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1658A -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1658A
CN113251658A CN202010088813.6A CN202010088813A CN113251658A CN 113251658 A CN113251658 A CN 113251658A CN 202010088813 A CN202010088813 A CN 202010088813A CN 113251658 A CN113251658 A CN 113251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pump
control method
compressor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88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1658B (zh
Inventor
康乐
魏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88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1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1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1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1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1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机组和水箱,热泵机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压缩机、蒸发器和风机,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浴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水箱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流量的水流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长T1后,先启动风机,并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再启动压缩机。通过热泵机组对浴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以实现智能控制调节室内的湿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性。

Description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热水器通常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热泵热水器,而热泵热水器因其能效高,因此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热泵热水器通常包括热泵机组和水箱,热泵机组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压缩机、蒸发器和风机,而水箱通常包括箱壳、内胆和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和冷凝器连接在一起形成冷媒回路。在使用时,热泵机组与室外的空气进行换热以加热水箱中的水供用户使用。
但是,在冬季环境下,用户在洗浴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使用热水,使得浴室中湿度非常大,一方面雾气将遮盖浴室中的镜子而影响用户使用,另一方面用户擦干身体后体感湿度过大也使得用户体感较差。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用户体验性好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通过热泵机组对浴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以降低浴室内的湿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机组和水箱,热泵机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压缩机、蒸发器和风机,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浴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水箱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流量的水流传感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长T1后,先启动风机,并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再启动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风机将浴室中的空气经由进风口吸入到外壳中,空气经蒸发器冷凝处理后经由出风口输送至浴室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小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后,关停压缩机;其中,R1大于R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时,则关停压缩机和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后,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则压缩机和风机继续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后,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则关停压缩机和风机。
进一步的,热泵机组还设置有用于对经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启动电加热器以对经蒸发器冷凝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时,启动电加热器并关停压缩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值t2且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再启动压缩机并关停电加热器;其中,t1小于t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并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值t2时,则同时启动电加热器和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设定时间段内,启动压缩机和风机,风机将浴室中的空气经由进风口吸入到外壳中,空气与蒸发器换热后经由出风口输送至浴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外壳上设置用于连通浴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用户洗浴过程中,热泵机组启动,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能够对进入到外壳中的空气进行冷凝处理,使得从外壳输出到浴室内的空气的湿度显著降低,以达到除湿的目的,这样,便可以减轻浴室内的雾气含量,同时,也可以在用户洗浴完后,有效地的降低用户的体感湿度,提高了用户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除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热泵机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爆炸图之一;
