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6905B - 中央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央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6905B
CN113266905B CN202110314159.0A CN202110314159A CN113266905B CN 113266905 B CN113266905 B CN 113266905B CN 202110314159 A CN202110314159 A CN 202110314159A CN 113266905 B CN113266905 B CN 113266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humidifying
water tank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41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6905A (zh
Inventor
于德彤
孟凡健
刘传勇
李川
何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41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6905B/zh
Priority to CN202180064344.7A priority patent/CN116261644A/zh
Priority to CN202310639938.7A priority patent/CN11681738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8916 priority patent/WO20221988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6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6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905B/zh
Priority to US18/468,15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03557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8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 F24F6/1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heated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中央加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路;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用于加湿流经所述风路的空气;烘干模块,所述烘干模块用于加热进入到所述外壳中的空气;其中,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烘干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靠近所述进风口。通过对中央加湿装置的风路进行风干处理,以减少中央加湿装置内部发霉,提高了防霉效果,以提高空气质量和用户体验性。

Description

中央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央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而采用吊顶悬挂安装的中央加湿器因其加湿能力强,被广泛的推广使用。中央加湿器通常方案为吊顶暗藏安装,通过自来水供水(部分厂商需要配备净水器或水质软化器),通过风管送风至房屋各个区域,一站式实现全屋加湿。
常规的加湿器一般包括水槽以及配置在水槽中的加湿组件(常见的加湿方式有超声波式、离心式、喷雾式、湿膜式以及蒸汽式等),在使用过程中,加湿器的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利用加湿组件进行加湿。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加湿器的风道因在关机状态下依然处于潮湿的状态,容易滋生微生物而发霉,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并导致用户体验性较差。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防霉效果好以提高空气质量和用户体验性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中央加湿装置,通过对中央加湿装置的风路进行风干处理,以减少中央加湿装置内部发霉,提高了防霉效果,以提高空气质量和用户体验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加湿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路;
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用于加湿流经所述风路的空气;
烘干模块,所述烘干模块用于加热进入到所述外壳中的空气;
其中,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烘干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靠近所述进风口。
通过增加烘干模块,在加湿结束后,启动烘干模块以产生热风,利用热风能够将加湿模块吹干,同时,还可以将外壳中的其他部件吹干,以使得设备中的大多数部件处于干燥的状态,以有效的抑制内部滋生有害微生物,实现对中央加湿装置的风路进行风干处理,以减少中央加湿装置内部发霉,提高了防霉效果,以提高空气质量和用户体验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
水槽,所述水槽中设置有排水泵;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在所述水槽中并用于利用所述水槽中的水加湿流经所述风路的空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进风湿度传感器和出风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进风口处并用于检测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湿度,所述出风湿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并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湿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中央加湿装置执行防霉操作时,所述排水泵排干所述水槽中的水后,关闭所述排水泵,所述烘干模块通电对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到所述外壳中的空气加热,热空气烘干穿过所述加湿组件以烘干所述加湿组件和所述风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为pw1,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为pw2;
