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6621B - 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6621B
CN113246621B CN202110622338.0A CN202110622338A CN113246621B CN 113246621 B CN113246621 B CN 113246621B CN 202110622338 A CN202110622338 A CN 202110622338A CN 113246621 B CN113246621 B CN 113246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shaft
driven
power source
thermal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23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6621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林锦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46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6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6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6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02Ribb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包括架体、卷绕轴、送出轴和碳带;卷绕轴和送出轴相互间隔,且以能够绕定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架体上;碳带分别卷绕在卷绕轴和送出轴上,且能够从送出轴导出而卷绕在卷绕轴上;卷绕轴具有卷绕受动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卷绕受动部;卷绕受动部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受动齿,卷绕受动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卷绕受动部在接合动力源时与该动力源产生卡滞。通过卷绕定位柱能够快速与外部动力源相互限定并趋于同轴配置,且经由卷绕受动齿与动力源对应进行耦合以相联动配合,在进行二次对位校准的同时,使两者处于同轴状态且能够适应性地以最佳的耦合角度切入对接。

Description

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机。
背景技术
热转印打印机由于具有打印速度快、保存时间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碳带作为热转印工作的易耗品,需要对其频繁更换。因此碳带便捷的安装和更换是一款热转印打印机是否实用的关键之一。
现阶段,对于碳带装置在打印机内的拆装配置,很容易出现放置不平整所导致的碳带装置与动力源之间的传动不良等问题,从而影响打印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用的手段是通过打印机的上盖在合盖后对碳带装置进行按压限位,来有效避免碳带装置的偏移情况。并且的,动力源与碳带装置之间是由离合结构进行联接配合的,上盖在合盖后以同步驱使离合结构来使得动力源与碳带盒中用以输送碳带的轴芯相接合,实现之间的动力传递。然而,这样的传动方式,常规齿结构间卡合的连接方式很难满足快速接合的目的,尤其是,在接合过程中齿与齿之间极易在相互卡合对接时形成卡滞空间,这样在接合时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不利于动力传递,甚至造成连接齿的损坏。
需要提到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以及另提供了热转印打印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包括架体、卷绕轴、送出轴和碳带;所述卷绕轴和送出轴相互间隔,且以能够绕定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架体上;所述碳带分别卷绕在卷绕轴和送出轴上,且能够从所述送出轴导出而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所述卷绕轴具有卷绕受动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卷绕受动部;所述卷绕受动部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受动齿,所述卷绕受动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所述卷绕受动部在接合所述动力源时与该动力源产生卡滞。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轴向上的外端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以引导卷绕受动齿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边缘部形成为导向锥面,所述导向锥面适于引导所述卷绕定位柱移动至所述卷绕受动齿能够接合动力源以获取动力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导向锥面比所述卷绕受动齿更向外侧凸出。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轴线方向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导向面比导向锥面的大端更向外侧凸出。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径向上的顶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以引导卷绕受动齿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受动齿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锁定面以在传递动力时产生阻止所述卷绕受动齿与动力源分离的锁定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受动齿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卷绕受动齿沿所述卷绕定位柱的周向上为对向布置以防止在两个所述卷绕受动齿之间形成卡滞动力源的间隙。
