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8174B -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8174B
CN113238174B CN202110274281.XA CN202110274281A CN113238174B CN 113238174 B CN113238174 B CN 113238174B CN 202110274281 A CN202110274281 A CN 202110274281A CN 113238174 B CN113238174 B CN 113238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outer sleeve
magnetic flux
fixed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42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8174A (zh
Inventor
朱科
武敏
宋宇
吕黎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ensh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ensh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ensh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ensh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42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8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8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8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8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Air Bag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包括,检测平台本体;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缓冲板、第一气囊、固定套、进气管、堵球、第一弹簧、出气孔和固定框,所述检测平台本体的表面两侧并靠近底部一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远离固定套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缓冲板,所述第一气囊与缓冲板相邻一侧的顶部固定插接有进气管,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防护缓冲功能,导致工作人员在移动的过程中或物体在搬动的过程中容易与检测平台发生碰撞,容易造成漏电检测平台内部发生振动,从而影响检测的精确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磁体材料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钕铁硼永磁体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因此,对磁体材料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磁体良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表面场检验,二是磁通量检验,其中磁通量检测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而磁体的磁通是否达到要求也已经成为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磁通检测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漏电现象,需要使用到漏电检测平台,保证发生漏电故障时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磁通检测设置的过载和短路。
但是,传统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1、现有的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防护缓冲功能,导致工作人员在移动的过程中或物体在搬动的过程中容易与检测平台发生碰撞,容易造成漏电检测平台内部发生振动,从而影响检测的精确度。
2、现有的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其电源线进行收纳,导致电源线多余的部分散落在地面,容易被工作人员踩踏,从而造成电源线表面发生破损,从而发生危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检测平台本体;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缓冲板、第一气囊、固定套、进气管、堵球、第一弹簧、出气孔和固定框,所述检测平台本体的表面两侧并靠近底部一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远离固定套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缓冲板,所述第一气囊与缓冲板相邻一侧的顶部固定插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贯穿缓冲板并延伸至缓冲板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远离第一气囊的一侧侧壁卡合连接有堵球,所述堵球位于固定框内部的一侧与固定框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框的侧壁并位于第一弹簧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气孔;电源线,所述检测平台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线;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箱、收卷轴、限位盘、外套筒、通孔、第三弹簧、限位槽和卡合装置,所述检测平台本体的一侧顶部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的一端贯穿收纳箱的侧壁并延伸至收纳箱的外部,所述收卷轴延伸至收纳箱外部的一端滑动套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壁与收卷轴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收纳箱的侧壁开设有与外套筒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收纳箱的侧壁内部并位于通孔的两侧均安装有卡合装置,所述外套筒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合装置相适配的限位槽。
