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8604B -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8604B
CN113258604B CN202110564738.0A CN202110564738A CN113258604B CN 113258604 B CN113258604 B CN 113258604B CN 202110564738 A CN202110564738 A CN 202110564738A CN 113258604 B CN113258604 B CN 113258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turbine
turbine generator
preset
identifier
histo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47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8604A (zh
Inventor
曾冰
黄凌翔
许可
宋晓萍
阳雪兵
娄静丽
沈帅言
张硕望
彭郎军
曹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lectric Wind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lectric Wind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lectric Wind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Electric Wind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47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8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8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8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其中,标识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历史穿越信息包括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之前已穿越共振区的次数,风电机组是否穿越共振区由该风电机组在相邻的两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值确定;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风电场中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由此,可避免由于忽略风电机组频繁穿越共振区导致出现有损该风电机组的安全性的情况,以提升风电机组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风电场包括多台风电机组,风电机组按照转矩转速控制曲线运行,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值与风速相关,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值与风速的关系可以从有功功率曲线得到。风电场在电网限电的情况下,若单台风电机组的风速在共振转速区对应的风速段波动时,该风电机组可能会出现频繁穿越共振区的情况。目前在对风电场进行有功功率的调度时,并未考虑风速在共振转速区对应的风速段波动时,风电机组频繁穿越共振区的情况,而风电机组频繁穿越共振区有损该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因而这种控制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通过先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确定每个风电机组是否为可穿越共振区的机组,进而基于各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进行有功功率调度,从而避免由于忽略风电机组频繁穿越共振区导致出现有损该风电机组的安全性的情况,以提升风电机组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场控制方法,风电场包括多个风电机组,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其中,所述标识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包括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之前已穿越共振区的次数,风电机组是否穿越共振区由该风电机组在相邻的两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值确定;
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所述风电场中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场控制装置,风电场包括多个风电机组,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其中,所述标识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包括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之前已穿越共振区的次数,风电机组是否穿越共振区由该风电机组在相邻的两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值确定;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所述风电场中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场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场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先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从而确定每个风电机组当前是否为可穿越共振区的机组,进而基于各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风电场进行有功功率调度。由此,可避免由于忽略风电机组频繁穿越共振区导致出现有损该风电机组的安全性的情况,以提升风电机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2中步骤S11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子步骤S112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如何确定当前标识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00-电子设备;110-存储器;120-处理器;130-通信单元;200-风电场控制装置;210-标识处理模块;220-调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但不限于,电脑、服务器等。所述电子设备100可用于对风电场进行能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10、处理器120及通信单元130。所述存储器110、处理器120以及通信单元13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存储器110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所述存储器1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120用于读/写存储器110中存储的数据或程序,并执行相应地功能。比如,存储器110中存储有风电场控制装置200,所述风电场控制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电场控制装置200,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电场控制方法。
通信单元130用于通过网络建立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用于通过所述网络收发数据。比如,所述电子设备100可通过该通信单元130向风电机组发送控制指令,以实现对风电机组的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所述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0。风电场中包括多个风电机组。所述多个风电机组中可以包括柔塔机组,也可以不包括柔塔机组,由实际的风电场确定。下面对风电场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及步骤S120。
步骤S110,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
步骤S120,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所述风电场中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风电机组的标识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该标识可以为第一预设标识,也可以为第二预设标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用于表示可穿越共振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标识不可穿越共振区。所述历史标识用于表示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之前被标记为是否可以穿越共振区,所述当前标识用于表示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被标记为是否可以穿越共振区。比如,一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则表示该风电机组在目前这一时刻是被标记为可以穿越共振区的机组。
其中,一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可以是该风电机组在上一次进行标识更新后,得到的当前标识;也就是说,在当前时刻通过标识更新得到的当前标识,在下一个当前时刻是作为历史标识。
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可以包括该风电机组已穿越共振区的次数,该次数可以包括至少一部分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该风电机组穿越共振区的次数,所述第一时刻为该风电机组最新一次被设置为可穿越共振区的时刻,也即最近一次由不可穿越共振区修改为可穿越共振区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该次数也可以包括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该风电机组穿越共振区的所有次数。具体方式可以结合实际需求设置。当前时刻与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在使用定时器的情况下,当前时刻与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时间差,则为该定时器的周期f,f可以取1s。
