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5111B -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55111B CN113255111B CN202110491224.7A CN202110491224A CN113255111B CN 113255111 B CN113255111 B CN 113255111B CN 202110491224 A CN202110491224 A CN 202110491224A CN 113255111 B CN113255111 B CN 1132551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inematic
- coordinate system
- platform
- movable platform
- fixed re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6—Matrix or vector computation, e.g. matrix-matrix or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各连杆坐标系、求并联机构运动学方程的运动学参数表达式、求并联机构运动学方程的位姿参数表达式、求解并联机构驱动装置运动量、求解并联机构其他运动副的运动量。本发明能够使用解析法求得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有利于进行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控制和动力学仿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运动学及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并联机构具有刚度大、运动精度高、承载能力强、动态性能优越等优点,在工业制造、高精度定位、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由于在并联机构中并非所有的关节都需要驱动,且关节变量必须满足若干闭环约束方程,因此相较于串联机构,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更加具有挑战性。
对并联机构的逆运动学进行求解是进行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和高精度控制的重要前提。为提高并联机构运动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需要确保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的实时性,因此需要使用解析方法对并联机构的逆运动学进行求解。
在公开号为CN11250747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针对空间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自由度分析选取环形运动链,将环形运动链转换为串联结构,建立包含驱动角度、杆件长度和运动副间隙等参数的运动学模型,补充环形运动约束实现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之间的等效,通过误差参数对平台运动精度的影响性分析,获得不同尺度、装配误差下的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运动精度,为构型设计、电机选型和装配工艺等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简图,并确定各运动副关节轴线;
步骤S2:根据各关节机构运动学关系,定义连杆坐标系,并确定各关节的运动学参数;
步骤S3:计算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列出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步骤S4:沿动平台-被动机构-静平台-主动机构-动平台的闭环传动链,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步骤S5:由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表达式;
步骤S6:联立步骤S4和步骤S5的表达式,得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在已知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
步骤S7:将步骤S6中计算得到的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代入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和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完成逆运动学求解。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一个静平台、一个动平台、两套主动机构和一套被动机构,所述静平台与动平台通过所述主动机构和被动机构进行机械连接。
优选的,所述被动机构一端与所述静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平台通过运动副连接;两套所述主动机构一端均与所述静平台通过运动副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动平台通过运动副连接,共组成两条闭环传动链。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Q1和Q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S1和S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的运动副;P1和P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内部的运动副;d1和d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的驱动装置的运动量;与分别表示各运动副转角的余弦值;与分别表示各运动副转角的正弦值;aOS、aSP和dOS为运动学常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动平台姿态角的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β为所述动平台相对于所述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俯仰角;γ为所述动平台相对于所述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偏转角;cβ和cγ分别表示cosβ和cosγ;sβ和sγ分别表示sinβ和sinγ;Q1和Q2的初始坐标为当β=0且γ=0时的坐标,分别为: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分别为:
其中,Atan2(x,y)为双参数反正切函数。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分别为: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两个主动机构中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分别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平台逆运动学求解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模块:
模块M1:建立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简图,并确定各运动副关节轴线;
模块M2:根据各关节机构运动学关系,定义连杆坐标系,并确定各关节的运动学参数;
模块M3:计算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列出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模块M4:沿动平台-被动机构-静平台-主动机构-动平台的闭环传动链,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模块M5:由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表达式;
模块M6:联立模块M4和模块M5的表达式,得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在已知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
模块M7:将模块M6中计算得到的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代入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和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完成逆运动学求解。
优选的,所述模块M1中,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一个静平台、一个动平台、两套主动机构和一套被动机构,所述静平台与动平台通过所述主动机构和被动机构进行机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使用解析法求得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求解速度快、精度高;
2、本发明能够由动平台的目标位姿直接求得各驱动装置的运动量,为实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高速高精的运动控制建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本发明同时能够由动平台的目标位姿直接求得各运动副的运动量,为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过程分析和动力学仿真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静平台;2、动平台;3、被动机构;4、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使用解析方法、由并联机构动平台2相对于静平台1位姿直接求解驱动装置运动量的方法,是一种能够同时求解其他各运动副运动量的解法。
所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一个静平台1、一个动平台2、两套主动机构和一套被动机构3,所述静平台1与动平台2通过所述主动机构和被动机构3进行机械连接:所述被动机构3一端与所述静平台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平台2通过运动副连接;所述主动机构一端与所述静平台1通过运动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平台2通过运动副连接;共组成两条闭环传动链。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简图,并确定各运动副关节轴线;
