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0640B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0640B
CN113220640B CN202110495897.XA CN202110495897A CN113220640B CN 113220640 B CN113220640 B CN 113220640B CN 202110495897 A CN202110495897 A CN 202110495897A CN 113220640 B CN113220640 B CN 113220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bitration
target
intelligent contract
settlement
evidence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58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0640A (zh
Inventor
韩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958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0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0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0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0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0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4Details of searching files based on file metadata
    • G06F16/148File search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Handling legal documents
    • G06Q50/184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区块链中部署了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包括待仲裁的目标证据文件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响应于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验证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如果是,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生成对应所述目标证据文件的目标仲裁报告;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并将所述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络空间中,在用户需要通过仲裁等渠道进行维权时,通常被要求提供对应的电子证据;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可以申请特定的取证机构对用户自身的权利证明以及对应的侵权行为进行取证,得到电子证据,再请求核验机构对取证得到的电子证据进行核验,最后才能由仲裁机构对应出具仲裁报告。上述方案流程冗长,效率低下,且无法解决机构之间的可信度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区块链中部署了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其中,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包括待仲裁的目标证据文件;所述目标证据文件预先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了存证;
响应于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获取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
如果是,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并将所述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装置,应用于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区块链中部署了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其中,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包括待仲裁的目标证据文件;所述目标证据文件预先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了存证;
核验模块,响应于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获取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
仲裁模块,如果是,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返回模块,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并将所述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以上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由于证据核验、发起仲裁的步骤分别由预先部署的智能合约中的证据核验逻辑以及仲裁逻辑完成,而区块链本身具备可信度高、难以抵赖的特性,因此可以保证上述流程的高可信度;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提交证据、核验证据、进行仲裁、报告获取等诸多业务环节已经形成业务闭环,由智能合约驱动,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只需使用客户端按上述技术方案要求发起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后续流程即可全自动完成,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赶赴各个业务环节窗口分别办理业务的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文本一同用于解释原理。
图1是本说明书所述基于区块链进行仲裁的情景示例图;
图2是本说明书所述智能合约的部署和调用过程的一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的流程示例图;
图4是本说明书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仲裁装置的结构示例图;
图5是本说明书所述用于实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享有的诸多权利,以及对应的各种侵权行为都有可能体现在网络空间中,可能不会产生诸如现场照片、证言录音等传统意义上的证据;因此,在用户需要通过仲裁等渠道进行维权时,通常被要求提供对应的电子证据;
举例而言,假如张三在2020年使用智能手机拍摄了一幅风景照片并上传至网络相册,对该风景照片享有著作权,而李四未经张三允许,便在2021年将该风景照片作为网络小说封面商用,那么李四便侵犯了张三的著作权。
在相关技术中,如果张三需要证明李四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可以请求取证机构进行电子取证,生成历史网页快照等电子证据,以证明张三确实在2020年创作了该风景照片,以及李四确实在2021年将该风景照片作为网络小说封面商用;再由仲裁机构认可的核验机构对上述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进行核验;核验通过后再递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出具仲裁报告,还可能要联系支付机构进行费用结算等等。
上述方案中,由于仲裁所使用的证据需要证明其真实有效,因此高度依赖取证、核验机构的真伪辨别能力,导致流程中存在可信度风险;而且需要用户与取证机构、核验机构、仲裁机构、支付机构等多方进行互动,效率低下,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基于此,本说明书提出一种由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驱动,自动完成证据核验、仲裁发起、报告生成业务流程的技术方案。
在实现时,具体的交互情景可以如图1所示。
图1是本说明书所述基于区块链进行仲裁的情景示例图;该情景中主要有三个交互方:用户客户端、仲裁服务端,以及包括若干区块链节点的区块链;用户当前发起的仲裁所需的目标证据预先在图中的区块链中进行了存证,上述区块链中还预先部署了对应的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用户客户端只需发起对应上述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通过智能合约将待核验的目标证据与链上针对目标证据的存证信息进行匹配核验,如果匹配核验通过再自动递交仲裁服务端,使仲裁服务端完成仲裁、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并通过区块链节点设备返回至用户客户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情景中,节点设备可以将仲裁服务端最终生成的目标仲裁报告直接发送给用户客户端,也可以通过其他间接的方式发送给用户客户端(例如,发送对应的下载链接,或者文件访问密匙,等等);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完成设定,本说明书无需进行详细限定。