在所述中央加湿装置执行防霉操作过程中,当pw2-pw1≤a时,关闭所述烘干模块。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槽中还设置有缓释盒,所述缓释盒中填充有抑菌材料。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紫外杀菌模块,所述紫外杀菌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产生紫外光照射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风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紫外杀菌模块靠近所述出风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紫外杀菌模块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LED灯,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并用于产生紫外光。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安装支架上倾斜设置有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所述LED灯朝向所述加湿模块方向照射紫外光。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处于拆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水槽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水槽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锁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加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加湿部件与水槽的组装图;
图16是图1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是中央加湿装置一实施例中淋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0、前面板101、后面板102、顶板103、端板104、支撑板105、隔板106、密封垫107、导风板108、进风湿度传感器110、出风湿度传感器120。
内折边1000、进风口1001、出风口1002、悬挂连接部1003、安装插口1004、螺纹孔1005、立板1051、滑轨1052、引导部1053、限位配合部1054、弯折边1055、贯通口1061、第一筋板1062、第二筋板1063;
水槽200、装饰板201、翻边202、限位部203、侧面板204、主槽体210、副槽体220、排水口230、隔断240、排水泵250、缓释盒260、插接部270、第二锁紧部280;
拉手2001、通孔2002、第一锁紧部2003、第一水位检测器2101、第二水位检测器2102、第三水位检测器2201、锁片2801、弧形导向面2802;
加湿部件300、插接配合部301、锁紧孔302、盒体310、湿膜320、接水盘330、透水孔331;
电控盒400;
淋水模块500、淋水板510、淋水孔511、淋水罩520、进水管521、挂架530、电控阀540、挡圈501;
烘干模块600;
紫外杀菌模块700、安装支架701、LED灯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二,如图1-图4所示,中央加湿装置包括外壳100、水槽200和加湿部件300。
外壳100设置有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而外壳100的上部为了满足吊挂安装的要求,外壳100的四角位置还设置有悬挂连接部1003。
外界的空气能够经由进风口1001进入到外壳100内,并最终从出风口1002输出,而中央加湿装置在安装时,则通过悬挂连接部1003吊挂安装在房间的顶部,其中,悬挂连接部1003的表现实体可以为吊耳、吊钩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其中,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之间形成风路;中央加湿装置还包括烘干模块600,烘干模块600用于加热进入到外壳100中的空气。其中,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外壳100中,烘干模块600设置在外壳100上并靠近进风口1001。
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加湿模块利用水来加湿流经的空气,而加湿模块中存水则会出现水质变坏而导致设备中的部件发霉。而通过增加烘干模块600,在中央加湿装置运行过程中,可以启动烘干模块600对中央加湿装置进行烘干处理,以确保设备中的大多数部件处于干燥的状态,以有效的抑制内部滋生有害微生物。
其中,加湿模块包括水槽200和设置在水槽200上的加湿部件300,在加湿过程中,水槽200中盛有水。而在加湿结束后,则先将水槽200中的水排掉,然后,启动烘干模块600对进入到外壳100中的气流加热,热风将快速有效的将外壳100中的部件吹干,避免了中央加湿装置内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消除了微生物滋生的有利环境。
其中,在使用过程中,为了精确的控制出风的湿度,则在外壳100中还设置有进风湿度传感器110和出风湿度传感器120,其中,进风湿度传感器110布置在进风口1001处并用于检测进风口1001的进风湿度,出风湿度传感器120布置在出风口1002处并用于检测出风口1002的出风湿度。
具体的,在中央加湿装置运行过程中,利用进风湿度传感器110和出风湿度传感器120来检测进风湿度和出风湿度,以控制风速大小。与此同时,在烘干防霉操作时,参考进风湿度传感器110和出风湿度传感器120的湿度值来控制烘干模块600启停。
在所述中央加湿装置执行防霉操作时,排水泵250排干水槽200中的水后,关闭排水泵250,烘干模块600通电对从进风口1001进入到外壳100中的空气加热,热空气烘干穿过所述加湿组件以烘干所述加湿组件和所述风路。
其中,出风湿度传感器120检测的湿度值为PW1,进风湿度传感器110检测的湿度值为PW2;而在烘干模块600通电加热烘干过程中,当PW2-PW1≤A时,关闭烘干模块600。其中,根据需要,A的取值可以小于4%。
另外,在某一实施例中,当在水槽200中配置缓释盒260的情况下,缓释盒260中填充的抑菌材料能够跟随水槽200中的水分散到加湿部件300上,进而利用抑菌材料可以更进一步的抑制加湿部件300上滋生有害微生物。
并且,对于水槽200中配置缓释盒260后,以缓释盒260内填充银离子抗菌剂为例,水槽200中设置的银离子抗菌剂可持续释放,保证水路中时刻有足够浓度的银离子,持续阻止涉水部件上微生物的滋生。