图7为图5中的局部爆炸图之二;
图8为图5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另一实施例中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热泵机组的剖视图之一;
图11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热泵机组的剖视图之二;
图12为图11中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图11为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热泵机组的剖视图之三;
图15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导风罩的爆炸图;
图16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基座与导风罩的组装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热泵热水器一实施例中蒸发器与电加热器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通常包括热泵机组100和水箱200。热泵机组100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中的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和风机,水箱200则包括外壳(未图示)、内胆201和冷凝器202。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和冷凝器202连接形成冷媒循环流路,利用热泵的原理来对内胆201中的水加热处理。如上为常规热泵热水器的基本配置,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用户在洗浴过程中,在浴室内随着洗浴时间的增长,浴室内的湿度会逐渐增高。尤其在冬季环境下,洗浴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使用热水,使得浴室内充满的雾气,一方面用户的体感湿度较高,另一方面也影响浴室中相关设备(镜子)的使用。
为此,为了实现对浴室进行除湿处理,以调节浴室的湿度,并提高用户体验性。则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浴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水箱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流量的水流传感器。
具体控制方法包括: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长T1后,先启动风机,并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再启动压缩机。
用户在洗浴时,刚开始洗浴时,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用户一直用水。由此,热泵热水器则根据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流动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长T1后,判断用户处于洗浴状态。这样,便可以避免用户在平时洗手等短时间用热水时,出现错误的执行余热回收的操作。
用户在洗浴过程中,风机启动,以使得浴室中的空气循环流入到外壳中。同时,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进风的空气湿度。用户在洗浴一定时间后,由于使用了大量的热水,使得浴室内的湿度上升,此时,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启动压缩机。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蒸发器能够对进入到外壳中的空气进行冷凝,使得空气中含的水分冷凝附着在蒸发器的表面,而空气经由蒸发器处理后变为干燥的空气重新输送至浴室中。空气在浴室和外壳之间循环流动后,便可以达到调节浴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而蒸发器上附着的冷凝水最终可以通过蒸发器底部的接水盘收集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与此同时,从浴室输送到外壳中的空气一方面湿度较大,另一方面空气的温度较高。这样,使得蒸发器能够获得更多的热量。相比于蒸发器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而言,蒸发器中冷媒与浴室输出的空气的温差更大,进而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实现利用浴室的余热或废热以有效地提高能效并降低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有效的提高用户体验性,则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
执行步骤S101、通过水流传感器判断水箱是否有热水流出且热水持续流出的时间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时长T1,以通过步骤S101来判断用户是否开始洗浴。
在通过步骤S101检测热水持续流出的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长T1后,判断用户开始洗浴。
执行步骤S102、先启动热泵机组中的风机。具体的,在风机的作用下,使得浴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入到热泵机组的外壳中。
而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湿度的湿度传感器,经过步骤S102使得空气流入到外壳中后。
执行步骤S103、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外壳中的空气的湿度,并在检测到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则判断浴室内的湿度过高,需要进行空气除湿处理。
在通过步骤103判断需要进行空气除湿处理,执行步骤S104、启动压缩机。具体的,压缩机启动后,外壳中的蒸发器处于制冷的状态,蒸发器能够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以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这样,使得从出风口进入到浴室内的空气湿度较低,以实现调节浴室内的空气湿度。
