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7037A -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7037A
CN113247037A CN202110776810.6A CN202110776810A CN113247037A CN 113247037 A CN113247037 A CN 113247037A CN 202110776810 A CN202110776810 A CN 202110776810A CN 113247037 A CN113247037 A CN 113247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 body
vertical plate
trac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68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7037B (zh
Inventor
贾云颢
葛飞
马兴隆
申晓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7768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7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7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7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7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7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50Other 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包括车体牵引座、牵引拉杆、转向架牵引座;牵引拉杆与车体牵引座传动连接;转向架牵引座与牵引拉杆之间通过转向架连接销传动连接;车体牵引座包括连接座、立板、支座;连接座用于与车体底架固定连接;连接座包括上板体和与上板体平行间隔设置的下板体,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设有竖板;所述下板体包括拼接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第一避让孔与第二避让孔相对设置以供立板穿过;所述立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立板从下板体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穿过且与下板体固定连接;立板的下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整个车体牵引座在上下方向的结构强度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牵引装置是轨道车辆上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是一种连接车辆车体和转向架的装置。牵引装置主要有两大功能:第一为承载功能,既能够传递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牵引力和制动力;第二为活动关节,当车辆在轨道上运行时能够实现转向架相对于车体横向和垂向的回转运动。因此,牵引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轨道车辆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在这种关键部件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前面提到的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的问题。
车辆牵引座是牵引拉杆与车体底架的连接装置,如何优化车体牵引座设计是提高车辆牵引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车体牵引座一般包括底座、纵向筋板、支座、外侧横向筋板、内侧横向筋板,且纵向筋板上端与底座之间、纵向筋板与支座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当车体上的驱动力通过车体牵引座、牵引拉杆、转向架牵引座传递至转向架时,由于车体牵引座在上下方向的连接强度较差,因此在车体牵引座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体牵引座在上下方向连接强度较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包括:
车体牵引座:用于固定在车体底架上;
牵引拉杆:通过车体连接销与车体牵引座传动连接;
转向架牵引座:用于固定在转向架上,转向架牵引座与牵引拉杆之间通过转向架连接销传动连接;
车体牵引座包括连接座、立板、支座;
连接座用于与车体底架固定连接;
连接座包括上板体和与上板体平行间隔设置的下板体,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设有竖板;
所述下板体包括左右拼接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第一避让孔与第二避让孔相对设置以供立板穿过;
所述立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立板从下板体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穿过且与下板体固定连接;
立板的下端与支座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包括车体牵引座、牵引拉杆、转向架牵引座,其中车体牵引座固定在车体底架上,转向架牵引座固定在转向架上,牵引拉杆通过车体连接销与车体牵引座传动连接,牵引拉杆通过转向架连接销与转向架牵引座传动连接。
具体的,车体牵引座包括连接座、立板、支座,其中立板的上端与连接座的上板体固定连接,立板还与连接座的下板体固定连接,并且,立板下端与支座固定连接,从而增加了立板与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强度,且立板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包括了连接座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从而使整个车体牵引座在上下方向的结构强度较强,使车体牵引座能够承受较大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作用力,从而减小了车体牵引座在使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一体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立板上部位于定位槽中,立板的上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槽上与连接孔对应开设有通孔,立板通过连接件实现与定位槽的固定连接;立板与下板体之间焊接连接。
有益效果:方便立板与上板体之间的定位与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下侧边长度小于上侧边长度,立板下侧边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边通过向内凹陷的弧形边连接。
有益效果:使立板的重量较轻,从而使车体牵引座的整体重量较轻。
所述车体牵引座还包括位于立板的前后两侧且与立板垂直固定的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前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后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的设置不仅能后增加车体牵引座在前后方向的结构强度,而且前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后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也即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在上下方向为一个整体,从而还能够增加车体牵引座在上下方向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前加强板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避让下板体的插接缝,插接缝开口朝向立板;所述下板体上开设有避让后加强板的开槽,所述后加强板的朝向立板的一侧开设有避让下板体的弧形槽。
有益效果:避免下板体的位置会影响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加强板在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所述后加强板在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在立板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所述开槽包括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的第一开槽和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的第二开槽。