步骤S2:根据各关节机构运动学关系,定义连杆坐标系,并确定各关节的运动学参数;
步骤S3:计算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列出其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步骤S4:沿动平台2-被动机构3-静平台1-主动机构-动平台2的闭环传动链,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其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步骤S5:由动平台2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其关于动平台2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表达式;
步骤S6:联立步骤S4和步骤S5的表达式,得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在已知动平台2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1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
步骤S7:将步骤S6中计算得到的主动机构与静平台1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代入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和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完成逆运动学求解。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实施例1的优选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一类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静平台1,动平台2和被动机构3,被动机构3一端与静平台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动平台2通过运动副连接,此处运动副为虎克铰。S1-P1-Q1和S2-P2-Q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其中S1和S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与静平台1连接的运动副,此处为铰链;P1和P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此处为铰链;Q1和Q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连接的运动副,此处为球铰;第一驱动装置4为S1-P1-Q1主动机构的驱动组件,第二驱动装置5为S2-P2-Q2主动机构的驱动组件,此处第一驱动装置4和第二驱动装置5为直线移动副;固定参考坐标系与静平台1和被动机构3固连,其原点在虎克铰的回转中心,*轴沿偏转方向,y轴沿俯仰方向,z轴沿被动机构3轴向。动平台2相对于静平台1的位姿由与动平台2固连的动坐标系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姿表示,在初始位置,该动坐标系与固定参考坐标系重合。
本发明所述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简图,并确定各运动副关节轴线,如图1所示。
步骤S2:根据各关节机构运动学关系,定义连杆坐标系,并确定各关节的运动学参数。
表1
步骤S3:计算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列出其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根据表1所示的D-H运动学参数,计算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如下:
步骤S4:沿动平台2-被动机构3-静平台1-主动机构-动平台2的闭环传动链,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其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分别按下式计算:
其中,Q1和Q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
步骤S5:由动平台2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其关于动平台2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表达式。
设当前动平台2相对于静平台1的俯仰角为β,偏转角为γ,则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2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的表达式分别按下式计算:
其中,cβ和cγ分别表示cosβ和cosγ;sβ和sγ分别表示sinβ和sinγ;Q1和Q2的初始坐标为当β=0且γ=0时的坐标,分别为:
步骤S6:联立步骤S4和步骤S5的表达式,得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在已知动平台2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1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
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1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分别按下式计算:
其中,Atan2(x,y)为双参数反正切函数。
步骤S7:将步骤S6中计算得到的主动机构与静平台1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代入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和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完成逆运动学求解。
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分别按下式计算:
两个主动机构中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分别按下式计算: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4)
1.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简图,并确定各运动副关节轴线;
步骤S2:根据各关节机构运动学关系,定义连杆坐标系,并确定各关节的运动学参数;
步骤S3:计算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列出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步骤S4:沿动平台-被动机构-静平台-主动机构-动平台的闭环传动链,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步骤S5:由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表达式;
步骤S6:联立步骤S4和步骤S5的表达式,得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在已知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
步骤S7:将步骤S6中计算得到的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代入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和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完成逆运动学求解;
所述步骤S1中,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一个静平台、一个动平台、两套主动机构和一套被动机构,所述静平台与动平台通过所述主动机构和被动机构进行机械连接;
所述步骤S4中,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Q1和Q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S1和S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的运动副;P1和P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内部的运动副;d1和d2分别为两套主动机构的驱动装置的运动量;与分别表示各运动副转角的余弦值;与分别表示各运动副转角的正弦值;aOS、aSP和dOS为运动学常量;
所述步骤S5中,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动平台姿态角的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β为所述动平台相对于所述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俯仰角;γ为所述动平台相对于所述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偏转角;cβ和cγ分别表示cosβ和cosγ;sβ和sγ分别表示sinβ和sinγ;Q1和Q2的初始坐标为当β=0且γ=0时的坐标,分别为:
所述步骤S6中,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分别为:
其中,Atan2(x,y)为双参数反正切函数;
所述步骤S7中,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分别为:
所述步骤S7中,两个主动机构中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分别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机构一端与所述静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平台通过运动副连接;两套所述主动机构一端均与所述静平台通过运动副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动平台通过运动副连接,共组成两条闭环传动链。