进一步的,在洗浴过程中,热泵机组启动后,浴室内空气的湿度会逐渐变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05、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小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后;执行步骤S106、关停压缩机;其中,R1大于R2。具体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小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后,压缩机停止运行,蒸发器将不再对空气进行冷凝除湿操作。但是,风机将继续运转,以通过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空气的湿度。
而随着用户持续使用热水,浴室的湿度会逐渐升高,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再次超过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则再次启动压缩机。
优选实施例中,由于蒸发器在冷凝除湿过程中,同时会吸收空气的热量,使得输送回浴室中的空气降温,为了避免浴室温度过度降温。则热泵机组还设置有用于对经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启动电加热器以对经蒸发器冷凝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加热。电加热器启动后,能够补偿空气经蒸发器换热后的温降,以减小浴室内的温度下降过低并同时满足除湿的要求。
进一步的,为了准确的控制电加热器运行,则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时,启动电加热器并关停压缩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值t2且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再启动压缩机并关停电加热器;其中,t1小于t2。
具体的,在进风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时,则说明浴室内的温度较低,此时,启动电加热器来加热输入到浴室内的空气,并关停压缩机,以暂停蒸发器进行冷凝除湿操作。而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进风温度回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值t2时,如果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则重新启动压缩机并关停电加热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并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值t2时,则同时启动电加热器和压缩机。具体的,为了保证空气除湿的正常进行,同时减弱除湿过程中对浴室内的温度波动影响,则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并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值t2的情况下,同时启动电加热器和压缩机。压缩机运行使得蒸发器进行冷凝除湿,而电加热器将辅助加热经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以减小浴室内的温度波动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用户洗浴完后,浴室内的湿度相比于室内的其他房屋的湿度依然较高,为此,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07、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后,判断无水流动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以判断用户是否完成洗浴。
在通过步骤S107判断用户洗浴完后,则执行步骤S108、关停风机和压缩机。具体的,用户洗浴完后,利用断水后的T2时长,通过蒸发器对浴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同时,在除湿过程中,蒸发器利用浴室内的空气余热来换热效率,以提高水箱中水的加热效率。
同时,用户洗浴完后,在热泵机组运行的作用下,浴室内的温度逐渐降低,使得浴室内外的温差减小。这样,用户走出浴室后,可以有效的减小因温差过大而出现用户体感不适的程度。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后,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则压缩机和风机继续运转。在通过步骤S107判断用户洗浴完后,如果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则可以延长热泵机组的运行时间,以通过热泵机组对浴室进行更为有效地除湿处理。而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则关停压缩机和风机。
实施例二,在冬季环境下,室内通常有集中供热,而在夜晚用户入睡后,针对除卧式等其他房间,用户将不再使用。还以浴室为例,以用户设定晚上10点至凌晨5点为设定时间段,则热泵热水器在该设定时间段内,启动热泵机组,风机将浴室中的空气经由进风口吸入到外壳中,空气与蒸发器换热后经由出风口输送至浴室,以实现利用室内的热量来加热水箱中的水。
如图2所示,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01、在设定时间段内,先启动风机。
步骤S202,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外壳中的空气的温度,并在检测到进风温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值t3后,判断可以进行余热利用。
步骤203、启动压缩机。具体的,压缩机启动后,蒸发器将与浴室输出的热空气进行换热,以利用浴室内的热量来高效地加热水箱中的水。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热泵机组启动后,浴室的温度会逐渐降低,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204、在启动压缩机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进风温度,并判断进风温度是否小于第四设定温度值t4;其中,t3大于t4。热泵机组启动后,会持续对浴室中的空气进行制冷操作,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进风温度低于第四设定温度值t4时,则需要停止对浴室的空气进行制冷操作,以避免浴室温度降温过低。
在通过步骤S204检测到进风温度低于第四设定温度值t4后,则执行步骤205、关停压缩机。具体的,关停压缩机后,蒸发器将暂停对进入到外壳中的空气进行制冷操作,这样,便不会对浴室继续降温。而在集中供暖的作用下,浴室内的温度将逐渐回升。压缩机停止运行的过程中,风机依然在持续运转或间断性的运转,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来检测进风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再次超过第三设定温度值t3后,则再次启动压缩机。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06、在设定时间段内,若水箱中的水温达到设定水温值,则执行步骤S207、关停风机和压缩机。
实施例三、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热泵热水器能够满足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的要求,则热泵机组100可以采用吊挂安装的方式固定在室内的屋顶上(例如:安装在浴室的吊顶上方)。对于水箱200则采用常规的安装方式放置在用户家中使用。