其中,所述进气管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粘合连接有第二气囊,并且所述第二气囊采用圆环形的结构。
其中,所述堵球位于固定框外部的体积要小于堵球体积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固定框的侧壁开设有与堵球相适配的进气孔。
其中,所述缓冲板与第一气囊相邻一侧的顶部均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插杆、卡板、第二弹簧、安装槽和插槽,所述缓冲板与第一气囊相邻一侧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插杆,所述固定套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插杆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杆远离缓冲板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与固定套卡合连接,所述卡板的底部与安装槽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其中,所述固定套的侧壁并位于插槽的顶部开设有与卡板相适配的卡槽。
其中,所述卡合装置包括容纳槽、第四弹簧和限位柱,所述收纳箱的侧壁内部并位于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容纳槽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限位柱远离容纳槽的一端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柱远离容纳槽的一端截面采用圆弧形的结构,并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外套筒的直径。
其中,所述收卷轴位于外套筒内部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滑动块,并且所述外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槽。
其中,所述收卷轴的表面两端并位于收纳箱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限位盘,并且所述限位盘的表面粘合连接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检测平台本体安装好之后,可以将充气管插入进气管的内部,当进气管内部并位于固定框与第二气囊之间的气体气压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时,堵球向靠近出气孔的一端移动挤压第一弹簧,露出进气孔,使得气体进入固定框的内部,然后通过出气孔进入第一气囊的内部,使得第一气囊充满气体,使得第一气囊可以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减少震动,提高该漏电检测平台的精确度,并且当充气管拔走后,在第一弹簧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弹簧推动堵球移动,将进气孔密封,可以避免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溢出,并且可以保证在充气过程中,气体外漏的问题,当需要搬动检测平台本体时可以利用玻璃棒插入进气管的内部,使得玻璃棒推动堵球移动,使得进气孔露出,使得第一气囊的气体从出气孔流入固定框的内部,再从进气孔流出,第一气囊的气体放出,缩小防撞机构的体积,便于将检测平台本体进行运输、搬运或收纳,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2、当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放出后,可以按压卡板进入安装槽的内部挤压第二弹簧,然后将插杆插入插槽的内部,当卡板与卡槽对齐时,在第二弹簧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弹簧推动卡板进入卡槽的内部,从而可以将缓冲板与固定套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缓冲板发生晃动,导致第一气囊发生撕裂的问题,可以提高第一气囊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3、将电源线缠绕在收卷轴的表面,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电源线的释放长度,先拉动外套筒向远离收卷轴的一端移动,使得外套筒在外力和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限位柱挤压第四弹簧,使得限位柱脱离限位槽,外套筒可以从通孔中拔出,然后可以转动外套筒,外套筒可以带动收卷轴转动,使得收卷轴将电源线进行释放或收卷,避免电源线散落在地面发生破损或将工作人员绊倒的问题,当转动完毕后,可以推动外套筒向收卷轴的一端移动,使得外套筒插入通孔中,同时挤压第三弹簧,外套筒在插入通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柱挤压第四弹簧,当限位槽与限位柱对齐时,在第四弹簧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第四弹簧推动限位柱进入限位槽的内部,使得外套筒与收纳箱之间进行限位固定,可以有效的避免收卷轴自己发生转动,导致电源线位于收纳箱外部的部分过长或过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平台本体;2、防撞机构;21、缓冲板;22、第一气囊;23、固定套;24、进气管;25、第二气囊;26、堵球;27、第一弹簧;28、出气孔;29、限位装置;291、插杆;292、卡板;293、第二弹簧;294、安装槽;295、插槽;210、固定框;3、电源线;4、收纳机构;41、收纳箱;42、收卷轴;43、限位盘;44、外套筒;45、通孔;46、第三弹簧;47、限位槽;48、卡合装置;481、容纳槽;482、第四弹簧;483、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包括,检测平台本体1;防撞机构2,所述防撞机构2包括缓冲板21、第一气囊22、固定套23、进气管24、堵球26、第一弹簧27、出气孔28和固定框210,所述检测平台本体1的表面两侧并靠近底部一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套23,所述固定套2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22,所述第一气囊22远离固定套23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缓冲板21,所述第一气囊22与缓冲板21相邻一侧的顶部固定插接有进气管24,所述进气管24远离第一气囊22的一端贯穿缓冲板21并延伸至缓冲板21的内部,所述进气管24远离第一气囊22的一端粘合连接有第二气