作为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轴向上的宽度不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送出轴具有送出阻尼部,来自阻尼源的阻尼力能够传递到该送出阻尼部以在送出轴上施加限制送出轴旋转的阻尼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送出阻尼部包括送出定位柱和形成在送出定位柱上的送出阻尼齿,所述送出阻尼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送出阻尼齿的外端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以引导送出阻尼齿接合至阻尼源;所述送出阻尼齿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锁定面以在传递动力时产生阻止所述送出阻尼齿与阻尼源分离的锁定力;两个所述送出阻尼齿沿所述送出定位柱的周向上为对向布置。
本申请另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其包括壳体、盖体和碳带装置,所述壳体内配置有动力源,所述盖体接合在壳体上;所述碳带装置为所述的热转印碳带装置,所述热转印碳带装置耦合至所述动力源以获取动力;其中,所述动力源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部,所述卷绕驱动部与所述卷绕受动部耦合传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源包括电机和卷绕驱动机构,所述卷绕驱动机构和电机传动连接,并且该卷绕驱动部包括传动齿轮组和受该传动齿轮组驱动的卷绕驱动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受所述盖体驱动而沿其轴线方向上向接近所述卷绕受动部一侧移动以使得该卷绕驱动部与所述卷绕受动部接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驱动部内置有多个卷绕驱动齿,在所述卷绕驱动部接近卷绕受动部时,具有一个或两个卷绕受动齿的卷绕受动部被配置为能够自如地接合所述卷绕驱动部以获取动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卷绕驱动齿的齿顶之间形成与所述卷绕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驱动机构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轴,所述卷绕驱动部以能够沿轴向移动且能够跟随卷绕驱动轴转动的方式接合在卷绕驱动轴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对应于送出轴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源,该阻尼源包括用于耦合送出轴以传递阻尼力的阻尼耦合部和用于产生阻尼力的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摩擦盘和阻尼轴,所述阻尼耦合部以能够沿轴向移动且能够跟随阻尼轴转动的方式接合在阻尼轴上。
本申请又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包括壳体、盖体和碳带装置,所述碳带装置可拆卸地配置在由盖体和壳体形成的安装腔内,所述壳体内配置有动力源,所述盖体接合在壳体上;所述碳带装置包括架体、卷绕轴、送出轴和碳带;所述卷绕轴和送出轴相互间隔,且以能够绕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架体上,所述碳带分别卷绕在卷绕轴和送出轴上,且能够从所述送出轴导出而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所述卷绕轴具有卷绕受动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卷绕受动部;所述动力源包括电机和与该电机传动连接的卷绕驱动机构,所述卷绕驱动机构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部,所述卷绕驱动部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驱动齿,所述卷绕驱动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所述卷绕受动部与卷绕驱动部接合时与该卷绕驱动部产生卡滞。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受所述盖体驱动而沿其轴线方向上向接近所述卷绕受动部一侧移动以使得该卷绕驱动部与所述卷绕受动部接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受动部内置有多个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驱动部接近卷绕受动部时,具有一个或两个卷绕驱动齿的卷绕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自如地接合所述卷绕受动部以传递动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卷绕受动齿的齿顶之间形成与所述卷绕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在其卷绕轴一方配置有利于该轴体与外部动力源相适配耦合的卷绕受动部,且卷绕受动部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受动齿,进一步通过卷绕定位柱能够快速与外部动力源相互限定并趋于同轴配置,且经由卷绕受动齿与动力源对应进行耦合以相联动配合,在进行二次对位校准的同时使两者处于同轴状态且能够适应性地以最佳的耦合角度切入对接,来有效防止接合过程产生卡滞现象,避免出现轴体卡死的情况。