对于热泵机组100为了满足吊挂隐藏安装的要求,则需要针对其内部相关部件的布局、整体设备的吊挂安装以及空气循环流动的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具体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5-图17所示,热泵机组,包括:基座1、压缩机2、蒸发器3、风机4和罩壳7。罩壳7安装在基座1上组成外壳,基座1为了满足吊挂安装的要求,则在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吊挂安装的安装部10;蒸发器3设置在基座1上;风机4用于驱动气流经由蒸发器3进行换热。
由于热泵机组吊挂在屋顶安装,为了确保蒸发器3能够高效的换热,针对用于蒸发器3进行换热的空气源,则可以采用室内的空气也可以采用室外的空气,如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一、采用室内空气作为蒸发器3进行换热的空气源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则基座1上设置有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风机4用于驱动空气经由进风口1001进入所述安装腔体中并经由蒸发器3换热后从出风口1002输出。在实际使用时,热泵机组吊挂安装后,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由于布置在基座1上,从而可以直接与室内的进行空气交换。以在洗浴室安装热泵机组为例,其中,洗浴室的吊顶在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下方不安装吊顶扣板,以露出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外露的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便可以直接与洗浴室进行空气交换流动。具体为:在风机4的作用下,洗浴室内的空气经由进风口1001进入到热泵机组形成的安装腔体中,空气经由蒸发器3换热后,再经由出风口1002输出至洗浴室。具体空气流动路径参考图10中的虚线箭头所示。
在某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设置在基座1的下表面,进风口1001位于蒸发器3的进风侧,出风口1002位于蒸发器3的出风侧。将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直接布置在基座的下表面,更有利于安装腔体与洗浴室之间空气顺畅的循环流动。而为了减小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之间的气流相互影响,则基座1上形成凹陷的接水盘14,并将接水盘14布置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之间,以利用接水盘14来间隔开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
作为优选实施例,为了提高蒸发器3的换热效率,则热泵机组还包括导风罩8,导风罩8设置在基座1的另一端部,导风罩8遮盖在蒸发器3的出风侧并用于引导经蒸发器3换热后的气流向外输出。具体的,在风机4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所述安装腔体中并与蒸发器3换热,换热后的气流进入到导风罩8中,以通过导风罩8向外输出换热后的空气。而导风罩8位于蒸发器3的出风侧布置,通过导风罩8能够较好地引导换热后的气流输出至安装腔体的外部,进而避免换热后的气流继续留在安装腔体中而发生重复与蒸发器3换热的现象,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提高蒸发器3的换热效率。
导风罩8设置在基座1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体中,导风罩8遮盖在蒸发器3的出风侧,以使得导风罩8和蒸发器3之间形成出风腔体;出风口1002与所述出风腔体连通,进风口1001连通所述安装腔体。
二、采用室外空气作为蒸发器3进行换热的空气源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热泵机组还包括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进风通道91连通所述安装腔体,出风通道92连通所述出风腔体。具体的,在实际安装时,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分别与室外侧连通,室外空气通过进风通道91进入到安装腔体中,空气与蒸发器3换热后,再经由出风通道92输出至室外。具体空气流动路径参考图9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同样的,由于换热后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通道92顺畅的输出至室外而不会集聚在安装腔体中,避免换热后的气流继续留在安装腔体中而发生重复与蒸发器3换热的现象,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提高蒸发器3的换热效率。
作为优选实施例,基座1上同样配置有导风罩8,以通过罩壳7与蒸发器3配合形成出风腔体。有关导风罩8的功能作用参考上述采用室内空气作为空气源的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组装,如图6和图11所示,则罩壳7上设置有安装口72,安装口72连接有通风管9,通风管9中形成有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进风通道91连通所述安装腔体,出风通道92连通所述出风腔体。通风管9用于连通室外,以引入室外空气进入到安装腔体中,并将换热后的空气输出至室外。而在通风管9中集成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更方便现场操作人员快速组装。
其中,通风管9中设置有隔板93,隔板93将通风管9分隔为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如图12所示,隔板93设置有延伸至通风管9外部的延伸板931,利用延伸板931可以在通风管9的外端部区域将进出风隔离开,以减少热泵机组外侧的进出风相互干扰。优选为,延伸板931偏向出风通道92侧弯曲延伸,这样,便可以通过弯曲的延伸板931引导从出风通道92输出的换热后的空气远离进风通道91输出。或者,如图13所示,进风通道91的外端口与出风通道92的外端口背离设置,这样,也可以减小或避免外侧的进出风相互干扰。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出风通道92能够与出风腔体可靠的连通,则基座1上设置有辅助出风口1003,辅助出风口1003与所述出风腔体连通;出风通道92位于进风通道91的下方,出风通道92与辅助出风口1003连接,隔板93抵靠在基座1的侧部。具体的,在基座1的侧壁配置辅助出风口1003,以通过辅助出风口1003将出风通道92与出风腔体相互连通。同时,由于隔板93抵靠基座1的侧部,有可以避免从辅助出风口1003输出的气流泄露至进风通道91处,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导风罩8与进风通道91相对的表面设置为弧形的导风面80,导风面80沿进风通道91的出风方向倾斜朝上延伸至蒸发器3的上边缘,这样,便可以引导从进风通道91引入的空气经由导风面80导向越过蒸发器3,从而使得进入到安装腔体中的空气能够顺畅的从蒸发器3的进风侧穿过蒸发器3进行换热,以减小风速提高风循环效率,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三、根据需要采用室内或室外空气作为蒸发器3进行换热的空气源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一方面需要在基座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进风或出风的通风口(未标记),以满足室内空气循环流动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配置通风管9来满足与室外空气换热的要求。