有益效果:进一步保证了车体牵引座的结构强度。
所述支座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在前后方向贯穿支座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连通的上插口,容纳腔的下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连通的下插口,所述车体连接销包括芯轴和套设在芯轴上的套筒,芯轴的两端分别为与上插口、下插口形状适配的连接端,连接端为长方体状且分别固定在上插口与下插口中。
有益效果:上插口与下插口的设置能够方便车体连接销的连接端的固定,不仅如此,上插口与下插口还能够在前后方向对车体连接销进行限位。
所述车体连接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脱落结构。
有益效果:防脱落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车体连接销的连接段从上插口与下插口中脱出,保证了本发明的牵引装置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插口前后两侧的安装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座之间的挡杆,挡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防脱落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下插口前后两侧的安装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座之间的挡杆,挡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有益效果:防脱落结构结构设置简单,防止车体连接销从上插口与下插口中脱出的效果明显。
所述支座上端面开设有供立板插接的插槽,插槽开口朝上设置,立板的下端与支座上表面焊接连接。
有益效果:插槽的设置使插槽对立板进行定位,从而方便支座与立板的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的车体牵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车体牵引座的左视图;
图4是图2中车体牵引座的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车体牵引座的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车体牵引座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车体牵引座的前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车体牵引座的后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车体底架;2-车体牵引座;3-车体连接销;4-牵引拉杆;5-转向架连接销;6-转向架牵引座;7-上板体;8-定位槽;9-下板体;10-立板;11-前加强板;12-支座;13-容纳腔;14-上插口;15-下插口;16-安装座;17-插接缝;18-后加强板;19-弧形槽;20-竖板;21-插槽;22-芯轴;23-套筒;24-连接孔;25-第一板体;26-第一避让孔;27-第一开槽;28-第二板体;29-第二避让孔;30-第二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在车体底架1上的车体牵引座2、固定在转向架的上的转向架牵引座6、传动连接在车体牵引座2与转向架牵引座6之间的牵引拉杆4,牵引拉杆4与车体牵引座2之间通过车体连接销3传动连接,牵引拉杆4与转向架牵引座6之间通过转向架连接销5传动连接。为了方便描述,定义轨道车辆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
其中,车体牵引座2包括连接座、立板10、支座12,连接座与车体底架1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座包括上板体7和与上板体7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下板体9,上板体7与下板体9之间设置有竖板20。具体的,下板体9包括左右拼接设置的第一板体25和第二板体28,第一板体25与第二板体28均为矩形板,第一板体25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26,第一避让孔26在上下方向贯穿第一板体25,第一避让孔26为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孔,第一避让孔26向右延伸至第一板体25的右侧边;第二板体28上开设有第二避让管孔,第二避让孔29在上下方向贯穿第二板体28,第二避让孔29为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孔,第二避让孔29向左延伸至第二板体28的左侧边。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26与第二避让孔29相对设置并共同形成供立板10穿过的穿孔。
立板10的上端与上板体7固定连接,具体的上板体7一体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槽8,立板10的上部位于定位槽8中,立板10的上部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有连接孔24,定位槽8包括与上板体7一体设置的前槽壁和与上板体7一体设置的后槽壁,定位槽8上与连接孔24对应开设有通孔,也即定位槽8的前槽壁对应连接孔24开设有前通孔,定位槽8的后槽壁上对应连接孔24开设有后通孔。立板10通过连接件实现与定位槽8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连接螺栓和与连接螺栓适配的螺母。将立板10的上端与上板体7之间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不仅保证了立板10与上板体7之间的固定连接,而且还方便实现立板10与上板体7之间的连接操作。
立板10从下板体9的第一避让孔26与第二避让孔29穿过且与下板体9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立板10与下板体9之间焊接连接。这样,立板10的上端向上延伸至连接座的上板体7,增加了车辆牵引装置在上下方向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整个车体牵引座2在上下方向的结构强度,减小了车体牵引座2在使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立板10的上端与上板体7固定连接,立板10还与下板体9焊接连接,两者相互协同,增加了立板10与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车体牵引座2在上下方向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
为了减轻车体牵引座2的重量,本实施例中,立板10的下侧边长度小于上侧边的长度,立板10的下侧边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边通过向内凹陷的弧形边连接,弧形边的设置能够减轻立板10的重量。不仅如此,立板10弧形边的设置还能够减小车体牵引座2在车体底架1占用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保证车体牵引座2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车体牵引座2还包括分别位于立板10前后两侧且与立板10垂直固定的前加强板11和后加强板18,前加强板11的上端与上板体7固定连接,后加强板18的上端与上板体7固定连接。前加强板11在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后加强板18在前后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前加强板11与后加强板18在立板10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具体的,前加强板11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避让下板体9的插接缝17,本实施例中,插接缝17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插接缝17在左右方向贯穿前加强板11,插接缝17开口朝向立板10;下板体9上开设有避让后加强板18的开槽,本实施例中,开槽包括设置在第一板体25上的第一开槽27和设置在第二板体28上的第二开槽30,第一开槽27与第二开槽30均为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开槽27向后延伸至第一板体25的后侧边,第一开槽27与第一避让孔26之间设置有连接部,第二开槽30向后延伸至第二板体28的后侧边,第二开槽30与第二避让孔29之间设置有连接部。