一个风电机组当前是否穿越了共振区,可以根据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及在当前时刻的上一个时刻这两个前后时刻的有功功率值确定。其中,有功功率值可以从风电机组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控制器)中读取得到,该有功率功率值表示该风电机组的实际有功功率值,可以是由风电机组计算得到。
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是指一个风电机组在被禁止穿越共振区的情况下,从开始被开始禁止穿越共振区的时刻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时长。比如,若一个风电机组被禁止穿越共振区,被开始禁止穿越共振区的时刻为a,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为b,则可以将b-a作为该风电机组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可先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目前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历史标识作为当前标识。由此,可获得最新的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每个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的信息。
其中,可针对每个风电机组,同时进行标识更新的处理,也可以依次对每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依次对每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的情况下,每完成一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更新后,需要判断本次更新过程中已更新标识的风电机组数量是否等于需要更新标识的风电机组数量,若等于,则表示本次更新已完成;若不等于,则表示,本次更新还未完成,还需要对剩余的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
在更新过程中,可以结合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确定是将历史标识修改为另一个标识,还是保持为原标识,以完成更新,得到当前标识。具体由实际情况确定。
可根据每个风电机组是否为可穿越共振区的机组,对风电场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以在提高风电机组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对风电场的能量控制。其中,具体控制方式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请参照图3,图3为图2中步骤S11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110可以包括子步骤S111~子步骤S114。
子步骤S111,判断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是否为第一预设标识。
在所述历史标识不是第一预设标识、是第二预设标识的情况下,也即在所述历史标识表示不可穿越共振区的情况下,执行子步骤S112。
子步骤S112,判断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执行子步骤S113。若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不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执行子步骤S114。
子步骤S113,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以获得所述当前标识,并更新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
子步骤S114,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由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修改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以得到所述当前标识。
所述预设时长用于表示禁止穿越共振区的最大时长。当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为第二预设标识、且该风电机组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表示该风电机组不能穿越共振区的时长还未满足要求,在此情况下,需要该风电机组仍保持为不可穿越共振区的状态,因此,可以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在该设置之后,得到所述当前标识,该当前标识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
可选地,在所述历史标识本身就是第二预设标识的情况下,可以不对该历史标识的值进行更换操作,而是直接将该历史标识作为当前标识。当然也可以根据该第二预设标识对当前标识进行赋值操作,但赋值前后的值相同。
在对一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更新后,在该风电机组仍为不可穿越共振区的状态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当前时刻对该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进行更新。更新后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作为下一次标识更新过程中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由此,可以使得在对历史标识进行更新时,使用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与实际情况对应。其中,可以根据当前时刻与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时间差,对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进行更新。比如,tci,=tci+f,其中,tci,表示更新后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tci表示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f表示当前时刻与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时间差。
当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为第二预设标识、且该风电机组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不小于所述预设时长,表示该风电机组不能穿越共振区的时长已满足要求,在此情况下,需要将该风电机组的状态修改为可穿越共振区的状态,因此,可以将所述历史标识由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修改为第一预设标识,以完成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更新。在该更新后,该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也即,在当前时刻确定该风电机组可以穿越共振区。
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每次穿越对应的时间戳。请再次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还可以包括子步骤S115。在所述历史标识是所述第一预设标识的情况下,可执行子步骤S115。
子步骤S115,根据预设穿越阈值、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及穿越次数,确定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或第二预设标识,以获得所述当前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穿越阈值,用于表示预设的该风电机组在可以穿越共振区的情况下的频率阈值,具体表现形式可实际需求设置。比如,表示为:在m秒钟中单次穿越共振区n次,那么如果在m秒钟中穿越的次数大于了n次,则表示需要被设置不可穿越共振区。
可根据所述历史传输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及穿越次数,确定该风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穿越共振区的实际频率,其中,该段时间的终点可以为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该段时间的起点可以为最近一次由第二预设标识修改为第一预设标识时所对应的时刻,或者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所能保存的距离最近一次由第二预设标识修改为第一预设标识时所对应的时刻最近的时刻。进而可根据该实际频率及预设穿越阈值对应的频率阈值,确定该风电机组是否需要被设置为不可穿越共振区。由此,可以获得所述当前标识。
可选地,可以在实际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风电机组需要被设置为不可穿越共振区,也即需要将历史标识由第一预设标识修改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在实际频率阈值小于频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风电机组不需要被设置为不可穿越共振区,也即可以将历史标识保持为第一预设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通过图4所示方式,确定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或第二预设标识。请参照图4,图4为图3中子步骤S115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子步骤S115可以包括子步骤S1151~子步骤S1155。所述预设穿越阈值包括时长阈值及穿越次数阈值,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的最大数量为所述穿越次数阈值。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可以均为从本次开始可以穿越共振区开始,每次穿越共振区对应的时间戳。
子步骤S1151,判断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的数量是否小于所述穿越次数阈值。
