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6623B -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6623B
CN113236623B CN202110665459.3A CN202110665459A CN113236623B CN 113236623 B CN113236623 B CN 113236623B CN 202110665459 A CN202110665459 A CN 202110665459A CN 113236623 B CN113236623 B CN 113236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ort
valve
flow contro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54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6623A (zh
Inventor
权龙�
刘赫
郝云晓
赵斌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6654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6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6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6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21Valv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e fluid chambers of an actu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该阀包括:先导阀体、主阀、第Ⅰ先导阀芯、第Ⅰ先导阀弹簧、第Ⅱ先导阀芯、第Ⅱ先导阀弹簧、第Ⅰ电磁铁和第Ⅱ电磁铁。主阀包括上盖板、第一流量控制腔、第二流量控制腔。本发明采用两个电磁铁对两个先导阀芯位移进行独立控制,通过采用两个流量控制腔,以对电液比例方向阀中两个阀口进行独立控制,能够降低系统压力损失、提高系统能量效率,并且本发明主阀位移与先导阀位移成比例关系,无需额外加装位移传感器即可实现对主阀芯位移的比例控制,避免了传统导控型电液比例方向阀在位移传感器故障时系统失控的缺点,同时简化了控制的复杂性,降低了阀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液比例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背景技术
电液比例方向阀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其作用是对流体流动的方向和流量大小进行连续控制,在大流量应用场合,通常采用导控型结构,现有技术的导控型电液比例方向阀,通常是四边联动阀,进出口同时节流,同一时刻只能控制执行器单腔的压力或流量,可控性差,并且存在节流损失大、发热严重、能量效率低等问题,特别是在超越负载工况下,这个问题更为严重。
针对传统导控型四边联动阀存在的问题,现有解决方案是采用进出口独立控制的方法,采用两个三位三通阀或者四个二位二通阀分别控制液压执行器两腔的压力和流量,增加了控制自由度,降低了系统节流损失和能量消耗,但是,目前这类阀为了对主阀芯位移进行控制,需要增设位移传感器对主阀芯位移检测,形成闭环回路进行控制,增加了阀的成本和控制复杂性,而且一旦传感器发生故障,系统将失控,造成安全事故等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包括:先导阀体、主阀、第Ⅰ先导阀芯、第Ⅰ先导阀弹簧、第Ⅱ先导阀芯、第Ⅱ先导阀弹簧、第Ⅰ电磁铁和第Ⅱ电磁铁;
所述主阀包括上盖板、第一流量控制腔、第二流量控制腔、供油口P、回油口T和外控油口X;所述供油口P的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供油口P的另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另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连接;
所述先导阀体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先导阀体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Ⅰ先导阀芯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Ⅰ先导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Ⅰ先导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Ⅰ先导阀芯的一端面连接;所述第Ⅱ先导阀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第Ⅱ先导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Ⅱ先导阀芯的一端面连接;所述第Ⅰ电磁铁与所述第Ⅰ先导阀芯的另一端面连接;所述第Ⅱ电磁铁与所述第Ⅱ先导阀芯的另一端面连接;
所述第一容置腔包括L1口、L2口和L3口;所述第二容置腔包括:R1口、R2口和R3口;
所述L1口和所述L3口均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L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R1口和所述R3口均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R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连接;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包括:第Ⅰ主阀芯、第Ⅰ动阀套、第Ⅱ动阀套、第Ⅰ弹簧、第Ⅱ弹簧和第一独立负载油口;
