,假设所述接入网设备130为NG RAN设备,所述核心网设备140为5GC设备,所述远端终端110可通过PC5接口连接到中继终端120,以及中继终端120可通过Uu接口连接接入网设备130,从而连接核心网设备140,核心网设备140通过N6接口连接到AS 150。
当然,所述框架100也可以适用于其他3GPP通信系统,例如4G通信系统,或者未来的3GPP通信系统,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中的应用服务器(AS)也可以是其他的终端设备或者外部公共安全互联网。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20和第一终端110,网络设备120和第一终端11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通信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层2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的示例。
如图2所示,基于层2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适配层可被放置在中继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Uu接口且位于RLC层的上方。Uu-SDAP、Uu-PDCP和RRC终止在远端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而RLC、MAC和PHY终止在每一个链路中,即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
对于基于层2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的上行链路,中继终端的Uu适配层支持接入PC5-RLC信道之间的上行承载映射,用于中继终端在Uu路径上的中继和接出Uu RLC信道。对于上行链路中继业务,同一远端终端和/或不同远端终端的不同端到端承载(SRB或DRB)可以在一个Uu-RLC信道上进行N:1映射和数据复用。此外,Uu适配层还可用于支持上行业务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复用来自多个远端终端的数据。远端终端的Uu无线承载和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在上行的Uu适配层中,以便网络设备将与远端终端的Uu无线承载相关联的特定PDCP实体的接收数据分组关联起来。
对于基于层2的终端到网络的中继的下行链路,Uu适配层可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处的下行承载映射,以通过中继终端在Uu路径上将远端终端的端到端无线承载(SRB或DRB)映射到Uu RLC信道。Uu适配层可用于支持远端终端和/或不同远端终端的多个端到端无线承载器(SRB或DRB)和中继终端在Uu路径上的一个Uu RLC信道之间的下行N:1承载映射和数据复用。此外,Uu适配层需要支持下行业务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远端终端的Uu无线承载的身份信息和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需要通过下行处的网络设备放入Uu适配层,以便中继终端将从远端终端的Uu无线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分组映射到其相关的PC5 RLC信道。
应当理解,在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PC5接口处是否也支持适配层,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即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PC5接口处可以支持适配层,也可以不支持适配层。
示例性地,为了L2终端到网络(UE to network,U2N)中继的服务连续性,在UE切换到U2N中继UE的情况下使用以下过程(For service continuity of L2U2N Relay,the following procedure is used,in case of a UE switching to U2N Relay UE)。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200可包括:
S210,远端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的传输。
S220,远端终端基于测量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
U2N远端UE在测量/发现候选U2N中继UE之后,报告一个或多个候选U2N中继UE和传统Uu测量(The U2N Remote UE reports one or multiple candidate U2N Relay UE(s)and legacy Uu measurements,after it measures/discovers the candidate U2N Relay UE(s))。
U2N远端UE可以在报告之前根据中继选择准则过滤适当的U2N中继UE(The UE may filter the appropriate U2N Relay UE(s)according to Relay selection criteria before reporting)。U2N远端UE应仅报 告满足高层准则的U2N中继UE候选(The UE shall report only the U2N Relay UE candidate(s)that fulfil the higher layer criteria)。
报告信息可以至少包括U2N中继UE的标识、U2N中继UE的服务小区标识和SL测量信息(The reporting can include at least U2N Relay UE ID,U2N Relay UE’s serving cell ID,and SL measurement quantity information)。SL测量可以是候选中继UE的SL-RSRP,如果SL-RSRP不可用,则使用SD-RSRP(SL measurement quantity can be SL-RSRP of the candidate Relay UE,and if SL-RSRP is not available,SD-RSRP is used)。
S230,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网络设备决定将U2N远端UE切换到目标U2N中继UE(The gNB decides to switch the U2N Remote UE to a target U2N Relay UE)。
S240,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网络设备向目标U2N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至少可以包括远端UE的本地标识和L2标识、用于中继的Uu和PC5 RLC配置以及承载映射配置(Then the gNB sends an RRCReconfiguration message to the target U2N Relay UE,which can include at least Remote UE’s local ID and L2ID,Uu and PC5 RLC configuration for relaying,and bearer mapping configuration)。
S250,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网络设备向U2N远端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The gNB sends the RRCReconfiguration message to the U2N Remote UE)。RRC重配置消息中的内容可以至少包括U2N中继UE的标识、用于中继业务的PC5 RLC配置以及相关联的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The contents in the RRCReconfiguration message can include at least U2N Relay UE ID,PC5 RLC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traffic and the associated end-to-end radio bearer(s))。U2N远端UE在从基站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停止Uu上的上行和下行传输(The U2N Remote UE stops UP and CP transmission over Uu after reception of RRCReconfiguration message from the gNB)。
S260,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
U2N远端UE与目标U2N中继UE建立PC5连接(The U2N Remote UE establishes PC5connection with target U2N Relay UE)。
S270,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U2N远端UE通过中继UE向网络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来完成路径切换过程(The U2N Remote UE completes the path switch procedure by sending the 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 message to the gNB via the Relay UE)。
S280,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和网络设备进行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的传输。
U2N远端UE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路径从直接路径切换到间接路径(The data path is switched from direct path to indirect path between the U2N Remote UE and the gNB)。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各个方法中,涉及的U2N远端UE、远端终端和第一终端可以相互替代,U2N中继UE和中继终端可以相互替代,目标U2N中继UE和目标中继终端可以相互替代,本申请对此不再具体限定。
应当理解,图3仅为本申请的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例如,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服务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网络设备可以不同于服务于所述远端终端的网络设备,或者,服务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可以不同于服务于所述远端终端的小区,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分析上述切换过程可见,远端终端从与网络设备的直连路径需要切换至通过中继终端连接至网络设备的间接路径时,即远端终端需要切换至中继终端时,如果远端终端发现了一个中继终端,并且其信号质量满足要求,远端终端会向网络设备上报中继终端的相关信息,由网络设备确定是否将远端终端切换至中继终端;若网络设备确定将远端终端切换至中继终端,则网络设备会向远端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配置远端终端切换至中继终端。但是,上述切换方案中并没有考虑远端终端在切换至终端终端时发送切换失败的情况,降低了远端终端的系统性能。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应当理解,所述方法300可以由第一终端和通信设备交互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方法300可以适用于中继场景,也可适用于非中继场景。以适用于中继场景为例,图4中所示的第一终端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远端终端,图4中所示的网络 设备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
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300可包括:
S310,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不执行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动作,例如,不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
示例性地,在第一终端切换到目标中继终端的切换过程中,在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在第一终端切换到目标中继终端的切换过程中,在所述第一终端收到切换命令、且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可选的,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在第一终端在从直接路径(direct path)到间接路径(indirect path)的切换过程中,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可选的,直接路径指用于第一终端直接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路径。可选的,所述间接路径指用于第一终端间接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路径,例如,所述间接路径指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路径。
示例性地,在第一终端在从直接路径到间接路径的切换过程中,在所述第一终端收到切换命令,且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可选的,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切换到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连接至网络设备时,考虑了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并在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的行为设计为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使得第一终端能够正常应对或处理切换失败事件,进而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还可替换为远端终端、远程终端、远端UE、远程UE或U2N远端UE、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本申请涉及的描述“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也可等同替换为“不执行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动作”、“停止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不从直接路径切换到间接路径”或“维持直接路径”等含义相同或含义类似的术语以及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300还可包括:
执行切换失败流程。
应当理解,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执行切换失败相关的任意动作,例如可以包括数据的处理动作,也可以包括信息的收发动作,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300还可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换言之,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时,不仅会触发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还会触发所述第一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任意消息。例如,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切换错误上报的消息,还可以是其他操作错误上报的消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的重建流程。
示例性地,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并重新建立RRC连接。换言之,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时,不仅会触发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还会触发所述第一终端重新建立RRC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300还可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 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测量和/或发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测量上报条件包括中继选择准则(Relay selection criteria)和/或高层准则(the higher layer criteria)。示例性地,所述中继选择准则用于在发现或测量的中继终端中选择候选中继终端,所述高层准则用于在所有的候选中继终端中选择报告的中继终端。也即是说,所述第一终端在发送所述报告信息之前,可以根据所述中继选择准则从发现或测量的中继终端选择候选中继终端,并在选择的候选中继终端中选择满足所述高层准则的候选中继终端,并将满足所述高层准则的候选中继终端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
示例性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Date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SD-RSRP)。示例性地,所述SL-RSRP可用或存在所述SL-RSRP时,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所述SL-RSRP;所述SL-RSRP不可用或不存在时,所述测量信息可包括所述SD-RSRP。
当然,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上报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所述上报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Uu上的测量信息。所述Uu上的测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10可包括:
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后,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后,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并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过程中会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且所述上报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因此,所述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比较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和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执行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更,并在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使得第一终端能够正常应对或处理切换失败事件,进而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300还可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 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示例性地,所述PC5 RLC的配置可以是用于中继业务的PC5 RLC的配置(PC5 RLC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traffic),示例性地,所述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配置。
示例性地,所述切换命令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RRCReconfiguration)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其中,所述S310可包括:
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后,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后,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并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过程中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时,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因此,所述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比较从所述目标中继终 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和所述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执行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更,并在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使得第一终端能够正常应对或处理切换失败事件,进而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300还可包括:
停止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所述切换命令后,停止上行(UP)传输和下行(CP)传输。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所述切换命令后,停止Uu上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上文中结合图4从第一终端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下面将结合图5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所述方法400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执行。
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400可包括:
S41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还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D-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还可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无线链路层控制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还可包括:
停止所述第一终端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应理解,所述方法400中的术语和步骤可以分别参考所述300中的相应术语和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从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其中,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小区的标识。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51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510可包括以下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S511,第一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的传输。
S512,第一终端基于测量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测量和/或发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测量上报条件包括中继选择准则(Relay selection criteria)和/或高层准则(the higher layer criteria)。示例性地,所述中继选择准则用于在发现或测量的中继终端中选择候选中继终端,所 述高层准则用于在所有的候选中继终端中选择报告的中继终端。也即是说,所述第一终端在发送所述报告信息之前,可以根据所述中继选择准则从发现或测量的中继终端选择候选中继终端,并在选择的候选中继终端中选择满足所述高层准则的候选中继终端,并将满足所述高层准则的候选中继终端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
示例性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Date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SD-RSRP)。示例性地,所述SL-RSRP可用或存在所述SL-RSRP时,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所述SL-RSRP;所述SL-RSRP不可用或不存在时,所述测量信息可包括所述SD-RSRP。
当然,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上报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所述上报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Uu上的测量信息。所述Uu上的测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SRP。
S513,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S514,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示例性地,所述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的本地标识和L2标识、用于中继的Uu和PC5 RLC配置以及承载映射配置。
S515,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示例性地,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 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示例性地,所述PC5 RLC的配置可以是用于中继业务的PC5 RLC的配置(PC5 RLC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traffic),示例性地,所述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配置。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也可称为切换命令。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后,停止Uu上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S516,第一终端在从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后,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后,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并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过程中会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且所述上报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因此,所述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比较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和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执行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更,并在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使得第一终端能够正常应对或处理切换失败事件,进而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终端还可以触发切换失败流程。