3.一种二自由度并联平台逆运动学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模块:
模块M1:建立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简图,并确定各运动副关节轴线;
模块M2:根据各关节机构运动学关系,定义连杆坐标系,并确定各关节的运动学参数;
模块M3:计算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列出各相邻连杆坐标系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模块M4:沿动平台-被动机构-静平台-主动机构-动平台的闭环传动链,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运动学参数的表达式;
模块M5:由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分别计算两套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列出主动机构与动平台的连接点在固定参考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关于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表达式;
模块M6:联立模块M4和模块M5的表达式,得到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在已知动平台相对于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姿态角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
模块M7:将模块M6中计算得到的主动机构与静平台连接处运动副的转角代入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分别计算两个主动机构内部运动副的转角和驱动装置的运动量,完成逆运动学求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自由度并联平台逆运动学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1中,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一个静平台、一个动平台、两套主动机构和一套被动机构,所述静平台与动平台通过所述主动机构和被动机构进行机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91224.7A CN113255111B (zh) | 2021-05-06 | 2021-05-06 |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91224.7A CN113255111B (zh) | 2021-05-06 | 2021-05-06 |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55111A CN113255111A (zh) | 2021-08-13 |
CN113255111B true CN113255111B (zh) | 2022-09-13 |
Family
ID=7722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91224.7A Active CN113255111B (zh) | 2021-05-06 | 2021-05-06 |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551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66052B (zh) * | 2022-12-20 | 2023-10-31 | 奥莱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平动一转动三自由度平台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8135A (zh) * | 2016-05-18 | 2016-08-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结构参数和工作空间可变的五自由度并联机构 |
CN112084576A (zh) * | 2020-08-17 | 2020-12-15 | 盐城工学院 | 车载机械臂运动学建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29478A (zh) * | 2016-04-22 | 2016-07-06 | 扬州大学 |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运动学正反解算法 |
CN107589934B (zh) * | 2017-07-24 | 2020-04-07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关节型机械臂逆运动学解析解的求取方法 |
CN112405497B (zh) * | 2020-09-17 | 2022-07-1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被动补偿的混联机构系统及其运动分解方法 |
-
2021
- 2021-05-06 CN CN202110491224.7A patent/CN1132551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8135A (zh) * | 2016-05-18 | 2016-08-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结构参数和工作空间可变的五自由度并联机构 |
CN112084576A (zh) * | 2020-08-17 | 2020-12-15 | 盐城工学院 | 车载机械臂运动学建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55111A (zh) | 2021-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a et al. |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fuzzy-logic-based static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tendon-driven continuum robots | |
CN110186661B (zh) | 含up副支链的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求解方法 | |
CN113510690A (zh) | 四自由度串联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 |
CN113580148B (zh) | 基于等效运动链的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 | |
CN113255111B (zh) |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和系统 | |
CN108406769A (zh) | 串联机器人的关节旋转角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7186753B (zh) | 工业机器人性能测试的工作空间确定方法 | |
Fang et al. |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SCARA robot kinemat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 |
Liu et al. | Research on kinemat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UR robot | |
Shao et al. | Driving force analysis for the secondary adjustable system in FAST | |
Blaise et al. | Kinematic characterisation of hexapods for industry | |
CN116330267A (zh) |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腕部奇异点计算的控制方法 | |
Sanjuan et al. | Closed form solution for direct and inverse kinematics of a US-RS-RPS 2-DOF parallel robot | |
Sokolov et al. | Kinematics of a 3-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with an RPS joint structure | |
Lee et al. |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Stewart platform using small workspace characteristics | |
Xie et al. | A wrist-inspired suspended tubercle-type tensegrity joint with variable stiffness capacity | |
CN117325143A (zh) | 一种冗余机械臂奇异位型下运动学优化方法 | |
Ghobakhloo et al. | Adaptive-robust control of the Stewart-Gough platform as a six DOF parallel robot | |
Liu et al. | Design and kinematics analysis of UPR-UPU-UR parallel vector propulsion mechanism for underwater vehicles | |
CN110919651A (zh) | 一种减少机器人关节结构误差对其精度影响的方法 | |
CN114102595B (zh) | 一种机器人标定方法、标定组件及存储介质 | |
Zhang et al. | Kinematics decoupling analysis of a hyper-redundant manipulator driven by cables | |
Lu et al. | Mechanism Design and Gait Analysis of A Hexapod Robot | |
CN115648185A (zh) | 一种高精度大负载冗余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 |
Castrillón-Restrepo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parametric cable driven planar robo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