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6879B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6879B
CN113266879B CN202110506868.9A CN202110506868A CN113266879B CN 113266879 B CN113266879 B CN 113266879B CN 202110506868 A CN202110506868 A CN 202110506868A CN 113266879 B CN113266879 B CN 113266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s
holes
fin
adjacen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68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6879A (zh
Inventor
刘晓蕾
曹法立
孟建军
张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68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6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6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6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换热管及套装在各所述换热管上的多个翅片;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不对齐;所述翅片组包括多个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对齐排列的所述翅片。本发明中的换热器在与现有的换热器具有相同的翅片数量及冲孔列数时增加排数、翅片间距。增加换热器的排数可改变流体与换热器发生热交换的时间,降低温差不可逆损失;且扩展了插管和换热管连接方案,提高空调器及换热器设计的灵活性。换热器的入风部和出风部的翅片间距增加,解决现有的翅片间距抑制翅片间对流空气换热性能的提升的问题,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系统设计时,要进行换热器的设计,使其满足制冷或者制热能力的需求。由于翅片和铜管的规格一定时,特定配置的换热器在设定工况下的能力基本是固定的,所以空调器及制冷系统设计时,常常面临换热器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某制冷系统或者机型采用排换热器时系统的能力不达标,而采用排换热器时虽然系统的能力富余。如果采用排换热器,则增加了一排换热器,使材料成本大幅增加。
为了不增加材料成本并且使制冷系统的能力达标,行业通常的做法是开发更高效的翅片、铜管或者改良流路、送风系统等。很显然,当这些做法仅仅是为了应对部分机型能力不足问题时,使开发成本极度提升,且制冷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太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机型由于换热器换热能力不足造成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不足及通过新设计解决以上问题产生的费用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满足制冷或制热能力,且不增加成本,且提高空调器的设计灵活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换热管及套装在各所述换热管上的多个翅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不对齐;所述翅片组包括多个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对齐排列的所述翅片。
各所述翅片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翅片包括多列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冲孔;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所述冲孔错列对应。
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隔列对应对齐,且各列所述冲孔等距设置;
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的对应列的所述冲孔相互对应时,两所述翅片方向相同;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错奇数列相互对应时,两所述翅片方向相反;
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方向相同;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所述冲孔错列对应,其错位列数为偶数,且任意两个所述翅片的错位列数小于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数;
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方向相反;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所述冲孔错列对应,其错位列数为奇数,且任意两个所述翅片的错位列数小于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与列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所述冲孔与相邻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冲孔的距离相等;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数为三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翅片套装在各所述换热管上排列时,对应的各所述冲孔形成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一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二同心孔;
各所述换热管分别安装在各所述第一同心孔、各所述第二同心孔或部分的所述第二同心孔中。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翅片套装在各所述换热管上排列时,对应的各所述冲孔形成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一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二同心孔; 同列的各所述第一同心孔按照第一孔距均匀设置;同列的各所述第二同心孔或第二同心孔组按照第二孔距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孔距小于所述第二孔距;
所述第二同心孔组包括多个按照所述第一孔距均匀设置的所述第二同心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入风部、中间换热部、出风部;所述入风部设置于迎风侧;所述出风部设置于背风侧;所述中间换热部位于所述入风部和所述出风部之间;
