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6680A -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6680A
CN114266680A CN202111553729.8A CN202111553729A CN114266680A CN 114266680 A CN114266680 A CN 114266680A CN 202111553729 A CN202111553729 A CN 202111553729A CN 114266680 A CN114266680 A CN 114266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ing
contrac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lectronic con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37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剑
门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 Block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t Block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t Block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t Block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37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66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6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66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非标合同指无法标准化为合同模板的合同,基于这一特点,非标合同的签约过程通常为线下签约。比如,客户与产品开发商签约非标合同时,首先由产品开发商到法务系统进行纸质合同的打印,并将打印出的纸质合同交予客户;然后,客户对纸质合同进行盖章,并将盖章后的纸质合同寄给产品开发商;最后,产品开发商收到客户寄来的纸质合同后,进行盖章并寄回给客户。可见,现有的非标合同签约过程十分繁琐和费时,且过多地依赖人力、物力,导致合同签约过程缺少可信保障。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第一获取模块,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第一签约模块,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第一上链模块,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第二获取模块,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第三生成模块,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第三上链模块,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流程: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流程: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应用场景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显示界面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应用场景图;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泳道图;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泳道图;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显示界面图;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显示界面图;
图1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中合同证书的示意性界面图;
图12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应用场景图;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泳道图;
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合同签约过程繁琐以及无法得到可信保障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可以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该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包括区块链系统以及接入区块链系统的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图1仅是示例性地示出2个区块链节点,对于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数量并不做限定。区块链系统中的箭头表示区块链。其中,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用于针对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生成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标识信息,并将目标电子合同及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中,以供第一签约方和第二签约方之间通过区块链系统完成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第一签约方和第二签约方可理解为签约目标电子合同的乙方和甲方,在未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以下任一实施例中,签约方指的是第一签约方或者第二签约方,签约双方指的是第一签约方和第二签约方。签约标识信息为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目标电子合同生成的唯一性标识。
在第一签约方和第二签约方通过区块链系统进行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时,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用于根据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请求,对第一签约方的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身份校验通过时获取目标电子合同以及第一签约方的签约信息,进而利用第一签约方的签约信息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之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根据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请求,对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如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获取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第二签约方的签约信息,并将签约信息写入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进而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用于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上传第一电子签约合同时,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还可用于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上传第二电子签约合同时,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可见,电子合同签约系统通过和第一签约方、第二签约方以及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交互,共同实现了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不仅实现了电子合同签约的线上化,且使得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有可信保障。
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本说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该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2-S208:
S202,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
其中,目标电子合同是由第一签约方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预先创建的,第一签约方创建好目标电子合同之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即可为目标电子合同生成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第一签约方可将目标电子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也可将目标电子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进行存储。
签约标识信息是在目标电子合同创建好之后、由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目标电子合同生成的唯一性标识。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可包括第一签约方的姓名、昵称、身份证号、登录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的系统账号等能够唯一标识第一签约方身份的信息。
S204,对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目标电子合同以及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时,可根据第一身份信息判断第一签约方是否为具有签约权限的用户,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可确定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的校验通过;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可确定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的校验未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签约方对应的个人或企业可预先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设置具有签约权限的身份信息,该身份信息可以是个人的姓名、昵称、系统账号、身份证号等,也可以是企业的系统账号、企业名称等。基于此,在根据第一身份信息判断第一签约方是否为具有签约权限的用户时,可将第一身份信息与预先设置的具有签约权限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预先设置的具有签约权限的身份信息中是否包含有第一身份信息,若包含,则确定第一签约方为具有签约权限的用户;若不包含,则确定第一签约方为不具有签约权限的用户。