示例性地,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可以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示例性地,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可以包括RRC连接的重建流程。
应当理解,图6仅为本申请的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例如,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服务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网络设备可以不同于服务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网络设备,或者,服务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可以不同于服务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小区,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从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其中,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小区的标识。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52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520可包括以下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S521,第一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的传输。
S522,第一终端基于测量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测量和/或发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测量上报条件包括中继选择准则(Relay selection criteria)和/或高层准则(the higher layer criteria)。示例性地,所述中继选择准则用于在发现或测量的中继终端中选择候选中继终端,所述高层准则用于在所有的候选中继终端中选择报告的中继终端。也即是说,所述第一终端在发送所述报告信息之前,可以根据所述中继选择准则从发现或测量的中继终端选择候选中继终端,并在选择的候选中继终端中选择满足所述高层准则的候选中继终端,并将满足所述高层准则的候选中继终端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
示例性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Date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SD-RSRP)。示例性地,所述SL-RSRP可用或存在所述SL-RSRP时,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所述SL-RSRP;所述SL-RSRP不可用或不存在时,所述测量信息可包括所述SD-RSRP。
当然,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上报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所述上报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Uu上的测量信息。所述Uu上的测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SRP。
S523,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S524,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示例性地,所述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的本地标识和L2标识、用于中继的Uu和PC5 RLC配置以及承载映射配置。
S525,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示例性地,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进一步的,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 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示例性地,所述PC5 RLC的配置可以是用于中继业务的PC5 RLC的配置(PC5 RLC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traffic),示例性地,所述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配置。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也可称为切换命令。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后,停止Uu上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S526,第一终端在从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后,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终端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后,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并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过程中网络设备会向第一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时,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因此,所述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比较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和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执行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更,并在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 述目标中继终端,使得第一终端能够正常应对或处理切换失败事件,进而能够提升第一终端的系统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终端还可以触发切换失败流程。
示例性地,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可以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示例性地,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可以包括RRC连接的重建流程。
应当理解,图7仅为本申请的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例如,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服务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网络设备可以不同于服务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网络设备,或者,服务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可以不同于服务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小区,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又例如,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方法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下行”和“上行”用于表示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方向,其中,“下行”用于表示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方向为从站点发送至小区的用户设备的第一方向,“上行”用于表示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方向为从小区的用户设备发送至站点的第二方向,例如,“下行信号”表示该信号的传输方向为第一方向。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具体地,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文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文结合图8至图11,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终端6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终端600可包括:
处理单元610,用于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10还可用于:
执行切换失败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10还可用于: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重建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10还可用于:
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10具体用于:
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D-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10还可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处理单元 610具体用于:
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无线链路层控制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10还可用于:
停止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应理解,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具体地,图8所示的第一终端600可以对应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主体,并且第一终端600中的各个单元的前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9所示,所述网络设备700可包括:
接收单元7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710还可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D-RSR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710还可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无线链路层控制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710还可用于:
停止所述第一终端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应理解,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具体地,图9所示的网络设备700可以对应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主体,并且网络设备700中的各个单元的前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中结合附图从功能模块的角度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应理解,该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形式的指令实现,还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模块组合实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和/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可选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的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例如,上文涉及的处理单元610和接收单元710可分别由处理器和收发器实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800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0所示,所述通信设备800可包括处理器810。
其中,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20。
其中,该存储器82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81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其 中,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8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存储器8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8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810中。
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30。
