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9584A - 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09584A CN113209584A CN202110553786.XA CN202110553786A CN113209584A CN 113209584 A CN113209584 A CN 113209584A CN 202110553786 A CN202110553786 A CN 202110553786A CN 113209584 A CN113209584 A CN 1132095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training
- rod body
- wrestling
-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63B69/004—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87—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groups A63B21/00 - A63B23/00, e.g. controlling lo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44/00—Sports without balls
- A63B2244/10—Combat sports
- A63B2244/108—Wrest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摔跤训练用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训练棒沿弧形板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上,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阻力件,训练棒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本发明中,弧形板上的训练棒突然水平滑出,运动员立即反应抓住滑出的棒体一,以训练其灵敏度,而后运动员施力使得棒体一克服阻力件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偏转,利用检测单元检测棒体一相对棒体二的偏转量是否到位,以训练其手部力量,从而实现灵敏度与力量的结合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摔跤训练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摔跤是竞技运动项目之一,指两人徒手相搏,按照一定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由于摔跤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同时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摔跤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其身体的灵敏度以及手部力量进行训练。在灵敏度训练项目中,目前并没有对应的专用训练设备。传统的训练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沙包进行灵敏度训练,由多名陪练员从多个方向向运动员抛沙包,运动员通过对不同方向而来的沙包进行抓取,以此实现对身体灵敏度的训练。在手部力量训练项目中,传统的训练方式为:运动员抓紧木棒,对木棒进行揉搓,以此实现对手部力量的训练。由此可知,身体灵敏度训练和手部力量训练是分开进行的,不能将灵敏度与力量结合进行训练;且在训练身体灵敏度时,需要多名陪练员,当陪练员人数不足时,训练效果有限。因此,如果设计一种能够将灵敏度训练和力量训练合为一体、对陪练员人数要求较低的训练装置,则更利于运动员的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以解决传统摔跤训练装置未能将灵敏度训练和力量训练结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训练棒沿弧形板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上,所述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设有若干阻力件,阻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棒体二固定连接,训练棒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提示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首先,由于弧形板上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因此,当运动员(训练者)站在弧形板的内侧时,不清楚什么时间、哪根训练棒会突然水平滑出,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棒滑出后立即抓住该训练棒,由此可以训练运动员的身体灵敏度;同时,由于本方案中的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且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具有阻力件,因此,运动员抓住该训练棒的棒体一(棒体一滑出弧形板)时,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克服阻力件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偏转,由此可以训练运动员的手部力量,进而实现灵敏度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结合,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不仅如此,本方案中不需要多名陪练员,降低对陪练员人数的要求。
其次,由于训练棒上还具有检测单元,当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用以提示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即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手部力量训练有效,否则需要运动员继续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直至检测单元发出信号,以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电杆、导电环和信号发生器,所述导电杆和导电环均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导电杆贯穿导电环,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一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或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一上;导电杆与导电环接触时,信号发生器通电发出信号。
本方案中,运动员抓住棒体一后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此过程中,导电杆随棒体一偏转,由于导电杆贯穿导电环,因此,导电杆偏转后与导电环接触,从而使得信号发生器通电发出信号,从而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应变片式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生器和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橡胶柱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和棒体二固定连接,应变片式传感器固定于橡胶柱上,应变片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信号发生器受控制器控制。
本方案中,运动员抓住棒体一后对棒体一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此过程中,橡胶柱随之发生形变,橡胶柱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发生形变,并将形变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其接收到的信号控制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从而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训练棒的外周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两端开口,橡胶套包裹棒体一、棒体二和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的检测单元部件。