请参见图2,图2展示了在区块链上部署并调用智能合约的一个典型过程。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上可以被交易触发执行的合约。智能合约可以通过代码的形式定义,具体可以是由开发者用高级语言编写后,经过编译得到的、区块链节点能够直接执行的字节码;当节点间通过共识机制达成一致后,这个智能合约即被成功部署,而后续用户可以调用这个智能合约。
通常,可以采用将一笔包含调用智能合约信息的交易发送到以太坊网络,以使各节点均执行这笔交易的方式调用该智能合约;具体而言,上述交易中可以包含将要调用的智能合约的地址、参数等信息;智能合约可以以规定的方式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节点独立的执行,所有执行记录和数据都保存在区块链上,所以当这样的交易执行完毕后,区块链上就保存了无法篡改、不会丢失的交易凭证。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由于证据核验、发起仲裁的步骤分别由预先部署的智能合约中的证据核验逻辑以及仲裁逻辑完成,而区块链本身具备可信度高、难以抵赖的特性,因此可以保证上述流程的高可信度;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提交证据、核验证据、进行仲裁、报告获取等诸多业务环节已经形成业务闭环,由智能合约驱动,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只需使用客户端按上述技术方案要求发起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后续流程即可自动触发下一步,直至全部流程完成,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赶赴各个业务环节窗口分别办理业务的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说明书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3,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的流程示例图,应用于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区块链中部署了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S301,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其中,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包括待仲裁的目标证据文件;所述目标证据文件预先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了存证;
S302,响应于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获取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
S303,如果是,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S304,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并将所述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上述区块链,可以是任意形式和结构的区块链;由于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往往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公有链通常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也更不容易被篡改,但结构复杂且计算消耗大,难以应对高频率的数据操作,而私有链通常计算消耗量较小、效率较高,但其安全性则通常弱于共识规模庞大的公有链。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例如结合可用的计算资源量、预期的业务量等等因素,综合决策采用何种区块链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说明书不作进一步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预先部署在上述区块链中的、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其功能可以基于若干具体的逻辑代码实现,具体执行事项请参见下文相关记载,此处不作进一步展开。
上述仲裁服务端,可以是任意形式的,与上述区块链对接,可以在法律层面代表仲裁机构,并可以提供仲裁服务的服务器;从功能角度,上述仲裁服务端至少具备接收证据,以及生成目标仲裁报告的功能,例如,上述仲裁服务端可以是具有根据与证据相匹配的法律法规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功能的、由仲裁机构自行开发的自动仲裁平台,也可以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用于进行人工智能仲裁的仲裁服务端;而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仲裁过程亦可以引入一定的人性化关怀,因此在法律法规匹配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解析仲裁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输入的指令,综合生成上述目标仲裁报告;
亦可以理解的是,从结构角度,上述仲裁服务端可以是单台专用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的云服务器,还可以是某台多功能服务器上的一个特殊的业务进程,或者虚拟机形式的虚拟服务器等等,本说明书对此无需进行具体限定。
上述用户客户端,可以是业务办理自助机等定制化的硬件,也可以是具有对应功能的应用程序、手机App等;上述用户客户端可以具有发送智能合约调用交易的功能,其中,该交易中可以携带用户发起仲裁所需要提供的目标证据,具体的功能实现方式本说明书无需进行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可以是上述用户客户端直接发送至区块链网络的,也可以是由上述用户客户端通过与中介服务器的通信,令该中介服务器代为发送至区块链网络的;换言之,对于用户客户端直接还是间接发送对应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本说明书无需作出具体的限定,其具体使用的通信网络可以包括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网络;例如,可以是基于运营商提供的有线接入网络或者无线接入网络(比如移动蜂窝网络)实现的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因特网或其组合。因此,上述网络通信具体的机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自行设计。
举例而言,为了保证区块链网络的安全和稳定,可以将上述机制设计为,只有可信赖的中介服务器可以向该区块链网络发送交易;用户客户端需要发送智能合约调用交易时,可以将相关的数据发送至该可信赖的中介服务器,并在通过缴费、身份识别等认证后,由该中介服务器生成对应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并代为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可以包括任意形式的电子证据文件,例如口头承诺的录音文件、网页截图文件、合同的PDF文档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证据文件的种类、内容可以与用户需要提交的仲裁请求相对应;例如,用户需要发起劳动仲裁请求,那么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就可以包括劳动合同的扫描文件、工作经历的证明文件等等。
上述目标仲裁报告,可以包括由上述仲裁服务端开具的、包含对应仲裁机构对于案件的仲裁意见的报告;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仲裁报告的种类、内容也可以与用户提交的仲裁请求相对应;例如,用户需要发起劳动仲裁请求,那么上述目标仲裁报告就可以是包含“某单位应赔付某用户工资XXXX元人民币”等仲裁意见的目标仲裁报告。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可以包括用于证明所述用户具有目标权利的证据文件,以及用于证明第三方对于所述用户的目标权利的侵权行为的证据文件;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可以包括针对所述第三方对于所述用户的所述目标权利的侵权案件的裁决书;
