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5160A -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5160A
CN113255160A CN202110694538.7A CN202110694538A CN113255160A CN 113255160 A CN113255160 A CN 113255160A CN 202110694538 A CN202110694538 A CN 202110694538A CN 113255160 A CN113255160 A CN 113255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upply
net
heat
loa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45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5160B (zh
Inventor
吕凯
马汀山
居文平
程东涛
谢天
王妍
杨荣祖
石慧
薛朝囡
邓佳
张建元
许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45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5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5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5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5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5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1/00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 F28B1/06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using air or other gas as the cooling mediu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通过现场专项性能试验得出锅炉热效率、锅炉主蒸汽流量随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的关系,根据供热负荷、供电负荷等边界参数划分离散寻优工况,将机组盈利值M1与全基准工况盈利值M0比较;将各离散寻优工况结果,绘制不同供热负荷下最佳运行背压随供电负荷的变化关系,采用内插法用于生产实际精细化管理指导。本发明基于供热回水温度、标煤单价、上网电价、热价、供电负荷、供热负荷等多边界参数以及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负荷‑电负荷‑标煤消耗的复杂关联机理,在满足电网和热网调度的前提下以机组盈利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在线确定燃煤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运行背压。

Description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降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高参数、高效率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供热半径范围内的污染重、能耗高、分散管理的燃煤燃油供热锅炉房,可大幅降低供热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并提升供热安全可靠性,实现自源侧供给、管网输配到用户使用整个产业链的整体节能降耗减排。基于降低压降、温降及疏水损失的长距离输送技术,大幅拓宽了当前热电联产的供热半径,进一步促进了安全可靠、低成本环保的集中供热的推广。
煤电机组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及供热机组实施供热能力提升改造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低真空循环水余热改造可大幅降低机组冷源损失,甚至可以将冷源损失将为零,并具有供热能力强、供热能耗低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湿冷机组实施低真空或高背压循环水余热改造,有拆除低压缸末几级叶片和供热/纯凝双低压缸转子互换两种方案,但都存在改造范围广、初投资高、检修维护工作量大、供热开始和结束时均需要停机揭缸等缺点。不同于湿冷机组,直接空冷机组自身具有宽幅背压运行的特点,在实施低真空循环水余热改造时具有天然优势:不需要进行汽轮机本体、精处理、开式冷却水、轴封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等设备及系统的适配性改造,降低改造工程范围、初投资,并减小采暖季开始前和结束后的停机揭缸检修维护工作。
直接空冷机组实施低真空循环水余热改造,在汽轮机排汽装置出口至空冷岛进汽前的排汽母管上设置三通,引汽轮机排汽至增设的高背压凝汽器,冷凝后的凝结水回至排汽装置。供热回水先进入高背压凝汽器吸收汽轮机排汽余热,后进入以中排抽汽为热源的热网加热器实现二次提温后对外供出。系统示意见附图1。
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对外供电特性用主变压器出口侧的供电负荷Nnet表征,对外供热特性用对外供热负荷Qt表征,见下式:
Figure BDA0003127578030000021
式中,Qt、Q11和Q12分别为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对外总供热热负荷、汽轮机组排汽余热供热热负荷和中排抽汽供热热负荷,单位为MW;mc、D和mcw分别为汽轮机排汽(含给水泵汽轮机排汽)至高背压凝汽器的入口蒸汽流量、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蒸汽流量和高背压凝汽器入口热网循环水流量,单位为t/h;hc、hw、hcq和hss分别为高背压凝汽器入口蒸汽焓值、高背压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焓值、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蒸汽焓值和热网加热器疏水焓值,单位为kJ/kg;Cpw为热网循环水的定压比热容,单位为kJ/(kg·K);to、tis、ti分别为热网供水、高背压凝汽器出水和入水温度,单位为℃。在此说明,高背压凝汽器出水流量等于热网加热器入水流量;热网供水温度等于热网加热器出水温度。