在所述时间戳的数量小于所述穿越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可执行子步骤S1152。在所述时间戳的数量不小于所述穿越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可执行子步骤S1153。
子步骤S1152,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
子步骤S1153,根据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计算得到最大时间间隔,并判断所述最大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
可确定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距离当前时刻最远的时间戳、以及距离当前时刻最近的时间戳,然后计算这两个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并将该时间间隔作为所述最大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的时间戳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在此情况下,可直接计算第一个时间戳与最后一个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并将该时间间隔作为所述最大时间间隔。
接着,可将该最大时间间隔与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最大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可执行子步骤S1124。在所述最大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可执行子步骤S1125。
子步骤S1124,清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并将所述历史标识由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修改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
所述最大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表示该风电机组穿越的实际频率已经大于或等于了设置的频率阈值,若继续穿越,可能有损该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因此,可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由原本的第一预设标识修改为第二预设标识,也即,通过更新得到的当前标识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
可选地,在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仅用于存储从本次可以穿越共振区的时间点开始,到当前时刻的穿越情况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所述历史穿越信息清空,以便通过删除无用数据,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子步骤S1124,按照时间戳的时间先后顺序,删除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的部分时间戳,并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
所述最大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长阈值,表示该风电机组穿越的实际频率已经小于设置的频率阈值,可继续穿越,因此可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
由于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可存储的时间戳数量有限,因此在不需要清空历史穿越信息的情况下,还可以删除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的部分时间戳。其中,被删除的时间戳与当前时刻的时间距离,大于未被删除的时间戳与当前时刻的时间距离。
可选地,在删除时间戳时,具体删除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比如,每次删除一个,或者每次删除多个。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30及步骤S140。
步骤S130,在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的数量小于所述穿越次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有功功率值及与共振区对应的预设功率范围,确定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是否单次穿越了共振区。
在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且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的数量小于所述穿越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可判断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是否单次穿越了共振区。进而根据得到的结果,确定是否将当前时刻对应的时间戳添加到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
可选地,还可以在子步骤S114之后,判断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是否单次穿越了共振区,并在穿越的情况下对所述历史穿越信息进行更新。对所述历史穿越信息更新的具体时机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其中,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有功功率值,为上一当前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值。所述预设功率范围的极大值为第一功率阈值、极小值为第二功率阈值,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第二功率阈值、第一有功功率值及第二有功功率值,确定是否出现第一预设状态或第二预设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为所述第一有功功率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且所述第二有功功率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所述第二预设状态为所述第一有功功率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且所述第二有功功率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在确定出现所述第一预设状态或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可确定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单次穿越了共振区。在确定没有出现所述第一预设状态或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可确定在当前时刻未单次穿越了共振区。
步骤S140,在是的情况下,将当前时刻的时间戳添加到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得到更新后的穿越信息。
由此,可通过对历史穿越信息的更新,使得在每次进行标识更新时,使用的历史穿越信息与真实情况对应,从而保证更新的正确性。其中,更新后的穿越信息作为下一次标识更新过程中的历史穿越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没有单次穿越共振区的情况,则无需对历史穿越信息进行更新。
下面结合图6,对如何更新历史标识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在下述举例中,是基于定时器依次对每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该定时器的执行周期为f,f为1s,在一个执行周期内需要对风电场中每个需要标识更新的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该方案的原理为:如果单台机组m秒钟内来回穿越共振区n次(也即单次穿越共振区2n次),则禁止该机组p秒钟内再次穿越共振区,从而更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其中,单次穿越是指,以上一秒有功功率值、当前有功功率值为极值的范围,包括或等于共振转速区间所对应的功率范围。
可以在自动启动或人为启动或者其他方式下,确定执行定时器方法。
在执行定时器方法,先执行Step1:设置i=1,也即,也针对第一台风电机组进更新。
Step2:判断第i台机组的禁止穿越共振区标记flagi(即历史标识)为false。在是的情况下,执行Step3;否则执行Step14。
Step3:判断第i台机组的穿越共振区时间列表listi中目前所包括的时间戳数量是否小于2n。若小于,则执行Step4;若不小于,则执行Step10。
Step4:判断是否满足以下状况:第i台机组的上一秒有功功率值Pbi小于或等于共振转速区间下限对应的功率PAi(即第二功率阈值),并且当前有功功率值Pi大于或等于共振转速区间上限对应的功率PBi(即第一功率阈值)。若满足,则执行Step5。若不满足,则执行Step9。
Step5:将当前时间戳加入到listi中。接着执行Step6。
Step6:将Pi赋值给Pbi,也即,将当前有功功率值Pi作为该风电机组下一次标识更新时使用的上一秒有功功率值Pbi。接着执行Step7。
Step7:将i+1赋值给i。接着执行Step8。
Step8:判断新的i是否不大于风机数量num。若不大于,表示还有风机的历史标识还未更新,需要针对新的i,开始执行Step2。若大于,表示本轮更新已完成。在本轮更新已完成的情况,可判断是否继续执行定时器,若需要,则继续执行定时器,若不需要,则结束。其中,可根据设备的自行控制、或者接收到的输入操作等确定是否继续执行定时器。比如,若接收到不再执行定时器的输入操作,则可以确定不再继续执行定时器。
Step9:判断是否满足以下状况:Pbi大于或等于PBi,并且Pi小于或等于PAi。若满足,则执行Step5。若不满足,则执行Step6。
Step10:计算listi中最后一个元素listi[2n-1]与第一个元素listi[0]之间的时间差,并判断该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m秒钟。其中,listi中的元素按照时间戳表示的时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若小于或等于,则执行Step11;若大于,则执行Step13。
Step11:清空listi。并执行Step12。
Step12:将flagi设置为true。然后可接着执行Step6。
Step13:删除listi中的前两个元素,也即删除距离当前最远的两个元素。然后可接着执行Step6。也可以在Step13之后执行Step4。