对于烘干模块600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烘干模块600为设置在进风口1001附近的电加热管、电加热丝、电加热板等常规的电加热部件,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对外壳100的出风口1002侧的风路进行更有效的杀菌,则中央加湿装置还包括:
紫外杀菌模块700,紫外杀菌模块700设置在外壳100中并用于产生紫外光照射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风路。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紫外杀菌模块700通电能够产生紫外线,利用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来对中央加湿装置的风路以及相关部件进行全面的照射杀菌,以更有效的实现抑菌,杀灭空气及风道内表面的微生物。
其中,对于紫外杀菌模块700的安装位置,可以将紫外杀菌模块700布置在靠近出风口1002的位置。由于进风口1001处布置有烘干模块600,进而可以有效的确保风路在加湿部件300迎风面的进风侧在烘干过程实现全面彻底的干燥处理,而对于加湿部件300背风侧,有可能因烘干时间较短以及气流流动路径的限制而出现烘干不彻底,利用出风口1002附近紫外杀菌模块700对加湿部件300背风侧进行照射,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抑菌。
在某一实施例中,对于紫外杀菌模块70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如下形式,紫外杀菌模块700包括:
安装支架701,安装支架70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未标记);
LED灯702,LED灯702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并用于产生紫外光。
具体的,LED灯采用UVC杀菌灯组,能够产生深紫外线来实现杀菌,而LED灯702则通过安装支架701固定安装在外壳100内部,并使得LED灯702靠近出风口1002布置。
其中,LED灯702发出的紫外光要与气流输出的方向相对布置,以减少紫外线从出风口1002照射到外部。为此,可以安装支架701设置在外壳100的上部,安装支架701上倾斜设置有安装面板(未标记),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LED灯702朝向所述加湿模块方向照射紫外光。
实施例二,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现场维护,以降低维护难度。
如图1-图18所示,其中,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现场拆装进行维护,则水槽200和加湿部件300组装在一起形成加湿模块。同时,外壳100上还设置有安装插口1004;水槽200可插拔的安装在安装插口1004中,加湿部件300位于外壳100中,加湿部件300用于对从进风口1001进入的空气进行加湿、且空气穿过加湿部件300加湿后从出风口1002输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央加湿装置通过外壳100上配置的悬挂连接部1003悬挂安装在房屋的顶部上,空气经由进风口1001进入到外壳100中,空气被加湿部件300加湿处理后,加湿后的空气从出风口1002输出至外壳100的外部以调节室内的湿度。
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于水槽200中设置的加湿部件300则需要进行拆卸清洗或更换。此时,操作人员仅需要将水槽200从安装插口1004中拉出,便可以使得加湿部件300一同从外壳100中取出。
水槽200一方面作为供水源供加湿部件300取水加湿,另一方面,水槽200还充当加湿部件300,采用插拔的方式将水槽200连通加湿部件300从外壳100上的安装插口1004中取出,更方便操作人员在房间的顶部空间进行操作,提高操作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水槽200与外壳100之间连接和拆卸,外壳100位于安装插口100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水槽2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进而满足水槽200可拆卸的安装在外壳100上。其中,针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具体表现实体有多种结构形式。
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装在一起,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采用常规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在一起,例如:可以在外壳100上围绕安装插口1004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005,水槽200上设置有通孔2002,手拧螺栓(未标记)穿过通孔2002并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005中。
在某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插拔安装水槽200,则将安装插口1004布置在外壳100的一端部,水槽200可侧向抽拉的安装在安装插口1004中。
具体的,通过将安装插口1004布置在外壳100的端部,水槽200则整体可以采用抽屉式结构,并在水槽200的一侧配置有拉手2001。这样,在组装货拆卸时,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拉手2001来推拉水槽200,以实现水槽200的插拔组装,进而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加湿装置还包括电控盒400,电控盒400中配置有电控板(未标记);所述电控板与所述中央加湿装置中的相关电器部件电连接,以控制电器部件的运行。
其中,为了提高连接使用可靠性,则电控盒400可转动的安装在外壳100的端部;水槽20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锁紧部2003,第一锁紧部2003用于将电控盒400锁紧在水槽200的端部上。
具体的,在中央加湿装置正常使用过程中,电控盒400转动并贴靠在水槽200的端部,同时,利用第一锁紧部2003将电控盒400锁紧在水槽200的端部。这样,一方面可以对电控盒400的位置进行定位固定,另一方面,利用电控盒400进一步的限制水槽200从安装插口1004中脱离出。
同时,当需要拆卸维修加湿模块时,则解除第一锁紧部2003对电控盒400的限位锁止,并将电控盒400转动到水槽200的一侧;然后,拆开水槽200与外壳100之间的连接结构,便可以将水槽200连通加湿部件300从外壳100中拆卸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外壳100、水槽200、加湿部件300的具体结构形式,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以下针对各个部件进行举例说明。