汽轮机组排汽余热供热热负荷Q11应为机组排汽余热和热网循环水侧吸热量的小值,如下:
Figure BDA0003127578030000022
式中,tis为高背压凝汽器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等于运行背压Pc对应饱和温度减去高背压凝汽器换热端差δt。换热端差δt受高背压凝汽器内部换热管束结构布置、换热管束材质、换热管束表面清洁度、管内供热循环水流速等因素综合影响;对于运行机组,可根据式(2)计算得出。
理想状态下,直接空冷机组抬升运行背压,排汽余热全部用于加热供热循环水,此时机组冷源损失降为零,燃煤机组热电双供应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最高。参考式(2)可知,受热网循环水流量mcw、热网回水温度ti、运行背压Pc等、机组供电负荷Nnet等因素影响,排汽余热负荷不能被供热循环水全部吸收,多余部分进入空冷凝汽器冷凝,高背压、品质相对较高的热“白白”排至大气环境,反过来降低热电机组的整体经济性,见式(3)。
Figure BDA0003127578030000031
在热网循环水流量mcw、热网回水温度ti和对外供热负荷Qt给定,通过调整空冷风机运行台数或频率抬升运行背压Pc,可加大高背压凝汽器出水温度tis,提高用于对外供热的排汽余热负荷Q11,降低高品质热源-中排供热抽汽流量D,与此同时抬升了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焓值,进入空冷凝汽器排放至外界环境的高品质热有可能升高;反过来,通过调整空冷风机运行台数或频率拉低运行背压Pc,可降低高背压凝汽器出水温度tis,减小用于对外供热的排汽余热负荷Q11,提高高品质热源-中排供热抽汽流量,与此同时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焓值降低,进入空冷凝汽器排放至外界环境的高品质热可能降低。故应存在一个最佳运行背压Pc,使得机组在热、电双供应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最高。然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鲜有公开报道。现阶段,电厂运行人员仅凭个人经验进行空冷机组运行背压的模糊操作,缺乏明确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技术指导,工作量大,且极易偏离实际最佳工况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在对外供电负荷、对外供热负荷双边界约束条件下,以机组供电煤耗最低为目标函数,确定不同供电负荷、不同对外供热负荷边界下的最佳运行背压,实现燃煤供热机组经济高效运行;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实施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的燃煤直接空冷机组居民采暖季的经济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电双供应模式下的盈利计算模型,确定运行背压寻优方法的目标函数;
根据边界参数总供热负荷、供电负荷和热网回水温度进行寻优工况划分;
以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盈利值最高为导向,确定寻优工况的最佳运行背压。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电双供应模式下的盈利计算模型,确定运行背压寻优方法的目标函数;
工况划分单元,所述工况划分单元根据边界参数总供热负荷、供电负荷和热网回水温度进行寻优工况划分;
寻优单元,所述寻优单元以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盈利值最高为导向,用于确定寻优工况的最佳运行背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先期进行专项试验,依次为基础,采用运行数据,以单变量对比法,在满足电网供电负荷和热网供热负荷双变量约束的条件下,确定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运行背压,取得机组盈利能力最大化。本发明针对现阶段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缺乏经济运行指导的问题,以机组盈利能力最大化为导向,从分析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盈利和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切入点,明确影响机组盈利值的关键变量,提出以单变量对比法进行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系统的运行背压在线寻优方法,实现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在供电负荷、对外供热负荷、热网回水温度、热网循环水流量等多变量约束条件下的最佳方式运行。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真实体现了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负荷-电负荷-标煤消耗的复杂关联机理,以及以机组盈利能力最大化为导向的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模式下最佳运行背压寻优方法。本发明操作过程简单,填补了目前阶段在燃煤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领域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空白,推广价值高,应用前景深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电厂供热的热力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线寻优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高中压缸,2-低压缸,3-排汽装置,4-高背压凝汽器,5-空冷凝汽器,6-空冷风机,7-热网循环水泵,8-热网加热器,9~13-阀门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电双供应模式下的盈利计算模型,确定运行背压寻优方法的目标函数。