所述入风部的所述翅片的数量及密度不大于所述出风部的所述翅片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风部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及密度不大于所述出风部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换热器在与现有的换热器具有相同的翅片数量及翅片冲孔列数时,增加换热器排数、翅片间距;首先,增加换热器的排数,使流体与换热器发生热交换的时间延长,降低温差不可逆损失,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及效率。且增加换热器的排数扩展了换热器的设计空间,通过换热管不同的插管和连接方案,扩大换热器能力可调节的范围,提高空调器及换热器设计的灵活性;其次,目前的翅片间距已经接近极限状态,使换热流体两侧壁面的温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发生干涉,抑制了翅片间对流空气的换热性能的提升,从而抑制了换热器性能的提升;而本发明增加了空调器的换热器的两侧的翅片的间距,且相邻翅片的间距至少增大一倍,解决流体两侧壁面的温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增长发生干涉的问题,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空调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空调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翅片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翅片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5为第三种翅片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6为换热管的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7为换热管的另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换热器;11、翅片;12、换热管;13、第一同心孔;14、第二同心孔;15、分液管;16、分气管;17、翅片组; 18、入风部;19、中间换热部;10、出风部;111、冲孔;112、错位两列;113、错位一列;114、第一孔距;115、第二孔距;120、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其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1,用于室内换热和/或室外换热。
换热器1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12及套装在各换热管12上的多个翅片11。
各翅片11或者翅片组17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不对齐,即通过使相邻翅片11或相邻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错位排列增加换热器1的宽度和/或排数。
翅片组17包括多个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对齐排列的翅片11。
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换热器1在与现有的换热器具有相同的翅片11数量及相同的翅片的冲孔列数时,增加换热器排数及换热器宽度方向两侧的各翅片的间距;首先,换热器1的排数增加,延长流体与换热器1的换热时间,降低温差不可逆损失,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及效率。且增加换热器的排数扩展了换热器1的设计空间,通过换热管12不同的插管和连接方案,扩大换热器1能力可调节的范围,提高空调器及换热器1设计的灵活性。其次,目前的翅片间距已经接近极限状态,使换热流体两侧壁面的温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发生干涉,抑制了翅片11间对流空气换热性能的提升,从而抑制了换热器性能的提升;而本发明的空调器增加了换热器1宽度方向两侧的翅片的间距,且相邻翅片的间距至少增大一倍,解决流体两侧壁面的温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增长发生干涉的问题,提升换热器1的换热性能。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具体结构及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2,各翅片11分别设置有多列沿翅片11的长度方向的冲孔111,用于各翅片11套装在各换热管12上排列时,相对应的各冲孔111分别对应排列形成同心孔111;各换热管12分别穿装在各同心孔111内。
相邻的翅片11之间或相邻的翅片组17之间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之间的冲孔111错列对应,形成位于换热器1两侧的翅片11排列密度小、中部翅片11排列密度大的换热器1。
具体为,换热器1可通过相邻翅片11之间的冲孔111错列对应排列制成。
或者,换热器1为多个翅片组17的冲孔111错列对应排列制成;翅片组17包括多个对应排列的翅片11。
或者,换热器1包括多个翅片11及多个翅片组17;各翅片11与各翅片组17交叉排列,使相邻的翅片11或相邻的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冲孔111错列对应;即,换热器1的翅片排列的方法包括翅片11与翅片组17相邻错列排列、翅片11与翅片11相邻错列排列、翅片组17与翅片组17相邻错列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3,翅片11各列冲孔111等距设置,且隔列对应对齐;即,一列的各冲孔111与隔列的各冲孔111对应平齐;一列的各冲孔111位于相邻列的相邻两冲孔111之间。
翅片11与翅片11的对应列的冲孔111相互对应时,两翅片11方向相同;翅片11与翅片11的错位奇数列相互对应时,两翅片11方向相反。
换热器1的任意相邻的翅片11或相邻的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方向相同;即,方位相同的冲孔列的各冲孔111位置相对应。相邻的翅片11或相邻的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冲孔111错列对应,其错位列数为偶数,且任何翅片11或翅片组17与其他翅片11和翅片组17之间的错位列数均小于翅片11的冲孔111的列数。
本实施例实现方向相同的各翅片11和/或各翅片组17的错位排列,且保证换热器1宽度方向的中部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最大,两侧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可调,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3,翅片11包括三列冲孔111,且相邻两列的任意相邻的三个冲孔111呈正三角形。换热器1的任意相邻的翅片11的方向相同。即,任意相邻的各翅片11的各列冲孔111位置均相同;各翅片11的相邻列冲孔111均不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的各翅片11之间或对应排列、或正向错位两列112对应排列、或负向错位两列112对应排列。
本实施例较现有的三排换热器具有相同的材料,但是较现有的三排换热器多出两排同心孔,具有更高效的换热效率及更灵活的设计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4,各翅片11的各列冲孔111等距设置,且一列的各冲孔111位于相邻列的相邻两个冲孔111之间;隔列的各冲孔111对应对齐。
翅片11与翅片11的对应列的冲孔111相互对应时,两翅片11方向相同;翅片11与翅片11的各冲孔111错位奇数列相互对应时,两翅片11方向相反。
换热器1的任意相邻的翅片11或相邻的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方向相反;即,方位相同的冲孔列的各冲孔111错位对应。相邻的翅片11或相邻的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冲孔111错列对应,其错位列数为奇数,且任何翅片11或翅片组17与其他翅片11和翅片组17之间的错位列数均小于翅片11的冲孔111的列数。