针对外壳100而言,其包括前面板101、后面板102、顶板103和端板104,前面板101上设置有出风口1002,后面板102上设置有进风口1001,顶板103上设置有悬挂连接部1003。
其中,为了缩短拆卸过程中,水槽200的插拔距离,则可以在端板104的下端部设置有支撑板105;其中,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相对布置,端板104的一侧边与前面板101的侧边连接,端板104的另一侧边与后面板102的侧边连接,支撑板105沿外壳100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前面板101的底边和后面板102的底边连接,顶板103分别连接在前面板101、后面板102和端板104的顶部,外壳100远离端板104的端部形成安装插口1004。
相对应的,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水槽200和加湿部件300,所述加湿部件设置在水槽200上,水槽200的底部设置有装饰板201;
其中,所述加湿模块穿过安装插口1004插装到外壳100中,支撑板105支撑在水槽200的底部,且装饰板201与支撑板105拼接在一起。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槽200连通加湿部件300经由安装插口1004插入到外壳100中,在水槽200插入过程中,直至装饰板201与支撑板105对接在一起,以使得水槽200组装到位。
而在拆卸过程中,操作人员拉动水槽200端部配置的拉手2001,以使得水槽200来带加湿部件300从外壳100中拉出。而在拉出水槽200的过程中,水槽200移动至支撑板105的外边缘处即可全部拉出,这样,便可以有效的缩短水槽200在拆装过程中的移动距离,有效的减小了加湿模块整体的抽拉行程,减小维护所需空间以降低维护难度。
在某一实施例中,支撑板105上设置有两个立板1051,立板1051上设置有滑轨1052;水槽200的两侧设置有翻边202,翻边202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轨1052上。
具体的,在拆装过程中,利用水槽200两侧形成的翻边202与支撑板105上设置的滑轨1052相配合,以支撑水槽200相对于外壳100滑动,进而方便操作人员现场拆装维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滑轨1052远离端板104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朝下延伸的用引导部1053。
具体的,在装配水槽200的过程中,水槽200两侧的翻边202能够经由倾斜布置的引导部1053向上滑动直至滑动到滑轨1052的平直面上。在引导部1053的引导作用下,更方便操作人员现场快速准确的组装。
而为了在水槽200滑动组装时,实现对水槽200的滑动位置进行预定位,翻边202上设置有限位部203,滑轨1052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1054;在所述加湿模块安装到外壳100上后,所述限位板与限位配合部1054连接。
具体的,在水槽200的翻边202沿着滑轨1052滑动过程中,利用限位部203和限位配合部1054的定位配合来实现对水槽200滑动位置的定位操作。其中,限位部203可以为翻边202上向下突出的定位凸起,限位配合部1054为滑轨1052上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凹槽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更为有效的支撑水槽200,水槽200的一端部搭接在支撑板105上。具体的,在水槽200安装到位后,水槽200的一端部可以搭接在支撑板105,以通过支撑板105对水槽200进行支撑。
或者,装饰板201的边缘搭接在支撑板105的自由端部上。具体的,在水槽200安装到位后,装饰板201与支撑板105拼接在一起,并且,利用支撑板105的边缘来支撑装饰板201的边缘,一方面起到利用支撑板105对水槽200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外壳100的整体底面外观平整。
其中,可以在支撑板105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弯折边1055,装饰板201的边缘搭接在弯折边1055上。 具体的,支撑板105的自由端部设置有朝下弯折边1055,弯折边1055将形成台阶面,而装饰板201的边缘则搭接在弯折边1055形成的台阶面上。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牢固固定安装水槽200,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远离端板10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内折边1000, 水槽200的端部设置有侧面板204,侧面板204与内折边1000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在水槽200装入到外壳100中后,侧面板204与内折边1000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将水槽200牢固可靠的固定安装在外壳100上。
而为了方便后期操作人员拆装,内折边1000上开设有螺纹孔,侧面板204上设置有通孔,手拧螺栓穿过通孔2002并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005中。具体的,螺纹孔将形成外壳100上布置的第一连接部,而插在通孔中的手拧螺栓则形成水槽200上设置的第二连接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水槽200中的水因气流影响而发生飞溅的情况,则还可以在外壳100中配置有隔板106。
具体的,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位于隔板106的上方,水槽200位于隔板106的下方,所述加湿部件贯穿隔板106并位于出风口1002和进风口1001之间。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部气流经由进风口1001进入到外壳100中并吹向所述加湿部件,而气流受底部隔板106的阻挡而不会流向底部的水槽200,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因气流对水槽200中的水产生冲击而出现水花飞溅的现象,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和用户体验性。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湿部件300的安装,隔板106上设置有贯通口1061,所述加湿部件穿过贯通口1061。