2、卷绕受动齿上的第一导向面设置连接在定位柱上的导向锥面,使其在耦合过程中,定位柱的导向锥面先行引导轴线对齐,在卷绕受动齿的前端进入耦合区域时,通过导向锥面和第一导向面进行二次轴线对齐及周向导向,其使得定位柱的长度更小,减少导向的行程,减少与动力源连接的卷绕驱动部的活动行程,减少占用打印机的空间,且可以实现与动力源的快速稳定接合。
3、本发明设置有一个或两个该卷绕受动齿,在一方面上保证了动力源进行力矩传递;在另一方面上,多个齿在耦合过程中容易因为齿的错位直接卡滞抱死,不多于两个的卷绕受动齿使卷绕轴与动力源之间的耦合过程中能更顺畅的耦合,并且,设置成一个卷绕受动齿在快速接合操作以及准确定位等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4、本发明另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在壳体内配置有动力源,且该热转印碳带装置能够耦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这样的配置方式,有别于现有齿轮组的啮合传动,能够有效避免啮合不良、传动不便等问题,尤其是,在空间受限的打印机内部,通过在卷绕轴上配置卷绕受动部来实现耦合于动力源,更有利于小型化、轻便型的设计理念。尤其的,动力源所配置的卷绕驱动部能够受控于盖体按压,以离合方式与卷绕受动部相耦合传动,可有效避免卡滞空间的形成,实现更为平顺地接合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碳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卷绕受动部的其中一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碳带装置的卷绕受动部的另一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卷绕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卷绕受动部与卷绕驱动齿轮相配合的其中一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另一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卷绕受动部与卷绕驱动齿轮在另一视角下的部分剖示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卷绕受动部耦合对接至卷绕驱动齿的剖示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打印机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另一方式的热转印碳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架体;2-卷绕轴;3-送出轴;4-卷绕受动部;41-卷绕定位柱;411-导向锥面;42-卷绕受动齿;421-第一导向面;422-第二导向面;423-锁定面;5-电机;6-卷绕驱动机构;61-卷绕驱动部;611-卷绕驱动齿;6111-切入面;6112-导入面;6113-卡合面;612-定位孔;7-调节件;71-拨动部;8-壳体;9-盖体;91-触发件;10-阻尼耦合部;11-摩擦盘;12-阻尼轴;13-阻尼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上端”、“下端”、“上段”、“下段”、“上侧”、“下侧”、“中间”、“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现结合图1至图11对本申请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包括架体1、卷绕轴2、送出轴3和碳带。卷绕轴2和送出轴3相互间隔,且以能够绕定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架体1上。碳带分别卷绕在卷绕轴2和送出轴3上,且能够从送出轴3导出而卷绕在卷绕轴2上。其中,卷绕轴2具有卷绕受动部4,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卷绕受动部4。卷绕受动部4包括卷绕定位柱41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41上的卷绕受动齿42,卷绕受动齿42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卷绕受动部4在接合动力源时与该动力源产生卡滞。
需要说明的是,卷绕轴2与动力源在未联动工作时,一般是处于可拆装的离合状态,此时动力源的输出扭矩与卷绕轴2未必会处于同一共面轴线(亦或是碳带装置的组装问题所导致),这样的话容易在工作时的传递动力阶段中产生偏差,影响传动效率,甚至损坏连接件。并且,这种情况极其容易造成两者无法顺利卡合适配,从而发生卡滞现象。对此,如图2和图3所示,卷绕受动齿42在卷绕定位柱41轴线方向上的外端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421以引导卷绕受动齿42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开始耦合时,定位柱41先进行大致的轴向定位,然后卷绕耦合齿42上的第一导向面421进行轴线的再定位及周上的导向,优选地,该第一导向面421配置在卷绕受动齿42正对于动力源的上端侧。在另一实施例上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柱上的边缘部设置有导向锥面411,至少部分的卷绕受动齿42上的第一导向面421设置连接在导向锥面411上,开始耦合时,定位柱41的导向锥面411先行轴线对齐,在结束前卷绕受动齿42同时进行二次轴线对齐及周向导向,从而利于其紧凑设置,且能够顺利沿耦合方向进入至与动力源相配合。由于卷绕受动齿42在接合过程中还未中心定位完全之前,就需要进行齿结构间的导向限位,因此通过在卷绕受动齿42的水平方向上以定位斜边方向做倾斜面设置,有利于其在接合瞬间便可随即实现斜面导向的形式的对接配合,再进一步顺利进行轴线的共线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卷绕受动齿42设置为沿轴向不凸出于导向锥面411大端,即,卷绕受动齿42在导向锥面411完成导向后开始进行耦合动作。