直接空冷机组收入由供热、供电组成,成本主要为标煤消耗。
盈利值M等于供热收入H+供电收入E减去标煤消耗C,见式(4)。
M=E+H-C (4)
供电收入E按式(5)计算。
E=(N-Ncy)×a×T=Nnet×a×T (5)
式中,N、Ncy和Nnet分别为发电机输出功率、厂用电功率、主变出口电负荷(即为供电负荷),MW;a为上网电价,元/MWh;T为稳定持续运行时间,h,下同。
供热收入按式(6)计算。
H=Q1×b×T×3.6 (6)
式中,Q1为直接空冷机组对外供热总热负荷,MW,见式(2);b为热价,元/GJ。
标煤消耗C按式(7)计算。
C=B×c×T (7)
式中,B为直接空冷机组对外供热、供电时的机组标煤消耗量,t/h;c为标煤单价,元/t。
燃煤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对外供电、供热服务,上网电量受当地电网根据地区供需关系实时调度,供热负荷受热力用户根据需求实时调度,燃煤供热机组自身并无独立自主的电、热调节权限。故本发明可将对外供电负荷Nnet和对外供热负荷Qt作为寻优的边界参数。
本发明将供电负荷作为边界参数之一,与发电负荷相比,巧妙的去除了寻优过程新增的厂用电量变化(运行背压调整时空冷风机耗电量变化,以及机组变工况运行时因主蒸汽流量、煤量等变化导致的主要辅机耗电量变化)这一变量,简化了寻优过程操作工作量。
上网电价a、热价b以及标煤单价c由电力、热力以及煤炭市场定价,寻优计算时可作为固定变量输入。
综上,运行背压寻优操作过程的盈利值M的变量仅为标煤消耗B,可认为标煤消耗B最低值对应的工况为最佳工况。
燃煤直接空冷供热机组,锅炉主蒸汽压力按照已有的定-滑-定曲线调节,主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按照额定参数调整,此时的机组标煤消耗量B是运行背压Pc、供电负荷Nnet、对外供热总负荷Qt的多元函数,见式(8)。
Figure BDA0003127578030000081
式中,hms、hrh、hrc、hgs、hzj和hgj分别为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焓值、锅炉再热器出口和进口蒸汽焓值、锅炉入口给水焓值、锅炉再热器和过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可通过现场压力和温度测量值计算得出。
ηb为锅炉热效率,见式(9),不同机组各不相同,需根据现场专项试验得出。
ηb=f2(Dms) (9)
ηp为管道效率,取定值0.985。
Dms、Drh、Drc、Dgs、Dzj和Dgj分别为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流量、锅炉再热器出口和进口蒸汽流量、锅炉入口给水流量、锅炉再热器和过热器减温水流量,t/h。上述参数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遵循一定关联性,见式(10)。
Figure BDA0003127578030000091
式中,Dex1、Dex2和Dleak分别为高压缸1段抽汽、2段抽汽和轴封外漏量,t/h。其中Dex1和Dex2可根据1段抽汽和2段抽汽对应的高压加热器热平衡计算得出,Dleak是主蒸汽流量Dms和主蒸汽压力Pms的二元函数,见式(11),由汽轮机制造厂给出。
Dleak=f3(Dms,Pms) (11)
综合式(8)、(9)、(10)和(11),可知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流量Dms是确定标煤消耗B的基准参数。然而目前未有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的蒸汽流量测量技术,故DCS系统的主蒸汽流量不能作为本发明的指征参数。
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流量Dms和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P的关系见式(12)。
Dms=c×P+d (12)
式中,c和d为常系数,不同机组各不相同,通过现场专项试验得出。
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P的测量技术成熟,精度极高,完全满足工程要求。
综上,在上网电价、热价及以标煤单价给定,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和热网回水温度ti边界条件下的寻优操作,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标煤消耗量B值最低值即为最优工况,对应的运行背压Pc为最佳运行背压。
步骤2,根据边界参数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和热网回水温度ti,寻优工况划分
统计最近一个完整采暖季的机组运行数据,主要包括:
总对外供热负荷Qt:Qt、min、Qt、max
热网回水温度ti:ti、min、ti、max
供电负荷Nnet:Nnet、min、Nnet、max
在此,引入参数环境气温ta:最低值ta、min、最高值ta、max。随着环境气温ta升高或降低,总对外供热负荷Qt和热网回水温度ti呈随之增加或降低趋势,这种变化,尽管幅度不尽相同,但方向是一致的。故可按照环境气温t的分布划分为五个时间段,具体如下。取热网回水温度ti和总对外供热负荷Qt在这五个时间段的平均值,作为本发明寻优工况的划分依据。
工况1:ti、1和Qt、1:时间段1:ta、min+(ta、max-ta、min)×0.8<t<ta、max
工况2:ti、2和Qt、2:时间段2:ta、min+(ta、max-ta、min)×0.6<t<ta、min+(ta、max-ta、min)×0.8
工况3:ti、3和Qt、3:时间段3:ta、min+(ta、max-ta、min)×0.4<t<ta、min+(ta、max-ta、min)×0.6
工况4:ti、4和Qt、4:时间段4:ta、min+(ta、max-ta、min)×0.2<t<ta、min+(ta、max-ta、min)×0.4