例如,第一签约方对应的企业预先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设置具有签约权限的身份信息包括:企业员工的个人身份信息。那么在第一签约方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时,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会首先判断第一签约方是否为企业员工,如果是,则确定第一签约方具有签约权限,如果否,则确定第一签约方不具有签约权限。
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可包括第一签约方的企业名称、企业账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电子印章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S206,利用第一签约信息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其中,利用第一签约信息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时,可将第一签约信息写入目标电子合同中的指定位置,例如,将第一签约方的企业电子印章信息和企业名称写入目标电子合同中的指定位置(如合同右下角位置),即可得到由第一签约方签约后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S208,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并将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第二签约方根据签约标识信息从区块链系统获取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可以是司法链系统,通过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司法链系统,能够基于司法链系统的司法可信特性,使得上传至司法链系统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具备司法可信性。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时,通过对第一签约方的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目标电子合同以及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进而利用第一签约信息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从而实现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线上化,无需再耗费众多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合同签约的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使得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信特性,确保了上链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得到可信保障。
在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之前,第一签约方可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创建目标电子合同,并将目标电子合同存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或区块链系统,之后,第一签约方即可与第二签约方进行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第一签约方如何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创建目标电子合同并发起签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如图3所示的步骤S301-S303创建目标电子合同。
S301,根据第一签约方提供的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合同信息,生成目标电子合同。
其中,合同信息可包括合同名称、付款信息、合同签约方式、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合同约定生效方式、合同约定失效方式等中的一项或多项。签约属性信息可包括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签约方账号可以是签约方登录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的系统账号,签约方名称可以是签约方个人的名字、昵称、签约方所在企业或所代表企业的企业名称等,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是签约方所在企业或者所代表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合同签约方式可以是区块链签约方式,也可以是区块链签约和纸质合同签约的双重方式,若签约方选择区块链签约方式,则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合同签约方式进行签约。合同约定生效方式可以是盖章后生效、写入签约信息后生效等,合同约定失效方式可以是合同履行完结后失效、签约方撤销后失效等等。
目标电子合同可以是标准合同或非标合同,标准合同指能够标准化为合同模板的合同,而非标合同则指的是无法标准化为合同模板的合同。针对标准合同,第一签约方可在线上直接生成目标电子合同。针对非标合同,第一签约方可以先制作纸质合同,然后通过扫描纸质合同来形成目标电子合同。
S302,将目标电子合同存储至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并生成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存储地址信息。
S303,将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第一签约方。
本实施例中,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第一签约方之后,使得第一签约方能够获知目标电子合同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的存储位置,从而基于存储位置信息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查看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并在需要时,可对目标电子合同中的合同信息进行修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第一签约方提供第一客户端,则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第一签约方时,可执行为将存储地址信息显示在第一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显示界面图,如图4所示,显示有如下合同信息:合同名称、合同ID(即签约标识信息)“20211203xxxxxx”、签约客户名称(即第二签约方的名称)“XX有限公司”、我方签约名称(即第一签约方的名称)“YY有限公司”、合同约定生效方式为盖章后生效、合同约定失效方式为履行完结失效。第一签约方可对界面上显示的合同信息进行查看或修改。图4的显示界面上还显示有“发送合同地址”的选项,第一签约方可通过点击该选项发送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例如,第一签约方点击“发送合同地址”选项,显示界面可为第一签约方提供信息输入口,该信息输入口用于第一签约方输入或者选择第二签约方的第二身份信息或签约属性信息,进而基于第二签约方的第二身份信息或签约属性信息,将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二签约方。其中,第二身份信息可包括第二签约方的姓名、昵称、身份证号等能够唯一标识第二签约方身份的信息,签约属性信息可包括第二签约方的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在第一签约方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发起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之前,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还可将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第二签约方,以使第二签约方基于该存储地址信息查看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并对合同信息进行确认。在第二签约方确认合同信息无误后,第一签约方即可发起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
此外,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第一签约方之后,第一签约方可针对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存储的目标电子合同发起签约发起请求。签约发起请求中可携带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位置信息,这样,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根据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位置信息从本地获取对应的目标电子合同,以完成第一签约方的发起签约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执行S303之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按照如图3所示的步骤S304-S306执行第一签约方的发起签约过程:
S304,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该签约发起请求携带有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以及第一签约方和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其中,签约属性信息包括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签约方和第二签约方可理解为签约目标电子合同的乙方和甲方,签约方账号可以是签约方登录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的系统账号,签约方名称可以是签约方个人的名字、昵称、签约方所在企业或所代表企业的企业名称等,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是签约方所在企业或者所代表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S305,对第一签约方和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生成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根据存储地址信息获取目标电子合同。
该步骤中,对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校验时,如果签约双方均代表各自所属的企业进行签约,则可校验签约双方各自所属企业的企业名称、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账号(即企业登录电子合同登录系统的登录账号)中的至少一项是否真实、有效地存在,如果是,则确定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的校验通过,否则,确定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的校验未通过。