并且的,卷绕受动齿42在卷绕定位柱41径向上的顶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422以引导卷绕受动齿42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在耦合对接过程中,导向锥面411先于其他部位进入,再引导卷绕定位柱41的其他部位完全接合至与动力源相互同轴对接。导向锥面411在该过程中会自动校准轴体间的轴线,使两者趋于轴线平稳。同时,第一导向面421先于第二导向面422与动力源相接触,且两导向面均起到耦合过程的导向接合目的。当导向锥面411完全接合后,使卷绕定位柱41和卷绕受动齿42能够顺利联接至动力源中,且不会产生阻碍其相互耦合的卡滞空间。另外的,卷绕受动部4在远离导向锥面411的一端可以是以销轴插接的方式直接安装配置在卷绕轴2的端部位置。
又如图2和图3所示,卷绕受动齿42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锁定面423以在传递动力时产生阻止卷绕受动齿42与动力源分离的锁定力。其中,锁定面423一优选方案为具体是形成在卷绕受动齿42的两侧面位置,从而在卷绕受动齿42完全接合于动力源后,在工作运转时始终是处于紧配状态,位于侧面的锁定面423能够提供给卷绕受动齿42在转动时以离心方式的抓合力,达成卷绕受动齿42与动力源之间的锁紧接合。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一实施例,卷绕受动齿42配置为一个。需要提到的是,仅配置一个卷绕受动齿42能够更加快速实现耦合对接,且在接合过程中的适配性及顺畅度更佳,是较适宜在远离动力源一侧的耦合配置方式。
又如图2所示,作为另一优选的实施例,将卷绕受动齿42配置为两个。两个卷绕受动齿42沿卷绕定位柱41的周向上为对向布置以防止在两个卷绕受动齿42之间形成卡滞动力源的间隙。显然的,增加卷绕受动齿42的个数,并且两个卷绕受动齿42沿卷绕定位柱41的周向上为对向布置,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使得两个卷绕受动齿42更加精准地同步接合至动力源中,改善耦合传动的准确性,且之间配合得更加紧密、高效。尤其是,对向设置的两卷绕受动齿42之间能够在其端面处形成有更大的配合区域,极大的满足了与动力源之间的离合方式的对接耦合,在确保接合后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足够的空间来避免卡滞间隙的形成。
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卷绕轴2的轴体两端都配置有卷绕受动部4,且至少一个卷绕受动部4与动力源相接合,另一卷绕受动部4可以是以从动的形式联动配置。尤其是,与动力源相接合的卷绕受动齿42配置为两个,对应的,远离动力源一侧的从动端的卷绕受动齿42配置为一个,这样的设置方式,利于在动力源至卷绕轴2的扭矩传递、以及适配性地平顺接合。
如图2和图3所示,更具体地,卷绕受动齿42构造为扇形齿状,并是以卷绕定位柱41为其扇形结构的中心。从而,扇形齿状有利于卷绕受动部4与动力源相互仿形设置,其之间的卡合配置更为高效,且极大的改善了卡滞问题。
作为本案中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卷绕受动齿42配置为两个的前提下,两个卷绕受动齿在卷绕定位柱的轴向上的宽度不同(宽度为从图8方向观察时卷绕受动齿42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并且的,同个卷绕受动部4两个卷绕受动齿42配置成大小尺寸都是不一致的。具体地,一卷绕受动齿42的沿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另一卷绕受动齿42的长度。从而,使较长的卷绕受动齿42其上端面先于另一较短的卷绕受动齿42进行导向,并在更适宜使第二个卷绕受动齿42与动力源耦合的位置时,让卷绕受动齿42开始与动力源接触并开始进行耦合动作,从而完成轴体与动力源间的卡合对接。
另外的,两卷绕受动齿42的各自第一导向面421大致呈螺旋式斜面,沿着卷绕受动部4的旋转方向倾斜,且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卷绕受动齿42沿着轴向的延伸长度逐渐减小,使得卷绕受动齿42受力推动时沿径向轴心的方向进行移动,并在倾斜的斜面的导引下转动,从而实现在耦合过程中同时进行导正。
如图1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送出轴3具有送出阻尼部(图未示,请参考卷绕受动部4),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送出阻尼部。送出阻尼部包括送出定位柱和形成在送出定位柱上的送出阻尼齿,送出阻尼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送出阻尼部在接合动力源时与该动力源产生卡滞。需要提到的是,送出阻尼齿的外端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以引导送出阻尼齿接合至动力源。送出阻尼齿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锁定面以在传递动力时产生阻止送出阻尼齿与动力源分离的锁定力。以及,两个送出阻尼齿沿其送出定位柱的周向上为对向布置。可知的是,在送出轴3中亦是通过耦合对接于外部动力源的方式,实现送出轴3以及卷绕轴2均由动力源以主动驱动的形式去驱使各个轴体对碳带的供给或卷收。另外的,该送出阻尼部具体的结构配置、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式均可参考上述卷绕受动部4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4所示,显然的,碳带在更换后处于打印区的碳带可能会是松弛的状态,这样直接打印会影响打印效果。因此,在卷绕轴2上和卷绕受动部4相对的另一端部处设置一个调节件7,通过调节件7调节使碳带处于绷紧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7包括一个圆形拨盘,在圆形拨盘的外周圈均布设有拨动部71,以便更换后能够手动调节拨动部71,进而调节碳带使之绷紧。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其包括壳体8、盖体9和碳带装置,壳体8内配置有动力源,盖体9接合在壳体5上以进行开合盖操作。碳带装置为热转印碳带装置,热转印碳带装置耦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其中,动力源包括电机5和传动连接电机5的卷绕驱动机构6,卷绕驱动机构6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部61,卷绕驱动部61与卷绕受动部4耦合传动。