本方案中,利用橡胶套保护检测单元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的部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信号发生器为发光灯,发光灯位于棒体一远离棒体二的一端。
本方案中,信号发生器为发光灯,信号发生器通电时亮起,以光作为信号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信号发生器为蜂鸣器。
本方案中,信号发生器为蜂鸣器,信号发生器通电时发出声音,以声音作为信号提示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本次训练有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棒体二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蜂鸣器固定安装于空腔内。
本方案中,蜂鸣器位于棒体二的空腔内,从而避免蜂鸣器影响陪练员推动训练棒。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棒体二远离棒体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计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计时器受控制器控制。
本方案中,当陪练员推动对应的棒体二使得棒体一滑出弧形板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运动员抓住对应的棒体一并对其施加作用力使得其相对棒体二偏转时,应变片式传感器将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计时器停止计时,得到运动员的反应时长,从而科学地统计运动员的灵敏度训练数据,进而根据上述数据更加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弧形板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滑道,滑道沿弧形板的径向设置,训练棒滑动连接于滑道内,滑道包括扩口段和直向段,所述扩口段的内径沿扩口段至弧形板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本方案中,扩口段的内径沿扩口段至弧形板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便于棒体一在运动员的推动下立即相对棒体二偏转,避免滑道对棒体一造成限制。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与弧形板一体成型,底座呈圆柱状。
本方案中,底座与弧形板一体成型,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好。此外,运动员能够站在底座上进行训练,利用自身体重加强对底座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训练棒的局剖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训练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弧形板2、训练棒3、棒体一301、棒体二302、扩口段4、阻力件5、导电杆6、导电环7、信号发生器8、电源9、连杆10、空腔11、应变片式传感器12、控制器13、橡胶柱14、压力传感器15、计时器16、橡胶套17。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2,本实施例中,弧形板2与底座1一体成型,且底座1呈圆柱状,方便运动员站在底座1上进行训练。
弧形板2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3,训练棒3沿弧形板2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2上,具体地,弧形板2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滑道,滑道贯穿弧形板2,且滑道沿弧形板2的径向设置,训练棒3滑动连接于滑道内,滑道包括扩口段4和直向段,扩口段4的内径沿扩口段4至弧形板2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训练棒3包括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同轴,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之间设有若干阻力件5,本实施例中,阻力件5为弹簧(参照现有技术中臂力棒上的弹簧),阻力件5的数量为两件。训练棒3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包括导电杆6、导电环7、信号发生器8和电源9,导电杆6和导电环7均位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之间,导电杆6贯穿导电环7,导电杆6焊接于棒体一301上,导电环7通过连杆10焊接于棒体二302上,导电杆6与导电环7接触时,信号发生器8通电发出信号,即导电杆6与导电环7接触时,导电杆6、导电环7、信号发生器8和电源9形成串联的闭合电路。本实施例中,信号发生器8为发光灯,信号发生器8位于棒体一301远离棒体二302的一端。棒体二30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电源9位于空腔11内。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运动员(训练者)站在底座1上,此时运动员位于弧形板2的内侧。同时,陪练员站在弧形板2的外侧,以便其随机推动对应的训练棒3向内滑动。当陪练员随机推动某根训练棒3向弧形板2内侧滑动时,该训练棒3的棒体一301滑出,运动员的目光捕捉到滑出的棒体一301时,身体立即做出反应并抓住滑出的棒体一301,并对其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301克服阻力件5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在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的过程中,由于导电杆6焊接在棒体一301上,且导电环7通过连杆10焊接在棒体二302上,而棒体二302位于直向段内,由直向段限制棒体二302在其径向方向上静止,因此,导电环7静止,导电杆6发生偏转,当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到位后,导电杆6与导电环7接触,此时,导电杆6、导电环7、信号发生器8和电源9形成串联的闭合电路,信号发生器8通电亮起,发出光信号,提示运动员和陪练员以及其他人员(记录人员)本次力量训练为有效训练。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弧形板2上的训练棒3随机滑出,运动员立即反应抓住滑出的棒体一301,从而训练运动员的灵敏度;在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后,运动员对棒体一301施加作用力使得其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并利用检测单元检测棒体一301是否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到位,从而训练运动员的手部力量。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将灵敏度训练和手部力量训练结合为一体,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当信号发生器8亮起后,运动员不再对棒体一301施加作用力,棒体一301在阻力件5的作用下移动(偏转)复位,导电杆6移动(偏转)复位,导电杆6不再与导电环7接触,信号发生器8熄灭。陪练员将该训练棒3向外拉动复位,再随机推动其他训练棒3滑出,以便运动员继续进行训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信号发生器8为蜂鸣器,如图4所示,蜂鸣器位于空腔11内。当导电杆6与导电环7接触时,信号发生器8通电发出声音,以声音信号提示运动员和陪练员以及其他人员(记录人员)本次力量训练为有效训练。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与实施例一中的检测单元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包括应变片式传感器12、控制器13、信号发生器8和橡胶柱14,橡胶柱14位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之间,橡胶柱14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粘接,应变片式传感器12粘贴于橡胶柱14上,应变片式传感器12与控制器13信号连接,信号发生器8受控制器13控制,信号发生器8为发光灯或蜂鸣器。本实施例中,应变片式传感器12的型号为BX120-3AA,应变片式传感器12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控制器13位于空腔11内,控制器13为51单片机,信号发生器8为蜂鸣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电子元件的型号不对电子元件产生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型号的电子元件。