具体的,外壳100的一端部设置有安装插口1004,水槽200则采用抽屉式结构以插拔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插口1004中,而在水槽200插装在安装插口1004中后,水槽200上安装的加湿部件300将从安装插口1004一同进入到外壳100中,加湿部件300将穿过贯通口1061以露在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之间。
其中,贯通口1061为形成在隔板106上的缺口结构,所述缺口结构的开口朝向安装插口1004。具体的,贯通口1061为隔板106靠近安装插口1004端部上形成的缺口,在组装时,水槽200和加湿部件300插入到安装插口1004中,加湿部件300将插入到贯通口1061内,以方便操作人员将水槽200和加湿部件300侧向滑动装入到外壳100中。
另外,由于为了方便滑动安装所述水箱,则在外壳100中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滑轨1052,同时,水槽200的两侧设置有翻边202,以通过翻边202滑动安装在滑轨1052上。相对应的,利用翻边202与隔板106在竖向方向上形成重叠区,更有效的阻挡气流进入到水槽200中,以避免产生水花飞溅的情况发生。
在某一实施例中,隔板106上还设置有朝上延伸的第一筋板1062,第一筋板1062位于贯通口1061的靠近进风口1001的边缘。第一筋板1062朝上延伸以进一步的阻挡气流朝下流动,更有利于防止出现水花飞溅。
同时,隔板106上还设置有朝上延伸的第二筋板1063,第二筋板1063位于贯通口1061的靠近出风口1002的边缘。具体的,第二筋板1063朝上延伸布置,进一步的在出风口对底部水槽200中的水进行阻挡,其中,所述加湿部件的迎风面与第一筋板1062的距离小于所述加湿部件的背风面与第二筋板1063的距离。
另外,第一筋板1062和第二筋板1063分别包括多段筋条,相邻两段所述筋条之间形成间隔。具体的,第一筋板1062和第二筋板1063采用分段式设计,当有水滴落到隔板106上后,水能够经由相邻两段所述筋条之间形成的间隔流入到下方的水槽200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加湿效率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则在外壳100中设置有挡风部;其中,水槽200位于外壳100的底部,加湿部件300竖立布置在外壳100中,所述挡风部设置在加湿部件300的外侧并用于阻挡由进风口1001输入的气流从加湿部件300的外侧输出至出风口1002。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湿部件300插在水槽200中,气流无法绕过加湿部件300的底部,而加湿部件300的两侧部和顶部则通过挡风部进行遮挡,这样,便可以使得进入到外壳100中的气流最大程度的穿过加湿部件300进行加湿,以有效的提高加湿效率。
与此同时,由于从进风口1001进入到外壳100中的气流经过加湿部件300加湿后并从出风口1002输出的过程中,对于进风口1001与加湿部件300之间形成的高压区,并且,在出风口1002和加湿部件300之间形成低压区。
加湿部件300的迎风侧所形成的的高压区将形成相对干燥的区域,而加湿部件300的背风侧所形成的的低压区形成相对湿润的区域,这样,在设备进行防腐处理时,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更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其中,所述挡风部布置在所述加湿部件的顶部和两侧部,以有效的对加湿部件300外露在水槽200外部的部分进行有效的遮挡。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所述挡风部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所述挡风部包括布置在外壳100顶部的挡圈501,挡圈501沿外壳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挡圈501围绕所述加湿部件的顶部外周。
具体的,布置在加湿部件300顶部的挡圈501能够对加湿部件300的顶部区域进行遮挡,以减少气流绕过加湿部件300的顶部输出。
另外,外壳100在第一端部设置有安装插口1004,并将水槽200设计为抽屉式结构从安装插口1004中插入,则相对应的,所述挡风部还包括密封垫107,密封垫107竖向布置在外壳100的第二端部上,所述加湿部件抵靠在密封垫107上;其中,外壳100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对布置。
在将水槽200插入到安装插口1004中后,加湿部件300将抵靠在密封垫107上。而密封垫107竖向布置,密封垫107可以对加湿部件300靠近外壳100的第二端部的端面进行密封处理,进而减少气流绕过加湿部件300的端部输出。
而为了减少气流绕过加湿部件300靠近外壳100的第一端部的端面,所述挡风部还包括导风板108,导风板108竖向布置在外壳100中并靠近外壳100的第一端部,导风板108的一端部设置在外壳100上并位于进风口1001的外侧,导风板108的另一端部延伸至加湿部件300处。
具体的,气流经由进风口1001进入到外壳100中后,气流将经由导风板108导向至加湿部件300上,进而减少气流绕过加湿部件300的端部输出。其中,沿气流流动方向,加湿部件300靠近安装插口1004的端部与导风板108之间形成重叠区,重叠区能够有效的减少气流外溢,并利用导风板108最大程度的引导气流朝向加湿部件300中的中间区域流动。
在某一实施例中,外壳100中设置有隔板106来遮盖住水槽200,同时,水槽200两侧配置的翻边202,一方面与外壳100中的滑轨1052配合的实现滑动,另一方面,翻边202与隔板106在竖向方向上也形成重叠区,以阻挡气流绕过水槽200的底部泄气。
通过在外壳100中设置所述挡风部,所述挡风部布置在所述加湿部件的外侧,利用所述挡风部能够阻挡进入到外壳100中的气流从所述加湿部件的外侧输出,以确保从出风口1002输出的气流被所述加湿部件有效的加湿处理,进而提高加湿效率和用户体验性。另外,在所述挡风部的遮挡作用下,使得所述加湿部件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形成分别高压区和低压区两部分,同时,高压区和低压区相对应的实现了干/湿分离的区域设置,可以极大地方便对不同区域部件采取不同的防腐、防潮、防水措施和要求,有效地降低设计复杂度和选材、选型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水槽200而言,其一方面用于盛水,另一方面还用于安装固定加湿部件300。而在给水槽200供水过程中,为了减少出现水槽200中的水溢流至外壳100中的现象发生,则针对水槽200进行如下结构改进。
水槽200中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槽体210和副槽体220,水槽200上设置有用于向主槽体210供水的进水口(未标记),水槽200上还设置有用于排放副槽体220储水的排水口230,主槽体210与副槽体220之间还设置有溢流区,所述溢流区的高度低于水槽200的侧壁高度。
具体的,水槽200中形成两个独立的主槽体210和副槽体220,其中,加湿部件300安装在主槽体210中。而在使用过程中,当因故障等原因导致进水口一直向主槽体210中注入水时,主槽体210中的水位逐渐上涨并超过溢流区的上部边缘。
主槽体210中的水将溢流到副槽体220中,而进入到副槽体220中的水将直接从排水口230排出至外壳100的外部,排水口230上在安装时连接有排水管(未图示),排水管倾斜朝下延伸,以使得水引导流到设定的区域外排。