仍以前述李四盗用张三的风景照片作为小说封面的案例为例,如果张三需要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仲裁,那么需要提供的目标证据文件就可以包括张三对于该风景照片的著作权证明(例如2020年其拍摄该照片时的设备日志),以及李四侵权的证据文件(例如2021年包含李四的小说封面的网页截图),对应给出的目标仲裁报告就可以是形如“李四于2021年因盗用张三于2020年创作的某风景照片而侵犯了张三对于该照片的著作权”的侵权裁决书。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区块链中的节点可以接收来自用户客户端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在该调用交易中,可以携带有用户申请仲裁所需要用到的目标证据文件,而该目标证据文件需要在该区块链上预先进行过存证;也就是说,该区块链上可以留存有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对应的存证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存证信息既可以是目标证据文件的原文,也可以是加密后的密文,还可以是指向第三方存储系统的链接,或者压缩后的压缩包,又或者哈希运算后的哈希校验值,等等;具体的实现方式本说明书无需进行详细限定。
仍以上述李四盗用张三的风景照片作为小说封面的案例为例,张三可以在2020年拍摄上述照片之后,将拍摄该风景照片时的设备日志的SHA-1哈希校验值上传到该区块链中进行存证;在2021年发现李四盗用该风景照片之后,则可以将拍摄该风景照片时的设备日志作为目标日志文件。可以理解的是,存证信息对应的标识或者存储地址可以返回给用户,以便将来根据标识或者存储地址,从上述区块链中找到该存证信息来进行后续的证据核验。上述区块链由于存储有与证据文件相对应的存证信息,因此常被称为证据链、存证链等等。
正如前文所述,携带上述目标证据文件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可能并非由上述用户客户端直接构建、发出,而是也有可能由某个中介服务器根据用户客户端的请求以及提供的目标证据文件等相关数据进行构建并发出;因此,本说明书对于智能合约调用交易是否由上述用户客户端直接构建、发出,无需进行详细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区块链中的节点,可以响应于上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该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获取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并验证上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上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证据核验逻辑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与前述存证信息的种类、形式相匹配;例如,目标证据在区块链上的存证信息为其SHA-1哈希校验值,那么上述核验逻辑则可以是基于SHA-1哈希算法的校验逻辑;又例如,目标证据在区块链上的存证信息为其哈夫曼编码压缩结果,那么上述核验逻辑则可以是基于哈夫曼编码压缩解压算法的校验逻辑;因此,对于具体的校验逻辑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完成设计,本说明书无需进一步列举。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区块链中的节点,可以在前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进一步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与上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上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上述仲裁服务端,以由上述仲裁服务端对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仲裁服务端中可以部署有训练完成的、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生成目标仲裁报告的机器学习模型;因此,上述区块链节点可以通过与链外的上述仲裁服务端交互的方式,间接调用上述仲裁服务端中的上述机器学习模型,完成上述目标仲裁报告的生成。其中,与链外系统进行交互的方式可以采用event事件机制或者Oracle预言机机制等等。
具体而言,事件机制智能合约的事件机制,是智能合约与链外实体进行交互的一种方式。对于区块链上部署的智能合约来说,通常无法直接与链外实体进行交互;例如,智能合约在调用完成后,通常无法将智能合约的调用结果,点对点的发送给智能合约的调用发起方。
智能合约在调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调用结果(包括中间结果和最终的调用结果),通常都会以事件的形式,记录到调用该智能合约的那笔交易的交易日志(transactionlogs),在节点设备的存储空间中进行存储。而需要与智能合约进行交互的链外实体,则可以通过监听节点设备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上述交易日志的方式,来获取智能合约的调用结果;
例如,如果上述调用上述与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以生成目标仲裁报告的过程,采用上述事件机制,则上述区块链节点可以生成与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对应的仲裁事件;由于上述仲裁事件中可以包括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因此与上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上述仲裁事件时,即可响应于上述仲裁事件,基于上述仲裁模型对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可以理解的是,在事件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立中间的事件(消息)系统,以适应较为复杂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通过Kafka这一分布式消息系统,实现分布式的事件驱动机制;具体采用何种通信机制,本说明书不作进一步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技术以及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除上述事件机制外,智能合约还可以通过Oracle预言机来引用链外的数据实体上的数据,进而实现智能合约与真实世界的数据实体之间的数据交互。其中,链外的数据实体,可以包括诸如部署在链外的中心化的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在为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部署预言机时,可以先在区块链上部署一个与预言机对应的预言机智能合约;其中,该预言机智能合约用于维护预言机发给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的外部数据;例如,预言机发给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的外部数据,可以存储在预言机智能合约的账户存储空间中。当区块链上的目标智能合约被调用时,可以从该预言机智能合约的账户存储空间中,来读取该目标智能合约所需的外部数据,来完成智能合约的调用过程。
例如,如果上述调用上述与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以生成目标仲裁报告的过程,采用预言机机制完成,则上述区块链节点可以通过对接的预言机程序将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发送至与上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从而使上述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上述目标证据文件时,可以基于上述仲裁模型对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区块链节点还可以获取仲裁服务端提交至上述智能合约的目标仲裁报告,并将该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上述用户客户端,从而完成整个仲裁流程。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区块链节点在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后,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二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在所述区块链中存证,以进一步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该目标仲裁报告的权威性,也便于将来查询。