囊25,并且所述第二气囊25采用圆环形的结构,当充气管插入时,可以在第二气囊25的作用下与充气管的表壁贴合,避免气体泄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密封性,所述进气管24的内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框210,所述固定框210远离第一气囊22的一侧侧壁卡合连接有堵球26,所述堵球26位于固定框210外部的体积要小于堵球26体积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固定框210的侧壁开设有与堵球26相适配的进气孔,使得堵球26可以将固定框210的一侧密封,所述堵球26位于固定框210内部的一侧与固定框210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27,所述固定框210的侧壁并位于第一弹簧27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气孔28;电源线3,所述检测平台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线3;收纳机构4,所述收纳机构4包括收纳箱41、收卷轴42、限位盘43、外套筒44、通孔45、第三弹簧46、限位槽47和卡合装置48,所述检测平台本体1的一侧顶部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收纳箱41,所述收纳箱4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42,所述收卷轴42的一端贯穿收纳箱41的侧壁并延伸至收纳箱41的外部,所述收卷轴42延伸至收纳箱41外部的一端滑动套接有外套筒44,所述外套筒44内壁与收卷轴4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46,所述收卷轴42位于外套筒44内部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滑动块,并且所述外套筒44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槽,可以使得外套筒44和收卷轴42之间只具备水平方向上的相互移动,使得在外套筒44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收卷轴42一起转动,所述收纳箱41的侧壁开设有与外套筒44相适配的通孔45,所述收纳箱41的侧壁内部并位于通孔45的两侧均安装有卡合装置48,所述外套筒44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合装置48相适配的限位槽47,所述卡合装置48包括容纳槽481、第四弹簧482和限位柱483,所述收纳箱41的侧壁内部并位于通孔45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481,所述容纳槽48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柱483,所述限位柱483与容纳槽481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482,所述限位柱483远离容纳槽481的一端与限位槽47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柱483远离容纳槽481的一端截面采用圆弧形的结构,便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插入或移出,可以快速实现外套筒44与收纳箱41之间锁定和解除锁定,并且所述通孔45的直径大于外套筒44的直径,可以使得外套筒44插入,将检测平台本体1安装好之后,可以将充气管插入进气管24的内部,当进气管24内部并位于固定框210与第二气囊25之间的气体气压大于第一弹簧27的弹力时,堵球26向靠近出气孔28的一端移动挤压第一弹簧27,露出进气孔,使得气体进入固定框210的内部,然后通过出气孔28进入第一气囊22的内部,使得第一气囊22充满气体,使得第一气囊22可以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减少震动,提高该漏电检测平台的精确度,并且当充气管拔走后,在第一弹簧27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弹簧27推动堵球26移动,将进气孔密封,可以避免第一气囊22内部的气体溢出,并且可以保证在充气过程中,气体外漏的问题,当需要搬动检测平台本体1时可以利用玻璃棒插入进气管24的内部,使得玻璃棒推动堵球26移动,使得进气孔露出,使得第一气囊22的气体从出气孔28流入固定框210的内部,再从进气孔流出,第一气囊22的内部气体放出,缩小防撞机构2的体积,便于将检测平台本体1进行运输、搬运或收纳,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将电源线3缠绕在收卷轴42的表面,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电源线3的释放长度,先拉动外套筒44向远离收卷轴42的一端移动,使得外套筒44在外力和第三弹簧46的弹力作用下通过限位柱483挤压第四弹簧482,使得限位柱483脱离限位槽47,外套筒44可以从通孔45中拔出,然后可以转动外套筒44,外套筒44可以带动收卷轴42转动,使得收卷轴42将电源线3进行释放或收卷,避免电源线3散落在地面发生破损或将工作人员绊倒的问题,当转动完毕后,可以推动外套筒44向收卷轴42的一端移动,使得外套筒44插入通孔45中,同时挤压第三弹簧46,外套筒44在插入通孔45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柱483挤压第四弹簧482,当限位槽47与限位柱483对齐时,在第四弹簧482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第四弹簧482推动限位柱483进入限位槽47的内部,使得外套筒44与收纳箱41之间进行限位固定,可以有效的避免收卷轴42自己发生转动,导致电源线3位于收纳箱41外部的部分过长或过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便捷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板21与第一气囊22相邻一侧的顶部均安装有限位装置29,所述限位装置29包括插杆291、卡板292、第二弹簧293、安装槽294和插槽295,所述缓冲板21与第一气囊22相邻一侧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插杆291,所述固定套23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插杆291相适配的插槽295,所述插杆291远离缓冲板21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94,所述安装槽294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卡板292,所述卡板292的顶部与固定套23卡合连接,所述卡板292的底部与安装槽294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93