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主槽体210中的水位过高而出现水溢流至外壳100中的情况发生,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整体使用可靠性,并优化用户体验性。
在某个实施例中,针对主槽体210与副槽体220之间形成的溢流区,则可以在水槽200中设置有隔断240,隔断240将水槽200分隔为主槽体210和副槽体220。
具体的,在主槽体210的水位过高时,主槽体210中的水能够漫过隔断240溢流到副槽体220中。其中,隔断240的上部边缘的高度低于水槽200的侧壁高度,隔断240的上部边缘形成所述溢流区。或者,隔断240上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形成所述溢流区。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准确的检测主槽体210的水位,以控制主槽体210的注水量,主槽体210中设置有第一水位检测器2101和第二水位检测器2102,第一水位检测器2101的水位检测高度高于第二水位检测器2102的水位检测高度。
具体的,在向主槽体210注水过程中,第二水位检测器2102用于检测主槽体210中的最低水位以触发外部供水源供水,而第一水位检测器2101则用于检测主槽体210中的最高水位,以触发外部供水源断水。
另外,为了提高使用可靠性,副槽体220中设置有第三水位检测器2201。
具体的,当第一水位检测器2101发生故障导致外部水源一直给主槽体210注水,主槽体210中的水溢流到副槽体220中。而第三水位检测器2201设置在副槽体220中并用于检测副槽体220内的水位高度,这样,当副槽体220中的排水口230因污物被堵塞时,则可以通过第三水位检测器2201检测副槽体220中的水位高于设定水位时,进一步的触发外部供水源断水。
其中,第一水位检测器2101、第二水位检测器2102和第三水位检测器2201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中的水位传感器、水浮子等液位检测器件,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主槽体210中设置有排水泵250,排水泵250用于排出主槽体210中的水。
具体的,在长时间不使用中央加湿装置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水槽200中的水变质,通过排水泵250将主槽体210中的水向外排出,以减少主槽体210中积存过多的水而发生水质变质的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水槽200在使用过程中的抑菌能力,还可以在主槽体210中还设置有缓释盒260,缓释盒260中填充有抑菌材料。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缓释盒260中的抑菌材料能够对主槽体210中的水起到缓释抑菌的功能,进而提高加湿过程中水质的质量。
另外,对于抑菌材料的使用,则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中的银离子抑菌材料,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水槽200和加湿部件300形成的加湿模块而言,为了方便两者快速拆装,以简化维护的过程。
对于水槽200而言,水槽200内部用于储水,并且,水槽200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270,水槽200中还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锁紧部280;加湿部件300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配合部301,加湿部件300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锁紧孔302;
其中,所述加湿部件设置在水槽200中,插接部270与插接配合部301插装在一起,第二锁紧部280用于转动并卡在锁紧孔302中。
具体的,在实际组装拆卸加湿模块过程中,先以组装为例,加湿部件300的插接配合部301先插入到水槽200的一端设置的插接部270中,以实现预定位;将加湿部件300放入到水槽200中,然后,再转动第二锁紧部280以卡在锁紧孔302中,以使得加湿部件300牢固可靠的安装在水槽200中。
而在拆卸过程中,则先转动第二锁紧部280以脱离出锁紧孔302,然后,操作人员向上拉起加湿部件300,便可以将加湿部件300从水槽200中拆卸下。整个拆装过程无需利用工具,进而方便操作人员现场维修操作。
其中,对于插接部270和插接配合部301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
例如:插接部270为设置在水槽200中的第一插槽,插接配合部301为设置在加湿部件300上的第一插舌,所述第一插舌插在所述第一插槽中。
具体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湿部件300倾斜放入到水槽200中,并使得所述第一插舌插在所述第一插槽中,以完成加湿部件300预装到水槽200中。
或者,插接部270为设置在水槽200中的第二插舌,插接配合部301为设置在所述加湿部件上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舌插在所述第二插槽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针对上述锁紧部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以下举例说明。
为了方便操作,锁紧部可以采用旋钮的方式,通过转动旋钮以实现锁紧。例如:在水槽200中设置有支撑架(未标记),第二锁紧部280采用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水槽200中,所述旋钮用于转动并卡在锁紧孔302中。
其中,为了提高操作便利性,所述旋钮设置有朝向外侧延伸的锁片2801,锁片2801插入到锁紧孔302中。具体的,通过转动旋钮,以使得锁片2801旋转插入到锁紧孔302中,以使得旋钮锁紧固定加湿部件300。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的侧部还设置有弧形导向面2802,弧形导向面2802抵靠在加湿部件300上。具体的,在装配时,转动旋钮的过程中,弧形导向面2802将引导旋钮在加湿部件300的外侧转动,并最终使得旋钮紧密的贴靠在加湿部件300的端部。其中,弧形导向面2802则分布在旋钮的一侧边角位置。
同时,对于锁片2801而言,其垂直于弧形导向面2802向外延伸。并且,所述旋钮在锁片2801的上下分别布置有弧形导向面2802,布置在锁片2801的上下位置处的弧形导向面2802能够紧密的贴靠在加湿部件300上,以确保锁止稳固可靠。
而上述记载的第一锁紧部2003,也可以采用旋钮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拆卸维护加湿模块的频率,以降低维护成本,则中央加湿装置还包括淋水模块500。
淋水模块500配置有多个用于向下出水的淋水孔511,淋水模块500设置在外壳100的上部并位于加湿部件300的上方,淋水孔511输出的水淋洒在所述加湿部件上并流入到底部的水槽200中。