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的校验通过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目标电子合同生成唯一的签约标识信息。
S306,将目标电子合同和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签约方在将目标电子合同携带于签约发起请求中之前,可先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审批流程,以审批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如合同名称、付款信息、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合同约定生效方式、合同约定失效方式等一项或多项)是否正确,在审批通过后,即可执行后续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签约方能够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创建目标电子合同,使得目标电子合同能够存储于线上,即存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从而为后续签约双方在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时,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区块链系统即可完成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实现了合同签约的线上化,为目标电子合同的线上签约提供了依据。尤其针对非标合同的签约过程,签约双方无需再进行繁复的线下操作,从而使非标合同的签约过程变得更为便利、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S204时,如果对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的校验通过,则可进一步判断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或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存储有签约标识信息;若是,则获取目标电子合同以及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本实施例中,仅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或区块链系统中存储有签约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才会进一步获取目标电子合同以及第一签约信息。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或区块链系统中存储有签约标识信息时,说明目标电子合同是真实存在的,此时即可获取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
可选地,若目标电子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存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则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根据第一签约请求中携带的签约标识信息,从本地获取对应的目标电子合同。
可选地,若目标电子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则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根据第一签约请求中携带的签约标识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对应的目标电子合同。具体为,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基于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向区块链系统发送携带有签约标识信息的电子合同获取请求,区块链系统基于该电子合同获取请求,从相应的区块中获取目标电子合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目标电子合同和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之后,第一签约方可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撤销目标电子合同。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在接收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对目标电子合同的撤销请求时,根据撤销请求中携带的签约标识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查找并获取目标电子合同;进而为获取到的目标电子合同添加标签信息,该标签信息用于标识目标电子合同已被撤销,标签信息例如为“作废”、“失效”等。然后将添加有标签信息的目标电子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
本实施例中,第一签约方在创建目标电子合同后,若因某种原因(如第二签约方反悔、丢单等原因)无法再继续签约,则可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撤销目标电子合同,以使链上存储的目标电子合同的状态变更为被撤销,从而使链上存储的目标电子合同的状态能够根据签约双方的实际情况实时更新,确保链上存储的目标电子合同的状态真实、准确。
以下通过两个实施例分别说明第一签约方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创建目标电子合同并发起签约的过程,以及针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第一签约方提供了第一客户端,第一签约方通过第一客户端和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之间交互,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连接至区块链系统。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中发起签约的示意性泳道图,该方法应用于图5所示的场景中。假设签约双方均为企业,第一签约方为作为乙方签约者的企业中的员工A,目标电子合同为针对某产品进行购买签约的非标合同。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S6.1、员工A通过第一客户端确定产品,并输入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
其中,员工A在制作产品的目标电子合同时,可先基于合同信息制作产品的纸质合同,进而扫描纸质合同以生成目标电子合同。也可以直接在第一客户端输入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从而通过第一客户端自动生成目标电子合同。
合同信息可包括合同名称、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合同约定生效方式、合同约定失效方式等中的一项或多项。签约属性信息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账号、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此外,如果目标电子合同是如本实施例中的针对产品的购买合同,则合同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产品信息、付款信息、付款方式、付款账户等。
S6.2、第一客户端根据合同信息生成目标电子合同,并将目标电子合同发送至电子合同签约系统。
S6.3、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存储目标电子合同,并生成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存储地址信息。
其中,存储地址信息可以是链接信息,该链接信息链接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中存储的目标电子合同。
S6.4、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存储地址信息返回至第一客户端。
在S6.4之后,员工A即可基于存储地址信息从第一客户端上查看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合同信息的显示界面图可如图4所示。
以上步骤S1-S4即为员工A创建目标电子合同的过程,该过程实现了非标合同的线上化创建。在创建目标电子合同之后,员工A即可通过第一客户端发起签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6.5-S6.9。
S6.5、员工A通过第一客户端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发起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
其中,签约发起请求携带有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以及第一签约方(即员工A是所在的企业)和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其中,签约属性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账号、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
S6.6、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生成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ID。
S6.7、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签约ID返回至第一客户端。
S6.8、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根据存储地址信息获取目标电子合同,并将目标电子合同和签约ID上传至区块链系统。
S6.9、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向第一客户端返回发起签约完成的信息。
在员工A发起签约之后,即可通过第一客户端、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以及区块链系统进行链上签约过程。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泳道图,该方法应用于图5所示的场景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7.1-S7.10。
S7.1、员工A通过第一客户端发送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
其中,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ID(即签约标识信息)以及员工A的身份信息。员工A的身份信息可包姓名、昵称、身份证号、登录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的系统账号等能够唯一标识员工A身份的信息。
S7.2、第一客户端将第一签约请求发送至电子合同签约系统。
S7.3、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员工A的身份信息进行校验。
该步骤中,对员工A的身份信息进行校验时,可以根据其身份信息校验员工A是否属于作为签约乙方的企业内的员工,若是,则确定员工A的身份信息通过校验,此时可进一步执行S7.4;若否,则确定员工A的身份信息未通过校验。可选的,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将员工A的身份信息的校验结果返回至第一客户端。
