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5435B -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5435B
CN113235435B CN202110424135.0A CN202110424135A CN113235435B CN 113235435 B CN113235435 B CN 113235435B CN 202110424135 A CN202110424135 A CN 202110424135A CN 113235435 B CN113235435 B CN 113235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ain
temporary
hoisting
stee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41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5435A (zh
Inventor
李晓峰
朱恩钱
陈鸣
游川
彭成明
黄剑锋
刘力
蒋明鹏
严巨新
唐仲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1104241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5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5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5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5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5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1/00Suspension or cable-stayed bridges
    • E01D11/02Suspension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6Suspension cables; Cable clamps for suspension cables ; Pre- or post-stressed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E01D2/04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of the box-girder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搭建两侧的主塔、辅助墩以及锚固梁,架设猫道;步骤二:将两侧的锚固梁与辅助墩之间固结;安装临时拉索;架设主缆,将两侧主塔上的索鞍向边跨侧预偏;将猫道改吊于主缆上;步骤三:张拉临时拉索,吊装钢箱梁节段,并安装吊杆,吊装过程中穿插进行多次临时拉索张拉及索鞍顶推;步骤四:解除固结,完成边跨合龙;步骤五:张拉全桥吊杆,调整主缆线型及吊杆索力,再分级释放临时拉索;步骤六:拆除临时拉索,施加二期恒载,进行索力微调,完成体系转换。本发明实现了施工过程中主塔、辅助墩位移、主缆中跨与边跨间不平衡水平力的控制,施工安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自锚式悬索桥是一种不设重力式地锚,而以加劲梁梁端锚固主缆,承受主缆端部的水平与竖向分力的悬索桥体系。它与常规地锚式悬索桥的区别在于不设地锚、加劲梁承受主缆水平分力而造成主梁存在较大的轴向压力。具有传统悬索桥的主要审美特征,桥型独特、壮观。在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或景区修建此类标志效应鲜明的桥梁,更能展示区位特色或个性,发展前景巨大。
自锚式悬索有“先梁后缆”和“先缆后梁”两种施工工艺,其中“先缆后梁”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再航道搭设支架,施工期不妨碍河道通航,减少对当地的干扰,并且更节约了大量的建造成本,因此更具有应用前景。但因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线形和内力受结构自重、施工的架设方案和吊索的张拉索力的影响较大,而“先缆后梁”施工的自锚式悬索桥因先进行主缆及吊索安装,再进行梁体安装,在吊装梁体时,因矢跨比大,导致主缆线型变化大,如何通过体系转换使得成桥后的主缆与桥面的线形、桥塔与加劲梁的应力、吊索的索力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是“先缆后梁”施工工艺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搭建两侧的主塔、桥墩、辅助墩以及锚固梁,架设猫道;
步骤二:将两侧的锚固梁与辅助墩之间固结;施工临时锚碇,并安装临时拉索;架设主缆,将两侧主塔上的索鞍向边跨侧预偏;将猫道改吊于主缆上;
步骤三:张拉临时拉索,吊装钢箱梁节段,并安装钢箱梁节段上的吊杆,吊装过程中穿插进行多次临时拉索张拉及索鞍顶推;
步骤四:解除锚固梁与辅助墩之间的固结,完成边跨合龙;
步骤五:张拉全桥吊杆,调整主缆线型及吊杆索力,再分级释放临时拉索;
步骤六:拆除临时拉索,施加二期恒载,进行索力微调,完成体系转换。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将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固结的固结装置包括:
支座垫石,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辅助墩上端面,所述支座垫石沿所述锚固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纵梁;
多个挡块,其固定设置在所述锚固梁底部,多个所述挡块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侧面;
任意所述纵梁上端面设置有反力座,所述反力座与所述挡块之间设置有千斤顶;
滑移梁,其设置在所述支座垫石和所述锚固梁之间,所述滑移梁与所述锚固梁底面之间设置有四氟垫板。