工况5:ti、5和Qt、5:时间段5:ta、min<t<ta、min+(ta、max-ta、min)×0.2
针对上述五个工况,按供电负荷Nnet的分布进行寻优子工况的划分,方式如下:
Nnet、min、Nnet、min+(Nnet、max-Nnet、min)×0.2、Nnet、min+(Nnet、max-Nnet、min)×0.4、Nnet、min+(Nnet、max-Nnet、min)×0.6、Nnet、min+(Nnet、max-Nnet、min)×0.8、Nnet、max
综上,按照本发明的寻优工况划定方法,最佳方式在线寻优工况共计25个。
步骤3,以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盈利值M最高为导向,进行寻优工况的最佳运行背压确定。
输入边界参数热网回水温度ti、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上网电价a、热价b、标煤单价c。
①确定基准背压。在热网循环水流量mcw和热网回水温度ti条件下,以高背压凝汽器内热网循环水温升为5℃,对应的机组运行背压为基准背压Pc0
②调整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供热蒸汽流量D取最大值,同时调整锅炉主蒸汽流量、空冷风机运行频率及台数,维持机组运行背压为基准背压Pc0,供电负荷为Nnet。调整主要运行参数诸如主蒸汽、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等,稳定运行30分钟,记录运行数据,根据式(1)计算供热负荷Q0
③进行判定:将Q0与Qt比较。若不大于,则不满足迭代寻优条件,流程结束。若大于,进入迭代寻优操作。
④调整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供热蒸汽流量D以及主蒸汽流量,调整空冷风机运行频率及台数,使得机组运行背压为Pc0,供热负荷Q=Qt,供电负荷N=Nnet。作为寻优迭代的基准工况,调整主要运行参数诸如主蒸汽、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等,稳定运行30分钟,记录运行数据,根据式(4)-(12),计算M0
⑤调整空冷风机运行频率及台数,以每次1kPa的幅度抬升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运行背压Pc,调整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供热蒸汽流量D以及主蒸汽流量,使得:供热负荷Q=Qt、供电负荷N=Nnet,调整主要运行参数诸如主蒸汽、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等,稳定运行30分钟,记录运行数据,根据式(4)-(12),计算M1
⑥进行判定,将M1与M0比较,若M1≤M0,则原基准工况仍作为基准工况;若M1>M0,则该背压对应的运行工况作为新的对比基准工况。
⑦继续以每次1kPa的幅度抬升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运行背压,进行下一次对比迭代。
⑧寻优操作直至汽轮机安全运行背压高限(Pc、s,由汽轮机厂家给出)和空冷风机调节手段可实现运行背压最高值Pc,max。之间的低值为止,通过背压调整的寻优迭代结束。该过程中的机组盈利值M最高对应的工况为最优运行工况,此时运行背压值为Pcb,标煤消耗量为Bb,盈利值为Mb
步骤4,寻优结果应用于生产经济管理指导。
根据热网回水温度ti或总供热负荷Qt不同,将上述25个工况下的最佳运行方式,以供电负荷Nnet为变量,分别绘制最佳运行背压Pcb随供电负荷Nnet的变化曲线。
生产运行中,电厂技术人员根据热网回水温度ti或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等参数,根据线性内插或外推法,得出燃煤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在热网回水温度ti或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下的最佳运行背压,用于生产运行指导,以取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目的。
若汽轮机、锅炉、高背压凝汽器等相关设备经过技改导致性能发生变化,或上网电价、热价、标煤单价等随市场发生变化,需重新进行上述操作,以确定燃煤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在不同供电负荷Nnet、回水温度ti、总供热负荷Qt下的最佳运行背压值。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电双供应模式下的盈利计算模型,确定运行背压寻优方法的目标函数;
根据边界参数总供热负荷、供电负荷和热网回水温度进行寻优工况划分;
以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盈利值最高为导向,确定寻优工况的最佳运行背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电双供应模式下的盈利计算模型,确定运行背压寻优方法的目标函数的具体方法如下:
盈利值M如下:
M=E+H-C (1)
式中,H为供热收入,E为供电收入,C为标煤消耗成本,元;
供电收入E如下:
E=(N-Ncy)×a×T=Nnet×a×T (2)
式中,N、Ncy和Nnet分别为发电机输出功率、厂用电功率、供电负荷,MW;a为上网电价,元/MWh;T为稳定持续运行时间,h;
供热收入H如下:
H=Qt×b×T×3.6 (3)
式中,Qt为直接空冷机组对外供热总热负荷,MW;b为热价,元/GJ;
标煤消耗C如下:
C=B×c×T (4)
式中,B为直接空冷机组对外供热、供电时的机组标煤消耗量,t/h;c为标煤单价,元/t;
将对供电负荷Nnet和对外供热负荷Qt作为寻优的边界参数;
运行背压寻优操作过程的盈利值M的变量仅为标煤消耗B,则标煤消耗B最低值对应的工况为最佳工况;
燃煤直接空冷供热机组,锅炉主蒸汽压力按照已有的定-滑-定曲线调节,主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按照额定参数调整,此时的机组标煤消耗量B如下:
Figure FDA0003127578020000021
式中,Pc为运行背压,kPa;Qt为对外供热总负荷,MW;hms、hrh、hrc、hgs、hzj和hgj分别为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焓值、锅炉再热器出口和进口蒸汽焓值、锅炉入口给水焓值、锅炉再热器和过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均通过现场压力和温度测量值计算得出;