S7.4、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校验签约ID是否存在。
该步骤中,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校验本地是否存储有第一签约请求中携带的签约ID,若是,则确定签约ID存在,此时说明待签约的目标电子合同已被成功创建,可进一步执行S7.5;若否,则确定签约ID不存在。
S7.5、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向第一客户端返回校验成功的信息。
S7.6、第一客户端获取由员工A提供的第一签约信息。
其中,第一签约信息为员工A所属企业的签约信息,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账号、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电子印章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S7.7、第一客户端将第一签约信息发送至电子合同签约系统。
S7.8、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第一签约信息写入目标电子合同,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其中,利用第一签约信息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时,可将第一签约信息写入目标电子合同中的指定位置,例如,将企业电子印章信息和企业名称写入目标电子合同中的右下角位置。
S7.9、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签约ID上传至区块链系统。
S7.10、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向第一客户端返回乙方签约完成的信息。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看出,乙方签约者可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执行电子合同(包括标准合同或非标合同)的创建过程,且基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区块链系统实现电子合同的发起签约过程和乙方签约过程,实现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线上化,无需再耗费众多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合同签约的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使得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信特性,确保了上链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得到可信保障,为作为确权凭证提供可信依据。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该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802-S808:
S802,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第二签约请求携带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其中,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为第一签约方已经完成签约的目标电子合同。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即为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该签约标识信息是在目标电子合同创建好之后、由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目标电子合同生成的唯一性标识。
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可包括第二签约方的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签约方账号可以是签约方登录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的系统账号,签约方名称可以是签约方个人的名字、昵称、签约方所在企业或所代表企业的企业名称等,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是签约方所在企业或者所代表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S804,对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
其中,对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时,可包括验证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地存在,若是,则确定合法性校验通过;若否,则确定合法性校验未通过。
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可包括第二签约方的企业名称、企业账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电子印章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S806,将第二签约信息写入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其中,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为签约双方均已完成签约的目标电子合同。
S808,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以使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时,通过对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进而将第二签约信息写入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从而实现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线上化,无需再耗费众多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合同签约的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使得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信特性,确保了上链的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得到可信保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签约请求中需携带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该认证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签约方通过身份认证。基于此,在第二签约方发起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之前,第二签约方可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进行身份认证,从而使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第二签约方生成通过身份认证的认证标识信息。
第二签约方获取到认证标识信息之后,即可将认证标识信息携带于第二签约请求中,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发起第二签约请求,以进行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过程。因此,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在对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之前,可先判断第二签约请求中是否携带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该认证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签约方通过身份认证。若是,则确定第二签约方通过身份认证,并进一步对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若否,则确定第二签约方未通过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第二签约方的签约过程中,首先检验第二签约方是否通过身份认证,并且仅在通过身份认证时,才会执行后续的签约过程,从而确保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备真实、可信性,避免不合法人员对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扰乱或篡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确定第二签约请求中不包括认证标识信息,可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第二签约方不具备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权限。可选地,有签约权限的用户(例如企业管理者)可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设置具有签约权限的第二签约方。例如,企业管理者利用企业账号登录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并在权限管理栏目中增加具有签约权限的第二签约方的签约方信息,可包括第二签约方的姓名、身份证号、在企业中使用的昵称等等。通过管理具有签约权限的第二签约方,使得电子合同签约时的第二签约方更加灵活,为企业进行电子合同的签约提供便利。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签约方发起第二签约请求之前,可先发起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触发请求,以触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第二签约方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通过后生成认证标识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收到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触发请求后,对签约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第二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其中,第二身份信息可包括第二签约方的姓名、昵称、身份证号等能够唯一标识第二签约方身份的信息。通过判断第二身份信息的真实性来校验第二签约方,也即对第二签约方进行实名认证,以确保第二签约方的身份合法性。
其次,若第二身份信息的合法性校验未通过,例如第二签约方的身份证号不存在、或者姓名与身份证号不匹配等,则可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第二签约方的第二身份信息未通过合法性校验。若第二身份信息的合法性校验通过,则根据第二身份信息对第二签约方进行生物特征验证,生物特征验证可以是对人脸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指纹信息等任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的校验。若验证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二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确定第二签约方通过生物特征验证,若验证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二身份信息不相匹配,则确定第二签约方未通过生物特征验证。