所述第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一端;所述第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Ⅰ动阀套上;所述第Ⅰ动阀套套设在所述第Ⅰ主阀芯的一端;所述第Ⅱ动阀套套设在第Ⅰ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第Ⅱ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Ⅱ动阀套上;所述第Ⅱ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另一端;
所述第Ⅰ动阀套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第Ⅰ主阀芯、所述第Ⅰ动阀套、所述第Ⅱ动阀套和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一环形容腔;所述第Ⅱ动阀套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二容腔;
所述L1口与所述第二容腔连接;所述L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一环形容腔连接;所述L3口与所述第一容腔连接;所述供油口P的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环形容腔连接;所述第一独立负载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容腔上;
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包括:第Ⅱ主阀芯、第Ⅲ动阀套、第Ⅳ动阀套、第Ⅲ弹簧、第Ⅳ弹簧和第二独立负载油口;
所述第Ⅲ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一端;所述第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Ⅲ动阀套上;所述第Ⅲ动阀套套设在所述第Ⅱ主阀芯的一端;所述第Ⅳ动阀套套设在第Ⅱ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第Ⅳ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Ⅳ动阀套上;所述第Ⅳ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另一端;
所述第Ⅲ动阀套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三容腔;所述第Ⅱ主阀芯、所述第Ⅲ动阀套、所述第Ⅳ动阀套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二环形容腔;所述第Ⅳ动阀套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四容腔;
所述R1口与所述第四容腔连接;所述R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二环形容腔连接;所述R3口与所述第三容腔连接;所述供油口P的另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另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环形容腔连接;所述第二独立负载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容腔上;
其中,所述第Ⅰ动阀套、所述第Ⅱ动阀套、第Ⅲ动阀套和第Ⅳ动阀套上均开设有节流槽;
所述第Ⅰ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第Ⅱ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
所述第Ⅲ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三容腔连通;所述第Ⅳ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四容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阀还包括主阀体;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均设置在所述主阀体中。
优选地,所述主阀还包括下盖板;
所述上盖板盖设在所述主阀体的一端;所述下盖板盖设在所述主阀体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Ⅰ电磁铁和所述第Ⅱ电磁铁以所述先导阀体为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Ⅰ电磁铁为动铁式单向比例电磁铁或动圈式双向比例电磁铁;所述第Ⅱ电磁铁为动铁式单向比例电磁铁或动圈式双向比例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第Ⅰ先导阀芯、所述第Ⅱ先导阀芯、所述第Ⅰ电磁铁或所述第Ⅱ电磁铁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通过采用第Ⅰ电磁铁和第Ⅱ电磁铁对第Ⅰ先导阀芯位移和第Ⅱ先导阀芯位移进行独立控制,由于动阀套和节流槽的设计,使得第Ⅰ主阀芯位移与第Ⅰ先导阀芯位移成比例关系,第Ⅱ主阀芯位移与第Ⅱ先导阀芯位移成比例关系,无需额外加装位移传感器对主阀芯位移进行检测,即可实现对主阀芯位移的比例控制,避免了传统导控型电液比例方向阀在位移传感器故障时系统失控的缺点,同时简化了控制的复杂性,降低了阀的成本。