同时,为了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空气源进行换热,热泵机组还包括切换组件16,切换组件16用于选择性的切换所述通风口或通风管9与所述安装腔体连通。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切换组件16来切换通风口或通风管9与安装腔体连通,以实现根据需要切换使用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源。其中,通风口通常包括布置在基座1底部的进风口1001和出风口1002,而通风管9可以配置有两根,一根用于进风,另一根用于出风,而为了方便组装,也可以在一根通风管9中通过隔板93分隔形成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
其中,针对切换组件16表现实体有多种形式,例如:切换组件16可以为分别设置在进风口1001、出风口1002、以及通风管9中的风门,通过控制风门开关,以实现切换使用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源的功能。
作为优选实施例,则采用在通风管9中形成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并且,通风管9位于所述蒸发器3的出风侧。而切换组件16包括:第一挡板161和第二挡板162。其中,第一挡板161可转动的安装在基座1上并用于选择性的遮挡住出风口1002或出风通道92的进口;第二挡板162可转动的安装在基座1上并用于开关进风口1001。具体的,第一挡板161能够在基座1上转动以切换遮蔽出风口1002或出风通道92的进口,进而实现控制换热后的空气选择出风口1002或出风通道92输出至安装腔体的外部。
而对于进入到安装腔体中的空气,则仅需要控制第二挡板162开关进风口1001,便可以满足切换空气源的要求。具体为:由于通风管9远离蒸发器3的进风侧,而进风口1001位于蒸发器3的进风侧。当需要切换使用室内空气作为空气源时 ,则第二挡板162转动打开进风口1001,在风机4的作用下,由于进风口1001比邻蒸发器3,则使得室内的空气能够快速的吸入到所述安装腔体中并经由蒸发器3进行换热。而当需要使用室外空气作为空气源时,则转动第二挡板162关闭进风口1001,此时,风机4启动,便可以通过进风通道91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安装腔体中。
通过配置第一挡板161和第二挡板162,便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方便可靠的切换空气源,一方面有效地简化切换组件16的结构形式,另一方面更有利于简化控制过程,热泵机组运行更加可靠。
另外,为了驱动第一挡板161和第二挡板162转动,则可以针对第一挡板161和第二挡板162分别配置有驱动电机163来转动动力。
而为了有效地降低热泵机组的整体高度,则压缩机2横向布置并安装在基座1上;风机4和蒸发器3位于压缩机2的同一侧。
具体的,热泵机组中的压缩机2横向布置并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这样,便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缩机2占用的高度空间,以有效地降低热泵机组的整体高度。同时,风机4和蒸发器3位于压缩机2的同一侧,以使得风机4主要对蒸发器3进行吹风或吸风,以减小风机4的整体尺寸,避免风机4造成热泵机组高度尺寸的增加。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的安装压缩机2,如图8所示,基座1的一端部设置有安装平台11,压缩机2设置在安装平台11上。具体的,压缩机2横向安装固定在安装平台11上,安装平台11位于基座1的一端部,以使得压缩机2布置在基座1的对应端部位置。优选地,为了减少压缩机2运行所产生的振动影响,则安装平台1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2,安装支架12与安装平台11之间还设置减振垫13,压缩机2安装在安装支架12上。
其中,对于安装支架12,为了能够与减振垫13配合起到更好的减振效果,则安装平台11上设置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安装支架12,安装支架12具有固定部121和分布在固定部121两侧的翘起部122,固定部121固定在安装平台11上,翘起部122与安装平台11之间设置有减振垫13;其中,压缩机2固定在翘起部122上。具体的,安装支架12通常采用钣金件加工而言,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压缩机2安装在翘起部122上,翘起部122底部压在减振垫13上,这样,利用安装支架12自身弹性并配合减振垫13弹性,能够更好的对压缩机2起到减振的效果。同时,在某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基座1的结构强度以安装固定压缩机2,安装平台1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条交错布置的加强筋111。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蒸发器3并满足设备整体高度的要求,基座1的另一端部形成接水盘14,蒸发器3设置在接水盘14的上方。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蒸发器3用于蒸发换热,因此在蒸发器3的表面将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受重力作用将流入到蒸发器3下方的接水盘14中。接水盘14配置有排水管141,并利用排水管141排到外部。其中,基座1上形成朝下凹陷的接水盘14,并使得蒸发器3设置在接水盘14中,这样,便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蒸发器3在基座1上的安装高度,从而可以采用更大尺寸的蒸发器3以提高换热效率。
作为优选实施例,为了在高度不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蒸发器3的换热能力,则所述换热的长度尺寸大于蒸发器3的高度尺寸,以使得蒸发器3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分布,充分利用基座1的长度方向来增大蒸发器3的换热面积。
如图9所示,由于热泵机组吊挂安装在室内的屋顶上,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后期维修电控器件,则对于基座1而言,基座1的上表面形成上安装面,基座1的下表面形成下安装面。其中,压缩机2、蒸发器3和风机4则安装在基座1的上安装面上;而对于用于控制热泵机组运行的电控板5而言,电控板5安装在基座1的下安装面上。
在将热泵机组吊挂安装后,由于电控板5安装在基座1的下安装面上,当需要维修电控板5时,则仅需要打开吊顶在基座1的下部对电控板5进行维修。其中,对于电控板5的具体配置,可以参考常规热泵机组中的控制电路板,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作为优选实施例,基座1的下安装面上形成安装槽15,电控板5设置在安装槽15中;基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关安装槽15的盖板(未图示)。具体的,通过在基座1的下安装面上形成安装槽15,以方便安装固定电控板5,以使得电控板5嵌在基座1中。同时,通过盖板遮盖住安装槽15,又能够对电控板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压缩机2设置在安装槽15上部的位置,这样,更方便电控板5与顶部的压缩机2之间进行布线。而对于加强筋111而言,其形成在安装槽15中,电控板5被加强筋111支撑起,一方面方便将电控板5通过螺钉固定在加强筋111上,另一方面,加强筋111将电控板5支撑住,加强筋111还有利于电控板5散发所释放的热量,以确保电控板可靠的运行。