本实施例中,对生物特征信息的校验可使用现有的生物特征校验方法。例如,若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特征信息,则可使用现有的人脸识别技术对第二签约方进行人脸识别。
再次,若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则生成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并将认证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二签约方。其中,生物特征验证通过,说明第二签约方通过了身份认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第二签约方提供了第二客户端,第二签约方可通过第二客户端完成身份认证过程。图9示出了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客户端的界面图。在该界面图中,生物特征验证示例为人脸识别方式,第二签约方可通过输入第二身份信息触发人脸识别,例如,第二签约方输入签约方姓名和签约方身份证号之后,点击界面上的“开始核身”即可触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第二身份信息(即签约方姓名和签约方身份证号)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后进行人脸识别。
可选的,图9所示的界面图上还显示有合同信息,包括合同名称、合同ID(即签约标识信息)、合同签约方式、乙方企业名称以及甲方企业名称。此外,如果目标电子合同为针对产品的购买合同,则图9所示界面图上还可显示产品相关信息,如产品详情、产品付款信息等(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合同信息显示在用于进行人脸识别的界面上,使得第二签约方在触发人脸识别之前,可先核对合同信息是否正确,并在确认无误后再通过输入第二身份信息触发人脸识别,从而提升电子合同签约过程中的准确性。
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第二签约方进行生物特征验证之后,可输出生物特征验证的验证结果,例如输出“核身通过”或“核身未通过”的信息。在第二签约方的身份认证通过之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第二签约方生成认证标识信息,第二签约方即可基于该认证标识信息进行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生成的认证标识信息具有预设有效期,该预设有效期用于限定第二签约方的签约时间,即,认证标识信息仅在预设有效期内有效。在第二签约方将认证标识信息携带于第二签约请求中进行签约时,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对认证标识信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如果认证标识信息超过其对应的预设有效期,则无法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如果认证标识信息在其对应的预设有效期内,则可以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签约请求中携带的认证标识信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使得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具备时效性,避免身份认证超过有效期后导致身份认证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签约请求中携带有认证标识信息,则在第二签约方签约完成之后,可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认证标识信息一并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以使第二电子签约合同、认证标识信息和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从而使得电子合同签约过程中的身份认证结果得到可信保障。尤其是在区块链系统为司法链系统的情况下,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认证标识信息一并上传至司法链系统,更能有力地证明电子合同签约过程是在第二签约方已通过身份认证的情况下签约的,确保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签约信息写入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之后,或者,在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之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确定经签约后的目标电子合同生效。可选的,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为第二签约方显示合同生效的相关信息,例如显示“合同已生效”以及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即合同ID),如图10所示。并且,第二签约方可通过点击界面上显示的“查看合同详情”,以触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显示已签约的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信息,包括合同名称、付款信息、合同签约方式、签约双方的签约属性信息、合同约定生效方式、合同约定失效方式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之后,可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合同证书,并将合同证书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以使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合同证书关联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合同证书的生成表明目标电子合同已完成签约双方的签约过程,第二签约方可基于签约标识信息查看合同证书。此外,第二签约方还可基于签约标识信息查看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以及下载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具体的,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收第二签约方发出的对合同关联信息的查看请求,该合同关联信息包括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或第二电子签约合同的合同证书,且查看请求携带有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进而根据签约标识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与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合同关联信息,并将合同关联信息发送至第二签约方。
例如,图10所示的界面上可显示有“上链证书”以及“下载合同”选项,第二签约方点击“上链证书”选项,可触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合同证书并显示;第二签约方点击“下载合同”选项,可触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并下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时,可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验证信息(如哈希值)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从而在签约方查看合同证书和/或第二电子签约合同时,还可查看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验证信息。
图1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的合同证书的示意性界面图。如图11所示,合同证书上显示证书名称“链上签约合同”、区块链存储哈希值“sdiw8589dsg897dfsgxxxxxxx”、所在区块“123456”、所在链“XX司法链”、合同ID“2345656895224”、签约方姓名“张三”、签约方身份证号“3************4”。可选地,区块链系统可为上链后的合同证书进行签名,如图11所示的显示于合同证书右下角位置的“签名信息”。
以下通过一实施例说明第二签约方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为第二签约方提供了第二客户端,第二签约方通过第二客户端和电子合同签约系统之间交互,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连接至区块链系统。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的示意性泳道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2所示的场景中。假设签约双方均为企业,第二签约方为作为甲方签约者的企业中的员工B,生物特征验证示例为人脸识别方式。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S13.1、员工B在第二客户端输入第二身份信息,以触发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触发请求。
其中,签约触发请求携带有第二签约方的第二身份信息,该第二身份信息可包括员工B的姓名、昵称、身份证号等能够唯一标识员工B身份的信息。
S13.2、第二客户端将签约触发请求发送至电子合同签约系统。
S13.3、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第二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在第二身份信息的合法性校验通过时,执行S13.4。
其中,合法性校验可包括:基于第二身份信息判断员工B是否具有签约权限,若具有签约权限,则进一步校验第二身份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对员工B(即第二签约方)是否具有签约权限的判断方式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S13.4、电子合同签约系统通过第二客户端提供人脸识别界面,以提示员工B开始进行人脸识别。
S13.5、第二客户端获取员工B的人脸特征信息。
S13.6、第二客户端将员工B的人脸特征信息发送至电子合同签约系统。
S13.7、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基于员工B的人脸特征信息,对员工B进行人脸识别。在人脸识别通过后,执行S13.8。
S13.8、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向第二客户端返回认证标识信息。
其中,认证标识信息用于表征员工B通过人脸识别,即通过身份认证。
S13.9、员工B通过第二客户端向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发起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
其中,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有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认证标识信息和员工B的签约属性信息。员工B的签约属性信息可包括员工B的姓名、身份证号、员工B所在企业的企业账号、企业名称、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中的至少一项。