Step14:判断禁止穿越共振区时间计数器的值tci是否小于p。若小于,则执行Step15。若不小于,则执行Step16。
Step15:将tci加上f赋值给tci。接着,可执行Step6。
Step16:将flagi设置为false。然后可执行Step17。
Step17:将tci设置为0。然后可执行Step6。
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若一个由Step2到Step8的分支中,未明确直接写将flagi设置为true或false,则表示在分支中对flagi不修改。
在获得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的情况下,可结合预设控制策略,对风电场中的风电机组进行控制。比如,在需要风电机组穿越共振区时,可选择当前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的风电机组进行控制,使得当前可穿越共振区的风电机组穿越共振区,而不是控制不适合穿越共振区的风电机组(即当前标识为第二预设标识的风电机组)穿越共振区。其中,不适合穿越共振区的风电机组,是指若继续穿越共振区,在有损安全性的风电机组。当然可以理解的上,上述控制策略仅为举例说明,具体可以结合实际需求设置。
为了执行上述实施例及各个可能的方式中的相应步骤,下面给出一种风电场控制装置200的实现方式,可选地,该风电场控制装置200可以采用上述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器件结构。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装置200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电场控制装置2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述风电场控制装置200可以包括:标识处理模块210及调度模块220。
所述标识处理模块210,用于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
其中,所述标识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包括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之前已穿越共振区的次数,风电机组是否穿越共振区由该风电机组在相邻的两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值确定。
所述调度模块220,用于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所述风电场中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
可选地,所述标识处理模块210,还用于根据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有功功率值及与共振区对应的预设功率范围,确定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是否单次穿越了共振区,其中,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有功功率值,为上一当前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值;在是的情况下,将当前时刻对应的时间戳添加到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得到更新后的穿越信息,其中,更新后的穿越信息作为下一次标识更新过程中的历史穿越信息。
可选地,上述模块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图1所示的存储器110中或固化于电子设备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并可由图1中的处理器120执行。同时,执行上述模块所需的数据、程序的代码等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风电场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先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从而确定每个风电机组当前是否为可穿越共振区的机组,进而基于各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风电场进行有功功率调度。由此,可避免由于忽略风电机组频繁穿越共振区导致出现有损该风电机组的安全性的情况,以提升风电机组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风电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风电场包括多个风电机组,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其中,所述标识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包括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之前已穿越共振区的次数,风电机组是否穿越共振区由该风电机组在相邻的两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值确定,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从开始被开始禁止穿越共振区的时刻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时长;
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所述风电场中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
其中,所述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包括:
确定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是第一预设标识还是第二预设标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用于表示可穿越共振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用于表示不可穿越共振区;
在所述历史标识是所述第二预设标识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不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由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修改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以得到所述当前标识;
若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以获得所述当前标识,并更新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其中,更新后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作为下一次标识更新过程中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还包括每次穿越对应的时间戳,所述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还包括:
在所述历史标识是所述第一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穿越阈值、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及穿越次数,确定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或第二预设标识,以获得所述当前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穿越阈值包括时长阈值及穿越次数阈值,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的最大数量为所述穿越次数阈值,所述在所述历史标识是所述第一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穿越阈值、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及穿越次数,确定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或第二预设标识,包括:
判断当前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的数量是否小于所述穿越次数阈值;
若小于,则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
若不小于,则根据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计算得到最大时间间隔,并判断所述最大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
在所述最大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清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并将所述历史标识由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修改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
在所述最大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按照时间戳的时间先后顺序,删除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的部分时间戳,并将所述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包括的时间戳的数量小于所述穿越次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有功功率值及与共振区对应的预设功率范围,确定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是否单次穿越了共振区,其中,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有功功率值,为上一当前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值;