锅炉热效率ηb如下:
ηb=f2(Dms) (6)
式中,ηp为管道效率,取定值0.985;
Dms、Drh、Drc、Dgs、Dzj和Dgj分别为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流量、锅炉再热器出口和进口蒸汽流量、锅炉入口给水流量、锅炉再热器和过热器减温水流量,t/h;上述的关联性如下:
Figure FDA0003127578020000022
式中,Dex1、Dex2和Dleak分别为高压缸1段抽汽、2段抽汽和轴封外漏量;Dex1和Dex2根据1段抽汽和2段抽汽对应的高压加热器热平衡计算得出,Dleak是主蒸汽流量Dms和主蒸汽压力Pms的二元函数:
Dleak=f3(Dms,Pms) (8)
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流量Dms是确定标煤消耗B的基准参数;
锅炉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流量Dms和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P的关系如下:
Dms=c×P+d (9)
式中,c和d为常系数,通过现场专项试验得出;
在上网电价、热价及以标煤单价给定,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和热网回水温度ti边界条件下的寻优操作,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标煤消耗量B值最低值即为最优工况,对应的运行背压Pc为最佳运行背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网电价a、热价b以及标煤单价c由电力、热力以及煤炭市场定价,寻优计算时作为固定变量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边界参数总供热负荷、供电负荷和热网回水温度进行寻优工况划分的具体方法如下:
统计最近一个完整采暖季的机组运行数据,包括:
总对外供热负荷Qt:Qt、min、Qt、max
热网回水温度ti:ti、min、ti、max
供电负荷Nnet:Nnet、min、Nnet、max
引入参数环境气温ta:最低值ta、min、最高值ta、max;按照环境气温t的分布划分为五个时间段,具体如下:
取热网回水温度ti和总对外供热负荷Qt在这五个时间段的平均值,作为寻优工况的划分依据:
工况1:ti、1和Qt、1:时间段1:ta、min+(ta、max-ta、min)×0.8<t<ta、max
工况2:ti、2和Qt、2:时间段2:ta、min+(ta、max-ta、min)×0.6<t<ta、min+(ta、max-ta、min)×0.8
工况3:ti、3和Qt、3:时间段3:ta、min+(ta、max-ta、min)×0.4<t<ta、min+(ta、max-ta、min)×0.6
工况4:ti、4和Qt、4:时间段4:ta、min+(ta、max-ta、min)×0.2<t<ta、min+(ta、max-ta、min)×0.4
工况5:ti、5和Qt、5:时间段5:ta、min<t<ta、min+(ta、max-ta、min)×0.2
针对上述五个工况,按供电负荷Nnet的分布进行寻优子工况的划分,方式如下:
Nnet、min、Nnet、min+(Nnet、max-Nnet、min)×0.2、Nnet、min+(Nnet、max-Nnet、min)×0.4、Nnet、min+(Nnet、max-Nnet、min)×0.6、Nnet、min+(Nnet、max-Nnet、min)×0.8、Nnet、max
综上,最佳方式在线寻优工况共计25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寻优工况的最佳运行背压的具体方法如下:
输入边界参数热网回水温度ti、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上网电价a、热价b、标煤单价c;
步骤1,确定基准背压;
在热网循环水流量mcw和热网回水温度ti条件下,以高背压凝汽器内热网循环水温升为5℃,对应的机组运行背压为基准背压Pc0
步骤2,调整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供热蒸汽流量D取最大值,同时调整锅炉主蒸汽流量、空冷风机运行频率及台数,维持机组运行背压为基准背压Pc0,供电负荷为Nnet;调整主要运行参数,稳定运行30分钟,记录运行数据,根据下式计算供热负荷Q0
Figure FDA0003127578020000051
步骤3,判定:
将Q0与Qt比较;若不大于,则不满足迭代寻优条件,流程结束;若大于,进入迭代寻优操作;
步骤4,调整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供热蒸汽流量D以及主蒸汽流量,调整空冷风机运行频率及台数,使得机组运行背压为Pc0,供热负荷Q=Qt,供电负荷N=Nnet;作为寻优迭代的基准工况,调整主要运行参数,稳定运行30分钟,记录运行数据,根据式(1)~(9),计算M0
步骤5,调整空冷风机运行频率及台数,以每次1kPa的幅度抬升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运行背压Pc,调整中排抽汽至热网加热器的供热蒸汽流量D以及主蒸汽流量,使得:供热负荷Q=Qt、供电负荷N=Nnet,调整主要运行参数,稳定运行30分钟,记录运行数据,根据式(1)~(9),计算M1
步骤6,判定:
将M1与M0比较,若M1≤M0,则原基准工况仍作为基准工况;若M1>M0,则该背压对应的运行工况作为新的对比基准工况;
步骤7,继续以每次1kPa的幅度抬升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运行背压,进行下一次对比迭代;
步骤8,寻优操作直至汽轮机安全运行背压高限和空冷风机调节手段可实现运行背压最高值Pc,max之间的低值为止,通过背压调整的寻优迭代结束;该过程中的机组盈利值M最高对应的工况为最优运行工况,此时运行背压值为Pcb,标煤消耗量为Bb,盈利值为M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主蒸汽、再热蒸汽的压力以及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25个工况下的最佳运行方式,根据热网回水温度ti或总供热负荷Qt不同,以供电负荷Nnet为变量,分别绘制最佳运行背压Pcb随供电负荷Nnet的变化曲线;