其中,具体地,卷绕驱动部61被配置为,能够受盖体9驱动而沿其轴线方向上向接近卷绕受动部4一侧移动以使得该卷绕驱动部61与卷绕受动部4接合。其中,具体地,该卷绕驱动部61内置有多个卷绕驱动齿611,在卷绕驱动部61接近卷绕受动部4时,具有一个或两个卷绕受动齿42的卷绕受动部4被配置为能够自如地接合卷绕驱动部61以获取动力。从而,卷绕驱动齿611这样的配置方式,使得卷绕受动齿42能够自如地与多个卷绕驱动齿61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耦合以传递动力。
其中,有别于上述的调节件7在卷绕轴2上的配置方式。在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卷绕轴2上和卷绕受动部4相对的另一端部处配置有定位外齿轮(图未示),壳体8上配置有与定位外齿轮啮合以支撑并定位碳带装置的定位内齿轮(图未示),定位外齿轮和定位内齿轮的齿数相同。从而,使得卷绕轴远离耦合于动力源的另一端能够以完全啮合的方式沿其轴向卡接限位,以提升驱动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卷绕轴2亦可以是以大致悬空设置的方式配置在其碳带装置的架体1中,以确保其能够轴线平稳地配置在碳带装置中,其卷绕轴2上和卷绕受动部4相对的另一端是以轴承方式从动配置的。
需要提到的是,卷绕受动齿42可自如地耦合于卷绕驱动齿611,所述自如地其包含的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卷绕轴2和卷绕驱动机构6的其中任一方沿轴向以弹力抵配的方式相对另一方位置可调,并能够在卷绕受动齿42完全耦合于对应的卷绕驱动齿611后,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以使卷绕轴2与卷绕驱动齿611紧密安装限位。另外的,上述中按压式的离合配合具体是:盖体9在盖合至壳体8过程中,盖体9所配置的触发件91能够以按压方式驱动卷绕驱动齿611沿耦合对接至卷绕受动部4的方向活动,从而使得卷绕轴2和电机5处于耦合状态,再驱动电机5带动卷绕轴2回收碳带。并且的,卷绕驱动齿611配置成弧形外端面,触发件91构造成适配于该弧形外端面,并能够在触发件61沿竖向按压活动时,以横推的方式传动至该卷绕驱动齿611,实现卷绕驱动部61与卷绕轴之间的对接靠近。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多个卷绕驱动齿611的齿顶之间形成与卷绕定位柱41相适配的定位孔612。该定位孔612由各卷绕驱动齿611沿周向间距布设所围合成的中空内部所形成,并且定位孔612能够与卷绕定位柱41以公母接合的方式相仿形设置,适配于卷绕定位柱41的导向锥面411,进一步利于导向耦合及精准限位。
如图8和图9所示,尤其是,可耦合于卷绕受动齿42的每一卷绕驱动齿611依据相耦合接触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导向区和卡合区,且导向区分为切入面6111和导入面6112。该切入面6111以倾斜向下的方式衔接设置在其卷绕驱动齿611在卷绕驱动齿轮61的接触端面上,使得各个切入面6111以外扩的形式与卷绕受动部4相接触配合。且导入面6112大致呈尖角状平面,利于卷绕受动齿42的第一导向面421沿任一导入面6112直接进入至卡合区内。另外的,卡合区是由任意两个相邻卷绕驱动齿611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卡合面6113对应构成的卡合空间。导向区主要是对轴线进行二次校准和导正耦合角度,使受动齿与驱动齿在同一角度上相对应,以便于受动齿都能很顺畅的进入卡合区而不会发生齿部卡死的情况,卡合区主要是通过其多个卡合面6113抵接受动齿来传递力矩的。
特别的,在配置有两个卷绕受动齿42的情况下,两卷绕受动齿42先后完全耦合进入至卡合区,且恰好与其对应的卷绕驱动齿611处于同一角度上,无需经过导向区的导正,防止多个卷绕受动齿42的同时抵接至导向区而导致可能出现的卡死情况。
如图10所示,在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中,在壳体8上对应于送出轴3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源,该阻尼源包括用于耦合送出轴3以传递阻尼力的阻尼耦合部10和用于产生阻尼力的摩擦组件,摩擦组件包括摩擦盘11和阻尼轴12,阻尼耦合部10以能够沿轴向移动且能够跟随阻尼轴12转动的方式接合在阻尼轴12上。阻尼源上还配置有连接在阻尼耦合部10上的阻尼弹簧13,在阻尼耦合部10受力推动与送出轴3耦合时,阻尼弹簧13受力形变为第一状态,并在阻尼耦合部10不受力时,弹性复位至第二状态并带动阻尼耦合部10活动使其与送出轴3分离。其中,本实施例中,阻尼弹簧13为拉簧,且在第一状态时为被拉伸至第一长度的状态,第二状态为复位后为第二长度的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弹簧13还能够为压簧、扭簧等。
另外的,卷绕驱动机构6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轴(可参考上述的阻尼轴12),所述卷绕驱动部61以能够沿轴向移动且能够跟随卷绕驱动轴转动的方式接合在卷绕驱动轴上。卷绕驱动轴与电机5连接,并在电机5的驱动下转动以为卷绕驱动轴提供转动力。卷绕驱动部61以能够沿轴向移动且能够跟随卷绕驱动轴转动的方式接合在卷绕轴2上。驱动源上还配置有连接在卷绕驱动部61上的卷绕驱动弹簧(可参考上述的阻尼弹簧13),在卷绕驱动部61受力推动与卷绕驱动轴耦合时,卷绕驱动弹簧受力形变为第一状态,并在卷绕驱动部61不受力时,弹性复位至第二状态并带动卷绕驱动部61活动使其与卷绕驱动轴分离。其中,本实施例中,卷绕驱动弹簧为拉簧,且在第一状态时为被拉伸至第一长度的状态,第二状态为复位后为第二长度的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卷绕驱动弹簧还能够为压簧、扭簧等。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较佳地是,动力源还包括送出驱动机构(图未示,请参考卷绕驱动机构6,送出驱动机构包括送出驱动齿轮,该送出驱动齿轮具有多个内置的送出驱动齿,送出阻尼齿被配置为能够自如地与多个送出驱动齿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耦合以传递动力。