车体牵引座2的连接座与立板10组装时,首先,将立板10的上部向上插入上板体7的定位槽8中,并使立板10上的连接孔24与定位槽8上的通孔对应,然后用连接件将立板10与上板体7固定连接;然后将下板体9的第一板体25的第一避让孔26对准立板10,从左向右移动,使立板10相对插入第一避让孔26中,将下板体9的第二板体28的第二避让孔29对准立板10,从右向左移动,使立板10相对插入第二避让孔29中;然后对立板10与第一板体25之间、立案与第二板体28之间施焊,使第一板体25与第二板体28相对立板10固定连接;然后将前加强板11的插接缝17对准下板体9,此时,前加强板11的上端与上板体7下表面紧贴,从前向后移动前加强板11,使前加强板11的后侧边与立板10紧贴,然后将前加强板11的上侧边与上板体7下表面焊接连接、将前加强板11的后侧边与立板10前表面焊接连接;然后将后加强板18对准下板体9的开槽,从后向前移动后加强板18,且使后加强板18的上侧边紧贴上板体7的下侧面,使后加强板18的前侧边紧贴立板10的后侧面,然后将后加强板18的上侧边与上板体7焊接连接、将后加强板18的前侧边与立板10的后侧面焊接连接,最后竖板20的上侧边与上板体7的后侧边固定连接且将竖板20的下侧边与下板体9的后侧边固定连接。从而完成车体牵引座2的连接座与立板10之间的固定连接。
后加强板18的朝向立板10的一侧开设有避让下板体9连接部的弧形槽19,前加强板11在上板体7的定位槽8处采用缺角设置,后加强板18在上板体7的定位槽8处也采用缺角设置,从而能够使前加强板11与后加强板18分别在立板10与上板体7连接处形成避让空间。不仅如此,为了减轻前加强板11和后加强板18的重量,本实施例中,前加强板11的前侧边上开设有减重孔,后加强板18的后侧边上开设有减重孔。
立板10的下端与支座12固定连接,具体的,支座12的上端面开设有供立板10插接的插槽21,插槽21开口朝上设置,立板10的下部插入插槽21后,并在立板10的下端与支座12上表面之间焊接连接。
支座12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在前后方向贯穿支座12的容纳腔13,容纳腔13的上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13连通的上插口14,容纳腔13的下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13连通的下插口15,本实施例中,下插口15在上下方向贯穿容纳腔13的下腔壁。本实施例中,上插口14与下插口15上下对应设置;车体连接销3包括芯轴22和套设在芯轴22中部上的套筒23,套筒23与芯轴22之间设置弹性体(图中未显示),本实施例中,弹性体为橡胶块,芯轴22的两端分别为与上插口14、下插口15形状适配的连接端,连接端为四棱柱状且四棱柱的柱面上开设有安装孔,螺钉穿过安装孔将芯轴22的连接端固定在上插口14与下插口15中。本实施例中,上插口14与下插口15均为方形插口,分别与芯轴22的四棱柱插接端适配。
在车体连接销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脱落结构,本实施例中,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插口14前后两侧的安装座16以及固定在安装座16之间的挡杆,挡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挡杆的设置能够防止车体连接销3的连接端从上插口14中脱出;防脱落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下插口15前后两侧的安装座16以及固定在安装座16之间的挡杆,挡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挡杆的设置能够防止车体连接销3的连接端从下插口15中脱出。综上,防脱落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车体连接销3与支座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间接增加轨道车辆牵引装置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板体一体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立板上部位于定位槽中,立板的上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槽上与连接孔对应开设有通孔,立板通过连接件实现与定位槽的固定连接;立板与下板体之间焊接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上板体上的定位槽还可以不设置,此时,将立板的上部与上板体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立板的下侧边长度小于上侧边长度,立板下侧边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边通过向内凹陷的弧形边连接;其他实施例中,立板的上侧边的长度还可以等于上侧边的长度,或者,立板的下侧边的长度小于上侧边的长度,立板下侧边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边通过倾斜的直边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牵引座还包括位于立板的前后两侧且与立板垂直固定的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前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后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其他实施例中,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还可以不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前加强板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避让下板体的插接缝,插接缝开口朝向立板;所述下板体上开设有避让后加强板的开槽,所述后加强板的朝向立板的一侧开设有避让下板体的弧形槽;其他实施例中,后加强板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避让下板体的插接缝,插接缝开口朝向立板;所述下板体上开设有避让前加强板的开槽,前加强板的朝向立板的一侧开设有避让下板体的弧形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前加强板在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所述后加强板在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在立板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其他实施例中,前加强板在左右方向设置有一块,后加强板在左右方向也设置有一块;或者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在立板的前后两侧错位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在前后方向贯穿支座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连通的上插口,容纳腔的下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连通的下插口,所述车体连接销包括芯轴和套设在芯轴上的套筒,芯轴的两端分别为与上插口、下插口形状适配的连接端,连接端为四棱柱状且分别固定在上插口与下插口中;其他实施例中,上插口与下插口还可以不设置,此时,芯轴的两端直接固定在容纳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上。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连接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脱落结构;其他实施例中,防脱落结构还可以不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上端面开设有供立板插接的插槽,插槽开口朝上设置,立板的下端与支座上表面焊接连接;其他实施例中,插槽还可以不设置,此时立板的下部直接与支座的上端面焊接连接。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车体牵引座:用于固定在车体底架上;
牵引拉杆:通过车体连接销与车体牵引座传动连接;
转向架牵引座:用于固定在转向架上,转向架牵引座与牵引拉杆之间通过转向架连接销传动连接;
车体牵引座包括连接座、立板、支座;
连接座用于与车体底架固定连接;
连接座包括上板体和与上板体平行间隔设置的下板体,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设有竖板;
所述下板体包括拼接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第一避让孔与第二避让孔相对设置以供立板穿过;
所述立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立板从下板体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穿过且与下板体固定连接;