可以理解的是,仲裁可以由用户单方面发起请求,也可以由双方协议发起请求;例如,针对于劳动争议等案件,员工可以单方面发起针对用人单位的仲裁请求,而针对于财产争议等案件,争议的双方则可以缔结仲裁协议,以示双方将认可仲裁的结果;在双方协议发起仲裁请求的情况下,该仲裁协议本身也可以在区块链上存证,从而保证双方认可仲裁结果,并不予反悔。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区块链上的节点还可以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基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向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具体而言,上述仲裁费用的结算,可以通过上述区块链中的代币等机制完成,也可以借助链下的支付系统完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以及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均为区块链账户;在此情况下,上述区块链节点可以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费用结算逻辑,将仲裁费用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向上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链上转账,从而完成向上述结算账户的仲裁费用结算过程。
在示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以及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均为在链外结算系统开通的结算账户;在此情况下,上述费用结算逻辑则可以生成与上述仲裁事件对应的费用结算事件,以使链外结算系统响应于上述费用结算事件,将仲裁费用从上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中转账到上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从而完成向上述结算账户的仲裁费用结算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链上与链下的结算过程也可以相互结合,只需添加从链上的账户余额到链下的支付系统余额之间的汇算环节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相关技术完成设计,本说明书无需进行进一步限定。
亦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费用结算的过程,可以在上述仲裁方法中的各个环节中灵活设计;例如,可以设计为目标仲裁报告生成之后,进行仲裁费用的结算,以保证用户无需在得到目标仲裁报告之前付款,也可以设计为在提交目标证据文件之前就预先进行仲裁费用的结算,以减少恶意提起仲裁的情况,还可以设立中间人账户,要求仲裁发起者在发起仲裁前将相关费用转账至中间人账户,待仲裁服务端仲裁完成、出具目标仲裁报告后,再将相关费用转账至仲裁服务端对应的账户中。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基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中的账户余额,向上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之后,生成仲裁费用结算完成事件,以使上述仲裁服务端响应于上述费用结算完成事件,将生成的目标仲裁报告返回给上述用户客户端;也就是说,只有仲裁费用结算完成,才会通过对应的事件,驱动仲裁服务端将生成的目标仲裁报告返回给上述用户客户端,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仲裁服务端的应得利益。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区块链节点还可以在获取上述链外结算系统发送至上述智能合约的、与上述费用结算事件对应的转账记录后,进一步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一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上述转账记录在上述区块链中存证。将涉及财产的支付记录在区块链中存证,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业务的可信度,减少相关的财务纠纷。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采用上述链上转账方式完成上述费用结算过程,由于链上转账行为通常会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自动留下记录,因此通常无需额外对链上转账的转账记录进行二次存证。
上述内容即为本说明书针对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的全部实施例。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仲裁装置的实施例如下:
请参见图4,图4为本说明书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其中,上述区块链中部署了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401,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其中,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包括待仲裁的目标证据文件;所述目标证据文件预先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了存证;
核验模块402,响应于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获取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
生成模块403,如果是,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返回模块404,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并将所述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可以包括用于证明上述用户具有目标权利的证据文件,以及用于证明第三方对于上述用户的目标权利的侵权行为的证据文件;上述仲裁报告可以包括针对上述第三方对于上述用户的上述目标权利的侵权案件的裁决书。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仲裁服务端中可以部署有训练完成的、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生成仲裁报告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此情况下,上述仲裁模块可以进一步通过事件机制或者预言机机制,完成与上述仲裁服务端的交互;具体而言,可以生成与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对应的仲裁事件,上述仲裁事件包括上述目标证据文件,以使与上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上述仲裁事件时,响应于上述仲裁事件,基于上述仲裁模型对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仲裁报告;或者,通过对接的预言机程序将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发送至与上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以使上述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上述目标证据文件时,基于上述仲裁模型对上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仲裁报告。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结算模块,该模块可以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基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向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具体而言,上述仲裁费用的结算,可以通过上述区块链中的代币等机制完成,也可以借助链下的支付系统完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以及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均为区块链账户;在此情况下,上述结算模块所调用的费用结算逻辑则可以将仲裁费用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通过链上转账的方式向上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中转账,从而完成向上述结算账户的仲裁费用结算过程。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以及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均为在链外结算系统开通的结算账户;在此情况下,上述结算模块所调用的费用结算逻辑则可以生成与上述仲裁事件对应的费用结算事件,以使链外结算系统响应于上述费用结算事件,将仲裁费用从上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中转账到上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从而完成向上述结算账户的仲裁费用结算过程。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存证模块,在获取上述链外结算系统发送至上述智能合约的、与上述费用结算事件对应的转账记录后,该模块可以进一步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一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上述转账记录在上述区块链中进行存证。将涉及财产的支付记录在区块链中存证,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业务的可信度,减少相关的财务纠纷。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存证模块,该模块可以在获取上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上述智能合约的上述目标仲裁报告后,进一步调用上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二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上述目标仲裁报告在上述区块链中存证。通过此方式,可以进一步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该目标仲裁报告的权威性,也便于将来查询。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