本实施例中,当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并对棒体一301施加作用力,使得棒体一301克服阻力件5和橡胶柱14的阻力而相对棒体二302偏转时,橡胶柱14发生弯曲形变,粘贴在橡胶柱14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12随之发生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12将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来控制信号发生器8发出声音。因此,当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到位后,橡胶柱14的形变量达到一定值,使得应变片式传感器12的形变量达到一定值,应变片式控制器13将该形变量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信号发生器8发出声音,以声音信号提示运动员和陪练员以及其他人员(记录人员)本次力量训练为有效训练。
当信号发生器8发出声音后,运动员不再对棒体一301施加作用力,棒体一301在阻力件5的作用下移动复位,橡胶柱14逐渐恢复水平状态不再具有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12随橡胶柱14恢复水平状态,控制器13控制信号发生器8不再发出声音。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均粘贴于棒体二302远离棒体一301的一端,压力传感器15与控制器13信号连接,计时器16受控制器13控制。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5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5的型号为SBT674,计时器16的型号为TAJ5-QJT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电子元件的型号不对电子元件产生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型号的电子元件。
本实施例中,陪练员随机推动训练棒3时,作用于棒体二302上的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受到压力作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器16开始计时;当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并使得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时,橡胶柱14和橡胶柱14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12发生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12将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器16停止计时。如此,记录人员或陪练员能够记录本次训练中,运动员的反应时长,从而统计并分析运动员的灵敏度训练数据,根据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还包括橡胶柱14、应变片式传感器12、控制器13、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橡胶柱14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粘接,应变片式传感器12粘贴于橡胶柱14上,控制器13位于空腔11内,压力传感器15和计时器16均粘贴于棒体二302远离棒体一301的一端,应变片式传感器12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5与控制器13通过电线电连接,计时器16受控制器13控制。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3为51单片机,应变片式传感器12的型号为BX120-3AA,压力传感器15的型号为SBT674,计时器16的型号为TAJ5-QJT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电子元件的型号不对电子元件产生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型号的电子元件。
本实施例中,陪练员随机推动训练棒3时,作用于棒体二302上的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受到压力作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器16开始计时;当运动员抓住棒体一301并使得棒体一301相对棒体二302偏转时,橡胶柱14和橡胶柱14上的应变片式传感器12发生弯曲形变,应变片式传感器12将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计时器16停止计时。如此,记录人员或陪练员能够记录本次训练中,运动员的反应时长,从而统计并分析运动员的灵敏度训练数据,根据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换而言之,本实施例中,利用应变片式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5、控制器13和计时器16实现对运动员反应时长的记录,利用导电杆6、导电环7和信号发生器8实现对本次训练是否有效的判断,两者不会相互干扰,稳定性高。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训练棒3的外周设有橡胶套17,橡胶套17的两端开口,橡胶套17包裹棒体一301、棒体二302和位于棒体一301和棒体二302之间的检测单元,具体地,橡胶套17包裹的是检测单元的导电杆6和导电环7,从而保护导电杆6和导电环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训练棒,训练棒沿弧形板的径向滑动连接于弧形板上,所述训练棒包括棒体一和棒体二,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设有若干阻力件,阻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棒体二固定连接,训练棒上设有检测单元,棒体一相对棒体二偏转到位后,检测单元发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电杆、导电环和信号发生器,所述导电杆和导电环均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导电杆贯穿导电环,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一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或导电杆固定连接于棒体二上,导电环固定连接于棒体一上;导电杆与导电环接触时,信号发生器通电发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应变片式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发生器和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橡胶柱的两端分别与棒体一和棒体二固定连接,应变片式传感器固定于橡胶柱上,应变片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