优选的是,在步骤二中,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的固结时,将所述挡块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在步骤四中,解除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的固结时,先使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顶紧所述挡块,再割除所述挡块与所述纵梁之间的连接,最后缓慢回缩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
优选的是,在步骤三中,首先同步吊装主跨及两侧边跨跨中的所述钢箱梁节段,所述钢箱梁节段起吊时采用分级加载。
优选的是,主跨及两侧边跨跨中的所述钢箱梁节段吊装完成后,交替吊装主跨和两侧边跨其余的所述钢箱梁节段;主跨跨中两侧对称位置的所述钢箱梁节段同次安装;两侧边跨对称位置的所述钢箱梁节段同次吊装。
优选的是,在吊装所述钢箱梁节段时,交替在主跨及两侧边跨已安装的部分所述钢箱梁节段上设置压重装置,以平衡吊装过程中主跨和两侧边跨主缆水平方向受力。
优选的是,所述压重装置包括水袋,所述水袋上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调整所述水袋中的水量以调整所述压重装置的重量。
优选的是,在步骤三中,吊装所述钢箱梁节段过程中穿插进行多次所述临时拉索张拉,以平衡吊装过程中所述锚固梁上增加的水平分力;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同步进行张拉。
优选的是,在步骤五中,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同步进行多级释放,将所述临时拉索承受的力逐渐转移至主缆及所述锚固梁上。
优选的是,所述临时拉索通过同步张拉装置进行张拉和释放,所述同步张拉装置包括:
多台千斤顶,每台所述千斤顶对应连接一束所述临时拉索;每台所述千斤顶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以采集所述千斤顶顶升或回缩的位移;
多台液压泵站,每台所述液压泵站分别通过管路与多台所述千斤顶连接,每条所述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采集所述管路中的压力数据;
控制单元,其与每台所述液压泵站通过光纤连接,并向所述液压泵站发送和接收数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液压泵站同步控制每台所述千斤顶进行顶升或回缩。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辅助墩固结、临时拉索放张、压重装置压重、索鞍预偏、猫道改吊、吊杆张拉等过程的控制,实现了施工过程中主塔、辅助墩位移、主缆中跨与边跨间不平衡水平力的控制,避免了索股滑移,使成桥后的主缆与桥面的线形、桥塔与加劲梁的应力、吊索的索力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保证施工安全便捷。
2、本发明将临时拉索索力顺利的转换至锚固梁内,使桥梁结构体系由地锚转成自锚结构,不但实现了自锚式悬索桥的“先缆后梁”施工,施工过程中无需再航道搭设支架,施工期不妨碍河道通航,减少对当地的干扰,更节约了大量的建造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完成步骤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完成步骤二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完成步骤三中首次吊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完成步骤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固结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固结装置的A-A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固结装置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同步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搭建两侧的主塔1、辅助墩2以及锚固梁3,架设猫道;
步骤二:将两侧的锚固梁3与辅助墩2之间固结;施工临时锚碇11,并安装临时拉索10;架设主缆12,将两侧主塔1上的索鞍4向边跨侧预偏;将猫道改吊于主缆12上;
步骤三:张拉临时拉索10,吊装钢箱梁节段13,并安装钢箱梁节段13上的吊杆14,吊装过程中穿插进行多次临时拉索10张拉及索鞍4顶推;
步骤四:解除锚固梁3与辅助墩2之间的固结,完成边跨合龙;
步骤五:张拉全桥吊杆14,调整主缆12线型及吊杆14索力,再分级释放临时拉索10;
步骤六:拆除临时拉索10,施加二期恒载,进行索力微调,完成体系转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索鞍4主要是将主缆121传来的压力传递到主塔1,设计恒载成桥状态下主跨和两侧边跨主缆水平分力相等,但在空缆状态下,若索鞍4仍处于设计位置,则导致索鞍4两侧主缆12产生较大的不平衡水平分力,易导致塔偏超限,主缆12索股在鞍槽内滑动,且影响空缆线型,因此在步骤二中索鞍4向边跨侧进行预偏。而在钢箱梁节段13吊装过程中,主塔1两侧主缆12内的应力差逐渐增大,因此需要在吊装过程中多次顶推索鞍4,以调节平衡主缆两侧的内力大小。
考虑到猫道平行于主缆12线形布置,主缆12空缆线形和成桥线形高程差距较大,且自锚式悬索桥矢跨比大,随着钢箱梁阶段13吊装及体系转换的进行,主缆12线形将发生剧烈变化,为了使猫道的线形能及时适应主缆线形的变化,在钢箱梁节段13吊装之前,需进行猫道改吊工作,将猫道通过钢丝绳悬吊于主缆12上,同时将猫道承重索预先向跨中放松,以确保猫道线形能不断适应主缆12线形的变化。
在体系转换期间主缆12水平力基本由临时拉索10拉力平衡,为了防止在体系转换过程中辅助墩2与锚固梁3间位置发生位移,导致锚固梁3在施工期间出现大幅变位,引起散索套IP点的变动,在钢箱梁节段13吊装前先将辅助墩2与锚固梁3之间进行固结,固结期间固结位置产生的不平衡水平力由辅助墩2来承担。为保证辅助墩2墩顶位移处于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可在辅助墩2上设置的倾角仪、应力计等设备进行位移及受力监测。