其中,针对于送出驱动齿具体的结构配置、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式均可参考上述卷绕驱动齿611与卷绕受动齿42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热转移打印机,包括壳体8、盖体9和碳带装置,碳带装置可拆卸地配置在由盖体9和壳体8形成的安装腔内,壳体8内配置有动力源,盖体9接合在壳体8上(具体可参阅图4)。其中,碳带装置包括架体1、卷绕轴2、送出轴3和碳带。卷绕轴2和送出轴3相互间隔,且以能够绕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架体1上,碳带分别卷绕在卷绕轴2和送出轴3上,且能够从送出轴3导出而卷绕在卷绕轴2上。卷绕轴2具有卷绕受动部4,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卷绕受动部4。动力源包括电机5和与该电机5传动连接的卷绕驱动机构6,卷绕驱动机构6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部61。其中,与上述实施例所区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卷绕驱动部61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驱动齿(具体如图2和图3中的卷绕受动齿42),卷绕驱动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卷绕受动部4与卷绕驱动部61接合时与该卷绕驱动部61产生卡滞。相对应的是,卷绕受动部4内置有多个卷绕受动齿(具体如图5中的卷绕驱动齿611),在卷绕驱动部61接近卷绕受动部4时,具有一个或两个卷绕驱动齿的卷绕驱动部61被配置为能够自如地接合卷绕受动部4以传递动力。
需要提到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其卷绕驱动部61被配置为,能够受盖体9驱动而沿其轴线方向上向接近卷绕受动部4一侧移动以使得该卷绕驱动部61与卷绕受动部4接合。
从而,通过将卷绕驱动部61的定位柱结构和驱动齿结构配置在动力源一侧,以及将卷绕受动部4内置的多个卷绕受动齿配置在卷绕轴一侧,以达成经由卷绕受动齿与动力源对应进行耦合以相联动配合,来有效防止接合过程产生卡滞现象,避免出现轴体卡死的情况。
另外的,本实施例中的卷绕驱动部61/卷绕受动部4的具体的结构配置、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式均可参考上述卷绕受动部4/卷绕驱动部61(如图6和图7所示)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基于上述的发明内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盖体9打开时,热转印碳带装置能够以横置的方式(垂直于卷绕轴2轴向的方向)放入到壳体8中,在盖体9合盖时,盖体9上的一部件相对卷绕轴2的轴向成一定角度的相对该卷绕驱动部61靠近,并在活动过程中推动卷绕驱动部61沿轴向向卷绕受动部4靠近。其中,在盖体9上配置有一触发件91,卷绕驱动部61远离卷绕受动部4的一端上配置有一受力部,所述受力部与卷绕轴2的轴向具有预设的角度,触发件91上配置有与所述受力部滑动配合的推动部,该推动部在盖体9盖合过程中向受力部施力使其沿轴向活动,同时推动部沿着垂直于轴向的方向活动,并在盖体9盖合时,顶紧在卷绕驱动部61的轴向上的端部上使卷绕驱动部61与卷绕受动部4保持耦合状态。
在推动部推动卷绕驱动部61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碳带装置的放入方式,碳带装置并不是完全压紧在壳体上,导致卷绕受动部4与卷绕驱动部61的轴线并不是完全对齐。因此,在卷绕驱动部61靠近卷绕受动部4的过程中,在卷绕受动齿42为多于两个的情况下,之间具有夹角(小于180°)的卷绕受动齿42会因为与卷绕驱动齿611错位,没有正确地耦合,导致两者卡滞抱死。且,推动部推动卷绕驱动部61活动的过程中,触发件91对卷绕驱动部61施加了径向上的力,因此,在卷绕受动齿42与卷绕驱动齿611错位耦合的过程中,施加的径向力使得卷绕受动齿42与卷绕驱动齿611错位更大,且使得之间具有夹角(小于180°)的卷绕受动齿42无法自如活动以实现耦合。
基于上述的问题,通过将卷绕受动齿42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使得卷绕受动齿42能够自如地往一个方向转动并在第一导向面421和第二导向面422的导引下转动和移动,从而解决因为具有夹角而使得转动方向和移动方向的不一致导致卡滞抱死的问题。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包括架体、卷绕轴、送出轴和碳带;所述卷绕轴和送出轴相互间隔,且以能够绕定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架体上;所述碳带分别卷绕在卷绕轴和送出轴上,且能够从所述送出轴导出而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轴具有卷绕受动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卷绕受动部;所述卷绕受动部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受动齿,所述卷绕受动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所述卷绕受动部在接合所述动力源时与该动力源产生卡滞;
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轴向上的外端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以引导卷绕受动齿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
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边缘部形成为导向锥面,所述导向锥面适于引导所述卷绕定位柱移动至所述卷绕受动齿能够接合动力源以获取动力的位置;