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加湿部件30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表面上会粘附较多的灰尘污物,中央加湿装置则定期启动淋水模块500,利用淋水模块500在加湿部件300的顶部进行淋水操作。淋水模块500输出的水流淌至湿膜320组件300上,以对加湿部件300进行清洗。
另外,在用户需要加大室内湿度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淋水模块500额外在顶部增加供水,以增大加湿部件300表面的含水量,进而提升对气流的加湿能力,更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加湿性能。
其中,对于淋水模块500的结构形式,具体介绍如下。淋水模块500包括:
淋水板510,淋水板510上布置有淋水孔511511;
淋水罩520,淋水罩520上设置有进水管521;
其中,淋水罩520密封设置在淋水板510上并遮盖住所述林水孔,淋水板510与淋水罩520之间形成储水腔体。
具体的,当需要通过淋水模块500对底部的加湿部件300进行淋水操作时,则通过进水管521将外部供水源的水引入到储水腔体中,而储水腔体中的水则经由淋水板510表面形成若干所述林水孔流出并淋洒在加湿部件300上,以实现对加湿部件300进行淋水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淋水模块500还包括:挂架530,挂架530设置在外壳100的顶部,淋水板510设置在挂架530上。
具体的,对于淋水模块500而言,其通过挂架530安装固定在外壳100的顶部,而淋水板510固定在挂架530的底部,淋水罩520则位于淋水板510和挂架530之间的位置,以实现将淋水模块500牢固的安装在外壳100中。
另外,对于淋水模块500还可以包括:挡圈501,挡圈501围绕在淋水板510的外围。
具体的,挡圈501作为淋水模块500的一部分,一方面挡圈501能够对加湿部件300的顶部进行遮挡,以阻挡气流绕过加湿部件300的顶部流出,另一方面挡圈501还能对淋水板510淋散出的水进行遮挡,以避免淋水过程中,水淋散到各处而出现漏水的情况发生。
其中,挡圈501还围绕加湿部件300的顶部外周,以更有效的阻挡气流绕过加湿部件300的顶部流过,同时,在淋水过程中,从淋水板510上输出的水能够直接淋洒在加湿部件300的顶部。
另外,为了控制进水管521的通断,进水管521上还连接有电控阀540,进水管521通过电控阀与外界的供水源连接,进而利用电控阀540来控制进水管521的进水操作。
在某一实施例中,对于加湿部件300而且,其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如下形式。具体的,加湿部件300包括:
盒体310,盒体310中形成有安装腔体,盒体310与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相对的表面分别为镂空结构,盒体310的顶部为敞开式结构,盒体310设置在水槽200中;
湿膜320,湿膜320位于所述安装腔体中。
具体的,盒体310用于安装湿膜320,盒体310安装在水槽200中,以使得湿膜320的底部浸没在水槽200的水中。湿膜320利用自身吸水特性,吸收水槽200中的水并使得水扩散至整个湿膜320,进而利用湿膜320对流经的气流进行加湿。
优选地,加湿部件300还包括接水盘330,接水盘330上设置有透水孔331,接水盘330设置在盒体310的顶部。
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进行淋水处理时,从淋水模块500输出的水被接水盘330接收,并利用接水盘330上布置的透水孔331向底部的湿膜320进行淋水。更有利于避免淋水模块500输出的水直接淋到湿膜320上而出现交严重的水花飞溅现象。同时,利用接水盘330能够有效的接收淋水模块500的水,并进一步的分散水的分布区域,以均匀的向湿膜320淋水。
其中,透水孔331可以采用条形孔,条形孔沿湿膜32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间隔布置,更有利于均匀的分散水;另外,接水盘330的底部沿湿膜320的宽度并排布置有多排透水孔3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路;
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用于加湿流经所述风路的空气;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水槽和加湿组件,所述水槽中设置有排水泵,所述加湿组件设置在所述水槽中并用于利用所述水槽中的水加湿流经所述风路的空气;
烘干模块,所述烘干模块用于加热进入到所述外壳中的空气;
其中,所述加湿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烘干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靠近所述进风口;
另外,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安装插口,所述安装插口布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部,所述水槽可侧向抽拉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插口中;所述中央加湿装置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中配置有电控板,所述电控盒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端部,所述水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用于将所述电控盒锁紧在所述水槽的端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进风湿度传感器和出风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进风口处并用于检测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湿度,所述出风湿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并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加湿装置执行防霉操作时,所述排水泵排干所述水槽中的水后,关闭所述排水泵,所述烘干模块通电对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到所述外壳中的空气加热,热空气烘干穿过所述加湿组件以烘干所述加湿组件和所述风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为pw1,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为pw2;