考虑到在主缆在架设过程中随着自重逐渐增大,会在锚固梁3内产生一定的水平分力,并且在钢箱梁节段13吊装过程中,也会使锚固梁3内收到的水平分力逐渐增大。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分多次进行临时拉索10张拉,以平衡锚固梁3内的水平分力。在所有钢箱梁节段13均吊装完成时候,对临时拉索10进行分级释放,以将临时拉索10承受的力逐渐转移至主缆12及主梁内,由主梁承受主缆水平分力,实现“地锚”到“自锚”体系的转换。
在实际施工时,在主缆12架设完成后即在其上安装索夹,所述吊杆14提前安装锚固于钢箱梁节段13上,待钢箱梁节段13吊装到设计位置时,直接通过主塔1塔顶卷扬机下放钢丝绳将吊杆14上的叉耳端提起,连接于索夹上。所有钢箱梁节段13全部安装完成后,通过张拉全桥的吊杆14来调整主缆成桥线型及吊杆受力。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如图5~图7所示,步骤二中将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固结的固结装置包括:支座垫石4,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辅助墩2上端面,所述支座垫石4沿所述锚固梁3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纵梁5;多个挡块6,其固定设置在所述锚固梁3底部,多个所述挡块6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纵梁5的侧面;任意所述纵梁5上端面设置有反力座9,所述反力座9与所述挡块6之间设置有千斤顶8;滑移梁7,其设置在所述支座垫石4和所述锚固梁3之间,所述滑移梁7与所述锚固梁3底面之间设置有四氟垫板。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座垫石4的侧面及上端面均设置有预埋件,以分别与所述纵梁5和所述滑移梁7固定连接。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步骤二中,所述锚固梁3与所述辅助墩2之间的固结时,将所述挡块6与所述纵梁5固定连接;在步骤四中,解除所述锚固梁3与所述辅助墩2之间的固结时,先所述千斤顶8的伸缩端顶紧所述挡块6,再割除所述挡块6与所述纵梁5之间的连接,最后缓慢回缩所述千斤顶8的伸缩端。
解除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的固结需在所述辅助墩无应力或应力最小的状态下进行。首先张拉临时拉索10,使临时拉索10受力达到最大值,此时临时拉索10与主缆12水平力达到平衡,辅助墩2无水平位移。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张拉设备、测量仪器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为使辅助墩2墩顶水平位移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以内,通过所述纵梁5顶部设置的千斤顶8顶紧所述挡块6,以抵消主缆12与临时拉索10未完全平衡造成的水平力,然后割除所述纵梁5与所述挡块6之间的连接,并缓慢回缩所述千斤顶8的伸缩端,实现固结的解除。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步骤三中,首先同步吊装主跨及两侧边跨跨中的所述钢箱梁节段13,所述钢箱梁节段13起吊时采用分级加载。
为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将待吊装的所述钢箱梁节段13按吊装顺序进行编号,具体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首次起吊时主缆12在吊装过程中主跨与两侧边跨水平力平衡,避免索股滑移,将主跨跨中3个节段合并为一个大节段(1#节段),与边跨节段(2#、3#节段)同步进行起吊。为保证起吊过程中不受潮汐、信号传输延迟、不同设备间差异等因素影响,起吊时采取分级加载,其中1#节段分5级加载,2#、3#节段分4级加载,待1#节段加载至100%时,2#、3#节段加载至75%,此时满足3个节段起吊条件,进行同步起吊。需要说明的是,分级加载的次数受所述钢箱梁节段的自重及吊装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采取的次数。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主跨及两侧边跨跨中的所述钢箱梁节段吊装完成后,交替吊装主跨和两侧边跨其余的所述钢箱梁节段13;主跨跨中两侧对称位置的所述钢箱梁节段13同次安装;两侧边跨对称位置的所述钢箱梁节段13同次吊装。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在完成1#、2#、3#节段的同步吊装后,进行主跨4#、5#节段吊装,再吊装两侧边跨的6#、7#节段,然后吊装主跨8#、9#节段,照此依次交替吊装主跨和两侧边跨其余的所述钢箱梁节段13,直至仅剩34#和35#节段未吊装,即边跨合龙前停止吊装。在解除两侧锚固梁3和辅助墩2之间的固结后,再继续吊装34#和35#节段,完成边跨合龙。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在吊装所述钢箱梁节段13时,交替在主跨及两侧边跨已安装的部分所述钢箱梁节段13上设置压重装置,以平衡吊装过程中主跨和两侧边跨主缆水平方向受力。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在主跨4#节段吊装前,在2#、3#节段第一次同步加载所述压重装置;4#节段吊装后,在2#、3#节段第二次同步加载所述压重装置,然后吊装主跨5#节段;在4#节段和5#节段顶部安装吊装设备时,分别在1#节段上进行两次所述压重装置加载;在2#节段顶部安装吊装设备,2#节段上所述压重装置进行第一次卸载;进行6#节段吊装,2#节段上所述压重装置进行第二次卸载;在3#节段顶部安装吊装设备,3#节段上所述压重装置进行第一次卸载;进行7#节段吊装,3#节段上所述压重装置进行第二次卸载;之后1#节段上所述压重装置的第一次加载量全部卸载完。依次类推交替在主跨及两侧边跨已安装的部分所述钢箱梁节段13上设置压重装置,并在吊装过程中根据主缆12受力情况进行所述压重装置的加载和卸载,从而防止主缆12的滑移。