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计算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说明书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说明书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区块链中部署了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其中,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包括待仲裁的目标证据文件;所述目标证据文件预先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了存证;
响应于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获取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
如果是,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并将所述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仲裁服务端中部署了训练完成的、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生成仲裁报告的机器学习模型;所述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包括:
生成与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对应的仲裁事件,所述仲裁事件包括所述目标证据文件,以使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所述仲裁事件时,响应于所述仲裁事件,基于所述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仲裁报告;或者,
通过对接的预言机程序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送至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以使所述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时,基于所述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仲裁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获取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基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向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账户和所述结算账户为区块链账户;
所述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基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向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将仲裁费用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链上转账至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以向所述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账户和所述结算账户为在链外结算系统开通的结算账户;
所述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基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向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生成与仲裁事件对应的费用结算事件,以使链外结算系统响应于所述费用结算事件,将仲裁费用从所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中转账到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所述链外结算系统发送至所述智能合约的、与所述费用结算事件对应的转账记录后,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一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所述转账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后,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二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在所述区块链中存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包括:用于证明所述用户具有目标权利的证据文件,以及用于证明第三方对于所述用户的目标权利的侵权行为的证据文件;
所述仲裁报告,包括:
针对所述第三方对于所述用户的所述目标权利的侵权案件的裁决书。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装置,应用于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区块链中部署了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的智能合约;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客户端发起的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其中,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包括待仲裁的目标证据文件;所述目标证据文件预先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了存证;
核验模块,响应于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证据核验逻辑,获取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调用交易中的目标证据文件与区块链上的存证的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是否匹配;
仲裁模块,如果是,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仲裁逻辑,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进行交互,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提交给所述仲裁服务端,以由所述仲裁服务端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目标仲裁报告;
返回模块,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并将所述目标仲裁报告返回至所述用户客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仲裁服务端中部署了训练完成的、用于对证据文件进行仲裁生成仲裁报告的机器学习模型;所述仲裁模块进一步:
生成与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对应的仲裁事件,所述仲裁事件包括所述目标证据文件,以使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所述仲裁事件时,响应于所述仲裁事件,基于所述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仲裁报告;或者,
通过对接的预言机程序将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送至与所述区块链对接的仲裁服务端,以使所述仲裁服务端在获取到所述目标证据文件时,基于所述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发起仲裁,并生成对应的仲裁报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结算模块,在获取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后,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基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向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用户账户和所述结算账户为区块链账户;