并且本发明通过采用两个流量控制腔,以对电液比例方向阀中两个阀口进行独立控制,能够降低系统压力损失、提高系统能量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先导阀体、2-下盖板、3-主阀体、4-上盖板、5-第Ⅰ主阀芯、6-第Ⅰ动阀套、7-第Ⅱ动阀套、8-第Ⅰ弹簧、9-第Ⅱ弹簧、10-第Ⅱ主阀芯、11-第Ⅲ动阀套、12-第Ⅳ动阀套、13-第Ⅲ弹簧、14-第Ⅳ弹簧、15-第Ⅰ先导阀芯、16-第Ⅰ先导阀弹簧、17-第Ⅱ先导阀芯、18-第Ⅱ先导阀弹簧、19-第Ⅰ电磁铁、20-第Ⅱ电磁铁,21-第一流量控制腔,22-第二流量控制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以简化控制的复杂性、降低阀的成本,避免传统导控型电液比例方向阀在位移传感器故障时系统失控,降低系统压力损失、提高能量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包括:先导阀体1、主阀、第Ⅰ先导阀芯15、第Ⅰ先导阀弹簧16、第Ⅱ先导阀芯17、第Ⅱ先导阀弹簧18、第Ⅰ电磁铁19和第Ⅱ电磁铁20。其中,第Ⅰ电磁铁19和第Ⅱ电磁铁20优选为动铁式单向比例电磁铁或动圈式双向比例电磁铁。第Ⅰ先导阀芯15、第Ⅱ先导阀芯17、第Ⅰ电磁铁19或第Ⅱ电磁铁20上均设置有检测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主阀包括上盖板4、第一流量控制腔21、第二流量控制腔22、供油口P、回油口T和外控油口X。供油口P的一端、回油口T的一端和外控油口X的一端均与第一流量控制腔21连接。供油口P的另一端、回油口T的另一端和外控油口X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流量控制腔22连接。
先导阀体1安装在上盖板4上。先导阀体1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第Ⅰ先导阀芯15安装在第一容置腔中。第Ⅰ先导阀弹簧1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置腔中,第Ⅰ先导阀弹簧16的另一端与第Ⅰ先导阀芯15的一端面连接。第Ⅱ先导阀芯1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置腔中,第Ⅱ先导阀弹簧18的另一端与第Ⅱ先导阀芯17的一端面连接。第Ⅰ电磁铁19与第Ⅰ先导阀芯15的另一端面连接。第Ⅱ电磁铁20与第Ⅱ先导阀芯17的另一端面连接。其中,第Ⅰ电磁铁19和第Ⅱ电磁铁20优选以先导阀体1为中心对称设置。
第一容置腔包括L1口、L2口和L3口。第二容置腔包括:R1口、R2口和R3口。
L1口和L3口均与第一流量控制腔21连接。L2口与回油口T和第一流量控制腔21连接。R1口和R3口均与第二流量控制腔22连接。R2口与回油口T和第二流量控制腔22连接。
为了对电液比例方向阀中两个阀口流量进行独立控制的同时,降低控制的复杂性,如图2所示,上述提供的第一流量控制腔21包括:第Ⅰ主阀芯5、第Ⅰ动阀套6、第Ⅱ动阀套7、第Ⅰ弹簧8、第Ⅱ弹簧9和第一独立负载油口A。
第Ⅰ弹簧8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流量控制腔21的一端。第Ⅰ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Ⅰ动阀套6上。第Ⅰ动阀套6套设在第Ⅰ主阀芯5的一端。第Ⅱ动阀套7套设在第Ⅰ主阀芯5的另一端。第Ⅱ弹簧9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Ⅱ动阀套7上。第Ⅱ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流量控制腔21的另一端。
第Ⅰ动阀套6与第一流量控制腔21的侧壁形成第一容腔。第Ⅰ主阀芯5、第Ⅰ动阀套6、第Ⅱ动阀套7和第一流量控制腔21的侧壁形成第一环形容腔。第Ⅱ动阀套7与第二流量控制腔22的侧壁形成第二容腔。
L1口与第二容腔连接。L2口与回油口T和第一环形容腔连接。L3口与第一容腔连接。供油口P的一端、回油口T的一端和外控油口X的一端均与第一环形容腔连接。第一独立负载油口A设置在第一环形容腔上。
进一步,为了对电液比例方向阀中两个阀口流量进行独立控制的同时,降低控制的复杂性,如图2所示,上述提供的第二流量控制腔22包括:第Ⅱ主阀芯10、第Ⅲ动阀套11、第Ⅳ动阀套12、第Ⅲ弹簧13、第Ⅳ弹簧14和第二独立负载油口B。
第Ⅲ弹簧1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流量控制腔22的一端。第Ⅲ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Ⅲ动阀套11上。第Ⅲ动阀套11套设在第Ⅱ主阀芯10的一端。第Ⅳ动阀套12套设在第Ⅱ主阀芯10的另一端。第Ⅳ弹簧1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Ⅳ动阀套12上。第Ⅳ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流量控制腔22的另一端。
第Ⅲ动阀套11与第二流量控制腔22的侧壁形成第三容腔。第Ⅱ主阀芯10、第Ⅲ动阀套11、第Ⅳ动阀套12和第二流量控制腔22的侧壁形成第二环形容腔。第Ⅳ动阀套12与第二流量控制腔22的侧壁形成第四容腔。
R1口与第四容腔连接。R2口与回油口T和第二环形容腔连接。R3口与第三容腔连接。供油口P的另一端、回油口T的另一端和外控油口X的另一端均与第二环形容腔连接。第二独立负载油口B设置在第二环形容腔上。
进一步,为了降低阀体成本,简化阀体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本发明上述提供的主阀还包括主阀体3和下盖板2。
第一流量控制腔21和第二流量控制腔22均设置在主阀体3中。上盖板4盖设在主阀体3的一端。下盖板2盖设在主阀体3的另一端。
进一步,上述采用的第Ⅰ动阀套6、第Ⅱ动阀套7、第Ⅲ动阀套11和第Ⅳ动阀套12上均开设有节流槽;
具体的,第Ⅰ动阀套6上的节流槽与第一容腔连通;第Ⅱ动阀套7上的节流槽与第二容腔连通。第Ⅲ动阀套11上的节流槽与第三容腔连通;第Ⅳ动阀套12上的节流槽与第四容腔连通。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本发明提供的各部件间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作出的适应性修改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基于本发明上述提供的各部件,本发明提供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整体结构连接关系为:
第Ⅰ主阀芯5纵向安装在主阀体3内,第Ⅰ动阀套6和第Ⅱ动阀套7分别安装在第Ⅰ主阀芯5下端和上端,第Ⅱ主阀芯10纵向安装在主阀体3内,第Ⅲ动阀套11和第Ⅳ动阀套12分别安装在第Ⅱ主阀芯10下端和上端,下盖板2安装在主阀体3下端面,上盖板4安装在主阀体3的上端面,第Ⅰ弹簧8安装在第Ⅰ动阀套6和下盖板2形成的容腔内(即第一容腔),第Ⅱ弹簧9安装在第Ⅱ动阀套7和上盖板4形成的容腔内(即第二容腔),第Ⅲ弹簧13安装在第Ⅲ动阀套11和下盖板2形成的容腔内(即第三容腔),第Ⅳ弹簧14安装在第Ⅳ动阀套12和上盖板4形成的容腔内(即第四容腔)。先导阀体1安装在上盖板4的上方,第Ⅰ先导阀芯15安装在先导阀体1内部,第Ⅰ先导阀弹簧16安装在第Ⅰ先导阀芯15右端面,第Ⅱ先导阀芯17安装在先导阀体1内部,第Ⅱ先导阀弹簧18安装在第Ⅱ先导阀芯17右端面。第Ⅰ电磁铁19安装在先导阀体1左端,第Ⅱ电磁铁20安装在先导阀体1右端。
阀体内部流道结构为:先导阀L1口连接第Ⅱ弹簧9所在容腔(即第二容腔),先导阀L3口连接第Ⅰ弹簧8所在容腔(即第一容腔),先导阀L2口同时连接T口、第Ⅰ动阀套6和主阀体3形成的环形容腔(即第一环形容腔的一个子容腔)、第Ⅱ动阀套7和主阀体3形成的环形容腔(即第一环形容腔的另一个子容腔)。先导阀R1口连接第Ⅳ弹簧14所在容腔(即第四容腔),先导阀R3口连接第Ⅲ弹簧13所在容腔(即第三容腔),先导阀R2口同时连接T口、第Ⅲ动阀套11和主阀体3形成的环形容腔(即第二环形容腔的一个子容腔)、第Ⅳ动阀套12和阀体形成的环形容腔(即第二环形容腔的另一个子容腔)。主阀体3中从下至上有供油口P、回油口T、外控油口X,主阀体3左侧有第一独立负载油口A,主阀体3右侧有第二独立负载油口B。
基于该具体实施例中的上述连接关系,本发明提供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工作方式为:
系统开始工作时,第Ⅰ电磁铁19和第Ⅱ电磁铁20使第Ⅰ先导阀芯15和第Ⅱ先导阀芯17对中,外控油口X的油液通过第Ⅰ主阀芯5的内部流道流入第Ⅰ动阀套6和第Ⅱ动阀套7的内部容腔,再经过第Ⅰ动阀套6和第Ⅱ动阀套7上的节流槽流入第Ⅰ弹簧8所在容腔和第Ⅱ弹簧9所在容腔内,同时,油液也通过第Ⅱ主阀芯10的内部流道流入第Ⅲ动阀套11和第Ⅳ动阀套12的内部容腔,再经过第Ⅲ动阀套11和第Ⅳ动阀套12上的节流槽流入第Ⅲ弹簧13所在容腔和第Ⅳ弹簧14所在容腔内。由于第Ⅰ先导阀芯15和第Ⅱ先导阀芯17均对中,所以四个弹簧所在容腔内油液均不流动,压力均为X口压力,第Ⅰ主阀芯5两端压力相等,阀芯对中,第Ⅱ主阀芯10两端压力相等,阀芯对中,P-A、A-T、P-B、B-T均不通。
第Ⅰ电磁铁19控制第Ⅰ先导阀芯15向右移动,将L2和L3口接通,使得第Ⅰ弹簧8所在容腔与T口接通,第Ⅰ弹簧8所在容腔压力降低,而第Ⅱ弹簧9所在容腔压力不变,第Ⅰ主阀芯5下端面压力低于上端面,第Ⅰ主阀芯5向下移动,P-A口接通。当通过L2-L3口的流量与通过第Ⅰ动阀套6上节流槽的流量相等时,第Ⅰ主阀芯5不再移动,由此可知第Ⅰ电磁铁19连续控制第Ⅰ先导阀芯15位移,就可以连续控制第Ⅰ主阀芯5位移,从而连续控制P-A口流量。同时,第Ⅱ电磁铁20控制第Ⅱ先导阀芯17向右移动,将R2和R1口接通,使得第Ⅳ弹簧14所在容腔与T口接通,第Ⅳ弹簧14所在容腔压力降低,而第Ⅲ弹簧13所在容腔压力不变,第Ⅱ主阀芯10上端面压力低于下端面,第Ⅱ主阀芯10向上移动,B-T口接通,当通过R2-R1口的流量与通过第Ⅳ动阀套12上节流槽的流量相等时,第Ⅱ主阀芯10不再移动,由此可知第Ⅱ电磁铁20连续控制第Ⅱ先导阀芯17位移,就可以连续控制第Ⅱ主阀芯10位移,从而连续控制B-T口流量。
同理,第Ⅰ电磁铁19控制第Ⅰ先导阀芯15向左移动,可使得第Ⅰ主阀芯5向上移动,A-T口接通,第Ⅱ电磁铁20控制第Ⅱ先导阀芯17向左移动,可使第Ⅱ主阀芯10向下移动,P-B口接通。
总体来说,通过控制第Ⅰ电磁铁19和第Ⅱ电磁铁20,可实现连续控制第Ⅰ先导阀芯15位移、第Ⅱ先导阀芯17位移,进而实现无位移、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独立的、连续的控制P-A、P-B、A-T、B-T的流量。
具体的,以第Ⅰ电磁铁和第Ⅱ电磁铁选用控制信号为-10V~10V的电磁铁为例,说明电磁铁电压信号与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流道通断关系,该通断关系如下表1和下表2所示。
表1第Ⅰ电磁铁电压信号与流道通断关系表
Figure BDA0003117193070000091
表2第Ⅱ电磁铁电压信号与流道通断关系表
Figure BDA0003117193070000101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两个电磁铁对两个先导阀芯位移进行独立控制,由于动阀套和节流槽的设计,使得两个主阀芯位移与对应的两个先导阀芯位移成比例关系,无需额外加装位移传感器对主阀芯位移进行检测,即可实现对主阀芯位移的比例控制,避免了传统导控型电液比例方向阀在位移传感器故障时系统失控的缺点,同时简化了控制的复杂性,降低了阀的成本。并且本发明通过采用两个流量控制腔,以对电液比例方向阀中两个阀口进行独立控制,能够降低系统压力损失、提高系统能量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导阀体、主阀、第Ⅰ先导阀芯、第Ⅰ先导阀弹簧、第Ⅱ先导阀芯、第Ⅱ先导阀弹簧、第Ⅰ电磁铁和第Ⅱ电磁铁;
所述主阀包括上盖板、第一流量控制腔、第二流量控制腔、供油口P、回油口T和外控油口X;所述供油口P的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供油口P的另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另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连接;
所述先导阀体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先导阀体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Ⅰ先导阀芯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Ⅰ先导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Ⅰ先导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Ⅰ先导阀芯的一端面连接;所述第Ⅱ先导阀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第Ⅱ先导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Ⅱ先导阀芯的一端面连接;所述第Ⅰ电磁铁与所述第Ⅰ先导阀芯的另一端面连接;所述第Ⅱ电磁铁与所述第Ⅱ先导阀芯的另一端面连接;