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压重装置包括水袋,所述水袋上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调整所述水袋中的水量以调整所述压重装置的重量。当需要所述压重装置加载时,通过所述进水口向所述水袋中注水,增加其重量;当需要所述压重装置卸载时,通过所述出水口将水从所述水袋中排出即可。可通过在所述水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布置计量装置来精确计算加载及卸载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水袋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可以容纳水的容器。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步骤三中,吊装所述钢箱梁节段13过程中穿插进行多次所述临时拉索10张拉,以平衡吊装过程中所述锚固梁3上增加的水平分力;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10同步进行张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临时拉索10分六次进行张拉,第一次张拉在步骤三开始吊装所述钢箱梁节段13之前进行,最后一次张拉在边跨合龙前进行,其余四次张拉在所述钢箱梁节段13吊装过程中穿插进行。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步骤五中,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10同步进行多级释放,将所述临时拉索10承受的力逐渐转移至主缆12及所述锚固梁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临时拉索10分六次进行释放,实现“地锚”到“自锚”体系的转换。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10通过同步张拉装置15进行张拉和释放,所述同步张拉装置15包括:
多台千斤顶151,每台所述千斤顶151对应连接一束所述临时拉索10;每台所述千斤顶151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以采集所述千斤顶151顶升或回缩的位移;
多台液压泵站152,每台所述液压泵站152分别通过管路与多台所述千斤顶151连接,每条所述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采集所述管路中的压力数据;
控制单元,其与每台所述液压泵站152通过光纤连接,并向各台所述液压泵站152发送和接收数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液压泵站152同步控制每台所述千斤顶151进行顶升或回缩。
在实际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台千斤顶151同时同步张拉和释放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10,以尽可能减轻施工不同步造成的桥梁偏载。在本实施例中,桥梁两侧每束所述临时拉索10配置一台所述千斤顶151,每四台所述千斤顶151配置1台所述液压泵站152,每台所述液压泵站152通过光纤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为了保证同步控制,每台所述千斤顶151上均设置有拉杆式位移传感器做伸长位移采集,同时在各所述油路上都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压力数据,进行压力、位移同步双重控制。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各台所述液压泵站152和所述千斤顶151进行张拉或释放,实现精准同步的目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主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利用Midas/Civil等有限元模型进行,采用有限元逐步正装计算法。按照预先确定的施工顺序和工艺流程,逐步增加结构单元、变化施工荷载,计算大桥在各个施工阶段变形、内力和危险截面上的应力等,得出大桥施工全过程的结构构型及内力状态。按施工步骤,计算各施工梁段架设时的结构内力和位移,然后依据具体的正装计算方法,选择相应的计算参数作为未知变量,通过求解方程而获得相应的控制参数,并以此控制参数来指导索鞍顶推、临时拉索张拉及压重装置加载和卸载施工,则当悬索桥完成时,其恒载内力和主梁线形应与预定的理想状态基本吻合。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搭建两侧的主塔、桥墩、辅助墩以及锚固梁,架设猫道;
步骤二:将两侧的锚固梁与辅助墩之间固结;施工临时锚碇,并安装临时拉索;架设主缆,将两侧主塔上的索鞍向边跨侧预偏;将猫道改吊于主缆上;
步骤三:张拉临时拉索,吊装钢箱梁节段,并安装钢箱梁节段上的吊杆,吊装过程中穿插进行多次临时拉索张拉及索鞍顶推;
步骤四:解除锚固梁与辅助墩之间的固结,完成边跨合龙;
步骤五:张拉全桥吊杆,调整主缆线型及吊杆索力,再分级释放临时拉索;
步骤六:拆除临时拉索,施加二期恒载,进行索力微调,完成体系转换;
步骤二中将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固结的固结装置包括:
支座垫石,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辅助墩上端面,所述支座垫石沿所述锚固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纵梁;
多个挡块,其固定设置在所述锚固梁底部,多个所述挡块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侧面;
任意所述纵梁上端面设置有反力座,所述反力座与所述挡块之间设置有千斤顶;
滑移梁,其设置在所述支座垫石和所述锚固梁之间,所述滑移梁与所述锚固梁底面之间设置有四氟垫板;