由于热泵机组需要吊挂安装在室内的屋顶,而在热泵机组运行过程中,压缩机2或风机4产生的振动容易传递到屋顶墙壁而造成严重的噪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则如图5所示,基座1通过悬挂杆6吊挂安装在室内的屋顶,悬挂杆6与安装部10连接;并且,悬挂杆6的下端部和安装部10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减振件60。
具体的,热泵机组通过悬挂杆6吊装在屋顶上后,弹性减振件60夹在悬挂杆6的下端部和安装部10之间。这样,在热泵机组运行过程中,压缩机2或风机4产生的振动大部分被弹性减振件60吸收掉,从而减少或避免振动经由悬挂杆6传递到屋顶,进而减轻热泵机组振动对室内建筑物造成的振动和噪音影响,以提高用户体验性。针对弹性减振件60其表现主体可以为套在悬挂杆6上的弹簧;或者,弹性减振件60可以为套在悬挂杆6上的橡胶套。
其中,安装部10的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吊耳的方式,这样,安装部10的上部便形成有插孔(未标记),悬挂杆6的下端部插在所述插孔中。具体的,可以在基座1的周圈根据需要配置多个安装部10,而图3中则是在基座1四角位置处分别配置有安装部10,悬挂杆6的下端部插在所述插孔中以吊挂基座1,而悬挂杆6的上端部则固定安装在屋顶上。
另外,安装部10的上部设置有上翻边结构(未标记),所述上翻边结构上开设有所述插孔。通过上翻边结构能够使得安装部10抵靠在弹性减振件60上,以增大接触面积,以更加稳固可靠的安装。
在某一实施例中,悬挂杆6的下部设置有螺纹,悬挂杆6的下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1,调节螺母61位于所述上翻边结构的下方,弹性减振件60夹在调节螺母61和所述上翻边结构之间。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通过转动调节螺母61以调整其在悬挂杆6上的高度位置,以实现调节基座1的安装位置,进而方便操作人员现场高效地安装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悬挂杆6的上部设置有螺纹,悬挂杆6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62;悬挂杆6的上端部形成锥头螺栓,悬挂杆6上套有胀管63,胀管63位于紧固螺母62的上方。具体的,悬挂杆6的上端部、紧固螺母62和胀管63组成膨胀螺栓结构,进而可以将悬挂杆6直接固定安装在屋顶的混凝土中,而无需额外借助其他安装功能件,简化安装过程,并降低了安装成本。
如图6所示,为了降低压缩机2和风机4运行产生的噪音对用户造成的不良影响。则基座1上还设置有罩壳7,罩壳7安装在基座1上并遮盖住压缩机2、蒸发器3和风机4。具体的,罩壳7与基座1之间形成安装腔体,压缩机2、蒸发器3和风机4均位于相对封闭的安装腔体中。这样,压缩机2和风机4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则有效的被罩壳7限制向外传输,以起到降低运行噪音的作用。优选地,罩壳7则采用具有隔音功能的罩体,例如:可以在罩壳7中配置隔音棉以起到更好隔音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由于压缩机2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更大,为此,在安装腔体中还设置有辅助隔音罩21来遮盖住压缩机2。具体的,辅助隔音罩21被罩在罩壳7中,压缩机2产生的噪音先被辅助隔音罩21进行隔音处理,再进一步的通过罩壳7进行隔音处理,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噪音对用户的影响。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罩壳7上设置有朝向基座1方向延伸的凹陷结构71,压缩机2位于凹陷结构71的一侧,蒸发器3和风机4位于凹陷结构71的另一侧。具体的,凹陷结构71使得罩壳7包裹辅助隔音罩21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并且,由于凹陷结构71能够将压缩机2与蒸发器3和风机4间隔开,风机4产生的气流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蒸发器3进行换热处理,减少气流流到基座1安装压缩机2的端部,以提高气流的换热效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而对于风机4的安装位置,则可以根据需要将风机4布置在蒸发器3的进风侧或蒸发器3的出风侧。而针对风机4的具体类型,如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风机4可以采用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贯流风轮设置在所述出风腔体中。而为了满足贯流风机的安装要求,则针对基座1上设置导风罩8进行对应的改进,即在导风罩8的两端部设置有轴孔(未标记),所述贯流风轮的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轴孔中;导风罩8的一端部还设置有贯流电机(未标记),所述贯流电机与所述贯流风轮的转轴连接。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热泵机组吊挂安装在室内屋顶上,当风机4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为了降低维修难度,如图15所示,则导风罩8采用分体结构,即包括: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第一罩体8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圆缺口810,第二罩体82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半圆缺口820;其中,位于同一端部的第一半圆缺口810与第二半圆缺口820对接在一起形成所述轴孔。在工厂组装阶段,将贯流风轮设置在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之间,然后,将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组装在一起,便可以完成风机4的组装。而在后期维修时,则仅需要拆卸下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便可以将贯流风轮取出维修更换。
对于第一罩体81而言,其包括:两个第一端板811和导风板812,第一端板81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半圆缺口810,导风板812呈弧形板结构并设置在两个第一端板811之间;而第二罩体82包括:两个第二端板821和连接件822,第一端板811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半圆缺口820,连接件822设置在两个第二端板821之间;其中,位于同一端部的第一端板811与第二端板821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二端板821贴靠在蒸发器3的端部,导风板812贴靠在蒸发器3的上部边缘。具体的,导风板812的外表面将对应的形成导风面80,以引导从外接空气流向蒸发器3。