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径向上的顶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以引导卷绕受动齿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导向锥面比所述卷绕受动齿更向外侧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轴线方向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导向面比导向锥面的大端更向外侧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受动齿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锁定面以在传递动力时产生阻止所述卷绕受动齿与动力源分离的锁定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受动齿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卷绕受动齿沿所述卷绕定位柱的周向上为对向布置以防止在两个所述卷绕受动齿之间形成卡滞动力源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轴向上的宽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出轴具有送出阻尼部,来自阻尼源的阻尼力能够传递到该送出阻尼部以在送出轴上施加限制送出轴旋转的阻尼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出阻尼部包括送出定位柱和形成在送出定位柱上的送出阻尼齿,所述送出阻尼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出阻尼齿的外端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以引导送出阻尼齿接合至阻尼源;所述送出阻尼齿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锁定面以在传递动力时产生阻止所述送出阻尼齿与阻尼源分离的锁定力;两个所述送出阻尼齿沿所述送出定位柱的周向上为对向布置。
10.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其包括壳体、盖体和碳带装置,所述壳体内配置有动力源,所述盖体接合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装置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碳带装置,所述热转印碳带装置耦合至所述动力源以获取动力;其中,所述动力源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部,所述卷绕驱动部与所述卷绕受动部耦合传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电机和卷绕驱动机构,所述卷绕驱动机构和电机传动连接,并且该卷绕驱动部包括传动齿轮组和受该传动齿轮组驱动的卷绕驱动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受所述盖体驱动而沿其轴线方向上向接近所述卷绕受动部一侧移动以使得该卷绕驱动部与所述卷绕受动部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驱动部内置有多个卷绕驱动齿,在所述卷绕驱动部接近卷绕受动部时,具有一个或两个卷绕受动齿的卷绕受动部被配置为能够自如地接合所述卷绕驱动部以获取动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卷绕驱动齿的齿顶之间形成与所述卷绕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驱动机构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轴,所述卷绕驱动部以能够沿轴向移动且能够跟随卷绕驱动轴转动的方式接合在卷绕驱动轴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送出轴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源,该阻尼源包括用于耦合送出轴以传递阻尼力的阻尼耦合部和用于产生阻尼力的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摩擦盘和阻尼轴,所述阻尼耦合部以能够沿轴向移动且能够跟随阻尼轴转动的方式接合在阻尼轴上。
17.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包括壳体、盖体和碳带装置,所述碳带装置可拆卸地配置在由盖体和壳体形成的安装腔内,所述壳体内配置有动力源,所述盖体接合在壳体上;所述碳带装置包括架体、卷绕轴、送出轴和碳带;所述卷绕轴和送出轴相互间隔,且以能够绕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架体上,所述碳带分别卷绕在卷绕轴和送出轴上,且能够从所述送出轴导出而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所述卷绕轴具有卷绕受动部,所述卷绕受动部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受动齿,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能够传递到该卷绕受动部;所述动力源包括电机和与该电机传动连接的卷绕驱动机构,所述卷绕驱动机构包括受驱转动的卷绕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驱动部包括卷绕定位柱和形成在卷绕定位柱上的卷绕驱动齿,所述卷绕驱动齿配置为一个或两个以防止所述卷绕受动部与卷绕驱动部接合时与该卷绕驱动部产生卡滞;
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轴向上的外端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以引导卷绕受动齿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
所述卷绕定位柱的边缘部形成为导向锥面,所述导向锥面适于引导所述卷绕定位柱移动至所述卷绕受动齿能够接合动力源以获取动力的位置;
所述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定位柱径向上的顶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以引导卷绕受动齿接合至动力源以获取动力;