在所述中央加湿装置执行防霉操作过程中,当pw2-pw1≤a时,关闭所述烘干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中还设置有缓释盒,所述缓释盒中填充有抑菌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紫外杀菌模块,所述紫外杀菌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产生紫外光照射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风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模块靠近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模块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LED灯,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并用于产生紫外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央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安装支架上倾斜设置有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所述LED灯朝向所述加湿模块方向照射紫外光。
CN202110314159.0A 2021-03-24 2021-03-24 中央加湿装置 Active CN113266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159.0A CN113266905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中央加湿装置
CN202180064344.7A CN116261644A (zh) 2021-03-24 2021-06-08 加湿设备
CN202310639938.7A CN116817384A (zh) 2021-03-24 2021-06-08 加湿设备
PCT/CN2021/098916 WO2022198802A1 (zh) 2021-03-24 2021-06-08 加湿设备
US18/468,152 US20240003557A1 (en) 2021-03-24 2023-09-15 Humidify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159.0A CN113266905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中央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905A CN113266905A (zh) 2021-08-17
CN113266905B true CN113266905B (zh) 2022-10-21

Family

ID=77228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4159.0A Active CN113266905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中央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6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040B (zh) * 2021-08-25 2023-08-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湿膜加湿器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湿膜加湿器
CN113864898A (zh) * 2021-10-20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8102A (zh) * 2016-10-19 2017-01-04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简便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空调加湿器模块
CN108954557A (zh) * 2018-08-30 2018-12-07 佛山市顺德区拓维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除尘加湿清洗设备
CN110296516A (zh) * 2019-04-25 2019-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空气净化设备
CN110749015A (zh) * 2019-10-31 2020-02-04 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及其关机控制方法
CN211503107U (zh) * 2019-12-25 2020-09-15 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蒸干功能的湿帘加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905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66905B (zh) 中央加湿装置
CN113028541B (zh) 加湿设备
CN106907769B (zh) 空调器室内机
KR101433289B1 (ko) 세척기능을 갖는 천장 매립 형 기화식가습기
CN110749015A (zh) 一种加湿器及其关机控制方法
JP2021085656A (ja) 加湿器
KR20100120542A (ko) 자동세척장치의 세척액 저장탱크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US20240003557A1 (en) Humidifying device
KR101415220B1 (ko) 벽걸이형 기화식가습기
CN214619913U (zh) 具有清洗功能的加湿器
CN214619908U (zh) 加湿设备
JP6960567B2 (ja) 加湿装置
CN211204251U (zh) 一种新风净化加湿装置
CN217844148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4619910U (zh) 吊顶式加湿设备
CN214619911U (zh) 加湿器用水槽及加湿器
CN214619912U (zh) 加湿模块及加湿器
CN214619909U (zh) 加湿器
CN210861420U (zh) 空调器的加湿补水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3654144A (zh) 一种空气循环式降温除尘负压风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218269397U (zh) 中央加湿设备
KR100955417B1 (ko) 빌트인 직수 연결형 가습기
CN213941906U (zh) 一种带有加湿功能的地下人防换气装置
KR100625329B1 (ko) 균일급수 기능을 갖는 가습장치
CN220119500U (zh) 吊顶式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