而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快速的将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组装在一起,第一端板811的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定位板8111,所述第二端部的边缘设置有定位卡槽8121,定位板8111插在定位卡槽8121中,从而可以通过定位板8111和定位卡槽8121相互配合预装定位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
同时,第一端板811的边缘设置有定位凸块8112,第一端板811的边缘设置有定位缺口8212,定位凸块8112设置在定位缺口8212中。定位凸块8112位于定位板8111的下方并分布在第一半圆缺口810的两侧,在组装时,第二罩体82通过定位卡槽8121与定位板8111配合挂在第一罩体81上,然后,下部则通过定位凸块8112与定位缺口8212配合进行定位,最后,再通过螺钉将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连接固定。第一罩体81和第二罩体82之间仅需要两侧分别布置一螺钉即可完成组装,提高组装效率。
更重要的是,由于定位卡槽8121与定位板8111配合能够在轴孔的上部提供结构限位,并配合底部的定位凸块8112和定位缺口8212进行底部支撑,确保第一半圆缺口810与第二半圆缺口820能够更加可靠性的安装风机4。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连接件822可以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靠在接水盘14的上边缘,利用所述连接板与接水盘14的边缘配合实现增强出风腔体的气密性。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以有效地增大所述连接板与接水盘14的上边缘的接触面积,
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风机4可以采用轴流风机,对于采用轴流风机的情况下,为了确保风机4能够产生足够的风量来与蒸发器3进行换热,则可以沿蒸发器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多个轴流风机,一方面满足风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高度设计的要求。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机贴靠在蒸发器3的进风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热泵机组还可以增加相关部件以扩充其功能,例如:对于热泵机组安装在洗浴室的情况下,则可以将浴霸的功能集成在热泵机组中。具体为:如图17所示,热泵机组还包括:电加热器31,电加热器31用于加热流向出风口1002的气流;而相对应的,出风口1002布置在基座1的下表面以实现向室内出风。具体的,当用户洗浴过程中,则压缩机2停止运行,电加热器31和风机4通电运行,以使得被加热的空气经由出风口1002进入到室内,以实现浴霸加热的功能。
其中,出风口1002位于蒸发器3的出风侧,电加热器31也布置在蒸发器3的出风侧并位于出风口1002的上方。这样,空气先经由电加热器31加热后,再从下方的出风口1002输出。另外,对于配置有导风罩8的情况下,则优选地,将电加热器31设置在所述出风腔体中,以利用所述出风腔体相对封闭的空间来高效的加热空气,提高制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组装,可以将电加热器31安装在蒸发器3上。相对应的,蒸发器3上设置有安装座32,电加热器31上设置在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蒸发器3的管板上,以通过安装座32方便可靠的安装固定电加热器31。为了准确的控制加热温度,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加热器31加热温度的温控器33,温控器33能够检测电加热器31的加热温度。
而针对电加热器31的表现实体,电加热器31可以包括多片电加热片,相邻两片所述电加热片之间形成加热区。或者,电加热器31为电加热管。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丰富使用功能,则基座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照明灯(未图示)。照明灯可以布置在基座1的下表面并位于接水盘14的下方区域,以满足室内照明的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机组和水箱,热泵机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压缩机、蒸发器和风机,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浴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水箱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流量的水流传感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长T1后,先启动风机,并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再启动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风机将浴室中的空气经由进风口吸入到外壳中,空气经蒸发器冷凝处理后经由出风口输送至浴室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小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后,关停压缩机;其中,R1大于R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时,则关停压缩机和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后,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则压缩机和风机继续运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无水流动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长T2后,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湿度值R2,则关停压缩机和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热泵机组还设置有用于对经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启动电加热器以对经蒸发器冷凝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进风口进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时,启动电加热器并关停压缩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值t2且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值R1后,再启动压缩机并关停电加热器;其中,t1小于t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进风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值t1并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值t2时,则同时启动电加热器和压缩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设定时间段内,启动压缩机和风机,风机将浴室中的空气经由进风口吸入到外壳中,空气与蒸发器换热后经由出风口输送至浴室。