生产运行中,电厂技术人员根据热网回水温度ti或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根据线性内插或外推法,得出燃煤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在热网回水温度ti或总供热负荷Qt、供电负荷Nnet下的最佳运行背压。
8.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燃煤直接空冷机组热、电双供应模式下的盈利计算模型,确定运行背压寻优方法的目标函数;
工况划分单元,所述工况划分单元根据边界参数总供热负荷、供电负荷和热网回水温度进行寻优工况划分;
寻优单元,所述寻优单元以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盈利值最高为导向,用于确定寻优工况的最佳运行背压。
CN202110694538.7A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255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4538.7A CN113255160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4538.7A CN113255160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5160A true CN113255160A (zh) 2021-08-13
CN113255160B CN113255160B (zh) 2023-03-21

Family

ID=77189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4538.7A Active CN113255160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516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7033A (zh) * 2021-08-27 2021-11-0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热电联产机组保热调电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3673898A (zh) * 2021-08-27 2021-11-1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3673778A (zh) * 2021-08-27 2021-11-1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工业供气系统的气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689132A (zh) * 2021-08-27 2021-11-2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与煤电机组耦合的工业空气制取生产成本的确定方法
CN113914944A (zh) * 2021-10-15 2022-01-1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负荷亚临界机组直接空冷系统rb控制方法
CN114877308A (zh) * 2022-06-10 2022-08-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燃煤双抽供热系统的运行区间确定方法
CN115854412A (zh) * 2023-02-03 2023-03-28 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电厂供热机组电锅炉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0207A1 (zh) * 2015-09-21 2017-03-3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机组能效分析方法
CN111287811A (zh) * 2020-03-31 2020-06-16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最佳运行真空在线寻优方法
WO2020181679A1 (zh) * 2019-03-13 2020-09-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计及燃煤锅炉蓄㶲修正的瞬态变负荷给煤量控制方法
CN112000012A (zh) * 2020-08-14 2020-11-27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热电负荷条件的机组滑压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0207A1 (zh) * 2015-09-21 2017-03-3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机组能效分析方法
WO2020181679A1 (zh) * 2019-03-13 2020-09-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计及燃煤锅炉蓄㶲修正的瞬态变负荷给煤量控制方法
CN111287811A (zh) * 2020-03-31 2020-06-16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最佳运行真空在线寻优方法
CN112000012A (zh) * 2020-08-14 2020-11-27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热电负荷条件的机组滑压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MA NAZARI: "The elusive consequences of slow engine response on drive cycle fuel efficiency", 《IEEE》 *
吕凯等: "330MW高背压供热机组热力特性研究", 《汽轮机技术》 *