所述第一容置腔包括L1口、L2口和L3口;所述第二容置腔包括:R1口、R2口和R3口;
所述L1口和所述L3口均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L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R1口和所述R3口均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连接;所述R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连接;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包括:第Ⅰ主阀芯、第Ⅰ动阀套、第Ⅱ动阀套、第Ⅰ弹簧、第Ⅱ弹簧和第一独立负载油口;
所述第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一端;所述第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Ⅰ动阀套上;所述第Ⅰ动阀套套设在所述第Ⅰ主阀芯的一端;所述第Ⅱ动阀套套设在第Ⅰ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第Ⅱ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Ⅱ动阀套上;所述第Ⅱ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另一端;
所述第Ⅰ动阀套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第Ⅰ主阀芯、所述第Ⅰ动阀套、所述第Ⅱ动阀套和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一环形容腔;所述第Ⅱ动阀套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二容腔;
所述L1口与所述第二容腔连接;所述L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一环形容腔连接;所述L3口与所述第一容腔连接;所述供油口P的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环形容腔连接;所述第一独立负载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容腔上;
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包括:第Ⅱ主阀芯、第Ⅲ动阀套、第Ⅳ动阀套、第Ⅲ弹簧、第Ⅳ弹簧和第二独立负载油口;
所述第Ⅲ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一端;所述第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Ⅲ动阀套上;所述第Ⅲ动阀套套设在所述第Ⅱ主阀芯的一端;所述第Ⅳ动阀套套设在第Ⅱ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第Ⅳ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Ⅳ动阀套上;所述第Ⅳ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另一端;
所述第Ⅲ动阀套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三容腔;所述第Ⅱ主阀芯、所述第Ⅲ动阀套、所述第Ⅳ动阀套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二环形容腔;所述第Ⅳ动阀套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的侧壁形成第四容腔;
所述R1口与所述第四容腔连接;所述R2口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二环形容腔连接;所述R3口与所述第三容腔连接;所述供油口P的另一端、所述回油口T的另一端和所述外控油口X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环形容腔连接;所述第二独立负载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容腔上;
其中,所述第Ⅰ动阀套、所述第Ⅱ动阀套、第Ⅲ动阀套和第Ⅳ动阀套上均开设有节流槽;
所述第Ⅰ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第Ⅱ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
所述第Ⅲ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三容腔连通;所述第Ⅳ动阀套上的节流槽与所述第四容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还包括主阀体;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腔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腔均设置在所述主阀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还包括下盖板;