,所述固定套23的侧壁并位于插槽295的顶部开设有与卡板292相适配的卡槽,当第一气囊22内部的气体放出后,可以按压卡板292进入安装槽294的内部挤压第二弹簧293,然后将插杆291插入插槽295的内部,当卡板292与卡槽对齐时,在第二弹簧293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弹簧293推动卡板292进入卡槽的内部,从而可以将缓冲板21与固定套23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缓冲板21发生晃动,导致第一气囊22发生撕裂的问题,可以提高第一气囊22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检测平台本体1安装好之后,可以将充气管插入进气管24的内部,当进气管24内部并位于固定框210与第二气囊25之间的气体气压大于第一弹簧27的弹力时,堵球26向靠近出气孔28的一端移动挤压第一弹簧27,露出进气孔,使得气体进入固定框210的内部,然后通过出气孔28进入第一气囊22的内部,使得第一气囊22充满气体,使得第一气囊22可以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减少震动,提高该漏电检测平台的精确度,并且当充气管拔走后,在第一弹簧27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弹簧27推动堵球26移动,将进气孔密封,可以避免第一气囊22内部的气体溢出,并且可以保证在充气过程中,气体外漏的问题,当需要搬动检测平台本体1时可以利用玻璃棒插入进气管24的内部,使得玻璃棒推动堵球26移动,使得进气孔露出,使得第一气囊22的气体从出气孔28流入固定框210的内部,再从进气孔流出,第一气囊22的内部气体放出,缩小防撞机构2的体积,便于将检测平台本体1进行运输、搬运或收纳,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将电源线3缠绕在收卷轴42的表面,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电源线3的释放长度,先拉动外套筒44向远离收卷轴42的一端移动,使得外套筒44在外力和第三弹簧46的弹力作用下通过限位柱483挤压第四弹簧482,使得限位柱483脱离限位槽47,外套筒44可以从通孔45中拔出,然后可以转动外套筒44,外套筒44可以带动收卷轴42转动,使得收卷轴42将电源线3进行释放或收卷,避免电源线3散落在地面发生破损或将工作人员绊倒的问题,当转动完毕后,可以推动外套筒44向收卷轴42的一端移动,使得外套筒44插入通孔45中,同时挤压第三弹簧46,外套筒44在插入通孔45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位柱483挤压第四弹簧482,当限位槽47与限位柱483对齐时,在第四弹簧482的恢复性弹力作用下,第四弹簧482推动限位柱483进入限位槽47的内部,使得外套筒44与收纳箱41之间进行限位固定,可以有效的避免收卷轴42自己发生转动,导致电源线3位于收纳箱41外部的部分过长或过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便捷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平台本体(1);
防撞机构(2),所述防撞机构(2)包括缓冲板(21)、第一气囊(22)、固定套(23)、进气管(24)、堵球(26)、第一弹簧(27)、出气孔(28)和固定框(210),所述检测平台本体(1)的表面两侧并靠近底部一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套(23),所述固定套(2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22),所述第一气囊(22)远离固定套(23)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缓冲板(21),所述第一气囊(22)与缓冲板(21)相邻一侧的顶部固定插接有进气管(24),所述进气管(24)远离第一气囊(22)的一端贯穿缓冲板(21)并延伸至缓冲板(21)的内部,所述进气管(24)的内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框(210),所述固定框(210)远离第一气囊(22)的一侧侧壁卡合连接有堵球(26),所述堵球(26)位于固定框(210)内部的一侧与固定框(210)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27),所述固定框(210)的侧壁并位于第一弹簧(27)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气孔(28);
电源线(3),所述检测平台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线(3);
收纳机构(4),所述收纳机构(4)包括收纳箱(41)、收卷轴(42)、限位盘(43)、外套筒(44)、通孔(45)、第三弹簧(46)、限位槽(47)和卡合装置(48),所述检测平台本体(1)的一侧顶部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收纳箱(41),所述收纳箱(4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42),所述收卷轴(42)的一端贯穿收纳箱(41)的侧壁并延伸至收纳箱(41)的外部,所述收卷轴(42)延伸至收纳箱(41)外部的一端滑动套接有外套筒(44),所述外套筒(44)内壁与收卷轴(4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46),所述收纳箱(41)的侧壁开设有与外套筒(44)相适配的通孔(45),所述收纳箱(41)的侧壁内部并位于通孔(45)的两侧均安装有卡合装置(48),所述外套筒(44)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合装置(48)相适配的限位槽(47),所述电源线(3)缠绕在收卷轴(4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4)远离第一气囊(22)的一端粘合连接有第二气囊(25),并且所述第二气囊(25)采用圆环形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球(26)位于固定框(210)外部的体积要小于堵球(26)体积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固定框(210)的侧壁开设有与堵球(26)相适配的进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1)与第一气囊(22)相邻一侧的顶部均安装有限位装置(29),所述限位装置(29)包括插杆(291)、卡板(292)、第二弹簧(293)、安装槽(294)和插槽(295),所述缓冲板(21)与第一气囊(22)相邻一侧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插杆(291),所述固定套(23)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插杆(291)相适配的插槽(295),所述插杆(291)远离缓冲板(21)