在是的情况下,将当前时刻对应的时间戳添加到所述历史穿越信息中,得到更新后的穿越信息,其中,更新后的穿越信息作为下一次标识更新过程中的历史穿越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功率范围的极大值为第一功率阈值、极小值为第二功率阈值,所述根据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有功功率值及与共振区对应的预设功率范围,确定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是否单次穿越了共振区,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第二功率阈值、第一有功功率值及第二有功功率值,确定出现第一预设状态或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在当前时刻单次穿越了共振区,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为所述第一有功功率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且所述第二有功功率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所述第二预设状态为所述第一有功功率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且所述第二有功功率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6.一种风电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电场包括多个风电机组,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风电机组,根据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历史穿越信息及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对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进行更新,得到当前标识,其中,所述标识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是否可穿越共振区,所述历史穿越信息包括该风电机组在当前时刻之前已穿越共振区的次数,风电机组是否穿越共振区由该风电机组在相邻的两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值确定,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用于表示该风电机组从开始被开始禁止穿越共振区的时刻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时长;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每个风电机组的当前标识,对所述风电场中的各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度;
其中,所述标识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是第一预设标识还是第二预设标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用于表示可穿越共振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用于表示不可穿越共振区;
在所述历史标识是所述第二预设标识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不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由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修改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以得到所述当前标识;
若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该风电机组的历史标识设置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以获得所述当前标识,并更新所述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其中,更新后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作为下一次标识更新过程中的历史已禁止穿越时长。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场控制方法。
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场控制方法。
CN202110564738.0A 2021-05-24 2021-05-24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58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4738.0A CN113258604B (zh) 2021-05-24 2021-05-24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4738.0A CN113258604B (zh) 2021-05-24 2021-05-24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604A CN113258604A (zh) 2021-08-13
CN113258604B true CN113258604B (zh) 2022-09-13

Family

ID=7718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4738.0A Active CN113258604B (zh) 2021-05-24 2021-05-24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86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718B (zh) * 2010-06-23 2015-05-13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风力涡轮机及其操作方法、用于操作风力涡轮机的控制器
CN108425796A (zh) * 2018-01-30 2018-08-21 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风电机组同时穿越塔筒共振区的控制方法
CN108590956A (zh) * 2018-04-27 2018-09-28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塔筒共振避让穿越控制方法及风电机组
CN108923473B (zh) * 2018-09-14 2020-09-08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穿越技术的柔塔风电场能量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445179B (zh) * 2019-08-29 2022-11-22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柔塔共振穿越的风电场有功功率调度方法
CN111502912B (zh) * 2020-04-09 2021-08-17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塔架风电机组转速共振频率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77543B (zh) * 2020-05-22 2021-08-24 三一重能有限公司 风电机共振区穿越方法、装置、风电机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83025B (zh) * 2020-10-14 2021-10-12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避免风电机组限功率运行在共振区域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604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3390B (zh) 空调及其室内机的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319243B (zh) 一种pcb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方法、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JP5362912B2 (ja) 温度収集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EP2983048A2 (en) Wind power pla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1029603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system management
CN113258604B (zh) 风电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79498A (zh) 一种生成组态监控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202079A1 (en) A wind turbine control system
CN114884997A (zh) 传感器数据分级传输的智能电缆监测系统
CN108874648A (zh) 一种阈值设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45710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0026632A (ja) 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方法
CN108768802B (zh) 设备信息删除方法和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08551453B (zh) 设备状态信息接管方法及装置
CN113535202B (zh) 充电桩的升级方法、升级装置以及充电桩系统
JP5826434B2 (ja) 広域管理システム、広域管理装置、建物管理装置、および広域管理方法
CN112747413B (zh) 空调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211556B (zh) 一种考虑风电的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EP329961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wind farm
CN115455797A (zh) 温度预测模型训练和温度决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2012150725A (ja) データ更新装置、データ更新システム、データ更新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更新方法
EP2287685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operation behaviour of a component of an industrial plant
CN110542258B (zh) 一种脱冰控制方法、家电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442968B1 (ko) 이력 데이터의 저장 및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135724A (ko) Hmi 장치 및 hmi 장치의 데이터 출력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