信号发生器受控制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棒的外周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两端开口,橡胶套包裹棒体一、棒体二和位于棒体一和棒体二之间的检测单元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为发光灯,发光灯位于棒体一远离棒体二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为蜂鸣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二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蜂鸣器固定安装于空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二远离棒体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计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计时器受控制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滑道,滑道沿弧形板的径向设置,训练棒滑动连接于滑道内,滑道包括扩口段和直向段,所述扩口段的内径沿扩口段至弧形板内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摔跤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弧形板一体成型,底座呈圆柱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3786.XA CN113209584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3786.XA CN113209584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09584A true CN113209584A (zh) | 2021-08-06 |
CN113209584B CN113209584B (zh) | 2022-03-18 |
Family
ID=7709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53786.XA Active CN113209584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0958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0203102B1 (en) * | 2010-07-21 | 2011-03-03 | O H & S Engineering Services Pty Ltd | Training apparatus |
CN208741710U (zh) * | 2017-07-25 | 2019-04-16 | 临沂大学 | 一种提高眼脑手反应速度的训练装置 |
CN109675281A (zh) * | 2019-01-14 | 2019-04-26 | 吉林师范大学 | 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及其训练方法 |
CN109758747A (zh) * | 2019-02-25 | 2019-05-17 |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 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 |
CN112121383A (zh) * | 2020-09-25 | 2020-12-25 | 中南民族大学 | 一种中国式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 |
-
2021
- 2021-05-20 CN CN202110553786.XA patent/CN1132095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0203102B1 (en) * | 2010-07-21 | 2011-03-03 | O H & S Engineering Services Pty Ltd | Training apparatus |
CN208741710U (zh) * | 2017-07-25 | 2019-04-16 | 临沂大学 | 一种提高眼脑手反应速度的训练装置 |
CN109675281A (zh) * | 2019-01-14 | 2019-04-26 | 吉林师范大学 | 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及其训练方法 |
CN109758747A (zh) * | 2019-02-25 | 2019-05-17 |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 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 |
CN112121383A (zh) * | 2020-09-25 | 2020-12-25 | 中南民族大学 | 一种中国式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09584B (zh) | 2022-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57729B2 (en) | Automated striking and blocking trainer with quantitative feedback | |
US7850535B2 (en) | Tethered ball game having targets and indicators | |
US8206266B2 (en) | Sensor, control and virtual reality system for a trampoline | |
US6464622B2 (en) |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 |
US3106403A (en) | Club swing momentum indicator | |
US4440400A (en) | Playing or training device | |
US6435937B1 (en) | Toy figure with force measurement and audible messages | |
US12090380B2 (en) | Combat training equipment | |
CN109045650A (zh) | 一种搏击训练机器人 | |
CN108404383A (zh) | 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 | |
CN113209584B (zh) | 一种摔跤辅助训练装置 | |
RU2322278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 |
GB2270004A (en) | Physical exercise apparatus | |
CN107185215B (zh) | 智能云拳击数据采集终端 | |
RU2201784C2 (ru) | Тренажер | |
CN114470711A (zh) | 一种拳击对打训练用装置 | |
RU2824274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корости слухомоторной реакции и быстроты двигательных действий бойца | |
KR20010105459A (ko) | 권투연습용 타격장치 | |
JP3239471U (ja) | ボクシング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ン | |
KR20090087318A (ko) | 골프 스윙 발광 트레이너 | |
CN205586512U (zh) | 一种训练考评人形靶 | |
CN220175991U (zh) | 一种带声光的自闭症儿童用篮球 | |
RU2824279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корости слухомоторной реакции и быстроты двигательных действий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его | |
CN212593877U (zh) | 一种电子检测运动射击目标训练器 | |
CN216909124U (zh) | 一种受力感应装置及拳击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