本实施例实现方向相反的各翅片11和/或各翅片组17的错位排列,且保证换热器1宽度方向的中部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最大,两侧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可调,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4,翅片11包括三列冲孔111,且相邻两列的任意相邻的三个冲孔111呈正三角形。换热器1的任意相邻翅片11或翅片组17或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方向相反。即,任意相邻的翅片11或翅片组17或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各列冲孔111的位置错列相同;且翅片11的相邻列冲孔111均不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的各翅片11之间或对应排列、或正向错位一列113对应排列、或负向错位一列113对应排列。
本实施例较现有的三排换热器1具有相同的材料,但是较现有的三排换热器多出一排,具有更高效的换热效率及更灵活的设计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5,翅片11的各列冲孔111等距设置,且各冲孔111位于相邻列的相邻两冲孔之间;隔列的冲孔111对应对齐。
翅片11与翅片11的对应列的冲孔111相互对应对齐时,两翅片11方向相同;翅片11与翅片11的冲孔111错位奇数列相互对应对齐时,两翅片11方向相反。
换热器1的任意相邻的翅片11或相邻的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相邻的翅片11或相邻的翅片组17或相邻的翅片11与翅片组17的冲孔111错列对应,其错位列数为偶数或奇数,且任何翅片11或翅片组17与其他翅片11和翅片组17之间的错位列数均小于翅片11的冲孔111的列数。
本实施例实现方向相同及相反的各翅片11和/或各翅片组17的错位排列,且保证换热器1宽度方向的中部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最大,两侧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可调,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性能。另外,方向相同及方向相反的翅片11一起排列,丰富了换热器1的翅片11的排列方式,丰富了翅片11排列密度的数据,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使换热器1的设计更加的灵活。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5,翅片11包括三列冲孔111,且相邻两列的任意相邻的三个冲孔111呈正三角形。换热器1包括多个方向相反的翅片11。即,一部分翅片11的各列冲孔111位置与其他翅片11的各列冲孔111位置错列对应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的各翅片11之间或对应排列、或正向错位一列113对应排列、或负向错位一列113对应排列、或正向错位两列112对应排列、或负向错位两列112对应排列。
本实施例较现有的三排换热器具有相同的材料,但是较现有的三排换热器多出两排,且方向相同及方向相反的翅片11一起排列,丰富了换热器1的翅片11的排列方式,丰富了翅片11排列密度的数据,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使换热器1的设计更加的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6,由于换热器1的不同部位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不同,使同心孔包括的冲孔111的数量不同;冲孔111的数量与全部的翅片11的数量相等的同心孔为第一同心孔13;冲孔111的数量小于全部的翅片11的数量的同心孔为第二同心孔14。
换热管12分别安装在各第一同心孔13及各第二同心孔14中,或者分别安装在各第一同心孔13及部分第二同心孔14中。
换热器1还包括分液管15、分气管16、多个弯头120,其分别设置在换热器1的换热管12的两端,分别与各换热管12的端部连接,使各换热管12通过分液管15、分气管16及弯头120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换热管12的数量及不同的穿装方式及连通方式改变换热器1的换热能力,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设计的灵活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7,冲孔111的数量与全部的翅片11的数量相等的同心孔为第一同心孔13;冲孔111的数量小于全部的翅片11的数量的同心孔为第二同心孔14。同列的各第一同心孔13按照第一孔距114均匀设置;同列的第二同心孔14或第二同心孔组按照第二孔距115均匀设置;第一孔距114小于第二孔距115;第二同心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同心孔14,其按照第一孔距114均匀设置。
即,换热器1设计时,可以通过制作冲孔111的位置及密度生成第二同心孔14的位置及密度。减少非必要第二同心孔14的各冲孔111的冲制,减少翅片11本身的断口,提高翅片11的导热性能,提高换热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6及图7,换热器1包括入风部18、中间换热部19、出风部10,分别位于换热器1宽度方向的两侧及中部;入风部18位于迎风侧;出风部10位于背风侧;中间换热部19位于入风部18和出风部10之间,具有最大的翅片11的排列密度。
入风部18的翅片11的排列数量及密度不大于出风部10的翅片11的排列数量及密度。防止由于换热器1的排数增多,厚度增大造成的对流风速减缓,影响换热能力。解决由于换热器1排数增多需要重新设置风压保持风速及风压的问题,降低设计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6及图7,入风部18的换热管12的数量及密度不大于出风部10的换热管12的数量及密度。防止由于换热器1的排数增多,厚度增大及换热管12增多造成的对流风速减缓,影响换热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孔111的圆周上设有与翅片平面垂直的翻边;翻边高度范围为1~1.5mm。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换热器1的制作需要特定的制作设备,其包括接料装置、输送装置。
接料装置包括板状的接料台及多个垂直设置于接料台同侧的定位柱;各定位柱与接料台固定连接,与冲孔111安装适配且分别对应各同心孔或部分同心孔。
输送装置,其位于接料装置的上方,具有横移及旋转功能,用于携带翅片11进行横移及旋转,使相邻翅片11或者翅片组17的冲孔111错列对应。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换热管及套装在各所述换热管上的多个翅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不对齐;所述翅片组包括多个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对齐排列的所述翅片;
各所述翅片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翅片包括多列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冲孔;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所述冲孔错列对应;
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隔列对应对齐,且各列所述冲孔等距设置;
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的对应列的所述冲孔相互对应时,两所述翅片方向相同;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错奇数列相互对应时,两所述翅片方向相反;