所述结算模块进一步: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将仲裁费用从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链上转账至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以向所述结算账户进行仲裁费用结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用户账户和所述结算账户为在链外结算系统开通的结算账户;
所述结算模块进一步: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费用结算逻辑,生成与仲裁事件对应的费用结算事件,以使链外结算系统响应于所述费用结算事件,将仲裁费用从所述仲裁发起方的用户账户中转账到所述仲裁服务端对应的结算账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存证模块,在获取所述链外结算系统发送至所述智能合约的、与所述费用结算事件对应的转账记录后,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一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所述转账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存证模块,在获取所述仲裁服务端提交至所述智能合约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后,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第二存证逻辑,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仲裁报告在所述区块链中存证。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
所述目标证据文件包括:用于证明所述用户具有目标权利的证据文件,以及用于证明第三方对于所述用户的目标权利的侵权行为的证据文件;
所述仲裁报告,包括:
针对所述第三方对于所述用户的所述目标权利的侵权案件的裁决书。
1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95897.XA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220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5897.XA CN113220640B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5897.XA CN113220640B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0640A CN113220640A (zh) 2021-08-06
CN113220640B true CN113220640B (zh) 2023-03-24

Family

ID=7709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5897.XA Active CN113220640B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06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2350B (zh) * 2021-09-27 2023-06-27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仲裁和诉讼用的电子数据存证客户端、公证端及系统
CN116384720B (zh) * 2023-06-07 2023-08-1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DAO的任务管理Web3自治系统及自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092B (zh) * 2018-06-07 2020-11-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可公开仲裁分布式云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9685503A (zh) * 2018-12-07 2019-04-26 思力科(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数据安全的仲裁方法
CN110969531A (zh) * 2020-03-03 2020-04-0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借款存证、在线查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12053261A (zh) * 2020-08-07 2020-12-08 深圳区块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上实现自由仲裁的一种方法
CN112598502A (zh) * 2020-12-24 2021-04-02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0640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1533B2 (en) Media authentication using distributed ledger
US10796379B2 (en) Handing requests in a consensus network
CN111382168B (zh) 在联盟链网络中创建节点组、基于节点组的交易方法
CN109146679A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调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965250B (zh) 一种数字证书安装方法及系统
CN11322064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
CN110334542B (zh) 一种网络证据保全、网络证据存证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0020854B (zh) 一种基于多个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存证方法及系统
CN110400217B (zh) 智能合约的规则变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99331B (zh) 基于区块链的债务催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20945B (zh) 一种基于多个区块链网络的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
US10778452B2 (en) Blockchain ledger authentication
CN11198500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签署与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2613877B (zh) 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触发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0347745B (zh) 一种块链式账本的授时认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3767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方法及装置
CN114039733B (zh) 一种针对联盟链的存证业务转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555761A (zh) 在区块链上进行金融抵押借贷数字货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70192A (zh) 在区块链上进行实物抵押借贷数字货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25103B (zh) 一种业务推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99104B (zh) 一种业务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6451280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52842B (zh) 签名数据的存储、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4298840A (zh) 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区块链交易背书方法及系统
CN114266680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68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