其中,处理器8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8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收发器8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8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应当理解,该通信设备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还应理解,该通信设备800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终端,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8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600,并可以对应于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主体,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类似地,该通信设备800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8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800,并可以对应于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主体,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芯片。
例如,芯片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所述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到各种通信设备中,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通信设备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9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1所示,所述芯片900包括处理器910。
其中,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如图11所示,所述芯片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20。
其中,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9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该存储器92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91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存储器9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9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
如图11所示,所述芯片9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930。
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9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如图11所示,所述芯片9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940。
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9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应理解,所述芯片900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芯片9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上文涉及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等。
所述处理器可以用于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文涉及的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
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 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这些和其它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涉及的第一终端和网络设备,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术语“系统”等也可以称为“网络管理架构”或者“网络系统”等。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上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意识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中单元或模块或组件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单元或模块或组件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又例如,上述作为分离/显示部件说明的单元/模块/组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模块/组件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 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切换失败流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切换失败流程,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失败流程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重建流程。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上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D-RSRP。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在从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相对所述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无线链路层控制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
  13.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16.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错误上报的第一消息中。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针对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的侧行链路的测量信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侧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侧行数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D-RSRP。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中继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测量上报条件选择的中继终端。
  21.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PC5无线链路层控制RLC的配置、端到端无线承载的配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中。
  25.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所述第一终端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26.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包括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27. 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目标中继终端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切换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28.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不切换到目标中继终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变更后的小区相关标识信息。
  29. 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6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6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6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6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6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102943.3A 2021-12-10 2021-12-10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80443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37148 WO2023102907A1 (zh) 2021-12-10 2021-12-10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4333A true CN118044333A (zh) 2024-05-14

Family

ID=8672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2943.3A Pending CN118044333A (zh) 2021-12-10 2021-12-10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4333A (zh)
WO (1) WO20231029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7516B (zh) * 2020-05-27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装置
EP4336902A1 (en) * 2021-05-07 2024-03-1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for releasing remote terminal devi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3711641A (zh) * 2021-07-19 2021-11-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终端设备测量上报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2907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668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902310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2867073B (zh) 一种传输策略的方法、pcf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1842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065988B (zh) 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
EP388331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30336961A1 (en) Methods and terminal devices for enhanced discovery procedure
CN112640347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491166A (zh) 通信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153633B (zh) 一种发送、接收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2399494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96453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P4152889A1 (en) Relay discovery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6250290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网元
WO202104238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53019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8044333A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CN114930890A (zh) 完整性保护方法和通信设备
EP419964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EP436640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irst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508618B (zh)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4071079A1 (ja)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8440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3050181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KR20230049646A (ko) 중계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