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方向相同;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所述冲孔错列对应,其错位列数为偶数,且任意两个所述翅片的错位列数小于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数;
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所述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方向相反;相邻的所述翅片或相邻的所述翅片组或相邻的翅片与所述翅片组的所述冲孔错列对应,其错位列数为奇数,且任意两个所述翅片的错位列数小于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与列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所述冲孔与相邻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冲孔的距离相等;所述翅片的所述冲孔的列数为三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翅片套装在各所述换热管上排列时,对应的各所述冲孔形成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一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二同心孔;
各所述换热管分别安装在各所述第一同心孔、各所述第二同心孔或部分的所述第二同心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翅片套装在各所述换热管上排列时,对应的各所述冲孔形成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一同心孔;所述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翅片的数量的所述同心孔为第二同心孔; 同列的各所述第一同心孔按照第一孔距均匀设置;同列的各所述第二同心孔或第二同心孔组按照第二孔距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孔距小于所述第二孔距;
所述第二同心孔组包括多个按照所述第一孔距均匀设置的所述第二同心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入风部、中间换热部、出风部;所述入风部设置于迎风侧;所述出风部设置于背风侧;所述中间换热部位于所述入风部和所述出风部之间;
所述入风部的所述翅片的数量不大于所述出风部的所述翅片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部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不大于所述出风部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
CN202110506868.9A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113266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6868.9A CN113266879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6868.9A CN113266879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879A CN113266879A (zh) 2021-08-17
CN113266879B true CN113266879B (zh) 2022-10-04

Family

ID=7723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6868.9A Active CN113266879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68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3407B2 (ja) * 2004-05-27 2010-06-3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561262U (zh) * 2013-08-02 2014-04-23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05737662B (zh) * 2016-02-29 2018-01-26 于仁麟 一种防腐翅片管
CN109737794A (zh) * 2019-03-05 2019-05-10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元件
CN210533097U (zh) * 2019-07-03 2020-05-15 常州凯都电器有限公司 翅片管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879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7996B2 (en)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heat exchanger
CN109312991B (zh)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JP2005055108A (ja) 熱交換器
EP3786566A1 (en) Microchannel flat tube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N102192673A (zh) 扁管换热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03765150A (zh) 空调机
CN102748903B (zh) 换热器及其扁平换热管
CN110726325A (zh)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EP3786565A1 (en) Microchannel flat tube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6786276B2 (en) Heat exchanger tube with optimized plates
CN104089517A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N101782347B (zh) 热交换器及其翅片
CN113266879B (zh) 一种空调器
CN112303886B (zh) 换热器和换热系统
CN201407940Y (zh) 热交换器翅片结构和热交换器
CN110030865B (zh) 一种翅片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N102748977A (zh) 换热器的扁平换热管及其换热器
CN21068881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425174U (zh)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1925909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110094901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10595112A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592953U (zh) 换热器和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CN1936484A (zh) 高效斜插风冷管翅式换热器
CN218349297U (zh) 翅片、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