CN202010088813.6A 2020-02-12 2020-02-12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251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8813.6A CN113251658B (zh) 2020-02-12 2020-02-12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8813.6A CN113251658B (zh) 2020-02-12 2020-02-12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1658A true CN113251658A (zh) 2021-08-13
CN113251658B CN113251658B (zh) 2022-11-15

Family

ID=7721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8813.6A Active CN113251658B (zh) 2020-02-12 2020-02-12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16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806A (zh) * 2021-12-15 2022-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9296A (zh) * 2007-11-28 2008-04-30 广东工业大学 带除湿功能的热泵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42678A (zh) * 2009-10-21 2011-05-0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室内整体式壁挂型除湿热泵热水器
CN107514719A (zh) * 2017-09-04 2017-12-26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小型浴室加热通风除湿一体机
CN107560177A (zh) * 2017-09-11 2018-01-0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式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95811A (zh) * 2018-11-09 2019-04-09 同济大学 一种热泵除湿热回收型浴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9296A (zh) * 2007-11-28 2008-04-30 广东工业大学 带除湿功能的热泵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42678A (zh) * 2009-10-21 2011-05-0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室内整体式壁挂型除湿热泵热水器
CN107514719A (zh) * 2017-09-04 2017-12-26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小型浴室加热通风除湿一体机
CN107560177A (zh) * 2017-09-11 2018-01-0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式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95811A (zh) * 2018-11-09 2019-04-09 同济大学 一种热泵除湿热回收型浴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806A (zh) * 2021-12-15 2022-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1658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2771C2 (ru) Внутренний блок воздушного кондиционера
CN114341556B (zh) 空调系统
KR20100007259A (ko) 공기조화기
CN113251658B (zh)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KR2018013743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공기조화기
CN212619291U (zh) 电热水器
CN113251696B (zh) 热泵机组、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51659B (zh) 利用热泵热水器辅助调控温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
CN113137761B (zh) 热泵热水器余热回收控制方法
CN113251697B (zh) 吊挂式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112984795B (zh) 室内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211575530U (zh) 热泵机组用吊挂安装组件、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113251661A (zh) 吊挂式热泵热水器
KR20180138108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211601109U (zh) 一种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211601113U (zh) 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211601111U (zh) 吊挂式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211601110U (zh) 一种吊挂式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211575529U (zh) 吊顶式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112984792B (zh) 顶置式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211601112U (zh) 多功能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113251660B (zh) 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51695A (zh) 多功能热泵机组、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84789A (zh) 热泵机组用吊挂安装组件、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112984788A (zh) 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