S13.10、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认证标识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执行S13.11。
S13.11、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对员工B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合法性校验通过后执行S13.12。
S13.12、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基于签约标识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S13.13、电子合同签约系统获取员工B的第二签约信息。
其中,第二签约信息由员工B通过第二客户端提供给电子合同签约系统,第二签约信息可包括员工B所在企业的企业名称、企业账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电子印章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可选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可对第二签约信息进行加密,并在加密后执行S13.14。其中,本实施例对第二签约信息的加密方式不做限定。
S13.14、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第二签约信息写入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S13.15、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认证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
S13.16、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向第二客户端返回甲方签约完成的信息。
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认证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之后,可为第二电子签约合同生成对应的合同证书,并将合同证书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以作为确权证据。并且,签约双方可基于签约标识信息查看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合同证书,以及下载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或合同证书。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看出,甲方签约者可通过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区块链系统实现电子合同的甲方签约过程,实现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线上化,无需再耗费众多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合同签约的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与其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使得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信特性,确保了上链的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得到可信保障,为作为确权凭证提供可信依据。
综上,已经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以上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
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410,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1420,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第一签约模块1430,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第一上链模块1440,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420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签约方是否为具有签约权限的用户;
第一确定单元,若是,则确定针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校验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若针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校验通过,则判断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或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签约标识信息;
执行模块,若是,则执行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在所述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所述签约发起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和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所述签约属性信息包括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校验模块,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第二上链模块,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签约方提供的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合同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第二生成模块,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存储至所述网络侧设备,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所述存储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签约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在所述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之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撤销请求时,根据所述撤销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查找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添加模块,为所述目标电子合同添加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已被撤销;
第四上链模块,将添加有所述标签信息的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装置,在接收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时,通过对第一签约方的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目标电子合同以及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进而利用第一签约信息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从而实现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线上化,无需再耗费众多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合同签约的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与其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使得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信特性,确保了上链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得到可信保障。
图1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如图1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510,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520,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
第三生成模块1530,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第三上链模块1540,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在所述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之前,判断所述第二签约请求中是否携带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
第二校验模块,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签约方通过身份认证,并执行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的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二签约方未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认证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签约方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触发请求,所述签约触发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第二身份信息;
第三校验模块,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
验证模块,若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合法性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所述第二签约方进行生物特征验证;
第四生成模块,若所述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则生成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所述认证标识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将所述认证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签约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上链模块1540包括:
第一上链单元,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认证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所述认证标识信息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生成模块,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之后,生成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合同证书;
第五上链模块,将所述合同证书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合同证书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签约方发出的对合同关联信息的查看请求;所述合同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或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的合同证书;所述查看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所述签约标识信息;
第四获取模块,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与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合同关联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将所述合同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签约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签约请求中是否携带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之后,若所述第二签约请求中未携带所述认证标识信息,则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二签约方不具备针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权限。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时,通过对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进而将第二签约信息写入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从而实现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的线上化,无需再耗费众多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合同签约的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使得电子合同的签约过程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信特性,确保了上链的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得到可信保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上述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能够用来实现前文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其中的细节描述应与前文方法部分描述类似,为避免繁琐,此处不另赘述。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如图16所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处理器1601和存储器1602,存储器1602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或数据。其中,存储器16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602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6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602通信,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上执行存储器1602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60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60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605,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1606。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且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
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具体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且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
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 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
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签约方是否为具有签约权限的用户;
若是,则确定针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校验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之后,还包括:
若针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校验通过,则判断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和/或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签约标识信息;
若是,则执行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所述签约发起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和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所述签约属性信息包括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
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签约方提供的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合同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存储至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所述存储地址信息;
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签约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撤销请求时,根据所述撤销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查找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为所述目标电子合同添加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已被撤销;
将添加有所述标签信息的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
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签约请求中是否携带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签约方通过身份认证,并执行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的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二签约方未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认证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签约方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触发请求,所述签约触发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第二身份信息;
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
若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合法性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所述第二签约方进行生物特征验证;
若所述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则生成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所述认证标识信息;
将所述认证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签约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
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认证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所述认证标识信息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之后,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合同证书;
将所述合同证书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合同证书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签约方发出的对合同关联信息的查看请求;所述合同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或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的合同证书;所述查看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所述签约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与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合同关联信息;
将所述合同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签约方。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签约请求中是否携带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签约请求中未携带所述认证标识信息,则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二签约方不具备针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签约权限。