在步骤二中,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的固结时,将所述挡块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在步骤四中,解除所述锚固梁与所述辅助墩之间的固结时,先使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顶紧所述挡块,再割除所述挡块与所述纵梁之间的连接,最后缓慢回缩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首先同步吊装主跨及两侧边跨跨中的所述钢箱梁节段,所述钢箱梁节段起吊时采用分级加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跨及两侧边跨跨中的所述钢箱梁节段吊装完成后,交替吊装主跨和两侧边跨其余的所述钢箱梁节段;主跨跨中两侧对称位置的所述钢箱梁节段同次安装;两侧边跨对称位置的所述钢箱梁节段同次吊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吊装所述钢箱梁节段时,交替在主跨及两侧边跨已安装的部分所述钢箱梁节段上设置压重装置,以平衡吊装过程中主跨和两侧边跨主缆水平方向受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重装置包括水袋,所述水袋上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调整所述水袋中的水量以调整所述压重装置的重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吊装所述钢箱梁节段过程中穿插进行多次所述临时拉索张拉,以平衡吊装过程中所述锚固梁上增加的水平分力;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同步进行张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桥梁两侧的所述临时拉索同步进行多级释放,将所述临时拉索承受的力逐渐转移至主缆及所述锚固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拉索通过同步张拉装置进行张拉和释放,所述同步张拉装置包括:
多台千斤顶,每台所述千斤顶对应连接一束所述临时拉索;每台所述千斤顶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以采集所述千斤顶顶升或回缩的位移;
多台液压泵站,每台所述液压泵站分别通过管路与多台所述千斤顶连接,每条所述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采集所述管路中的压力数据;
控制单元,其与每台所述液压泵站通过光纤连接,并向所述液压泵站发送和接收数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液压泵站同步控制每台所述千斤顶进行顶升或回缩。
CN202110424135.0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235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4135.0A CN113235435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4135.0A CN113235435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5435A CN113235435A (zh) 2021-08-10
CN113235435B true CN113235435B (zh) 2022-09-30

Family

ID=77128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4135.0A Active CN113235435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5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447B (zh) * 2022-06-01 2023-04-25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0800A (en) * 1981-04-30 1982-11-06 Kayaba Industry Co Ltd Bridge beam inspecting cart for long large scale bridge
JP2002038421A (ja) * 2000-07-27 2002-02-06 Shinko Wire Co Ltd 構造物の架設工法
CN10274768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跨径混合梁斜桥施工运营全过程多功能综合约束装置
JP2016118008A (ja) * 2014-12-19 2016-06-30 西日本高速道路株式会社 構造物の制振装置、それを用いた上部構造の残留変位を取り除く方法、ならびに橋梁の補強方法
CN108505443A (zh) * 2018-03-28 2018-09-07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不设预拱度的大节段吊装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
CN110093859A (zh) * 2019-05-07 2019-08-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铁路预制梁自动落梁系统及落梁施工方法
KR20190114256A (ko) * 2018-03-29 2019-10-10 에이치앤케이엔지니어링(주) 피더블유에스케이블을 이용한 도로교 현수교 시공방법
CN110761168A (zh) * 2019-03-15 2020-02-07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设计与施工方法
CN112084561A (zh) * 2020-09-11 2020-12-15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顶推施工大跨轨道钢箱叠合梁桥施工控制方法
CN112227206A (zh) * 2020-09-07 2021-01-15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