所述上盖板盖设在所述主阀体的一端;所述下盖板盖设在所述主阀体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Ⅰ电磁铁和所述第Ⅱ电磁铁以所述先导阀体为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Ⅰ电磁铁为动铁式单向比例电磁铁或动圈式双向比例电磁铁;所述第Ⅱ电磁铁为动铁式单向比例电磁铁或动圈式双向比例电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Ⅰ先导阀芯、所述第Ⅱ先导阀芯、所述第Ⅰ电磁铁或所述第Ⅱ电磁铁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CN202110665459.3A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Active CN113236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459.3A CN113236623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459.3A CN113236623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623A CN113236623A (zh) 2021-08-10
CN113236623B true CN113236623B (zh) 2022-03-25

Family

ID=7713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5459.3A Active CN113236623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6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166A (zh) * 2021-01-04 2021-04-30 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油口单独控制的液压多路阀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61021A1 (de) * 1974-12-21 1976-06-24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wenigstens einer hydraulischen stelleinrichtung
CN201265570Y (zh) * 2008-10-08 2009-07-01 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先导式电液比例换向阀
DE102009025827A1 (de) * 2009-05-18 2010-11-25 Bucyrus Dbt Europe Gmbh Hydraulikschaltvorrichtung für die Mobilhydraulik, mobile Hydraulikmaschine und Ventileinheit
CN102788056A (zh) * 2012-08-21 2012-11-21 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电液反馈比例节流插装阀液压控制系统
JP6286307B2 (ja) * 2014-07-24 2018-02-28 Kyb株式会社 方向制御弁
CN111237277B (zh) * 2020-01-17 2021-10-15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先导流量-主阀芯位移反馈机制的比例流量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623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95088A1 (en) Pressure balance valve
CN105545852B (zh) 一种高速开关先导比例阀
CN109882462B (zh) 液控比例与负载敏感融合变量泵及液控智能流量分配系统
CN113236623B (zh) 一种阀口独立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阀
US5273069A (en) Operation valve with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KR100289419B1 (ko) 분류밸브부착 방향제어밸브
CN104132016A (zh) 三通流量阀、负载敏感多路阀、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09826836B (zh) 一种智能变量泵及液压控制系统
CN109798272B (zh) 一种复合变量泵及复合液压控制系统
CN201027637Y (zh) 负载敏感液压泵用流量敏感控制阀系统
CN212429388U (zh) 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组
CN111396391B (zh) 一种带扰动补偿的高精度大流量多路阀
CN109296575B (zh) 一种先导控制式开关阀
CN112709721B (zh) 一种电液集成控制阀
KR100289422B1 (ko) 토너먼트 유로구성장치
CN214742432U (zh) 一种具有抗流量饱和结构的多路换向阀
EP0276222B1 (en) Compensated fluid flow control valve
CN113418024B (zh) 一种电液比例节流流量复合控制方向阀
CN215171160U (zh) 一种卸卷小车变换压力的液压阀组
CN218377164U (zh) 一种抗冲击先导式安全阀
CN217327886U (zh) 一种三路切换阀组
CN108661965B (zh) 一种具有y型中位机能的三位五通负载口独立控制多路阀
CN216715368U (zh) 一种电磁二位九通比例多路阀
JPH02566B2 (zh)
CN113931891B (zh) 负载口独立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及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