14.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第一签约模块,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第一上链模块,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在所述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所述签约发起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存储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和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所述签约属性信息包括签约方名称、签约方账号、签约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校验模块,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第二上链模块,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的签约发起请求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签约方提供的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合同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
第二生成模块,将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存储至所述网络侧设备,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所述存储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签约方。
1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装置,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所述电子合同签约系统接入区块链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
第三生成模块,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第三上链模块,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在所述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之前,判断所述第二签约请求中是否携带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认证标识信息;
第二校验模块,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签约方通过身份认证,并执行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的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二签约方未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认证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签约方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1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
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2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
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21.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流程:
接收第一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电子合同的第一签约请求,所述第一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电子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的第一身份信息;
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获取所述目标电子合同以及所述第一签约方对应的第一签约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签约信息对所述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签约,得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并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电子合同相关的第二签约方,以使所述第二签约方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并对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进行签约。
22.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流程:
接收第二签约方发起的针对第一电子签约合同的第二签约请求,所述第二签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对应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签约方的签约属性信息;
对所述签约属性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合法性校验通过时,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签约方对应的第二签约信息;
将所述第二签约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签约合同,以生成第二电子签约合同;
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上传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以使所述第二电子签约合同和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CN202111553729.8A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42666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729.8A CN114266680A (zh)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729.8A CN114266680A (zh)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6680A true CN114266680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3729.8A Pending CN114266680A (zh) 2021-12-17 2021-12-17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66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5977A (zh) * 2022-11-23 2022-12-3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827183A (zh) * 2023-12-14 2024-04-05 广州合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合同生成的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5977A (zh) * 2022-11-23 2022-12-3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827183A (zh) * 2023-12-14 2024-04-05 广州合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合同生成的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4782B2 (en) Dynamically managing exchanges of data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and homomorphic commitments
US10742424B2 (en) Trusted identity solution using blockchain
US202001452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entralized-identifier creation
US10915552B2 (en) Delegating credentials with a blockchain member service
CN112307455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WO20210003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to real-world entities
CN110768968B (zh) 基于可验证声明的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3537984A (zh) 基于区块链的内容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633963B (zh) 电子票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0046841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241726B (zh) 一种用户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327312B (zh) 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3141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76801B2 (en) User ID codes for online verification
CN114266680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32846B (zh) 身份数据的防误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68308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296794A (zh) 基于区块链的密钥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88923B (zh) 一种程序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3704734A (zh) 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实现凭证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96630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WO2020108106A1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519206B (zh) 一种匿名签署电子合同的方法及签名系统
CN116451280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434347B (zh) 租赁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