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94),所述安装槽(294)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卡板(292),所述卡板(292)的顶部与固定套(23)卡合连接,所述卡板(292)的底部与安装槽(294)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9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23)的侧壁并位于插槽(295)的顶部开设有与卡板(292)相适配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48)包括容纳槽(481)、第四弹簧(482)和限位柱(483),所述收纳箱(41)的侧壁内部并位于通孔(45)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481),所述容纳槽(48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柱(483),所述限位柱(483)与容纳槽(481)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482),所述限位柱(483)远离容纳槽(481)的一端与限位槽(47)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83)远离容纳槽(481)的一端截面采用圆弧形的结构,并且所述通孔(45)的直径大于外套筒(44)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轴(42)位于外套筒(44)内部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滑动块,并且所述外套筒(44)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轴(42)的表面两端并位于收纳箱(4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限位盘(43),并且所述限位盘(43)的表面粘合连接有海绵垫。
CN202110274281.X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Active CN113238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281.XA CN113238174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281.XA CN113238174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8174A CN113238174A (zh) 2021-08-10
CN113238174B true CN113238174B (zh) 2021-12-14

Family

ID=7713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4281.XA Active CN113238174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817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35663U (zh) * 2018-05-03 2018-11-2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式测试线放线盘
CN208172143U (zh) * 2018-05-23 2018-11-30 郑州大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室设备故障漏电检测装置
CN208621499U (zh) * 2018-08-27 2019-03-19 景德镇睿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的金属光谱分析仪
CN209402886U (zh) * 2018-10-24 2019-09-17 段德军 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抗振结构
CN210752564U (zh) * 2019-09-09 2020-06-16 海城利奇碳材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酮生产中的氧化塔的氧气进料调节装置
CN210763639U (zh) * 2019-10-30 2020-06-16 天津市旺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收线结构的电线用收线装置
CN210693208U (zh) * 2019-11-22 2020-06-05 山东科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集装式综合电气控制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8174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8174B (zh) 一种磁通检测用的漏电检测平台
CN112031860A (zh) 一种隧道坍塌人员应急防护装置
CN110033554B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溜道挂耳束袋式商品收纳装置
CN206013219U (zh) 小部件包装一体机
CN107902232A (zh) 一种光电检测仪的运输装置
CN207759203U (zh) 一种液体抽取装置
CN216735642U (zh) 一种一次性灌装袋
CN208802451U (zh) 电气自动化传送装置
CN209847373U (zh) 一种铝合金制的脚踏升降式器械车
CN217751370U (zh) 一种便于放置的油碟灌油架
CN218704558U (zh) 一种隔热保温瓦楞纸箱
CN213490600U (zh) 一种防止粉尘飞扬的全自动硬胶囊充填机
CN208781955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封装装置
CN210285062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铁桶
CN208470193U (zh) 一种具有防掉落装置的封口机
CN216071308U (zh) 一种电子元件包装的高强度承载带
CN214777737U (zh) 一种便携式易出料结构
CN216233513U (zh) 一种可组装自动取蛋的储存装置
CN210653165U (zh) 一种吸塑包装膜运输承接机
CN114408290B (zh) 一种包装机自动换胶条设备
CN220484134U (zh) 一种易于封装的纸质包装盒
CN113178340B (zh) 一种细小芯包束腰垫圈及其加工装置
JP3629307B2 (ja) 充填装置
CN215644870U (zh) 一种密封型动力蓄电池agm隔板
CN215100172U (zh) 一种塑料膜运输储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