李国庆: "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背压计算及分析", 《直接空冷机组最佳背压计算及分析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7033A (zh) * 2021-08-27 2021-11-0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热电联产机组保热调电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3673898A (zh) * 2021-08-27 2021-11-1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3673778A (zh) * 2021-08-27 2021-11-1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工业供气系统的气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689132A (zh) * 2021-08-27 2021-11-2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与煤电机组耦合的工业空气制取生产成本的确定方法
CN113673778B (zh) * 2021-08-27 2024-03-1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工业供气系统的气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914944A (zh) * 2021-10-15 2022-01-1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负荷亚临界机组直接空冷系统rb控制方法
CN114877308A (zh) * 2022-06-10 2022-08-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燃煤双抽供热系统的运行区间确定方法
CN115854412A (zh) * 2023-02-03 2023-03-28 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电厂供热机组电锅炉系统
CN115854412B (zh) * 2023-02-03 2023-10-20 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电厂供热机组电锅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5160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5160B (zh)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供热运行背压寻优系统及方法
CN111287811B (zh) 一种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最佳运行真空在线寻优方法
CN113191566B (zh) 热泵梯级供热机组最佳运行方式的在线确定系统及方法
CN112633560B (zh) 一种含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站优化调度方法
CN108035777B (zh) 一种火电机组中低压缸联合零出力供热系统及方法
CN109325255B (zh) 基于定功率的湿冷汽轮机最佳真空在线指导系统
CN110162870B (zh) 一种基于季节的节流调节汽轮机最优滑压曲线确定方法
CN110566295B (zh) 基于全厂电、热负荷协同调度的双机组耦合调峰方法及装置
CN113489024B (zh) 热电联供机组多模式抽汽辅助调峰调频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210355846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Rankine Cycle
CN112964492B (zh) 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的供热耗煤在线测定方法
CN113847824B (zh) 一种适应给水泵小汽轮机独立凝汽器冷却水量调整方法
CN113468732B (zh) 一种抽汽供热机组供热用生产成本的确定系统及方法
CN106932201A (zh) 考虑阀门节流损失的火电机组纯凝工况滑压曲线确定方法
CN113032715A (zh) 一种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抽汽供热耗煤的在线测定方法
CN113325713B (zh) 采用匹配抽汽外供技术的供热机组最佳运行方式确定方法
CN111206970B (zh) 一种火电厂利用射汽抽汽器的调峰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196452B (zh) 一种基于热平衡的供热机组最优初压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673778B (zh) 耦合工业供气系统的气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5411741A (zh) 一种热电机组群负荷动态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12282875A (zh) 一种提高火电机组灵活性的厂级多机组耦合联运系统
CN113280507B (zh) 多热源暖风器的变工况条件下的最佳热源确定系统及方法
CN108253813B (zh) 一种空冷机组的尖峰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
CN114576149B (zh) 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Zeng et al.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flexibility transformation of heating unit to improve clean energy consumption capac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