立板的下端与支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板体一体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立板上部位于定位槽中,立板的上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槽上与连接孔对应开设有通孔,立板通过连接件实现与定位槽的固定连接;立板与下板体之间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立板的下侧边长度小于上侧边长度,立板下侧边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边通过向内凹陷的弧形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车体牵引座还包括位于立板的前后两侧且与立板垂直固定的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前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后加强板的上端与上板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加强板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避让下板体的插接缝,插接缝开口朝向立板;所述下板体上开设有避让后加强板的开槽,所述后加强板的朝向立板的一侧开设有避让下板体的弧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加强板在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所述后加强板在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在立板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所述开槽包括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的第一开槽和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的第二开槽。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座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在前后方向贯穿支座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连通的上插口,容纳腔的下腔壁开设有开口朝左且与容纳腔连通的下插口,所述车体连接销包括芯轴和套设在芯轴上的套筒,芯轴的两端分别为与上插口、下插口形状适配的连接端,连接端为四棱柱状且分别固定在上插口与下插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车体连接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脱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插口前后两侧的安装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座之间的挡杆,挡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防脱落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下插口前后两侧的安装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座之间的挡杆,挡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座上端面开设有供立板插接的插槽,插槽开口朝上设置,立板的下端与支座上表面焊接连接。
CN202110776810.6A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Active CN113247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6810.6A CN113247037B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6810.6A CN113247037B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7037A true CN113247037A (zh) 2021-08-13
CN113247037B CN113247037B (zh) 2022-03-25

Family

ID=7719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6810.6A Active CN113247037B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70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4023A1 (zh) * 2015-02-05 2016-08-1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转向架
CN206288023U (zh) * 2016-11-22 2017-06-30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牵引支座
CN109484426A (zh) * 2018-12-17 2019-03-19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座及含有该牵引座的牵引装置
WO2019109856A1 (zh) * 2017-12-08 2019-06-1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结构及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11806491A (zh) * 2020-07-22 2020-10-2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用单拉杆牵引销座、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4023A1 (zh) * 2015-02-05 2016-08-1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转向架
CN206288023U (zh) * 2016-11-22 2017-06-30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牵引支座
WO2019109856A1 (zh) * 2017-12-08 2019-06-1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结构及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09484426A (zh) * 2018-12-17 2019-03-19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座及含有该牵引座的牵引装置
CN111806491A (zh) * 2020-07-22 2020-10-2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用单拉杆牵引销座、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7037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00853A (en) Slackless railway coupler connection
CN110304091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结构
CN113247037B (zh)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CN112644541A (zh) 一系悬挂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KR960005846B1 (ko) 쇼트 요크 연결장치(Short Yoke Connection)
CN110775088A (zh) 一种全型材底架前端结构
GB2248217A (en) Coupler member retention in a railway vehicle
US4813555A (en) Vehicle coupler for connecting two or more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s end-to-end
CN109131406B (zh) 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及轨道车辆
CN112026817B (zh) 前端牵引梁传力结构、端部底架及轨道车辆
US4180001A (en) Center filler for railway vehicle
CN210941763U (zh) 一种全型材底架前端结构
KR102452996B1 (ko) 대륙철도차량용 연결기 구조
CN111376938A (zh) 一种驮背车的端部底架
CN217753780U (zh) 一种可拆卸钩托快装组件
CN219668174U (zh) 一种工程车用换电托架总成
CN113022609A (zh) 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的底架及磁悬浮车辆
US2235194A (en) Railway draft rigging
CN213768526U (zh) 牵引电机和牵引拉杆的安装座
CN210082849U (zh) 一种客车牵引装置
CN219728325U (zh) 车身中部结构与车辆
CN216184268U (zh) 前拖车钩及车辆
CN213008365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汽车横梁组合支架
CN219903970U (zh) 一种后钢板弹簧安装支架
CN212716238U (zh) 一种小型厢式车后门安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