CN212956143U (zh) * 2020-06-17 2021-04-13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跨径钢梁斜拉桥施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7199A (zh) * 2007-12-24 2008-05-28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CN106149569B (zh) * 2016-08-24 2018-02-02 长安大学 自锚式悬索桥先缆后梁施工的体系转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0800A (en) * 1981-04-30 1982-11-06 Kayaba Industry Co Ltd Bridge beam inspecting cart for long large scale bridge
JP2002038421A (ja) * 2000-07-27 2002-02-06 Shinko Wire Co Ltd 構造物の架設工法
CN10274768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跨径混合梁斜桥施工运营全过程多功能综合约束装置
JP2016118008A (ja) * 2014-12-19 2016-06-30 西日本高速道路株式会社 構造物の制振装置、それを用いた上部構造の残留変位を取り除く方法、ならびに橋梁の補強方法
CN108505443A (zh) * 2018-03-28 2018-09-07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不设预拱度的大节段吊装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
KR20190114256A (ko) * 2018-03-29 2019-10-10 에이치앤케이엔지니어링(주) 피더블유에스케이블을 이용한 도로교 현수교 시공방법
CN110761168A (zh) * 2019-03-15 2020-02-07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设计与施工方法
CN110093859A (zh) * 2019-05-07 2019-08-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铁路预制梁自动落梁系统及落梁施工方法
CN212956143U (zh) * 2020-06-17 2021-04-13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跨径钢梁斜拉桥施工设备
CN112227206A (zh) * 2020-09-07 2021-01-15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
CN112084561A (zh) * 2020-09-11 2020-12-15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顶推施工大跨轨道钢箱叠合梁桥施工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跨度钢桁结合梁斜拉桥合龙施工技术;吴明威等;《施工技术》;20160630;294-29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5435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7206B (zh) 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
CN111764282B (zh) 基于斜拉扣挂法的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施工方法
CN111287095A (zh) 下拖特大桥主梁专项施工工法
CN101537976B (zh) 双塔桅巨型自升降起重设备及其跟携吊装方法
CN111335187B (zh) 一种空腹式刚构桥三角区施工工艺
CN104328740A (zh) 大跨径钢管拱桥竖转施工与线形控制方法
CN101187199A (zh)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CN106087752A (zh) 多跨提篮拱桥施工方法
CN201106155Y (zh) 斜拉索辅助全悬臂架设钢桁梁装置
CN106522112A (zh) 斜拉桥边跨梁段架设系统及其方法
CN109868750B (zh) 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及顶推方法
CN111236077B (zh) 一种钢箱梁卸载施工方法
CN113235435B (zh)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CN111648252A (zh) 高墩墩顶0#块托架预压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1289836A (zh) 一种钢桁拱桥的水平索辅助架设方法
LU501962B1 (en) Long Platform Guy-Wire Hanging Baske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Main Girder Section
CN108086168A (zh) 骑索式桥面吊机
CN205529915U (zh) 一种梯型桅杆式悬拼吊机
CN214459535U (zh) 斜拉桥不对称悬臂梁的施工系统
CN210368674U (zh) 基于斜拉扣挂的桥梁悬臂浇筑施工装置
CN112695607A (zh) 斜拉桥不对称悬臂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12095490A (zh) 大跨度钢桁梁单悬臂施工方法
CN112709146B (zh) 一种连续钢桁梁架设施工方法
CN211472202U (zh) 一种大跨径梁桥0号块自平衡反力预压装置
CN116024904A (zh) 一种大跨度提篮拱桥安装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