所述卷绕受动齿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锁定面以在传递动力时产生阻止所述卷绕受动齿与动力源分离的锁定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受所述盖体驱动而沿其轴线方向上向接近所述卷绕受动部一侧移动以使得该卷绕驱动部与所述卷绕受动部接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受动部内置有多个卷绕受动齿,在所述卷绕驱动部接近卷绕受动部时,具有一个或两个卷绕驱动齿的卷绕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自如地接合所述卷绕受动部以传递动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卷绕受动齿的齿顶之间形成与所述卷绕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CN202110622338.0A 2020-06-04 2021-06-03 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机 Active CN113246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86570 2020-06-04
CN202010498657 2020-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6621A CN113246621A (zh) 2021-08-13
CN113246621B true CN113246621B (zh) 2023-04-07

Family

ID=7718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2338.0A Active CN113246621B (zh) 2020-06-04 2021-06-03 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66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85521A (zh) * 2022-10-27 2024-05-07 传思生物公司 用于料带的卷绕装置及药剂分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307C (zh) * 1999-01-07 2006-09-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色带卷取机构的打印机
JP2003145903A (ja) * 2001-11-16 2003-05-21 Ricoh Elemex Corp 熱転写型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インクリボン搬送駆動装置
JP2005096161A (ja) * 2003-09-24 2005-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リール台及び該リール台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CN2883009Y (zh) * 2004-03-15 2007-03-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带盒
CN101544138B (zh) * 2008-03-26 2012-05-2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转印打印机碳带回收装置
CN203854322U (zh) * 2014-05-29 2014-10-01 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碳带双拨轮传动的条码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6621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6621B (zh) 一种防卡滞的热转印碳带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机
US8418305B2 (en) Optical connector cleaning tool
US20080101858A1 (en) Coupling apparatus
JP4900724B2 (ja) 巻芯保持装置
KR20170118199A (ko) 테이프 카트리지
TW202043099A (zh) 捆紮工具
EP1210996A2 (en) Cutting blade ben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cisely forming acute angle
US11091339B2 (en) Medium support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7100326B2 (en) Drive device having a cable adjusting feature for a sliding body
US8348258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driving force transmitting mechanism
US4562497A (en) Tape drive spindle
US20200157880A1 (en) Window shutter actuation device
US6622768B2 (en) Correction tape roll device
WO2017138368A1 (ja) テープ巻き装置
US11840070B2 (en) Attachment and printing apparatus
KR101985891B1 (ko) 커넥팅 샤프트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수평 유지 리프트 장치
KR20050002830A (ko) 작동기
JP2744244B2 (ja) 記録装置
CN113594786B (zh) 一种对接装置
JP2005076873A (ja)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536715B2 (ja) 電動式シャッタ―の巻取装置
US6199596B1 (en) Let-off warp beam coupling device
CN220127974U (zh) 一种焊带压扁装置及串焊机
CN216883699U (zh) 一种采用鼓形联轴器的电动螺丝刀
CN217888559U (zh) 一种压胶量可调式打胶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